CN208822769U - 防缠绕电极夹及心电图机 - Google Patents

防缠绕电极夹及心电图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22769U
CN208822769U CN201820742413.0U CN201820742413U CN208822769U CN 208822769 U CN208822769 U CN 208822769U CN 201820742413 U CN201820742413 U CN 201820742413U CN 208822769 U CN208822769 U CN 2088227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holder
clamping limb
antiwind
conducting piece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4241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惊涛
朱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ZONCARE BIO-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ZONCARE BIO-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ZONCARE BIO-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ZONCARE BIO-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4241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227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227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227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防缠绕电极夹及心电图机,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防缠绕电极夹包括:电极夹、包裹件、传导件和导线,电极夹包括相对设置且相互连接的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包裹件环绕并包覆于电极夹操作侧的外周,传导件设置于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内,第一夹持臂或第二夹持臂内的传导件在操作侧与导线连接,传导件位于夹持侧的端部分别露出于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相对的侧面,以使端部分别与待测电极连通。心电图机包括上述的防缠绕电极夹。本防缠绕电极夹能够防止导联线卡入电极夹里,使导联线不易缠绕。

Description

防缠绕电极夹及心电图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缠绕电极夹及心电图机。
背景技术
心电图机是临床诊断和科研常用的医疗电子仪器,临床医生根据心电图的显示结果对疾病进行判定与诊断,使用时在人体的不同部位放置电极夹,并通过导联线与心电图机的数据采集模块相连。
现有心电导联电极夹结构,为了配合一次性心电电极片使用,多采用塑料组合件,由多个部件组合而成,成本较高,且按相关要求连接不同的电极需用颜色及标识区分。一条导联线通常包含10多条导线分别接不同电极,特别是夹式导联线,导线经常会卡在夹子中间,从而导致多条导联线经常缠绕在一起。导联线杂乱缠绕给操作造成诸多不便,它不但在紧急情况时因理顺缠绕的导联线耽误宝贵时间,还会因缠绕使描记出现干扰、失真并造成导线断裂,甚至在急需时仪器不能正常工作,直接影响有效抢救措施的实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缠绕电极夹及心电图机,能够防止导联线卡入电极夹里,使导联线不易缠绕。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防缠绕电极夹,包括:电极夹、包裹件、传导件和导线,所述电极夹包括相对设置且相互连接的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所述包裹件环绕并包覆于所述电极夹操作侧的外周,所述传导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内,所述第一夹持臂或第二夹持臂内的传导件在操作侧与所述导线连接,所述传导件位于夹持侧的端部分别露出于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相对的侧面,以使所述端部分别与待测电极连通。进一步地,包裹件还包括朝向远离所述夹持侧延伸的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包覆部分所述导线。
进一步地,防缠绕电极夹还包括防除颤电阻,所述防除颤电阻一端与所述传导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线连接。
进一步地,防除颤电阻设置于所述电极夹内。
进一步地,传导件还包括两个传导片,所述传导片相对设置于电极夹外部,两个所述传导片分别与所述传导件露出于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的部分连为一体。
进一步地,包裹件材料为硅胶。
进一步地,电极夹的材料为塑胶。
进一步地,包裹件在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之间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位于所述电极夹背离夹持侧的一端。
进一步地,传导件为Z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心电图机,包括:机身,以及分别与所述机身相连的多个上述的防缠绕电极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缠绕电极夹,通过在电极夹外周设置包裹件,防止导线卡入电极夹内,使得导线不易缠绕,有效弥补了现有电极夹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心电图机采用上述的防缠绕电极夹,能防止导线卡入电极夹内,使得由多条导线组成的导联线不易缠绕,有效弥补了现有心电图机的缺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缠绕电极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极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导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标:1-电极夹;2-包裹件;3-传导件;4-导线;5-第一夹持臂;6-第二夹持臂;7-操作侧;8-夹持侧;9-保护套;10-防除颤电阻;11-传导片;12-凸起;13-凸台;14-凹槽;15-第一操作臂;16-第二操作臂;20-防缠绕电极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缠绕电极夹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缠绕电极夹20,其包括:电极夹1、包裹件2、传导件3和导线4,电极夹1包括相对设置且相互连接的第一夹持臂5和第二夹持臂6。包裹件2环绕并包覆于电极夹1操作侧7的外周,传导件3设置于第一夹持臂5和第二夹持臂6内,位于第一夹持臂5和第二夹持臂6的部分相互连接成为一体。传导件3设置于第一夹持臂5或第二夹持臂6内的传导件3在操作侧7与导线4连接,传导件3位于夹持侧8的端部分别露出于第一夹持臂5和第二夹持臂6相对的侧面,以使端部分别与待测电极连通。
第一夹持臂5和第二夹持臂6设置成封闭结构或半封闭结构均可,请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臂5和第二夹持臂6采用的是封闭的一体成型方式制作,同时第一夹持臂5和第二夹持臂6呈中空结构。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使得电极夹1具有较高的强度,在多次使用的过程中不容易损坏,采用中空结构的第一夹持臂5和第二夹持臂6使得整个电极夹1质量轻,携带和操作方便,同时节约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增加电极夹1的操作侧7与手部之间的摩擦力,降低操作时打滑的风险,可以在操作侧7设置提高摩擦力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该提高摩擦力的结构不作具体限定,可以是增大摩擦力的涂层,或者凹凸的表面结构等。示例的,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缠绕电极夹20,采用在电极夹1的操作侧7的外表面设置多个凸台13,凸台13可以设置成半圆状或者其他流线型的形状,在保证提高摩擦力的效果的同时,避免对使用者的捏取造成疼痛或其他不适。
传导件3为带有一定弹性的零件,当传导件3处于自由状态时,不会对第一夹持臂5和第二夹持臂6提供压力,当对操作侧7的第一夹持臂5和第二夹持臂6施加压力时,传导件3对第一夹持臂5和第二夹持臂6提供一个相互远离的力,采用这种结构后,如果待测电极外形尺寸大于传导件3露出第一夹持臂5和第二夹持臂6的侧面之间的距离时,传导件3可以对待测电极夹持得更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于包裹件2的尺寸不作具体限制,包裹件2的尺寸可以和电极夹1的外形尺寸保持一致,完全包覆电极夹1的操作侧7,也可以比电极夹1外形尺寸大,套设在电极夹1的操作侧7的外周,或者,还可以比电极夹1的外形尺寸小,使电极夹1的操作侧7始终在受力状态下裹附在包裹件2内,或者包裹件2仅包裹电极夹1的操作侧7中容易缠入导线4的部分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包裹件2尺寸比电极夹1尺寸小,包裹件2包覆在电极夹1外周的同时,给电极夹1操作侧7的第一夹持臂5和第二夹持臂6始终施加使二者互相靠近的力。但是在传导件3的作用下,这个相互靠近的力又不足以使第一夹持臂5和第二夹持臂6相互靠近,因此不会影响电极夹1夹持侧8的第一夹持臂5和第二夹持臂6端部之间对待测电极的夹持,从而保证传导件3与待测电极连接的可靠性。
使用时,在电极夹1的操作侧7分别向第一夹持臂5和第二夹持臂6施加压力、电极夹1位于夹持侧8的第一夹持臂5和第二夹持臂6相互远离,夹持侧8的第一夹持臂5和第二夹持臂6之间夹持待测电极后,去除操作侧7施加的作用力,夹持侧8的第一夹持臂5和第二夹持臂6之间相互靠近的力使得对待测电极的夹持紧固而连接稳定,保证了电极夹1在使用中的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使用完毕后,同样在操作侧7分别向第一夹持臂5和第二夹持臂6施加压力使得夹持侧8的第一夹持臂5和第二夹持臂6之间相互远离,以便脱离待测电极,然后去除操作侧7的压力,使电极夹1恢复自由状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缠绕电极夹20,通过在电极夹1外周包覆包裹件2,在使用的过程中导线4不易被卡入电极夹1内,从而使导线4不容易缠绕在一起,降低了理线的难度,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缠绕电极夹20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
可选的,如图1所示,上述包裹件2还包括朝向远离夹持侧8延伸的保护套9,保护套9包覆部分导线4。需要说明的是,保护套9的截面可以采用多种形状,本实施例中,保护套9截面为圆形,且靠近导线4的端部截面面积小于靠近电极夹1操作侧7的截面面积,同时包覆导线4部分的端部直径与导线4外径相匹配。采用上述结构后可以对位于保护套9内的导线4伸出于保护套9的端部起到保护的作用,同时避免灰尘进入电极夹1内。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3,防缠绕电极夹20还包括防除颤电阻10,防除颤电阻10一端与传导件3连接,另一端与导线4连接。在本电极夹1上增加防除颤电阻10,可以保证在使用除颤仪时不会对心电图机造成干扰而影响心电图机的正常使用。心电图机是用于对心脏跳动的各项数据进行测试的仪器,而在对病人进行紧急抢救的情况下,病人经常会在通过心电图机进行心电监测的过程中,突发房颤等严重症状,此时就需要即使对病人进行电击除颤,电击除颤时,较大的除颤电流施加在病人的心脏部位,就可能导致心电图机的检测和显示出现异常,因此,需要通过设置在电极夹1内的防除颤电阻10对此进行预防。防除颤电阻10与传导件3连接的一端可以焊接在传导件3上,采用这种结构使得防除颤电阻10的固定更为牢靠,可靠性高,同时不容易松动和损坏。防除颤电阻10的电阻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通常可以设置在10000Ω~20000Ω之间。
可选的,如图3所示,防除颤电阻10设置于电极夹1内,这样一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极夹1的使用中,防除颤电阻10不容易受到外力以致损坏,同时能很好的防尘。
进一步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导件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4,传导件3还包括两个传导片11,传导片11相对设置于电极夹1外部,两个传导片11分别与传导件3露出于第一夹持臂5和第二夹持臂6的部分连为一体。传导片11与待测电极接触的部位可以采用多种结构,本实施例中,采用半圆形结构,这种结构使得传导片11与待测电极接触的更加紧密,同时传导片11不易松脱,测量结果更加稳定。
优选的,包裹件2材料为硅橡胶,也可以为橡胶、乳胶等材料。硅橡胶具有轻薄、弹性好、强度高、无毒无味、耐候性好、使用寿命长、化学稳定性高等优点,其表面耐磨性高,长时间使用不褪色。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人体组织无刺激性、无毒性、无过敏反应、机体排异反应极少;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与体液以及组织接触过程中能保持其原有的弹性和柔软度,不被降解,是一种相当稳定的惰性物质,能耐高温,可消毒处理,很适合于医院环境使用,硅胶表面手感润滑增加了使用时手感。
优选的,电极夹1的材料为塑胶。采用塑胶材料,具有以下优点:抗腐蚀能力强,易于被塑制成不同形状,耐用,防水,质轻,坚固,是良好的绝缘体。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包裹件2在第一夹持臂5和第二夹持臂6之间设置有凸起12,凸起12位于电极夹1背离夹持侧8的一端。设置的凸起12可以限制包裹件2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向凸起12的方向变形。
可选的,请参照图5,传导件3为采用金属板折弯两次成Z型结构,竖直面为弹性面,弹性面主要提供弹性力,具体的,如图4所示,传导件3的第一操作臂15和第二操作臂16在受到外力时相互靠近,位于另一端的两个传导片11相互远离,同时夹持待测电极后,松开传导件3,传导件3的第一操作臂15和第二操作臂16在弹性力的作用下相互远离,同时夹紧待测电极。采用上述结构,可以提供更大的弹性力,使得对待测电极的接触更加紧密。
优选的,请参照图4,为了减小传导件3的重量,可以在传导件3上设置多个凹槽14。
可选的,传导件3采用铜合金材料,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耐蚀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心电图机,包括:机身,以及分别与所述机身相连的多个上述的防缠绕电极夹20,使用心电图机时,在人体的不同部位放置电极,用防缠绕电极夹20夹持电极,并通过导线4与心电图机的数据采集端相连,以记录心脏活动时心肌激动产生的生物电信号。本心电图机具有与前述实施例中的防缠绕电极夹20相同的结构和有益效果。由于防缠绕电极夹20的结构和有益效果已经在前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缠绕电极夹,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夹、包裹件、传导件和导线,所述电极夹包括相对设置且相互连接的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所述包裹件环绕并包覆于所述电极夹操作侧的外周,所述传导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内,所述第一夹持臂或第二夹持臂内的传导件在操作侧与所述导线连接,所述传导件位于夹持侧的端部分别露出于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相对的侧面,以使所述端部分别与待测电极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缠绕电极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件还包括朝向远离所述夹持侧延伸的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包覆部分所述导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缠绕电极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除颤电阻,所述防除颤电阻一端与所述传导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线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缠绕电极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除颤电阻设置于所述电极夹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缠绕电极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件还包括两个传导片,所述传导片相对设置于所述电极夹外部,两个所述传导片分别与所述传导件露出于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的部分连为一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缠绕电极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件材料为硅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缠绕电极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夹的材料为塑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缠绕电极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件在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之间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位于所述电极夹背离夹持侧的一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缠绕电极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件为Z型结构。
10.一种心电图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以及分别与所述机身相连的多个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防缠绕电极夹。
CN201820742413.0U 2018-05-18 2018-05-18 防缠绕电极夹及心电图机 Active CN2088227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42413.0U CN208822769U (zh) 2018-05-18 2018-05-18 防缠绕电极夹及心电图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42413.0U CN208822769U (zh) 2018-05-18 2018-05-18 防缠绕电极夹及心电图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22769U true CN208822769U (zh) 2019-05-07

Family

ID=66304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42413.0U Active CN208822769U (zh) 2018-05-18 2018-05-18 防缠绕电极夹及心电图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227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72703B2 (en) Electrode for measuring electrocardiogram and electrocardiogram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70127966A1 (en) Electrode device for wearable or handheld apparatus
CN104665806B (zh) 电极、生物信号检测装置和测量生物信号的方法
US20050143670A1 (en) Portable electrocardiograph
US20070015984A1 (en) Electrode for measuring biosignal
US20200367777A1 (en) Electrode structure for electrocardiogram (ecg) waveform measurement
KR101392946B1 (ko) 다중 스터브 전극 구조의 건식 생체전극센서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208822769U (zh) 防缠绕电极夹及心电图机
WO2020056925A1 (zh) 皮肤干电极
KR200278492Y1 (ko) 심전도용 생체전극
KR20190039742A (ko) 회전 가능한 가요성 전극을 갖는 의료 장치
CN205411177U (zh) 一种心电电极及含有该电极的心电监测装置
CN207236785U (zh) 一次性生物电电极
CN212346547U (zh) 胸带式18导心电图导联系统
CN205612468U (zh) 一种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
CN205072863U (zh) 医用传感器
Liu et al. A reversible gel-free electrode for continuous noninvasive electrophysiological signal monitoring
CN209574684U (zh) 一种无线心电监测装置
JP5532569B2 (ja) 心筋活動電位測定装置の装着方法および隔離シート
JP2006068024A (ja) 生体用電極、および生体用電極アセンブリ
CN215305969U (zh) 一种心电图机导联电极固定贴
US20210338130A1 (en) Pediatric Electrocardiogram Electrode and Cover
CN216823462U (zh) 一种可定位的电极吸球
CN213405994U (zh) 家庭医生智能检测设备
CN215503050U (zh) 一种健康参数监测连接带及监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