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20029U - 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20029U
CN208820029U CN201821785449.3U CN201821785449U CN208820029U CN 208820029 U CN208820029 U CN 208820029U CN 201821785449 U CN201821785449 U CN 201821785449U CN 208820029 U CN208820029 U CN 2088200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ondary cell
fixture
trolley
pedestal
heat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8544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谌腾龙
王晓
林品强
陈安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hai Times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Qinghai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hai Times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hai Times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hai Times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8544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200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200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200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其包括循环运动机构、多个夹具以及滑触线。循环运动机构包括:两个环形件;两个轮组,各轮组包括多个轮子且至少一个轮子用作主动轮;驱动电机,连接于主动轮。各夹具包括连接于两个环形件的收容部、支架、导电滚轮。滑触线设置槽道,槽道包括导电槽底。槽道设置成收容导电滚轮并使导电滚轮与导电槽底导电接触。滑触线设置成:滑触线电连接于外部电源以构成电路,在滑触线未收容任何夹具的导电滚轮的情况下所述电路以常开设置,在滑触线收容一个夹具的导电滚轮且导电滚轮与导电槽底导电接触的情况下,所述常开的电路闭合以电加热夹具。由此,占地面积小,能克服已有的上载下载二次电池撞机异常问题。

Description

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次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在已有的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即二次电池注入电解液之后需要加入排气)中,通常采用固定式加热系统,即在X方向和Y方向构成的平面上沿X方向/Y方向以单层设置。固定式加热系统上载二次电池和下载二次电池时因轨迹适应不同位置的二次电池而导致重合造成的上载下载二次电池撞机异常且影响生产效率。当需要加大加热的二次电池的数量时,仅在X方向和Y方向构成的平面上沿X方向/Y方向以多个单层并排设置,从而占地面积加大,对空间布局要求高,布局不紧凑,同时也进一步加重了前述的撞机异常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其占地面积小、布局紧凑。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其能克服已有的上载下载二次电池撞机异常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其包括循环运动机构、多个夹具以及滑触线。循环运动机构包括:两个环形件,沿X方向相对布置,各环形件处于Y方向和Z方向构成的平面内;两个轮组,各轮组与一个环形件对应,各轮组包括多个轮子,其中各轮组中的至少一个轮子用作主动轮,主动轮驱动对应环形件在Y方向和Z方向构成的平面内做循环运动;驱动电机,连接于主动轮。各夹具包括:收容部,设有在一侧开口的收容腔,收容腔用于收容二次电池,收容部在X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环形件;支架,在与收容部相邻的Z方向的一侧连接于收容部;导电滚轮,设置于支架的背离收容部的Z方向的另一侧,能够围绕平行与X方向的轴线滚动;滑触线沿X方向设置于两个环形件之间且沿Z方向低于两个环形件的上侧,滑触线设置有沿Y方向延伸的供从滑触线的Y方向的一侧上载二次电池的夹具进入并从滑触线的Y方向的另一侧脱出以下载二次电池的槽道,槽道包括导电槽底,槽道设置成收容对应至少一个夹具的导电滚轮并使导电滚轮与导电槽底导电接触,滑触线设置成:滑触线电连接于外部电源以构成电路,在滑触线未收容任何夹具的导电滚轮的情况下所述电路以常开设置,而在滑触线收容一个夹具的导电滚轮且导电滚轮与导电槽底导电接触的情况下,所述常开的电路闭合以电加热夹具。
在一实施例中,两个轮组的其中两个主动轮沿X方向正对,沿X方向正对的两个主动轮且共用一个连接轴,连接轴连接于一台驱动电机。
在一实施例中,支架为内设有压抵导电滚轮的可弹性伸缩的盘簧。
在一实施例中,收容部在X方向的两端分别枢转连接于两个环形件。
在一实施例中,多个夹具以等间距连接于两个环形件。
在一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导电槽底设有温度传感器。
在一实施例中,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还包括:上游夹持装置,沿Y方向设置在滑触线的上游的二次电池上载位置、与滑触线间隔开,用于夹持并定位运动到二次电池上载位置的夹具,以使二次电池在二次电池上载位置放入夹具的收容腔内;下游夹持装置,沿Y方向设置在滑触线的下游的二次电池下载位置、与滑触线间隔开,用于夹持并定位运动到二次电池下载位置的带有二次电池的夹具,以在二次电池下载位置将二次电池从对应夹具的收容腔内取出。
在一实施例中,上游夹持装置和下游夹持装置结构上相同,且均包括:第一座体,固定不动;第二座体,沿Y方向与第一座体相对;滑动副,沿Y方向设置在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之间并沿Z方向延伸,以使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相对彼此沿Z能够滑动;Z方向驱动装置,安装于第一座体,连接于第二座体,能够带动第二座体经由滑动副沿Z方向往复运动;X方向驱动装置,安装于第二座体的沿X方向的缘部附近;Y方向驱动装置,连接于X方向驱动装置,以在X方向驱动装置带动下沿X方向往复运动;夹板,沿Y方向与第二座体相对,连接于Y方向驱动装置,以在Y方向驱动装置的带动下沿Y方向往复运动以夹紧和松开对应的夹具。
在一实施例中,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还包括:上游位置感测装置,设置在滑触线的上游,以感测运动到二次电池上载位置的夹具,与上游夹持装置通信连接以控制上游夹持装置的启动;下游位置感测装置,设置在滑触线的下游,以感测运动到二次电池下载位置的夹具,与下游夹持装置通信连接以控制下游夹持装置的启动。
在一实施例中,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还包括:二次电池上载机械手,设置在上游夹持装置附近,用于将二次电池放入对应夹具的收容腔内;二次电池下载机械手,设置在下游夹持装置附近,用于将二次电池从对应夹具的收容腔内取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中,由于循环运动机构的两个环形件以及两端连接于两个循环运动的环形件上的多个夹具的设置,使得多个夹具Z方向上实质上为双层布置,如果采用固定式加热系统,则需要在X方向和Y方向构成的平面上沿X方向/Y方向以两个单层并排设置。由此可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对X方向和Y方向构成的平面上的占据的面积减小,从而减小占地面积,对空间布局要求比固定式加热系统要求低,布局紧凑。在X方向和Y方向构成的平面上间距的面积相同的情况下,与固定式加热系统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中的夹具可以设置更多,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由于两个循环运动的环形件的速度可以基于驱动电机来调整,从而可以适用不同的PPM要求。
由于滑触线设有供从滑触线的Y方向的一侧上载二次电池的夹具进入并从滑触线的Y方向的另一侧脱出以下载二次电池的槽道,换句话说,上载二次电池和下载二次电池在固定位置进行,避免了固定式加热系统上载二次电池和下载二次电池时因轨迹适应不同位置的二次电池而导致重合造成的上载下载二次电池撞机异常和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相比而言,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可在滑触线的Y方向的相反两侧的固定位置进行上载单个二次电池和下载单个二次电池,而不会存在上载单个二次电池和下载单个二次电池的轨迹变化,从而不会存在了固定式加热系统的上载下载二次电池撞机异常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其中去掉相应一个面板。
图3是图1的另一立体图,其中去掉两个面板。
图4是图1的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的夹具的立体图。
图5是图1的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的滑触线的立体图。
图6是图1的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的上游夹持装置和下游夹持装置的其中之一、夹具以及二次电池的组装立体图。
图7是图6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8是二次电池的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 循环运动机构 44 Z方向驱动装置
11 环形件 45 X方向驱动装置
111 上段 46 Y方向驱动装置
112 下段 47 夹板
113 左段 48 固定件
114 右段 5A 上游位置感测装置
12 轮组 5B 下游位置感测装置
121 轮子 6A 二次电池上载机械手
13 驱动电机 6B 二次电池下载机械手
14 连接轴 6 支撑机构
2 夹具 61 支撑架
21 收容部 62 面板
211 收容腔 63A 第一支撑条
211a 开口 63B 第二支撑条
22 支架 7 连接片
221 盘簧 8 转接件
23 导电滚轮 81 连接部
24 转轴 82 外延伸部
3 滑触线 83 内延伸部
31 槽道 9 轴承
311 导电槽底 10 上位机
4A 上游夹持装置 100 二次电池
4B 下游夹持装置 101 顶盖片
P1 二次电池上载位置 101a 注液孔
P2 二次电池下载位置 102 电极端子
41 第一座体 103 壳体
42 第二座体 103a 开口
421 缘部 S 收容空间
43 滑动副 104 电极组件
431 滑轨 105 极耳
432 滑块 106 转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且将理解的是,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各种形式实施,因此,本文公开的具体细节不应被解释为限制,而是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且作为表示性的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以各种方式实施本实用新型。
此外,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X方向、Y方向以及Z方向等用于说明实施例中的各构件的操作和构造的指示方向的表述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且尽管各构件处于图中所示的位置时这些指示是恰当的,但是当这些位置改变时,这些方向应有不同的解释,以对应所述改变。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其中去掉相应一个面板。图3是图1的另一立体图,其中去掉两个面板。图4是图1的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的夹具的立体图。图5是图1的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的滑触线的立体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包括循环运动机构1、多个夹具2以及滑触线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还包括上游夹持装置4A、下游夹持装置4B、上游位置感测装置5A、下游位置感测装置5B、二次电池上载机械手6A以及二次电池下载机械手6B。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还包括支撑机构6、连接片7、转接件8以及轴承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还包括上位机10。
循环运动机构1包括两个环形件11、两个轮组12以及驱动电机13。
两个环形件11沿X方向相对布置,各环形件11处于Y方向和Z方向构成的平面内。各环形件11为链条或者各环形件11为皮带。各环形件11包括Z方向相对的上段111和下段112以及在Y方向将上段111和下段112的两端连接的左段113和右段114。
各轮组12与一个环形件11对应。各轮组12包括多个轮子121,其中各轮组12中的至少一个轮子121用作主动轮,主动轮驱动对应环形件11在Y方向和Z方向构成的平面内做循环运动。在所有轮子121部分用作主动轮的情况下,除主动轮之外的其余轮子121均为从动轮。基于循环运动的要求,各轮组12的轮子12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各环形件11的中心线的沿Y方向两端各布置一个轮子121,从而环形件11形成跑道状的环形。由于各环形件11的上段111在正常工作状态下通常是绷直的,而各环形件11的下段112会因重力下垂,故如图2所示,其中各轮组12中存在有至少一个轮子121设置在环形件11的Z方向的下侧,以起支撑作用,从而在环形件11的循环运动中,轮子121与环形件11之间在拉伸张力状态下工作而不打滑。与各环形件11的形式对应,各轮子121为链轮或者各轮子121为皮带轮。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两个轮组12的其中两个主动轮沿X方向正对且连接于驱动电机13,以保证两个环形件11循环运动的同步性。为了进一步提高两个环形件11循环运动的同步性,沿X方向正对的两个主动轮共用一个连接轴14,连接轴14连接于一台驱动电机13。在替代实施例中,各主动轮连接于一台驱动电机13。当然,两个轮组12的所有轮子121均可以成对彼此正对的方式设置且每一对正对的轮子121之间均存在有共用的一个连接轴14,只要这些连接轴14不干涉夹具2的循环运动即可。由此,两个环形件11的循环运动的同步性极大地加强,同时也提高了循环运动机构1的整体结构的刚度,从而有利于抗振动、运动的平稳性和循环运动的位移精度的控制。为了安装并支撑所有轮子121,可以如图所示在各轮子121枢转安装(例如通过自身设置的轴)在后述的支撑机构6的面板62上。
驱动电机13连接于主动轮。驱动电机13的具体结构不受限制,只要能够驱动主动轮旋转即可。在如图2所示的示例中,驱动电机13可以采用皮带方式连接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和对应的主动轮的轴上。当然也可以无需皮带,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直接沿X方向连接在对应的主动轮的轴上。驱动电机13的数量不受限制。依据驱动电机13的输出功率,可以设置为如图所示的一台或多台。驱动电机13的设置位置可以依据空间布局以及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性来确定,可以设置在两个环形件11之间,也可以设置在后述的支撑机构6的面板62的外侧。
各夹具2包括收容部21、支架22以及导电滚轮23。
收容部21设有在一侧开口的收容腔211。收容腔211用于收容二次电池100。收容部21在X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环形件11。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收容部21在X方向的两端分别枢转连接于两个环形件11。在这种方式下,导电滚轮23与后述的滑触线3的槽道31的导电槽底311的电接触稳定,从而使得电加热过程稳定,此外,在两个环形件11的循环运动中,使各夹具2的收容腔211的开口211a均朝向沿Z方向的上方,便于定位夹具2,也便于上载和下载二次电池100,同时也不免二次电池100内的电解液从排气的排气口中漏出。
在图4所示的示例中,收容部21的外形为扁的长方形。收容腔211在X方向、Y方向以及Z方向的下侧均封闭,而仅在Z方向的上侧开口。收容腔211的形状不限于此,例如,收容腔211在可以在X方向两侧也开口,从而收容部21变化为由X方向和Z方向构成的平面上延伸的两个平板和Z方向的下侧的底板构成,只要收容腔211能够收容二次电池100即可。
收容部21的材质不受限制,但至少是导热的,从而收容于收容腔211内的二次电池100通过接触热传导和收容部21的辐射被加热。
支架22在与收容部21相邻的Z方向的一侧连接于收容部21。支架22和收容部21可以如图所示地连接,也可以去掉二者的连接部分而直接连接。支架22的材质不受限制,但至少是导热的,从而便于将热从导电滚轮23传递到收容部。当然,支架22也可以是导电的,从而这部分也参与电产生热的过程。
在图4所示的示例中,支架22为内设有压抵导电滚轮23的可弹性伸缩的盘簧221。通过可弹性伸缩的盘簧221的弹簧作用力,可使得后述的滑触线3的槽道31的导电槽底311之间的导电接触稳定,从而提高电加热的稳定性。
导电滚轮23设置于支架22的背离收容部21的Z方向的另一侧,能够围绕平行与X方向的轴线滚动。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导电滚轮23为多个,具体为五个。导电滚轮23的数量不限于此,可以依据需要(例如后述的常开电路的设置、与后述的滑触线3的槽道31的导电槽底311导电接触的稳定性、导电滚轮23与导电槽底311接触后开路的电路闭合后电加热工作的不间断性)确定,例如为少于五个或多余五个。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导电滚轮23的形状为圆柱形,当然也可以采用球形。
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多个夹具2以等间距连接于两个环形件11,从而便于使得对应夹具2在滑触线3上行进的速度以及时间上设置成相同,保证电加热的一致性,二次电池100的上载和二次电池100的下载的节奏匹配简单,同时也使得上位机10对驱动电机13、上游夹持装置4A、下游夹持装置4B、二次电池上载机械手6A、二次电池下载机械手6B的通信控制变得非常简单。当然多个夹具2之间间距也可以按变间距设置,以适应在相同循环行进速度的情况下不同批次/类型的二次电池的加热时间的不同要求。
滑触线3沿X方向设置于两个环形件11之间且沿Z方向低于两个环形件11的上侧。滑触线3设置有沿Y方向延伸的供从滑触线3的Y方向的一侧上载二次电池100的夹具2进入并从滑触线3的Y方向的另一侧脱出以下载二次电池100的槽道31。槽道31包括导电槽底311,槽道31设置成收容对应至少一个夹具2的导电滚轮23并使导电滚轮23与导电槽底311导电接触。滑触线3设置成:滑触线3电连接于外部电源(未示出)以构成电路,在滑触线3未收容任何夹具2的导电滚轮23的情况下所述电路以常开设置,而在滑触线3收容一个夹具2的导电滚轮23且导电滚轮23与导电槽底311导电接触的情况下,所述常开的电路闭合以电加热夹具2。
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滑触线3为直板。槽道31为沿Y方向的直线延伸且导电槽底311在同一Z方向的高度的形式。槽道31为多个,数量上与导电滚轮23的数量一致。各槽道31的导电槽底311与对应导电滚轮23在所述电路中的作用以及数量可以依据电路需求(例如电路中的零线、地线、火线、电压转换、其它装置从滑触线3上取电)配置。至少一个导电槽底311设有温度传感器(未示出)。通过温度传感器,可以监控电加热的温度,便于适应性调节环形件11的行进速度。
图6是图1的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的上游夹持装置和游夹持装置的其中之一、夹具以及二次电池的组装立体图。图7是图6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上游夹持装置4A沿Y方向设置在滑触线3的上游的二次电池上载位置P1、与滑触线3间隔开,用于夹持并定位运动到二次电池上载位置P1的夹具2,以使二次电池100在二次电池上载位置P1放入夹具2的收容腔211内。如图所示,具体地,上游夹持装置4A夹持夹具2的收容部21。
下游夹持装置4B沿Y方向设置在滑触线3的下游的二次电池下载位置P2、与滑触线3间隔开,用于夹持并定位运动到二次电池下载位置P2的带有二次电池100的夹具2,以在二次电池下载位置P2将二次电池100从对应夹具2的收容腔211内取出。如图所示,具体地,下游夹持装置4B夹持夹具2的收容部21。
如图所述,上游夹持装置4A和下游夹持装置4B结构上相同,且均包括:第一座体41、第二座体42、滑动副43、Z方向驱动装置44、X方向驱动装置45、Y方向驱动装置46以及夹板47。上游夹持装置4A和下游夹持装置4B均还包括固定件48。
第一座体41固定不动。第一座体41可以直接或间接(例如通过固定件48)固定到后述的支撑机构6的面板62,也可以由单独的支撑部件来固定。如图所示,第一座体41设有凹口,也可以不设有凹口,只要不干涉夹具2带上二次电池100后沿Y方从左向右滑插到槽道31中即可。第一座体41可通过对平板进行加工(例如切割或冲压)成所需的形状。
第二座体42沿Y方向与第一座体41相对。第一座体41可通过对平板进行加工(例如切割或冲压)成所需的形状。
滑动副43沿Y方向设置在第一座体41和第二座体42之间并沿Z方向延伸,以使第一座体41和第二座体42相对彼此沿Z能够滑动。具体地,滑动副43包括设置于第一座体41上的滑轨431以及设置于第二座体42上的滑块432,反之亦然。
Z方向驱动装置44安装于第一座体41,连接于第二座体42,能够带动第二座体42经由滑动副43沿Z方向往复运动。Z方向驱动装置44可以为气缸,也可以为直线电机。
X方向驱动装置45,安装于第二座体42的沿X方向的缘部421附近。同样地,X方向驱动装置45可以为气缸,也可以为直线电机。
Y方向驱动装置46,连接于X方向驱动装置45,以在X方向驱动装置45带动下沿X方向往复运动。同样地,X方向驱动装置45可以为气缸,也可以为直线电机。
Y方向驱动装置46与X方向驱动装置45成套使用。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Y方向驱动装置46与X方向驱动装置45两套设置,这样有利于定位的准确性。当然不限于此,可以仅采用一套或超过两套。
夹板47沿Y方向与第二座体42相对,连接于Y方向驱动装置46,以在Y方向驱动装置46的带动下沿Y方向往复运动以夹紧和松开对应的夹具2。
在工作时,未装载有二次电池100的夹具2运动到二次电池上载位置P1时,上游夹持装置4A开始工作。Z方向驱动装置44带动第二座体42经由滑动副43沿Z方向向上运动(此时X方向驱动装置45可以带动Y方向驱动装置46沿X方向向外(即远离夹具2)运动而Y方向驱动装置46可沿Y方向远离第二座体42(即远离夹具2)运动),以使夹具2的导电滚轮23、支架22以及收容部21处于夹板47和第二座体42之间的空间中,当夹板47面对夹具2的收容部21时,X方向驱动装置45带动Y方向驱动装置46沿X方向向内(即朝向夹具2)运动而Y方向驱动装置46沿Y方向靠近第二座体42(即朝向夹具2)运动,从而使得夹板47在Y方向上接触并压紧夹具2(在采用两套Y方向驱动装置46与X方向驱动装置45的情况下,同时使两个X方向驱动装置45在X方向上接触接触并压紧夹具2)。由此,夹具2被定位在二次电池上载位置P1。此后,可以对夹具2装载二次电池100(即将二次电池100经由开口211a装载在夹具2的收容部21的收容腔211中)。接着,使Y方向驱动装置46、X方向驱动装置45、以及Z方向驱动装置44采用相反的动作松开夹板47并复原。
带有二次电池100的夹具2到达二次电池下载位置P2时,下游夹持装置4B开始工作。其操作与上游夹持装置4A的操作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当夹板47在Y方向上接触并压紧夹具2且夹具2被定位在二次电池下载位置P2后,可以对夹具2下载二次电池100,即将二次电池100从夹具2的收容部21的收容腔211中取出。
夹板47与第一座体41相对第二座体42位于Y方向的同一侧。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夹板47与第一座体41相对第二座体42位于Y方向的右侧,当然夹板47与第一座体41相对第二座体42可位于Y方向的左侧。
固定件48固定连接于第一座体41,且固定件48的X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后述的两个面板62。固定件48例如通过焊接或紧固件(例如螺钉)固定连接于第一座体41。固定件48的X方向的两端分别例如通过焊接或紧固件(例如螺钉)固定连接于后述的两个面板62。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固定件48的形状为方形截面的中空杆,但不限于此,固定件48可以为实心的部件,只要能够用于将第一座体41固定连接于两个面板62即可。如前所述,固定件48不是必须的,例如第一座体41可以在X方向的两侧设有沿X方向向外突出的突部,通过突部固定连接于面板62。
尽管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上游夹持装置4A和下游夹持装置4B结构上相同,但是上游夹持装置4A和下游夹持装置4B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只要实现夹持夹具2的功能即可。上游夹持装置4A和下游夹持装置4B不限于图中所示的结构,可以采用任何其它合适的结构,例如类似于人手的三维机械手。
上游位置感测装置5A设置在滑触线3的上游,以感测运动到二次电池上载位置P1的夹具2。上游位置感测装置5A与上游夹持装置4A通信连接以控制上游夹持装置4A的启动。当然,上游位置感测装置5A可与后述的上位机10通信连接,后述的上位机10与上游夹持装置4A通信连接以控制上游夹持装置4A的启动。上游位置感测装置5A可为光电传感器,当然不限于此,上游位置感测装置5A可以为任何其它合适的传感器,例如磁电应式传感器、霍尔效应式传感器。
下游位置感测装置5B设置在滑触线3的下游,以感测运动到二次电池下载位置P2的夹具2。下游位置感测装置5B与下游夹持装置4B通信连接以控制下游夹持装置4B的启动。当然,下游位置感测装置5B可与后述的上位机10通信连接,后述的上位机10与下游夹持装置4B通信连接以控制下游夹持装置4B的启动。同样地,下游位置感测装置5B可为光电传感器,当然不限于此,下游位置感测装置5B可以为任何其它合适的传感器,例如磁电应式传感器、霍尔效应式传感器。
二次电池上载机械手6A设置在上游夹持装置4A附近,用于将二次电池100放入对应夹具2的收容腔211内。
二次电池下载机械手6B设置在下游夹持装置4B附近,用于将二次电池100从对应夹具2的收容腔211内取出。
二次电池上载机械手6A和二次电池下载机械手6B可以采用本领域公知的任何能实现三维运动的任何结构,以实现二次电池上载和下载的自动化,从而提高效率,节省人工。
支撑机构6包括支撑架61、两个面板62、第一支撑条63A。支撑机构6还包括第二支撑条63B。
支撑架61沿Z方向位于两个环形件11和两个轮组12的下方。支撑架61可以采用框架形式,也可以采用空心箱体或实心箱体形式,可以依据实际情况确定。框架形式或空心箱体有利于减少重量。实心箱体形式有利于加热系统的重心降低,提高加热系统的稳定性。
两个面板62沿X方向面对,分别固定于支撑架61的X方向的两侧,各轮子121安装于对应一个面板62。
第一支撑条63A沿其中一个环形件11设置。第一支撑条63A在Y方向和Z方向构成的平面内处于对应一个环形件11的外侧。
第二支撑条63B沿另一个环形件11设置。第二支撑条63B在Y方向和Z方向构成的平面内处于所述另一个环形件11的外侧。
上游位置感测装置5A和下游位置感测装置5B设置在第一支撑条63A和第二支撑条63B的其中一个上。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上游位置感测装置5A和下游位置感测装置5B设置在第一支撑条63A上。当然,上游位置感测装置5A和下游位置感测装置5B也可仅设置在第二支撑条63B上。在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上游位置感测装置5A和下游位置感测装置5B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条63A和第二支撑条63B。
第一支撑条63A和第二支撑条63B可以采用刚性好的材料(例如不锈钢)经过弯曲成型形成。第一支撑条63A和第二支撑条63B的形状可逼近两个环形件的上段111和部分左段113和部分右段114的构成的形状,如此,可以使得上游位置感测装置5A和下游位置感测装置5B的感测距离最短,同时可以节省空间。
多个连接片7间隔地设置在每一个环形件11上。一个环形件11上的各连接片7与另一个环形件11上的一个转接片沿X方向对齐。连接片7可与链条形式的环形件11一体成型,例如从链条的形成链节的外链板沿X方向向内(即面向夹具2)弯折成型,从而有利于减少部件数量。当然连接片7也可以单独成型再固定于环形件11上。
各转接件8的X方向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对应一个连接片7,而各转接件8的X方向的另一端与对应的夹具2的收容部21的X方向的一侧枢转连接,与一个环形件11相关的各转接件8和与另一个环形件11相关的一个转接件8沿X方向对齐。由此使得夹具2在随两个环形件11循环运动过程中因重力而保持竖直。
为了实现所述枢转,如图所示,各转接件8的与夹具2相对的X方向的一侧设置有轴承9;夹具2还包括沿X方向分别位于收容部21相反两侧的两个转轴24,两个转轴24分别插入X方向的对齐的两个转接件8的两个轴承9。
各转接件8包括连接部81、外延伸部82以及内延伸部83。
连接部81沿X方向延伸,固定于(例如螺接)对应一个连接片7。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连接部81为平板状且板面的延伸方向处于X方向。
外延伸部82从连接部81的X方向的一端远离连接片7向外延伸,用于供上游位置感测装置5A和下游位置感测装置5B感测。外延伸部82为平板状,且平板状的板厚方向沿X方向,以便于采用光电传感器形式的上游位置感测装置5A和下游位置感测装置5B进行感测。
内延伸部83从连接部81的X方向的相反的另一端远离连接片7向内延伸,轴承9安装于内延伸部83。内延伸部83为平板状,且平板状的板厚方向沿X方向。
连接部81、外延伸部82以及内延伸部83优选为一体件,即例如通过金属板一体弯折成型。
上位机10与驱动电机13、上游位置感测装置5A、下游位置感测装置5B、温度传感器、上游夹持装置4A、下游夹持装置4B、二次电池上载机械手6A、二次电池下载机械手6B通信连接,以对这些部件中除上游位置感测装置5A、下游位置感测装置5B以及温度传感器之外的其它部件进行直接或间接通信控制。通信连接可以为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
最后简单说明一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的操作。
在工作时,两个环形件11的循环运动,当上游位置感测装置5A感测到运动的一个夹具2到达二次电池上载位置P1时,上位机10与驱动电机13通信,以使驱动电机13停止运行,两个环形件11停止循环运动,上游位置感测装置5A与上位机10通信且上位机10与上游夹持装置4A通信,上游夹持装置4A启动以夹持定位夹具2并与上位机10通信,上位机10与二次电池上载机械手6A通信,二次电池上载机械手6A将二次电池100置于夹具2的收容腔211,二次电池上载机械手6A与上位机10通信指示完成二次电池100的上载,上游夹持装置4A再启动以松开夹具2并复位,之后上游夹持装置4A与上位机10通信并指示上游夹持装置4A复位,上位机10与驱动电机13通信,以使驱动电机13再次启动,两个环形件11继续循环运动,使夹具2的导电滚轮23进入滑触线3的槽道31并使导电滚轮23与导电槽底311接触,所述常开的电路接通,所述电路产热,进而产生的热经由导电槽底311、导电滚轮23、支架22传导至收容部21,收容部21对收容于收容腔211内的二次电池100加热,之后随两个环形件11的循环运动夹具2的导电滚轮23沿滑触线3的槽道31行进直到夹具2的导电滚轮23从滑触线3的槽道31脱出,此时导电滚轮23与导电槽底311脱离而断开加热,接着夹具2随两个环形件11的循环运动继续运动,当下游位置感测装置5B感测夹具2到达二次电池下载位置P2时,上位机10与驱动电机13通信,以使驱动电机13停止运行,两个环形件11停止循环运动,下游位置感测装置5B与上位机10通信且上位机10与下游夹持装置4B通信,下游夹持装置4B启动以夹持定位夹具2并与上位机10通信,上位机10与二次电池下载机械手6B通信,二次电池下载机械手6B将二次电池100取出,之后二次电池下载机械手6B与上位机10通信指示完成二次电池100的下载,上位机10与下游夹持装置4B通信、下游夹持装置4B再启动以松开夹具2并复位,之后下游夹持装置4B与上位机10通信并指示下游夹持装置4B复位,上位机10与驱动电机13通信,以使驱动电机13再次启动,两个环形件11继续循环运动,夹具2继续随两个环形件11的循环运动而运动以进行下一次的二次电池100的上载和下载,与此同时,其余的夹具2进行同样的操作。
注意地是,在工作时,使滑触线3上始终有装载二次的夹具2被加热。在滑触线3上上载满二次电池100之前,夹具2一个接一个地从二次电池上载位置P1上载并朝向二次电池下载位置P2运动,当滑触线3上上载满二次电池100之后,一个夹具2从二次电池上载位置P1上载而另一夹具从二次电池下载位置P2下载,滑触线3始终是上载满二次电池100。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适用的二次电池100的类型不受限制。
在图1至图7所示的示例中,二次电池100为袋型二次电池。袋型二次电池包括封装膜、封装在封装膜内的电极组件以及从电极组件延伸并伸出封装膜的极耳以及收容在封装膜内的电解液。封装膜通常在封装电极组件和极耳后留有气袋以便于排气,在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热系统加热排气完成之后再进行密封(由此气袋以及气袋的排气口位于夹具2的开口211a的上方位置))。封装膜可以为铝塑膜、钢塑膜或铜塑膜。电极组件包括正极片、负极片以及将负极片和正极片隔开的隔离膜。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例如铝箔)和覆盖在正极片的表面上的正极活性材料层。而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例如铜箔)和覆盖在负极片的表面上的正极活性材料层。电极组件可以采用卷绕方式或叠片方式成型。极耳可以单独焊接于对应的极片或者与对应的极片一体成型。
图8是二次电池的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其示出的二次电池100为罐型二次电池。二次电池100包括:顶盖片101,设有注液孔101a(注液孔101a通常在注液排气后密封,在密封前用作排气的排气口);以及电极端子102,上部突出于顶盖片101。二次电池101还包括:壳体103,具有顶部敞开的开口103a和内部的收容空间S,顶盖片101与壳体103的开口103a密封接合;电极组件104,收容于壳体103的收容空间S;极耳105,位于壳体103的收容空间S内并电连接于电极组件104;以及转接片106,位于壳体103的收容空间S内,并将极耳105和电极端子102的下部电连接。与袋型二次电池一样,电极组件104包括极性相反的极片(未示出)以及隔离膜(未示出),极片包括集流体和设置在集流体上的活性材料层。电极组件104可以采用卷绕方式或叠片方式成型。二次电池100的电极组件104的数量不受限制,不限于图8所示的两个,可以为一个或超过两个。收容空间S内注入电解液。极耳105可以单独焊接于对应的极片或者与对应的极片一体成型。
二次电池100可以为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锌离子电池等。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中,由于循环运动机构1的两个环形件11以及两端连接于两个循环运动的环形件11上的多个夹具2的设置,使得多个夹具Z方向上实质上为双层布置,如果采用固定式加热系统,则需要在X方向和Y方向构成的平面上沿X方向/Y方向以两个单层并排设置。由此可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对X方向和Y方向构成的平面上的占据的面积减小,从而减小占地面积,对空间布局要求比固定式加热系统要求低,布局紧凑。在X方向和Y方向构成的平面上间距的面积相同的情况下,与固定式加热系统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中的夹具2可以设置更多,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由于两个循环运动的环形件11的速度可以基于驱动电机13来调整,从而可以适用不同的PPM要求。
由于滑触线3设有供从滑触线3的Y方向的一侧上载二次电池100的夹具2进入并从滑触线3的Y方向的另一侧脱出以下载二次电池100的槽道31,换句话说,上载二次电池100和下载二次电池100在固定位置进行,避免了固定式加热系统上载二次电池和下载二次电池时因轨迹适应不同位置的二次电池而导致重合造成的上载下载二次电池撞机异常和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相比而言,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可在滑触线3的Y方向的相反两侧的固定位置进行上载单个二次电池100和下载单个二次电池100,而不会存在上载单个二次电池100和下载单个二次电池100的轨迹变化(即在采用二次电池上载机械手6A和二次电池下载机械手6B的情况下),从而不会存在了固定式加热系统的上载下载二次电池撞机异常的问题。
上面详细的说明描述多个示范性实施例,但本文不意欲限制到明确公开的组合。因此,除非另有说明,本文所公开的各种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而形成出于简明目的而未示出的多个另外组合。

Claims (10)

1.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包括:
循环运动机构(1),包括:
两个环形件(11),沿X方向相对布置,各环形件(11)处于Y方向和Z方向构成的平面内;
两个轮组(12),各轮组(12)与一个环形件(11)对应,各轮组(12)包括多个轮子(121),其中各轮组(12)中的至少一个轮子(121)用作主动轮,主动轮驱动对应环形件(11)在Y方向和Z方向构成的平面内做循环运动;
驱动电机(13),连接于主动轮;
多个夹具(2),各夹具(2)包括:
收容部(21),设有在一侧开口的收容腔(211),收容腔(211)用于收容二次电池(100),收容部(21)在X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环形件(11);
支架(22),在与收容部(21)相邻的Z方向的一侧连接于收容部(21);
导电滚轮(23),设置于支架(22)的背离收容部(21)的Z方向的另一侧,能够围绕平行与X方向的轴线滚动;
滑触线(3),沿X方向设置于两个环形件(11)之间且沿Z方向低于两个环形件(11)的上侧,滑触线(3)设置有沿Y方向延伸的供从滑触线(3)的Y方向的一侧上载二次电池(100)的夹具(2)进入并从滑触线(3)的Y方向的另一侧脱出以下载二次电池(100)的槽道(31),槽道(31)包括导电槽底(311),槽道(31)设置成收容对应至少一个夹具(2)的导电滚轮(23)并使导电滚轮(23)与导电槽底(311)导电接触,滑触线(3)设置成:滑触线(3)电连接于外部电源以构成电路,在滑触线(3)未收容任何夹具(2)的导电滚轮(23)的情况下所述电路以常开设置,而在滑触线(3)收容一个夹具(2)的导电滚轮(23)且导电滚轮(23)与导电槽底(311)导电接触的情况下,所述常开的电路闭合以电加热夹具(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特征在于,两个轮组(12)的其中两个主动轮沿X方向正对,沿X方向正对的两个主动轮且共用一个连接轴(14),连接轴(14)连接于一台驱动电机(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特征在于,支架(22)为内设有压抵导电滚轮(23)的可弹性伸缩的盘簧(2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特征在于,收容部(21)在X方向的两端分别枢转连接于两个环形件(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特征在于,多个夹具(2)以等间距连接于两个环形件(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导电槽底(311)设有温度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特征在于,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还包括:
上游夹持装置(4A),沿Y方向设置在滑触线(3)的上游的二次电池上载位置(P1)、与滑触线(3)间隔开,用于夹持并定位运动到二次电池上载位置(P1)的夹具(2),以使二次电池(100)在二次电池上载位置(P1)放入夹具(2)的收容腔(211)内;
下游夹持装置(4B),沿Y方向设置在滑触线(3)的下游的二次电池下载位置(P2)、与滑触线(3)间隔开,用于夹持并定位运动到二次电池下载位置(P2)的带有二次电池(100)的夹具(2),以在二次电池下载位置(P2)将二次电池(100)从对应夹具(2)的收容腔(211)内取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特征在于,上游夹持装置(4A)和下游夹持装置(4B)结构上相同,且均包括:
第一座体(41),固定不动;
第二座体(42),沿Y方向与第一座体(41)相对;
滑动副(43),沿Y方向设置在第一座体(41)和第二座体(42)之间并沿Z方向延伸,以使第一座体(41)和第二座体(42)相对彼此沿Z能够滑动;
Z方向驱动装置(44),安装于第一座体(41),连接于第二座体(42),能够带动第二座体(42)经由滑动副(43)沿Z方向往复运动;
X方向驱动装置(45),安装于第二座体(42)的沿X方向的缘部(421)附近;
Y方向驱动装置(46),连接于X方向驱动装置(45),以在X方向驱动装置(45)带动下沿X方向往复运动;
夹板(47),沿Y方向与第二座体(42)相对,连接于Y方向驱动装置(46),以在Y方向驱动装置(46)的带动下沿Y方向往复运动以夹紧和松开对应的夹具(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特征在于,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还包括:
上游位置感测装置(5A),设置在滑触线(3)的上游,以感测运动到二次电池上载位置(P1)的夹具(2),与上游夹持装置(4A)通信连接以控制上游夹持装置(4A)的启动;
下游位置感测装置(5B),设置在滑触线(3)的下游,以感测运动到二次电池下载位置(P2)的夹具(2),与下游夹持装置(4B)通信连接以控制下游夹持装置(4B)的启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特征在于,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还包括:
二次电池上载机械手(6A),设置在上游夹持装置(4A)附近,用于将二次电池(100)放入对应夹具(2)的收容腔(211)内;
二次电池下载机械手(6B),设置在下游夹持装置(4B)附近,用于将二次电池(100)从对应夹具(2)的收容腔(211)内取出。
CN201821785449.3U 2018-10-31 2018-10-31 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 Active CN2088200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85449.3U CN208820029U (zh) 2018-10-31 2018-10-31 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85449.3U CN208820029U (zh) 2018-10-31 2018-10-31 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20029U true CN208820029U (zh) 2019-05-03

Family

ID=66280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85449.3U Active CN208820029U (zh) 2018-10-31 2018-10-31 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200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89386A (zh) * 2019-07-12 2019-09-27 远东福斯特新能源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减少极耳褶皱的传动加热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89386A (zh) * 2019-07-12 2019-09-27 远东福斯特新能源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减少极耳褶皱的传动加热装置
CN110289386B (zh) * 2019-07-12 2024-04-26 远东电池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减少极耳褶皱的传动加热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07830U (zh) 一种极耳折弯机及电芯封装设备
CN208820029U (zh) 用于二次电池的加热系统
CN207372610U (zh) 一种转子与铁芯压装设备
CN103931015A (zh) 电池连结方法以及电池连结装置
CN206253827U (zh) 一种锂电池模组载流片组装预焊装置
CN205905029U (zh) 一种旋转自动进出料装置
CN117013202A (zh) 一种ccs母排用组装设备
CN112404942A (zh) 电芯入壳装置及方法
CN209094939U (zh) 电控箱自动装配机构
CN203918242U (zh) 一种锂离子圆柱电池电芯的焊盖帽装置
CN218414976U (zh) 一种聚合物锂电池自动注液生产线
CN114871549A (zh) 一种壳体与接线端子、保护盒焊接设备
CN204885278U (zh) 一种锂电池电解液的加注装置
CN106667377A (zh) 一种光伏板清洁机器人用换道小车对接式供电系统
TWI449234B (zh) Positioning device for conductive probe for power battery
CN205668278U (zh) 一种全自由度无线控制集联关节的机器人旋转关节
CN213857927U (zh) 电芯入壳装置
CN116576660B (zh) 一种软包电池预热夹持装置
CN204741384U (zh) 微电机全自动封装机的外壳输送检测翻正装置
CN209183678U (zh) 化成夹具
CN220483109U (zh) 一种轨道机器人充电站结构及充电系统
CN218448049U (zh) 一种电池包辊压结构
CN218122024U (zh) 一种锂电池化成检测设备
CN220482619U (zh) 一种隧道通风风袋热熔密封设备
CN208796746U (zh) 一种m型电阻丝加工用弯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