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16664U - 树脂环 - Google Patents

树脂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16664U
CN208816664U CN201820402304.4U CN201820402304U CN208816664U CN 208816664 U CN208816664 U CN 208816664U CN 201820402304 U CN201820402304 U CN 201820402304U CN 208816664 U CN208816664 U CN 2088166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ring
protruding portion
circumferential
ring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0230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口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P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ikoku Piston 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ikoku Piston 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ikoku Piston 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0230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166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166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166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stons, Piston Rings, And Cylin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树脂环,该树脂环在周向上的一个部位处设置有互相分离对置的开口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环的轴向两侧表面均为随着沿所述树脂环的径向向内行进而朝向所述树脂环的轴向内侧倾斜的倾斜表面,使得所述倾斜表面相对于所述树脂环的轴向的倾斜角度为75°以上89°以下。

Description

树脂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树脂环,更具体地,涉及树脂环的本体部的截面形状。
背景技术
在诸如汽车这样的设备中使用液压传动装置、自动变速器等流体传动装置,其中,不可避免地使用由树脂制成的树脂环作为密封圈或垫圈等使用。可以使用常见的树脂材料,例如PEEK、PPS、PTFE等作为该树脂环的材料。
现有的树脂环的本体的形状为基本的矩形截面形状,然而,这样的截面形状简单的树脂环不能够确保在复杂使用条件下对树脂环的性能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树脂环,由于树脂环的轴向两侧表面为倾斜表面,因此,能够减小树脂环的轴向两侧表面与其他部件的接触面积,进而能够减小树脂环与其他部件的接触摩擦力,从而能够提高树脂环的使用寿命。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树脂环可以防止安装过程中的折损,并确保侧面密封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树脂环,该树脂环在周向上的一个部位处设置有互相分离对置的开口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环的轴向两侧表面均为倾斜表面,所述倾斜表面随着沿所述树脂环的径向向内行进而朝向所述树脂环的轴向内侧倾斜,使得所述倾斜表面相对于所述树脂环的轴向的倾斜角度为75°以上89°以下。
进一步地,所述树脂环在所述轴向上的最大高度(h1)与所述树脂环的径向宽度(a1)的比为0.4以上3以下。
进一步地,所述树脂环的所述径向宽度(a1)为0.8mm以上5.0mm 以下。
进一步地,所述树脂环的外径的尺寸为10mm以上200mm以下。
进一步地,所述倾斜表面从所述树脂环的外周表面开始沿径向向内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树脂环的在轴向两侧表面在径向外侧处还具有径向延伸面,所述径向延伸面遍及整个周向而与所述树脂环的径向平行地延伸为环状。
进一步地,所述径向延伸部的在所述树脂环的径向上的宽度尺寸 (f)为0.05mm以上0.5mm以下。
进一步地,在经过所述树脂环的轴线的截面中,所述外环部的外周表面具有直线形状或向径向外侧凸出的弧形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外环部的周向外侧处形成有位于轴向两侧处的倒角部,所述倒角部沿所述树脂环的整个周向而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外环部的周向外侧处形成有位于轴向两侧处的圆角部,所述圆角部沿所述树脂环的整个周向而延伸。
进一步地,在所述开口部的内周侧和外周侧中的一侧,形成沿所述树脂环的径向而轴向贯通所述树脂环的对接部,并且
在所述开口部的内周侧和外周侧中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台阶部和所述第一突出部在轴向上相邻地分别设置在上侧和下侧处,并且所述第二突出部和所述第二台阶部在轴向上相邻地分别设置在上侧和下侧处,其中
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第二突出部能够互相配合以在所述树脂环的轴向上互相叠置。
进一步地,所述对接部的在所述周向一侧处的一个对接表面在所述周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台阶部与所述第一突出部的突出端面之间,并且
所述对接部的在所述周向另一侧处的另一个对接表面在所述周向上位于所述第二台阶部与所述第二突出部的突出端面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突出部的突出端面在周向上位于所述对接部的在所述周向一侧处的一个对接表面与所述第一台阶部之间,并且
所述第二台阶部在周向上位于所述第二突出部的突出端面与所述对接部的在所述周向另一侧处的另一个对接表面之间。
进一步地,在所述开口部的周向一侧处设置有在所述树脂环上的轴向上侧和下侧处分别朝向周向另一侧突出的上突出部和下突出部,并且在所述开口部的所述周向另一侧处设置有在所述树脂环的轴向上的中间位置处朝向所述周向一侧突出的中间突出部,
所述上突出部与所述下突出部之间通过中间台阶部而互相连接,所述中间突出部的轴向上侧和下侧处分别设置有上台阶部和下台阶部,并且
所述上突出部和下突出部能够与所述中间突出部互相配合,使得所述中间突出部位于所述上突出部与所述下突出部之间,从而所述上突出部、所述中间突出部与所述下突出部依次在所述树脂环的轴向上互相叠置。
进一步地,在所述开口部处的互相对置的对接表面形成为平面,
所述对接表面与所述树脂环的轴向呈预定角度,并且
所述预定角度为20°以上80°以下或0°。
进一步地,在所述开口部的周向一侧处设置有第一台阶部和沿所述树脂环的周向朝向周向另一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并且在所述开口部的所述周向另一侧处设置有第二台阶部和沿所述周向朝向所述周向一侧突出的第二突出部,
在所述开口部的配合状态下,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第二台阶部互相对置,所述第二突出部与所述第一台阶部互相对置,从而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第二突出部在所述树脂环的轴向上互相叠置。
进一步地,在所述开口部的周向一侧处设置有第一台阶部和沿所述树脂环的周向朝向周向另一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并且在所述开口部的所述周向另一侧处设置有第二台阶部和沿所述周向朝向所述周向一侧突出的第二突出部,在所述开口部的配合状态下,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第二台阶部互相对置,所述第二突出部与所述第一台阶部互相对置,从而所述第一突出部的配合表面与所述第二突出部的配合表面互相抵靠,并且
在所述配合状态下,所述第一突出部的配合表面与所述第二突出部的配合表面相对于所述树脂环的轴向成预定角度,所述预定角度为 30°以上60°以下。
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及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进一步明确。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但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树脂环的立体图。
图2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树脂环的开口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树脂环的沿图1中的线I-I截取的截面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树脂环的截面图。
图5(a)至5(g)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树脂环的变形例的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树脂环1在周向上的一个部位处设置有互相分离对置的开口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环1的轴向两侧表面15、16 均为随着沿所述树脂环的径向向内行进而朝向所述树脂环1的轴向内侧倾斜的倾斜表面,使得所述倾斜表面相对于所述树脂环的轴向的倾斜角度为75°以上89°以下。
下文将参考图1-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各个优选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首先,下文将参考附图1-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树脂环1的第一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树脂环1的立体图。图2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树脂环1的开口部2的放大立体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树脂环1的沿图1中的线I-I截取的截面图。
如图1和2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树脂环1具有开口部2,该开口部2 形成在树脂环1的在周向上的一个部位处,从而该开口部2在树脂环1的使用状态下处于配合状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树脂环1的开口部2在内周侧处,具有沿所述树脂环1的径向从树脂环1的内周面11向外而轴向贯通所述树脂环的对接部23,并且该对接部23在开口部2的周向两侧处,分别形成对接表面23a和对接表面23b。
在该开口部2在外周侧处,该开口部2在周向一侧处具有第一突出部21和第一台阶部22,使得第一突出部21与第一台阶部22在轴向上相邻地分别位于树脂环1的轴向上的下侧与上侧处,该第一突出部21在轴向下侧处沿着树脂环1的周向朝向周向另一侧延伸。并且在该开口部2 的外周侧处,该开口部2在周向另一侧具有第二突出部24和第二台阶部 25,使得第二突出部24与第二台阶部25在轴向上相邻地分别位于树脂环1的轴向上的上侧与下侧,该第二突出部24在轴向上侧处沿着树脂环 1的周向朝向周向一侧而延伸。
并且,对接表面23a在周向上位于第一台阶部22与第一突出部21的突出端面21a之间,并且对接表面23b在周向上位于第二突出部24的突出端面24a与第二台阶部25之间。
由于开口部2具有上述结构,因此,当树脂环1的开口部2处于第一突出部21与第二突出部24在树脂环的轴向上互相叠置这样的配合状态下时,第一突出部21向第二台阶部25抵靠,第二突出部24向第一台阶部22抵靠,从而第一突出部21与第二突出部24在轴向上互相叠置。
图1和2仅为开口部2的具体结构中的一个实例,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还可以具有开口部2的其他构造。
如图3所示,树脂环1的轴向两侧表面15和16形成为随着沿该树脂环1的径向向内行进而朝向树脂环1的轴向内侧倾斜的倾斜表面,并且轴向两侧表面15和16相对于树脂环1的轴向呈角度并且优选地,该角度为75°以上89°以下。
其中,如图3所示,树脂环1的轴向高度h1与树脂环的径向宽度a1 的比为0.4以上3以下。并且,优选地,将该树脂环1的整体的径向宽度 a1设定为0.8mm以上5.0mm以下。具有上述截面的树脂环1可以防止安装过程中的折损,并确保侧面密封性。
并且,优选地,将该树脂环1的外径的尺寸设定为10mm以上200mm 以下。
具有上述结构的树脂环1被安装于例如轴的外周的环槽内。使得树脂环1的轴向两侧表面分别面对其他部件,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树脂环 1的轴向两侧表面为倾斜表面,因此,能够减小树脂环1的轴向两侧表面与其他部件的接触面积,进而能够减小树脂环1与其他部件的接触摩擦力,从而能够提高树脂环1的使用寿命。
<第二实施例>
以上参考图1至3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下文将参考图4 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树脂环1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之处仅在于,第二实施例的树脂环1还具有径向延伸部17。在第二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相似或相同的部分将采用相同的参考标号,并且将省略完全相同的部分的说明。
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树脂环1的轴向两侧表面15和16在径向外侧处还具有径向延伸部17,该径向延伸部17遍及整个周向而沿着径向形成为基本环状,并且优选地,该径向延伸部17 的在树脂环1的径向上的宽度尺寸f为0.05mm以上0.5mm以下。
由于该径向延伸部17的存在,使得能够适当地略微增大树脂环1 的轴向两侧表面与其他部件的接触面积,从而在能够减小接触摩擦力的同时,适当地提高树脂环1的稳定性。
以上参考图1-4简要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树脂环1的结构,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下面将参考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其他变形例。在这些变形例中与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将采用相同的参考标号,并且将省略完全相同的部分的说明。
<变形例>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树脂环1中,树脂环1的外周表面形成为如图3和4中的截面为直线形状,然而,不限于此,树脂环1的外周表面可以形成为向径向外侧凸出的凸面,即,在经过树脂环的轴线的截面图中,该外周表面具有朝向径向外侧凸出的弧状形状。
在树脂环1的外周表面形成为截面图中的直线形状的情况下,由于树脂成形时的收缩,中央部成为稍凹的形状。此时,树脂环的外周表面与其他部件的接触的是两端的接触,从而容易造成其他部件的磨损,则树脂环可能进入其他部件的磨损部位中,导致树脂环的运动可能受阻。当树脂环的外周表面具有截面图中的朝向径向外侧凸出的弧状形状时,该外周表面总是在外周的顶点处与其它部件接触,从而避免了上述情况。
并且,树脂环1的外周表面与轴向上下表面(轴向两侧表面)之间的连接部分处设置为圆角部或倒角部(例如,通过圆角加工或倒角加工)。即,树脂环1在周向外侧处形成有位于轴向两侧处的圆角部或倒角部,该圆角部或倒角部沿着整个周向而延伸。
除了上述变形例之外,树脂环1的开口部2的形状也不限于图1-2中所示的开口部2的形状,而可以采用其他变形例,如图5(a)至5(g) 所示。图5中的变形例的构造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区别之处仅在于开口部2的结构。在图5的各个附图中,省略了对树脂环1的本体的结构的详细图示,仅采用最简略的本体的结构作为示例。
如图5(a)所示,开口部2还可以具有图5(a)所示的结构,其与图2所示的结构的区别之处在于对接部23的对接表面23a、23b的形成位置。其中,在图5(a)所示的结构中,第一突出部21的突出端面21a在周向上形成在对接表面23a与第一台阶部22之间,从而第二台阶部25在周向上形成在对接表面23b与第二突出部24的突出端面24a之间。
如图5(b)所示,开口部2还可以具有图5(b)所示的结构,其中,图5(b)所示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所示的结构的区别之处仅在于,对接部23的对接表面23a、23b形成在开口部2的外周侧处,而第一突出部、第一台阶部、第二突出部和第二台阶部形成在内周侧处。
如图5(c)所示,开口部还可以具有图5(c)所示的结构。其中,开口部2在内周侧处,具有沿所述树脂环1的径向从树脂环1的内周面11 向外而轴向贯通所述树脂环的对接部23,并且该对接部23在开口部2的周向两侧处,分别形成对接表面23a和对接表面23b。
在该开口部2在外周侧处,该开口部2在周向一侧处具有分别位于轴向上侧和下侧处的上突出部211和下突出部212,该上突出部211和下突出部212沿着周向朝向周向另一侧而突出,并且在上突出部211与下突出部212之间通过中间台阶部22连接。并且在该开口部2的外周侧处,该开口部2在周向另一侧具有中间突出部24以及上台阶部251和下台阶部252,该中间突出部24在树脂环1的轴向上的大致中间位置处沿着周向朝着周向一侧而突出,使得上台阶部251和下台阶部252在轴向上分别位于该中间突出部24的上侧与下侧。
并且,在本变形例中,对接表面23a在周向上与中间台阶部22基本齐平,并且对接表面23b在周向上与中间突出部24的突出端面24a基本齐平。
由于开口部2具有上述结构,因此,当树脂环1的开口部2处于中间突出部24位于上突出部211与下突出部212之间从而上突出部211、中间突出部24、下突出部212依次在轴向上互相叠置这样的配合状态下时,上突出部211向上台阶部251抵靠,下突出部212向下台阶部252抵靠,并且中间突出部24向中间台阶部22抵靠,从而形成上突出部211、中间突出部24、下突出部212依次在轴向上互相叠置的配合状态。
并且,本变形例中的对接部23的在周向上位置不限于图示的实施例中所示的位置。
上述5(a)至5(c)所示的开口部2变形例能够适当地提高树脂环 1的密封性能,从而进一步能够调整树脂环1的漏油量,使其适用于各种不同的使用环境。
如图5(d)和5(e)所示,开口部2还可以具有图5(c)和5(d) 所示的结构,其中,开口部2在周向一侧处具有对接表面2a,该开口部2 在周向另一侧处具有对接表面2b,并且对接表面2a与对接表面2b形成为平面形状,以彼此平行地对置。并且,对接表面2a和对接表面2b相对于树脂环1的轴向成角度θ(未示出)。
优选地,该角度θ为20°以上80°以下。并且,如图5(e)所示,该角度θ也可以为0°。
在图5(d)和5(e)所示的变形例中,树脂环1的开口部2的形状能够适当地调整树脂环1在使用时的漏油量,从而使其适用于使用环境的漏油量要求。
如图5(f)所示,开口部2还可以具有图5(f)所示的结构,其中,开口部2的周向一侧处设置有第一台阶部23和沿所述树脂环1的周向朝向周向另一侧2b突出的第一突出部21,并且在该开口部2的所述周向另一侧处设置有第二台阶部24和沿所述周向朝向所述周向一侧突出的第二突出部22,在该开口部2的配合状态下,所述第一突出部21与所述第二台阶部24互相对置,所述第二突出部22与所述第一台阶部23互相对置,从而所述第一突出部21与所述第二突出部22在所述树脂环的轴向上互相叠置。
第一突出部21和第二突出部22形成为从树脂环1的内周表面沿着树脂环的径向向外而延伸至树脂环1的外周表面。从而,第一突出部21 和第二突出部22在树脂环1的径向上的延伸宽度等于该树脂环1在径向上的宽度。
该变形例的开口部2能够通过调整该树脂环的开口部的参数,而改变该树脂环的漏油量,从而使得该树脂环能够适用于各种不同的环境。
如图5(g)所示,开口部2还可以具有图5(g)所示的结构,其中,开口部2在周向一侧处具有第一突出部21和第一台阶部23,该第一突出部21在树脂环1的周向外侧处,沿着树脂环1的周向朝向开口部2的周向另一侧而延伸,该第一台阶部23位于树脂环1的周向内侧处。并且该开口部2在周向另一侧处具有第二突出部22和第二台阶部24,该第二突出部22在树脂环1的周向内侧处,沿着树脂环1的周向朝向开口部2的周向一侧而延伸,该第二台阶部24位于树脂环1的周向外侧处。
当树脂环1处于使用状态下时,即,开口部2处于配合状态下时,开口部2的周向两侧彼此对置,从而第一突出部21与第二台阶部24互相对置,第二突出部22与第一台阶部23互相对置,使得第一突出部21与第二突出部22的配合表面21a与22a互相抵靠。
在该配合状态下,第一突出部21和第二突出部22的配合表面21a、 22a彼此平行,并且相对于树脂环1的轴向而倾斜,该倾斜的角度的范围优选地为30°以上60°以下。由于该配合表面21a、22a是倾斜的,因此相比于配合表面不倾斜的情况,能够适当地提高树脂环1的密封性能。
以上参考图5(a)至5(g)简要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树脂环1的还可以采用的开口部2的各种结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树脂环1可以采用图57(a)至5(g)所示的变形例及其等同结构中的开口部2的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树脂环,该树脂环在周向上的一个部位处设置有互相分离对置的开口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环的轴向两侧表面均为倾斜表面,所述倾斜表面随着沿所述树脂环的径向向内行进而朝向所述树脂环的轴向内侧倾斜,使得所述倾斜表面相对于所述树脂环的轴向的倾斜角度为75°以上89°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环在所述轴向上的最大高度(h1)与所述树脂环的径向宽度(a1)的比为0.4以上3以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树脂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环的所述径向宽度(a1)为0.8mm以上5.0mm以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树脂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环的外径的尺寸为10mm以上200mm以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树脂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表面从所述树脂环的外周表面开始沿径向向内倾斜。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树脂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环的轴向两侧表面在径向外侧处还具有径向延伸面,所述径向延伸面遍及整个周向而与所述树脂环的径向平行地延伸为环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树脂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径向延伸部的在所述树脂环的径向上的宽度尺寸(f)为0.05mm以上0.5mm以下。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树脂环,其特征在于,
在经过所述树脂环的轴线的截面中,所述树脂环的外周表面具有直线形状或向径向外侧凸出的弧形形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树脂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环的周向外侧处形成有位于轴向两侧处的倒角部,所述倒角部沿所述树脂环的整个周向而延伸。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树脂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环的周向外侧处形成有位于轴向两侧处的圆角部,所述圆角部沿所述树脂环的整个周向而延伸。
11.如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树脂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开口部的内周侧和外周侧中的一侧,形成沿所述树脂环的径向而轴向贯通所述树脂环的对接部,并且
在所述开口部的内周侧和外周侧中的另一侧,第一台阶部和第一突出部在轴向上相邻地分别设置在上侧和下侧处,并且第二突出部和第二台阶部在轴向上相邻地分别设置在上侧和下侧处,其中
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第二突出部能够互相配合以在所述树脂环的轴向上互相叠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树脂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接部的在所述周向一侧处的一个对接表面在所述周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台阶部与所述第一突出部的突出端面之间,并且
所述对接部的在所述周向另一侧处的另一个对接表面在所述周向上位于所述第二台阶部与所述第二突出部的突出端面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树脂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突出部的突出端面在周向上位于所述对接部的在所述周向一侧处的一个对接表面与所述第一台阶部之间,并且
所述第二台阶部在周向上位于所述第二突出部的突出端面与所述对接部的在所述周向另一侧处的另一个对接表面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树脂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开口部的周向一侧处设置有在所述树脂环上的轴向上侧和下侧处分别朝向周向另一侧突出的上突出部和下突出部,并且在所述开口部的所述周向另一侧处设置有在所述树脂环的轴向上的中间位置处朝向所述周向一侧突出的中间突出部,
所述上突出部与所述下突出部之间通过中间台阶部而互相连接,所述中间突出部的轴向上侧和下侧处分别设置有上台阶部和下台阶部,并且
所述上突出部和下突出部能够与所述中间突出部互相配合,使得所述中间突出部位于所述上突出部与所述下突出部之间,从而所述上突出部、所述中间突出部与所述下突出部依次在所述树脂环的轴向上互相叠置。
15.如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树脂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开口部处的互相对置的对接表面形成为平面,
所述对接表面与所述树脂环的轴向呈预定角度,并且
所述预定角度为20°以上80°以下或0°。
16.如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树脂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开口部的周向一侧处设置有第一台阶部和沿所述树脂环的周向朝向周向另一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并且在所述开口部的所述周向另一侧处设置有第二台阶部和沿所述周向朝向所述周向一侧突出的第二突出部,
在所述开口部的配合状态下,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第二台阶部互相对置,所述第二突出部与所述第一台阶部互相对置,从而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第二突出部在所述树脂环的轴向上互相叠置。
17.如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树脂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开口部的周向一侧处设置有第一台阶部和沿所述树脂环的周向朝向周向另一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并且在所述开口部的所述周向另一侧处设置有第二台阶部和沿所述周向朝向所述周向一侧突出的第二突出部,在所述开口部的配合状态下,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第二台阶部互相对置,所述第二突出部与所述第一台阶部互相对置,从而所述第一突出部的配合表面与所述第二突出部的配合表面互相抵靠,并且
在所述配合状态下,所述第一突出部的配合表面与所述第二突出部的配合表面相对于所述树脂环的轴向成预定角度,所述预定角度为30°以上60°以下。
CN201820402304.4U 2018-03-23 2018-03-23 树脂环 Active CN2088166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02304.4U CN208816664U (zh) 2018-03-23 2018-03-23 树脂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02304.4U CN208816664U (zh) 2018-03-23 2018-03-23 树脂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16664U true CN208816664U (zh) 2019-05-03

Family

ID=66268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02304.4U Active CN208816664U (zh) 2018-03-23 2018-03-23 树脂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166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147708A (en) Isolator
KR102459648B1 (ko) 슬라이딩 부품
CN103270328A (zh) 球轴承保持架和具有该保持架的深沟球轴承
US9915315B2 (en) Production of multi-part, joined valve components in hydraulic applications with joint sealing profiles
US20120302360A1 (en) Sliding-type tripod constant velocity joint
KR20150092458A (ko) 렌즈 모듈
CN208816664U (zh) 树脂环
JP6360566B2 (ja) シールリング
CN208816665U (zh) 树脂环
CN208816666U (zh) 树脂环
JPWO2016158848A6 (ja) シールリング
US8950753B2 (en) Radial shaft seal, radial shaft seal assembly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CN208816667U (zh) 树脂环
CN101619787A (zh) 壳型管接头
CN208503455U (zh) 树脂环
US20150152919A1 (en) Bearing assembly with cage axial retention
CN208503456U (zh) 树脂环
CN208503459U (zh) 树脂环
CN208503458U (zh) 树脂环
US9739320B2 (en) Cam clutch
CN208503457U (zh) 树脂环
JP2008121791A (ja) ボール形等速ジョイント
CN114439822A (zh) 卡环
US11209076B2 (en) Washer assembly and hydrodynamic torque converter
EP2844893A1 (en) Cable return pulley and cable transportation system comprising such a pulle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