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15690U - 一种塔吊洞口封堵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塔吊洞口封堵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15690U
CN208815690U CN201821377958.2U CN201821377958U CN208815690U CN 208815690 U CN208815690 U CN 208815690U CN 201821377958 U CN201821377958 U CN 201821377958U CN 208815690 U CN208815690 U CN 2088156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ging beam
steel pipe
hangs
hole
pl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7795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鹏
杨鑫
何默
郭志鹏
马俊峰
许金磊
王天嘉
刘栋
纪诚
左京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rst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7795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156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156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156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塔吊洞口封堵结构,包括有工人工作平台,工作平台包括洞口上方的吊梁,吊梁下面连接有吊筋,吊筋下端连接有悬梁,悬梁上安置脚手板,并设置有栏杆,洞口下方设置有梁模板吊模,梁模板吊模包括洞口上方的两根吊梁,吊梁下端连接吊筋,吊筋用山型卡连接钢管,钢管上设置有梁模板,洞口下方还设置有楼板模板,楼板模板包括吊梁下连接的吊筋,吊筋连接的双钢管,双钢管上设置有楼模板。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施工简单,方便可行,节省时间的塔吊洞口封堵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塔吊洞口封堵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塔吊洞口封堵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业中,由于安装塔吊等原因会在结构楼板上预留方形洞口,甚至预留洞口会切断结构梁,由于预留洞口较大,历来是建筑后期施工的重点和难点。传统方式采用架体回顶的方法支撑底部模板,然而,此类方法只能由下而上依次逐层施工,施工周期长,且搭设拆除施工架体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废工废料。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塔吊洞口封堵结构,该封堵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塔吊洞口封堵结构,包括:
工人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包括洞口顶部两侧的第一吊梁,所述第一吊梁下侧设置有第一吊筋,所述第一吊筋的下端设置有悬梁,所述悬梁上设置有平台;
所述工作平台上方设置有梁模板吊模,所述梁模板吊模包括:洞口顶部的需浇筑梁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吊梁,所述第二吊梁的下侧设置有若干第二吊筋,若干所述第二吊筋的底端连接有第一山型卡;
所述梁模板吊模还包括有若干钢管,两根横向排列的钢管为一组第一双钢管,若干所述第一双钢管位于第一山型卡上;
所述第一双钢管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方木,所述第一方木的顶部设置有由若干木板拼合而成的第一木板,所述第一双钢管上还设置有由若干木板拼合而成的两块相对的第二木板,所述第二木板竖直位于所述第一木板与所述第二吊筋之间;
洞口下方设置有楼板模板,所述楼板模板包括有若干第三吊筋,所述第三吊筋位于所述第一吊梁与所述第二吊梁的下侧,所述第三吊筋底端连接有第二山型卡;
所述楼板模板还包括有若干钢管,两根横向排列的钢管为一组第二双钢管,若干所述第二双钢管位于第二山型卡上;
所述第二双钢管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方木,所述第二方木顶部设置有由若干木板拼合而成的两块第三木板;
其中一块所述第三木板上设置有一个方形洞口,紧贴所述方形洞口的四边设置有四块高度高于原有楼板的第四木板。
其中,所述第一吊梁选用16#工字钢,所述第一吊梁平行于洞口顶部;
每根所述第一吊梁的下侧均匀设置有三根与所述第一吊梁垂直的所述第一吊筋,所述第一吊筋选用14#钢筋;
所述第一吊筋底端设置有三根与所述第一吊梁垂直的所述悬梁,所述悬梁与所述第一吊梁的投影垂直,所述悬梁选用10#槽钢;
所述悬梁上设置有脚手板,所述脚手板与洞口平行,并不小于洞口,在所述脚手板的边缘设置防护栏杆;
所述防护栏杆在原有结构梁处有开口。
其中,所述第二吊梁选用16#工字钢,并与所述第一吊梁平行;
所述第二吊梁下侧的第二吊筋与所述第二吊梁垂直,每根相邻的所述第二吊筋的间距为50cm;
所述第一山型卡与所述第二吊筋之间为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双钢管与所述第一山型卡顶部的两个弧形凹陷处配合,所述第一双钢管与所述第二吊梁的投影垂直,所述第一双钢管的长度不小于所述两根第二吊梁之间的垂直距离;
所述第一方木为长条状,长度不小于洞口的边长,所述第一方木均匀位于所述第一双钢管上,并与所述第二吊梁平行;
所述第一木板为矩形,长度不小于洞口的边长,顶部与原有结构梁的底部紧贴;
所述第二木板为矩形,长度也不小于洞口的边长,两块所述第二木板的一侧紧贴原有结构梁的两侧与所述第一木板两侧,顶部紧贴原有楼板底部。
其中,所述第三吊筋与所述第一吊梁与所述第二吊梁垂直,每根所述第三吊筋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三吊筋与所述第二山型卡之间用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山型卡顶部的弧状凹陷处与所述第二双钢管配合,所述第二双钢管与所述第一吊梁的投影垂直;
所述第二双钢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位于其中一根所述第一吊梁和与其相邻的一根所述第二吊梁之间,另一部分所述第二双钢管位于另外一根所述第一吊梁和与其相邻的一根所述第二吊梁之间;
所述第二方木为长条状,均匀位于所述第二双钢管上,并与所述第二吊梁平行;
两块所述第三木板为矩形,其顶面紧贴原有楼板的底面,靠近封堵结构梁的一侧紧贴封堵结构梁;
所述方形洞口大小为1m×1m;
四块所述第四木板之间紧贴,并垂直于所述第三木板。
两块所述第三木板有U型开口,所述第三吊筋与所述U型开口的弧面位置相配合。
其中,所述第一吊筋两端皆设置有U形弯折。
在进行塔吊洞口封堵时,首先布设工人工作平台,作业人员佩戴安全带并将安全带连接在已完成的混凝土结构上,选取两根相同长度的16#工字钢作为第一吊梁布设于洞口顶部的两侧,选取六根相同长度的14#钢筋作为第一吊筋,将第一吊筋上端挂在第一吊梁上并焊接,再选取三根相同长度的10#槽钢作为悬梁,作业人员分别沿不同所述第一吊梁的所述第一吊筋向下,其余作业人员将所述悬梁两端用绳子绑上并向下送,位于下方的两个作业人员将所述悬梁挂在所述第一吊筋的下端并焊接;上方的作业人员向下方的作业人员提送脚手板,下方的作业人员将脚手板平铺在所述悬梁上,脚手板上设置好栏杆;布设好工人工作平台后布设梁模板吊模,同样选取两根相同长度的16#工字钢作为第二吊梁布设于洞口顶部,在两根第二吊梁下侧布设第二吊筋,在若干第二吊筋的下端螺栓连接第一山型卡,在第一山型卡上放置第一双钢管,再于第一双钢管上均匀布设若干第一方木,第一方木上铺设第一木板,使第一木板的顶部与原有结构梁的底部紧贴,在第一木板的两侧放置两块相对的第二木板,使两块第二木板的一侧紧贴原有结构梁的两侧与所述第一木板两侧,顶部紧贴原有楼板的底部;布设好梁模板吊模后,安装结构梁钢筋,将原有结构梁的钢筋与封堵结构梁的钢筋绑扎,然后往梁模板吊模内浇筑混凝土,使原有结构梁与封堵结构梁固定连接;然后安装楼板模板,选取若干相同长度的14#钢筋作为第三吊筋布设于第一吊梁与第二吊梁的下侧,在第三吊筋的底端螺栓连接第二山型卡,在第二山型卡上放置第二双钢管,在第二双钢管上放置若干第二方木,第二方木的顶部放置第三木板,使第三木板的顶面紧贴原有楼板的底面并与封堵结构梁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靠近封堵结构梁的一侧紧贴封堵结构梁;在第三木板上裁掉一块大小为1m×1m的方形洞口,在方形洞口的四周放置第四木板;然后安装楼板模板的钢筋,将原有楼板的钢筋与封堵楼板的钢筋绑扎,并将封堵楼板的钢筋与封堵结构梁的钢筋绑扎,然后往所述楼板模板内浇筑混凝土,使原有楼板与封堵楼板连接;作业人员将所有材料从方形洞口运出后,最后将所述方形洞口按照传统方法封堵。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有效解决塔吊洞口封堵的问题,施工简单,材料投入少,施工成本低。首先架设工人工作平台,方便工人从洞口下方进行施工,在操作平台上布设有栏杆,可以加强工人的工作安全性,减少工人的安全隐患,栏杆在结构梁位置有开口,是为了让梁模板吊模能够与原有结构梁配合,第一木板、第二木板与原有结构梁紧贴,使原有结构梁与浇筑结构梁无缝衔接。第一木板底部均匀放置的第一方木可以使吊模更稳固,方便浇筑结构梁。第三木板与原楼板底部贴合,为了使浇筑楼板与原楼板位于同一平面,避免出现缝隙。第四木板高度高于楼板顶部,并相互贴合,防止混凝土渗漏到方形洞口内。第三木板设置有U型开口,为了方便第三木板布设在第二方木上。本方案可以减少施工架体的搭设,省时省力,可以同时施工所有楼层的预留洞口,节省施工时间,缩短工期,也可以减少材料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工人工作平台的主视图;
图2为工人工作平台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梁模板吊模的主视图;
图4为梁模板吊模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楼板模板的主视图;
图6为楼板模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局部示意图;
图8为楼板模板的上视图;
图中,1、第一吊梁;2、第一吊筋;3、悬梁;4、脚手板;5、栏杆;6、第二吊梁;7、第二吊筋;8、第一山型卡;9、第一双钢管;10、第一方木;11、第一木板;12、第二木板;13、第三吊筋;14、第二山型卡;15、第二双钢管;16、第二方木;17、第三木板;18、方形洞口;19、第四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本实施例是一种塔吊洞口封堵结构,该封堵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塔吊洞口封堵结构,包括:
工人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包括洞口顶部两侧的第一吊梁1,所述第一吊梁1下侧设置有第一吊筋2,所述第一吊筋2的下端设置有悬梁3,所述悬梁3上设置有平台;
所述工作平台上方设置有梁模板吊模,所述梁模板吊模包括:洞口顶部的需浇筑梁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吊梁6,所述第二吊梁6的下侧设置有若干第二吊筋7,若干所述第二吊筋7的底端连接有第一山型卡8;
所述梁模板吊模还包括有若干钢管,两根横向排列的钢管为一组第一双钢管9,若干所述第一双钢管9位于第一山型卡8上;
所述第一双钢管9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方木10,所述第一方木10的顶部设置有由若干木板拼合而成的第一木板11,所述第一双钢管9上还设置有由若干木板拼合而成的两块相对的第二木板12,所述第二木板12竖直位于所述第一木板11与所述第二吊筋7之间;
洞口下方设置有楼板模板,所述楼板模板包括有若干第三吊筋13,所述第三吊筋13位于所述第一吊梁1与所述第二吊梁6的下侧,所述第三吊筋13底端连接有第二山型卡14;
所述楼板模板还包括有若干钢管,两根横向排列的钢管为一组第二双钢管15,若干所述第二双钢管15位于第二山型卡14上;
所述第二双钢管15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方木16,所述第二方木16顶部设置有由若干木板拼合而成的两块第三木板17;
其中一块所述第三木板17上设置有一个方形洞口18,紧贴所述方形洞口18的四边设置有四块高度高于原有楼板的第四木板19。
其中,所述第一吊梁1选用16#工字钢,所述第一吊梁1平行于洞口顶部;
每根所述第一吊梁1的下侧均匀设置有三根与所述第一吊梁1垂直的所述第一吊筋2,所述第一吊筋2选用14#钢筋;
所述第一吊筋2底端设置有三根与所述第一吊梁1垂直的所述悬梁3,所述悬梁3与所述第一吊梁1的投影垂直,所述悬梁3选用10#槽钢;
所述悬梁3上设置有脚手板4,所述脚手板4与洞口平行,并不小于洞口,在所述脚手板4的边缘设置防护栏杆5;
所述防护栏杆5在原有结构梁处有开口。
其中,所述第二吊梁6选用16#工字钢,并与所述第一吊梁1平行;
所述第二吊梁6下侧的第二吊筋7与所述第二吊梁6垂直,每根相邻的所述第二吊筋7的间距为50cm;
所述第一山型卡8与所述第二吊筋7之间为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双钢管9与所述第一山型卡8顶部的两个弧形凹陷处配合,所述第一双钢管9与所述第二吊梁6的投影垂直,所述第一双钢管9的长度不小于所述两根第二吊梁6之间的垂直距离;
所述第一方木10为长条状,长度不小于洞口的边长,所述第一方木10均匀位于所述第一双钢管9上,并与所述第二吊梁6平行;
所述第一木板11为矩形,长度不小于洞口的边长,顶部与原有结构梁的底部紧贴;
所述第二木板12为矩形,长度也不小于洞口的边长,两块所述第二木板12的一侧紧贴原有结构梁的两侧与所述第一木板11两侧,顶部紧贴原有楼板底部。
其中,所述第三吊筋13与所述第一吊梁1与所述第二吊梁6垂直,每根所述第三吊筋13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三吊筋13与所述第二山型卡14之间用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山型卡14顶部的弧状凹陷处与所述第二双钢管15配合,所述第二双钢管15与所述第一吊梁1的投影垂直;
所述第二双钢管15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位于其中一根所述第一吊梁1和与其相邻的一根所述第二吊梁6之间,另一部分所述第二双钢管15位于另外一根所述第一吊梁1和与其相邻的一根所述第二吊梁6之间;
所述第二方木16为长条状,均匀位于所述第二双钢管15上,并与所述第二吊梁6平行;
两块所述第三木板17为矩形,其顶面紧贴原有楼板的底面,靠近封堵结构梁的一侧紧贴封堵结构梁;
所述方形洞口18大小为1m×1m;
四块所述第四木板19之间紧贴,并垂直于所述第三木板17。
两块所述第三木板17有U型开口,所述第三吊筋13与所述U型开口的弧面位置相配合。
其中,所述第一吊筋2两端皆设置有U形弯折。
在进行塔吊洞口封堵时,首先布设工人工作平台,作业人员佩戴安全带并将安全带连接在已完成的混凝土结构上,选取两根相同长度的16#工字钢作为第一吊梁1布设于洞口顶部的两侧,选取六根相同长度的14#钢筋作为第一吊筋2,将第一吊筋2上端挂在第一吊梁1上并焊接,再选取三根相同长度的10#槽钢作为悬梁3,作业人员分别沿不同所述第一吊梁1的所述第一吊筋2向下,其余作业人员将所述悬梁3两端用绳子绑上并向下送,位于下方的两个作业人员将所述悬梁3挂在所述第一吊筋2的下端并焊接;上方的作业人员向下方的作业人员提送脚手板4,下方的作业人员将脚手板4平铺在所述悬梁3上,脚手板4上设置好栏杆5;布设好工人工作平台后布设梁模板吊模,同样选取两根相同长度的16#工字钢作为第二吊梁6布设于洞口顶部,在两根第二吊梁6下侧布设第二吊筋7,在若干第二吊筋7的下端螺栓连接第一山型卡8,在第一山型卡8上放置第一双钢管9,再于第一双钢管9上均匀布设若干第一方木10,第一方木10上铺设第一木板11,使第一木板11的顶部与原有结构梁的底部紧贴,在第一木板11的两侧放置两块相对的第二木板12,使两块第二木板12的一侧紧贴原有结构梁的两侧与所述第一木板11两侧,顶部紧贴原有楼板的底部;布设好梁模板吊模后,安装结构梁钢筋,将原有结构梁的钢筋与封堵结构梁的钢筋绑扎,然后往梁模板吊模内浇筑混凝土,使原有结构梁与封堵结构梁固定连接;然后安装楼板模板,选取若干相同长度的14#钢筋作为第三吊筋13布设于第一吊梁1与第二吊梁6的下侧,在第三吊筋13的底端螺栓连接第二山型卡14,在第二山型卡14上放置第二双钢管15,在第二双钢管15上放置若干第二方木16,第二方木16的顶部放置第三木板17,使第三木板17的顶面紧贴原有楼板的底面并与封堵结构梁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靠近封堵结构梁的一侧紧贴封堵结构梁;在第三木板17上裁掉一块大小为1m×1m的方形洞口18,在方形洞口18的四周放置第四木板19;然后安装楼板模板的钢筋,将原有楼板的钢筋与封堵楼板的钢筋绑扎,并将封堵楼板的钢筋与封堵结构梁的钢筋绑扎,然后往所述楼板模板内浇筑混凝土,使原有楼板与封堵楼板连接;作业人员将所有材料从方形洞口18运出后,最后将所述方形洞口18按照传统方法封堵。
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能够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塔吊洞口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人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包括洞口顶部两侧的第一吊梁,所述第一吊梁下侧设置有第一吊筋,所述第一吊筋的下端设置有悬梁,所述悬梁上设置有平台;
所述工作平台上方设置有梁模板吊模,所述梁模板吊模包括:洞口顶部的需浇筑梁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吊梁,所述第二吊梁的下侧设置有若干第二吊筋,若干所述第二吊筋的底端连接有第一山型卡;
所述梁模板吊模还包括有若干钢管,两根横向排列的钢管为一组第一双钢管,若干所述第一双钢管位于第一山型卡上;
所述第一双钢管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方木,所述第一方木的顶部设置有由若干木板拼合而成的第一木板,所述第一双钢管上还设置有由若干木板拼合而成的两块相对的第二木板,所述第二木板竖直位于所述第一木板与所述第二吊筋之间;
洞口下方设置有楼板模板,所述楼板模板包括有若干第三吊筋,所述第三吊筋位于所述第一吊梁与所述第二吊梁的下侧,所述第三吊筋底端连接有第二山型卡;
所述楼板模板还包括有若干钢管,两根横向排列的钢管为一组第二双钢管,若干所述第二双钢管位于第二山型卡上;
所述第二双钢管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方木,所述第二方木顶部设置有由若干木板拼合而成的两块第三木板;
其中一块所述第三木板上设置有一个方形洞口,紧贴所述方形洞口的四边设置有四块高度高于原有楼板的第四木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吊洞口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梁选用16#工字钢,所述第一吊梁平行于洞口顶部;
每根所述第一吊梁的下侧均匀设置有三根与所述第一吊梁垂直的所述第一吊筋,所述第一吊筋选用14#钢筋;
所述第一吊筋底端设置有三根与所述第一吊梁垂直的所述悬梁,所述悬梁与所述第一吊梁的投影垂直,所述悬梁选用10#槽钢;
所述悬梁上设置有脚手板,所述脚手板与洞口平行,并不小于洞口,在所述脚手板的边缘设置防护栏杆;
所述防护栏杆在原有结构梁处有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吊洞口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吊梁选用16#工字钢,并与所述第一吊梁平行;
所述第二吊梁下侧的第二吊筋与所述第二吊梁垂直,每根相邻的所述第二吊筋的间距为50cm;
所述第一山型卡与所述第二吊筋之间为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双钢管与所述第一山型卡顶部的两个弧形凹陷处配合,所述第一双钢管与所述第二吊梁的投影垂直,所述第一双钢管的长度不小于所述两根第二吊梁之间的垂直距离;
所述第一方木为长条状,长度不小于洞口的边长,所述第一方木均匀位于所述第一双钢管上,并与所述第二吊梁平行;
所述第一木板为矩形,长度不小于洞口的边长,顶部与原有结构梁的底部紧贴;
所述第二木板为矩形,长度也不小于洞口的边长,两块所述第二木板的一侧紧贴原有结构梁的两侧与所述第一木板两侧,顶部紧贴原有楼板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吊洞口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吊筋与所述第一吊梁与所述第二吊梁垂直,每根所述第三吊筋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三吊筋与所述第二山型卡之间用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山型卡顶部的弧状凹陷处与所述第二双钢管配合,所述第二双钢管与所述第一吊梁的投影垂直;
所述第二双钢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位于其中一根所述第一吊梁和与其相邻的一根所述第二吊梁之间,另一部分所述第二双钢管位于另外一根所述第一吊梁和与其相邻的一根所述第二吊梁之间;
所述第二方木为长条状,均匀位于所述第二双钢管上,并与所述第二吊梁平行;
两块所述第三木板为矩形,其顶面紧贴原有楼板的底面,靠近封堵结构梁的一侧紧贴封堵结构梁;
所述方形洞口大小为1m×1m;
四块所述第四木板之间紧贴,并垂直于所述第三木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塔吊洞口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第三木板有U型开口,所述第三吊筋与所述U型开口的弧面位置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塔吊洞口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筋两端皆设置有U形弯折。
CN201821377958.2U 2018-08-27 2018-08-27 一种塔吊洞口封堵结构 Active CN2088156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77958.2U CN208815690U (zh) 2018-08-27 2018-08-27 一种塔吊洞口封堵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77958.2U CN208815690U (zh) 2018-08-27 2018-08-27 一种塔吊洞口封堵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15690U true CN208815690U (zh) 2019-05-03

Family

ID=66274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77958.2U Active CN208815690U (zh) 2018-08-27 2018-08-27 一种塔吊洞口封堵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1569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65086A (zh) * 2020-07-23 2020-12-11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工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65086A (zh) * 2020-07-23 2020-12-11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工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40837U (zh) 一种底板施工缝混凝土收口网装置
CN107023160A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专用铝合金模板
CN208533725U (zh) 一种钢筋桁架板侧边与钢结构连接节点结构
CN108625489A (zh) 一种钢筋桁架板边部与钢结构连接节点结构
CN108979132A (zh) 楼层后浇带模板支撑体系
CN208815690U (zh) 一种塔吊洞口封堵结构
CN109707052A (zh) 装配式梁与板连接节点
CN107503365B (zh) 超高层电梯井高大模板安装施工工法
CN106592645A (zh) 超厚底板后浇带模板施工方法
CN106088436A (zh) Brt轻质芯模施工工艺
CN108842933A (zh) 一种塔吊洞口封堵方法
CN209261010U (zh) 一种由uhpc免拆底板和钢筋桁架组成的组合楼板
CN103806659A (zh) 超厚预应力转换板单层综合支撑与控裂控温施工工艺
CN208472971U (zh) 一种钢筋桁架板边部与钢结构连接节点结构
CN110344844A (zh) 一种轨道工程轨排井施工方法
CN109914666A (zh)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面大面积浇筑施工方法
CN103243912B (zh) 多层无板框架结构施工方法
CN211114798U (zh) 厨卫间降板定型模具
CN110258883A (zh) 一种空心楼盖bdf钢网膜填充箱体的施工方法
CN201649639U (zh) 基础底板后浇带模板支撑体系
CN208472972U (zh) 一种钢筋桁架板端部连接节点结构
CN206873914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专用铝合金模板
CN207211440U (zh) 叠合板式混凝土组合预制构件
CN206245557U (zh) 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
CN106836641A (zh) 侧贴钢板式混凝土组合连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