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99193U - 可控弯曲管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可控弯曲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99193U
CN208799193U CN201820737702.1U CN201820737702U CN208799193U CN 208799193 U CN208799193 U CN 208799193U CN 201820737702 U CN201820737702 U CN 201820737702U CN 208799193 U CN208799193 U CN 2087991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lable bending
curved tube
bending curved
hole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3770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73770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991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991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991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控弯曲管结构,在可控弯曲管的周向的至少两个方向上设置连接结构,可控弯曲管的周向上间隔连接结构设置弯曲结构,连接结构包括多个沿可控弯曲管的轴向交错排列的通孔和连接各个通孔的第一管壁;弯曲结构包括与通孔周向连通的夹槽、连通通孔和夹槽的夹缝、以及轴向连接各个夹缝的第二管壁,且夹缝和夹槽沿可控弯曲管的周向延伸。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的周向相邻的任意两个轴向通孔之间共用一侧管壁,将可控弯曲管整体连接起来,无局部脱落的风险;同时轴向通孔的另一侧的第二管壁的之间的夹缝与构成弯曲结构的夹槽相连通,利于通过控制位移程度来控制管体的弯曲程度,为手术操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可控弯曲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控弯曲管结构。
背景技术
在能够应用于工业用途、医疗用途的内窥镜中设有被插入活体内或管内的插入部。一般在具有软性插入部的内窥镜中,在插入部的前端侧设有可控弯曲部。弯曲部可随着设于操作部中的操作装置的操作而进行弯曲动作。因此,在具有弯曲部的内窥镜中,能够通过操作装置使设于前端部的观察部的方向朝向期望方向。
在申请号为CN201380004481.7的发明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弯曲管,包括:多个第1弯曲用狭缝,其沿着圆筒状的弯曲管主体的长度轴线方向每隔设定间隔地设置,并在该弯曲管主体的周向上延伸;操作线引导部形成用狭缝(第1弯曲用狭缝),其在多个第1弯曲用狭缝的排列上成对设置,并在弯曲管主体的周向上延伸;以及操作线引导部,其在成对的操作线引导部形成用狭缝之间使弯曲管主体的外周部向内径方向变形而形成;其中,将靠近操作线引导部的弯曲用狭缝的宽度设定得相对窄于其他弯曲用狭缝的宽度。
申请号为CN201380002900.3的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中的弯曲管构成弯曲部,并且形成为圆筒构件,该弯曲部设于插入到被检体内的插入部的插入方向的顶端侧,其中,该弯曲管包括:狭缝,其以沿着上述圆筒构件的外周而连通于该圆筒构件的内部的方式形成为局部圆弧状,并且在上述插入方向上具有设定间隔地形成有多个;以及孔部,其在上述圆筒构件的上述外周以与上述圆筒构件的内部连通的方式形成于上述插入方向的中央区域、比该中央区域靠上述插入方向前方的顶端侧区域以及比上述中央区域靠上述插入方向后方的基端侧区域中的特定的狭缝之间,上述孔部固定有用于保持线的线引导件,该线贯穿于上述圆筒构件内并用于使固定于上述圆筒构件的上述插入方向的顶端的上述弯曲部弯曲;上述圆筒构件的上述中央区域的上述插入方向上的上述狭缝的上述设定间隔形成得比上述顶端侧区域的上述狭缝的上述设定间隔长,在至少上述圆筒构件的上述顶端侧区域的上述外周形成于上述狭缝之间的上述孔部与在上述插入方向上夹持该孔部的任意一个上述狭缝相连通。
然而,上述文件中的可控弯曲管在弯曲时,控制弯曲程度或者位移的顺滑性不佳,且不容易取得合适的管体弯曲角度,另外,连接结构的设计也容易造成弯曲时管体局部断裂脱落,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控弯曲管结构,在可控弯曲管的周向的至少两个方向上设置连接结构,可控弯曲管的周向上间隔连接结构设置弯曲结构,连接结构包括多个沿可控弯曲管的轴向交错排列的通孔和连接各个通孔的第一管壁,其中第一管壁为任意相邻的两个通孔之间所共用的一侧管壁;弯曲结构包括与通孔周向连通的夹槽、连通通孔和夹槽的夹缝、以及轴向连接各个夹缝的第二管壁,其中第二管壁位于各个通孔的另一侧,且夹缝和夹槽沿可控弯曲管的周向延伸。
优选地,通孔的形状为长方形或者椭圆形。
进一步地,通孔的形状为匙状,沿轴向交错排列的任意两个相邻的通孔的匙柄的指向方向相反。
优选地,夹缝的宽度小于夹槽的宽度。
进一步地,夹缝和夹槽前后交错,且夹缝呈圆弧形以连通夹槽。
优选地,弯曲结构还包括任意两个相邻的夹槽之间的管壁上所设置的一个或多个槽孔,槽孔沿可控弯曲管的周向延伸。
进一步地,槽孔的形状为条状或椭圆状。
优选地,还包括控制可控弯曲管发生弯曲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含一根或多根牵引丝。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管壁上的一个或多个用于固定牵引丝的固定部,固定部均布于管壁的周向。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可控弯曲管结构,其连接结构的周向相邻的任意两个轴向通孔之间共用一侧的第一管壁,从而将可控弯曲管整体连接起来,无局部断脱落的风险;同时轴向通孔的另一侧的第二管壁上设有夹缝,夹缝与构成弯曲结构的夹槽相连通,从而提供了管体弯曲的所需要的弯曲空间,利于通过控制位移程度来控制管体的弯曲程度,为手术操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性,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可控弯曲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可控弯曲管一个方向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可控弯曲管另一个方向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可控弯曲管的一个方向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可控弯曲管的另一个方向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可控弯曲管的弯曲状态整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可控弯曲管的弯曲状态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现在参考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局限于此处描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详尽地且完全地公开本实用新型,并且向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对于表示在附图中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术语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附图中,相同的单元/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除非另有说明,此处使用的术语(包括科技术语)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具有通常的理解含义。另外,可以理解的是,以通常使用的词典限定的术语,应当被理解为与其相关领域的语境具有一致的含义,而不应该被理解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意义。
图1所示的可控弯曲管100的结构明显可视,在可控弯曲管100的周向的至少两个方向上设置连接结构,可控弯曲管的周向上间隔连接结构设置弯曲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连接结构包括沿轴向交错排列的通孔10和连接各个通孔的第一管壁11,其中第一管壁11为任意相邻的两个通孔(例如相邻的两个通孔10和10')之间所共用的一侧管壁;弯曲结构包括与通孔10周向连通的夹槽20、连通通孔10和夹槽20的夹缝21、以及轴向连接各个夹缝的第二管壁22,其中第二管壁位于各个通孔的另一侧,且夹缝21和夹槽20沿可控弯曲管100的周向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可控弯曲管100周向的至少两个方向上设置连接结构,连接结构用于将可控弯曲管100连接为一个整体,避免可控弯曲管100局部脱落,间隔连接结构来设置弯曲结构,在保证可控弯曲管100的各个部分连接为一个整体的条件下,为可控弯曲管向所需要的的方向进行弯曲提供弯曲空间。其中,可控弯曲管的周向,指的是可控弯曲管的圆周方向。具体地,如图4-图6中所示,连接结构可以包括沿可控弯曲管100轴向交错排列的通孔,该通孔的形状可以为长方形、椭圆形或者其他形状,相邻的任意两个通孔10和10'之间共用一侧第一管壁11,亦即该第一管壁11将可控弯曲管100轴向相连而无断裂处,从而使得可控弯曲管100成为一个整体,为上述连接结构中的关键部分;另一方面,可控弯曲管100的弯曲结构在其周向上间隔连接结构而设置,弯曲结构包括与通孔10周向相连通的夹槽20,任一通孔10或10'的另一侧的第二管壁22之间设有夹缝21,夹槽20和夹缝21沿着可控弯曲管的周向延伸,以便为管体的弯曲提供形变空间。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可控弯曲管的周向上相对设有两组连接结构,同时间隔该两组弯曲结构可相对设置两组弯曲结构,如图6和图7所示,当可控弯曲管100发生弯曲时,一组弯曲结构中的夹槽20宽度增大,并带动该夹槽20两侧的夹缝21宽度发生变化,以提供管体弯曲所需要的拉伸形变空间,相应的,与改组弯曲结构相对设置的另一组弯曲结构中的夹槽20的宽度减小,并带动该夹槽20两侧的夹缝21挤压交错,以提供管体管区所需要的压缩形变空间,当可控弯曲管向另一侧弯曲时上述所有变化反向生成,使得该实施例中的可控弯曲管100可以向两个方向弯曲;同时,两组连接结构中的通孔11发生弯曲形变,其轴线变化为弧线,而任意两个通孔所共用的一侧管壁将整个可控弯曲管100连接为一个整体,避免可控弯曲管100弯曲时局部管体脱落,提供管体连接的稳定性。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C型咬合部的设计应当不仅仅限于该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位置和数量,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相应设计,以满足不同的弯曲方向需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可控弯曲管100的结构简单,可通过激光切割或其他切割工艺加工成型,加工成本低廉,且成品率高。管壁的材质优选为金属材料,例如sus304,sus316或者是镍钛合金等。也可以选用非金属材料,如如尼龙、聚氨酯(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PU)、聚氯乙烯(PVC)、热塑性弹性体(TPE)等各种塑胶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通孔10或10'的形状也可以为匙状,沿管体的轴向交错排列的任意两个相邻的通孔10和10'的匙柄的指向方向相反,不仅外观形状美观,而且该设计便于通孔轴向交错排列,可最大限度地利用管体空间,节约原材料,并取得灵活的控制效果。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夹缝21的宽度应小于夹槽20的宽度,由于当可控弯曲管100发生弯曲时,夹槽20提供主要的弯曲形变空间,而夹缝21时在夹槽20的带动下发生宽度变化,夹缝21的宽度自夹槽20至通孔10而逐渐减小,夹缝21和夹槽20相配合来满足管体弯曲所需要的形变空间,增加了可控弯曲管100发生弯曲形变的灵活性和顺滑性。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夹缝21和夹槽20并未位于同一轴向高度上,而是沿着管体轴向前后交错,且夹缝21呈圆弧形以连通夹槽20,这样的设计不仅更为美观,而且能够增加可控弯曲管100连接的稳定性,减小了可控弯曲管100发生断裂的风险,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自图3中可见,任意两个相邻的夹槽20之间还可以设有一个或多个槽孔23,槽孔23沿着管壁的周向延伸,且槽孔23可以为条状或椭圆状等各种形状。图3中所示的任意两个相邻的夹槽20之间设有相互平行的两个长条形的槽孔23,槽孔23能够进一步提供管体弯曲所需空间,增加可控弯曲管弯曲的角度范围,增强管体的柔性,且能够降低管体重量和制造成本,是实践中非常巧妙的一种设计。为了使使用者更好地对可控弯曲装置进行控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利用控制装置对可控弯曲管100进行控制。进一步地,控制装置优选为一根或多根牵引丝,用于控制可控弯曲管100朝一个或多个方向弯曲,当将外力施加在牵引丝上,即牵拉牵引丝时,可带动与牵引丝固定连接的管壁发生移动,此时该处管壁的通孔10的轴线逐渐弯曲未弧线,当该处管壁的通孔10的轴线弯曲至极限位置后继续牵拉牵引丝,可继续带动相邻的管壁处继续发生转动,从而使整根弯曲装置发生弯曲;当弯曲装置弯曲至到使用者所需的角度后,撤去施加在弯曲装置上的外力并固定牵引丝,即可使弯曲装置保持在该弯曲位置。
进一步地,在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牵引部优选为钢丝,但并不局限于此,牵引部还可以是任何细丝状的结构,细丝状结构还可以选用任何金属或非金属材质。
为了使牵引丝与弯曲装置更好地配合,防止牵引丝在可控弯曲管100内侧活动,影响弯曲的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管壁上还可设有一个或多个用于固定牵引丝的固定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优选在可控弯曲管100内侧内设置一根或两根牵引丝作为控制装置20以使可控弯曲装置可以朝向一个或两个方向弯曲。进一步地,该实施例中,当管壁上设有多个固定部时,多个固定部均布于管壁周向上,以保证弯曲装置可以朝各个方向弯曲。
更进一步地,固定部可以为固定连接于可控弯曲管100内壁上的圆管,也可以是开设于可控弯曲管100内壁上的线槽。通过固定部将牵引丝进行固定,可防止牵引丝滑脱导致可控弯曲装置失效。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可控弯曲装置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利用控制部对管节组进行弯曲,并可以朝向使用者所需要的任何方向进行弯曲,灵活方便。以上提供对可控弯曲管进行控制的优选控制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实践中还包括诸多控制可控弯曲管向所需方向弯曲的控制方式或控制装置,而不仅仅限于上述优选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控制装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可控弯曲管结构,其连接结构的周向相邻的任意两个轴向通孔之间共用一侧第一管壁,从而将可控弯曲管整体连接起来,无局部脱落的风险;同时轴向通孔的另一侧的第二管壁上设有夹缝,夹缝与构成弯曲结构的夹槽相连通,从而提供了管体弯曲的所需要的弯曲空间,利于通过控制位移程度来控制管体的弯曲程度,为手术操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性,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此外,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9)

1.一种可控弯曲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可控弯曲管的周向的至少两个方向上设置连接结构,所述可控弯曲管的周向上间隔所述连接结构的设置弯曲结构,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多个沿所述可控弯曲管的轴向交错排列的通孔(10)和连接各个所述通孔的第一管壁(11),其中所述第一管壁(11)为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通孔(10)之间所共用的一侧管壁;
所述弯曲结构包括与所述通孔(10)周向连通的夹槽(20)、连通所述通孔(10)和所述夹槽(20)的夹缝(21)、以及轴向连接各个夹缝(21)的第二管壁(22),其中所述第二管壁(22)位于各个所述通孔(10)的另一侧,且所述夹缝(21)和所述夹槽(20)沿所述可控弯曲管的周向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弯曲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0)的形状为长方形或者椭圆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弯曲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0)的形状为匙状,沿轴向交错排列的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通孔(10)的匙柄的指向方向相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弯曲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缝(21)的宽度小于所述夹槽(20)的宽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控弯曲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缝(21)和所述夹槽(20)前后交错,且所述夹缝(21)呈圆弧形以连通所述通孔(10)和所述夹槽(2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弯曲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结构还包括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夹槽(20)之间的一个或多个槽孔(23),所述槽孔(23)沿所述可控弯曲管的周向延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控弯曲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孔(23)的形状为条状或椭圆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弯曲管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所述可控弯曲管发生弯曲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含一根或多根牵引丝。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控弯曲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管壁上的一个或多个用于固定所述牵引丝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均布于所述管壁的周向。
CN201820737702.1U 2018-05-17 2018-05-17 可控弯曲管结构 Active CN2087991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37702.1U CN208799193U (zh) 2018-05-17 2018-05-17 可控弯曲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37702.1U CN208799193U (zh) 2018-05-17 2018-05-17 可控弯曲管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99193U true CN208799193U (zh) 2019-04-30

Family

ID=66227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37702.1U Active CN208799193U (zh) 2018-05-17 2018-05-17 可控弯曲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9919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53071A (zh) * 2018-05-17 2018-09-21 黄琴 可控弯曲管结构
CN108553071B (zh) * 2018-05-17 2024-05-17 黄琴 可控弯曲管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53071A (zh) * 2018-05-17 2018-09-21 黄琴 可控弯曲管结构
CN108553071B (zh) * 2018-05-17 2024-05-17 黄琴 可控弯曲管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12368B (zh) 内窥镜
CN108553069A (zh) 可控弯曲管结构
EP1690564B1 (en) Steerable catheter with in-plane deflection
US20190314610A1 (en) Helical balloon catheter
CN107530524B (zh) 包括用于装置偏转的可变扭矩组件的医疗装置
US20090177040A1 (en) Instrument shaft
CN109963601B (zh) 入流插管
CN112971901B (zh) 输送鞘管和医疗器械
CN208799193U (zh) 可控弯曲管结构
CN212879241U (zh) 插入管及内窥镜
CN209360629U (zh) 可控弯曲管结构
RU2014104028A (ru) Катетер, имеющий плоский наконечник с отклоняемой штангой, с волокнистыми вытягивающими элементами
CN210043968U (zh) 一种双侧驱动的四向蛇骨及内窥镜
CN108553071A (zh) 可控弯曲管结构
CN108836235A (zh) 可控弯曲管结构
CN111134755B (zh) 支撑件和医疗器械
CN106687021A (zh) 挠性管和插入设备
CN108553070B (zh) 可控弯曲管结构
CN108553071B (zh) 可控弯曲管结构
CN116212212A (zh) 一种可调弯的导管及医疗器械
CN209966321U (zh) 可控弯曲管结构
JP6869533B2 (ja) 多節環状弾性体
US20230028589A1 (en) Delivery sheath and medical device
EP4133989A1 (en) Electro-deformation bending endoscope
CN210095669U (zh) 一种刚性可变软管及其组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