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97295U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97295U
CN208797295U CN201821182038.5U CN201821182038U CN208797295U CN 208797295 U CN208797295 U CN 208797295U CN 201821182038 U CN201821182038 U CN 201821182038U CN 208797295 U CN208797295 U CN 2087972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part
accommodating
female terminal
glue cor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8203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群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mphenol PCD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mphenol PCD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mphenol PCD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Amphenol PCD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8203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972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972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9729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包括第一主体外壳、第一母端子和额定电流小于所述第一母端子之额定电流的第二母端子,所述第一母端子和所述第二母端子并排设于所述第一主体外壳内;所述插座包括第二主体外壳、第一公端子和额定电流小于所述第一公端子之额定电流的第二公端子,所述第一公端子与所述第二公端子并排设于所述第二主体外壳内,所述第二主体外壳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主体外壳内,且各所述第一公端子分别插接于各所述第一母端子内,各所述第二公端子分别插接于各所述第二母端子内。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接器可适用于不同的额定电流的线路。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广泛应用于汽车电源和信号一体自动控制装置,现有的连接器,插座内设有第一母端子,插头内设有第一公端子,适用于额定电流较大的连接,但是不能同时适用于额定电流较小的连接,连接器的通用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解决现有连接器适配性不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包括第一主体外壳、第一母端子和额定电流小于所述第一母端子之额定电流的第二母端子,所述第一母端子和所述第二母端子并排设于所述第一主体外壳内;所述插座包括第二主体外壳、第一公端子和额定电流小于所述第一公端子之额定电流的第二公端子,所述第一公端子与所述第二公端子并排设于所述第二主体外壳内,所述第二主体外壳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主体外壳内,且各所述第一公端子分别插接于各所述第一母端子内,各所述第二公端子分别插接于各所述第二母端子内。
进一步地,所述插头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主体外壳内的第一胶芯组件,所述插座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主体外壳内的第二胶芯组件,所述第一胶芯组件内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一母端子的第一容置孔和用于容置所述第二母端子的第二容置孔,所述第二胶芯组件内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一公端子的第三容置孔和用于容置所述第二公端子的第四容置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母端子包括第一导电部、第二导电部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第二导电部之间的第一中间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为由至少两片第一弹片围合形成的圆筒状管体,且所述第一导电部的直径自所述第一中间导电部至所述第一导电部的端部先减小再增大,所述第一容置孔包括用于容置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一中间导电部的第一孔段以及用于容置所述第二导电部的第二孔段,所述第二孔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孔段的内径,所述第一孔段远离所述第一中间导电部的端口口径小于所述第一导电部远离所述第一中间导电部的末端直径;
所述第一公端子包括第三导电部、第四导电部和连接于所述第三导电部和所述第四导电部之间的第二中间导电部,所述第三导电部用于插接于所述第一导电部内,且所述第三导电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中间导电部的直径,所述第三容置孔包括用于容置所述第三导电部的第三孔段、用于容置所述第二中间导电部的第四孔段以及用于容置所述第四导电部的第五孔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胶芯组件包括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孔段形成于所述第一凸起内,所述第一凸起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三孔段的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母端子包括第一杆体和若干沿所述第一杆体周向分布且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杆体之外表面上的第二弹片,所述第二弹片相对所述第一杆体的外表面倾斜,所述第二容置孔包括用于容置所述第一杆体的第六孔段;
所述第二公端子包括第二杆体和若干沿所述第二杆体之周向分布且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杆体之外表面上的第三弹片,所述第三弹片相对所述第二杆体的外表面倾斜,所述第二公端子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杆体上用于与所述第一杆体插接的连接杆,所述第四容置孔包括用于容置所述连接杆的第七孔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体外壳具有背对所述第二主体外壳设置的尾端,所述第一主体外壳的尾端上设有尾盖,所述尾盖的内侧设有用于密封与所述第一母端子连接之外接线缆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第一胶芯组件之间还设有用于套于所述外接线缆上的线屏蔽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体外壳与所述第一胶芯组件之间设有第一主体屏蔽圈;
所述第二主体外壳与所述第二胶芯组件之间设有第二主体屏蔽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胶芯组件包括第一内胶芯和设于所述第一内胶芯一端的第二内胶芯,所述第一容置孔和所述第二容置孔贯穿所述第一内胶芯和第二内胶芯;且/或,
所述第二胶芯组件包括第三内胶芯和设于所述第三内胶芯一端的第四内胶芯,所述第三容置孔和所述第四容置孔贯穿所述第三内胶芯和第四内胶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母端子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母端子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公端子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母端子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二公端子的数量与所述第二母端子的数量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母端子设有5个,所述第二母端子设有2个;各所述第一母端子和各所述第二母端子分成两排排列设置,其中3个所述第一母端子间隔排列为一排;另外2个所述第一母端子和2个所述第二母端子排列为一排且2个所述第一母端子分别位于设于两所述第一母端子的两侧。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插座内设置第一母端子和额定电流小于第一母端子的第二母端子,在插头内设置第一公端子和额定电流小于第一公端子的第二公端子,使得该连接器可以适用于不同的额定电流的线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面示意图,示出第一公端子和第一母端子的连接;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另一剖面示意图,示出第二公端子和第二母端子的连接;
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图6的分解图;
图9为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剖面示意图;
图11为图9的分解图;
图12为插头中第一母端子和第二母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第一母端子和第一公端子的连接示意图;
图14为第一母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第一公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第二母端子和第二公端子的连接示意图;
图17为第二母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第二公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插头;11、第一主体外壳;120、第一胶芯组件;121、第一内胶芯;1221、 (第一凸部);1210、第一孔段;1222、(第二凸部);122、第二内胶芯;1220、第三孔段;131、第一母端子;132、第二母端子;1311、第一导电部;1312、第二导电部;1313、第一中间导电部;1321、第一杆体;1314、第一弹片,1322、第二弹片;141、第一密封圈、142、第二密封圈;143、密封圈;16、主体密封圈;151、密封环;17、尾盖;2、插座;21、第二主体外壳;220、第二胶芯组件;221、第三内胶芯;222、第四内胶芯;231、第一公端子;232、第二公端子;2210、第三容置腔;2220、第四容置腔;2311、第四导电部;2313、第二中间导电部;2321、第二杆体;2322、第二弹片;2323、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请参照图1-图5,连接器包括插头1 和插座2,插头1包括第一主体外壳11、第一母端子131和额定电流小于第一母端子131之额定电流的第二母端子132,第一母端子131和第二母端子132并排设于第一主体外壳11内;插座2包括第二主体外壳21、第一公端子231和额定电流小于第一公端子231之额定电流的第二公端子,第一公端子231与第二公端子并排设于第二主体外壳21内,各第一母端子131分别插接于各第一公端子231内,各第二公端子分别插接于各第二母端子132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插座2内设置第一母端子131和额定电流小于第一母端子131的第二母端子132,在插头1内设置第一公端子231和额定电流小于第一公端子231的第二公端子,使得该连接器可以适用于不同的电流连接。
优选地,请参照图6-图11,插头1还包括设于第一主体外壳11内的第一胶芯组件120,插座2还包括设于第二主体外壳21内的第二胶芯组件220,第一胶芯组件120内设有用于容置第一母端子131的第一容置孔和用于容置第二母端子132的第二容置孔,第二胶芯组件220内设有用于容置第一公端子231的第三容置孔2210和用于容置第二公端子的第四容置孔2220。
第一胶芯组件120和第二胶芯组件220为软胶,具有弹性,定位第一母端子131、第二母端子132以及第一公端子231和第二公端子。
优选地,请参照图7、图13、14和15,第一母端子131包括第一导电部1311、第二导电部1312和连接于第一导电部1311和第二导电部1312之间的第一中间导电部1313,第一导电部1311为由至少两第一弹片1314围合形成的圆筒状管体,且第一导电部1311的直径自中间段至第一导电部1311的端部先减小后增大,第一容置孔包括用于容置第一导电部1311和中间段的第一孔段1210以及用于容置第二导电部1312的第二孔段,第二孔段的内径大于第一孔段1210的内径,第一孔段1210的远离第一中间导电部1313的端口口径小于所述第一导电部1311远离第一中间导电部1313的末端的直径;
请参照图10、图17和图18,图第一公端子231包括第三导电部、第四导电部2311和连接于第三导电部和第四导电部2311之间的第二中间导电部2313,第三导电部插接于第一导电部1311内,第三导电部的外径小于第二中间导电部 2313的直径,第三容置孔2210包括用于容置第三导电部的第三孔段1220、用于容置第二中间导电部2313的第四孔段以及用于容置第四导电部2311的第五孔段。
将第一母端子131装入第一容置孔内时,将第一导电部1311径向收缩,使其能够第一孔段1210远离第一中间导电部1313的端口装入第一容置孔内,装入第一容置孔内后,各弹片自动回弹,使得第一母端子131固定于第一容置孔内。
第三导电部插入第一孔段1210远离第一中间导电部1313的端口与第一导电部1311进行插接,实现第一公端子231和第一母端子131的连接。
优选地,第一胶芯组件120包括第一凸部1221,第一孔段1210形成于第一凸部1221内,第一凸部1221的外径小于第三孔段1220的内径。
插头1和插座2插接时,第一凸部1221插接于第三孔段1220内,第三导电部插入第一孔段1210远离第一中间导电部1313的端口与第一导电部1311进行插接,实现第一公端子231和第一母端子131的连接。
优选地,第二母端子132包括第一杆体1321和沿第一杆体1321周向分布且一端连接于第一杆体1321之外表面上的第二弹片1322,第二弹片1322相对第一杆体1321的外表面倾斜,第二容置孔包括用于容置第一杆体1321的第六孔段;
第二公端子包括第二杆体2321和若干沿第二杆体2321之周向分布且一端连接于第二杆体2321之外表面上的第三弹片2322,第三弹片2322相对第二杆体2321的外表面倾斜,第二公端子还包括连接于第二杆体2321上用于与第一杆体1321插接的连接杆2323,第四容置孔2220包括用于容置连接杆2323的第七孔段。
将第二母端子132插入第二容置孔时,第二弹片1322收缩,得以插入第二容置孔内,将第二公端子插入第四容置孔2220时,第三弹片2322收缩,使之得以插入第四容置孔2220内。
优选地,第二胶芯组件220包括第二凸部1222,第六孔段形成于第二凸部 1222内,第二凸部1222的外径小于第六孔段的内径。
插座2和插头1插接时,将第二凸部1222插入第六孔段内,同时连接杆2323 插入第一杆体1321内,实现第二公端子和第二母端子132的插接。
优选地,请参照图12,第一母端子131设有至少两个,第二母端子132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公端子231的数量与第一母端子131的数量相同,第二公端子的数量与第二母端子132的数量相同,第二公端子的数量与第二母端子132 的数量相同。
优选地,第一母端子131设有5个,第二母端子132设有2个,各第一母端子131和各第二母端子132分成两排排列设置,其中3个第一母端子131间隔排列为一排,另外2个第一母端子131和2个第二母端子132排列为一排,且位于两个第一母端子131的两侧。
2个第二母端子132和5个第一母端子131分成两排排列,与插头1和插座 2的形状适配。
优选地,请参照图8,第一主体外壳11具有背对第二主体外壳21设置的尾端,第一主体外壳11的尾端上设有尾盖17,尾盖17的内侧设有用于密封与第一母端子131或第二母端子132连接之外接线缆的密封圈,密封圈与第一胶芯组件120之间还设有用于套于所述外接线缆上的线屏蔽环。
密封圈和密封环143起到避免线缆或第一母端子131和第二母端子132受到干扰。
优选地,密封圈包括套叠的第一密封圈141和第二密封圈142。
优选地,请参照图8和图11,第一主体外壳11和第一胶芯组件120之间设有第一主体屏蔽圈;第二主体外壳21与第二胶芯组件220之间设有第二主体屏蔽圈。以避免第一母端子131、第二母端子132以及第一公端子231、第二公端子受到干扰。
第一胶芯组件120包括第一内胶芯121和设于第一内胶芯121一端第二内胶芯122,第一容置孔和第二容置孔贯穿第一内胶芯121和第二内胶芯122;且 /或;
第二内胶芯122组件包括第三内胶芯221和设于第三内胶芯221一端的第四内胶芯222,第三容置孔2210和第四容置孔2220贯穿第三内胶芯221和第四内胶芯222。便于在第一胶芯组件120内开第一容置孔和第二容置孔,便于在第二胶芯组件220内开第二容置孔和第三容置孔2210。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插头,包括第一主体外壳、第一母端子和额定电流小于所述第一母端子之额定电流的第二母端子,所述第一母端子和所述第二母端子并排设于所述第一主体外壳内;
插座,所述插座包括第二主体外壳、第一公端子和额定电流小于所述第一公端子之额定电流的第二公端子,所述第一公端子与所述第二公端子并排设于所述第二主体外壳内,所述第二主体外壳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主体外壳内,且各所述第一公端子分别插接于各所述第一母端子内,各所述第二公端子分别插接于各所述第二母端子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主体外壳内的第一胶芯组件,所述插座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主体外壳内的第二胶芯组件,所述第一胶芯组件内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一母端子的第一容置孔和用于容置所述第二母端子的第二容置孔,所述第二胶芯组件内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一公端子的第三容置孔和用于容置所述第二公端子的第四容置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母端子包括第一导电部、第二导电部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第二导电部之间的第一中间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为由至少两片第一弹片沿周向环绕围合形成的结构,且所述第一导电部自所述第一中间导电部朝远离所述第二导电部的方向以外廓径向尺寸先减小再增大的形式延伸,所述第一容置孔包括用于容置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一中间导电部的第一孔段以及用于容置所述第二导电部的第二孔段,所述第二孔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孔段的内径,所述第一孔段之远离所述第一中间导电部的端部口径小于所述第一导电部之远离所述第一中间导电部的端部直径;
所述第一公端子包括第三导电部、第四导电部和连接于所述第三导电部和所述第四导电部之间的第二中间导电部,所述第三导电部用于插接于所述第一导电部内,且所述第三导电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中间导电部的直径,所述第三容置孔包括用于容置所述第三导电部的第三孔段、用于容置所述第二中间导电部的第四孔段以及用于容置所述第四导电部的第五孔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芯组件包括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孔段形成于所述第一凸起内,所述第一凸起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三孔段的内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母端子包括第一杆体和若干沿所述第一杆体周向分布且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杆体之外表面上的第二弹片,所述第二弹片相对所述第一杆体的外表面倾斜,所述第二容置孔包括用于容置所述第一杆体的第六孔段;
所述第二公端子包括第二杆体和若干沿所述第二杆体之周向分布且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杆体之外表面上的第三弹片,所述第三弹片相对所述第二杆体的外表面倾斜,所述第二公端子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杆体上用于与所述第一杆体插接的连接杆,所述第四容置孔包括用于容置所述连接杆的第七孔段。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外壳具有背对所述第二主体外壳设置的尾端,所述第一主体外壳的尾端上设有尾盖,所述尾盖的内侧设有用于密封与所述第一母端子连接之外接线缆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第一胶芯组件之间还设有用于套于所述外接线缆上的线屏蔽环。
7.如权利要求2所述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外壳与所述第一胶芯组件之间设有第一主体屏蔽圈;
所述第二主体外壳与所述第二胶芯组件之间设有第二主体屏蔽圈。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芯组件包括第一内胶芯和设于所述第一内胶芯一端的第二内胶芯,所述第一容置孔和所述第二容置孔贯穿所述第一内胶芯和第二内胶芯;且/或,
所述第二胶芯组件包括第三内胶芯和设于所述第三内胶芯一端的第四内胶芯,所述第三容置孔和所述第四容置孔贯穿所述第三内胶芯和第四内胶芯。
9.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母端子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母端子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公端子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母端子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二公端子的数量与所述第二母端子的数量相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母端子设有5个,所述第二母端子设有2个;各所述第一母端子和各所述第二母端子分成两排排列设置,其中3个所述第一母端子间隔排列为一排;另外2个所述第一母端子和2个所述第二母端子排列为一排且2个所述第一母端子分别位于设于两所述第一母端子的两侧。
CN201821182038.5U 2018-07-24 2018-07-24 连接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7972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82038.5U CN208797295U (zh) 2018-07-24 2018-07-24 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82038.5U CN208797295U (zh) 2018-07-24 2018-07-24 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97295U true CN208797295U (zh) 2019-04-26

Family

ID=66203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82038.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797295U (zh) 2018-07-24 2018-07-24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972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93280A (zh) * 2018-07-24 2019-01-11 安费诺精密连接器(深圳)有限公司 连接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93280A (zh) * 2018-07-24 2019-01-11 安费诺精密连接器(深圳)有限公司 连接器
CN109193280B (zh) * 2018-07-24 2024-03-22 安费诺精密连接器(深圳)有限公司 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81246U (zh) 电连接器
CN105375159A (zh) 一种连接器及其接触部件
CN205790687U (zh) 一种连接器
CN208797295U (zh) 连接器
CN205406782U (zh) 矩形高压电连接器
CN203800301U (zh) 高压连接器
CN109193280A (zh) 连接器
CN210692834U (zh) 一种5g通信集束连接器
CN103825141A (zh) 高压连接器
CN107919575A (zh) 一种防水线连接器
CN218445806U (zh) 基于线针传输方式半导体测试设备
CN207664336U (zh) 一种水下穿舱密封连接器
CN208078308U (zh) 一种插头及连接器
CN213520529U (zh) 一种防水连接器插头
CN106207675B (zh) 电缆公头、电缆母头及盾构机用电缆连接器
CN209896318U (zh) 一种微型防水连接器
CN208111712U (zh) 同轴电缆连接器
CN203562571U (zh) 一种连接可靠性增强的电源转换器
CN207677170U (zh) 一种防水线连接器
CN216413307U (zh) 一种屏蔽导线分线器及其分线连接器
CN106410471B (zh) 超高压连接器
CN220895938U (zh) 一种防水端子的汽车线束
CN109524842A (zh) 一种电性连接器的装配装置
CN211208726U (zh) 连接端子及连接器
CN214280285U (zh) 一种高频防水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32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