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97091U - 冲孔极耳设备 - Google Patents

冲孔极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97091U
CN208797091U CN201820826194.4U CN201820826194U CN208797091U CN 208797091 U CN208797091 U CN 208797091U CN 201820826194 U CN201820826194 U CN 201820826194U CN 208797091 U CN208797091 U CN 2087970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ing position
punching
rack
adhesive tape
brique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2619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乔欣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HUAW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HUAW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HUAW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HUAW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2619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970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970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970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孔极耳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依次设置有放料部、送胶部、包胶部、冲孔部、夹料移送部、压料切料部和收料部,所述送胶部、包胶部、冲孔部。夹料移送部和压料切料部均设置有工作位,所述工作位位于同一直线形成一输送线。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防止金属带翻折变形,提高极耳的良品率。

Description

冲孔极耳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极耳领域,尤其是一种冲孔极耳设备。
背景技术
极耳,是锂离子聚合物电池产品的一种原材料。例如我们生活中用到的手机电池,蓝牙电池,笔记本电池等都需要用到极耳。电池是分正负极的,极耳就是从电芯中将正负极引出来的金属导电体,通俗的说电池正负两极的耳朵是在进行充放电时的接触点。这个接触点并不是我们看到的电池外表的那个铜片,而是电池内部的一种连接。极耳分为三种材料,电池的正极使用铝(Al)材料,负极使用镍(Ni)材料,负极也有铜镀镍(Ni—Cu)材料,它们都是由胶片和金属带两部分复合而成。
胶片是极耳上绝缘的部分,它的作用是电池封装时防止金属带与铝塑膜之间发生短路,并且封装时通过加热与铝塑膜热熔密封粘合在一起防止漏液。一个极耳是由两片胶片把金属带夹在中间的。
由于极耳使用很薄的金属片制造而成,在其加工过程中家属片易弯折变形,会影响极耳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冲孔极耳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依次设置有放料部、送胶部、包胶部、冲孔部、夹料移送部、压料切料部和收料部,所述送胶部、包胶部、冲孔部。夹料移送部和压料切料部均设置有工作位,所述工作位位于同一直线形成一输送线。
放料部用于存储待加工的金属带并供给送胶部,送胶部将胶带贴附于金属带的下表面,其中,胶带延伸出所述金属带的下表面;然后金属带进入到包胶部,包胶部将胶带延伸出金属带的部分翻折到金属带的上表面,形成包胶;然后金属带进入到冲孔部,对金属带进行冲孔,夹料移送部用于夹紧金属带驱动其移动,同时夹紧的过程中还能压紧金属带上的胶带;其中金属带紧贴贯穿整台设备的输送线进行移动,保证了金属带移动过程中的平稳性,能有效防止其在加工过程中翻折、弯曲,能有效保证极耳的加工质量。
优选的,所述放料部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一夹盘和第一送料缓冲装置,所述第一送料缓冲装置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两第一过辊,和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两过辊之间的第一调节浮辊。
金属带从第一夹盘送出,经由第一过辊的上方进入到第一调节浮辊的下方,然后进入到另一侧的第一过辊的上方,最后进入到送胶部,其中,通过第一调节浮辊的上下移动将第一夹盘中的金属带牵引出来,进入到第一过辊与第一调节浮辊之间,再输送到送胶部,使得金属带进入到送胶部时更稳定,能有效地避免因第一夹盘的抖动而造成金属带的翻折变形,提高良品率。
其中,第一调节浮辊可通过驱动装置设置在机架上,该驱动装置可驱动第一调节浮辊上下移动,第一驱动机构可以为气缸等现有驱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送胶部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第二夹盘、胶带输送装置、胶带顶升装置和胶带切断刀片,所述胶带顶升装置位于所述输送线所在直线上,所述胶带切断刀片位于所述胶带顶升装置与所述第二夹盘之间。
送胶部的工作位位于金属带的上方,胶带输送装置将第二夹盘中的胶带引至金属带的下方,然后胶带顶升装置上顶,使胶带压紧金属带,金属带压紧送胶部的工作位,将胶带固定在金属带的下表面,且胶带向后延伸出金属带的下表面,然后胶带切断刀片切断胶带,然后金属带进入到包胶部进行下一工序。
其中胶带顶升装置、胶带切断刀片均可由现有技术的驱动结构驱动。
优选的,所述包胶部包括两可垂直包胶部的工作位上下移动的第一压块和可来回移动地设置于两第一压块之间的翻折片,所述翻折片朝向所述包胶部的工作位倾斜设置且与所述工作位的表面贴合。
第一压块分别将胶带两侧的金属带压在包胶部的工作位上,此时翻折片的后端朝前移动,推动胶带,使延伸出金属带的胶带贴覆至金属带的上表面,使得金属带被胶带包覆。
优选的,所述冲孔部包括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冲孔部的工作位上方的第二压块,所述第二压块对应所述冲孔部的工作位设置有供打孔机的钻头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冲孔部的工作位对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有第二通孔。
冲孔部上还设置有打孔机,打孔机的钻头用以对金属带进行打孔。
优选的,所述夹料移送部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夹料移送部的顶部部分下陷形成工作位,工作位的上方设置有可上下移动地第三压块,所述第三压块可压入所述夹料移送部的工作位内。
通过第三压块将金属带压紧在夹料移送部的工作位上,然后夹料移送部沿着输送线的方向运动,实现对金属线的输送,此种输送方式能使得金属带的移送更平稳,能有效提高良品率。
其中夹料移送部的工作位与金属带等宽。
优选的,所述压料切料部的工作位上方还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第四压块。
第四压块用于进一步的将胶带压紧在金属带上。
优选的,所述收料装置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的第三夹盘,和第二送料缓冲装置,所述第二送料缓冲装置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两第二过辊,和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两过辊之间的第二调节浮辊。
金属带从压料切料部送出,经由第二过辊的上方进入到第二调节浮辊的下方,然后进入到另二侧的第一过辊的上方,最后进入到第三夹盘,其中,通过第二调节浮辊的上下移动将压料切料部中的金属带牵引出来,进入到第二过辊与第二调节浮辊之间,再输送到第三夹盘,使得金属带进入到第三夹盘时更稳定,提升第三夹盘在收集金属带时使得金属带更平整、整齐。
下面结合上述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效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中,金属带紧贴贯穿整台设备的输送线进行移动,保证了金属带移动过程中的平稳性,能有效防止其在加工过程中翻折、弯曲,能有效保证极耳的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冲孔极耳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放料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送胶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使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部包胶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冲孔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夹料移送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使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压料切断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使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收料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2-放料部,21-第一夹盘,221-第一过辊,222-第一调节浮辊,3-送胶部,31、41、51、61、71-工作位,32-第二夹盘,33-胶带输送装置,34-胶带顶升装置,35-胶带切断刀片,4-包胶部,42-第一压块,43-翻折片,5-冲孔部,6-夹料移送部,62-第三压块,7-压料切料部,72-第四压块,8-收料部,81-第三夹盘,821-第二过辊,822-第二调节浮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8,一种冲孔极耳设备,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依次设置有放料部2、送胶部3、包胶部4、冲孔部5、夹料移送部6、压料切料部7和收料部8,所述送胶部3、包胶部4、冲孔部5。夹料移送部6和压料切料部7均设置有工作位,所述工作位位于同一直线形成一输送线。
放料部2用于存储待加工的金属带并供给送胶部3,送胶部3将胶带贴附于金属带的下表面,其中,胶带延伸出所述金属带的下表面;然后金属带进入到包胶部4,包胶部4将胶带延伸出金属带的部分翻折到金属带的上表面,形成包胶;然后金属带进入到冲孔部5,对金属带进行冲孔,夹料移送部6用于夹紧金属带驱动其移动,同时夹紧的过程中还能压紧金属带上的胶带;其中金属带紧贴贯穿整台设备的输送线进行移动,保证了金属带移动过程中的平稳性,能有效防止其在加工过程中翻折、弯曲,能有效保证极耳的加工质量。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放料部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的第一夹盘21和第一送料缓冲装置,所述第一送料缓冲装置包括设置于机架1上的两第一过辊221,和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两过辊之间的第一调节浮辊222。
金属带从第一夹盘21送出,经由第一过辊221的上方进入到第一调节浮辊222的下方,然后进入到另一侧的第一过辊221的上方,最后进入到送胶部3,其中,通过第一调节浮辊222的上下移动将第一夹盘21中的金属带牵引出来,进入到第一过辊221与第一调节浮辊222之间,再输送到送胶部3,使得金属带进入到送胶部3时更稳定,能有效地避免因第一夹盘21的抖动而造成金属带的翻折变形,提高良品率。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送胶部3包括设置于机架1上的第二夹盘32、胶带输送装置33、胶带顶升装置34和胶带切断刀片35,所述胶带顶升装置34位于所述输送线所在直线上,所述胶带切断刀片35位于所述胶带顶升装置34与所述第二夹盘32之间。
送胶部3的工作位31位于金属带的上方,胶带输送装置33将第二夹盘32中的胶带引至金属带的下方,然后胶带顶升装置34上顶,使胶带压紧金属带,金属带压紧送胶部3的工作位31,将胶带固定在金属带的下表面,且胶带向后延伸出金属带的下表面,然后胶带切断刀片35切断胶带,然后金属带进入到包胶部4进行下一工序。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包胶部4包括两可垂直包胶部4的工作位41上下移动的第一压块42和可来回移动地设置于两第一压块42之间的翻折片43,所述翻折片43朝向所述包胶部4的工作位41倾斜设置且与所述工作位41的表面贴合。
第一压块42分别将胶带两侧的金属带压在包胶部4的工作位41上,此时翻折片43的后端朝前移动,推动胶带,使延伸出金属带的胶带贴覆至金属带的上表面,使得金属带被胶带包覆。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冲孔部5包括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冲孔部5的工作位51上方的第二压块,所述第二压块对应所述冲孔部5的工作位51设置有供打孔机的钻头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冲孔部5的工作位51对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有第二通孔。
冲孔部5上还设置有打孔机,打孔机的钻头用以对金属带进行打孔。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夹料移送部6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1,所述夹料移送部6的顶部部分下陷形成工作位61,工作位61的上方设置有可上下移动地第三压块62,所述第三压块62可压入所述夹料移送部6的工作位61内。
通过第三压块62将金属带压紧在夹料移送部6的工作位61上,然后夹料移送部6沿着输送线的方向运动,实现对金属线的输送,此种输送方式能使得金属带的移送更平稳,能有效提高良品率。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压料切料部7的工作位71上方还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第四压块72。
第四压块72用于进一步的将胶带压紧在金属带上。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收料装置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1的第三夹盘81,和第二送料缓冲装置,所述第二送料缓冲装置包括设置于机架1上的两第二过辊821,和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两过辊之间的第二调节浮辊822。
金属带从压料切料部7送出,经由第二过辊821的上方进入到第二调节浮辊822的下方,然后进入到另二侧的第一过辊221的上方,最后进入到第三夹盘81,其中,通过第二调节浮辊822的上下移动将压料切料部7中的金属带牵引出来,进入到第二过辊821与第二调节浮辊822之间,再输送到第三夹盘81,使得金属带进入到第三夹盘81时更稳定,提升第三夹盘81在收集金属带时使得金属带更平整、整齐。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冲孔极耳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依次设置有放料部、送胶部、包胶部、冲孔部、夹料移送部、压料切料部和收料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胶部、包胶部、冲孔部,夹料移送部和压料切料部均设置有工作位,所述工作位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形成一输送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孔极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部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一夹盘和第一送料缓冲装置,所述第一送料缓冲装置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两第一过辊,和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两过辊之间的第一调节浮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孔极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胶部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第二夹盘、胶带输送装置、胶带顶升装置和胶带切断刀片,所述胶带顶升装置位于所述输送线所在直线上,所述胶带切断刀片位于所述胶带顶升装置与所述第二夹盘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孔极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胶部包括两可垂直包胶部的工作位上下移动的第一压块和可来回移动地设置于两第一压块之间的翻折片,所述翻折片朝向所述包胶部的工作位倾斜设置且与所述工作位的表面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孔极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孔部包括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冲孔部的工作位上方的第二压块,所述第二压块对应所述冲孔部的工作位设置有供打孔机的钻头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冲孔部的工作位对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有第二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孔极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料移送部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夹料移送部的顶部部分下陷形成工作位,工作位的上方设置有可上下移动地第三压块,所述第三压块可压入所述夹料移送部的工作位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孔极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切料部的工作位上方还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第四压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孔极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装置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的第三夹盘,和第二送料缓冲装置,所述第二送料缓冲装置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两第二过辊,和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两过辊之间的第二调节浮辊。
CN201820826194.4U 2018-05-31 2018-05-31 冲孔极耳设备 Active CN2087970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26194.4U CN208797091U (zh) 2018-05-31 2018-05-31 冲孔极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26194.4U CN208797091U (zh) 2018-05-31 2018-05-31 冲孔极耳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97091U true CN208797091U (zh) 2019-04-26

Family

ID=66200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26194.4U Active CN208797091U (zh) 2018-05-31 2018-05-31 冲孔极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970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06134B (zh) 隔膜自动换卷装置
CN106816624A (zh) 动力电池自动贴胶、折弯、扣保持架装置
CN204277075U (zh) 一种金属带自动裁切送料装置
CN105789678B (zh) 电芯卷绕叠片机用上片装置
CN204156281U (zh) 线材加工机
CN202721216U (zh) 一种锂电池自动包膜机
CN105742688B (zh) 一种用于卷绕式叠片电池自动卷绕的装置
CN104370108A (zh) 电池切割整形机的旋转搬送机构
CN109473728A (zh) 贴胶机构以及贴胶方法
CN208797091U (zh) 冲孔极耳设备
CN206301896U (zh) 一种极耳连续贴胶装置
CN105609865A (zh) 一种极片贴胶机
CN204792402U (zh) 一种自动磁芯分离装置
CN205583044U (zh) 电芯卷绕叠片机用上片装置
CN112968206A (zh) 一种电池生产线
CN209533554U (zh) 裁切装置
CN204399583U (zh) 用于锂电池包塑设备的切膜机构
CN203568561U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极耳制作机的送胶机构
CN207651356U (zh) 电容器电芯的制造设备
CN206619656U (zh) 动力电池极耳焊印自动贴胶装置
CN112692152B (zh) 一种间涂极片的极耳模切方法
CN101409362B (zh) 一种聚合物锂电池贴侧边胶带装置
CN205882087U (zh) 方形锂电池贴捆扎胶带装置
CN201408806Y (zh) 一种聚合物锂电池贴侧边胶带装置
CN209133630U (zh) 贴胶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