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95970U - 背光组件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组件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95970U
CN208795970U CN201821808975.7U CN201821808975U CN208795970U CN 208795970 U CN208795970 U CN 208795970U CN 201821808975 U CN201821808975 U CN 201821808975U CN 208795970 U CN208795970 U CN 2087959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strap
backboard
center
backlight assembly
welding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0897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亚东
李想
林怡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0897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959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959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959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tt Welding And Welding Of Specific Art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背光组件和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背光组件包括背板、连接条和中框,所述背板与所述中框通过所述连接条连接,所述连接条与所述背板连接的一侧设有背板焊接位,所述背板通过所述背板焊接位与所述连接条焊接;所述中框与所述连接条连接的一侧设有连接条焊接位,所述连接条通过所述连接条焊接位与所述中框焊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解决案避免背光组件在焊接时出现的虚焊和脱焊现象,提升背光组件的连接强度。

Description

背光组件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组件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电视行业中,大部分都采用焊接工艺将电视的各个组件连接,不用螺丝来固定电视的各个组件,进而实现电视更薄和更窄的效果;但背板点焊在连接条的一侧和中框穿透焊在连接条的另一侧时,若出现背板与中框之间没有聚集点或者聚集点有偏差,导致经常出现虚焊和脱焊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组件,旨在避免背光组件在焊接时出现的虚焊和脱焊现象,提升背光组件的连接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背光组件,该背光组件包括背板、连接条和中框,所述背板与所述中框通过所述连接条连接,所述连接条与所述背板连接的一侧设有背板焊接位,所述背板通过所述背板焊接位与所述连接条焊接;所述中框与所述连接条连接的一侧设有连接条焊接位,所述连接条通过所述连接条焊接位与所述中框焊接。
优选地,所述背板的边缘设有翻边,所述连接条与所述翻边的内侧面连接,所述背板焊接位设置于所述连接条与所述内侧面相对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背板焊接位为设置在所述连接条与所述内侧面相对的一侧上的沉槽。
优选地,所述连接条上设有多个所述沉槽,且多个所述沉槽呈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连接条通过所述沉槽焊接在所述背板的所述内侧面上。
优选地,所述连接条焊接位为设置在中框与所述连接条连接的一侧上的避位缺口。
优选地,所述避位缺口与所述背板焊接位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避位缺口设置在所述中框的边缘位置。
优选地,所述中框围绕所述背板的边缘设置形成有多条边框,每条所述边框各设有多个所述避位缺口,且多个所述避位缺口呈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所述背光组件,所述背光组件包括背板、连接条和中框,所述背板与所述中框通过所述连接条连接,所述连接条与所述背板连接的一侧设有背板焊接位,所述背板通过所述背板焊接位与所述连接条焊接;所述中框与所述连接条连接的一侧设有连接条焊接位,所述连接条通过所述连接条焊接位与所述中框焊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背板与中框通过连接条连接,连接条与背板连接的一侧设有背板焊接位,背板通过背板焊接位与连接条焊接;中框与连接条连接的一侧设有连接条焊接位,连接条通过连接条焊接位与中框焊接;如此,通过在连接条设置背板焊接位和在中框设置连接条焊接位,均能让加工人员对连接条与背板、连接条与中框之间的焊接聚集点精准定位,且更容易在这两种焊接位形成焊接聚集点进行焊接工作,从而避免背光组件在焊接时出现的虚焊和脱焊现象,提升背光组件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光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背光组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背光组件的连接条与中框装配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背光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6,该背光组件包括背板10、连接条20和中框30,所述背板10与所述中框30通过所述连接条20连接,所述连接条20与所述背板10连接的一侧设有背板焊接位21,所述背板10通过所述背板焊接位21与所述连接条20焊接;所述中框30与所述连接条20连接的一侧设有连接条焊接位31,所述连接条20通过所述连接条焊接位31与所述中框30焊接。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条20实现背板10与中框30连接,而背板10与中框30均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连接条20配合连接;在连接条20与背板10连接的一侧设置背板焊接位21,可利用背板焊接位21让加工人员清楚看到连接条20与背板10之间的焊接聚集点,进而加工人员能精准地将连接条20与背板10点焊起来,不会出现因为焊接聚集点不明确而导致虚焊或脱焊的现象;同样的道理,在中框30与连接条20连接的一侧设置连接条焊接位31,可利用连接条焊接位31让加工人员清楚看到连接条20与中框30之间的焊接聚集点,进而加工人员能精准地将连接条20与中框30点焊起来。如此,通过在连接条20设置背板焊接位21和在中框30设置连接条焊接位31,均能让加工人员对连接条20与背板10、连接条20与中框30之间的焊接聚集点精准定位,且更容易在这两种焊接位形成焊接聚集点进行焊接工作,从而避免背光组件在焊接时出现的虚焊和脱焊现象,提升背光组件的连接强度。背光组件的装配过程:首先背钣的地侧需与散热器螺丝固定好,同样地将背板10的左右侧按照上一步骤进行安装,再把加工好的背钣放置在安装平台上,把分段的连接条20放置到背钣左右上三周边相对应的位置予以焊接;紧接把中框30放置到背钣左右上三周边相对应的位置,中框30焊接到连接条20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背板10与中框30通过连接条20连接,连接条20与背板10连接的一侧设有背板焊接位21,背板10通过背板焊接位21与连接条焊接;中框30与连接条20连接的一侧设有连接条焊接位31,连接条20通过连接条焊接位31与中框30焊接;如此,通过在连接条20设置背板焊接位21和在中框30设置连接条焊接位31,均能让加工人员对连接条20与背板10、连接条20与中框30之间的焊接聚集点精准定位,且更容易在这两种焊接位形成焊接聚集点进行焊接工作,从而避免背光组件在焊接时出现的虚焊和脱焊现象,提升背光组件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地,参照图1至图4,所述背板10的边缘设有翻边11,所述连接条20与所述翻边11的内侧面110连接,所述背板10焊接位设置于所述连接条20与所述内侧面110相对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背板10的边缘设置翻边11,如此可让连接条20与背板10在焊接前更容易精准地预定位,进一步加快背板10与连接条20之间的连接速度。同时,背板焊接位21设置在连接条20与内侧面110相对的一侧上,当连接条20首先与背板10焊接时,尺寸比较小的翻边11相对于背板10本体来说,加工人员更容易通过翻边11找到连接条20上的背板焊接位21。
进一步地,参照图1至图4,所述背板10焊接位为设置在所述连接条20与所述内侧面110相对的一侧上的沉槽21。为了让连接条20与背板10焊接时,不会因为产生的焊渣凸出于连接条20与背板10焊接的一侧上,影响连接条20与背板10之间产生缝隙或其他不好的状况出现。因此将背板焊接位21设置成沉槽21,如此设置,这样在焊接连接条20到背钣时,沉槽21和背钣的内侧面110接触后可直接用连续焊,解决背钣的外侧面出现凹凸不平焊渣,聚焦点也可通过沉槽21直观看见,进而提升背板10与连接条20之间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地,参照图1至图4,所述连接条20上设有多个所述沉槽21,且多个所述沉槽21呈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个沉槽21用于与背板10连接,大大提升了连接条20与背板10之间的连接强度;另外多个沉槽21呈间隔设置,如此可让连接条20与背板10之间的焊接聚集点跟均匀,进一步提升连接条20与背板10的连接强度。优选地,所述连接条20通过所述沉槽21焊接在所述背板10的所述内侧面110上。如此设置,连接条20与背板10焊接时产生的焊渣都可被沉槽21存储,若焊渣较多时,位于背板10的内侧面110的沉槽21能被背板10遮挡,达到美化效果。
进一步地,参照图1至图4,所述连接条焊接位31为设置在中框30与所述连接条20连接的一侧上的避位缺口31。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在中框30与连接条20连接的一侧上的避位缺口31,可让中框30与连接条20之间的接触面外露可见,因此焊接时,连接条20与中框30避位缺口31接触后可直接进行连续焊接,这样同样可以解决中框30外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焊渣,并且连接条20与中框30之间的聚焦点可以直观看见,如此进一步提升焊接强度。进一步地,所述避位缺口31与所述背板10焊接位间隔设置。如此设置,当连接条20通过沉槽21与背板10焊接后,中框30不会在位于同一位置的沉槽位置再进行二次焊接,防止再次焊接影响连接条20与背板10的首次焊接效果。
进一步地,参照图1至图4,所述避位缺口31设置在所述中框30的边缘位置。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如此设置,可让加工人员更容易利用焊接工具对位于中框30边缘位置的避位缺口31进行焊接,进一步加快焊接速度。进一步地,所述中框30围绕所述背板10的边缘设置形成有多条边框22,每条所述边框22各设有多个所述避位缺口31,且多个所述避位缺口31呈间隔设置。通过设置多个避位缺口31,进一步提升中框30与连接条20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背光组件,该背光组件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显示装置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连接条和中框,所述背板与所述中框通过所述连接条连接,所述连接条与所述背板连接的一侧设有背板焊接位,所述背板通过所述背板焊接位与所述连接条焊接;所述中框与所述连接条连接的一侧设有连接条焊接位,所述连接条通过所述连接条焊接位与所述中框焊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的边缘设有翻边,所述连接条与所述翻边的内侧面连接,所述背板焊接位设置于所述连接条与所述内侧面相对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焊接位为设置在所述连接条与所述内侧面相对的一侧上的沉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条上设有多个所述沉槽,且多个所述沉槽呈间隔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条通过所述沉槽焊接在所述背板的所述内侧面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条焊接位为设置在中框与所述连接条连接的一侧上的避位缺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避位缺口与所述背板焊接位间隔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避位缺口设置在所述中框的边缘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围绕所述背板的边缘设置形成有多条边框,每条所述边框各设有多个所述避位缺口,且多个所述避位缺口呈间隔设置。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组件。
CN201821808975.7U 2018-11-05 2018-11-05 背光组件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087959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08975.7U CN208795970U (zh) 2018-11-05 2018-11-05 背光组件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08975.7U CN208795970U (zh) 2018-11-05 2018-11-05 背光组件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95970U true CN208795970U (zh) 2019-04-26

Family

ID=66212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08975.7U Active CN208795970U (zh) 2018-11-05 2018-11-05 背光组件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959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37682Y (zh) 用于显示器面板的框架
US10930915B2 (en) Coupling tolerance accommodating contacts or leads for batteries
CN104768334A (zh) 一种动态地调整贴装位置的贴装方法及其装置
CN201274618Y (zh) 用于显示器面板的框架结构
US20160211734A1 (en) Vibration Motor
CN103894697A (zh) 一种大功率igbt模块焊接装置
CN208795970U (zh) 背光组件及显示装置
CN108788509A (zh) 一种预成型焊片
CN205882210U (zh) 一种反向焊接连接器
CN206879235U (zh) 一种焊接屏蔽模具及焊接结构
CN109301539A (zh) 一种多针脚连接组件
CN108620702A (zh) 一种表面贴装焊接方法及设备
CN215601550U (zh) 显示屏fpc和背光源fpc的定位结构
CN204014275U (zh) 用于连接模块板和母板的焊盘连接结构
CN110933837B (zh) 柔性电路板、其制作方法及包含其的显示模组
CN208046895U (zh) 扬声器
CN102291974B (zh) 切边定位型焊接垫及防止引脚偏移的方法
CN208112946U (zh) 磁路系统及发声器
CN204167089U (zh) 一种电感焊接定位治具
CN206042517U (zh) 电路板和焊接结构
CN207665270U (zh) 改善马达焊接的摄像头
CN109740231A (zh) 一种smt精密定位计算方法及相关产品
CN210093668U (zh) 一种电路板组件及移动终端
TW201201647A (en) Edge-orientating soldering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preventing shift of pin
CN206601524U (zh) 微型照相音圈马达的透镜支撑体和后簧片焊接配合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