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89778U - 一种改装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装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89778U
CN208789778U CN201820625310.6U CN201820625310U CN208789778U CN 208789778 U CN208789778 U CN 208789778U CN 201820625310 U CN201820625310 U CN 201820625310U CN 208789778 U CN208789778 U CN 2087897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pansion tank
braced frame
vehicle
frame
expa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2531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62531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897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897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8977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改装车辆,包括:扩展舱支撑框架,具体包括:扩展舱支撑框架立柱以及固定于所述扩展舱支撑框架立柱的若干横梁和纵梁;扩展舱,具体包括:扩展舱侧围或后围,扩展舱外接口框、扩展舱内接口框、扩展舱横梁、扩展舱顶板、扩展舱前侧板、扩展舱后侧板和扩展舱地板,所述扩展舱可安装于车身左侧、右侧或后侧;扩展连接机构,具体包括:安装滑动装置、锁止装置和密封装置。该车辆能够在扩展舱展开时,车厢面积扩大到原车厢面积的1.3倍至1.9倍。本专利还涉及一种改装车辆的内部布局,可满足用户个性化和多元化使用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改装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改装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可扩展车身结构和车厢内部布局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车厢内部空间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需要驻车使用的勘测车、指挥车、手术车、旅居车等专用车辆,内部空间更是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但此类车体由于受到国家标准、法律法规和通行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无限扩大,因此为了在驻车时获取更大的车内空间,出现了车身扩展技术。
现有车身扩展技术是基于二类汽车底盘,其上安装由汽车改装企业或部门 (包括专用车企业或部门)设计制造的可扩展车厢,该车身在结构设计时为扩展舱预留洞口,扩展舱在洞口内进行扩展和收缩动作。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存在着以下缺陷:
1、在汽车底盘上安装专用车厢时,需要先在底盘上安装横梁、纵梁,以满足车厢承载的要求,这些承载结构的高度将导致车厢地板高于同底盘整车车厢地板200mm-300mm,导致整个车厢的质心也将随之升高。这将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稳定性变差,尤其是弯道行驶和坑洼路面行驶时加大车身侧倾程度,车辆侧翻的机率明显增加,严重影响行车安全。车辆在紧急制动时,质心前移距离加大,增加了前轴和前轮制动器的负荷,车身前倾严重。
2、由于上述车厢地板升高,需要增加一级至两级踏步,增加了乘员上下车的不便。
3、由于上述车厢地板升高,为了满足车内空间高度的需要,车顶部高度也将相应升高。目前市场上大部分产品车身总高度在3200mm以上,造成部分限高路段无法通行。实际使用中,车辆顶部边缘碰撞路边树木和建筑物的情况亦时有发生。
4、车厢结构为金属框架,其内填充木加工板材,表面胶粘玻璃钢板材,扩展舱结构亦同。这种结构虽然生产工艺简单,不需要大型切割、冲压设备,但材料耗费多,车厢质量大。目前市场上大部分产品仅车厢质量就高达2500kg以上,车辆的整备质量已接近底盘的最大承载能力。上述问题将导致发动机及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等长期工作于大负荷状态,影响车辆的加速性能、爬坡能力、制动距离等,尤其在恶劣天气,对行车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5、受专用车厢结构强度和内部布局等因素的限制,现有技术无法实现大面积车身扩展,扩展后车厢内面积与原面积比只有1∶1.3左右。为了获得更大的车厢面积,只能加大车厢宽度,现有主流产品车身宽度在2300mm左右。但底盘使用的车架和前后桥宽度是按照2000mm车身设计的,造成改装后的车辆轮距与车宽不匹配,不仅降低了车辆行驶的稳定性,而且影响车辆外观效果。
6、受汽车改装企业制造工艺的局限,无法加工流线型车身,以及上述加高、加宽的车厢设计,这些因素都加大了车辆正向行驶时的风阻系数,油耗增加,加速性能下降。同样,车身侧面面积较大,而且表面平直,行驶中受侧风影响明显,高速行驶中影响行车安全。
7、因汽车生产企业制造的整车车身采用流线型车身设计,整车车身侧围和后围均为不规则形状,例如梯形或弧形等,而扩展舱只能做平行运动,现有技术无法解决扩展舱在不规则形状下的支撑、滑动和密封问题。
8、现有扩展舱支撑托架使用方型或工型材料,并在其上面和下面安装滑轮,满足滑动和支撑的要求,这种结构总体高度超过了整车地板与车架间的空间高度,在二类底盘上安装可扩展车厢时无高度限制,但在整车改装可扩展车身时无法使用。
9、现有扩展舱锁止技术普遍使用齿条锁止。在整车车身改装可扩展车身,且扩展仓长度较短时可以满足使用要求,但当扩展舱长度较长时,由于扩展舱参与车身结构应力的分配,需要扩展舱与扩展舱支撑框架紧密接合,现有技术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10、现有产品采用车厢内部通道式布局设计,即在车厢前后有一条贯穿的通道,通道两侧安装各种设备设施,通道大约需要占用20%-30%的车厢面积,造成面积利用率下降。贯穿车厢前后的通道,导致无法分隔车厢区域,也无法满足使用者多元化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具有扩展舱的车辆,能解决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车身可扩展的车辆,该产品是基于客车、厢式货车、专用车的整车车身改装而成,通过增加扩展舱支撑框架、扩展舱和连接机构实现的,对于长度较大的扩展舱可增加扩展舱支撑框架中间立柱提高车身的结构强度,亦可通过增加扩展舱接口框中间立柱,同时满足提高车身强度和车内整体布局的需要。上述车辆在保持整车车身结构强度和轻量化的基础上,实现空间扩展,同时兼顾了使用者对车辆安全性、灵活性、通过性和使用空间等多方面的需要。
相对于现有产品而言,虽然同属于车身可扩展车辆,但在设计思路、承载结构、应力分析、材料应用和生产工艺等方面均有本质的区别。本产品合理利用整车生产企业的研发、制造优势,突破改装厂的技术壁垒,实现车身轻量化、小型化和大比例车身扩展,并且利用通用车型规模化生产来降低改装车的整车成本。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新型车厢内部隔断式布局,减少通道面积,满足区域化使用的需求。
为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
一种改装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扩展舱支撑框架,所述扩展舱支撑框架以整车车身结构为基础改装而成,其具体包括:固定于原车身结构部件的扩展舱支撑框架立柱,以及固定于所述扩展舱支撑框架立柱的若干扩展舱支撑框架上横梁、扩展仓支撑框架下横梁和/或扩展舱支撑框架上纵梁、扩展舱支撑框架下纵梁;
扩展舱,所述扩展舱以部分原车身侧围和/或原车身后围为基础改装而成,其具体包括:以部分原车身侧围和/或原车身后围做为扩展舱侧围和/或扩展舱后围,在其上安装扩展舱内接口框、扩展舱外接口框、扩展舱顶板、扩展舱前侧板、扩展舱后侧板和扩展舱地板;每辆车至少安装一个所述扩展舱,其位置可安装于原车身的左侧、右侧和/或后侧;
扩展连接机构,用于所述扩展舱支撑框架与所述扩展舱的连接,其具体包括:滑动装置、锁止装置和密封装置所述滑动装置用于驱动和支撑所述扩展舱,所述锁止装置用于所述扩展舱在收缩位置和扩展位置的锁止,所述密封装置用于所述扩展舱支撑框架与所述扩展舱之间的密封。
优选的,其中:所述扩展舱展开后,车厢面积可扩大到原车厢面积的1.3倍至1.9倍。
优选的,其中:当所述扩展舱支撑框架长度较长时,可在所述扩展舱支撑框架上纵梁与所述扩展舱支撑框架下纵梁之间增加一根或若干根扩展舱支撑框架中间立柱。
优选的,其中:当所述扩展舱长度较长时,可在所述扩展舱内接口框的上、下边框之间增加扩展舱内接口框中间立柱,和/或在所述扩展舱外接口框的上、下边框之间增加扩展舱外接口框中间立柱。
优选的,其中:当所述扩展舱长度较长时,可在所述扩展舱底部增加H型滑动托架,其具体至少包括:H型滑架、上滑轮、下滑轮和滑轮支架;所述H型滑动托架的特征是:所述上滑轮和所述下滑轮分别位于所述H型滑架的上、下面凹槽内;当所述扩展舱长度较长,且一个所述扩展舱安装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H 型滑动托架时,可在相邻的两个所述H型滑架上分别增加齿条,在相邻的两个所述齿条之间增加平衡轴,两个所述齿条分别与所述平衡轴两端的齿轮啮合;当所述齿条由电机驱动时,所述H型滑动托架可做为所述扩展舱的驱动装置使用。
优选的,其中:当所述扩展舱长度较长时,可在所述扩展舱支撑框架与所述扩展舱之间增加锁销式锁止装置和/或螺杆式锁止装置;其中所述锁销式锁止装置具体至少包括:锁销、锁销座、锁止拉杆;其中所述螺杆式锁止装置具体至少包括:锁止螺杆、锁止螺杆套、螺纹座;所述锁止螺杆或所述锁止螺杆套可浮动,浮动的行程用于克服所述扩展舱支撑框架与所述扩展舱之间的间隙和解锁状态下所述锁止螺杆与所述扩展舱之间的间隙。
优选的,其中:当在车辆左侧和右侧相对安装所述扩展舱时,且两侧所述扩展舱的扩展行程之和接近所述扩展舱支撑框架的宽度时,需在所述扩展舱前侧板上增加扩展舱舱门,或者将两侧所述扩展舱前侧板错开一个通道的距离,用于所述扩展舱在收缩位置时,车厢与驾驶室的贯通。
优选的,其中:可在所述扩展舱支撑框架底部和/或所述扩展舱底部增加可伸缩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可由电动、液压或手动驱动。
优选的,其中:可在车厢和/或所述扩展舱内部增加至少一个隔断板,用于增强扩展舱中部支撑和车厢内区域隔断;当在车厢和/或所述扩展舱内部增加至少两个隔断板时,两个隔断板之间的空间可做为卫生间或设备间使用;当在车厢和/或所述扩展舱内横向相对安装所述隔断板时,可在所述隔断板上增加隔断舱门,用于所述隔断板分隔区域间的贯通。
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技术,以整车车身为基础改装可扩展车身,相对于同级别使用二类汽车底盘安装可扩展车厢的车辆而言,可以实现至少以下优点:
1、车厢地板部分仍使用整车车身地板的承载结构,地板高度降低,车厢质心降低,提高车辆行驶稳定性;
2、车厢地板高度降低,减少一级至两级踏步,方便乘员上下车;
3、整车高度降低,通过性和行驶安全性提高;
4、车辆整备质量减少20%以上,减轻了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的负荷,不仅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而且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车辆性能,延长车辆寿命;
5、可以实现大比例车厢面积扩展,无需加宽车厢,使车厢宽度与底盘设计匹配,车辆行驶稳定,外观效果好;
6、改装后,扩展舱在收缩位置时,车辆外观与原车外观保持一致,不仅外观美观,而且风阻系数也与原车保持一致,可降低能源消耗,同时减轻了侧风对车辆行驶安全性的影响;
7、通过使用新型扩展舱支撑框架、扩展舱内接口框和扩展舱外接口框的结构,解决了扩展舱支撑、滑动和密封的问题。
8、新型H型滑动托架的上滑轮和下滑轮分别位于H型滑架的上、下面凹槽内,不单独占用高度空间,使H型滑动托架既能够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又可以安装于原车车架和原车地板之间的间隙内。
9、新型螺杆式锁止装置,利用被锁止部件间的摩擦力锁止,锁止后被锁止部件紧密连接,满足车身结构应力传递的要求;同时减少车辆行驶过程中对锁止螺杆的剪力冲击,延长锁止机构的使用寿命,降低车辆行驶中锁止机构的噪音。
10、新型支撑装置,不仅可以克服所述扩展舱在扩展位置时由于质心移动导致的车身倾斜,而且可以减少由于车内人员走动或风力等因素导致的车身晃动。
11、由于扩展舱支撑框架中间立柱组件或扩展舱接口框中间立柱组件技术解决了大跨度扩展舱支撑框架的中间支撑问题,单体扩展舱的长度不再受到制约,车厢面积扣除扩展舱支撑框架、扩展舱内外接口框和扩展舱前后侧板的投影面积外,均可做为可扩展面积,因此,车辆扩展舱展开后,车厢面积可扩大到原车厢面积的1.3倍至1.9倍,扩展面积比例大幅提高。
12、隔断式布局的使用,不仅提高车身强度,而且实现了车厢的区域划分,满足了用户多元化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扩展舱支撑框架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扩展舱支撑框架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侧单扩展舱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右两侧非对称扩展舱收缩位置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右两侧对称扩展舱扩展位置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后两侧扩展舱扩展位置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右后三侧扩展舱扩展位置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右两侧非对称扩展舱扩展位置的后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有扩展舱支撑框架中间立柱和扩展舱隔断板的主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有扩展舱支撑框架中间立柱的扩展舱在收缩位置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有扩展舱支撑框架中间立柱的扩展舱在扩展位置的俯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H型滑动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有扩展舱接口框中间立柱的扩展舱的主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有扩展舱接口框中间立柱的扩展舱在扩展位置的俯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扩展舱锁销式锁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扩展舱螺杆式锁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12中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15中B-B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16中C-C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示:
(1)(3)(5)(7)原车身结构立柱
(2)左前扩展舱支撑框架立柱
(4)右前扩展舱支撑框架立柱
(6)左后扩展舱支撑框架立柱
(8)右后扩展舱支撑框架立柱
(9)扩展舱支撑框架上横梁
(10)扩展舱支撑框架下横梁
(11)扩展舱支撑框架上纵梁
(12)扩展舱支撑框架下纵梁
(13)扩展舱支撑框架加强梁
(14)扩展舱侧围
(15)扩展舱后围
(16)扩展舱外接口框
(17)扩展舱内接口框
(18)扩展舱顶板;
(19)扩展舱前侧板
(20)扩展舱后侧板
(21)扩展舱地板
(22)扩展舱滑动装置
(23)扩展舱锁止装置
(24)扩展舱密封装置
(25)扩展舱舱门
(26)扩展舱外接口框中间立柱
(27)扩展舱支撑框架中间立柱
(28)扩展舱内接口框中间立柱
(29)隔断板
(30)保温材料
(31)扩展舱装饰板
(32)隔断舱门
(33)扩展舱接口框中间上横梁
(34)扩展舱接口框中间下横梁
(35)扩展舱上滑轨
(36)扩展舱下滑轨
(37)锁销
(38)锁销座
(39)锁止拉杆
(40)拉簧
(41)解锁电机
(42)外侧密封条
(43)内侧密封条
(44)扩展舱连接梁
(45)锁止螺杆套
(46)螺纹座
(47)锁止螺杆
(48)锁止电机
(49)原车车架
(50)H型滑架
(51)滑轮组
(52)上滑轮
(53)下滑轮
(54)滑轮支架
(55)支撑装置
(56)步进电机
(57)滑动齿条
(58)支撑滑轮
(59)平衡轴
(60)齿条
(61)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产品,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部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改装车辆包括:
扩展舱支撑框架:
参照图1-2,其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扩展舱支撑框架的主视图和扩展舱支撑框架的俯视图
扩展舱支撑框架并与原车结构部件可靠固定,其具体包括:固定于原车身结构立柱(1)(3)(5)(7)的左前扩展舱支撑框架立柱(2)、右前扩展舱支撑框架立柱(4)、左后扩展舱支撑框架立柱(6)和右后扩展舱支撑框架立柱(8),以及固定于扩展舱支撑框架立柱的扩展舱支撑框架上横梁(9)、扩展舱支撑框架下横梁(10)、扩展舱支撑框架上纵梁(11)和扩展舱支撑框架下纵梁(1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选装扩展舱支撑框架加强梁(13),进一步提高该扩展舱支撑框架的稳定性。
扩展舱和滑动装置:
参照图3-8,其分别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左侧单扩展舱的主视图左右两侧非对称扩展舱收缩位置的俯视图、左右两侧对称扩展舱扩展位置的俯视图、左后两侧扩展舱扩展位置的俯视图、左右后三侧扩展舱扩展位置的俯视图和左右两侧非对称扩展舱扩展位置的后视图。
用拆解下来的部分所述原车身侧围和/或原车身后围改装的扩展舱,具体包括:将拆解下来的部分所述原车身侧围和/或原车身后围做为扩展舱侧围(14) 或扩展舱后围(15),并在其上安装扩展舱外接口框(16);在所述扩展舱外接口框上安装若干扩展舱连接梁(44),在所述扩展舱连接梁之间填充保温材料 (30),并在若干所述扩展舱连接梁所形成的平面的表面安装扩展舱装饰板 (31),使其构成:扩展舱顶板(18)、扩展舱前侧板(19)、扩展舱后侧板(20) 和扩展舱地板(21)。将上述部件安装在所述扩展舱支撑框架内,并将所述扩展舱连接梁与扩展舱内接口框(17)固定连接。
在所述扩展舱支撑框架与所述扩展舱之间安装扩展舱滑动装置(22)。所述扩展舱滑动装置可使用滑动齿条(57)和支撑滑轮(58)等结构形式,主要用于支撑和驱动所述扩展舱。所述扩展舱由联动控制器控制的步进电机(56)和/ 或平衡轴(59)保持其平行滑动。所述扩展舱滑动装置的数量和安装位置根据所述扩展舱的长度和承载质量确定。
一辆整车内可以选择安装一个或若干个所述扩展舱,并可选择安装于车辆的左侧、右侧和/或后侧。当在车辆的左侧和右侧相对安装所述扩展舱,且两侧所述扩展舱的行程之和接近所述扩展舱支撑框架的宽度时,需要在所述扩展舱前侧板位置安装扩展舱舱门(25),或将两侧所述扩展舱前侧板错开一个通道的宽度,用于所述扩展舱在收缩位置时,车厢与驾驶室的贯通。可在所述扩展舱支撑框架底部和/或所述扩展舱底部增加可伸缩的支撑装置,不仅可以克服所述扩展舱在扩展位置时由于质心移动导致的车身倾斜,而且可以减少由于车内人员走动或风力等因素导致的车身晃动。所述支撑装置可由电动、液压或手动驱动。
中间支撑和滑动支撑部件:
参照图9-12、图17,其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有扩展舱支撑框架中间立柱和扩展舱隔断板的主视图、装有扩展舱支撑框架中间立柱的扩展舱在收缩位置的俯视图和装有扩展舱支撑框架中间立柱的扩展舱在扩展位置的俯视图和H型滑动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地,当所述扩展舱支撑框架长度较长时,也就是所述扩展舱支撑框架的纵梁跨度较大时,可增加至少一个扩展舱支撑框架中间立柱组件。所述扩展舱支撑框架中间立柱组件包括:在所述扩展舱支撑框架上纵梁和所述扩展舱支撑框架下纵梁之间垂直安装的扩展舱支撑框架中间立柱(27),在扩展舱顶板(18)和扩展舱地板(21)的对应位置预留长方形孔,在所述长方形孔两端的所述扩展舱内接口框和所述扩展舱外接口框的上、下边框之间垂直安装扩展舱外接口框中间立柱(26)和扩展舱内接口框中间立柱(28),并在所述扩展舱外接口框中间立柱与所述扩展舱内接口框中间立柱之间的两侧安装隔断板(29)。所述扩展舱滑动时,所述扩展舱支撑框架中间立柱在两个所述扩展舱隔断板之间的空间内滑动,所述隔断板在保证安全和美观的同时,也可兼起到隔音隔热等作用。必要时,可在所述扩展舱隔断板上安装隔断舱门(32),用于所述扩展舱收缩状态下,所述隔断板两侧车厢区域的贯通。同时,所述扩展舱内接口框中间立柱和所述扩展舱外接口框中间立柱起到对所述扩展舱的支撑作用。
同时,对于长度较长的所述扩展舱,应使用H型滑动托架加强其中部支撑。所述H型滑动托架具体包括:在原车车架(49)和/或所述扩展舱支撑框架下纵梁(12)等至少两个位置各安装一个滑轮组(51),H型滑架(50)从每个所述滑轮组的上滑轮(52)和下滑轮(53)之间穿过并自由滑动,所述上滑轮和所述下滑轮分别位于所述H型滑架的上下面凹槽内。所述H型滑架的外端固定于所述扩展舱外接口框(16)。当一个所述扩展舱安装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H型滑动托架时,可在相邻的两个所述H型滑架上分别增加齿条(60),在相邻的两个所述齿条之间增加平衡轴,两个所述齿条分别与所述平衡轴两端的齿轮啮合;当所述齿条由电机(61)驱动时,所述H型滑动托架可做为动力滑动装置使用。
结合图7,为了提高车辆驻车时,尤其是扩展机构扩展时的车身稳定性,减少因所述扩展舱在扩展位置时由于质心移动导致的车身倾斜,和由于车内人员走动或风力等因素导致的车身晃动,可在所述扩展舱支撑框架底部和/或所述扩展舱底部安装可伸缩的支撑装置(55)。所述支撑装置可由电动、液压或手动驱动。
参照图13-14,其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有扩展舱接口框中间立柱的扩展舱的主视图、装有扩展舱接口框中间立柱的扩展舱在扩展位置的俯视图。
具体地,当所述扩展舱支撑框架跨度较大,且所述扩展舱内部布局不允许安装所述扩展舱隔断板时,应使用扩展舱接口框中间立柱组件,其具体包括:在所述扩展舱内接口框和所述扩展舱外接口框的上、下边框之间垂直安装扩展舱内接口框中间立柱(26)、扩展舱外接口框中间立柱(28)和扩展舱接口框中间上横梁(33)、扩展舱接口框中间下横梁(34),并在所述扩展舱接口框中间上横梁和所述扩展舱接口框中间下横梁的外侧分别安装扩展舱上滑轨(35)和扩展舱下滑轨(36),并通过所述扩展舱上滑轨和所述扩展舱下滑轨连接所述扩展舱支撑框架上纵梁和所述扩展舱支撑框架下纵梁。所述扩展舱内接口框中间立柱和所述扩展舱外接口框中间立柱在对所述扩展舱提供支撑的同时,也对所述扩展舱支撑框架起到支撑作用。
扩展舱锁止和密封装置:
参考图15-16、图18-19,其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扩展舱锁销式锁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和扩展舱螺杆式锁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为了满足车身结构、锁止以及车身密封等需要,所述扩展舱在收缩位置和扩展位置需要安装锁止装置和密封装置。
图15、图18所示的是锁销式锁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所述扩展舱外接口框(16)的内侧和/或所述扩展舱内接口框(17)的外侧分别安装锁销(37),在所述扩展舱支撑框架上纵梁(11)和/或所述扩展舱支撑框架下纵梁(12)的内侧和/或外侧安装锁销座(38),在所述扩展舱支撑框架上纵梁和/或所述扩展舱支撑框架下纵梁内安装锁止拉杆(39)。所述锁止拉杆由拉簧(40)保持锁止位置,或由解锁电机(41)拉动至解锁位置。所述锁销进入所述锁销座后,所述锁止拉杆在所述拉簧作用下进入所述锁销槽内,锁止所述锁销。解锁时,所述解锁电机拉动所述锁止拉杆使其离开所述锁销槽,锁销解锁。
图16、图19所示的是螺杆式锁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所述扩展舱支撑框架上纵梁(11)和/或所述扩展舱支撑框架下纵梁(12)内分别设置锁止螺杆套 (45),所述扩展舱连接梁(44)两端分别安装螺纹座(46),所述锁止螺杆套内安装锁止螺杆(47),所述锁止螺杆由锁止电机(48)驱动或手动。解锁时所述锁止螺杆逆时针旋转,退回到所述锁销孔内,所述扩展舱可自由移动。当所述扩展舱移动到收缩或扩展位置时,所述螺纹座对准所述锁止螺杆套,所述锁止螺杆顺时针旋入所述螺纹座直至锁紧。所述锁止螺杆或所述锁止螺杆套可浮动,浮动的行程用于克服所述扩展舱支撑框架与所述扩展舱之间的间隙和解锁状态下所述锁止螺杆与所述扩展舱之间的间隙。
图18-19所示的密封装置由安装于所述扩展舱支撑框架和/或所述扩展舱外接口框、扩展舱内接口框的外侧密封条(42)和内侧密封条(43)构成,所述外侧密封条用于所述扩展舱在收缩位置时和扩展收缩过程中的密封,所述内侧密封条用于所述扩展舱在扩展位置时的密封。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辆改装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的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改装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扩展舱支撑框架,所述扩展舱支撑框架以整车车身结构为基础改装而成,其具体包括:固定于原车身结构部件的扩展舱支撑框架立柱,以及固定于所述扩展舱支撑框架立柱的若干扩展舱支撑框架上横梁、扩展仓支撑框架下横梁和/或扩展舱支撑框架上纵梁、扩展舱支撑框架下纵梁;
扩展舱,所述扩展舱以部分原车身侧围和/或原车身后围为基础改装而成,其具体包括:以部分原车身侧围和/或原车身后围做为扩展舱侧围和/或扩展舱后围,在其上安装扩展舱内接口框、扩展舱外接口框、扩展舱顶板、扩展舱前侧板、扩展舱后侧板和扩展舱地板;每辆车至少安装一个所述扩展舱,其位置可安装于原车身的左侧、右侧和/或后侧;
扩展连接机构,用于所述扩展舱支撑框架与所述扩展舱的连接,其具体包括:滑动装置、锁止装置和密封装置,所述滑动装置用于驱动和支撑所述扩展舱,所述锁止装置用于所述扩展舱在收缩位置和扩展位置的锁止,所述密封装置用于所述扩展舱支撑框架与所述扩展舱之间的密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装车辆,其中:所述扩展舱展开后,车厢面积可扩大到原车厢面积的1.3倍至1.9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装车辆,其中:当所述扩展舱支撑框架长度较长时,可在所述扩展舱支撑框架上纵梁与所述扩展舱支撑框架下纵梁之间增加一根或若干根扩展舱支撑框架中间立柱。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装车辆,其中:当所述扩展舱长度较长时,可在所述扩展舱内接口框的上、下边框之间增加扩展舱内接口框中间立柱,和/或在所述扩展仓外接口框的上、下边框之间增加扩展舱外接口框中间立柱。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装车辆,其中:当所述扩展舱长度较长时,可在所述扩展舱底部增加H型滑动托架,其具体至少包括:H型滑架、上滑轮、下滑轮和滑轮支架;所述H型滑动托架的特征是:所述上滑轮和所述下滑轮分别位于所述H型滑架的上、下面凹槽内;当所述扩展舱长度较长,且一个所述扩展舱安装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H型滑动托架时,可在相邻的两个所述H型滑架上分别增加齿条,在相邻的两个所述齿条之间增加平衡轴,两个所述齿条分别与所述平衡轴两端的齿轮啮合;当所述齿条由电机驱动时,所述H型滑动托架可做为所述扩展舱的驱动装置使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装车辆,其中:当所述扩展舱长度较长时,可在所述扩展仓支撑框架与所述扩展舱之间增加锁销式锁止装置和/或螺杆式锁止装置;其中所述锁销式锁止装置具体至少包括:锁销、锁销座、锁止拉杆;其中所述螺杆式锁止装置具体至少包括:锁止螺杆、锁止螺杆套、螺纹座;所述锁止螺杆或所述锁止螺杆套可浮动,浮动的行程用于克服所述扩展仓支撑框架与所述扩展仓之间的间隙和解锁状态下所述锁止螺杆与所述扩展舱之间的间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装车辆,其中:当在车辆左侧和右侧相对安装所述扩展舱时,且两侧所述扩展舱的扩展行程之和接近所述扩展舱支撑框架的宽度时,需在所述扩展舱前侧板上增加扩展舱舱门,或者将两侧所述扩展舱前侧板错开一个通道的距离,用于所述扩展舱在收缩位置时,车厢与驾驶室的贯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装车辆,其中:可在所述扩展舱支撑框架底部和/或所述扩展舱底部增加可伸缩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可由电动、液压或手动驱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装车辆,其中:可在车厢和/或所述扩展舱内部增加至少一个隔断板,用于增强扩展舱中部支撑和车厢内区域隔断;当在车厢和/或所述扩展舱内部增加至少两个隔断板时,两个隔断板之间的空间可做为卫生间或设备间使用;当在车厢和/或所述扩展舱内横向相对安装所述隔断板时,可在所述隔断板上增加隔断舱门,用于所述隔断板分隔区域间的贯通。
CN201820625310.6U 2018-04-28 2018-04-28 一种改装车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897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25310.6U CN208789778U (zh) 2018-04-28 2018-04-28 一种改装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25310.6U CN208789778U (zh) 2018-04-28 2018-04-28 一种改装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89778U true CN208789778U (zh) 2019-04-26

Family

ID=66199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2531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89778U (zh) 2018-04-28 2018-04-28 一种改装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8977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20048A (zh) * 2018-04-28 2018-11-16 郑悦 一种改装车辆和车辆改装方法
CN110203292A (zh) * 2019-07-05 2019-09-06 江苏鸿昌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车辆用扩展式方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20048A (zh) * 2018-04-28 2018-11-16 郑悦 一种改装车辆和车辆改装方法
CN110203292A (zh) * 2019-07-05 2019-09-06 江苏鸿昌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车辆用扩展式方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07551U (zh) 立体车库
US5934739A (en) Vehicle, in particular road or railway vehicle with a skeleton frame
CN208789778U (zh) 一种改装车辆
CN207481903U (zh)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
CN108146458A (zh) 车辆车体及空铁车辆
CN111017036A (zh) 一种多尺寸多种动力平台车身结构及具有其的平台车辆
CN204340635U (zh) 一种小型纯电动汽车底盘的布置结构
CN112141143B (zh) 一种虚拟轨道列车车体结构
US20060162609A1 (en) Interstate highway train system
GB2484798A (en) Motor vehicle rear floor structure
CN106891905A (zh) 一种悬挂式空轨轻量化车体侧墙结构
CN104494408A (zh) 一种纯电动微型轿车底盘布置结构
CN108657202B (zh) 列车中间车
CN103213583A (zh) 双层运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CN204956492U (zh) 一种低地板动车组内装地板结构
CN108820048A (zh) 一种改装车辆和车辆改装方法
CN1008903B (zh) 彩色图象显示装置
CN103241246A (zh) 一种城市有轨公共交通运输系统
CN2157108Y (zh) 可变宽和高的汽车
CN205527182U (zh) 一种接力式楼道电梯
CN108657212B (zh) 列车的底架和列车头车
US2330182A (en) Vehicle body
JP2021536541A (ja) モノレール交通に基づく空間輸送システム
CN112776889B (zh) 一种折叠伸缩汽车
CN212099061U (zh) 一种特种车车体及使用该车体的特种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5 201, unit 4, building 32, Jiayuan dongfuli, sijiqingxishan,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Zheng Yue

Address before: 100097 2-6h, Chenyue garden, Century City,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Zheng Yu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