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88597U - 一种机械手用转运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械手用转运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88597U
CN208788597U CN201821158979.5U CN201821158979U CN208788597U CN 208788597 U CN208788597 U CN 208788597U CN 201821158979 U CN201821158979 U CN 201821158979U CN 208788597 U CN208788597 U CN 2087885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chanical arm
manipulator
magnetic iron
pillar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5897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星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esearch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esearch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esearch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esearch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5897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885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885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885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械手用转运机构,其结构包括旋转装置、正极磁性铁、负极磁性铁和滑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械手用转运机构,通过设置有旋转装置,伺服电机得电进行机械运动,带动小齿轮进行转动,由于小齿轮与大齿轮相啮合,进而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进行转动,大齿轮带动旋转平台进行转动,进而使连接板的位置进行旋转,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将机械手进行旋转,导致需要人为对机械手的位置进行调整的问题,通过设置有正极磁性铁、负极磁性铁和滑轨,正极磁性铁和负极磁性铁得电产生不同的磁力,由于不同磁性之间会产生排斥作用,使第三机械臂被此排斥力推着在滑轨上向着右端移动,解决了现有技术机械手工作长度较短,导致实用性较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机械手用转运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机械手用转运机构,属于机械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机械手是一种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在其工作时,经常需要为了适应不同的工作情况需要改变其长度,高度和方向,此时就需要用到转运机构去实现上述功能,如今在工厂机器人已经慢慢取代了劳动力,所以转运机构也就得到了极大的运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机械手用转运机构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不能将机械手进行旋转,导致需要人为对机械手的位置进行调整,机械手工作长度较短,导致实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械手用转运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能将机械手进行旋转,导致需要人为对机械手的位置进行调整,机械手工作长度较短,导致实用性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机械手用转运机构,包括底板、电源接口、控制器、按钮、导线、垫片、电机、连接板、缆绳、支柱、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机械手、第三机械臂、旋转装置、正极磁性铁、负极磁性铁和滑轨,所述底板右端后侧安装有电源接口,所述导线后端与底板顶部右侧后端相插接,所述导线前端与控制器后端中部相插接,所述按钮安装于控制器顶部,所述垫片位于底板顶部后端右侧,并且通过螺栓与底板顶部后端右侧螺纹连接,所述支柱位于垫片左端,并且通过螺栓与,所述垫片左端螺纹连接,所述电机安装于支柱右上端,所述旋转装置安装于支柱顶部中间,所述连接板底部与旋转装置顶部后端相焊接,所述缆绳位于连接板内侧,并且与连接板内侧滑动连接,所述缆绳与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机械臂安装于连接板前端上侧,所述滑轨左端与第一机械臂右端内侧滑动连接,所述正极磁性铁左端与第一机械臂右端相粘接,所述滑轨右端与第三机械臂左端中部,并且与第三机械臂左端中部,所述负极磁性铁右端与第三机械臂左端相粘接,所述第二机械臂安装于第三机械臂底部前端,所述机械手顶部与第二机械臂底部中间相插接,所述旋转装置包括伺服电机、接线框、小齿轮、旋转平台、安装孔、外壳、固定板和大齿轮,所述外壳安装于支柱顶部中间,所述伺服电机位于支柱中部,并且与支柱中部相插接,所述接线框右端与伺服电机左下端相焊接,所述小齿轮位于伺服电机上端,并且与伺服电机上端传动连接,所述大齿轮安装于外壳内侧下端,所述小齿轮外侧与大齿轮内侧相啮合,所述安装孔位于外壳顶部中间,并且与外壳顶部中间相插接,所述旋转平台安装于外壳内部,所述固定板右侧与外壳左侧相焊接,所述控制器均与按钮、电机和伺服电机电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电源接口与外接电源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上端设置有两个安装孔,并且安装孔沿固定板顶部左右两侧均匀分布,利于将旋转装置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上端设置有条形散热片,并且散热片沿电机外表面均匀分布,利于对电机进行散热,防止电机过热。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底部设置有防滑垫,并且防滑垫的厚度为2cm,利于对机械手用转运机构起到支撑作用,并且起到防滑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垫片共设置有两个,并且沿支柱下端左右两均匀分布,利于对支柱进行固定,防止支柱摇晃。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上端共设置有四个按钮,并且按钮上端均设置有橡胶套,利于操作者操作,并且利于操作者按动。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为AKM系列,转速均匀,并且耗能低。
进一步地,所述伺服电机为SV系列,转速均匀,并且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为DMX系列,控制效果优良,并且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械手用转运机构,通过设置有旋转装置,伺服电机得电进行机械运动,带动小齿轮进行转动,由于小齿轮与大齿轮相啮合,进而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进行转动,大齿轮带动旋转平台进行转动,进而使连接板的位置进行旋转,其中固定板起到固定连接作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将机械手进行旋转,导致需要人为对机械手的位置进行调整的问题,通过设置有正极磁性铁、负极磁性铁和滑轨,正极磁性铁和负极磁性铁得电产生不同的磁力,由于不同磁性之间会产生排斥作用,使第三机械臂被此排斥力推着在滑轨上向着右端移动,进而增加机械手臂的长度,解决了现有技术机械手工作长度较短,导致实用性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械臂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平台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板-1、电源接口-2、控制器-3、按钮-4、导线-5、垫片-6、电机-7、旋转装置-8、连接板-9、缆绳-10、支柱-11、第一机械臂-12、第二机械臂-13、机械手-14、正极磁性铁-15、负极磁性铁-16、滑轨-17、第三机械臂-18、伺服电机-801、接线框-802、小齿轮-803、旋转平台-804、安装孔-805、外壳-806、固定板-807、大齿轮-80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与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械手用转运机构:包括底板1、电源接口2、控制器3、按钮4、导线5、垫片6、电机7、连接板9、缆绳10、支柱11、第一机械臂12、第二机械臂13、机械手14、第三机械臂18、旋转装置8、正极磁性铁15、负极磁性铁16和滑轨17,底板1右端后侧安装有电源接口2,导线5后端与底板1顶部右侧后端相插接,导线5前端与控制器3后端中部相插接,按钮4安装于控制器3顶部,垫片6位于底板1顶部后端右侧,并且通过螺栓与底板1顶部后端右侧螺纹连接,支柱11位于垫片6左端,并且通过螺栓与,垫片6左端螺纹连接,电机7安装于支柱11右上端,旋转装置8安装于支柱11顶部中间,连接板9底部与旋转装置8顶部后端相焊接,缆绳10位于连接板9内侧,并且与连接板9内侧滑动连接,缆绳10与电机7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一机械臂12安装于连接板9前端上侧,滑轨17左端与第一机械臂12右端内侧滑动连接,正极磁性铁15左端与第一机械臂12右端相粘接,滑轨17右端与第三机械臂18左端中部,并且与第三机械臂18左端中部,负极磁性铁16右端与第三机械臂18左端相粘接,第二机械臂13安装于第三机械臂18底部前端,机械手14顶部与第二机械臂13底部中间相插接,旋转装置8包括伺服电机801、接线框802、小齿轮803、旋转平台804、安装孔805、外壳806、固定板807和大齿轮808,外壳806安装于支柱11顶部中间,伺服电机801位于支柱11中部,并且与支柱11中部相插接,接线框802右端与伺服电机801左下端相焊接,小齿轮803位于伺服电机801上端,并且与伺服电机801上端传动连接,大齿轮808安装于外壳806内侧下端,小齿轮803外侧与大齿轮808内侧相啮合,安装孔805位于外壳806顶部中间,并且与外壳806顶部中间相插接,旋转平台804安装于外壳806内部,固定板807右侧与外壳806左侧相焊接,控制器3均与按钮4、电机7和伺服电机801电连接,控制器3通过电源接口2与外接电源电连接,固定板807上端设置有两个安装孔,并且安装孔沿固定板807顶部左右两侧均匀分布,利于将旋转装置8进行固定,电机7上端设置有条形散热片,并且散热片沿电机7外表面均匀分布,利于对电机7进行散热,防止电机7过热,底板1底部设置有防滑垫,并且防滑垫的厚度为2cm,利于对机械手用转运机构起到支撑作用,并且起到防滑作用,垫片6共设置有两个,并且沿支柱11下端左右两均匀分布,利于对支柱11进行固定,防止支柱11摇晃,控制器3上端共设置有四个按钮4,并且按钮4上端均设置有橡胶套,利于操作者操作,并且利于操作者按动,电机7为AKM系列,转速均匀,并且耗能低,伺服电机801为SV系列,转速均匀,并且使用寿命长,控制器3为DMX系列,控制效果优良,并且使用寿命长。
本专利所述的伺服电机801伺服电机转子转速受输入信号控制,并能快速反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执行元件,且具有机电时间常数小、线性度高、始动电压等特性,可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分为直流和交流伺服电动机两大类,其主要特点是,当信号电压为零时无自转现象,转速随着转矩的增加而匀速下降;所述小齿轮803是指轮缘上有齿轮连续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元件。
当使用者想使用本专利的时候,首先通过电源接口2接通外接电源,给机械手用转运机构提供电源,接下来按下控制器3上端的按钮4,启动机械手用转运机构,电机7得电进行机械运动,带动缆绳10进行传动,缆绳10带动第一机械臂12进行上下传送,进而调节机械手14的夹取高度,接下来按下按钮4,使正极磁性铁15和负极磁性铁16得电,正极磁性铁15和负极磁性铁16得电产生不同的磁力,由于不同磁性之间会产生排斥作用,使第三机械臂18被此排斥力推着在滑轨17上向着右端移动,进而增加机械手臂的长度,解决了现有技术机械手工作长度较短,导致实用性较低的问题,当要对机械手14夹取的位置进行调节使,按下按钮4,启动旋转装置8,伺服电机801得电进行机械运动,带动小齿轮803进行转动,由于小齿轮803与大齿轮808相啮合,进而小齿轮803带动大齿轮808进行转动,大齿轮808带动旋转平台804进行转动,进而使连接板9的位置进行旋转,其中固定板807起到固定连接作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将机械手进行旋转,导致需要人为对机械手的位置进行调整的问题,最后操作机械手14对物体进行夹取即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机械手用转运机构,包括底板(1)、电源接口(2)、控制器(3)、按钮(4)、导线(5)、垫片(6)、电机(7)、连接板(9)、缆绳(10)、支柱(11)、第一机械臂(12)、第二机械臂(13)、机械手(14)、和第三机械臂(1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装置(8)、正极磁性铁(15)、负极磁性铁(16)和滑轨(17),所述底板(1)右端后侧安装有电源接口(2),所述导线(5)后端与底板(1)顶部右侧后端相插接,所述导线(5)前端与控制器(3)后端中部相插接,所述按钮(4)安装于控制器(3)顶部,所述垫片(6)位于底板(1)顶部后端右侧,并且通过螺栓与底板(1)顶部后端右侧螺纹连接,所述支柱(11)位于垫片(6)左端,并且通过螺栓与,所述垫片(6)左端螺纹连接,所述电机(7)安装于支柱(11)右上端,所述旋转装置(8)安装于支柱(11)顶部中间,所述连接板(9)底部与旋转装置(8)顶部后端相焊接,所述缆绳(10)位于连接板(9)内侧,并且与连接板(9)内侧滑动连接,所述缆绳(10)与电机(7)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机械臂(12)安装于连接板(9)前端上侧,所述滑轨(17)左端与第一机械臂(12)右端内侧滑动连接,所述正极磁性铁(15)左端与第一机械臂(12)右端相粘接,所述滑轨(17)右端与第三机械臂(18)左端中部,并且与第三机械臂(18)左端中部,所述负极磁性铁(16)右端与第三机械臂(18)左端相粘接,所述第二机械臂(13)安装于第三机械臂(18)底部前端,所述机械手(14)顶部与第二机械臂(13)底部中间相插接,所述旋转装置(8)包括伺服电机(801)、接线框(802)、小齿轮(803)、旋转平台(804)、安装孔(805)、外壳(806)、固定板(807)和大齿轮(808),所述外壳(806)安装于支柱(11)顶部中间,所述伺服电机(801)位于支柱(11)中部,并且与支柱(11)中部相插接,所述接线框(802)右端与伺服电机(801)左下端相焊接,所述小齿轮(803)位于伺服电机(801)上端,并且与伺服电机(801)上端传动连接,所述大齿轮(808)安装于外壳(806)内侧下端,所述小齿轮(803)外侧与大齿轮(808)内侧相啮合,所述安装孔(805)位于外壳(806)顶部中间,并且与外壳(806)顶部中间相插接,所述旋转平台(804)安装于外壳(806)内部,所述固定板(807)右侧与外壳(806)左侧相焊接,所述控制器(3)均与按钮(4)、电机(7)和伺服电机(801)电连接,所述控制器(3)通过电源接口(2)与外接电源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手用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807)上端设置有两个安装孔,并且安装孔沿固定板(807)顶部左右两侧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手用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7)上端设置有条形散热片,并且散热片沿电机(7)外表面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手用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部设置有防滑垫,并且防滑垫的厚度为2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手用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6)共设置有两个,并且沿支柱(11)下端左右两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手用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3)上端共设置有四个按钮(4),并且按钮(4)上端均设置有橡胶套。
CN201821158979.5U 2018-07-21 2018-07-21 一种机械手用转运机构 Active CN2087885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58979.5U CN208788597U (zh) 2018-07-21 2018-07-21 一种机械手用转运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58979.5U CN208788597U (zh) 2018-07-21 2018-07-21 一种机械手用转运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88597U true CN208788597U (zh) 2019-04-26

Family

ID=66202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58979.5U Active CN208788597U (zh) 2018-07-21 2018-07-21 一种机械手用转运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885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20474A (zh) * 2019-12-26 2020-05-08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平衡块自动粘贴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20474A (zh) * 2019-12-26 2020-05-08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平衡块自动粘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50164U (zh) 一种可升降的电动桌面插座
CN208788597U (zh) 一种机械手用转运机构
CN105428696A (zh) 自动折边机
CN207340296U (zh) 一种用于柔性电路板的钻孔装置
CN204405808U (zh) 全自动双桶电池洗涤设备
CN208696825U (zh) 一种汽车零件加工用旋转治具
CN210986593U (zh) 一种可连续提供螺丝的电路板用加工装置
CN103332051A (zh) 一种以光伏发电作为供电源的电动磨墨机
CN205404708U (zh) 一种新型磁头测试机
CN203901253U (zh) 一种带旋转式转盘的装配工作台
CN211759359U (zh) 一种蓄电池端子自动焊接装置
CN208342835U (zh) 一种智能码垛机器人的机械手机架
CN208945962U (zh) 一种手机边框喷砂治具
CN208896115U (zh) 一种机械手用调试夹具
CN220196086U (zh) 一种移动电源外壳冲孔装置
CN205725409U (zh) 一种新型直线电机模组
CN110553131A (zh) 一种电力营销用手持设备
CN22024302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结构
CN218451102U (zh) 一种贴片加工合成式生产线
CN218603217U (zh) 一种高效散热型无人机电源
CN213622043U (zh) 一种石墨电极加工用翻转装置
CN216649255U (zh) 一种墙壁式无线充电设备
CN213043544U (zh) 一种自带导向功能的螺杆电机
CN208273216U (zh) 一种用于计算机技术方面的音响装置
CN211414333U (zh) 一种双驱动大小双y定梁龙门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