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88486U - E型卡环压入钳 - Google Patents

E型卡环压入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88486U
CN208788486U CN201821477837.5U CN201821477837U CN208788486U CN 208788486 U CN208788486 U CN 208788486U CN 201821477837 U CN201821477837 U CN 201821477837U CN 208788486 U CN208788486 U CN 2087884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nap ring
type snap
pincers
baffle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7783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辉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47783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884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884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884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heet Holders (AREA)

Abstract

一种E型卡环压入钳,包括第一钳本体和第二钳本体,所述第一钳本体和第二钳本体通过中轴枢接;在所述第一钳头的侧面设有挡板,所述挡板设有用于容纳E型卡环的第一通槽,在挡板的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一通槽相通的第二通槽,在所述第二钳头上设有压入片,当施加外力使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相对运动时,所述压入片将E型卡环从所述第一通槽内压至开口处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能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

Description

E型卡环压入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环钳,尤其是一种E型卡环压入钳。
背景技术
传统技术中,E型卡环都是无序的堆放在盒子内,在使用E型卡环时,先用手拿取E型卡环,然后用老虎钳将E型卡环推入相应的卡槽内,这种工作方法效率低,而且在用钳推E型卡环时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很容易将轴刮伤;二是也常会因用力不均而将E型卡环夹变形;三是卡入大E时因需要大力,员工手受力部分易发生挤压过度而疼痛;四是飞溅出等品质问题发生;五是每次作业都需要使用卡环钳取卡环,才能进行安装,作业效率低下。
中国专利文献CN201792284 U公开了一种E型环钳,包括与E型卡环外部弧度基本相同的弧形卡口,且卡口的最大内径略小于待夹取的E型卡环的最大外径,另外还在卡口处设有缝隙,使得卡口在受力时可张开一定的角度,从而能方便的夹取E型卡环;这种结构的E型环钳虽然解决了使用钳推E型卡环时,很容易将轴刮伤,用力不均而将E型卡环夹变形或飞溅出等品质问题,但是这种结构的E型环钳在使用时,还是需要人工将E型卡环安放在卡口上,才可以使用,因此,E型环钳还是存在使用不够方便,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
为了提高这种E型环钳的工作效率,中国专利文献CN201769190 U公开了一种E型卡环座,在使用时,先将E型卡环套在E型卡环座上,然后,再用上述的E型环钳将E型环推出,卡入轴的凹环内,这样,虽然,可以适当的提高工作效率,但是,这种E型环钳必须与相应的E型卡环座配套使用,才可以适当地提高工作效率,这种E型环钳在使用的方便性和提高工作效率还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另外,这种E型环钳还存在无法连续作业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部分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能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的E型卡环压入钳。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连续作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E型卡环压入钳,包括第一钳本体和第二钳本体,所述第一钳本体和第二钳本体通过中轴枢接,所述第一钳本体包括第一手柄和第一钳头,所述第二钳本体包括第二手柄和第二钳头;在所述第一钳头的侧面设有挡板,所述挡板设有用于容纳E型卡环的第一通槽,在挡板的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一通槽相通的第二通槽,在所述挡板上所述第一通槽的出口处设有用于外轴插入的开口;在所述第二钳头上设有压入片,所述压入片被设置成当外力给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施力,使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相对运动时,所述压入片将E型卡环从所述第一通槽内压至开口。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包括供料部,所述供料部设在所述挡板靠近所述第二通槽的一侧,所述供料部包括用于放置E型卡环的导轨、圧件、导向柱和套设在所述导向柱上的弹簧;所述导轨设有轴向导槽,所述导轨的两侧向外翻边形成用于挂接E型卡环的卡条,所述圧件通过所述弹簧将E型卡环推向所述第一通槽内;在所述导向柱远离所述圧件的一端和所述导轨通过定位件活动连接。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定位件包括由所述导向柱直接弯折而成的定位柱和设在所述导轨上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柱钩在所述定位孔内。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包括托板,所述托板是从第一手柄与第一钳头折弯之间的端面开始,向远离第一手柄的方向延伸而成的;所述供料部设在所述托板上。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所述压入片的自由端设有用于E型卡环导向的卡口,所述卡口的形状和E型卡环的弧度吻合。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挡板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构成所述第一通槽。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所述第一挡板上或/和在所述第二挡板上设置凹槽,所述第一通槽是由所述凹槽构成的。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一钳头和所述挡板是一体成型的。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一钳本体和所述第二钳本体是通过弹性复位结构交叉活动连接的。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弹性复位结构包括扭转弹簧、设在所述第一手柄上的第一定位销以及设在第二手柄上的第二定位销,在所述第一手柄上设有一段限位槽,所述第一定位销穿过所述限位槽向外伸出;所述第一定位销和所述第二定位销通过所述扭转弹簧使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保持张力。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包括第一钳本体和第二钳本体,所述第一钳本体和第二钳本体通过中轴枢接;在所述第一钳头的侧面设有挡板,所述挡板设有用于容纳E型卡环的第一通槽,在挡板的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一通槽相通的第二通槽,在所述第二钳头上设有压入片,当施加外力使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相对运动时,所述压入片将E型卡环从所述第一通槽内压至开口处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能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
另外,本实用新型由于还设有供料部,所述供料部设在所述挡板靠近所述第二通槽的一侧,所述供料部包括用于放置E型卡环的导轨、圧件、导向柱和套设在所述导向柱上的弹簧;所述圧件通过所述弹簧将E型卡环推向所述第一通槽内的结构,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可以连续作业的优点。
另外,本实用新型使用杠杆的设计原理,可省力;以及减少人工直接受力作业,减少员工使用时手过度疲劳而产生的疼痛问题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未画E型卡环、压件、导向柱和弹簧)。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1至图3,图1至图3所揭示的是一种E型卡环压入钳的第一种实施例,包括第一钳本体1和第二钳本体2,所述第一钳本体1和第二钳本体2通过中轴61枢接,所述第一钳本体1包括第一手柄11和第一钳头12,所述第二钳本体2包括第二手柄21和第二钳头22;在所述第一钳头12的侧面设有挡板3,所述挡板3设有用于容纳E型卡环10的第一通槽31,在挡板3的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一通槽31相通的第二通槽32,在所述挡板3上所述第一通槽31的出口处设有用于外轴插入的开口33;在所述第二钳头22上设有压入片221;所述压入片221的自由端位于所述第一通槽31内并位于所述第二通槽32的上方,或者所述压入片的自由端位于所述挡板3的第一通槽31外;所述压入片221被设置成当外力给第一手柄11和第二手柄21施力,使第一手柄11和第二手柄21相对运动时,所述压入片221将E型卡环10从所述第一通槽31内压至开口33处,而后将E型卡环压至设在所述开口33处待安装E型卡环的外轴上,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能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
优选的,在所述开口33处还设有用于顶位外接轴的定位部(未画出),所述定位部对于定位短的外接轴端,能精准进行安装。
优选的,还包括供料部4,所述供料部4设在所述挡板3靠近所述第二通槽32的一侧,所述供料部4包括用于放置E型卡环10的导轨41、圧件42、导向柱43和套设在所述导向柱43上的弹簧44;所述导轨41设有轴向导槽(未标识),所述导轨41的两侧向外翻边形成用于挂接E型卡环10的卡条411;在所述导向柱43远离所述圧件42的一端和所述导轨41通过定位件活动连接;使用时,所述圧件42通过所述弹簧44将E型卡环10推向所述第一通槽31内,通过外力捏合所述第一手柄11和所述第二手柄21时,使所述压入片221将E型卡环10从第一通槽31内压至开口33处,而后使第一手柄11和第二手柄21相对张开,所述压入片221复位,同时,所述圧件42通过所述弹簧44再将预备的E型卡环10推向所述第一通槽31内,如此反复;本实用新型因为包含有所述供料部4,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可连续作业的优点。
优选的,所述定位件包括由所述导向柱43直接弯折而成的定位柱431和设在所述导轨41上的定位孔(图中不可见),所述定位柱431钩在所述定位孔内;当放置在所述导轨41上的E型卡环10用完后,可按如下步骤依次操作:第一把步所述定位柱431从所述定位孔内移出;第二步通过所述导向柱43将所述压件42从所述导轨41上卸下;第三步将新的一组E型卡环10通过所述卡条411挂接在所述导轨41上;第四步将压件42挂接在所述导轨41上,通过所述弹簧44将新的一组E型卡环10往所述第二通槽32方向推;最后将所述定位柱431钩在所述定位孔内。
优选的,还包括托板5,所述托板5是从第一手柄11与第一钳头12折弯之间的端面开始,向远离第一手柄11的方向延伸而成的;所述供料部4设在所述托板5上。
优选的,在所述压入片221的自由端设有用于E型卡环10导向的卡口2211,所述卡口2211的形状和E型卡环10的弧度吻合,使E型卡环10在被下压时不会左右晃动,具有下压时稳定,位置更准确的优点。
优选的,所述挡板3包括第一挡板34和第二挡板35,所述第一挡板34与所述第二挡板35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34与所述第二挡板35之间构成所述第一通槽31;所述挡板3可以是一体成型的,也可以是由两块板组合而成,所述挡板3一体成型比由两块板组合而成的加工成本高,但所述挡板3一体成型比由两块板组合而成装配更方便,因此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优选的,在所述第一挡板34上或/和在所述第二挡板35上设置凹槽,所述第一通槽31是由所述凹槽构成的。
优选的,所述第一钳头11和所述挡板3是一体成型的。
优选的,所述第一钳本体1和所述第二钳本体2是通过弹性复位结构交叉活动连接的。
优选的,所述弹性复位结构包括扭转弹簧62、设在所述第一手柄11上的第一定位销63以及设在第二手柄21上的第二定位销64,在所述第一手柄21上设有一段限位槽65,所述第一定位销63穿过所述限位槽65向外伸出;所述第一定位销63和所述第二定位销64通过所述扭转弹簧65使所述第一手柄11和第二手柄21保持张力;当施加外力使第一手柄11和第二手柄21呈捏合状态时,压入片221将E型卡环10从所述第一通槽31内压至开口33处,解除外力时,第一手柄11和第二手柄21通过所述弹性复位结构使第一手柄11和第二手柄21完成复位动作。
请参见图4,图4所揭示的是一种E型卡环压入钳的第二种实施例,第二种实施例和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大体相同,所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一钳本体上设有第一连接耳13,在第二钳本体上设有第二连接耳23,所述第一钳本体1和所述第二钳本体2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耳13和所述第二连接耳23相对平行枢接,当通过外力使第一手柄11和第二手柄21相对张开时,所述压入片221将E型卡环10从所述第一通槽31内压至开口33处,还可以在第一手柄11和第二手柄21之间设置一个压缩弹簧7,使所述第一手柄11和第二手柄21在相对张开时,自动下压E型卡环10。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上述各实施方式的详细解释,其目的仅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解释,以便于能够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但是,这些描述不能以任何理由解释成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特别是,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各个特征也可以相互任意组合,从而组成其他实施方式,除了有明确相反的描述,这些特征应被理解为能够应用于任何一个实施方式中,而并不仅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E型卡环压入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钳本体(1)和第二钳本体(2),所述第一钳本体(1)和第二钳本体(2)通过中轴(61)枢接,所述第一钳本体(1)包括第一手柄(11)和第一钳头(12),所述第二钳本体(2)包括第二手柄(21)和第二钳头(22);在所述第一钳头(12)的侧面设有挡板(3),所述挡板(3)设有用于容纳E型卡环(10)的第一通槽(31),在挡板(3)的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一通槽(31)相通的第二通槽(32),在所述挡板(3)上所述第一通槽(31)的出口处设有用于外轴插入的开口(33);在所述第二钳头(22)上设有压入片(221),所述压入片(221)被设置成当外力给第一手柄(11)和第二手柄(21)施力,使第一手柄(11)和第二手柄(21)相对运动时,所述压入片(221)将E型卡环(10)从所述第一通槽(31)内压至开口(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型卡环压入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料部(4),所述供料部(4)设在所述挡板(3)靠近所述第二通槽(32)的一侧,所述供料部(4)包括用于放置E型卡环(10)的导轨(41)、圧件(42)、导向柱(43)和套设在所述导向柱(43)上的弹簧(44);所述导轨(41)设有轴向导槽,所述导轨(41)的两侧向外翻边形成用于挂接E型卡环(10)的卡条(411),所述圧件(42)通过所述弹簧(44)将E型卡环(10)推向所述第一通槽(31)内;在所述导向柱(43)远离所述圧件(42)的一端和所述导轨(41)通过定位件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E型卡环压入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由所述导向柱(43)直接弯折而成的定位柱(431)和设在所述导轨(41)上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柱(431)钩在所述定位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E型卡环压入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托板(5),所述托板(5)是从第一手柄(11)与第一钳头(12)折弯之间的端面开始,向远离第一手柄(11)的方向延伸而成的;所述供料部(4)设在所述托板(5)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E型卡环压入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入片(221)的自由端设有用于E型卡环(10)导向的卡口(2211),所述卡口(2211)的形状和E型卡环(10)的弧度吻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E型卡环压入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包括第一挡板(34)和第二挡板(35),所述第一挡板(34)与所述第二挡板(35)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34)与所述第二挡板(35)之间构成所述第一通槽(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E型卡环压入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挡板(34)上或/和在所述第二挡板(35)上设置凹槽,所述第一通槽(31)是由所述凹槽构成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E型卡环压入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头(12)和所述挡板(3)是一体成型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E型卡环压入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本体(1)和所述第二钳本体(2)是通过弹性复位结构交叉活动连接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E型卡环压入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结构包括扭转弹簧(62)、设在所述第一手柄(11)上的第一定位销(63)以及设在第二手柄(21)上的第二定位销(64),在所述第一手柄(11)上设有一段限位槽(65),所述第一定位销(63)穿过所述限位槽(65)向外伸出;所述第一定位销(63)和所述第二定位销(64)通过所述扭转弹簧(62)使所述第一手柄(11)和第二手柄(21)保持张力。
CN201821477837.5U 2018-09-11 2018-09-11 E型卡环压入钳 Active CN2087884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77837.5U CN208788486U (zh) 2018-09-11 2018-09-11 E型卡环压入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77837.5U CN208788486U (zh) 2018-09-11 2018-09-11 E型卡环压入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88486U true CN208788486U (zh) 2019-04-26

Family

ID=66209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77837.5U Active CN208788486U (zh) 2018-09-11 2018-09-11 E型卡环压入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884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07539A (zh) 条带型连接装置
CN208788486U (zh) E型卡环压入钳
CN105856138A (zh) 一种可夹持任意材质螺钉的螺丝刀
CN100569629C (zh) 剪式千斤顶手柄的延伸杆
CN208670028U (zh) 变速箱与换挡拉索之间的锁止器安装装置
US3034385A (en) Plier-type arrow or shaft portable straightener
CN207896159U (zh) 一种电池的卡锁结构
CN205496931U (zh) 一种销钉装配工具
CN207952043U (zh) 清灰装置以及色选机
CN205799556U (zh) 一种机械抓手手指机构
US20050050740A1 (en) Hole puncher with quick disasssembling structure for changing cutters
CN213731532U (zh) 一种无内圈短圆柱轴承外圈滚子拆卸装置
CN208961904U (zh) 夹持组件及压装装置
CN209716307U (zh) 一种多功能折弯钳
CN208714148U (zh) 一种用于加工箱包把手孔的冲孔装置
CN208214657U (zh) 对中夹具装置和焊接设备
US20080047319A1 (en) Crimping tool
CN206869737U (zh) 一种用于夹持金相镶嵌样品的夹具
CN207386985U (zh) 一种汽车上的钢球式同步器专用装具
DE102017117102B3 (de) Vorrichtung zur Messung der Dicke einer Körperhautfalte unter konstantem Druck zur Bestimmung des Körperfettanteiles
TWI653107B (zh) 彎折裝置
CN205765955U (zh) 一种o型圈快速装配机构
CN205465053U (zh) 一种运动中定位夹紧机构
CN109623722A (zh) 一种螺母罩拔出装置
CN204639988U (zh) 一种可装卸刀具的镊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