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87951U - 转向轴管自动装配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转向轴管自动装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87951U
CN208787951U CN201821500379.2U CN201821500379U CN208787951U CN 208787951 U CN208787951 U CN 208787951U CN 201821500379 U CN201821500379 U CN 201821500379U CN 208787951 U CN208787951 U CN 2087879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microscope carrier
turntable
column tube
automatic assemb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0037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志明
李国庆
孟礼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Newtel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Newtel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Newtel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Newtel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0037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879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879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879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轴管自动装配装置,涉及转向轴制造技术领域,该转向轴管自动装配装置包括:起始载台和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有载台,沿所述转盘的周向设置有多个工位,所述转盘带动所述载台转动;所述起始载台通过传输单元传输后,能够对应于其中一个所述工位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轴管自动装配装置中沿所述转盘的周向设置有多个工位,所述转盘带动所述载台转动,起始载台传输后对应于一个工位设置。通过将两个工作台整个为一个转盘后,人只需要在起始载台上料后,就可以通过多个工位装配,具有节约装配时间和效率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转向轴管自动装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向轴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转向轴管自动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转向轴的功用是将驾驶员作用于转向盘的转向力矩传递给转向器,它的上部与转向盘固定连接,下部与转向器相连。转向轴从转向柱管中穿过,支承在柱管内的轴承和衬套上。有些转向轴不但具有一定的刚度,还具有吸能功能,起到防伤作用。
如图1所示,现有的转向轴3套设于转向柱管内,转向轴3与转向柱管之间设置有弹簧片1和导轨片2,导轨片2位于弹簧片1外侧。相邻的导轨片2之间留有间隙,间隙内置有钢球,利用弹簧片1、导轨片2和钢球实现转向轴3与转向柱管之间的滑移力。
如图2所示,现有的转向轴3和转向柱管7装配为达到所需的生产节拍,配置了完全相同并且独立的2个工作台4,需要操作者往返于2个工作台4间,完成2个工作台4的上料和取料。
现有的转向轴管自动装配装置中需要人员往返于工作站间,浪费大量的人员和物力,造成效率低和装配时间长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轴管自动装配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转向轴管自动装配装置中需要人员往返于工作站间,浪费大量的人员和物力,造成效率低和装配时间长等技术问题。
一种装配方法,包括上述提供的转向轴管自动装配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转向轴管自动装配装置,其中,包括:起始载台和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有载台,沿所述转盘的周向设置有多个工位,所述转盘带动所述载台转动;所述起始载台通过传输单元传输后,能够对应于其中一个所述工位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轴管自动装配装置中沿所述转盘的周向设置有多个工位,所述转盘带动所述载台转动,起始载台传输后对应于一个工位设置。通过将两个工作台整个为一个转盘后,人只需要在起始载台上料后,就可以通过多个工位装配,具有节约装配时间和效率高的优点。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传输单元为旋转转盘,所述起始载台设置于所述旋转转盘上;所述旋转转盘能够转动,转动后与所述工位一一对应设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工位为依次设置的预设工位和合装工位,所述起始载台对应于所述合装工位设置。
预设工位用于放置管组件,起始载台用于放置轴组件。
所述工位上设置有用于加工的机械,所述多载台转盘能够转动便于所述机械对所述载台上的零部件进行加工装配。
预设工位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管组件的管定位夹具,起始载台对应起始工位设置,起始工位上用于装配轴组件。起始载台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轴组件的轴定位夹具。
所述轴组件包括转向轴和依次设置于所述转向轴外的弹簧片和导轨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预设工位与所述合装工位之间设置有注脂工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合装工位后设置有铆点工位。所述铆点工位用于铆固所述轴组件和管组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铆点工位后设置有测量工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起始载台上设置有用于组装轴组件的轴定位夹具。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多个载台,多个所述载台沿所述转盘的周向均布。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对应于所述起始载台设置的导轨片安装装置。
具体的装配方法,其中,应用如上所述的转向轴管自动装配装置,具体步骤如下:
S1、将装配好的轴组件放置在起始载台上,采用传输单元将轴组件传输后对应合装工位设置;
S2、在预设工位上进行管组件上料后,载台转动至注脂工位;
S3、将载台上的管组件进行注脂后,载台转动至合装工位;
S4、轴组件下行与所述管组件合装后装入钢球进行装配件,载台转动至铆点工位;
S5、将所述管组件与所述轴组件进行铆固后,载台转动至测量工位;
S6、对铆点和/或螺纹孔进行测量后,装配件从物料架卸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轴管自动装配装置中沿所述转盘的周向设置有多个工位,所述转盘带动所述载台转动,起始载台传输后对应于一个工位设置。通过将两个工作台整个为一个转盘后,人只需要在起始载台上料后,就可以通过多个工位装配,具有节约装配时间和效率高的优点。
进一步地,所述传输单元为旋转转盘,所述起始载台设置于所述旋转转盘上;所述旋转转盘能够转动,转动后与所述工位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工位为依次设置的预设工位和合装工位,所述起始载台对应于所述合装工位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对应于所述起始载台设置的导轨片安装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提供的转向轴和转向柱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提供的转向轴管自动装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转向轴管自动装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弹簧片; 2-导轨片; 3-转向轴;
4-工作台; 7-转向柱管; 8-钢球;
9-转盘; 10-旋转转盘; 11-导轨片安装装置;
12-注脂工位; 13-起始载台; 14-预设工位;
15-合装工位; 16-铆点工位; 17-第一测量工位;
18-第二测量工位; 19-物料架; 20-起始工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解释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转向轴管自动装配装置,包括:起始载台13和转盘9,所述转盘9上设置有载台,沿所述转盘9的周向设置有多个工位,所述转盘9带动所述载台转动;所述起始载台13通过传输单元传输后,能够对应于其中一个所述工位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轴3管自动装配装置中沿所述转盘9的周向设置有多个工位,所述转盘9带动所述载台转动,起始载台13传输后对应于一个工位设置。通过将两个工作台4整个为一个转盘9后,人只需要在起始载台13上料后,就可以通过多个工位装配,具有节约装配时间和效率高的优点。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传输单元为旋转转盘10,所述起始载台13设置于所述旋转转盘10上;所述旋转转盘10能够转动,转动后与所述工位一一对应设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工位为依次设置的预设工位14和合装工位15,所述起始载台13对应于所述合装工位15设置。
预设工位14用于放置管组件,起始载台13用于放置轴组件。
所述工位上设置有用于加工的机械,所述多载台转盘9能够转动便于所述机械对所述载台上的零部件进行加工装配。
预设工位14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管组件的管定位夹具,起始载台13对应起始工位20设置,起始工位20上用于装配轴组件。起始载台13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轴组件的轴定位夹具。
所述轴组件包括转向轴3和依次设置于所述转向轴3外的弹簧片1和导轨片2。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预设工位14与所述合装工位15之间设置有注脂工位12。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合装工位15后设置有铆点工位16。所述铆点工位16用于铆固所述轴组件和管组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铆点工位16后设置有测量工位。
测量工位可以为一个单独的测量工位也可以为两个测量工位,本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测量工位17和第二测量工位18。一共在转盘9上采用了六个工位转动送料,但也有可能采用少于或多于六个工位的转盘9。
依次设置在转盘9周向设置的工位为:预设工位14、注脂工位12、合装工位15、铆点工位16、第一测量工位17和第二测量工位18。
也可以将以上六工位组合围绕在转盘9圆周上装配,改为将组合工位排成一排、通过循环输送线加随行工装送料的方法来实现同样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起始载台13上设置有用于组装轴组件的轴定位夹具。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转盘9上设置有多个载台,多个所述载台沿所述转盘9的周向均布。
具体的装配方法,其中,应用如上所述的转向轴3管自动装配装置,具体步骤如下:
S1、将装配好的轴组件放置在起始载台13上,采用传输单元将轴组件传输后对应合装工位15设置;
S2、在预设工位14上进行管组件上料后,载台转动至注脂工位12;
S3、将载台上的管组件进行注脂后,载台转动至合装工位15;
S4、轴组件下行与所述管组件合装后装入钢球8进行装配件,载台转动至铆点工位16;
S5、将所述管组件与所述轴组件进行铆固后,载台转动至测量工位;
S6、对铆点和/或螺纹孔进行测量后,装配件从物料架19卸下。物料架19对应于第二测量工位18设置,不合格品从一端出料,检测合格后的合格品从另一端出料。
工位的具体步骤为:
S0、预设工位14上人工(可用机器人)取前工序完成轴组件放入预设载台的定位夹具上,如果有过渡保护环取出过渡保护环境,按启动按钮,自动扫条码,采用自动装导轨片2装置安装导轨片2后形成轴组件。轴组件在旋转转盘10转动180°到合装工位15上方,准备合装,S0继续上述步骤;
S1、人工或机械取管组件放入预设工位14的管定位夹具上,按启动按钮,转盘9转动到注脂工位12处;
S2、机械即注脂机,自动对管内注脂,同时设备自动检测管长度后,按启动按钮,转盘9转动到合装工位15处;
S3、旋转转盘10上的轴定位夹具向下移动,管组件和轴组件合装,旋转转盘10上对应于轴定位夹具设置有用于注钢球8的注钢球8机,和用于检测钢球8数量的检测装置。自动装钢球8同时检测钢球8是否遗失,注钢球8机注入钢球8后旋转转盘10上行复位。按启动按钮,转盘9转动到铆点工位16处;
S4、支撑工装和铆挤工装自动移动到正确的位置,自动铆挤管后复位。按启动按钮,转盘9转动到第一测量工位17处;
S5、位移传感器自动测量铆挤尺寸,测量后位移传感器复位。按启动按钮,转盘9转动到第二测量工位18处;
S6、测扭矩装置自动测量螺纹孔后,按启动按钮,自动卸取零件到物料架19后,转盘9转入预设工位14处。
将目前分散的转向轴3和转向柱管7合装,将多点人工参与连接起来的载台,整合为只需一个人工参与输入点,将产品装配工艺分解为n个自动互相连接的工位组合,设备自动完成装配测试工艺整个过程;
原来的完成件需要人工分类处理的合格品及不合格品,本实施例设计为全自动设备分类并放置入不同的物料架19中。
实施例二
为了实现自动化,便于安装,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对应于所述起始载台13设置的导轨片安装装置11。
人工装导轨片2设计为采用导轨片安装装置11自动装配,同样减少了设备工作节拍及操作的劳动强度。
通过装配工艺分解设计,将原来需要人工完成的装导轨片2设计为全自动安装;将原本一个工作台4完成的工序内容分解成两个以上,并分布在转盘9周围可同时工作的工位,缩短了设备工作节拍。其余同实施例一,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轴3管自动装配装置中,首先将独立分散的2个工作台4整合为一个转盘9后,人工方面只需要预设工位14上料人员顺便给上轴,后工序人员或机械手辅助上管,无需操作者在分散的工作站之间来回走动的时间及劳动强度。
其次将人工装导轨片2设计为采用导轨片安装装置11自动装配,同样减少了设备工作节拍及操作的劳动强度。另外,将原本一个工作台4完成的工序内容分解成两个以上,并分布在转盘9周围可同时工作的工作站,同样缩短了设备工作节拍。实现了更全面的自动化,减少了操作的劳动强度,缩短了产品的装配节拍,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轴管自动装配装置中沿所述转盘的周向设置有多个工位,所述转盘带动所述载台转动,起始载台传输后对应于一个工位设置。通过将两个工作台整个为一个转盘后,人只需要在起始载台上料后,就可以通过多个工位装配,具有节约装配时间和效率高的优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上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9)

1.一种转向轴管自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起始载台和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有载台,沿所述转盘的周向设置有多个工位,所述转盘带动所述载台转动;所述起始载台通过传输单元传输后,能够对应于其中一个所述工位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轴管自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单元为旋转转盘,所述起始载台设置于所述旋转转盘上;所述旋转转盘能够转动,转动后对应于所述工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轴管自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工位为依次设置的预设工位和合装工位,所述起始载台对应于所述合装工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轴管自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工位与所述合装工位之间设置有注脂工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轴管自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装工位后设置有铆点工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轴管自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铆点工位后设置有测量工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轴管自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始载台上设置有用于组装轴组件的轴定位夹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轴管自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多个载台,多个所述载台沿所述转盘的周向均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轴管自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应于所述起始载台设置的导轨片安装装置。
CN201821500379.2U 2018-09-13 2018-09-13 转向轴管自动装配装置 Active CN2087879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00379.2U CN208787951U (zh) 2018-09-13 2018-09-13 转向轴管自动装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00379.2U CN208787951U (zh) 2018-09-13 2018-09-13 转向轴管自动装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87951U true CN208787951U (zh) 2019-04-26

Family

ID=66209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00379.2U Active CN208787951U (zh) 2018-09-13 2018-09-13 转向轴管自动装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8795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42224A (zh) * 2018-09-13 2018-12-07 长沙纽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转向轴管自动装配装置及装配方法
CN110039307A (zh) * 2019-05-22 2019-07-23 惠州市湘联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视镜多关节调整器自动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42224A (zh) * 2018-09-13 2018-12-07 长沙纽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转向轴管自动装配装置及装配方法
CN110039307A (zh) * 2019-05-22 2019-07-23 惠州市湘联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视镜多关节调整器自动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787951U (zh) 转向轴管自动装配装置
CN110116361B (zh) 一种铝合金轮毂批量抛光生产线
CN109738578B (zh) 一种消化内科用胃液酸性检测装置
DE10152386A1 (de) Antriebseinheit für eine Reifenabrichtmaschine
CN103335768A (zh) 一种随动式双轴肩搅拌摩擦焊接的轴向力检测装置
CN101722269B (zh) 一种球面框定位夹具
CN204567836U (zh) 一种适用于壁面检测的履带式磁吸附爬壁装置
CN209459899U (zh) 一种电梯曳引轮外齿轴承试验机
CN205703224U (zh) 换挡器装配线
CN208223801U (zh) 轴套旋转检测装置
CN105219592B (zh) 圆盘中心柱回转机构
CN105984620A (zh) 一种流水线上产品封箱转向装置
CN206216221U (zh) 改进型轮毂轴承单元密封圈压装装置
CN108942224A (zh) 转向轴管自动装配装置及装配方法
CN203643172U (zh) 一种拖拉机驱动前桥检测实验机
CN205957853U (zh) 圆锥滚子轴承测量装置
CN108168860A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检测用固定工装
CN105571486A (zh) 花键轴的花键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07326380U (zh) 一种长螺杆用螺母拆装机
CN215639927U (zh) 一种万向轴测验的动平衡试验设备
CN109562797A (zh) 行驶体
CN202710723U (zh) 一种交流接触器自动检测系统
CN106032179A (zh) 一种产品封箱转向装置
CN207990044U (zh) 一种可以改善编码器偏心问题的支架装置
CN107449341A (zh) 一种高度测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