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78784U - 一种气压调节阀及气压调节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压调节阀及气压调节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78784U
CN208778784U CN201820791494.3U CN201820791494U CN208778784U CN 208778784 U CN208778784 U CN 208778784U CN 201820791494 U CN201820791494 U CN 201820791494U CN 208778784 U CN208778784 U CN 2087787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 plate
air pressure
valve body
pressure regulator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9149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兰立广
陈保存
吴桐
杨巍
王营营
李金龙
孙久龙
魏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ishi Ener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tai Hi-Tech Equipm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tai Hi-Tech Equipm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tai Hi-Tech Equipm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9149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787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787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787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调节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压调节阀及气压调节机构,包括阀体和滑移组件,阀体内沿其轴向设有空腔,滑移组件设置于空腔内,滑移组件包括第一滑板和伸缩件,第一滑板位于空腔的横截面上,且第一滑板的周向边缘与阀体的内壁接触,阀体在空腔的横截面上设有固定的隔板,隔板上设有通孔,伸缩件穿过通孔与第一滑板连接,并可控制所述第一滑板沿阀体的轴向移动,第一滑板在对应所述通孔径向向外的位置上设有可与隔板接触的密封圈,并在密封圈的外侧设有通气孔。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复杂的控制电路或控制程序,便可实现自动的气压调节,具有可靠性高的,整体结构较电磁泄压阀简单易实现。

Description

一种气压调节阀及气压调节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调节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压调节阀及气压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电磁泄压阀是常规的泄压装置,防止压力过大造成意外及损坏。电磁泄压阀的动作是有条件的,一般是系统压力超过一定限度或是在设备不工作的时候泄压,工作条件依赖于电磁泄压阀的控制电路或控制程序,需要复杂的控制电路或控制程序,难以实现自动的气压调节,对于多孔平台通过管道内抽真空实现对薄膜的吸附过程中,电磁泄压阀若无法实时的保证管道中气压稳定,多孔平台对于吸附的薄膜电池的吸力将会产生变化,根据开口数量与多孔平台吸力的反比关系,并且随着吸附的电池数量的增多,对减少多孔平台暴露的孔的数量,会造成吸力的急剧上升,薄膜电池因吸力过大造成损坏,对其工作稳定性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的气压调节阀难以实现自动的气压调节,调节工作的稳定较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压调节阀,包括阀体和滑移组件,所述阀体内沿其轴向设有空腔,所述滑移组件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滑移组件包括第一滑板和伸缩件,所述第一滑板位于所述空腔的横截面上,且所述第一滑板的周向边缘与所述阀体的内壁接触,所述阀体在所述空腔的横截面上设有固定的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通孔,所述伸缩件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滑板连接,并可控制所述第一滑板沿所述阀体的轴向移动,所述第一滑板在对应所述通孔径向向外的位置上设有可与所述隔板接触的密封圈,并在所述密封圈的外侧设有通气孔。
其中,所述伸缩件包括连接杆、弹性件和限位件,所述连接杆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滑板连接,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隔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件连接,所述限位件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以调节所述弹性件的压缩程度。
其中,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二滑板和螺母,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第二滑板连接,所述第二滑板与所述连接杆螺纹连接,且通过所述螺母限制其在所述连接杆上的位置,以实现所述弹性件初始压缩弹力的调节,从而控制开启气压调节阀的压差阈值。
其中,所述第二滑板位于所述空腔的横截面上,且所述第二滑板的周向边缘与所述阀体的内壁接触,所述第二滑板上设有通气孔。
其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连接杆上。
其中,所述阀体在所述空腔的两端分别为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出气端靠近所述第一滑板,所述进气端靠近所述第二滑板。
其中,所述阀体在所述出气端上设有法兰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气压调节机构,包括管件、过滤器和如上所述的气压调节阀,所述管件与所述气压调节的出气端连接,所述过滤器与所述气压调节阀的进气端连接。
其中,所述过滤器具有进气嘴。
其中,所述管件为三通管,所述三通管一端设有法兰盘并与所述气压调节阀的出气端的法兰盘连接,所述三通管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多孔平台和真空发生源。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气压调节阀及气压调节机构,在阀体的空腔截面上中设置固定的隔板,隔板上具有通孔,第一滑板位于隔板一侧,伸缩件位于隔板另一侧且穿过通孔与第一滑板连接。气压调节阀在关闭状态下时,在伸缩件的作用下,第一滑板贴近隔板,并通过密封圈与隔板的通孔实现密封,伸缩件处于压缩状态。当第一滑板所在的隔板一侧的空腔中气压减小时,伸缩件所在的隔板另一侧的空腔中气压大于第一滑板所在侧,因此驱使第一滑板滑移远离隔板,弹性件继续被压缩,气压调节阀打开,气体由伸缩件侧通过隔板的通孔进入第一滑板与隔板之间,再通过第一滑板上的通气孔进入第一滑板侧的空腔中,从而使第一滑板所在的空腔内的压强逐渐增大,气压趋于稳定后作用在第一隔板上的压强消失,弹性件伸张第一滑板滑移靠近隔板,回复至初始关闭状态,从而实现自动调节稳定第一隔板所在空腔内气压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复杂的控制电路或控制程序,便可实现自动的气压调节,滑板沿阀体内壁滑动为低阻尼运动,具有可靠性高的,整体结构较电磁泄压阀简单易实现的特点。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的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有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特征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压调节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压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2:第一滑板;3:伸缩件;4:密封圈;5:法兰盘;6:通气孔;7:管件;8:过滤器;9:多孔平台;10:真空发生源;11:空腔;12:隔板;13:进气端;14:出气端;121:通孔;31:连接杆;32:弹性件;33:限位件;81:进气嘴;331:第二滑板;332: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根”、“多组”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个”、“若干根”、“若干组”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压调节阀,包括阀体1和滑移组件,阀体1内沿其轴向设有空腔11,滑移组件设置于空腔11内,滑移组件包括第一滑板2和伸缩件3,第一滑板2位于空腔11的横截面上,且第一滑板2的周向边缘与阀体1的内壁接触,阀体1在空腔11的横截面上设有固定的隔板12,隔板12上设有通孔121,伸缩件3穿过通孔121与第一滑板2连接,并可控制第一滑板2沿阀体1的轴向移动,第一滑板2在对应通孔121径向向外的位置上设有可与隔板12接触的密封圈4,并在密封圈4的外侧设有通气孔6。
本实用新型的气压调节阀,在阀体的空腔截面上中设置固定的隔板,隔板上具有通孔,第一滑板位于隔板一侧,伸缩件位于隔板另一侧且穿过通孔与第一滑板连接。气压调节阀在关闭状态下时,在伸缩件的作用下,第一滑板贴近隔板,并通过密封圈与隔板的通孔实现密封,伸缩件处于压缩状态。当第一滑板所在的隔板一侧的空腔中气压减小时,伸缩件所在的隔板另一侧的空腔中气压大于第一滑板所在侧,因此驱使第一滑板滑移远离隔板,弹性件继续被压缩,气压调节阀打开,气体由伸缩件侧通过隔板的通孔进入第一滑板与隔板之间,再通过第一滑板上的通气孔进入第一滑板侧的空腔中,从而使第一滑板所在的空腔内的压强逐渐增大,气压趋于稳定后作用在第一隔板上的压强消失,弹性件伸张第一滑板滑移靠近隔板,回复至初始关闭状态,从而实现自动稳定第一隔板所在空腔内气压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复杂的控制电路或控制程序,便可实现自动的气压调节,滑板沿阀体内壁滑动为低阻尼运动,具有可靠性高的,整体结构较电磁泄压阀简单易实现的特点。
其中,伸缩件3包括连接杆31、弹性件32和限位件33,连接杆31一端穿过通孔121与第一滑板2连接,弹性件32一端与隔板12连接,弹性件32另一端与限位件33连接,限位件33可移动的设置于连接杆31的另一端,以调节弹性件32的压缩程度。弹性件两端分别固定于隔板和限位件上,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滑板和限位件,第一滑板远离隔板滑移时,通过连接杆带动限位件压缩弹性件;当弹性件回复伸张时推动限位件,限位件移动从而带动第一滑板靠近隔板滑移。初始状态下,可通过调节限位件在连接杆上的位置实现对弹性件的弹力调节,使弹性件压缩满足设计要求弹性力。
其中,限位件33包括第二滑板331和螺母332,弹性件32与第二滑板331连接,第二滑板331与连接杆31螺纹连接,且通过螺母332限制其在连接杆31上的位置,以实现弹性件32初始压缩弹力的调节,从而控制开启气压调节阀的压差阈值。其中,第二滑板331位于空腔11的横截面上,且第二滑板331的周向边缘与阀体1的内壁接触,第二滑板331上设有通气孔6。第二滑板与第一滑板在阀体空腔内的设置方式可以相同,同时,第二滑板所在侧的空腔中的气体通过第二滑板上的通气孔进入隔板与第二滑板之间,依次通过隔板通孔和第一滑板通气孔进入第一滑板侧的空腔中,实现对第一滑板侧的空腔气压进行调节。第二滑板与连接杆螺纹连接,第二滑板一侧固定弹性件,另一侧设置螺母,通过旋拧螺母实现第二滑板的定位调节。
其中,弹性件32为弹簧,弹簧套设于连接杆31上。本实施例的弹性件选用弹簧,弹簧套设在连接杆上,在阀体的轴向上配合第一滑板的位置进行伸缩。
其中,阀体1在空腔11的两端分别为进气端13和出气端14,出气端14靠近第一滑板2,进气端13靠近第二滑板331。空腔连通阀体的进气端与出气端,阀体打开时,外界气体通过进气端进入空腔中,从而调节出气端处的空腔气压大小。
其中,阀体1在出气端14上设有法兰盘5。阀体出气端设置法兰盘,以便与其他需要安装气压调节阀管件设备连接。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气压调节机构,包括管件7、过滤器8和如上所述的气压调节阀,管件7与气压调节阀的出气端14连接,过滤器8与气压调节阀的进气端13连接。其中,过滤器8具有进气嘴81。本实用新型的气压调节机构,在气压调节阀的进气端处连接过滤器,对要进入阀体的外界气体进行有效过滤,去除杂质,保证气压调节机构及气压调节阀的出气端连接的管件设备的正常运作。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复杂的控制电路或控制程序,气压调节机构可实现自动的气压调节,具有可靠性高的,整体结构简单易实现。
其中,管件7为三通管,三通管一端设有法兰盘5并与气压调节阀的出气端14的法兰盘5连接,三通管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多孔平台9和真空发生源10。真空发生源开始工作抽气,经由三通管的两路管路,开始抽气,使多孔平台处产生吸附力。外界大气经由过滤器进入气压调节阀后进入三通管内,从而使三通管内的压强增大,从而调节稳定多孔平台的吸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气压调节阀及气压调节机构,在阀体的空腔截面上中设置固定的隔板,隔板上具有通孔,第一滑板位于隔板一侧,伸缩件位于隔板另一侧且穿过通孔与第一滑板连接。气压调节阀在关闭状态下时,在伸缩件的作用下,第一滑板贴近隔板,并通过密封圈与隔板的通孔实现密封,伸缩件处于压缩状态。当第一滑板所在的隔板一侧的空腔中气压减小时,伸缩件所在的隔板另一侧的空腔中气压大于第一滑板所在侧,因此驱使第一滑板滑移远离隔板,弹性件继续被压缩,气压调节阀打开,气体由伸缩件侧通过隔板的通孔进入第一滑板与隔板之间,再通过第一滑板上的通气孔进入第一滑板侧的空腔中,从而使第一滑板所在的空腔内的压强逐渐增大,气压趋于稳定后作用在第一隔板上的压强消失,弹性件伸张第一滑板滑移靠近隔板,回复至初始关闭状态,从而实现自动稳定第一隔板所在空腔内气压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复杂的控制电路或控制程序,便可实现自动的气压调节,滑板沿阀体内壁滑动为低阻尼运动,具有可靠性高的,整体结构较电磁泄压阀简单易实现的特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气压调节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和滑移组件,所述阀体内沿其轴向设有空腔,所述滑移组件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滑移组件包括第一滑板和伸缩件,所述第一滑板位于所述空腔的横截面上,且所述第一滑板的周向边缘与所述阀体的内壁接触,所述阀体在所述空腔的横截面上设有固定的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通孔,所述伸缩件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滑板连接,并可控制所述第一滑板沿所述阀体的轴向移动,所述第一滑板在对应所述通孔径向向外的位置上设有可与所述隔板接触的密封圈,并在所述密封圈的外侧设有通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压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件包括连接杆、弹性件和限位件,所述连接杆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滑板连接,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隔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件连接,所述限位件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以调节所述弹性件的压缩程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压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二滑板和螺母,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第二滑板连接,所述第二滑板与所述连接杆螺纹连接,且通过所述螺母限制其在所述连接杆上的位置,以实现所述弹性件初始压缩弹力的调节,从而控制开启气压调节阀的压差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压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板位于所述空腔的横截面上,且所述第二滑板的周向边缘与所述阀体的内壁接触,所述第二滑板上设有通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压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连接杆上。
6.根据权利要求3-4任意一项所述的气压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在所述空腔的两端分别为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出气端靠近所述第一滑板,所述进气端靠近所述第二滑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压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在所述出气端上设有法兰盘。
8.一种气压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件、过滤器和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压调节阀,所述管件与所述气压调节阀的出气端连接,所述过滤器与所述气压调节阀的进气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压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具有进气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压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为三通管,所述三通管一端设有法兰盘并与所述气压调节阀的出气端的法兰盘连接,所述三通管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多孔平台和真空发生源。
CN201820791494.3U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气压调节阀及气压调节机构 Active CN2087787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91494.3U CN208778784U (zh)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气压调节阀及气压调节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91494.3U CN208778784U (zh)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气压调节阀及气压调节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78784U true CN208778784U (zh) 2019-04-23

Family

ID=66148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91494.3U Active CN208778784U (zh)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气压调节阀及气压调节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787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88793B (zh) 一种空压机进气控制阀总成
CN110529637A (zh) 一种气压调节阀及气压调节机构
CN208778784U (zh) 一种气压调节阀及气压调节机构
CN110274766B (zh) 一种内燃机高原环境模拟系统及模拟方法
CN108240493A (zh) 防爆波通风阀门以及包含该阀门的通风系统
CN207975288U (zh) 防爆波通风阀门以及包含该阀门的通风系统
CN110486511A (zh) 一种调压阀
CN2828491Y (zh) 卸荷式启动阀
CN200952592Y (zh) 一种变速箱用减压阀
CN104533631A (zh) 一种空气涡轮起动机涡轮级前压力限制装置
CN207633929U (zh) 一种气缸及反应室
CN208793769U (zh) 具有外延连接结构的减压阀
CN217519322U (zh) 一种气控气锁保位阀
CN210484706U (zh) 充气装置
CN210425434U (zh) 一种烟叶仓库调控装置
CN112033662A (zh) 一种膜盒寿命试验系统
CN207891970U (zh) Wdgx箱式无负压智能供水设备
CN107355681B (zh) 一种用于多工质气体微流量校准的供气装置及供气方法
CN220016211U (zh) 压力平衡型快速截止阀
CN219911894U (zh) 一种启闭结构及排烟防火阀门压差联动用余压阀控制器
CN219606040U (zh) 一种气阀及真空吸盘
CN110410329A (zh) 压缩机及空调
CN220566479U (zh) 一种氮气弹簧的充放气装置
CN213039826U (zh) 一种具有节流结构的气动薄膜小流量调节阀
CN212508001U (zh) 一种环境舱用充气密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2209 Beijing City, Changping District Beiqijia Town, Tivoli Park No. 15

Patentee after: DONGTAI HI-TECH EQUIPM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209 Beijing City, Changping District Beiqijia Town, Tivoli Park No. 15

Patentee before: DONGTAI HI-TECH EQUIPM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26

Address after: Unit 611, unit 3, 6 / F, building 1, yard 30, Yuzhi East Road,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102208

Patentee after: Zishi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209 Beijing City, Changping District Beiqijia Town, Tivoli Park No. 15

Patentee before: DONGTAI HI-TECH EQUIPMENT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