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74092U - 一种并联管接头的组装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并联管接头的组装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74092U
CN208774092U CN201821166860.2U CN201821166860U CN208774092U CN 208774092 U CN208774092 U CN 208774092U CN 201821166860 U CN201821166860 U CN 201821166860U CN 208774092 U CN208774092 U CN 2087740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fitting
parallel
nut
feeding distribution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6686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伟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Liansu Technology Industr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iansu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iansu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iansu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6686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740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740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740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产品组装自动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并联管接头的组装设备。包括理料机构、主体输送机构、主体定位机构、扭紧旋合机构以及下料机构;所述的理料机构的出料口与主体输送机构的连接,用于将物料传送至主体输送机构的输送带上;所述的主体定位机构分别与主体输送机构连接和扭紧旋合机构连接,主体定位机构用于将输送带上的并联管主体定位,扭紧旋合机构用于将并联管的螺母旋进并联管主体上;所述的下料机构与主体输送机构连接,用于将成品输送至下一工序。本实用新型实现一种可连续生产的、可控的、稳定可靠、自动化程度高的塑胶并联管接头的组装设备,优化了生产流程,降低了劳动强度,从而降低了人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并联管接头的组装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产品组装自动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并联管接头的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现塑料行业生产的塑胶并联管接头用于塑料管材的连接,主要由双头内螺纹主体、两个螺母这三个零件人工组装而成,人工组装生产效率低、人工成本高且会出现组装不完整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并联管接头的组装设备,将并联管接头组装的各个工序通过机械方式全自动组装,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并联管接头的组装设备,包括理料机构、主体输送机构、主体定位机构、扭紧旋合机构以及下料机构;所述的理料机构的出料口与主体输送机构的连接,用于将物料传送至主体输送机构的输送带上;所述的主体定位机构分别与主体输送机构连接和扭紧旋合机构连接,主体定位机构用于将输送带上的并联管主体定位,扭紧旋合机构用于将并联管的螺母旋进并联管主体上;所述的下料机构与主体输送机构连接,用于将成品输送至下一工序。理料机构分别将并联管接头的主体及螺母输送至主体输送机构的输送带上,主体定位机构将并联管接头的主体定位,扭紧旋合机构将螺母旋紧主体上,组装完成的产品继续被主体输送机构输送至下一工序,完成的产品最终通过下料机构输出。
进一步地,所述的理料机构包括主体分料机构、第一螺母分料机构和第二螺母分料机构,所述的主体分料机构、第一螺母分料机构和第二螺母分料机构的出料口依次与主体输送机构的输送带连接。并联管接头分为主体部分和两端的螺母部分,需要进行螺母旋紧动作,因此,分贝设置主体分料机构、第一螺母分料机构和第二螺母分料机构,并联管接头的主体部分及两端的螺母部分分别从三个分料机构中输送至主体输送机构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扭紧旋合机构包括第一扭紧旋合机构和第二扭紧旋合机构,所述的主体定位机构包括第一主体定位机构和第二主体定位机构;所述的第一主体定位机构与第一扭紧旋合机构连接,第一主体定位和第一扭紧旋合机构固定于主体输送机构,且设于第一螺母分料机构处,第一螺母分料机构与第一扭紧旋合机构连接;所述的第二主体定位机构与第二扭紧旋合机构连接,第二主体定位和第二扭紧旋合机构固定于主体输送机构,且设于第二螺母分料机构处,第二螺母分料机构与第二扭紧旋合机构连接。主体分料机构将并联管接头的主体输送至输送带上,当并联管接头的主体被输送至第一扭紧旋合机构处时,第一主体定位机构将并联管接头的主体固定定位,然后第一扭紧旋合机构将螺母旋进主体上,实现主体与螺母的结合,完成此动作后,进入下一工序,第二扭紧旋合机构和第二主体定位机构完成主体的另一端的螺母的组装。
进一步地,在第一螺母分料机构和第二螺母分料机构之间设有管接头翻转机构,所述的管接头翻转机构与主体输送机构连接。当并联管接头的主体通过第一扭紧旋合机构完成一端的螺母的组装后,并联管接头通过管接头头翻转机构进行翻转,将未组装的一端位于工序操作的一端,以保证第二扭紧旋合机构机构能够顺利的完成螺母的组装。
进一步地,所述的管接头翻转机构为U型滑槽结构,U型滑槽的两端均与主体输送机构的输送带连接。并联管接头的主体从U型滑槽的一端滑入,从另一端滑出,实现并联管接头的翻转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的主体分料机构、第一螺母分料机构和第二螺母分料机构均包括振动盘、输送槽、电机、齿轮库以及中间挡板;所述的电机分别与齿轮库和振动盘电连接,振动盘与输送槽连接,输送槽与主体输送机构的输送带连接;所述的齿轮库将中间挡板传送至输送槽上,用于对并联管接头的主体进行分隔、排序。振动盘将并联管接头的主体排料输送至输送槽内定位,此时分料组件动作,分料组件电机一直处于运转状态,电机带动齿轮库旋转,利用轮齿及中间挡板将主体进行分隔、排序,使主体按照一定时间间隔输送至输送带上,实现主体分料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的主体定位机构上设有用于检测并联管接头是否输送到位的检测机构。主要实现管接头体在旋合拧紧工位中的定位作用,利用气缸带动主体加紧块对来料的管接头主体进行压紧定位。而由于接头主体体积小、外形光滑呈八边形的特性容易出现漏抓情况,因此对接头主体来料增加检测功能,该功能主要是在中间隔板及两边挡板安装对射电眼,根据感应状态的变化检测主体是否输送到位,若检测到主体到位则利用气缸对主体进行夹紧定位。
作为优选地,所述的检测机构为对射电眼。根据感应状态的变化检测主体是否输送到位。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扭紧旋合机构和第二扭紧旋合机构均包括交流减速电机、行程可调气缸、旋紧摩擦头以及旋转轴,所述的交流减速电机与旋转轴连接,旋转轴的一端与旋紧摩擦头连接,所述的行程可调气缸与旋转轴连接,用于将旋转轴往并联管接头主体方向推进。利用行程可调气缸及交流减速电机实现升降压紧、旋合动作,将螺母与主体一侧进行扭紧旋合;交流减速电机通过同步带传动方式带动旋转轴,从而实现转动轴带动旋合摩擦头旋转动作,使管接头的螺母与管接头的主体实现旋合配合:行程可调气缸主要实现管接头螺母冲压与管接头主体定位配合功能:当管接头螺母输送至螺母上料槽指定位置时,气缸将带旋紧摩擦头的转动轴将管接头螺母压进至管接头主体,使管接头螺母与主体进行扭紧旋合。
进一步地,在第一螺母分料机构和第二螺母分料机构之间还设有半成品下料机构和用于检测产品是否合格的检测装置;所述的半成品下料机构、检测装置均与主体输送机构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并联管接头的组装设备,实现一种可连续生产的、可控的、稳定可靠、自动化程度高的塑胶并联管接头的组装设备,优化了生产流程,降低了劳动强度,从而降低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装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装设备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装设备主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并联管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主体分料机构的传动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4中A-A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扭紧旋合机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扭紧旋合机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放大示意图,即主体翻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并联管接头的组装设备,包括理料机构、主体输送机构20、主体定位机构、扭紧旋合机构以及下料机构50;理料机构的出料口与主体输送机构20的连接,用于将物料传送至主体输送机构20的输送带上;主体定位机构分别与主体输送机构20连接和扭紧旋合机构连接,主体定位机构用于将输送带上的并联管主体81定位,扭紧旋合机构用于将并联管的螺母82旋进并联管主体81上;下料机构50与主体输送机构20连接,用于将成品输送至下一工序。理料机构分别将并联管接头的主体81及螺母82输送至主体输送机构20的输送带上,主体定位机构将并联管接头的主体81定位,扭紧旋合机构将螺母82旋紧主体81上,组装完成的产品继续被主体输送机构20输送至下一工序,完成的产品最终通过下料机构50输出。
其中,理料机构包括主体分料机构11、第一螺母分料机构12和第二螺母分料机构13,主体分料机构11、第一螺母分料机构12和第二螺母分料机构13的出料口依次与主体输送机构20的输送带连接。并联管接头分为主体81部分和两端的螺母82部分,需要进行螺母82旋紧动作,因此,分别设置主体分料机构11、第一螺母分料机构12和第二螺母分料机构13,并联管接头的主体81部分及两端的螺母82部分分别从三个分料机构中输送至主体输送机构20上。
如图7、图8所示,扭紧旋合机构包括第一扭紧旋合机构41和第二扭紧旋合机构42,主体定位机构包括第一主体定位机构31和第二主体定位机构32;第一主体定位机构31与第一扭紧旋合机构41连接,第一主体81定位和第一扭紧旋合机构41固定于主体输送机构20,且设于第一螺母分料机构12处,第一螺母分料机构12与第一扭紧旋合机构41连接;第二主体定位机构32与第二扭紧旋合机构42连接,第二主体81定位和第二扭紧旋合机构42固定于主体输送机构20,且设于第二螺母分料机构13处,第二螺母分料机构13与第二扭紧旋合机构42连接。主体分料机构11将并联管接头的主体81输送至输送带上,当并联管接头的主体81被输送至第一扭紧旋合机构41处时,第一主体定位机构31将并联管接头的主体81固定定位,然后第一扭紧旋合机构41将螺母82旋进主体81上,实现主体81与螺母82的结合,完成此动作后,进入下一工序,第二扭紧旋合机构42和第二主体定位机构32完成主体81的另一端的螺母82的组装。具体地,第一扭紧旋合机构41和第二扭紧旋合机构42均包括交流减速电机401、行程可调气缸402、旋紧摩擦头404以及旋转轴403,交流减速电机401与旋转轴403连接,旋转轴403的一端与旋紧摩擦头404连接,行程可调气缸402与旋转轴403连接,用于将旋转轴403往并联管接头主体81方向推进。利用行程可调气缸402及交流减速电机401实现升降压紧、旋合动作,将螺母82与主体81一侧进行扭紧旋合;交流减速电机401通过同步带传动方式带动旋转轴403,从而实现转动轴带动旋合摩擦头旋转动作,使管接头的螺母82与管接头的主体81实现旋合配合:行程可调气缸402主要实现管接头螺母82冲压与管接头主体81定位配合功能:当管接头螺母82输送至螺母82上料槽指定位置时,气缸将带旋紧摩擦头404的转动轴将管接头螺母82压进至管接头主体81,使管接头螺母82与主体81进行扭紧旋合。
如图9所示,在第一螺母分料机构12和第二螺母分料机构13之间设有管接头翻转机构60,管接头翻转机构60与主体输送机构20连接。当并联管接头的主体81通过第一扭紧旋合机构41完成一端的螺母82的组装后,并联管接头通过管接头头翻转机构进行翻转,将未组装的一端位于工序操作的一端,以保证第二扭紧旋合机构42机构能够顺利的完成螺母82的组装。管接头翻转机构60为U型滑槽结构,U型滑槽的两端均与主体输送机构20的输送带连接。并联管接头的主体81从U型滑槽的一端滑入,从另一端滑出,实现并联管接头的翻转动作。
如图5、图6所示,主体分料机构11、第一螺母分料机构12和第二螺母分料机构13均包括振动盘、输送槽、电机101、齿轮库102以及中间挡板;电机101分别与齿轮库102和振动盘电连接,振动盘与输送槽连接,输送槽与主体输送机构20的输送带连接;齿轮库102将中间挡板传送至输送槽上,用于对并联管接头的主体81进行分隔、排序。振动盘将并联管接头的主体81排料输送至输送槽内定位,此时分料组件动作,分料组件电机101一直处于运转状态,电机101带动齿轮库102旋转,利用轮齿及中间挡板将主体81进行分隔、排序,使主体81按照一定时间间隔输送至输送带上,实现主体81分料动作。
其中,主体定位机构上设有用于检测并联管接头是否输送到位的检测机构,检测机构为对射电眼。主要实现管接头体在旋合拧紧工位中的定位作用,利用气缸带动主体81加紧块对来料的管接头主体81进行压紧定位。而由于接头主体81体积小、外形光滑呈八边形的特性容易出现漏抓情况,因此对接头主体81来料增加检测功能,该功能主要是在中间隔板及两边挡板安装对射电眼,根据感应状态的变化检测主体81是否输送到位,若检测到主体81到位则利用气缸对主体81进行夹紧定位。
另外,在第一螺母分料机构12和第二螺母分料机构13之间还设有半成品下料机构70和用于检测产品是否合格的检测装置;半成品下料机构70、检测装置均与主体输送机构20连接。
工作流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装设备主要包括主体81分料输送工序、主体81定位工序、螺母82分料工序、扭紧旋合工序、管接头翻转工序、半成品下料工序、成品下料工序等;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 人工将内螺纹主体81、螺母82分别倒入相关的振动盘进行理料。启动主体输送机构20的输送带,管接头主体81输送至工位相应位置与各个工序配合工作实现全自动组装;
2. 并联管接头主体81分料:振动盘将主体81排料输送至输送槽内定位,此时分料组件动作,分料组件电机101一直处于运转状态,电机101带动齿轮库102旋转,利用轮齿及中间挡板对主体81进行分隔、排序,使主体81按照一定时间间隔输送至输送带上,实现主体81分料动作;
3. 第一次扭紧旋合螺母82:根据感应状态的变化检测主体81是否输送到位,并利用第一主体定位机构31对主体81进行夹紧定位;第一螺母分料机构12的振动盘将螺母82排料输送至分料槽内定位,利用行程可调气缸402及交流减速电机401实现升降压紧、旋合动作,将螺母82与主体81一侧进行扭紧旋合;交流减速电机401通过同步带传动方式带动旋转轴403,从而实现转动轴带动旋合摩擦头旋转动作,使管接头的螺母82与管接头的主体81实现旋合配合:行程可调气缸402主要实现管接头螺母82冲压与管接头主体81定位配合功能:当管接头螺母82输送至螺母82上料槽指定位置时,气缸将带旋紧摩擦头404的转动轴将管接头螺母82压进至管接头主体81,使管接头螺母82与主体81进行扭紧旋合;
4. 半成品检测:主要对管接头主体81一侧螺母82是否组装及螺母82安装高度是否合格等进行检测、筛选,自动排除不合格品后,不合格产品通过半成品下料机构70排出,合格品进行下一步工序;
6. 主体81翻转:第一次扭紧旋合螺母82合格的产品通过主体81翻转机构翻转,利用U型槽实现管接头180度翻转动作,使管接头进入下一步工序,对管接头尚未组装螺母82一侧进行螺母82组装;
7. 第二次螺母82扭紧旋合:第二次扭紧旋合的操作与第一次螺母82扭紧旋合相同,即对并联管接头的另一端进行螺母82的组装;
8. 成品下料:完成两次螺母82组装的合格产品通过成品下料机构50输出;即完成了整个的组装工序。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并联管接头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理料机构、主体输送机构(20)、主体定位机构、扭紧旋合机构以及下料机构(50);所述的理料机构的出料口与主体输送机构(20)的连接,用于将物料传送至主体输送机构(20)的输送带上;所述的主体定位机构分别与主体输送机构(20)连接和扭紧旋合机构连接,主体定位机构用于将输送带上的并联管主体(81)定位,扭紧旋合机构用于将并联管的螺母(82)旋进并联管主体(81)上;所述的下料机构(50)与主体输送机构(20)连接,用于将成品输送至下一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联管接头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理料机构包括主体分料机构(11)、第一螺母分料机构(12)和第二螺母分料机构(13),所述的主体分料机构(11)、第一螺母分料机构(12)和第二螺母分料机构(13)的出料口依次与主体输送机构(20)的输送带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并联管接头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扭紧旋合机构包括第一扭紧旋合机构(41)和第二扭紧旋合机构(42),所述的主体定位机构包括第一主体定位(31)机构和第二主体定位机构(32);所述的第一主体定位(31)机构与第一扭紧旋合机构(41)连接,第一主体定位(31)和第一扭紧旋合机构(41)固定于主体输送机构(20),且设于第一螺母分料机构(12)处,第一螺母分料机构(12)与第一扭紧旋合机构(41)连接;所述的第二主体定位机构(32)与第二扭紧旋合机构(42)连接,第二主体定位和第二扭紧旋合机构(42)固定于主体输送机构(20),且设于第二螺母分料机构(13)处,第二螺母分料机构(13)与第二扭紧旋合机构(4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并联管接头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螺母分料机构(12)和第二螺母分料机构(13)之间设有管接头翻转机构(60),所述的管接头翻转机构(60)与主体输送机构(2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并联管接头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接头翻转机构(60)为U型滑槽结构,U型滑槽的两端均与主体输送机构(20)的输送带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并联管接头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分料机构(11)、第一螺母分料机构(12)和第二螺母分料机构(13)均包括振动盘、输送槽、电机(101)、齿轮库(102)以及中间挡板;所述的电机(101)分别与齿轮库(102)和振动盘电连接,振动盘与输送槽连接,输送槽与主体输送机构(20)的输送带连接;所述的齿轮库(102)将中间挡板传送至输送槽上,用于对并联管接头的主体(81)进行分隔、排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并联管接头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定位机构上设有用于检测并联管接头是否输送到位的检测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并联管接头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机构为对射电眼。
9.根据权利要求3至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并联管接头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扭紧旋合机构(41)和第二扭紧旋合机构(42)均包括交流减速电机(401)、行程可调气缸(402)、旋紧摩擦头(404)以及旋转轴(403),所述的交流减速电机(401)与旋转轴(403)连接,旋转轴(403)的一端与旋紧摩擦头(404)连接,所述的行程可调气缸(402)与旋转轴(403)连接,用于将旋转轴(403)往并联管接头主体(81)方向推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并联管接头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螺母分料机构(12)和第二螺母分料机构(13)之间还设有半成品下料机构(70)和用于检测产品是否合格的检测装置;所述的半成品下料机构(70)、检测装置均与主体输送机构(20)连接。
CN201821166860.2U 2018-07-23 2018-07-23 一种并联管接头的组装设备 Active CN2087740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66860.2U CN208774092U (zh) 2018-07-23 2018-07-23 一种并联管接头的组装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66860.2U CN208774092U (zh) 2018-07-23 2018-07-23 一种并联管接头的组装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74092U true CN208774092U (zh) 2019-04-23

Family

ID=66154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66860.2U Active CN208774092U (zh) 2018-07-23 2018-07-23 一种并联管接头的组装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740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05208A (zh) * 2020-06-28 2020-10-23 浙江韦氏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进水管自动化生产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05208A (zh) * 2020-06-28 2020-10-23 浙江韦氏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进水管自动化生产装置
CN111805208B (zh) * 2020-06-28 2021-09-10 浙江韦氏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进水管自动化生产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71254U (zh) 无油空压机缸盖与阀板自动化装配机构
CN207788223U (zh) 一种喷头泵芯组装转盘机
CN104985426A (zh) 一种龙虾扣自动组装机
CN103722353A (zh) O型圈组装设备
CN208496223U (zh) 一种施封锁头的自动生产装置
CN208774092U (zh) 一种并联管接头的组装设备
CN104546483A (zh) 混合制丸滚筒抛光装置
CN110814710A (zh) 一种o型圈自动化装配设备
CN103157986B (zh) 螺纹副自动装配机
CN105470779A (zh) 接线端子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CN209648013U (zh) 一种模组化柔性手机生产线
CN108002110A (zh) 可旋转的送线机构
CN104842082B (zh) 一种焊接链链节焊接装置
CN203679645U (zh) O型圈组装设备
CN106734659B (zh) 一种弹片自动铆合装置
CN207559257U (zh) 一种自动端子插片机
CN206047560U (zh) 一种口红管自动组装机
CN115741024A (zh) 四工位压定子端盖设备
CN204134704U (zh) 用于二次整粒的装置
CN208160335U (zh) 口红中套提升机
CN208758104U (zh) 一种电池检测系统
CN207816111U (zh) 烟花复合和药机
CN207606508U (zh) 一种截止阀装配机
CN106044165A (zh) 一种茶叶输送分流管
CN204957629U (zh) 一种适用于工业生产方面的的垂直式螺旋输送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12

Address after: 330000 No.399, Jianmo Avenue, Wangcheng New District, Xinjian District,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xi Liansu Technology Industry Co.,Ltd.

Address before: Shunde Longzhou road Longjiang 528318 Guangdong Liansu industrial village in Fosh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Liansu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