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69599U - 料理机 - Google Patents

料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69599U
CN208769599U CN201721163115.8U CN201721163115U CN208769599U CN 208769599 U CN208769599 U CN 208769599U CN 201721163115 U CN201721163115 U CN 201721163115U CN 208769599 U CN208769599 U CN 2087695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lient cushion
base
cooking machine
mounting portion
stirring c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6311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华
何柏锋
梅长云
何新华
伍世润
曹正
王跃
刘榕
范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Guangdong Midea Life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6311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695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695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695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料理机,所述料理机包括:机座,所述机座设有安装槽;搅拌杯,所述搅拌杯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机座和所述搅拌杯二者之一设有卡槽,另一设有卡扣,所述卡扣卡合于所述卡槽,将所述机座与所述搅拌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杯和所述机座之间设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和所述搅拌杯的下端卡紧连接,所述减震垫的硬度范围是30HRC~50HRC。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减弱料理机工作时的振动和噪音。

Description

料理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料理机。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料理机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现有料理机在工作的时候,其搅拌杯普遍会产生较大的振动,搅拌杯的振动会带动机座振动,从而导致整机振动而发出较大噪音,对用户造成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料理机,旨在减弱料理机工作时的振动和噪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料理机包括:
机座,所述机座设有安装槽;
搅拌杯,所述搅拌杯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
所述机座和所述搅拌杯二者之一设有卡槽,另一设有卡扣,所述卡扣卡合于所述卡槽,将所述机座与所述搅拌杯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搅拌杯和所述机座之间设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和所述搅拌杯的下端卡紧连接,所述减震垫的硬度范围是30HRC~50HRC。
可选地,所述搅拌杯包括杯体和设于所述杯体下端的安装部,所述机座环绕所述安装槽形成有承载台,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杯体架设于所述承载台之上,所述减震垫设于所述杯体与所述承载台之间,所述减震垫与所述杯体卡紧连接。
可选地,所述安装部的侧壁设有定位凸筋,所述减震垫设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凸筋容置于所述定位凹槽内。
可选地,定义所述减震垫沿所述机座轴向延伸的尺寸为所述减震垫的厚度C,6mm≤C≤10mm。
可选地,所述搅拌杯包括杯体和设于所述杯体下端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减震垫设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与所述安装部之间,所述减震垫与所述安装部卡紧连接。
可选地,所述安装槽的侧壁设有容置槽,所述减震垫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
可选地,所述容置槽的槽壁设有定位孔,所述减震垫面向所述定位孔的表面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插设于所述定位孔内。
可选地,所述减震垫开设有所述卡槽,所述安装部的侧壁凸设有所述卡扣。
可选地,所述安装槽的侧壁形成有与所述容置槽和所述卡槽连通的滑道,所述卡扣沿所述滑道滑动进入并卡合于所述卡槽内。
可选地,定义所述减震垫沿所述机座轴向延伸的尺寸为所述减震垫的厚度A,7mm≤A≤9mm。
可选地,所述搅拌杯包括杯体和设于所述杯体下端的安装部,所述机座环绕所述安装槽形成有承载台,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杯体架设于所述承载台之上,所述减震垫包括第一减震垫和第二减震垫,所述第一减震垫设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与所述安装部之间,所述第一减震垫与所述安装部卡紧连接,所述第二减震垫设于所述杯体与所述承载台之间,所述第二减震垫与所述杯体卡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于搅拌杯和机座之间设置硬度范围是30HRC~50HRC的减震垫,并使减震垫和搅拌杯的下端卡紧连接,这样,减震垫可对搅拌杯的振动进行有效的吸收,从而有效减弱机座的振动、削弱整机的振动,如此,便可有效降低料理机因整机振动而向外辐射的噪音,即有效减弱了料理机工作时的振动和噪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料理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机座与搅拌杯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Ⅲ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Ⅳ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料理机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Ⅵ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装配结构移出第一减震垫和定位柱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第一减震垫和定位柱的剖视图;
图9为图6中第二减震垫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料理机100,如破壁机、榨汁机、搅拌机、豆浆机等,旨在减弱料理机100工作时的振动和噪音,避免对用户造成不良影响。
所述料理机100包括:
机座10,所述机座10设有安装槽11;
搅拌杯30,所述搅拌杯30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1内;
所述机座10和所述搅拌杯30二者之一设有卡槽131,另一设有卡扣351,所述卡扣351卡合于所述卡槽131,将所述机座10与所述搅拌杯30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搅拌杯30和所述机座10之间设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和所述搅拌杯30的下端卡紧连接,所述减震垫的硬度范围是30HRC~50HRC。
具体地,机座10包括机壳(未标示)和设置于该机壳内的电机组件(未图示),机壳的上端面向下凹陷形成有安装槽11,机壳的上端面环绕该安装槽11还形成有承载台17,电机组件的输出轴套设有主离合器(未图示),该主离合器由安装槽11的底壁显露并位于安装槽11内。
搅拌杯30包括杯体33、盖合于该杯体33上端的杯盖31、以及设置于该杯体33下端的安装部35,搅拌杯30的杯体33内装置有搅拌刀片,带动搅拌刀片转动的刀轴的下端套设有从离合器(未图示),该从离合器由搅拌杯30的安装部35的底壁显露出。
将搅拌杯30的安装部35插入机座10的安装槽11内,并使料理机100上的卡扣351与卡槽131卡合配合,便可完成搅拌杯30的安装部35于机座10的安装槽11内的安装。此时,搅拌杯30固定连接于机座10,搅拌杯30的杯体33架设于机座10的承载台17之上,从离合器与主离合器完成耦合。之后,电机组件运行便可通过主离合器带动从离合器高速旋转,从而通过刀轴带动搅拌刀片高速旋转,对搅拌杯30内的食材进行搅拌。
在此结构的基础上,减震垫存在三种设置方式:
第一,减震垫设置于搅拌杯30的杯体33与机座10的承载台17之间,减震垫与杯体33卡紧连接;
第二,减震垫设置于机座10的安装槽11的槽壁与搅拌杯30的安装部35之间,减震垫与安装部35卡紧连接;
第三,减震垫包括第一减震垫13和第二减震垫37,第一减震垫13设置于机座10的安装槽11的槽壁与搅拌杯30的安装部35之间,第一减震垫13与安装部35卡紧连接,第二减震垫37设置于搅拌杯30的杯体33与机座10的承载台17之间,第二减震垫37与杯体33卡紧连接。
在上述三种设置方式中,减震垫均设置于搅拌杯30和机座10之间,并且减震垫均与搅拌杯30的下端卡紧连接,因此,减震垫可对搅拌杯30的振动起到吸收和阻隔传递的作用,避免搅拌杯30的振动传递至机座10而带动座机10振动。
因此,可以理解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于搅拌杯30和机座10之间设置硬度范围是30HRC~50HRC的减震垫,并使减震垫和搅拌杯30的下端卡紧连接,这样,减震垫可对搅拌杯30的振动进行有效的吸收,从而有效减弱机座10的振动、削弱整机的振动,如此,便可有效降低料理机100因整机振动而向外辐射的噪音,即有效减弱了料理机100工作时的振动和噪音。
下面将就料理机100的具体结构进行描述,并以料理机100水平放置为例进行介绍。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料理机100一实施例中,减震垫采用上述第三种设置方式进行布置,即,减震垫包括第一减震垫13和第二减震垫37,第一减震垫13设置于机座10的安装槽11的槽壁与搅拌杯30的安装部35之间,第一减震垫13与安装部35卡紧连接,第二减震垫37设置于搅拌杯30的杯体33与机座10的承载台17之间,第二减震垫37与杯体33卡紧连接。
对于第一减震垫13的设置,具体地,请参阅图1至图4,搅拌杯30安装部35的侧壁设置有若干卡扣351,若干卡扣351沿该安装部35的侧壁的周向间隔设置,与此同时,机座10的安装槽11的侧壁对应设置有若干第一减震垫13,若干第一减震垫13沿该安装槽11的侧壁的周向间隔设置,并且,每一第一减震垫13上开设有一卡槽131。若干卡槽131与若干卡扣351之间一一对应配合,当将安装部35插入安装槽11内并转动安装部35时,每一卡扣351滑动进入并卡合于一卡槽131内,此时,每一第一减震垫13面向安装部35侧壁的表面与安装部35的侧壁相抵接(卡紧连接)。如此,通过每一卡扣351卡合于一卡槽131内,便可实现搅拌杯30和机座10的固定连接,防止料理机100运行过程中,搅拌杯30与机座10因整机振动而脱离;并且,由于第一减震垫13还与安装部35的侧壁卡紧连接,搅拌杯30在料理机100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振动可被第一减震垫13有效吸收,从而有效减弱了机座10的振动、削弱了整机的振动,如此,有效降低了料理机100因整机振动而向外辐射的噪音,即有效减弱了料理机100工作时的振动和噪音。于此同时,由于卡槽131开设于第一减震垫13,还可使得第一减震垫13能够包覆于对应卡扣351的表面,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第一减震垫13对搅拌杯30振动的吸收效果。
此外,可以理解的,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第一减震垫13亦可设置于安装槽11的底壁,此时,卡槽131开设于安装槽11的侧壁,卡扣351凸设于安装部35的侧壁,当安装部35安装于安装槽11内时,卡扣351卡合于卡槽131内,可实现搅拌杯30与机座10固定连接,此时,第一减震垫13面向安装部35底壁的表面与搅拌杯30的安装部35的底壁相抵接(卡紧连接),可实现减震。
请进一步参阅图5至图8,所述安装槽11的侧壁设有容置槽15,所述第一减震垫13容置于所述容置槽15内。
本实施例中,机座10的安装槽11的侧壁开设有若干容置槽15,若干容置槽15沿该安装槽11的侧壁的周向间隔设置,并且,若干容置槽15与若干第一减震垫13之间一一对应,每一第一减震垫13均容置并卡持于一容置槽15内。具体地,每一卡槽131的左侧壁开设有一缺口,并且,每一对应容置槽15的左侧壁亦开设有一缺口,两缺口相互连通、共同形成一供卡扣351滑动进入卡槽131的通道(见图3)。
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将第一减震垫13容置于容置槽15内,可有效提升第一减震垫13的设置稳定性,从而有效保障第一减震垫13的减震效果,同时,还可有效提升搅拌杯30与机座10固定连接的稳定性。
如图6至图8所示,所述容置槽15的槽壁(具体为容置槽15的底壁)设有定位孔151,所述第一减震垫13面向所述定位孔151的表面设有定位柱133,所述定位柱133插设于所述定位孔151内。具体地,定位柱133与第一减震垫13可采用同种减震材料,利用一体成型技术制备得到。并且,定位柱133穿过定位孔151的部分的侧壁还形成有止挡部1331,该止挡部1331抵持于容置槽15底壁未设有第一减震垫13的一侧表面,以防止定位柱133从定位孔151中脱落。如此,可进一步提升第一减震垫13的设置稳定性,保障第一减震垫13的减震效果。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安装槽11的侧壁形成有与所述容置槽15和所述卡槽131连通的滑道117,所述卡扣351沿所述滑道117滑动进入并卡合于所述卡槽131内。
本实施例中,安装槽11的侧壁沿机座10径向凸设有若干挡板111,若干挡板111沿该安装槽11的侧壁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一挡板111的右端下表面连接有一止挡筋113,安装槽11的侧壁于若干挡板111的下方还形成有承托台115,每一止挡筋113远离对应挡板111的端部均与该承托台115连接,此时,每一挡板111及其右端下表面连接的止挡筋113与承托台115共同形成一上述容置槽15,并且,相邻二挡板111之间的承托台115与安装槽11的侧壁可配合形成一连通容置槽15且连通其中卡槽131的滑道117,卡扣351可沿该滑道117滑动进入并卡合于卡槽131内。如此,通过滑道117的设置,可使得卡扣351与卡槽131之间的装配和拆卸过程更加便捷、高效、且可靠,并且,这样的结构简单,生产方便。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卡扣351的上表面或下表面设有限位凸起3511和限位凹槽1311其中之一,所述卡槽131的侧壁对应位置处设有限位凸起3511和限位凹槽1311其中之另一,所述限位凸起3511于所述卡扣351卡合于所述卡槽131内时卡合于所述限位凹槽1311内。
本实施例中,卡扣351大致呈长条形,且沿安装部35的侧壁呈水平方向延伸设置,卡槽131与卡扣351的长度相当。如此,卡扣351滑动进入卡槽131的过程较方便,同时卡扣351与卡槽131的侧壁的接触面积较大,连接结构也较稳固。并且,卡扣351的上表面设有限位凸起3511,卡槽131的侧壁对应位置处设有限位凹槽1311,当卡扣351滑动进入并卡合于卡槽131内时,限位凸起3511容置并卡合于限位凹槽1311内。如此,可有效提升卡扣351与卡槽131的配合稳定性,保障第一减震垫13的减震效果,同时还可提升搅拌杯30与机座10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卡槽131的槽壁设有增摩结构1313。本实施例中,卡槽131的面向其上限位凹槽1311的侧壁(本实施例中,即为卡槽131的位于下方的侧壁)设有增摩结构1313,增摩结构1313为弧形凸起,且该弧形凸起沿机座10径向延伸设置。如此,可有效增大卡扣351与卡槽131接触时的摩擦力,增加二者之间配合的稳定性,从而有效保障第一减震垫13的减震效果。可以理解的,根据实际应用需求,亦可将增摩结构1313设置于卡槽131的底壁、右侧壁、或位于上方的侧壁。
如图8所示,定义所述第一减震垫13沿所述机座10轴向延伸的尺寸为所述第一减震垫13的厚度A,7mm≤A≤9mm。如此,可有效利用第一减震垫13沿机座10轴向的压缩量来达到减震效果,从而有效减小整机振动,降低整机噪音。
对于第二减震垫37的设置,具体地,请参阅图2、图5、及图6,安装部35大致呈圆筒状结构,且呈竖直方向延伸设置。安装部35的上端连接于杯体33的底壁,且位于杯体33底壁的中部。安装部35与安装槽11的直径相当,且小于杯体33底壁的直径,这样,当安装部35安装于安装槽11内时,第二减震垫37位于杯体33的底壁与承载台17的台面之间,杯体33底壁未设有安装部35的部分表面抵接于第二减震垫37的上表面,同时,承载台17的台面抵接于第二减震垫37的下表面,即,第二减震垫37面向杯体33底壁的表面与杯体33的底壁相抵接(卡紧连接),此时,承载台17通过第二减震垫37对杯体33起到承托、支撑的作用,可避免主离合器上负载的重量过大而使电机组件损坏。并且,由于第二减震垫37与杯体33的底壁卡紧连接,利用第二减震垫37沿机座10轴向的压缩量还可达到有效吸收杯体33振动的效果,从而有效减小整机振动,降低整机噪音。
请进一步参阅图6至图9,所述安装部35的侧壁于所述卡扣351上方设有定位凸筋353,所述第二减震垫37设有定位凹槽371,所述定位凸筋353容置于所述定位凹槽371内。
本实施例中,定位凸筋353呈环形设置,且其沿安装部35的侧壁环绕安装部35设置。相应地,第二减震垫37亦呈环形设置,且其套设于安装部35。此时,第二减震垫37的环圈内表面形成有环形的定位凹槽371,前述呈环形设置的定位凸筋353容置并卡持于该环形的定位凹槽371内,从而实现了第二减震垫37于安装部35侧壁的稳固固定,有效保障了第二减震垫37的减震效果。
具体地,如图9所示,定义所述定位凹槽371沿所述机座10径向延伸的尺寸为所述定位凹槽371的深度B,2mm≤B≤5mm。如此,可进一步增强第二减震垫37的稳定性,保障其减震效果。
定义所述第二减震垫37沿所述机座10轴向延伸的尺寸为所述第二减震垫37的厚度C,6mm≤C≤10mm。如此,可有效利用第二减震垫37沿机座10轴向的压缩量来达到减震效果,从而有效减小整机振动,降低整机噪音。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料理机100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减震垫13和第二减震垫37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择一进行使用,具体结构可参照前述实施例,再次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料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座,所述机座设有安装槽;
搅拌杯,所述搅拌杯包括杯体和设于所述杯体下端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
所述机座和所述搅拌杯二者之一设有卡槽,另一设有卡扣,所述卡扣卡合于所述卡槽,将所述机座与所述搅拌杯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搅拌杯和所述机座之间设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和所述搅拌杯的下端卡紧连接,所述减震垫的硬度范围是30HRC~50HRC。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环绕所述安装槽形成有承载台,所述杯体架设于所述承载台之上,所述减震垫设于所述杯体与所述承载台之间,所述减震垫与所述杯体卡紧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的侧壁设有定位凸筋,所述减震垫设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凸筋容置于所述定位凹槽内。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减震垫沿所述机座轴向延伸的尺寸为所述减震垫的厚度C,6mm≤C≤1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设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与所述安装部之间,所述减震垫与所述安装部卡紧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侧壁设有容置槽,所述减震垫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壁设有定位孔,所述减震垫面向所述定位孔的表面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插设于所述定位孔内。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开设有所述卡槽,所述安装部的侧壁凸设有所述卡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侧壁形成有与所述容置槽和所述卡槽连通的滑道,所述卡扣沿所述滑道滑动进入并卡合于所述卡槽内。
10.如权利要求5-9中任一项所述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减震垫沿所述机座轴向延伸的尺寸为所述减震垫的厚度A,7mm≤A≤9mm。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环绕所述安装槽形成有承载台,所述杯体架设于所述承载台之上,所述减震垫包括第一减震垫和第二减震垫,所述第一减震垫设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与所述安装部之间,所述第一减震垫与所述安装部卡紧连接,所述第二减震垫设于所述杯体与所述承载台之间,所述第二减震垫与所述杯体卡紧连接。
CN201721163115.8U 2017-09-11 2017-09-11 料理机 Active CN2087695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63115.8U CN208769599U (zh) 2017-09-11 2017-09-11 料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63115.8U CN208769599U (zh) 2017-09-11 2017-09-11 料理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69599U true CN208769599U (zh) 2019-04-23

Family

ID=66141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63115.8U Active CN208769599U (zh) 2017-09-11 2017-09-11 料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695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03307A (zh) * 2020-01-14 2020-05-29 张雪梅 一种医疗药物磨粉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03307A (zh) * 2020-01-14 2020-05-29 张雪梅 一种医疗药物磨粉机
CN111203307B (zh) * 2020-01-14 2021-11-19 鹤壁市人民医院 一种医疗药物磨粉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06470U (zh) 一种减震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JP2003326083A (ja) 駆動部防震構造を有する洗濯機
CN208692940U (zh) 搅拌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08769599U (zh) 料理机
CN207323362U (zh) 食物料理机
CN111588283B (zh) 一种噪音低的食品加工机
CN205625696U (zh) 破壁机和破壁机的主机
CN208926102U (zh) 搅拌杯组件和食物料理机
CN211609425U (zh) 一种噪音低的食品加工机
CN208031061U (zh) 一种低噪音的料理机
CN208551497U (zh) 胶脚组件及食物处理机
CN208926034U (zh) 食物料理机
CN208973348U (zh) 一种减震降噪型烹饪器具
CN208031063U (zh) 一种运行稳定的破壁料理机
CN107157358B (zh) 料理机
CN210383597U (zh) 一种静音炒菜机
CN209733660U (zh) 一种自适应同心度的料理机
CN209285213U (zh) 一种工作稳定的食品加工机
CN208228875U (zh) 机座和料理机
CN208926013U (zh) 减震垫和食物料理机
CN219249960U (zh) 搅拌刀组件及搅拌机
CN109691908A (zh) 磁盘、搅拌刀具组件及食物料理机
CN211749057U (zh) 一种减振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CN211270303U (zh) 一种结构紧凑的食品加工机
CN207940800U (zh)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破壁料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