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64427U - 一种电磁阀线圈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磁阀线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64427U
CN208764427U CN201821134383.1U CN201821134383U CN208764427U CN 208764427 U CN208764427 U CN 208764427U CN 201821134383 U CN201821134383 U CN 201821134383U CN 208764427 U CN208764427 U CN 2087644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electromagnetic valve
canister portion
shell
valve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3438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皇甫美蓉
皇甫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EITAI INDUSTRIAL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EITAI INDUSTRIAL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EITAI INDUSTRIAL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EITAI INDUSTRIAL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3438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644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644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6442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阀线圈,包括线圈骨架、线圈、壳体、封盖和进电装置,线圈骨架由顶板、中筒部和底板构成,中筒部为两端贯通的中空长方体结构,中筒部具有内侧环面和外侧环面,中筒部的内腔也为长方体结构,金属套设置于中筒部的内腔中,中筒部的一端连接有顶板,另一端连接有底板,线圈缠绕在外侧环面上,线圈骨架设置在壳体内,壳体的顶部盖设有封盖,进电装置一端外露于壳体,并连接电源,另一端设置在壳体内。将线圈骨架由圆形变矩形,增加电磁吸力,利用这种电磁阀线圈的电磁阀可节能20‑70%,同功率下线径变小,成本降低,而且加工简单,整流元件加工简单,维修方便,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电磁阀线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阀线圈。
背景技术
目前,电磁继电器已经广泛用于家用电器、汽车等上,随着技术的发展,其种类也越来越多,其内部的线圈架是每种电磁继电器必不可少的部件。现有电磁阀包括有主阀体部分和控制部分,该控制部分包括有线圈组合、接线座、接线盒和先导阀的阀杆穿设在壳体内,接线座设置在该壳体上,接线盒套设在该接线座外,有与插片相连的电器元件,外部接线穿过接线盒后与该电器元件相连。在电磁阀得电动作时,壳体内的线圈具有电流,在壳体内产生电磁场,电磁场作用在先导阀的阀杆上,先导阀的阀杆动作,实现了利用先导阀驱动电磁阀的主阀体部分动作。然而,由于其漆包线所绕的线圈架外型呈圆柱形,但是其外壳为矩形,所以线圈架在矩形腔室中所占的空间是小的,也因此,为了达到所需的磁通量,必须使用更粗的漆包线缠绕在线圈架上来完成,因此成本高。
在静铁芯面上有整流环,用于改变电流,但是其加工难,需要在静铁芯面上加槽,维修或者更换不方便,需要将电磁阀全部拆开,而且在交流变直流电的整流过程中,会产生噪音,而且磁场不稳定。
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电磁阀线圈,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磁阀线圈,通过改进线圈骨架和整流环等的结构等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阀线圈,包括线圈骨架、线圈、壳体、封盖和进电装置,
所述线圈骨架由顶板、中筒部和底板构成,所述顶板具有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应的第二表面、自所述第一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侧面、自所述第一表面贯穿至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中筒部为两端贯通的中空长方体结构,所述中筒部具有内侧环面和与所述内侧环面相对应的外侧环面,所述中筒部的内腔也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底板具有第三表面、与所述第三表面相对应的第四表面、自所述第三表面贯穿至所述第四表面的第二通孔,金属套设置于中筒部的内腔中,并且与所述内侧环面相贴合,所述中筒部的一端连接有所述顶板,另一端连接有所述底板,所述线圈缠绕在所述外侧环面上,所述第二表面接触所述线圈顶部,所述第三表面接触所述线圈的底部,
所述壳体的内腔由隔板分成线圈区和通电区,缠绕有线圈的线圈骨架设置在线圈区内,所述第四表面与所述壳体内腔的底部贴合,所述壳体的顶部盖设有所述封盖,所述第一表面贴合所述封盖,所述进电装置一端外露于所述壳体,并连接电源,另一端设置在通电区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电磁阀线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顶板的第一表面上设有凸环,所述凸环与所述顶板呈一体结构,所述凸环的外侧设有第一静密封圈,所述封盖与所述凸环和第一静密封圈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电磁阀线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板的第四表面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二静密封圈嵌设在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二静密封圈接触所述壳体内腔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电磁阀线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磁阀线圈还包括整流元件,所述整流元件与所述进电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整流元件嵌设于所述隔板上,其一端设置在所述线圈区内,另一端设置在所述通电区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电磁阀线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磁阀线圈还包括导电插针,所述顶板的第一侧面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导电插针一部分插入第二凹槽中,另一端穿过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线圈区内,所述导电插针与所述进电装置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电磁阀线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为长方体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电磁阀线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线圈骨架为绝缘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电磁阀线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电装置包括电源插片、塑胶底座和弹簧连接片,所述电源插片的底端固定在所述塑胶底座上,顶端外露于所述塑胶底座,并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插片的底端连接所述弹簧连接片的固定端,所述弹簧连接片的活动端与整流元件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磁阀线圈,其优点如下:
1、线圈骨架由圆形变矩形,增加电磁吸力,在线圈长度不变情况下,同样数量线圈电磁吸力更大;
2、利用这种电磁阀线圈的电磁阀可节能20-70%,同功率下线径变小,成本降低;
3、不需要整流环,通过电磁阀线圈加上整流元件的结构既可以直流、交流电通用,又可以避免电磁阀中先导阀组件结构复杂,不要加槽,加工简单,维修方便,因为是在线圈骨架外,而且噪音变低,磁场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1中的一种电磁阀线圈的一个角度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1中的一种电磁阀线圈的另一个角度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1中的一种电磁阀线圈的壳体的第一种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1中的一种电磁阀线圈的壳体的第二种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1中的一种电磁阀线圈的壳体的第三种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线圈骨架、11为顶板、111为第一表面、112为第二表面、113为第一侧面、114为凸环、12为中筒部、121为内侧环面、122为外侧环面、13为底板、131为第三表面、132为第四表面、2为线圈、3为整流元件、4为壳体、41为隔板、5为封盖、6为进电装置、61为电源插片、62为塑胶底座、63为弹簧连接片、8为第一静密封圈、9为第二静密封圈、10为导电插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磁阀线圈,其包括:线圈骨架1、线圈2、整流元件3、壳体4、封盖5和进电装置6。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首先,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其次,本实用新型利用结构示意图等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电磁阀线圈结构的示意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实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电磁阀线圈包括线圈骨架1、线圈2、整流元件3、壳体4、封盖5和进电装置6。下面着重介绍上述各部件。
具体请参阅图1至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1中的一种电磁阀线圈的一个角度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1中的一种电磁阀线圈的另一个角度剖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2所示,为了便于理解,将线圈骨架1分成顶板11、中筒部12和底板13,其三者的连接结构类似于“工”字形。顶板11分为第一表面111、第二表面112、第一侧面113在顶板11中央还有第一通孔(未图示),第一表面111与第二表面112相对应、第一侧面113从第一表面111延伸至第二表面112,中筒部12是两端贯通的中空长方体结构,为了便于理解,将中筒部12分为内侧环面121和外侧环面122,外侧环面122与内侧环面121相对应,中筒部12的内腔也为长方体结构,即外侧环面122由四个平面组成,四个平面均为矩形,围成一长方体结构,内侧环面121也是由四个平面组成,四个平面均为矩形,围成一长方体结构,底板13分为第三表面131、第四表面132,第四表面132与第三表面131相对应,在底板13中心设有第二通孔(未图示),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与中筒部12的内腔连通,一种比较恰当的方式是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为长方体形。中筒部12的一端连接有顶板11,另一端连接有底板13,线圈2缠绕在外侧环面122上,第二表面112接触线圈2顶部,第三表面131接触线圈2的底部,在线圈长度不变情况下,同样数量线圈矩形结构使电磁吸力更大。金属套(未图示)设置在中筒部12的内腔中,并且与内侧环面121相贴合,壳体4的内腔由隔板41分成线圈区(未图示)和通电区(未图示),缠绕有线圈2的线圈骨架1设置在线圈区内,第四表面132与壳体4内腔的底部贴合,壳体4的顶部盖设有封盖5,如图3-5所示,壳体4的结构还可以有多种,由于在图中可以明确看出,所以不再赘述。
请继续参阅图1,第一表面111贴合封盖5,顶板11的第一侧面113上设有第二凹槽,导电插针10一部分插入第二凹槽中,另一端穿过隔板41设置在线圈区内,导电插针10与进电装置6电性连接。进电装置6一端外露于壳体4,并连接电源,另一端设置在通电区内,并与整流元件3电性连接,整流元件3嵌设于隔板41上,其一端设置在线圈区内,另一端设置在通电区内,整流元件3独立设置在线圈2和线圈骨架1的外部,所以不会使它们的结构复杂,而且整流元件3的成本在0.08元至0.1元,而原来的整流环的仅生产制造成本就在0.5至1元,所以整流元件3与原来的整流环相比,价格更低。
为了减少点焊、线连接等不必要的构造,上述进电装置6包括电源插片61、塑胶底座62和弹簧连接片63,电源插片61的底端固定在塑胶底座62上,顶端外露于塑胶底座62,并与电源电性连接,电源插片61的底端连接弹簧连接片63的固定端,弹簧连接片63的活动端与整流元件3电性连接。
由于在接通电源后,电磁阀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轻微的振动摩擦,所以顶板11的第一表面111上设有凸环114,凸环114与顶板11呈一体结构,凸环114的外侧设有第一静密封圈8,封盖5与凸环114和第一静密封圈9接触。底板13的第四表面132上设有第一凹槽(未图示),第二静密封圈9嵌设在第一凹槽中,第二静密封圈9接触壳体4内腔的底部。在顶板11与封盖5摩擦时,第一静密封圈8防止水或灰尘进入,还能够减少摩擦产生的磨损和噪音,在底板13与壳体4摩擦时,第二静密封圈9够减少摩擦产生的磨损和噪音。
上述电磁阀线圈的部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上提到的种类。
根据公式磁通量Φ=磁场强度B×有效面积S,将实施例1与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对比如下:
由于实施例2中的实验数据与实施例1相似,故在此不再赘述,从上表可以看出,相同磁通量条件下,本申请所述方案中的漆包铜线铜芯直径更小,电磁阀工作电流更低、线圈工作温度更低、有效面积更大,因此生产成本低廉、寿命更长。
而且经现实实验对比发现:本申请方案的整流元件使用寿命更长,成本更低。
所属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能够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或目的之一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磁阀线圈,将线圈骨架由圆形变矩形,增加电磁吸力,利用这种电磁阀线圈的电磁阀可节能20-70%,同功率下线径变小,成本降低,而且加工简单,整流元件加工简单,维修方便,成本低。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电磁阀线圈,其特征是:包括线圈骨架、线圈、壳体、封盖和进电装置,
所述线圈骨架由顶板、中筒部和底板构成,所述顶板具有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应的第二表面、自所述第一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侧面、自所述第一表面贯穿至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中筒部为两端贯通的中空长方体结构,所述中筒部具有内侧环面和与所述内侧环面相对应的外侧环面,所述中筒部的内腔也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底板具有第三表面、与所述第三表面相对应的第四表面、自所述第三表面贯穿至所述第四表面的第二通孔,金属套设置于中筒部的内腔中,并且与所述内侧环面相贴合,所述中筒部的一端连接有所述顶板,另一端连接有所述底板,所述线圈缠绕在所述外侧环面上,所述第二表面接触所述线圈顶部,所述第三表面接触所述线圈的底部,
所述壳体的内腔由隔板分成线圈区和通电区,缠绕有线圈的线圈骨架设置在线圈区内,所述第四表面与所述壳体内腔的底部贴合,所述壳体的顶部盖设有所述封盖,所述第一表面贴合所述封盖,所述进电装置一端外露于所述壳体,并连接电源,另一端设置在通电区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线圈,其特征是:所述顶板的第一表面上设有凸环,所述凸环与所述顶板呈一体结构,所述凸环的外侧设有第一静密封圈,所述封盖与所述凸环和第一静密封圈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线圈,其特征是:所述底板的第四表面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二静密封圈嵌设在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二静密封圈接触所述壳体内腔的底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线圈,其特征是:所述电磁阀线圈还包括整流元件,所述整流元件与所述进电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整流元件嵌设于所述隔板上,其一端设置在所述线圈区内,另一端设置在所述通电区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线圈,其特征是:所述电磁阀线圈还包括导电插针,所述顶板的第一侧面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导电插针一部分插入第二凹槽中,另一端穿过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线圈区内,所述导电插针与所述进电装置电性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线圈,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为长方体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线圈,其特征是:所述线圈骨架为绝缘材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线圈,其特征是:所述进电装置包括电源插片、塑胶底座和弹簧连接片,所述电源插片的底端固定在所述塑胶底座上,顶端外露于所述塑胶底座,并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插片的底端连接所述弹簧连接片的固定端,所述弹簧连接片的活动端与整流元件电性连接。
CN201821134383.1U 2018-07-17 2018-07-17 一种电磁阀线圈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644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34383.1U CN208764427U (zh) 2018-07-17 2018-07-17 一种电磁阀线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34383.1U CN208764427U (zh) 2018-07-17 2018-07-17 一种电磁阀线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64427U true CN208764427U (zh) 2019-04-19

Family

ID=66128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34383.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64427U (zh) 2018-07-17 2018-07-17 一种电磁阀线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644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25856A (zh) * 2018-07-17 2018-11-16 宁波飞泰工业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阀线圈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25856A (zh) * 2018-07-17 2018-11-16 宁波飞泰工业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阀线圈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39839B2 (en) High-current electrical coil, and transformer construction including same
WO2012014649A1 (ja) 振動発電機
RU2415340C1 (ru) Компакт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зажигания газа для электробытовых приборов, в частности для кухонных плит
CN201063318Y (zh) 磁保持外置继电器
CN208764427U (zh) 一种电磁阀线圈
KR20090104543A (ko) 압축기용 전자클러치의 필드코일 어셈블리
JP2011172428A (ja) 振動発電機
CN107403707A (zh) 稳磁式接触器
CN203536306U (zh) 磁保持继电器
CN108825856A (zh) 一种电磁阀线圈
CN206349307U (zh) 超小型交流电磁继电器
US3036247A (en) Electromagnet
US10204756B2 (en) Coil terminal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provided therewith
CN103794331A (zh) 摆动式双保持电磁铁
CN103915290A (zh) 直动式磁路结构的磁保持继电器
CN209133326U (zh) 电感器
CN209374205U (zh) 一种反向电磁铁
CN106531558B (zh) 直流控制接触器
CN207381331U (zh) 一种铁芯摆动式继电器
CN211957577U (zh) 小型断路器磁系统以及小型断路器
CN206628424U (zh) 一种改良式直流接触器
JP2018081960A (ja) コイルユニット、及び、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CN216201021U (zh) 接线结构及电磁阀
CN219286303U (zh) 一种断路器的伸缩式导电杆
CN204651117U (zh) 一种线圈可更换型比例电磁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9

Termination date: 202107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