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62518U - 一种机械领域的皮革自动挤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械领域的皮革自动挤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62518U
CN208762518U CN201820762693.1U CN201820762693U CN208762518U CN 208762518 U CN208762518 U CN 208762518U CN 201820762693 U CN201820762693 U CN 201820762693U CN 208762518 U CN208762518 U CN 2087625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spring
bar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6269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志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xi County Changjiang tan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Zun Jie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Zun Jie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Zun Jie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6269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625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625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6251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And Processing Of Natural Fur Or Leather (AREA)

Abstract

一种机械领域的皮革自动挤压装置,包括底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支撑装置、第一电缸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装置上方的移动板装置、位于所述移动板装置上方的压平装置、设置于所述压平装置上的第二电缸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将皮革稳固的固定,进而能将皮革拉直,方便对皮革进行压平,可以保证压平的质量,提高皮革的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机械领域的皮革自动挤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机械领域的皮革自动挤压装置。
背景技术
皮革是经脱毛和鞣制等物理、化学加工所得到的已经变性不易腐烂的动物皮。皮革是由天然蛋白质纤维在三维空间紧密编织构成的,其表面有一种特殊的粒面层,具有自然的粒纹和光泽,手感舒适。市面上的皮革自动挤压装置不能将皮革稳固的固定,进而不能将皮革拉直,不便对皮革进行压平,难以保证压平的质量,难以提高皮革的品质。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机械领域的皮革自动挤压装置。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械领域的皮革自动挤压装置,包括底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支撑装置、第一电缸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装置上方的移动板装置、位于所述移动板装置上方的压平装置、设置于所述压平装置上的第二电缸装置,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位于其下的若干万向轮、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方的固定杆、第一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方的第一支撑板,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下方的若干第二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的支架、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第一滑轮,所述移动板装置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左右两端,所述移动板装置包括移动板、设置于所述移动板下方的定位架、设置于所述定位架上的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定位架下方的第一连接杆、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上的第二滑轮、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移动板上方的弹性杆、设置于所述弹性杆上的压块、设置于所述压块上方的握持杆,所述第一电缸装置包括第一电缸、设置于所述第一电缸上的第一推杆、设置于所述第一电缸上方的第一光滑块、位于所述第一推杆左右两侧的第三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推杆上方的推块,所述第二电缸装置包括第二电缸、设置于所述第二电缸上的第二推杆、位于所述第二推杆上下两侧的横杆、设置于所述横杆左侧的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二光滑块、设置于所述第二推杆上方的第一限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一限定杆右侧的第四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二推杆左侧的第二连接杆、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杆右侧的第五弹簧,所述压平装置包括横板、设置于所述横板上的第三光滑块、位于所述横板上方的第二限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二限定杆下方的升降杆、若干第六弹簧、设置于所述升降杆下方的连接板、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的若干第三滑轮。
所述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滑轮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支架枢轴连接。
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上且与所述第二支撑板滑动接触,所述定位架的一端与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架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左右表面且与所述第二支撑杆滑动接触,所述定位架的另一端亦顶靠在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下表面上且与所述第二支撑板滑动接触,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右端与所述定位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定位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滑轮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杆枢轴连接。
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杆的一端与所述移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压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压块的下端顶靠在所述移动板的上表面上,所述握持杆的下端与所述弹性杆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电缸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电缸连接,所述第一光滑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电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杆贯穿所述第一光滑块的上下表面且与所述第一光滑块滑动接触,所述第三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光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推块的纵截面为等边三角形,所述推块与所述第一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推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电缸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电缸连接,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光滑块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杆贯穿所述第二光滑块的左右表面且与所述第二光滑块滑动接触。
所述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电缸固定连接,所述横杆的左端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定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一限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右端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的右端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
所述横板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横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三光滑块收容于所述第二通孔内且与所述横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限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弹簧的下端与所述横板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限定杆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贯穿所述第三光滑块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升降杆的下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两个第三通孔,所述第三滑轮收容于所述第三通孔内且与所述连接板枢轴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机械领域的皮革自动挤压装置能将皮革稳固的固定,进而能将皮革拉直,方便对皮革进行压平,可以保证压平的质量,提高皮革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械领域的皮革自动挤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机械领域的皮革自动挤压装置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机械领域的皮革自动挤压装置包括底板1、设置于所述底板1上的支撑装置2、第一电缸装置4、设置于所述支撑装置2上方的移动板装置3、位于所述移动板装置3上方的压平装置6、设置于所述压平装置6上的第二电缸装置5。
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位于其下的若干万向轮11、设置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固定杆12、第一支撑杆13、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3上方的第一支撑板14。所述底板1为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万向轮11设置于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上,所述万向轮11设置有四个,所述万向轮11可以带动所述底板1移动。所述固定杆12为斜杆,所述固定杆12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对所述固定杆12起支撑作用。所述第一支撑杆13为竖直杆,所述第一支撑杆13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对所述第一支撑杆13起支撑作用,所述固定杆12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12对所述第一支撑杆13起固定作用。所述第一支撑板14为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13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3对所述第一支撑板14起支撑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装置2包括第二支撑板21、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21下方的若干第二支撑杆22、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22上的支架23、设置于所述支架23上的第一滑轮24。所述第二支撑板21为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22为竖直杆,所述第二支撑杆22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22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22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对所述第二支撑杆22起支撑作用,所述第二支撑杆22对所述第二支撑板21起支撑作用。所述支架23为弯折状,所述支架23设置有两个,所述支架2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2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22对所述支架23起支撑作用,所述支架2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滑轮24为圆柱体,所述第一滑轮24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滑轮24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支架23枢轴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滑轮24可以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旋转。
如图1所示,所述移动板装置3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21的左右两端,所述移动板装置3包括移动板31、设置于所述移动板31下方的定位架32、设置于所述定位架32上的第一弹簧33、设置于所述定位架32下方的第一连接杆34、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杆34上的第二滑轮35、第二弹簧36、设置于所述移动板31上方的弹性杆37、设置于所述弹性杆37上的压块38、设置于所述压块38上方的握持杆39。所述移动板31为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移动板31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第二支撑板21的上表面上且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1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移动板31可以在所述第二支撑板21上左右移动。所述定位架32为弯折状,所述定位架32的一端端与所述移动板3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架32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支撑杆22的左右表面且与所述第二支撑杆22滑动接触,使得所述定位架32可以在所述第二支撑杆22上稳定的左右移动,所述定位架32的另一端亦顶靠在所述第二支撑板21的下表面上且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1滑动接触,所述第一滑轮24顶靠在所述定位架32上,所述第一滑轮24使得所述定位架32稳定的左右移动。所述第一弹簧33为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弹簧3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33的右端与所述定位架3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34为竖直杆,所述第一连接杆34的上端与所述定位架3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34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连接杆34可以带动所述定位架32左右移动。所述第二滑轮35为圆柱体,所述第二滑轮35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杆34枢轴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滑轮35可以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旋转。所述第二弹簧36为水平放置,所述第二弹簧3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3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3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2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22对所述第二弹簧36起支撑作用。所述弹性杆37为弯曲杆,所述弹性杆37的一端与所述移动板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31可以带动所述弹性杆37左右移动,所述弹性杆37为弹性材料制成,使其可以弯曲变形。所述压块38为弯曲状,所述弯曲杆37的另一端与所述压块38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压块38的下端顶靠在所述移动板31的上表面上。所述握持杆39为斜杆,所述握持杆39的下端与所述弹性杆37固定连接,所述握持杆39方便使用者的握持。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电缸装置4包括第一电缸41、设置于所述第一电缸41上的第一推杆42、设置于所述第一电缸41上方的第一光滑块43、位于所述第一推杆42左右两侧的第三弹簧44、设置于所述第一推杆42上方的推块45。所述第一电缸41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第一电缸41上设置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开闭,所述第一电缸41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对所述第一电缸41起支撑作用。所述第一推杆42为竖直杆,所述第一推杆42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电缸41连接,所述第一电缸41可以带动所述第一推杆42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光滑块43为圆柱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光滑块43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电缸4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杆42贯穿所述第一光滑块43的上下表面且与所述第一光滑块43滑动接触,所述第一光滑块43由光滑材料制成,使其可以减小所述第一推杆42上下移动时与所述第一光滑块43之间的摩擦力,所述第一光滑块43使得所述第一推杆42可以在所述第一光滑块43上稳定的上下移动。所述第三弹簧44为竖直放置,所述第三弹簧44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三弹簧44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光滑块4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光滑块43对所述第三弹簧44起支撑作用。所述推块45的纵截面为等边三角形,所述推块45与所述第一推杆42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44的上端与所述推块4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杆42可以带动所述推块45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滑轮35顶靠在所述推块45的侧面上,进而所述推块45可以使得所述第二滑轮35向两侧移动。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电缸装置5包括第二电缸51、设置于所述第二电缸51上的第二推杆52、位于所述第二推杆52上下两侧的横杆55、设置于所述横杆55左侧的固定板53、设置于所述固定板53上的第二光滑块54、设置于所述第二推杆52上方的第一限定杆56、设置于所述第一限定杆56右侧的第四弹簧57、设置于所述第二推杆52左侧的第二连接杆58、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杆58右侧的第五弹簧59。所述第二电缸51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第二电缸51上设置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开闭,所述第二电缸51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14对所述第二电缸51起支撑作用。所述第二推杆52为水平杆,所述第二推杆52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电缸51连接,所述第二电缸51可以带动所述第二推杆52左右移动。所述固定板53为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固定板53上设置有第一通孔531,所述第一通孔531为方孔且贯穿所述固定板53的左右表面。所述第二光滑块54为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光滑块54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531内且与所述固定板5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杆52贯穿所述第二光滑块54的左右表面且与所述第二光滑块54滑动接触,所述第二光滑块54由光滑材料制成,使其可以减小所述第二推杆52左右移动时与所述第二光滑块54之间的摩擦力,所述第二光滑块54使得所述第二推杆52在所述第二光滑块54上稳定的左右移动。所述横杆55设置有两个,所述横杆55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电缸51固定连接,所述横杆55的左端与所述固定板5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缸51对所述横杆55起支撑作用,所述横杆55对所述固定板53起支撑作用。所述第一限定杆56为竖直杆,所述第一限定杆56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推杆5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杆52可以带动所述第一限定杆56左右移动。所述第四弹簧57为水平放置,所述第四弹簧57的左端与所述第一限定杆56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57的右端与所述固定板53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57可以防止所述第一限定杆56过度的左右移动。所述第二连接杆58为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推杆52的左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5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杆52可以带动所述第二连接杆58左右移动。所述第五弹簧59为水平放置,所述第五弹簧59的左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58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59的右端与所述固定板53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59可以防止所述第二连接杆58过度的左右移动。
如图1所示,所述压平装置6包括横板61、设置于所述横板61上的第三光滑块62、位于所述横板61上方的第二限定杆63、设置于所述第二限定杆63下方的升降杆65、若干第六弹簧64、设置于所述升降杆65下方的连接板66、设置于所述连接板66上的若干第三滑轮67。所述横板61为长方体,所述横板61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二连接杆58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二连接杆58可以带动所述横板61左右移动,所述横板61上设置有第二通孔611,所述第二通孔611为方孔且贯穿所述横板61的上下表面。所述第三光滑块62为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光滑块62收容于所述第二通孔611内且与所述横板6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光滑块62由光滑材料制成,使其可以减小摩擦力。所述第二限定杆63为水平杆。所述第六弹簧64为竖直放置,所述第六弹簧64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升降杆65的左右两侧,所述第六弹簧64的上端与所述第二限定杆63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弹簧64的下端与所述横板61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弹簧64处于拉伸状态,进而所述第六弹簧64可以向下拉动所述第二限定杆63。所述升降杆65为竖直杆,所述升降杆65的上端与所述第二限定杆63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65贯穿所述第三光滑块62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三光滑块62使得所述升降杆65可以在所述第三光滑块62上稳定的上下移动。所述连接板66为水平放置,所述升降杆65的下端与所述连接板66固定连接,使得所述升降杆65可以带动所述连接板66左右移动,所述连接板66上设置有两个第三通孔661,所述第三通孔661位于所述升降杆65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三通孔661为方孔且贯穿所述连接板66的上下表面。所述第三滑轮67设有两个,所述第三滑轮67为圆柱体,所述第三滑轮67收容于所述第三通孔661内且与所述连接板66枢轴连接,使得所述第三滑轮67可以在所述第三通孔661内旋转。
如图1所示,所述本实用新型机械领域的皮革自动挤压装置使用时,首先将皮革放置在所述移动板31上,然后握住所述握持杆39向两侧移动,使得所述弹性杆37发生弹性形变,且所述压块38向上移动,然后将皮革的两端分别放置在两侧的所述压块38的下方,然后松开所述握持杆39,使得所述压块38在所述弹性杆37的弹力作用下紧紧顶靠在皮革上,以便将皮革的端部固定。然后打开所述第一电缸41的开关,使得所述第一电缸41带动所述第一推杆42稳定的向上移动,所述第一推杆42带动所述推块45向上移动,所述推块45使得所述第二滑轮35向两侧移动,进而所述移动板31、所述压块38、所述弹性杆37、所述握持杆39向两侧移动,直至将皮革拉直。拉伸的所述第六弹簧64向下拉动所述第二限定杆63,使得所述第三滑轮67紧紧顶靠在皮革上。然后打开所述第二电缸51的开关,使得所述第二电缸51带动所述第二推杆52不断的左右移动,所述第二推杆52带动所述第二连接杆58左右移动,所述第二连接杆58带动所述横板61左右移动,进而使得所述第二连接杆58带动所述压平装置6左右移动,左右移动的所述第三滑轮67在皮革上滚动以便将皮革压平。至此,本实用新型机械领域的皮革自动挤压装置的使用过程讲述完毕。

Claims (9)

1.一种机械领域的皮革自动挤压装置,包括底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支撑装置、第一电缸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装置上方的移动板装置、位于所述移动板装置上方的压平装置、设置于所述压平装置上的第二电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位于其下的若干万向轮、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方的固定杆、第一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方的第一支撑板,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下方的若干第二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的支架、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第一滑轮,所述移动板装置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左右两端,所述移动板装置包括移动板、设置于所述移动板下方的定位架、设置于所述定位架上的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定位架下方的第一连接杆、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上的第二滑轮、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移动板上方的弹性杆、设置于所述弹性杆上的压块、设置于所述压块上方的握持杆,所述第一电缸装置包括第一电缸、设置于所述第一电缸上的第一推杆、设置于所述第一电缸上方的第一光滑块、位于所述第一推杆左右两侧的第三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推杆上方的推块,所述第二电缸装置包括第二电缸、设置于所述第二电缸上的第二推杆、位于所述第二推杆上下两侧的横杆、设置于所述横杆左侧的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二光滑块、设置于所述第二推杆上方的第一限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一限定杆右侧的第四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二推杆左侧的第二连接杆、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杆右侧的第五弹簧,所述压平装置包括横板、设置于所述横板上的第三光滑块、位于所述横板上方的第二限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二限定杆下方的升降杆、若干第六弹簧、设置于所述升降杆下方的连接板、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的若干第三滑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领域的皮革自动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领域的皮革自动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滑轮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支架枢轴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领域的皮革自动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上且与所述第二支撑板滑动接触,所述定位架的一端与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架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左右表面且与所述第二支撑杆滑动接触,所述定位架的另一端亦顶靠在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下表面上且与所述第二支撑板滑动接触,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右端与所述定位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定位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滑轮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杆枢轴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械领域的皮革自动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杆的一端与所述移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压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压块的下端顶靠在所述移动板的上表面上,所述握持杆的下端与所述弹性杆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械领域的皮革自动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缸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电缸连接,所述第一光滑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电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杆贯穿所述第一光滑块的上下表面且与所述第一光滑块滑动接触,所述第三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光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推块的纵截面为等边三角形,所述推块与所述第一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推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械领域的皮革自动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缸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电缸连接,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光滑块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杆贯穿所述第二光滑块的左右表面且与所述第二光滑块滑动接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械领域的皮革自动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电缸固定连接,所述横杆的左端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定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一限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右端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的右端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械领域的皮革自动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横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三光滑块收容于所述第二通孔内且与所述横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限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弹簧的下端与所述横板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限定杆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贯穿所述第三光滑块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升降杆的下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两个第三通孔,所述第三滑轮收容于所述第三通孔内且与所述连接板枢轴连接。
CN201820762693.1U 2018-05-22 2018-05-22 一种机械领域的皮革自动挤压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625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62693.1U CN208762518U (zh) 2018-05-22 2018-05-22 一种机械领域的皮革自动挤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62693.1U CN208762518U (zh) 2018-05-22 2018-05-22 一种机械领域的皮革自动挤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62518U true CN208762518U (zh) 2019-04-19

Family

ID=66126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62693.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62518U (zh) 2018-05-22 2018-05-22 一种机械领域的皮革自动挤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625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435703B (zh) 一种服装自动叠放设备
CN203957583U (zh) 一种票据压平装置
CN110305992B (zh) 一种皮革制品生产用皮革拉伸平整装置
CN208762518U (zh) 一种机械领域的皮革自动挤压装置
CN108662371A (zh) 一种便携式新型电子产品夹持装置
CN206355513U (zh) 一种体育用压腿装置
CN110777222A (zh) 一种皮革制沙发表面孔洞修复装置
CN213826518U (zh) 一种彩钢板折弯成型装置
CN108359748A (zh) 一种机械领域的皮革自动挤压装置
CN208827113U (zh) 一种麦拉片的u型槽折弯加工结构
CN208528605U (zh) 一种工件压紧装置
CN208615926U (zh) 一种使用效果好的半挂车支腿
CN207808692U (zh) 一种铝扣板热贴装置
CN211376397U (zh) 一种节能型电压互感器的加工装置
CN108203742A (zh) 一种皮革干燥加工用处理装置
CN208517683U (zh) 一种复合布的双面熨烫装置
CN208505623U (zh) 一种汽车性能测试用便于固定的发动机支架
CN106917214B (zh) 一种用于服装生产的磨毛整理设备
CN109044443B (zh) 一种心内科按压止血装置
CN207793579U (zh) 一种可调快速包边高车缝纫机
CN220162138U (zh) 镍合金棒材用抛光装置
CN208067008U (zh) 一种电位器引脚线插装修整装置
CN208762517U (zh) 一种皮革加工用的自动拉伸装置
CN109498099A (zh) 一种心内科按压止血装置
CN206994631U (zh) 一种鞋后跟定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712

Address after: 529826 Chetian River, Guangzhan Road, Rudong Town, Yangxi County, Yangjia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angxi County Changjiang tanne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Shop No. 303, Village Building No. 17, Fangxin Road, Liwan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for office use only)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Zun Jie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9

Termination date: 202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