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60971U - 抽真空对接机构及抽真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抽真空对接机构及抽真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60971U
CN208760971U CN201821197639.3U CN201821197639U CN208760971U CN 208760971 U CN208760971 U CN 208760971U CN 201821197639 U CN201821197639 U CN 201821197639U CN 208760971 U CN208760971 U CN 2087609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r
connected components
vacuum
sealing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9763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俊
金琳虎
唐超
丁乾
张友
赵晓波
谢贤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hil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anjia Thin Film Sol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anjia Thin Film Sol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anjia Thin Film Sol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9763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609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609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609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acuum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抽真空对接机构及抽真空设备。本实用新型中抽真空对接机构包括第一对接组件与第二对接组件,第一对接组件与真空袋的真空管对接,并在与真空管对接后与真空管之间形成密封;第二对接组件与抽真空装置对接,并在与抽真空装置对接后,与抽真空装置之间形成密封;其中,第二对接组件与第一对接组件弹性抵持,并在抽真空装置抽真空时,吸附于第一对接组件上与第一对接组件之间形成密封。从而避免气体从真空管与第一对接组件的接缝处、抽真空装置与第二对接组件的接缝处、第一对接组件与第二对接组件的接缝处跑出,有效提高密封效果,方便保压,并能有效改善对真空袋的抽真空效果。

Description

抽真空对接机构及抽真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抽真空对接机构及抽真空设备。
背景技术
在对产品封装的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抽真空操作,例如,在太阳能组件制备过程中,通常是将太阳能组件放置在真空袋中,然后通过抽真空装置与真空袋进行对接后,对真空袋进行抽真空,然而现有技术中,抽真空装置与真空袋上的抽真空口进行连通时,气体会从抽真空装置与抽真空口对接产生的接缝处外漏,进而导致对真空袋的抽真空效果不好,并且对真空袋的保压难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真空对接机构及抽真空设备,使得能够改善对真空袋的抽真空效果,并降低对真空袋的保压难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抽真空对接机构,包括:
第一对接组件与真空管密封对接,与所述真空管之间形成密封;
第二对接组件一端与抽真空装置密封对接,与所述抽真空装置之间形成密封;
所述第二对接组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对接组件弹性抵持,并在所述抽真空装置抽真空时,吸附于所述第一对接组件上与所述第一对接组件之间形成密封。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抽真空设备,包括抽真空装置、如上所述的抽真空对接机构,所述抽真空对接机构中的所述第二对接组件与所述抽真空装置密封对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该抽真空对接机构包括第一对接组件与第二对接组件,第二对接组件与抽真空装置对接,并在与抽真空装置对接后,与抽真空装置之间形成密封,另外当抽真空装置对真空袋进行抽真空时,由于第一对接组件与真空袋的真空管对接,并在对接后与真空管之间形成密封,而第二对接组件与第一对接组件弹性抵持,并在抽真空装置抽气时,吸附于第一对接组件上与第一对接组件之间形成密封,从而使得第一对接组件与真空管之间、第二对接组件与抽真空装置之间以及第一对接组件与第二对接组件之间均能形成密封,因此,当抽真空装置在对真空袋进行抽气的过程中,可避免气体从真空管与第一对接组件的接缝处、抽真空装置与第二对接组件的接缝处以及第一对接组件与第二对接组件的接缝处跑出,实现抽真空装置与真空管对接时的完全密封,从而改善对真空袋的抽真空效果,并方便对真空袋进行保压。
另外,所述第一对接组件包括:
设有空心的插入栓,所述插入栓部分插入所述真空管内,并与所述真空管锁紧固定形成密封,沿插入方向开设与所述真空管连通且密封的第一通道;
对接盘,与所述插入栓密封对接,并开设与所述真空管连通的对接接口;
所述第二对接组件包括:
柔性吸盘;
紧固件,穿过所述柔性吸盘,并与所述柔性吸盘固定,能带动所述柔性吸盘与所述对接盘弹性抵持,并与所述对接盘的所述对接接口连通,形成密封的第二通道。从而既能实现第一对接组件与第二对接组件之间的导通,还能实现第一对接组件与第二对接组件各部件之间的密封,避免气体从各接缝处泄漏。
另外,所述插入栓包括:
螺纹段,有部分插入所述真空管内,并与所述真空管螺纹旋合形成密封;
插入段,与螺纹段连接,插入所述真空管内;
其中,所述插入段与所述螺纹段共同沿插入方向开设与所述真空管连通且密封的所述第一通道。从而可实现与真空管之间的锁紧固定。
另外,所述插入段沿插入方向设有若干个凸起。从而实现对插入栓运动时的导向,方便插入栓插入真空管内。
另外,所述紧固件包括:位于所述柔性吸盘内的固定部、与所述固定部相连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穿过所述柔性吸盘,与所述柔性吸盘之间形成密封;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对接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延伸部螺纹旋合的螺母、套设在所述延伸部上并位于所述螺母和所述吸盘之间的回弹部件;所述柔性吸盘可通过所述回弹部件沿所述延伸部的轴线方向实现弹性缓冲。从而在柔性吸盘与对接盘之间的对接深度有部分误差时,还能保证柔性吸盘与对接盘始终能够抵持。
另外,所述第二对接组件还包括:对接管;所述对接管设置在所述柔性吸盘朝向所述对接盘的一侧,并与所述紧固件连接,所述对接管还与所述紧固件的第二通道连通,且在所述柔性吸盘与所述对接盘对接的状态下插入所述对接接口内。从而可通过将对接管插入对接接口内进一步提高对真空袋的抽真空效果。
另外,所述对接管为楔形层叠状。
另外,所述抽真空装置包括:
压力容器,与所述第二对接组件进行密封对接;
气控箱,与所述压力容器密封连接;
真空泵,与所述气控箱密封连接;
其中,所述气控箱将所述真空泵与所述压力容器连通,或所述气控箱将所述压力容器与大气连通。从而可通过气控箱实现第二对接组件与第一对接组件之间的吸附与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抽真空对接机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抽真空对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对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对接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对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对接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二对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中层压机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中抽真空装置结构示意图。
参见附图1至图6,1为第一对接组件;2为第二对接组件;3为真空袋;4为抽真空装置;12为插入栓;13为紧固栓;14为对接盘;122为插入段;123为螺纹段;141为对接接口;131为第一紧固螺丝;132为第二紧固螺丝;133为调节螺丝;21为柔性吸盘;22为紧固件;221为固定部,222为延伸部;23为螺母;24为回弹部件;
参见附图7,26为对接管;
参见附图8至图9,41为真空泵;42为压力容器;43为气控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抽真空对接机构,如图1、图2、图4所示,该抽真空对接机构用于将真空袋3与抽真空装置4进行密封对接。具体的说,该抽真空对接机构由第一对接组件1与第二对接组件2组成,其中,第一对接组件1与真空袋3的真空管31密封对接,并在第一对接组件1与真空管31密封对接后,第一对接组件1与真空管31之间形成密封,第二对接组件2一端与抽真空装置4密封对接,另一端与第一对接组件1弹性抵持,并使第二对接组件2与抽真空装置4之间形成密封,并在抽真空装置4对真空袋3进行抽真空时,第二对接组件2吸附于第一对接组件1上,并在第一对接组件1与第二对接组件2之间密封。
由于该抽真空对接机构包括与真空管31密封对接的第一对接组件1、与抽真空装置4密封对接的第二对接组件2。当抽真空装置4在对真空袋3进行抽真空时,第二对接组件2吸附于第一对接组件1上并与第一对接组件1之间密封,因而第一对接组件1与真空管31之间、第二对接组件2与抽真空装置4之间、第一对接组件1与第二对接组件2之间均能形成密封,从而可避免气体从第一对接组件1与真空管31的接缝处、第二对接组件2与抽真空装置4的接缝处、第一对接组件1与第二对接组件2的接缝处向外跑出,实现抽真空装置4与真空管31密封对接时的完全密封,从而改善对真空袋3的抽真空效果,同时还能方便对真空袋3进行保压。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4所示,第一对接组件1包括插入栓12及对接盘14。其中,插入栓12部分插入真空管31内,并与真空管31进行锁紧固定形成密封,而对接盘14与插入栓12对接,插入栓12沿插入方向开设与真空管31连通且密封的第一通道121,实现第一对接组件1与真空管31之间的密封对接。
另外,如图3、图4所示,插入栓12包括相互连接的插入段122与螺纹段123,其中,插入段122插入真空管31内,螺纹段123有部分插入真空管31内,并通过螺纹段123与真空管31螺纹旋合形成密封,且螺纹段123与插入段122共同沿插入方向开设与真空管31连通的第一通道。
此外,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对接组件1还包括紧固栓13,紧固栓13通过螺纹旋合在插入栓12上。具体的说,在本实施方式中,紧固栓13为螺母,并在螺母内嵌设密封圈,当紧固栓13与插入栓12进行连接时,通过嵌设在紧固栓13内的密封圈实现密封对接,避免插入栓12与真空管3的接缝处发生漏气。另外,在实际使用时,可根据第二对接组件2与真空管31之间的距离选择不同长度的紧固栓13,从而使得对接接盘14与真空管31之间始终保持密封。
此外,如图4所示,插入段122沿插入方向依次设置有若干个凸起1221,且各凸起1221从朝向对接盘14的一侧至远离对接盘14的一侧逐渐减小,从而在将插入栓12插入至真空管31内时,可通过凸起1221对插入栓12的运动方向进行导向,并且,凸起1221插入真空管31内后,还可在真空管31外将真空管31的管壁与凸起1221贴合,进一步可起到保压及防止气体回流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真空管31与插入栓12密封连接时的密封性能,改善对真空袋3的抽真空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第二对接部2包括柔性吸盘21、紧固件22,紧固件22穿过柔性吸盘21并与柔性吸盘21固定,并且,在外力作用下通过紧固件22带动柔性吸盘21与对接盘14弹性抵持,并与对接盘14的对接接口141连通,形成密封的第二通道。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可通过将紧固件22设置在气缸的伸缩杆上,并通过伸缩杆的伸缩运动推动紧固件22进行运动,当然也可通过其他驱动装置驱动紧固件22进行运动,在此不作具体的限定。
具体的说,如图5所示,紧固件22为螺栓,且紧固件22包括位于柔性吸盘21内的固定部221、与固定部221相连的延伸部222,延伸部222穿过柔性吸盘21并与柔性吸盘21之间形成密封,同时,第二对接组件2包括螺母23、回弹部件24,柔性吸盘21通过回弹部件24螺母23与延伸部222螺纹旋合,回弹部件24套设在延伸部222上并位于螺母23和柔性吸盘21之间,通过螺母23与柔性吸盘21对回弹部件24进行限位。从而在通过回弹部件24将柔性吸盘21与对接盘14进行密封对接时,即便存在一定的偏差,同样能够实现柔性吸盘21与对接盘14之间的弹性抵持,并且,为了保证柔性吸盘21一定能与对接盘14实现密封对接,柔性吸盘21的预设行程会略大于柔性吸盘21与对接盘14之间的距离,因而,在延伸部222带动柔性吸盘21抵住对接盘14时,还可通过回弹部件24对柔性吸盘21进行缓冲,防止柔性吸盘21与对接盘14密封对接时,撞坏柔性吸盘21或者对接盘14,延长第一对接组件1及第二对接组件2的使用寿命。在本实施方式中,回弹部件24为弹簧,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弹性部件。另外,固定部221内嵌设有密封圈,当固定部221与延伸部222螺纹旋合时通过密封圈能够提高对延伸部222与柔性吸盘21之间的密封,同样的,螺母23内也嵌设有密封圈,当螺母23与延伸部222螺纹旋合时,通过密封圈提高对延伸部222与抽真空装置4之间的密封,进一步提高第二对接组件2整体的密封效果,进一步提高对真空袋3的抽真空效果。其中,固定部221为螺帽,延伸部222为栓体。
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柔性吸盘21设置为喇叭状,从远离对接接盘14的一侧至朝向对接接盘14的一侧逐渐增大,同时,对接接盘14的直径大于柔性吸盘21与对接接盘14相抵处的直径,从而当需要将柔性吸盘21与对接接盘14密封对接时,即使柔性吸盘21偏离预设运动路线一定范围,依然能够实现与对接接盘14进行密封。当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接接盘14的直径也可等于柔性吸盘21与对接接盘14相抵处的直径。并且,柔性吸盘21的形状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调节,如图6所示,还可在柔性吸盘21上设置工装回流通道,以方便工装从前段到后段的全自动流转,避免人工抬放工装,进一步提高抽真空工作的生产效率。另外,柔性吸盘21为可形变弹性材料制成。
另外,在实际使用时,各密封对接部位上均涂抹有高温密封胶,因而可使得各部分之间进行密封连接时的密封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抽真空对接机构,第二实施方式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上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改进,其主要改进在于: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对接组件2还包括设置在延伸部222上的对接管26,其中,对接管26设置在柔性吸盘21朝向对接盘14的一侧,且对接管26与延伸部222密封连接,并在对接管26与延伸部222密封连接后与紧固件22的第二通道连通,且在柔性吸盘21与对接盘14密封对接的状态下,对接管26插入对接接口141内,并与第一通道121连通。从而实现将真空袋3内的空气通过第一通道121并经对接管26进入至第二通道内,最后进入抽真空装置4内,采用此种设置方式可进一步提高第一对接组件1与第二对接组件2密封对接时的密封性,进而可方便对真空袋3进行保压与抽真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接管26为楔形层叠状,且对接管26的直径小于第一通道121的内径,并在对接管26插入至第一通道121内时,与第一通道121紧密相连,从而使得对接管26不易从第一通道121内脱出,保持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之间的导通,进一步起到保压防漏气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抽真空设备,如图8、图9所示,该抽真空设备包括:抽真空装置4、如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所述的抽真空对接机构,且抽真空对接机构中的第二对接组件2与抽真空装置4进行密封对接。
由于该抽真空对接机构包括与真空管31密封对接的第一对接组件1、与抽真空装置4密封对接的第二对接组件2。当抽真空装置4在对真空袋3进行抽真空时,由于第二对接组件2在抽真空装置4抽气时,吸附于第一对接组件1上并与第一对接组件1之间密封,因而第一对接组件1与真空管31之间、第二对接组件2与抽真空装置4之间、第一对接组件1与第二对接组件2之间均能形成密封,从而可避免气体从第一对接组件1与真空管31的接缝处、第二对接组件2与抽真空装置4的接缝处、第一对接组件1与第二对接组件2的接缝处向外跑出,实现抽真空装置4与真空管31密封对接时的完全密封,从而改善对真空袋的抽真空效果,同时还能方便对真空袋3进行保压。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抽真空装置4包括与延伸部222密封对接的压力容器42、与压力容器42密封连接的气控箱43、与气控箱43密封连接的真空泵41,通过气控箱43将真空泵41与压力容器42连通,或者通过气控箱43将将压力容器42与大气连通,气控箱43上设置有与压力容器42连通的第一管路、与柔性吸盘21连通的第二管路,另外,为了实现第二对接组件2与第一对接组件1之间的吸附与分离,在本实施方式中,层压机还包括与第二对接组件电性密封连接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为气缸,当将真空袋3送入层压机内并开始工作时,主控系统驱动气缸工作,气缸上的伸缩杆向前伸出,将第二对接组件2整体带至预设位置,并在柔性吸盘23运动至预设位置后,真空泵41开始工作并通过第二管路将柔性吸盘21内的空气抽出,使得柔性吸盘21与对接盘14之间产生负压,形成真空,实现柔性吸盘23与对接盘14之间的密封对接,并在密封对接完成后,断开第二管路,真空泵41通过第一管路对真空袋3进行抽真空,当抽真空工作结束后,需要将柔性吸盘21与对接接盘14分离时,可通过气控箱43向柔性吸盘21内鼓气,破坏柔性吸盘21与对接接盘14之间的真空环境,消除负压影响,从而将柔性吸盘21从对接接盘14上移除。并且,通过设置压力容器42可将真空泵41抽真空的力进行放大,因而可对真空袋3提供更大的抽力,进一步提高对真空袋3的抽真空效果。并且,通过设置压力容器42可在对真空袋3抽真空后,对真空袋3进行保压。当然,在实际使用时,也可仅采用真空泵41对真空袋3进行抽真空和保压,在此不作具体的限定。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抽真空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对接组件与真空管密封对接,与所述真空管之间形成密封;
第二对接组件一端与抽真空装置密封对接,与所述抽真空装置之间形成密封;
所述第二对接组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对接组件弹性抵持,并在所述抽真空装置抽真空时,吸附于所述第一对接组件上与所述第一对接组件之间形成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真空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组件包括:
设有空心的插入栓,所述插入栓部分插入所述真空管内,并与所述真空管锁紧固定形成密封,沿插入方向开设与所述真空管连通且密封的第一通道;
对接盘,与所述插入栓密封对接,并开设与所述真空管连通的对接接口;
所述第二对接组件包括:
柔性吸盘;
紧固件,穿过所述柔性吸盘,并与所述柔性吸盘固定,能带动所述柔性吸盘与所述对接盘弹性抵持,并与所述对接盘的所述对接接口连通,形成密封的第二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真空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栓包括:
螺纹段,有部分插入所述真空管内,并与所述真空管螺纹旋合形成密封;
插入段,与所述螺纹段连接,插入所述真空管内;
所述插入段与所述螺纹段共同沿插入方向开设与所述真空管连通且密封的所述第一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抽真空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段沿插入方向设有若干个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真空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位于所述柔性吸盘内的固定部、与所述固定部相连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穿过所述柔性吸盘,与所述柔性吸盘之间形成密封;
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对接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延伸部螺纹旋合的螺母、套设在所述延伸部上并位于所述螺母和所述柔性吸盘之间的回弹部件,所述柔性吸盘可通过所述回弹部件沿所述延伸部的轴线方向实现弹性缓冲。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真空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接组件还包括:对接管;所述对接管设置在所述柔性吸盘朝向所述对接盘的一侧,并与所述紧固件连接,所述对接管还与所述紧固件的第二通道连通,且在所述柔性吸盘与所述对接盘对接的状态下插入所述对接接口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抽真空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管为楔形层叠状。
8.一种抽真空设备,包括:抽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抽真空对接机构,所述抽真空对接机构中的所述第二对接组件与所述抽真空装置密封对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抽真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装置包括:
压力容器,与所述第二对接组件进行密封对接;
气控箱,与所述压力容器密封连接;
真空泵,与所述气控箱密封连接;
其中,所述气控箱将所述真空泵与所述压力容器连通,或所述气控箱将所述压力容器与大气连通。
CN201821197639.3U 2018-07-26 2018-07-26 抽真空对接机构及抽真空设备 Active CN2087609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97639.3U CN208760971U (zh) 2018-07-26 2018-07-26 抽真空对接机构及抽真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97639.3U CN208760971U (zh) 2018-07-26 2018-07-26 抽真空对接机构及抽真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60971U true CN208760971U (zh) 2019-04-19

Family

ID=66130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97639.3U Active CN208760971U (zh) 2018-07-26 2018-07-26 抽真空对接机构及抽真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609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48458U (zh) 一种机械手夹持装置
CN203685830U (zh) 真空吸盘
CN109129448B (zh) 一种模块化的全柔性机械臂
CN203892709U (zh) 一种真空阀及抽真空设备
CN105459087B (zh) 变距柔性机器人工夹具
CN105856264A (zh) 软体驱动径向开合式气动夹持装置
CN103693233B (zh) 装箱机械手及装箱装置
CN206811992U (zh) 端拾器和拣选机器人
CN106654142A (zh) 注液装置
CN208760971U (zh) 抽真空对接机构及抽真空设备
CN208697476U (zh) 一种真空吸盘机械手防错取料机构
CN105736555B (zh) 一种具有辅助抽真空和增压功能的真空吸盘
CN209196342U (zh) 一种连接牢靠的防脱法兰
CN111571836B (zh) 一种玻璃加工机械用夹持装置
CN108414157A (zh) 一种用于检测产品气密性的真空氦检设备
CN208645377U (zh) 一种柔性手指和包含柔性手指的柔性抓持装置
CN104033358A (zh) 双腔双作用气泵及带有该气泵的擦玻璃机器人
CN104816506B (zh) 一种纸纱复合袋糊底机的吸开装置
CN107321956B (zh) 压铸模具真空阀
CN114030666A (zh) 一种酱卤鸡爪的加工方法及其全自动封口包装机
CN212354557U (zh) 包装机取袋机构
CN204977588U (zh) 一种纸纱复合袋糊底机的吸开装置
CN204802635U (zh) 一种真空吸附装置
CN210196555U (zh) 一种气液混输负压磁力气控复合阀
CN208793371U (zh) 一种cnc打刀缸缸盖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31

Address after: No.388 Wuyi South Road, Wujin high tech Zone,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ngd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3100 Wuyi South Road, Wujin District, Changzhou, Jiangsu 388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HANJIA THIN FILM SOLAR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24

Address after: 213300 17-3-3, 83 Shangshang Road, Kunlun Street, Liyang City,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iyang Shinong Lvjian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164 no.388, Wuyi South Road, Wujin high tech Zone,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ngd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12

Address after: 224499 plant 12, No. 1 Industrial Park, No. 1001, Hong Kong Road, Fun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Shil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300 17-3-3, 83 Shangshang Road, Kunlun Street, Liyang City,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yang Shinong Lvjian Ener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