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57511U - 一种卧式包覆造粒反应釜用双向断开式搅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卧式包覆造粒反应釜用双向断开式搅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57511U
CN208757511U CN201821066998.5U CN201821066998U CN208757511U CN 208757511 U CN208757511 U CN 208757511U CN 201821066998 U CN201821066998 U CN 201821066998U CN 208757511 U CN208757511 U CN 2087575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bbon
main shaft
pair
stirring system
reaction ke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6699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虞燕伟
杭俊
周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ongliu Chemical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ongliu Chemic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ongliu Chemical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ongliu Chemic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6699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575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575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575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式包覆造粒反应釜用双向断开式搅拌系统,包括主轴、螺杆、分别位于主轴中点左、右两侧的第一双螺带、第二双螺带;螺杆嵌入在主轴上;第一双螺带、第二双螺带均包括螺旋方向相反的内、外螺带,第一双螺带的内螺带向左螺旋,第二双螺带的内螺带向右螺旋。与常规双交叉式螺带相比,本实用新型搅拌系统螺带与物料的接触面积增加了大约20%,杜绝了搅拌死角,由电机带动搅拌系统,内螺带将粉料往两端外推,外螺带将粉料往中间推,形成循环,确保物料混合效果更加均匀,热交换效果更好;将其用于卧式反应釜,能够很好地解决部分锂电池负极材料所要求的包覆造粒粒径,石墨类物料包覆粒径增量最高能达到100‑125%。

Description

一种卧式包覆造粒反应釜用双向断开式搅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卧式包覆造粒反应釜用双向断开式搅拌系统。
背景技术
从搅拌的介质状态来看,搅拌分为固体搅拌、液态搅拌。从目的来说有反应、混合、分离、传热等等。搅拌器的类别主要有旋桨式搅拌器、涡轮式搅拌器、桨式搅拌器、锚式搅拌器、螺带式搅拌器、折叶式搅拌器等。螺带式搅拌器的螺带的外径与螺距相等,专门用于搅拌高粘度(200~500Pa·S)液体及拟塑性流体,通常在层流状态下操作。
针对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粉料特点,传统的螺带式搅拌系统的结构在生产中并不能完全满足要求。申请人申请了“一种用于制造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高温反应釜”,专利号为201610524002X,该反应釜采用立式结构,内部采用旋转横隔柱+双平行螺带式的混合搅拌系统,最大容积4m3,最高耐温度650℃,申请人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由于粉体的自重,该立式高温反应釜的双螺带将粉料作提升混合,行程大,混合压力大,且螺带与物料的接触面积有限,导致物料的混合效果和均匀度不够,热交换不充分,对于部分天然石墨等石墨类物料包覆粒径增量最高只能达到80-90%(例如:投料粒径8微米,包覆造粒后只能达到14-15微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需求,提供一种双向断开式搅拌系统,将其用于卧式包覆造粒反应釜,用于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能够获得符合产品品质要求的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卧式包覆造粒反应釜用双向断开式搅拌系统,包括主轴1、螺杆2、分别位于主轴1中点左、右两侧的第一双螺带、第二双螺带;所述的螺杆2嵌入在主轴1上,相邻两根螺杆2呈垂直交叉分布;所述的第一双螺带、第二双螺带均包括螺旋方向相反的内、外螺带,第一双螺带的内螺带向左螺旋,第二双螺带的内螺带向右螺旋。
所述的内螺带和外螺带的螺距相同。
所述的外螺带的外径和内螺带的外径之比为2:1~1.2:1。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双螺带从左往右依次包括第一错位交叉式双螺带和第一交叉式双螺带;第一错位交叉式双螺带由第一内螺带31和第一外螺带32沿主轴错位螺旋一圈而成,第一交叉式双螺带由第三内螺带35和第三外螺带36沿主轴螺旋半圈而成;所述的第三内螺带35与第一内螺带31断开1/2螺距(即第三内螺带35最左端与第一内螺带31的最左端距离1/2螺距),第三内螺带35与第三外螺带36的最右端与主轴中点位于同一平面。
所述的第二双螺带从右往左依次包括第二错位交叉式双螺带和第二交叉式双螺带;第二错位交叉式双螺带由第二内螺带33和第二外螺带34沿主轴错位螺旋一圈而成,第二交叉式双螺带由第四内螺带37和第四外螺带38沿主轴螺旋半圈而成;所述的第四内螺带37与第二内螺带33断开1/2螺距(即第四内螺带37最右端与第二内螺带33的最右端距离1/2螺距),第四内螺带37与第四外螺带38的最左端与主轴中点位于同一平面。
进一步优选的,第一内螺带31的最左端位于主轴1左端;沿主轴方向,所述的第一内螺带31比第一外螺带32往左伸出1/4螺距(伸出约300mm,即螺距约为1200mm)以实现内、外螺带的错位交叉分布;沿主轴方向,第二内螺带33的最右端位于主轴1右端;所述的第二内螺带33比第二外螺带34往右伸出1/4螺距。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错位交叉式双螺带增加了螺带与物料的接触面积,与常规双交叉式螺带相比,增加了大约20%,杜绝了搅拌死角,确保物料混合效果更加均匀,热交换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外螺带规格相同,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内螺带的规格相同,即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外螺带的螺距与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内螺带的螺距相同。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向搅拌系统是指的两端的内、外螺带分别是两个方向。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特有的双向断开式搅拌系统,着重针对物料的混合效果并控制混合运动方向,内螺带将粉料往两端外推,外螺带将粉料往中间推(如图2),形成循环;同时内螺带将物料向外侧输送,外螺带将物料向内部聚集,结合内、外螺带带动物料在水平方向的运动,形成360度混合;通过设置错位交叉式双螺带,增加了螺带与物料的接触面积,与常规双交叉式螺带相比,增加了大约20%,杜绝了搅拌死角,确保物料混合效果更加均匀,热交换效果更好;将其用于卧式反应釜,能够很好地解决部分锂电池负极材料所要求的包覆造粒粒径及综合参数,对于部分天然石墨等石墨类物料包覆粒径增量能达到100-125%(投料粒径8微米,包覆造粒后达到16-18微米),最终制成高循环次数、高容量、高稳定性的锂电池成品,同时能耗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卧式包覆造粒反应釜用双向断开式搅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轴,2-螺杆,31第一内螺带,32-第一外螺带,33-第二内螺带,34-第二外螺带,35-第三内螺带,36-第三外螺带,37-第四内螺带,38-第四外螺带。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卧式包覆造粒反应釜用双向断开式搅拌系统中粉料运动方向示意图;其中,A代表外螺带粉料运动方向,B代表内螺带粉料运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卧式包覆造粒反应釜用双向断开式搅拌系统,包括主轴1、螺杆2、分别位于主轴1中点左、右两侧的第一双螺带、第二双螺带;所述的螺杆2嵌入在主轴1上,相邻两根螺杆2呈垂直交叉分布。
所述的第一双螺带从左往右依次包括第一错位交叉式双螺带和第一交叉式双螺带;第一错位交叉式双螺带由第一内螺带31和第一外螺带32沿主轴相反方向螺旋一圈而成,第一内螺带31向左螺旋,第一内螺带31的最左端位于主轴4左端;沿主轴方向,所述的第一内螺带31比第一外螺带32往左伸出1/4螺距(伸出约300mm)以实现内、外螺带的错位交叉分布;第一交叉式双螺带由第三内螺带35和第三外螺带36沿主轴相反方向螺旋半圈而成,第三内螺带35向左螺旋;所述的第三内螺带35与第一内螺带31断开1/2螺距,第三内螺带35与第三外螺带36的最右端与主轴中点位于同一平面。
所述的第二双螺带从右往左依次包括第二错位交叉式双螺带和第二交叉式双螺带;第二错位交叉式双螺带由第二内螺带33和第二外螺带34沿主轴相反方向螺旋一圈而成,第二内螺带33向右螺旋,第二内螺带33的最右端位于主轴4右端;沿主轴方向,所述的第二内螺带33比第二外螺带34往右伸出1/4螺距;第二交叉式双螺带由第四内螺带37和第四外螺带38沿主轴相反方向螺旋半圈而成,第四内螺带37向右螺旋;所述的第四内螺带37与第二内螺带33断开1/2螺距,第四内螺带37与第四外螺带38的最左端与主轴中点位于同一平面。
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外螺带规格相同,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内螺带的规格相同,即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外螺带的螺距与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内螺带的螺距相同。
外螺带的外径和内螺带的外径之比为2:1;内、外螺带由嵌入在主轴1上的螺杆固定。
将本实施例双向断开式搅拌系统着重针对物料的混合效果并控制混合运动方向,将其用于卧式包覆造粒反应釜,通过外部电机带动主轴转动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2所示,内螺带将粉料往两端外推,外螺带将粉料往中间推,形成循环;同时内螺带将物料向外侧输送,外螺带将物料向内部聚集,结合内、外螺带带动物料在水平方向的运动,形成360度混合;通过设置错位交叉式双螺带,增加了螺带与物料的接触面积,与常规双交叉式螺带相比,增加了大约20%,杜绝了搅拌死角,确保物料混合效果更加均匀,热交换效果更好;将其用于卧式反应釜,能够很好地解决部分锂电池负极材料所要求的包覆造粒粒径及综合参数,对于部分天然石墨等石墨类物料包覆粒径增量高达100-125%(投料粒径8微米,包覆造粒后能达到16-18微米),最终制成高循环次数、高容量、高稳定性的锂电池成品,同时能耗低。

Claims (7)

1.一种卧式包覆造粒反应釜用双向断开式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1)、螺杆(2)、分别位于主轴(1)中点左、右两侧的第一双螺带、第二双螺带;所述的螺杆(2)嵌入在主轴(1)上,相邻两根螺杆(2)呈垂直交叉分布;所述的第一双螺带、第二双螺带均包括螺旋方向相反的内、外螺带,第一双螺带的内螺带向左螺旋,第二双螺带的内螺带向右螺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包覆造粒反应釜用双向断开式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螺带和外螺带的螺距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包覆造粒反应釜用双向断开式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螺带的外径和内螺带的外径之比为2:1~1.2:1。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卧式包覆造粒反应釜用双向断开式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双螺带从左往右依次包括第一错位交叉式双螺带和第一交叉式双螺带;第一错位交叉式双螺带由第一内螺带(31)和第一外螺带(32)沿主轴错位螺旋一圈而成,第一交叉式双螺带由第三内螺带(35)和第三外螺带(36)沿主轴螺旋半圈而成;所述的第三内螺带(35)与第一内螺带(31)断开1/2螺距,第三内螺带(35)与第三外螺带(36)的最右端与主轴中点位于同一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卧式包覆造粒反应釜用双向断开式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内螺带(31)的最左端位于主轴(1)左端;沿主轴方向,所述的第一内螺带(31)比第一外螺带(32)往左伸出1/4螺距。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卧式包覆造粒反应釜用双向断开式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双螺带从右往左依次包括第二错位交叉式双螺带和第二交叉式双螺带;第二错位交叉式双螺带由第二内螺带(33)和第二外螺带(34)沿主轴错位螺旋一圈而成,第二交叉式双螺带由第四内螺带(37)和第四外螺带(38)沿主轴螺旋半圈而成;所述的第四内螺带(37)与第二内螺带(33)断开1/2螺距,第四内螺带(37)与第四外螺带(38)的最左端与主轴中点位于同一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卧式包覆造粒反应釜用双向断开式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内螺带(33)的最右端位于主轴(1)右端;沿主轴方向,所述的第二内螺带(33)比第二外螺带(34)往右伸出1/4螺距。
CN201821066998.5U 2018-07-06 2018-07-06 一种卧式包覆造粒反应釜用双向断开式搅拌系统 Active CN2087575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66998.5U CN208757511U (zh) 2018-07-06 2018-07-06 一种卧式包覆造粒反应釜用双向断开式搅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66998.5U CN208757511U (zh) 2018-07-06 2018-07-06 一种卧式包覆造粒反应釜用双向断开式搅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57511U true CN208757511U (zh) 2019-04-19

Family

ID=66128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66998.5U Active CN208757511U (zh) 2018-07-06 2018-07-06 一种卧式包覆造粒反应釜用双向断开式搅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5751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05888A (zh) * 2018-07-06 2018-11-30 江苏洪流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卧式包覆造粒反应釜用双向断开式搅拌系统
CN110919813A (zh) * 2019-11-29 2020-03-27 景德镇陶瓷大学 一种螺旋-半球分支组合式智能氮化硅干法制粒一体化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05888A (zh) * 2018-07-06 2018-11-30 江苏洪流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卧式包覆造粒反应釜用双向断开式搅拌系统
CN110919813A (zh) * 2019-11-29 2020-03-27 景德镇陶瓷大学 一种螺旋-半球分支组合式智能氮化硅干法制粒一体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757511U (zh) 一种卧式包覆造粒反应釜用双向断开式搅拌系统
CN208757346U (zh) 一种卧式包覆造粒反应釜用同向搅拌系统
CN103585781A (zh) 立式连续冷却结晶机
CN205146226U (zh) 一种制药粉碎搅拌装置
CN202199298U (zh) 上下斜叶片并用式螺带搅拌器
CN102698630B (zh) 高固形物含量、高粘度流体静态混合器
CN207446221U (zh) 一种高效搅拌化工反应釜
CN108905888A (zh) 一种卧式包覆造粒反应釜用双向断开式搅拌系统
CN108714378A (zh) 一种卧式包覆造粒反应釜用同向搅拌系统
CN109351314A (zh) 一种新型反应釜
CN204380586U (zh) 一种高效搅拌式合成罐
CN211964207U (zh) 一种高效的多喷嘴聚醚多元醇制备装置
CN204469695U (zh) 一种高效率环保反应釜
CN215655155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三元前驱体反应釜
CN208771390U (zh) 搅拌桨及搅拌反应器
CN202823195U (zh) 高固形物含量、高粘度流体静态混合器
CN207327347U (zh) 塑料生产用搅拌装置
CN203609918U (zh) 立式连续冷却结晶机
CN216321449U (zh) 分散换热设备和搅拌系统
CN213687624U (zh) 一种改性淀粉加工用微波加热干燥罐
CN213471782U (zh) 一种波纹管型材生产线用的搅拌混料装置
CN203507891U (zh) 一种搅拌器
CN211886548U (zh) 一种用于冷混复配聚乙烯蜡的生产装置
CN211316948U (zh) 一种制备高纯石墨双搅拌杆式碱熔炉
CN111744449A (zh) 一种加热均匀的反应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