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41778U - 一种带有盛放箱机构的充气防潮安全气垫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盛放箱机构的充气防潮安全气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41778U
CN208741778U CN201820898897.8U CN201820898897U CN208741778U CN 208741778 U CN208741778 U CN 208741778U CN 201820898897 U CN201820898897 U CN 201820898897U CN 208741778 U CN208741778 U CN 2087417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ushion
inflation
main body
keel
mois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9889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屈雷涛
陈炎俊
赵巧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chang Pinshu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chang Pinshu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chang Pinshu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chang Pinshu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9889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417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417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4177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盛放箱机构的充气防潮安全气垫,包括气垫主体、充气龙骨和主箱体;所述气垫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根气垫充气管;所述转盘的顶部一侧活动安装有一个转把。充气龙骨的设置,有利于增加气垫的多功能性和减少资源浪费,充气龙骨在充满气将气垫主体撑起后为一个椭圆形柱状结构,当消防人员在平地训练后无处进行休息时,可将气垫主体取出并将外部的鼓风机与充气龙骨充气管相连接并向内充气,然后充气龙骨可将气垫主体撑起成为一个帐篷状结构,这样即可使消防人员进入气垫主体的内部进行遮阳休息,并且在气垫主体破损报废后就可以专门当做帐篷使用,增加了使用功能并且又能进行二次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盛放箱机构的充气防潮安全气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防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带有盛放箱机构的充气防潮安全气垫。
背景技术
安全气垫,又称救生气垫,是一种高空逃生的救生设备。它具有充气时间短,缓冲效果显著,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可靠等特点。采用具有阻燃性能的高强纤维材料制成,具有阻燃,耐磨,耐老化,折叠方便,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例如申请号为201710141010.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充气消防安全气垫,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外侧安装有气垫,所述气垫内部添加有抗老化剂,所述气垫一端设置有充气口,所述装置本体一侧安装有自动充气箱,所述自动充气箱内部安装有气体压缩罐,所述气体压缩罐前端安装有导管,所述气体压缩罐前端安装有电控板,所述电控板上侧安装有手动开关,所述电控板上侧安装有PLC控制器,所述电控板上侧安装有压力感应器。本实用新型电控开关与手动开关配合使用,防止单一开关损坏充气无法进行,气垫分为四个单独的气室,由四个气体压缩罐分别进行充气,可以快速进行充气,减少准备时间,蓄电池可进行拆卸,不使用时可以进行拆除,防止长时间存放导致蓄电池漏电现象。
再例如申请号为201721268649.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方便撤离的安全气垫,包括气垫主体,所述气垫主体上设置有收纳层,所述收纳层为袋装结构,该收纳层的边沿与气垫主体的边沿上下对应,且该收纳层的边沿与气垫主体的边沿固定粘接。所述收纳层内设置有柔性材质的爬梯,所述爬梯的两端通过内拉丝带与收纳层的底面连接,所述收纳层上端开有分别与爬梯两端对应的窗口。当待撤离人员坠落到本安全气垫上端的时候,待撤离人员可以用手脚快速抓住爬梯,待撤离人员便可以调整自己的姿态正确着陆,这样不仅可以更加安全的着陆,也相对的降低了待撤离人员着陆的心理障碍,让人员能自行及时撤离安全气垫。
基于上述检索发现,其两项专利同时结合现有技术中的多数安全气垫,其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安全气垫在进行存放时多只是折叠起来进行存放,折叠时需要折叠多次,折叠角度过大容易在气垫上留有压痕并且可能会造成损伤,而且放置时难免会受潮,并且现在的这些安全气垫均只能当做高空承接这一用途使用,没有其他使用途径,在破损报废后也会造成浪费。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带有盛放箱机构的充气防潮安全气垫,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盛放箱机构的充气防潮安全气垫,以解决现有的安全气垫在进行存放时多只是折叠起来进行存放,折叠时需要折叠多次,折叠角度过大容易在气垫上留有压痕并且可能会造成损伤,而且放置时难免会受潮,并且现在的这些安全气垫均只能当做高空承接这一用途使用,没有其他使用途径,在破损报废后也会造成浪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带有盛放箱机构的充气防潮安全气垫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带有盛放箱机构的充气防潮安全气垫,包括气垫主体、上主体壁、下主体壁、充气龙骨充气管、气垫充气管、充气龙骨、主箱体、转棍、压盖、轴承、滚轮、箱盖、把手、转盘和转把;所述气垫主体的内侧固定设置有一组充气龙骨;所述充气龙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根充气龙骨充气管,且充气龙骨充气管上安装有一个阀门;所述气垫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根气垫充气管;所述主箱体的一侧通过转轴与箱盖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主箱体的内侧通过两个轴承活动安装有一根转棍;所述转棍上通过两组转轴活动对称安装有两个压盖;所述主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个把手;所述主箱体和箱盖的底部还均对称安装有两个滚轮;所述转盘的底部穿过主箱体的顶部外壳并与转棍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转盘的顶部一侧活动安装有一个转把。
进一步的,所述气垫主体的中间设置有一道贯穿前后的缝隙,且这个缝隙的顶部为上主体壁,底部为下主体壁,且上主体壁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若干块状凸起结构,下主体壁的顶部也设置有若干对应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充气龙骨在充满气将气垫主体撑起后为一个椭圆形柱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气垫主体上下主体壁的下方部分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向外的凸起结构,且这个凸起的顶部设置有三道防滑橡胶条。
进一步的,所述主箱体和箱盖的接触面上均固定设置有一个环形的密封胶条。
进一步的,所述转棍的外侧固定设置有若干半球形的橡胶凸起块,且转棍的内侧为铁芯。
进一步的,所述压盖为可旋转式的磁铁结构,且压盖的底部还固定设置有一层防滑橡胶。
进一步的,所述主箱体的顶部设置有一个弧形凹槽,转盘和转把设置在这个凹槽的内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转棍和主箱体的设置,有利于降低对气垫主体的损伤和受潮的可能,当使用完后需要将气垫主体收起存放时,将气垫主体放气后对折成长条形,然后将旋转两个压盖使其与转棍的接触面分离,然后将气垫主体的一侧放置在转棍与压盖的接触面外侧,然后再旋转压盖使其重新吸附在转棍的外侧,这时压盖会将气垫主体的一侧牢牢夹紧,并且压盖上的防滑橡胶可起到防滑作用,然后通过旋转转盘带动转棍转动即可将气垫主体缠绕在转棍的外侧,在收纳时折叠次数大大减少,降低对气垫主体造成的损伤,主箱体和箱盖的接触面上均固定设置有一个环形的密封胶条,在将主箱体和箱盖合起拉紧后这两个环形胶条会紧密贴合,从而将内部的气垫主体与外界隔离,有效减少其受潮的可能。
充气龙骨的设置,有利于增加气垫的多功能性和减少资源浪费,充气龙骨在充满气将气垫主体撑起后为一个椭圆形柱状结构,当消防人员在平地训练后无处进行休息时,可将气垫主体取出并将外部的鼓风机与充气龙骨充气管相连接并向内充气,然后充气龙骨可将气垫主体撑起成为一个帐篷状结构,这样即可使消防人员进入气垫主体的内部进行遮阳休息,并且在气垫主体破损报废后就可以专门当做帐篷使用,增加了使用功能并且又能进行二次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气垫主体主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充气龙骨撑起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气垫主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气垫主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充气龙骨撑起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主箱体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主箱体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图8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转棍的压盖处俯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箱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气垫主体-1;上主体壁-101;下主体壁-102;充气龙骨充气管-2;气垫充气管-3;充气龙骨-4;主箱体-5;转棍-6;压盖-7;轴承-8;滚轮-9;箱盖-10;把手-11;转盘-12;转把-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11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盛放箱机构的充气防潮安全气垫,包括气垫主体1、上主体壁101、下主体壁102、充气龙骨充气管2、气垫充气管3、充气龙骨4、主箱体5、转棍6、压盖7、轴承8、滚轮9、箱盖10、把手11、转盘12和转把13;
气垫主体1的内侧固定设置有一组充气龙骨4;充气龙骨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根充气龙骨充气管2,且充气龙骨充气管2上安装有一个阀门;气垫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根气垫充气管3;主箱体5的一侧通过转轴与箱盖10的一侧活动连接;主箱体5的内侧通过两个轴承8活动安装有一根转棍6;
转棍6上通过两组转轴活动对称安装有两个压盖7;主箱体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个把手11;主箱体5和箱盖10的底部还均对称安装有两个滚轮9;转盘12的底部穿过主箱体5的顶部外壳并与转棍6的顶部固定连接;转盘12的顶部一侧活动安装有一个转把13。
其中,所述气垫主体1的中间设置有一道贯穿前后的缝隙,且这个缝隙的顶部为上主体壁101,底部为下主体壁102,且上主体壁10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若干块状凸起结构,下主体壁102的顶部也设置有若干对应的凹槽,在将气垫主体1充满气后上主体壁101上的凸起会和下主体壁102上的凹槽紧密嵌合,从而防止气垫主体1的上下两部分产生滑动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其中,所述充气龙骨4在充满气将气垫主体1撑起后为一个椭圆形柱状结构,当消防人员在平地训练后无处进行休息时,可将气垫主体1取出并将外部的鼓风机与充气龙骨充气管2相连接并向内充气,然后充气龙骨4可将气垫主体1撑起成为一个帐篷状结构,这样即可使消防人员进入气垫主体1的内部进行遮阳休息,并且在气垫主体1破损报废后就可以专门当做帐篷使用,增加了使用功能并且又能进行二次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其中,所述气垫主体1上下主体壁102的下方部分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向外的凸起结构,且这个凸起的顶部设置有三道防滑橡胶条,当有人员掉落到气垫主体1顶部后,掉落人员可先移动到气垫主体1上下主体壁102的下方部分的一侧凸起顶部,然后再移动到地面,通过两级缓冲可避免因为气垫主体1较高而使掉落人员难以移动到地面。
其中,所述主箱体5和箱盖10的接触面上均固定设置有一个环形的密封胶条,在将主箱体5和箱盖10合起拉紧后这两个环形胶条会紧密贴合,从而将内部的气垫主体1与外界隔离,有效减少其受潮的可能。
其中,所述转棍6的外侧固定设置有若干半球形的橡胶凸起块,且转棍6的内侧为铁芯,当使用完后需要将气垫主体1收起存放时,将气垫主体1放气后对折成长条形,然后将旋转两个压盖7使其与转棍6的接触面分离,然后将气垫主体1的一侧放置在转棍6与压盖7的接触面外侧,然后再旋转压盖7使其重新吸附在转棍6的外侧,这时压盖7会将气垫主体1的一侧牢牢夹紧,并且压盖7上的防滑橡胶可起到防滑作用,然后通过旋转转盘12带动转棍6转动即可将气垫主体1缠绕在转棍6的外侧,在收纳时折叠次数大大减少,降低对气垫主体1造成的损伤。
其中,所述压盖7为可旋转式的磁铁结构,且压盖7的底部还固定设置有一层防滑橡胶,当使用完后需要将气垫主体1收起存放时,将气垫主体1放气后对折成长条形,然后将旋转两个压盖7使其与转棍6的接触面分离,然后将气垫主体1的一侧放置在转棍6与压盖7的接触面外侧,然后再旋转压盖7使其重新吸附在转棍6的外侧,这时压盖7会将气垫主体1的一侧牢牢夹紧,并且压盖7上的防滑橡胶可起到防滑作用,然后通过旋转转盘12带动转棍6转动即可将气垫主体1缠绕在转棍6的外侧,在收纳时折叠次数大大减少,降低对气垫主体1造成的损伤。
其中,所述主箱体5的顶部设置有一个弧形凹槽,转盘12和转把13设置在这个凹槽的内侧,这样可使转盘12隐藏在主箱体5的顶部凹槽内侧,避免其因为向外突出而受到不必要的撞击。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使用本装置承接高处掉落的人员时,先提前将气垫主体1从主箱体5内部取出,取出时先将主箱体5和箱盖10上的拉链拉开,然后将主箱体5和箱盖10展开后直接拉动气垫主体1的一侧即可将气垫主体1拉出,然后将气垫主体1放置在平整无尖锐物的空地上,将外部的鼓风机与气垫充气管3的一侧相连接并向内充气,六到七分钟后即可将气垫主体1充起进行使用,充满气后上主体壁101上的凸起会和下主体壁102上的凹槽紧密嵌合,从而防止气垫主体1的上下两部分产生滑动而带来的安全隐患,当有人员掉落到气垫主体1顶部后,掉落人员可先移动到气垫主体1上下主体壁102的下方部分的一侧凸起顶部,然后再移动到地面,通过两级缓冲可避免因为气垫主体1较高而使掉落人员难以移动到地面,当使用完后需要将气垫主体1收起存放时,将气垫主体1放气后对折成长条形,然后将旋转两个压盖7使其与转棍6的接触面分离,然后将气垫主体1的一侧放置在转棍6与压盖7的接触面外侧,然后再旋转压盖7使其重新吸附在转棍6的外侧,这时压盖7会将气垫主体1的一侧牢牢夹紧,并且压盖7上的防滑橡胶可起到防滑作用,然后通过旋转转盘12带动转棍6转动即可将气垫主体1缠绕在转棍6的外侧,在收纳时折叠次数大大减少,降低对气垫主体1造成的损伤,主箱体5和箱盖10的接触面上均固定设置有一个环形的密封胶条,在将主箱体5和箱盖10合起拉紧后这两个环形胶条会紧密贴合,从而将内部的气垫主体1与外界隔离,有效减少其受潮的可能,当消防人员在平地训练后无处进行休息时,可将气垫主体1取出并将外部的鼓风机与充气龙骨充气管2相连接并向内充气,然后充气龙骨4可将气垫主体1撑起成为一个帐篷状结构,这样即可使消防人员进入气垫主体1的内部进行遮阳休息,并且在气垫主体1破损报废后就可以专门当做帐篷使用,增加了使用功能并且又能进行二次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8)

1.一种带有盛放箱机构的充气防潮安全气垫,其特征在于:该带有盛放箱机构的充气防潮安全气垫包括气垫主体、上主体壁、下主体壁、充气龙骨充气管、气垫充气管、充气龙骨、主箱体、转棍、压盖、轴承、滚轮、箱盖、把手、转盘和转把;所述气垫主体的内侧固定设置有一组充气龙骨;所述充气龙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根充气龙骨充气管,且充气龙骨充气管上安装有一个阀门;所述气垫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根气垫充气管;所述主箱体的一侧通过转轴与箱盖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主箱体的内侧通过两个轴承活动安装有一根转棍;所述转棍上通过两组转轴活动对称安装有两个压盖;所述主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个把手;所述主箱体和箱盖的底部还均对称安装有两个滚轮;所述转盘的底部穿过主箱体的顶部外壳并与转棍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转盘的顶部一侧活动安装有一个转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有盛放箱机构的充气防潮安全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主体的中间设置有一道贯穿前后的缝隙,且这个缝隙的顶部为上主体壁,底部为下主体壁,且上主体壁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若干块状凸起结构,下主体壁的顶部也设置有若干对应的凹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有盛放箱机构的充气防潮安全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龙骨在充满气将气垫主体撑起后为一个椭圆形柱状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有盛放箱机构的充气防潮安全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主体上下主体壁的下方部分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向外的凸起结构,且这个凸起的顶部设置有三道防滑橡胶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有盛放箱机构的充气防潮安全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和箱盖的接触面上均固定设置有一个环形的密封胶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有盛放箱机构的充气防潮安全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棍的外侧固定设置有若干半球形的橡胶凸起块,且转棍的内侧为铁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有盛放箱机构的充气防潮安全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为可旋转式的磁铁结构,且压盖的底部还固定设置有一层防滑橡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有盛放箱机构的充气防潮安全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的顶部设置有一个弧形凹槽,转盘和转把设置在这个凹槽的内侧。
CN201820898897.8U 2018-06-11 2018-06-11 一种带有盛放箱机构的充气防潮安全气垫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417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98897.8U CN208741778U (zh) 2018-06-11 2018-06-11 一种带有盛放箱机构的充气防潮安全气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98897.8U CN208741778U (zh) 2018-06-11 2018-06-11 一种带有盛放箱机构的充气防潮安全气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41778U true CN208741778U (zh) 2019-04-16

Family

ID=66053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9889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41778U (zh) 2018-06-11 2018-06-11 一种带有盛放箱机构的充气防潮安全气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417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259693A1 (en) Compactable luggage system
CN101642319B (zh) 一种自动开收伞
CN201872953U (zh) 充气式降落伞
CN208741778U (zh) 一种带有盛放箱机构的充气防潮安全气垫
CN206691345U (zh) 充气式救生安全书包
CN108543241A (zh) 一种带有盛放箱机构的充气防潮安全气垫
CN211572858U (zh) 一种折叠旅游帐篷
CN102716555A (zh) 一种充气式逃生防火安全装置
CN103462321B (zh) 自充气缓冲可调向逃生伞
CN201545331U (zh) 一种气囊防震袋
CN102785779B (zh) 一种主动展开式降落伞
CN107082057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溺水救生装置
CN107856834A (zh) 气球飞行器用气球收放装置
CN106109110A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吊篮担架
CN110510125B (zh) 预先展开式高楼逃生伞包
CN110623388A (zh) 一种充气式雨伞
CN104790700A (zh) 一种车载自动车棚
CN207425834U (zh) 一种手动吸气辊装置
CN109515678A (zh) 小型纺锤形系留气球自动快速充气展开平台及展开方法
CN205894531U (zh) 一种伸缩折叠式阶梯装置
CN220349908U (zh) 一种收缩式救生圈
CN209359812U (zh) 一种新型充气伞
CN209684335U (zh) 一种野外气柱式便携封套
CN207997988U (zh) 一种新型救生座椅座垫
CN202724496U (zh) 一种充气式逃生防火安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6

Termination date: 2021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