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40971U - 磁共振成像眼部线圈装置 - Google Patents
磁共振成像眼部线圈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740971U CN208740971U CN201721590789.6U CN201721590789U CN208740971U CN 208740971 U CN208740971 U CN 208740971U CN 201721590789 U CN201721590789 U CN 201721590789U CN 208740971 U CN208740971 U CN 20874097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il
- magnetic resonance
- resonance imaging
- eye
- he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磁共振成像眼部线圈装置,其包括前后间隔布置的前线圈和后线圈,所述前线圈至少包括成像检查时位于人体双眼正前方的两个线圈单元。本申请可对人体双眼进行高质量的核磁共振成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磁共振成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的眼部射频接收线圈装置。
背景技术
磁共振系统是一种医学成像设备,其中射频(RF,RadioFrequency)接收线圈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部件。射频接收线圈在其中的作用可以比喻成人的眼睛,影像的最终清晰度直接跟它的信噪比(灵敏度)成正比。为了提高图像的清晰度(或信噪比,或灵敏度),一般线圈设计的首要出发点是确定线圈的形状和尺寸,尺寸既不能不太也不能太小。因为如果线圈尺寸太大的话,会降低磁共振图像的清晰度;而太小的话,又可能有相当比例的病人特定部位无法放置入线圈内部。所以线圈设计的首要原则是在满足扫描部位或对象的尺寸的情况下,将线圈的尺寸做得尽量的小,而且尽量贴近扫描部位或对象。
因此,在扫描人体不同部位的时候,一般需要用专用的线圈才能获得最好的图像效果,比如扫描头部的线圈称为头部线圈、扫描膝关节的线圈称为膝关节线圈,扫描眼部的线圈称为眼线圈或眼部线圈。磁共振扫描采用专用线圈有助于大幅度提升临床图像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成像质量高的磁共振成像眼部线圈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磁共振成像眼部线圈装置,包括前后间隔布置的前线圈和后线圈,所述前线圈至少包括成像检查时位于人体双眼正前方的两个线圈单元。
所述前线圈由沿着弧线方向依次排布的四个线圈单元构成,在成像检查时,位于中间的两个所述线圈单元分别位于人体左、右眼正前方。
在构成所述前线圈的所述四个线圈单元中,除中间两个相邻的所述线圈单元之外,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线圈单元交叉布置。
在构成所述前线圈的所述四个线圈单元中,中间两个相邻的所述线圈单元之间设置有用于去耦的公共电容。
所述后线圈至少包括成像检查时分别位于被检查者双眼正后方的两个线圈单元。
所述后线圈由沿着弧线方向依次排布的四个线圈单元构成,在构成所述后线圈的所述四个线圈单元中,位于中间的两个所述线圈单元位于人体双眼正后方。
在构成所述后线圈的所述四个线圈单元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线圈单元交叉布置。
还包括与人体头部相适配的头戴式的线圈外壳以及用于支撑人体头部的头部支撑座,所述头部支撑座的上部形成有用于收容人体头部的头部放置腔,所述前线圈设置于所线圈外壳内,所述后线圈设置于所述头部支撑座内。
所述头部支撑座上设置有接线插座,所述线圈外壳通过线缆连接有与所述接线插座相匹配的接线插头,所述线缆与所述前线圈电路连接。
所述线圈外壳包括硬质壳体以及与所述硬质壳体相连的可折弯的柔性护套,与所述线圈相连的电路板固定设置在该硬质壳体内,所述线圈被置于所述柔性护套内。
成像检查时分别位于被检查者双眼正前方的所述两个线圈单元之间设置有用于去耦的公共电容,所述线圈外壳上开设有与人体鼻部相对应的、且位于所述公共电容附近的鼻部让位豁口。
本申请的优势在于:
1、本申请这种眼部线圈装置的线圈外壳上设置有一个与人体鼻部相对应的鼻部让位豁口以及两个与人体双眼相对应的眼部让位孔,同时在线圈外壳上连接有用于将其捆绑固定在人体头部的绑带。线圈外壳上设置的鼻部让位豁口和眼部让位孔可对佩戴者的鼻部和眼部提供让位空间,从而使佩戴者的面部尽可能贴紧线圈外壳内侧面,进而使线圈能够尽可能的靠近人体眼部,从而获得更加清晰的眼部图像。并且,被检查人员在佩戴上该线圈外壳后(在非检查时间内),可通过眼部让位孔观察周围环境,从而减轻其压力。而绑带可将线圈外壳牢牢地捆绑在人体头部位置,不仅能够防止在检查过程中线圈外壳从眼部位置脱离,而且绑带可让线圈外壳内的线圈更好地靠近眼部。
2、线圈外壳并非完全为硬质材料制作,其包括硬质壳体以及与该硬质壳体相连的可以被折弯的柔性护套,与前线圈相连的电路板被固定设置在该硬质壳体内,从而利用硬质壳体对电路板形成保护,防止电路板受折弯而破裂。前线圈被设置于该柔性护套内。当该线圈外壳佩戴在被检查者头部时,线圈外壳的柔性护套可根据检查者的头形而折弯,进而使线圈外壳朝向被检查者头部的内侧面面尽可能多的接触被检查者,从而使线圈外壳内的线圈跟随外壳柔性护套一同弯折而大面积的靠近被检查者头部(尤其是眼部),进一步提升线圈的成像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磁共振成像眼部线圈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磁共振成像眼部线圈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磁共振成像眼部线圈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磁共振成像眼部线圈装置中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线圈外壳,1a-硬质壳体,1b-柔性护套,1bb-变形缝,101-鼻部让位豁口,102-眼部让位孔,2-前线圈,3-绑带,4-头部支撑座,401-限位挡板,402-限位背板,5-充气气囊,6-充气管,7-充气手柄,8-接线插座,9-接线插头,10-线缆,11-后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便于对本申请公开内容更清楚透彻的理解,其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的字词仅是针对所示结构在对应附图中位置而言。
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会意识到其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具体细节描述可以被省略,或者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组件或材料。在一些例子中,一些实施方式并没有描述或没有详细的描述。
此外,本文中记载的技术特征、技术方案还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意合适的方式组合。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易于理解与本文提供的实施例有关的方法的步骤或操作顺序还可以改变。因此,附图和实施例中的任何顺序仅仅用于说明用途,并不暗示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除非明确说明要求按照某一顺序。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图1至图4示出了本申请这种用于磁共振成像眼部线圈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首先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这种线圈装置主要包括一线圈外壳1,线圈外壳1内设置有线圈,该线圈外壳1的形状与人体头部相适配,以便被检查者将其佩戴在头部。本实施例中该线圈外壳大致呈半圆弧形状,类似于眼部面具。实际应用时,将该线圈外壳1佩戴在被检查者的头部,线圈外壳1内的线圈(射频接收线圈)刚好处于眼部位置,开启磁共振设备从而利用所述线圈对眼部进行磁共振成像。
为了获得更加清晰的眼部图像,对人体眼部进行磁共振成像时,应当将所述线圈尽可能的靠近人体眼部。基于这一原理,本实施例在线圈外壳1上开设了一个与人体鼻部相对应的鼻部让位豁口101以及两个与人体眼部相对应的眼部让位孔102,同时在线圈外壳1上连接有用于将其捆绑固定在人体头部的绑带 3。
不难理解,线圈外壳1上设置的鼻部让位豁口101和眼部让位孔102可对佩戴者的鼻部和眼部提供让位空间,从而使佩戴者的面部尽可能贴紧线圈外壳1 内侧面,进而使线圈能够尽可能的靠近人体眼部。并且,被检查人员在佩戴上该线圈外壳1后(在非检查时间内),可通过眼部让位孔102观察周围环境,从而减轻其压力。而绑带3可将线圈外壳1牢牢地捆绑在人体头部位置,防止在检查过程中线圈外壳1从眼部位置脱离。
此外,本实施例在线圈外壳1上连接有用于将其捆绑固定在人体头部的绑带3。实际应用时,可借助该绑带3将线圈外壳1牢牢地捆绑在人体头部位置,防止在检查过程中线圈外壳1从眼部位置脱离。
上述线圈外壳1包括硬质壳体1a,硬质壳体具体为PC材质,与上述线圈相连的电路板被固定设置在该硬质壳体内,从而利用硬质壳体对电路板形成保护,防止电路板受折弯而破裂。并且,硬质壳体上形成有出线孔,下述线缆10从该出线孔引出,如此可防止线缆10在引出位置经常被弯折而松动。
不过,本实施例中的线圈外壳1并非完全为硬质材料制作,其还包括与所述硬质壳体相连的可折弯的EVA材质的柔性护套1b,并且该线圈外壳1中的线圈被设置于(部分设置于或全部设置于)该柔性护套1b内。如此设计的好处在于:当该线圈外壳佩戴在被检查者头部时,线圈外壳的柔性护套可根据检查者的头形而折弯,进而使线圈外壳朝向被检查者头部的内侧面面尽可能多的接触被检查者,从而使线圈外壳内的线圈跟随外壳柔性护套一同弯折而大面积的靠近被检查者头部(尤其是眼部),进一步提升线圈的成像效果。
为了提高柔性护套1b的变形能力,本实施例在柔性护套1b的表面还设置有四条直线形结构的变形缝1bb,变形缝1bb可辅助柔性护套1b的折弯变形。
当然,我们也可以不使用绑带固定线圈外壳1,而采用其他的机械设备保证线圈外壳1尽可能的贴向被检查眼部。
为了便于上述鼻部让位豁口101的成型,同时使得鼻部让位豁口101能够更好地贴合人体鼻部,本实施例中的鼻部让位豁口101为一V字型豁口,其设置在线圈外壳1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两个眼部让位孔102对称设置在鼻部让位豁口101的左右两侧,而且这两个眼部让位孔102均为近似平行四边形的孔。
上述绑带3是一条弹性带,其适用于各种头围尺寸,而且在佩戴时无需对其进行打结操作,非常方便。
再参照图2和图3所示,为了固定被检查者的头部,防止其在成像检查过程中头部产生移动而导致成像部位偏移或成像质量变差,本实施例还设置了一个用于支撑人体头部的头部支撑座4,该头部支撑座4的上部形成有用于收容人体头部的头部放置腔,其与上述带有线圈的线圈外壳1配套使用。
具体地,头部支撑座4的上部形成有一左一右间隔分布两块限位挡板401 和连接在这两块限位挡板之间的限位背板402,上述头部放置腔由前述限位背板 402和前述两块限位挡板401共同形成。
而且前述两块限位挡板401的间距大于线圈外壳1的宽度,而使得线圈外壳1能够被放置在这两个限位挡板401之间。
参照图3所示,在实际应用时,被检查者先佩戴好线圈外壳1,然后处于平躺位并将头部放置在头部支撑座4的头部放置腔中,线圈外壳1也刚好处在前述头部放置腔中,在每一块限位挡板401与线圈外壳1之间均夹设一充气气囊5,有两块限位挡板401,故而共有两个充气气囊5。头部支撑座4利用前述充气气囊5实现对线圈外壳1的柔性定位,防止成像检查过程中被检查者头部移动。
上述的两个充气气囊5通过一分叉充气管6连接同一个充气手柄7,实际应用时只需挤压这一个充气手柄7便能够对两个充气气囊5进行充气/放气,非常方便。
本实施例中,头部支撑座4上设置有一接线插座8,线圈外壳1通过线缆10连接有与前述接线插座8相匹配的接线插头9,前述线缆10与线圈外壳1内的线圈相连。前述接线插座8电路连接核磁成像设备的主机部分,实际应用时接线插头9插入接线插座8中,从而实现线圈与核磁成像设备主机的电路连接。
可见,核磁成像的电路首先接入头部支撑座4,再通过前述接线插座8、接线插头9和线缆10引至头戴式线圈外壳1内的线圈。这是因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头部支撑座4始终处于固定静止状态,而线圈外壳1却时常处于运动状态。核磁成像设备主机部分的线路先接入固定的头部支撑座4,再利用较短的线缆引至时常需要移动的线圈外壳1,使用更加方便且安全。此外,其内设有眼部线圈的线圈外壳1通过可插拔的线路结构与头部支撑座4相连,使得线圈外壳1能够轻易与头部支撑座4分离,便于线圈外壳1的维修或更换。
此外,本实施例在头部支撑座4内也设置有一组线圈,本申请为了表述方便,按照成像检查时线圈所处位置的不同,以被检查者头部为参照,将头部支撑座4内的线圈称为后线圈11(处于被检查者头部后方),将线圈外壳1内的线圈称为前线圈2(处于被检查者头部前方)。头部支撑座4上的接线插座8与磁共振成像的主系统电路连接,前线圈2通过线缆10和线缆10端部的接线插头与接线插座8电路连接,如此实现前线圈2与主系统的电路连接。
在成像检查时,上述后线圈11和前线圈2相互配合,一个处于被检查者头部正前方而且非常靠近眼部位置,另一个处于被检查者头部正后方,二者相互配合共同用于被检查者眼部的成像,相比于单单用一个线圈——前线圈进行成像要清晰很多。
为了进一步优化眼部的成像清晰度,本实施例中的前线圈2由四个线圈单元构成,这四个线圈单元沿弧线方向依次排布,而且在成像检查时,中间的两个线圈单元分别位于人体双眼的正前方,并且中间这两个线圈单元之间设置有公共电容(图中未标注),以对这两个线圈单元进行去耦。另外两个线圈单元 (即最端部的两个线圈)和中间两线圈交叉布置(部分重合),采用部分重合去耦。换言之:在构成前线圈2的四个线圈单元中,除中间两个相邻的线圈单元之外,任意相邻的两个线圈单元采用部分重合去耦。而中间两个相邻的线圈单元之间采用公共电容去耦,中间两个线圈之所以采用公共电容去耦而非重叠去耦,是为了保证线圈外壳1上鼻部让位豁口101具有足够大的空间——鼻部让位豁口101设置在所述公共电容附近。
后线圈11也由四个线圈单元构成,这四个线圈单元也沿着弧线方向依次排布,并且任意相邻两个线圈单元交叉布置(部分重合),即任意相邻的线圈单元之间采用部分重合去耦。而且在成像检查时,中间的两个线圈单元分别位于人体双眼的正后方。
上述的前线圈2和后线圈11前后大致分布在同一圆环上。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前线圈2和后线圈11中线圈单元的数量并不局限于为四个,也可以是两个、三个或五个等等,优选为两个以上。而且前线圈2中最好有两个线圈单元刚好分别处于被检查者双眼的正前方。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Claims (10)
1.一种磁共振成像眼部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间隔布置的前线圈(2)和后线圈(11),所述前线圈(2)至少包括成像检查时分别位于被检查者双眼正前方的两个线圈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眼部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线圈(2)由沿着弧线方向依次排布的四个线圈单元构成,在成像检查时,位于中间的两个所述线圈单元位于被检查者双眼正前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共振成像眼部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构成所述前线圈(2)的所述四个线圈单元中,除中间两个相邻的所述线圈单元之外,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线圈单元交叉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共振成像眼部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构成所述前线圈(2)的所述四个线圈单元中,中间两个相邻的所述线圈单元之间设置有用于去耦的公共电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共振成像眼部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线圈(11)由沿着弧线方向依次排布的四个线圈单元构成,在构成所述后线圈(11)的所述四个线圈单元中,成像检查时位于中间的两个所述线圈单元位于被检查者双眼正后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眼部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人体头部相适配的头戴式的线圈外壳(1)以及用于支撑人体头部的头部支撑座(4),所述头部支撑座(4)的上部形成有用于收容人体头部的头部放置腔,所述前线圈(2)设置于所述线圈外壳(1)内,所述后线圈(11)设置于所述头部支撑座(4)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共振成像眼部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支撑座(4)上设置有接线插座(8),所述线圈外壳(1)通过线缆(10)连接有与所述接线插座(8)相匹配的接线插头(9),所述线缆(10)与所述前线圈(2)电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共振成像眼部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外壳(1)包括硬质壳体以及与所述硬质壳体(1a)相连的可折弯的柔性护套(1b),与所述线圈相连的电路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硬质壳体(1a)内,所述线圈被置于所述柔性护套(1b)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共振成像眼部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护套(1b)的表面设置有用于辅助所述柔性护套(1b)折弯变形的变形缝(1bb)。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共振成像眼部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成像检查时分别位于被检查者双眼正前方的所述两个线圈单元之间设置有用于去耦的公共电容,所述线圈外壳(1)上开设有与人体鼻部相对应的、且位于所述公共电容附近的鼻部让位豁口(10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590789.6U CN208740971U (zh) | 2017-11-24 | 2017-11-24 | 磁共振成像眼部线圈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590789.6U CN208740971U (zh) | 2017-11-24 | 2017-11-24 | 磁共振成像眼部线圈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740971U true CN208740971U (zh) | 2019-04-16 |
Family
ID=66051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590789.6U Active CN208740971U (zh) | 2017-11-24 | 2017-11-24 | 磁共振成像眼部线圈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740971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11637A (zh) * | 2017-11-24 | 2018-03-20 | 苏州众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磁共振成像眼部线圈装置 |
CN112932454A (zh) * | 2021-01-28 | 2021-06-11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核磁共振检测眼球固定器 |
-
2017
- 2017-11-24 CN CN201721590789.6U patent/CN20874097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11637A (zh) * | 2017-11-24 | 2018-03-20 | 苏州众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磁共振成像眼部线圈装置 |
CN112932454A (zh) * | 2021-01-28 | 2021-06-11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核磁共振检测眼球固定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17186B (zh) | 用于体内装置的可穿戴天线组件 | |
CN102497809B (zh) | 电极固定装置 | |
US11360168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neck radio frequency coil for MR imaging | |
CN208740971U (zh) | 磁共振成像眼部线圈装置 | |
JP4213861B2 (ja) | インターベンショナルmri応用のためのコイルハーネス組立体 | |
US20140163316A1 (en) | Antenna connection unit, received strength correction apparatus and capsule endoscope system | |
JPWO2010122823A1 (ja) | 被検体内検査システム | |
JPWO2012165426A1 (ja) | アンテナ装置、アンテナ、アンテナホルダーおよび被検体内導入システム | |
CN108226829A (zh) | 颈胸联合成像线圈组件 | |
CN112147553A (zh) | 用于射频线圈组件的系统 | |
US20230255595A1 (en) |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image display method | |
CN207965114U (zh) | 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的眼部线圈装置 | |
CN107667298A (zh) | 射频表面线圈和包括该射频表面线圈的磁共振成像系统 | |
Youssefzadeh et al. | MR compatibility of Med EL cochlear implants: clinical testing at 1.0 T | |
EP2716210A1 (en) | MRI catheter with resonant filter | |
CN107811637A (zh) | 磁共振成像眼部线圈装置 | |
CN209285451U (zh) | 一种天线组件及胶囊内窥镜 | |
JP4426796B2 (ja) | 電力供給装置 | |
CN109862820A (zh) | 接收天线、接收天线单元、接收系统以及接收装置 | |
CN206114881U (zh) | 下肢线圈组件 | |
CN210185614U (zh) | 一种超声波腹部影像诊断装置 | |
JPWO2019225106A1 (ja) | 受信アンテナシステム及びカプセル型内視鏡システム | |
CN108120943A (zh) | 一种可穿戴肩线圈 | |
CN107242898A (zh) | 一种膝关节介入线圈 | |
CN106998837A (zh) | 用于调整电极条带的塑形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