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38990U - 汇流条单元、定子单元以及马达 - Google Patents

汇流条单元、定子单元以及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38990U
CN208738990U CN201821400045.8U CN201821400045U CN208738990U CN 208738990 U CN208738990 U CN 208738990U CN 201821400045 U CN201821400045 U CN 201821400045U CN 208738990 U CN208738990 U CN 2087389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 bar
component
main body
bar unit
fl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0004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朝日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Priority to CN20182140004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389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389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389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汇流条单元、定子单元以及马达。该汇流条单元具有:导电部件,其以中心轴线为中心沿周向延伸,且具有导电性;以及对该导电部件进行覆盖的树脂部件,该导电部件具有:主体,其为板状;熔接部,其设置于该主体且通过熔接与第一部件电连接;以及导通端子,其设置于该主体且与第二部件电连接,其中,该树脂部件具有覆盖该导电部件的该主体的轴向两侧的表面的一部分的肋部,该肋部沿径向延伸,通过该肋部在该树脂部件上形成开口部,该开口部使该导电部件的该主体的轴向两侧的表面的另一部分露出。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降低树脂的使用量,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汇流条单元、定子单元以及马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汇流条单元、定子单元以及马达。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技术中,使用汇流条单元对马达与外部设备进行电连接。在制造汇流条单元时,常采用的制造方式包括外部嵌件成型方式和模制方式。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实用新型内容
但是,在目前的汇流条单元中,由于需要使用树脂覆盖导电部件的主体部分,树脂用量较大,制造成本较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降低树脂的使用量从而降低制造成本的汇流条单元、定子单元以及马达。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汇流条单元,该汇流条单元具有:导电部件,其以中心轴线为中心沿周向延伸,且具有导电性;以及对该导电部件进行覆盖的树脂部件,该导电部件具有:主体,其为板状;熔接部,其设置于该主体且通过熔接与第一部件电连接;以及导通端子,其设置于该主体且与第二部件电连接,该树脂部件具有覆盖该导电部件的该主体的轴向两侧的表面的一部分的肋部,该肋部沿径向延伸,通过该肋部在该树脂部件上形成开口部,该开口部使该导电部件的该主体的轴向两侧的表面的另一部分露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定子单元,该定子单元具有根据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汇流条单元。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马达,该马达具有根据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定子单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汇流条单元的树脂部件上形成开口部,能够降低树脂的使用量,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汇流条单元的一个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汇流条单元从轴向一侧观察时的一个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汇流条单元从轴向另一侧观察时的一个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汇流条单元沿图2中的A-A剖开时的一个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本实用新型的前述以及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在说明书和附图中,具体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其表明了其中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的部分实施方式,应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全部修改变型以及等同物。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此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他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他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他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在本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对不同元素从称谓上进行区分,但并不表示这些元素的空间排列或时间顺序等,这些元素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术语“和/或”包括相关联列出的术语的一种或多个中的任何一个和所有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单数形式“一”、“该”等包括复数形式,应广义地理解为“一种”或“一类”而并不是限定为“一个”的含义;此外术语“所述”应理解为既包括单数形式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此外术语“根据”应理解为“至少部分根据……”,术语“基于”应理解为“至少部分基于……”,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件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下述说明中,为了说明的方便,将马达的旋转部能够绕其进行旋转的中心线称为“中心轴线”,将与沿该中心轴线延伸的方向相同或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将以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半径方向称为“径向”,将以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周方向称为“周向”。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1提供一种汇流条单元。图1是本实施例的汇流条单元的一个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汇流条单元从轴向一侧观察时的一个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的汇流条单元从轴向另一侧观察时的一个示意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汇流条单元10具有导电部件11和树脂部件12。其中,导电部件11以中心轴线O-O为中心沿周向延伸,且具有导电性;树脂部件12对导电部件11进行覆盖。
导电部件11具有主体111、熔接部112以及导通端子113。主体111为板状;熔接部112设置于主体111且通过熔接与第一部件(未图示)电连接;导通端子113设置于主体111且与第二部件(未图示)电连接。树脂部件12具有覆盖导电部件11的主体111的轴向两侧的表面的一部分的肋部121,肋部121沿径向延伸,通过肋部121在树脂部件12上形成开口部122,开口部122使主体111的轴向两侧的表面的另一部分111e露出。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通过在树脂部件12上形成开口部122,能够降低汇流条单元10中树脂的使用量,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可设置一个或多个肋部,以形成一个或多个开口部。图1至3中示出了设置有多个肋部和多个开口部的情形,为了清楚起见,仅对一个肋部121和一个开口部122进行了标记;如图1至3所示,可以形成多个肋部和多个开口部。
在本实施例中,例如如图1所示,在沿轴向观察时,主体111设置为非闭口的环形,即C字状;熔接部112位于主体111的径向外侧;导电端子113从主体111向径向一侧延伸。但本实施例不以此作为限制,可以对主体111的形状、熔接部112的位置以及导电端子113的延伸方向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在制造汇流条单元时,如果采用外部嵌件成型方式来制造汇流条单元,则在制造出的汇流条单元中,端子的位置精度不高。在需要保证端子的位置精度达到较高水平的情况下,需要采用模制方式来制造汇流条单元,但在采用模制方式的情况下,相对于采用外部嵌件成型方式的情况而言,制造成本更高。
在本实施例中,汇流条单元10可通过模制而形成,由此,能够保证汇流条单元10中的导通端子113的位置精度。并且,由于在树脂部件12上形成了开口部122,因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换言之,在模制的汇流条单元10中,能够以较低的制造成本,保证导通端子113的位置精度。但本实施例不限于此,汇流条单元10也可通过嵌件成型而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件可以是与熔接部112以熔接方式进行电连接的任意部件。例如,第一部件可以是马达的定子单元中的线圈,汇流条单元10通过熔接部112与该线圈电连接,由此,能够实现汇流条单元10与定子单元之间的电连接。但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作为限制,第一部件也可以是其他与汇流条单元熔接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部件可以是与导通端子113电连接的任意部件。例如,第二部件可以是外部的电源接口或者电子控制单元(ECU)等部件,汇流条单元10通过导通端子113与该第二部件电连接,由此能够在汇流条单元10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电力的传输或者电信号的传输。但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作为限制,第二部件也可以是其他与汇流条单元10电连接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熔接部112可设置于主体111的径向一侧的端面,树脂部件12具有与熔接部112在径向上对置的肋部121。例如,如图1至图3所示,熔接部112可设置于主体111的径向外侧的端面。但本实施例不限于此,也可将熔接部112设置于主体111的径向内侧的端面。此外,熔接部112也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于主体111的其他位置,本实施例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熔接部112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任意设置。例如,可设置至少两个熔接部112。
在设置有至少两个熔接部112的情况下,树脂部件12可设置为具有与至少两个熔接部112对置的至少两个肋部121,在各肋部121之间形成开口部122。由于在树脂部件12上设置了与熔接部112对置的肋部121,因此,能够增强树脂部件12在熔接部112附近的强度。
此外,本实施例不限于此,也可在树脂部件12的周向上与熔接部112错开的位置设置肋部121,以增强树脂部件12在该位置附近的强度。例如,如图1至图4所示,在树脂部件12上还可设置有沿径向和轴向延伸的爪部13。虽然图1至3中并未示出,但可在与图1中的爪部13对置的位置设置肋部121。
在本实施例中,可使主体111的至少一部分由一个板状部件构成,或者由多个板状部件沿轴向层叠构成。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图4是本实施例的汇流条单元10沿图2中的A-A剖开时的一个剖视图。在图4所示的汇流条单元10中,其导电部件11的主体111是由3个板状部件沿轴向层叠构成的,但由于3个板状部件在周向上分别错开规定的角度,如图4所示,在图示的导电部件11左侧部分的主体111显示由2个板状部件沿轴向层叠构成,在图示的导电部件11右侧部分的主体111显示由3个板状部件沿轴向层叠构成。
图4所示出的主体111的构成方式仅为一个示例,本实施例不限于此。构成主体111的板状部件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确定。另外,也可使构成主体111的多个板状部件在周向上不错开角度间隔而沿轴向层叠构成,或者在整个圆周上均由一个板状部件构成。
在本实施例中,肋部121的数量可为熔接部112的数量的两倍。即,可在树脂部件12的轴向两侧(即图2所示的一侧和图3所示的另一侧)与每个熔接部112对置的位置均设置有肋部121。但本实施例不以此作为限制,也可使肋部121的数量少于熔接部112的数量的两倍,或者多于熔接部112的数量的两倍。
通过本实施例的汇流条单元,能够降低汇流条单元的树脂的使用量,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提供一种定子单元,该定子单元具有汇流条单元,该汇流条单元可如上述实施例1中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定子单元还可以具有作为实施例1中所述第一部件的线圈,线圈的引出线与实施例1中所述的熔接部通过熔接而电连接。
通过本实施例的定子单元,能够降低定子单元的树脂的使用量,降低制造成本。
实施例3
本实施例3提供一种马达,该马达具有定子单元,该定子单元可如上述实施例2中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马达还可具有转子单元,该转子单元位于上述定子单元的径向内侧。
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中的导通端子113电连接的第二部件可以是电源接口。但本实施例不以此作为限制,该第二部件也可以是ECU等其他部件。
通过本实施例的马达,能够降低马达的树脂的使用量,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以上参照附图详细叙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然而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的方式,还包括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主旨范围的所有改变、修改和等同等。

Claims (10)

1.一种汇流条单元,所述汇流条单元具有:
导电部件,其以中心轴线为中心沿周向延伸,且具有导电性;以及
对所述导电部件进行覆盖的树脂部件,
所述导电部件具有:
主体,其为板状;
熔接部,其设置于所述主体且通过熔接与第一部件电连接;以及
导通端子,其设置于所述主体且与第二部件电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部件具有覆盖所述导电部件的所述主体的轴向两侧的表面的一部分的肋部,所述肋部沿径向延伸,通过所述肋部在所述树脂部件上形成开口部,所述开口部使所述导电部件的所述主体的轴向两侧的表面的另一部分露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条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熔接部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径向一侧的端面,所述树脂部件具有与所述熔接部在径向上对置的肋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汇流条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熔接部为至少两个,所述树脂部件具有与所述熔接部对置的至少两个肋部,在所述肋部之间形成所述开口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汇流条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肋部的数量为所述熔接部的数量的两倍,
或者,所述肋部的数量少于所述熔接部的数量的两倍,
或者,所述肋部的数量多于所述熔接部的数量的两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条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的至少一部分由一个板状部件构成,或者由至少两个板状部件沿轴向层叠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汇流条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汇流条单元通过模制而形成。
7.一种定子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单元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汇流条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子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单元还具有作为第一部件的线圈,所述线圈的引出线与所述汇流条单元中导电部件的熔接部通过熔接而电连接。
9.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具有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定子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定子单元中导电部件的导通端子电连接的第二部件为电源接口。
CN201821400045.8U 2018-08-29 2018-08-29 汇流条单元、定子单元以及马达 Active CN2087389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00045.8U CN208738990U (zh) 2018-08-29 2018-08-29 汇流条单元、定子单元以及马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00045.8U CN208738990U (zh) 2018-08-29 2018-08-29 汇流条单元、定子单元以及马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38990U true CN208738990U (zh) 2019-04-12

Family

ID=66031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00045.8U Active CN208738990U (zh) 2018-08-29 2018-08-29 汇流条单元、定子单元以及马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3899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4365A (zh) * 2019-09-26 2021-03-26 群光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马达定子结线装置
CN113472117A (zh) * 2020-03-31 2021-10-01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汇流条单元和马达
WO2023108919A1 (zh) * 2021-12-16 2023-06-22 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汇流排组件、定子总成、电机及助力自行车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4365A (zh) * 2019-09-26 2021-03-26 群光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马达定子结线装置
CN113472117A (zh) * 2020-03-31 2021-10-01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汇流条单元和马达
WO2023108919A1 (zh) * 2021-12-16 2023-06-22 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汇流排组件、定子总成、电机及助力自行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738990U (zh) 汇流条单元、定子单元以及马达
CN104518596B (zh) 旋转电机
JP5759238B2 (ja) 集配電リン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90149003A1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CN106602772A (zh) 旋转电机用连接零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7683557B (zh) 用于电机的端子组件
JP5858145B2 (ja) コイル
EP2879277A2 (en) Concentrated type motor
JP2011172473A (ja) 固定子コネクタ
US9362796B2 (en) Electricity collection and distribution ring and electric motor
US11146136B2 (en) Bus bar assembly for electric machine winding
CN106104980A (zh) 电机的电磁结构
US20190068021A1 (en) Circuitry Arrangement For An Electric Motor/Machine
CN108206598A (zh) 电机装置及其定子
CN106471713A (zh) 电机的定子
JP2022091796A (ja) モータ巻線コネクタリング
JP2013226028A (ja) セグメントコイル、該セグメントコイルの製造方法、前記セグメントコイルを用いてなるステータ
US11177713B2 (en)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having terminals bent to form joined portions
EP3079233A1 (en) Electric power collection/distribution ring and electric motor
US20160352176A1 (en) Armature core, armature, and electric motor
CN209088663U (zh) 一种盘式电机及其pcb定子
CN208445381U (zh) 定子、马达以及电气产品
JP2021505117A (ja) 回転電気機械のステータ用の電気相コネクタ
US11632008B2 (en) Arrangement structure of wiring member for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JP6496229B2 (ja) 回転電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