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37424U - 显示装置以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以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37424U
CN208737424U CN201821315994.6U CN201821315994U CN208737424U CN 208737424 U CN208737424 U CN 208737424U CN 201821315994 U CN201821315994 U CN 201821315994U CN 208737424 U CN208737424 U CN 2087374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board
center
display device
pressing plate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1599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雄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1599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374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374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374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以及终端,该显示装置包括:背板,设于背板上的显示屏组件、设于显示屏组件上方的触控面板,以及设于显示屏组件外沿的安装组件。其中,安装组件包括:设于背板上、且围设在显示屏组件周围的中框,以及设置在中框上的屏压条。其中,屏压条可以包括设于中框顶面与触控面板之间的压板,压板顶部形成至少一个凹槽,凹槽底部及中框分别设有连接孔,以供连接件贯穿压板及中框上的连接孔后与背板固定连接;在凹槽旁、且在压板与触控面板之间设有缓冲垫。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缓冲垫的厚度较薄,从而减小了显示装置的厚度,满足了轻薄化的需求。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以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以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人机交互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终端中设置有显示屏,以便于通过显示屏向用户显示画面和/或接收用户的触控指令。
图1为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显示装置包括:背板a、设于背板a上用于承载显示屏组件b的中框(图中未示出)、围设在显示屏组件b边缘的屏压条c以及设于屏压条c上的触控面板;其中,为了固定显示屏组件b,利用螺钉d依次穿过屏压条c和中框中的连接孔与背板a固定连接。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屏压条c和/或螺钉d对触控面板的磨损,屏压条c与触控面板之间还设有缓冲垫e。
但现有技术中,考虑到螺钉d的螺帽具有一定厚度,为了防止螺钉d的螺帽对触控面板的磨损,因此,缓冲垫的厚度需要大于螺帽厚度,从而导致显示装置的厚度较大,难以满足轻薄化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以及终端,减小了显示装置的厚度,满足了轻薄化的需求。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板,设于所述背板上的显示屏组件、设于所述显示屏组件上方的触控面板,以及设于所述显示屏组件外沿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设于所述背板上、且围设在所述显示屏组件周围的中框,以及设置在所述中框上的屏压条;所述屏压条包括设于所述中框顶面与所述触控面板之间的压板,所述压板顶部形成至少一个凹槽;在所述凹槽旁、且在所述压板与所述触控面板之间设有缓冲垫;
所述凹槽底部及所述中框分别设有连接孔,以供连接件贯穿所述压板及所述中框上的所述连接孔后与所述背板固定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包括:背板,设于背板上的显示屏组件、设于显示屏组件上方的触控面板,以及设于显示屏组件外沿的安装组件。其中,安装组件可以包括:设于背板上、且围设在显示屏组件周围的中框,以及设置在中框上的屏压条。其中,屏压条可以包括设于中框顶面与触控面板之间的压板,压板顶部形成至少一个凹槽,凹槽底部及中框分别设有连接孔,以供连接件贯穿压板及中框上的连接孔后与背板固定连接;在凹槽旁、且在压板与触控面板之间设有缓冲垫。可见,通过将连接件设于凹槽中,连接件的安装头部的高度会尽量低于压板顶部的高度,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缓冲垫的厚度较薄,从而减小了显示装置的厚度,满足了轻薄化的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中框的顶面对应所述凹槽设有凹陷部,设有所述凹槽的压板底面与所述中框的凹陷部的凹陷顶面相贴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凹槽部的深度大于所述连接件的安装头部的厚度,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少触控面板与压板之间的缓冲垫的厚度,进一步减小了显示装置的厚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屏压条还包括由所述压板朝所述背板方向延伸的侧壁,所述侧壁内表面贴合在所述中框外侧面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屏压条的侧壁底部抵靠在所述背板的侧壁顶面上,且所述屏压条的侧壁的外表面与所述背板的侧壁的外表面平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屏压条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背板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中框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缺口相匹配的第一凸台,以及与所述第二缺口相匹配的第二凸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位于所述凹槽底部的所述背板的侧壁底边缘设置有第三缺口,使得背板的侧壁内的各组件可以尽量靠近背板的侧壁,连接件可以极限向压板外边缘外移,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小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通过屏压条的侧壁底部抵靠在背板的侧壁顶面上,且屏压条的侧壁的外表面与背板的侧壁的外表面平齐,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屏压条c的侧壁内表面贴合在背板a的外侧壁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边框较窄,可以满足窄边宽的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螺钉,所述连接孔为与所述螺钉的螺纹杆相匹配的螺纹孔;或者,
所述连接孔为通孔;所述背板顶面上对应所述连接孔处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顶部开设有朝所述背板底部延伸的与所述螺钉的螺纹杆相匹配的螺纹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中框中距离所述连接孔预设距离处设置有定位柱,以供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凹槽底部的边缘抵接,从而不仅实现了X轴方向上的预定位,还可以实现Y轴方向上的预定位,以防止安装屏压条过程中沿Y轴方向上下移动的问题。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以及终端,通过将连接件设于凹槽中,连接件的安装头部的高度会尽量低于压板顶部的高度,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缓冲垫的厚度较薄,从而减小了显示装置的厚度,满足了轻薄化的需求。
进一步地,通过屏压条的侧壁底部抵靠在背板的侧壁顶面上,屏压条的侧壁的外表面与背板的侧壁的外表面平齐,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屏压条c的侧壁内表面贴合在背板a的外侧壁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边框较窄,可以满足窄边宽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a、相关技术中的背板;
b、相关技术中的显示屏组件;
c、相关技术中的屏压条;
d、相关技术中的螺钉;
e、相关技术中的缓冲垫;
1、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背板;
1a、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缺口;
2、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屏组件;
3、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屏压条;
3a、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压板;
3b、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凹槽;
3c、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侧壁;
3d、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缺口;
4、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缓冲垫;
5、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连接件;
6、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中框;
7、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触控面板;
8、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定位柱;
9、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三凸台;
10、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三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部分词汇进行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显示屏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液晶面板(Open Cell,OC)。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液晶面板用于显示图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多个光学器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触控面板(Touch Panel,TP)用于接收用户的触控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安装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设于背板上、且围设在显示屏组件周围的中框,以及设置在中框上的屏压条。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背板用于承载显示屏组件、中框、触控面板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中框用于承载显示屏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屏压条用于固定显示屏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屏压条可以为一体成型的钣金件;当然,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屏压条还可以为其它材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并不作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钣金件是指钣金工艺加工出来的产品。钣金是一种针对金属薄板(通常在6mm以下)的综合冷加工工艺(例如包括剪、冲/切/复合、折、焊接、铆接、拼接、成型等)。
本申请中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其次,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应用背景进行介绍。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显示装置包括:背板a、设于背板a上用于承载显示屏组件b的中框(图中未示出)、围设在显示屏组件b边缘的屏压条c以及设于屏压条c上的触控面板;其中,为了固定显示屏组件b,利用螺钉d依次穿过屏压条c和中框中的连接孔与背板a固定连接。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屏压条c和/或螺钉d对触控面板的磨损,屏压条c与触控面板之间还设有缓冲垫e。
但现有技术中,考虑到螺钉d的螺帽具有一定厚度,为了防止螺钉d的螺帽对触控面板的磨损,因此,缓冲垫的厚度需要大于螺帽厚度,从而导致显示装置的厚度较大,难以满足轻薄化的需求。
另外,如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屏压条c的侧壁内表面通常会贴合在背板a的外侧壁上包住背板a,从而导致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较宽,难以满足窄边宽的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以及终端可以包括:通过将连接件设于凹槽中,连接件的安装头部的高度会尽量低于压板顶部的高度,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缓冲垫的厚度较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的厚度较大,难以满足轻薄化需求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地,通过屏压条的侧壁底部抵靠在背板的侧壁顶面上,屏压条的侧壁的外表面与背板的侧壁的外表面平齐,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边框较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的边框较窄,难以满足窄边宽需求的技术问题。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包括:背板1,设于背板1上的显示屏组件2、设于显示屏组件2上方的触控面板(图中未示出),以及设于显示屏组件2外沿的安装组件。
示例性地,安装组件可以包括设于背板1上、且围设在显示屏组件2周围的中框(图中未示出),以及设置在中框上的屏压条3。其中,中框用于承载显示屏组件2,屏压条3用于固定显示屏组件。
示例性地,屏压条3可以包括设于中框顶面与触控面板之间的压板3a,压板3a顶部形成至少一个凹槽3b,以便于在凹槽3b中设置连接件5,从而使得连接件5的安装头部的高度尽量低于压板3a顶部的高度。
示例性地,在凹槽3b旁、且在压板3a与触控面板之间设有缓冲垫4,从而可以防止压板3a对触控面板的磨损。
示例性地,凹槽3b底部及中框分别设有连接孔,以供连接件5贯穿压板3a及中框上的连接孔后与背板1固定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连接件5设于凹槽3b中,因此,连接件5的安装头部的高度可以尽量低于压板3a顶部的高度。
示例性地,背板1上对应中框上的连接孔处设有用于固定连接件5尾部的结构(例如,本申请下述涉及的螺纹孔或连接座等),以便于实现压板3a、中框与背板1的固定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由于螺钉d的螺帽的高度大于屏压条c的高度,导致现有技术中的缓冲垫的厚度较厚;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连接件5设于凹槽3b中,连接件5的安装头部的高度会尽量低于压板3a顶部的高度,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缓冲垫4的厚度较薄,从而减小了显示装置的厚度,满足了轻薄化的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包括:背板1,设于背板1上的显示屏组件2、设于显示屏组件2上方的触控面板,以及设于显示屏组件2外沿的安装组件。其中,安装组件可以包括:设于背板1上、且围设在显示屏组件2周围的中框,以及设置在中框上的屏压条3。其中,屏压条3可以包括设于中框顶面与触控面板之间的压板3a,压板3a顶部形成至少一个凹槽3b,凹槽3b底部及中框分别设有连接孔,以供连接件5贯穿压板3a及中框上的连接孔后与背板1固定连接;在凹槽3b旁、且在压板3a与触控面板之间设有缓冲垫4。可见,通过将连接件5设于凹槽3b中,连接件5的安装头部的高度会尽量低于压板3a顶部的高度,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缓冲垫4的厚度较薄,从而减小了显示装置的厚度,满足了轻薄化的需求。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主要对凹槽3b的可实现方式进行介绍。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例的基础上,结合图2和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中框6为了配合压板3a顶部形成凹槽3b,中框6的顶面对应凹槽3b设有凹陷部,以形成避位结构。示例性地,设有凹槽3b的压板底面与中框6的凹陷部的凹陷顶面相贴合,以便于连接件5贯穿凹槽3b的压板底面及中框6的凹陷顶面上的连接孔后与背板1固定连接。
示例性地,凹槽3b部的深度大于连接件5的安装头部的厚度,使得连接件5的安装头部的高度低于压板3a顶部的高度,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少触控面板7与压板3a之间的缓冲垫4的厚度,进一步减小了显示装置的厚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便于连接件5贯穿凹槽3b的压板底面及中框的凹陷顶面上的连接孔,示例性地,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和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中框中距离连接孔预设距离(例如,连接孔与凹槽3b底部边缘之间的垂直距离)处设置有定位柱8,以供定位柱8与凹槽3b底部的边缘抵接,从而不仅实现了X轴方向上的预定位,还可以实现Y轴方向上的预定位,以防止安装屏压条3过程中沿Y轴方向上下移动的问题。
在上述实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主要对上述连接件和连接孔的可实现方式进行介绍。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连接件5可以包括螺钉,压板3a及中框上的连接孔可以为与螺钉的螺纹杆相匹配的螺纹孔,以便于螺钉贯穿压板3a及中框上的螺纹孔后,可以固定螺接至背板1上与螺钉的螺纹杆相匹配的螺纹孔。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连接件5可以包括螺钉,压板3a及中框上的连接孔可以为通孔(示例性地,通孔的直径大于螺钉的螺杆直径,以便于螺钉贯穿压板3a及中框上的通孔);背板1顶面上对应连接孔处设有连接座,连接座顶部开设有朝背板1底部延伸的与螺钉的螺纹杆相匹配的螺纹孔,以便于螺钉贯穿压板3a及中框上的通孔后,可以固定螺接至连接座中的螺纹孔。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连接件和/或连接孔还可以采用其它可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并不作限制。
如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屏压条c的侧壁内表面通常会贴合在背板a的外侧壁上包住背板a,从而导致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较宽,难以满足窄边宽的需求。
在上述实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主要对如何实现窄边宽的可实现方式进行介绍。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例的基础上,结合图2和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屏压条3还包括由压板3a朝背板1方向延伸的侧壁3c,侧壁3c内表面贴合在中框外侧面上。示例性地,屏压条3的侧壁3c底部抵靠在背板1的侧壁顶面上,且屏压条3的侧壁3c的外表面与背板1的侧壁的外表面平齐,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屏压条c的侧壁内表面贴合在背板a的外侧壁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边框较窄,可以满足窄边宽的需求。
为了实现屏压条3的侧壁3c与背板1的侧壁之间的固定,示例性地,屏压条3的侧壁3c上可以设置有第一缺口,背板1的侧壁上可以设置有第二缺口,中框中可以设置有与第一缺口相匹配的第一凸台,以及与第二缺口相匹配的第二凸台,使得第一凸台卡扣在第一缺口中以及第二凸台卡扣在第二缺口中。
需要说明的是,结合图2和图5所示,屏压条3中的第一缺口3d与背板1中的第二缺口1a可以对称设置,对应地,中框中的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可以合并为与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相匹配的一个第三凸台9,使得第三凸台9卡扣在第一缺口3d和第二缺口1a中实现左右限位,从而可以防止屏压条3的侧壁3c和背板1的侧壁沿X轴方向左右移动。
当然,屏压条3的侧壁3c与背板1的侧壁之间的固定方式,还可以采用其它固定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并不作限制。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连接件5可以极限向压板3a外边缘外移,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位于凹槽3b底部的背板1的侧壁底边缘设置有第三缺口10,使得背板1的侧壁内的各组件可以尽量靠近背板1的侧壁,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小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可以包括:本申请上述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具体的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板,设于所述背板上的显示屏组件、设于所述显示屏组件上方的触控面板,以及设于所述显示屏组件外沿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设于所述背板上、且围设在所述显示屏组件周围的中框,以及设置在所述中框上的屏压条;所述屏压条包括设于所述中框顶面与所述触控面板之间的压板,所述压板顶部形成至少一个凹槽;在所述凹槽旁、且在所述压板与所述触控面板之间设有缓冲垫;
所述凹槽底部及所述中框分别设有连接孔,以供连接件贯穿所述压板及所述中框上的所述连接孔后与所述背板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的顶面对应所述凹槽设有凹陷部,设有所述凹槽的压板底面与所述中框的凹陷部的凹陷顶面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连接件的安装头部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压条还包括由所述压板朝所述背板方向延伸的侧壁,所述侧壁内表面贴合在所述中框外侧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压条的侧壁底部抵靠在所述背板的侧壁顶面上,且所述屏压条的侧壁的外表面与所述背板的侧壁的外表面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压条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背板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中框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缺口相匹配的第一凸台,以及与所述第二缺口相匹配的第二凸台。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凹槽底部的所述背板的侧壁底边缘设置有第三缺口。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螺钉,所述连接孔为与所述螺钉的螺纹杆相匹配的螺纹孔;或者,
所述连接孔为通孔;所述背板顶面上对应所述连接孔处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顶部开设有朝所述背板底部延伸的与所述螺钉的螺纹杆相匹配的螺纹孔。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中距离所述连接孔预设距离处设置有定位柱,以供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凹槽底部的边缘抵接。
1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CN201821315994.6U 2018-08-15 2018-08-15 显示装置以及终端 Active CN2087374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15994.6U CN208737424U (zh) 2018-08-15 2018-08-15 显示装置以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15994.6U CN208737424U (zh) 2018-08-15 2018-08-15 显示装置以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37424U true CN208737424U (zh) 2019-04-12

Family

ID=66029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15994.6U Active CN208737424U (zh) 2018-08-15 2018-08-15 显示装置以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374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68724U (zh) 声音增强装置
TW200937079A (en) Backlight module with improved base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09448765U (zh) 终端设备
CN208737424U (zh) 显示装置以及终端
WO2014172984A1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窄边框结构
CN205858131U (zh) 手术室门结构
CN206002808U (zh)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具有其的液晶电视
CN208400031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6353907A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N205124197U (zh) 线夹结构
CN207764450U (zh) 一种光学膜材的限位结构、背板组件
CN205546288U (zh) 一种控制器的固定结构
CN209028998U (zh) 一种背板结构及显示装置
CN209159514U (zh) 汽车扶手安装支架
CN206431345U (zh) 镜头模组
CN204201660U (zh)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CN207599464U (zh) 一种使用侧发光灯条的模组结构
CN207162064U (zh) 一种显示器安装底座
CN206948480U (zh) 一种电视框架及电视
CN220137605U (zh) 笔记本电脑固定结构及笔记本电脑
CN204481948U (zh) 液晶电视模组一体机中框
CN210428391U (zh) 一种窄边框显示器
CN208812952U (zh) 一种汽车天窗玻璃加强板结构
CN105042425B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05893937U (zh) 一种用于型钢的缓冲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