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37020U - 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37020U
CN208737020U CN201821909793.9U CN201821909793U CN208737020U CN 208737020 U CN208737020 U CN 208737020U CN 201821909793 U CN201821909793 U CN 201821909793U CN 208737020 U CN208737020 U CN 2087370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reflection film
mobile terminal
optical device
display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0979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林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0979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370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370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370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移动终端,用以提升位于显示模组下方的光学器件的性能。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光学器件、显示模组以及光增透膜;显示模组位于光学器件的上方;光增透膜位于显示模组上,且与光学器件相对应。本公开技术方案,可以提升位于显示模组下方的光学器件的性能。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全面屏技术的发展,未来摄像头或者环境光感等光学器件可能需要放置在显示屏幕下方。而这些光学器件的输入信号为外界的光。因此,外界的光穿过显示屏幕达到这些光学器件的能量和质量可能会直接影响光学器件的性能。因此,如何提升位于显示屏幕下方的光学器件的性能是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用以提升位于显示模组下方的光学器件的性能。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光学器件、显示模组以及光增透膜;
所述显示模组位于所述光学器件的上方;所述光增透膜位于所述显示模组上,且与所述光学器件相对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屏幕以及保护层;
所述显示屏幕位于所述光学器件的上方,所述保护层位于所述显示屏幕的上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增透膜位于所述保护层背离所述显示屏幕的表面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增透膜位于所述显示屏幕面向所述光学器件的表面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可包括透明胶层;
所述透明胶层位于所述显示屏幕与所述保护层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胶层的折射率与所述保护层的折射率的差值可大于0.1,所述保护层与所述透明胶层之间设有所述光增透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胶层的折射率与所述显示屏幕的折射率的差值可大于0.1,所述显示屏幕与所述透明胶层之间设有所述光增透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幕可包括至少两层介质层;
所述至少两层介质层中,折射率的差值大于0.1的相邻两层介质层之间设有所述光增透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增透膜的面积可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光学器件在所述显示模组上的投影面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增透膜可包括至少两层子膜层,所述至少两层子膜层分别对不同波长范围的光进行增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增透膜的材料可包括氟化钙、氧化钛、硫化铅、硒化铅、陶瓷红外增透膜或者乙烯基倍半硅氧烷杂化膜中的任意一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可为玻璃盖板或者柔性覆盖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覆盖膜可为聚酰亚胺薄膜。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位于光学器件的上方的显示模组上设置光增透膜,可以提高透过显示模组入射到位于显示模组下方的光学器件的光的能量和质量,也可以提高光学器件发出的光透过显示模组的能量和质量。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提升位于显示模组下方的光学器件的性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示出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示出的一种光路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移动终端的横截面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移动终端的横截面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移动终端的横截面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移动终端的横截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相关技术中,手机全面屏的技术趋势越来越强烈,未来有摄像头或者环境光感等光学器件11需要放置在显示屏幕12下方,具体如图1所示。其中,显示屏幕12上方可设置有保护层13,保护层13可为玻璃盖板或者保护膜等。而这些光学器件11的输入信号为外界的光。因此,外界的光穿过显示屏幕 12达到这些光学器件11的能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光学器件11的性能。
例如,入射光Q进入光学器件11的路径如图2所示。入射光Q在保护层13的上下表面上会发生反射,反射光P的能量会损失掉,不能进入光学器件11。而且,入射光Q中有部分能量会被保护层13与显示屏幕12吸收,也不能进入光学器件11。因此,进入光学器件11的有用光E的能量=入射光的能量-反射光的能量-保护层与显示屏幕吸收的光的能量。
其中,反射光是由于空气和保护层13的折射/反射组成的。如果保护层13为玻璃盖板,且典型的玻璃的折射率n玻璃=1.5,反射率R玻璃=(n玻璃-n 空气)2/(n玻璃+n空气)2,则可得到反射率R玻璃=4%。由于入射光Q从空气进入保护层13和从保护层13出来进入到空气,进而摄入光学器件11的过程中至少会有两次发射发生。因此,会有大约8%的入射光由于反射损失掉。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可以提升位于显示模组下方的光学器件的性能。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移动终端100的结构示意图。移动终端100包括外壳14以及显示模组17。显示模组17位于外壳14中。其中,显示模组17包括透明的保护层13以及位于保护层13下方的显示屏幕12。显示屏幕12发射的光可以透过保护层13。显示屏幕12可以通过透明的保护层13被看到。显示屏幕12例如可以是OLED显示屏,但不限于此。其中,当移动终端100为直立式移动终端时,保护层13可以是玻璃盖板。当移动终端100为可折叠柔性屏移动终端时,保护层13可为柔性覆盖膜。柔性覆盖膜可以包括聚酰亚胺(PI)薄膜。
图4~7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示出的移动终端的横截面的示意图。如图4~7 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0还包括:光学器件11以及光增透膜15。
如图4~7所示,显示模组17位于光学器件11的上方。光增透膜15位于显示模组17上,且与光学器件11相对应。其中,光增透膜15位于显示模组17上包括如下情况:光增透膜15位于显示模组17背离光学器件11的表面上、光增透膜15位于显示模组17面向光学器件11的表面上以及光增透膜 15位于显示模组17的内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光学器件11可以为图像传感器(摄像头)、环境光学器件、3D距离传感器或者指纹传感器。其中,3D距离传感器可以是3D结构光学器件,3D结构光学器件可以是红外线镜头(红外发射器)、泛光感应元件或点阵投影器。在一个实施例中,光学器件11的数目可为多个。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上述的“上方”是指光学器件11指向显示模组17的方向。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在位于光学器件的上方的显示模组上设置光增透膜,可以提高透过显示模组入射到位于显示模组下方的光学器件的光的能量和质量,也可以提高光学器件发出的光透过显示模组的能量和质量。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提升位于显示模组下方的光学器件的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显示模组17可包括显示屏幕12以及保护层13。显示屏幕12位于光学器件11的上方,保护层13位于显示屏幕12的上方。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光增透膜15位于保护层13背离显示屏幕 12的表面上。例如,当来自外界的入射光入射至光增透膜15后,光增透膜 15背离保护层13的表面(上表面)与面向保护层13的表面(下表面)反射的光发生干涉,从而相互抵消,面向光增透膜15的上表面看过去,看不到反射光,因为根据能量守恒,入射光已经全部穿过保护层13了。因此,在保护层13的上表面上设置光增透膜15,可以提高透过保护层13的光的能量和质量,进而,可以提高透过显示模组入射到位于显示模组下方的光学器件的光的能量和质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光增透膜15位于显示屏幕12面向光学器件11的表面上。例如,当光学器件11发射光时,光学器件11发射的光入射至光增透膜15后,光增透膜15背离显示屏幕12的表面(下表面)与面向显示屏幕12的表面(上表面)反射的光发生干涉,从而相互抵消,面向光增透膜15的下表面看过去,看不到反射光,因为根据能量守恒,光学器件11 发射的光已经全部穿过显示屏幕12了。因此,在显示屏幕12的下表面上设置光增透膜15,可以提高光学器件发出的光透过显示屏幕12的光的能量和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光增透膜15对光进行增透具有波长选择性。具体地,光增透膜15的厚度不同,所增透的光的波长也不同。例如,当光增透膜15的厚度为红光波长的四分之一的奇数倍时,那么,光增透膜的两个表面反射回去的红光就会发生干涉,从而相互抵消,面向光增透膜15的上表面看过去,看不到反射的红光,因为根据能量守恒,入射光中的红光已经全部穿过保护层13了。但是,当光增透膜15的厚度为红光波长的四分之一的奇数倍时,并不一定能对紫光进行增透。
在一个实施例中,光增透膜15可包括至少两层子膜层,至少两层子膜层可分别对不同波长范围的光进行增透。这样,可以对更多波段的光进行增透。下面以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380-700nm、光增透膜15包括三层子膜层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光增透膜15可包括层叠的第一子膜层、第二子膜层以及第三子膜层。本实施例中,可根据膜层厚度与波长的关系,使第一子膜层对波长为 380~450nm的光进行增透,使第二子膜层对波长为451~550nm的光进行增透,使第三子膜层对波长为551~700nm的光进行增透。这样,可以对可见光全波段的光进行增透,提高可见光入射到位于显示屏幕下方的光学器件的光的能量和质量,或者提高光学器件发射的可见光透过显示屏幕的能量和质量。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列举的上述数字不对本公开作任何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显示模组17还可包括透明胶层16。透明胶层16位于显示屏幕12与保护层13之间。透明胶层16的材料可以是OCA (Optically Clear Adhesive,光学胶),可用于胶结保护层13与显示屏幕12。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当透明胶层16的折射率与保护层13的折射率的差值大于0.1时,保护层13与透明胶层16之间可设有光增透膜15。其中,保护层13的折射率与光增透膜15的折射率的差值可大于0.1,透明胶层16的折射率与光增透膜15的折射率的差值可大于0.1。由于透明胶层 16的折射率与保护层13的折射率的差值大于0.1时,入射光入射至透明胶层16与保护层13之间的界面处会发生反射,因此,在透明胶层16与保护层 13之间设置光增透膜15,可以提升位于显示模组下方的光学器件的性能。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保护层13为柔性覆盖膜,柔性覆盖膜包括聚酰亚胺(PI)薄膜,透明胶层16的材料是OCA。由于PI薄膜的折射率大于1.68,OCA的折射率是1.48,因此,透明胶层16的折射率与保护层13的折射率的差值大于0.2,也大于0.1。入射光入射至透明胶层16与保护层13之间的界面处会发生反射,因此,在透明胶层16与保护层13之间设置光增透膜15,可以提升位于显示模组下方的光学器件的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当保护层13为玻璃盖板且透明胶层16的材料是OCA时,由于玻璃盖板的折射率为1.5,OCA的折射率大约是1.48,因此,透明胶层 16的折射率与保护层13的折射率的差值为0.02,小于0.1。入射光入射至透明胶层16与保护层13之间的界面处可能不会发生反射,因此,在透明胶层 16与保护层13之间可不设置光增透膜15。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当透明胶层16的折射率与显示屏幕12 的折射率的差值大于0.1时,显示屏幕12与透明胶层16之间可设有光增透膜15。其中,透明胶层16的折射率与光增透膜15的折射率的差值可大于0.1,显示屏幕12的折射率与光增透膜15的折射率的差值可大于0.1。由于透明胶层16的折射率与显示屏幕12的折射率的差值大于0.1时,入射光入射至透明胶层16与显示屏幕12之间的界面处会发生反射,因此,在透明胶层16 与显示屏幕12之间设置光增透膜15,可以提升位于显示模组下方的光学器件的性能。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透明胶层16的折射率为1.5,显示屏幕12的折射率为1.7,则透明胶层16的折射率与显示屏幕12的折射率之间的差值为0.2,大于0.1。入射光入射至透明胶层16与显示屏幕12之间的界面处会发生反射,因此,在透明胶层16与显示屏幕12之间设置光增透膜15,可以提升位于显示模组下方的光学器件的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显示屏幕12可包括至少两层介质层。光能够在介质层中传播且透过介质层。至少两层介质层中每层介质层对同一频率的光的折射率可相同或者不同。在至少两层介质层中,折射率的差值大于 0.1的相邻两层介质层之间可设有光增透膜15。入射光入射至折射率的差值大于0.1的相邻两层介质层之间的界面处会发生反射,因此,在折射率的差值大于0.1的相邻两层介质层之间设置光增透膜15,可以提升位于显示模组下方的光学器件的性能。
下面以显示屏幕12包括两层介质层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如图7所示,显示屏幕12包括第一介质层121与第二介质层122,第一介质层121的折射率与第二介质层122的折射率之间差值大于0.1。入射光入射至第一介质层121 与第二介质层122之间的界面处会发生反射,因此,在第一介质层121与第二介质层122之间设置光增透膜15,可以提升位于显示模组下方的光学器件的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光增透膜15的面积等于光学器件11在显示模组17 上的投影面积。当然,光增透膜15的面积也可大于光学器件11在显示模组 17上的投影面积。
在一个实施例中,光增透膜的材料可包括氟化钙、氧化钛、硫化铅、硒化铅、陶瓷红外增透膜或者乙烯基倍半硅氧烷杂化膜,但不限于此。
最后,对上述的光增透膜以及增透原理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即从微观上,既可以把光理解成一种波,又可以把光理解成一束高速运动的粒子(注意,这里千万别把光理解成一种简单的波和一种简单的粒子。上述的波与粒子都是从微观角度来讲的,爱因斯坦通过研究,命名为光子。红光的波长为0.750微米,紫光的波长为0.400 微米。而一个光子的质量是6.63E-34千克。因此,上述的波与粒子都远远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种宏观波和粒子。光增透膜的原理是把光当成一种波来考虑的,因为光波和机械波一样也具有干涉的性质。光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原理,在膜的前表面与后表面反射的光发生干涉,从而通过改变反射区的光强改变透射区的光强。
在光学仪器中,光学元件表面的反射,不仅影响光学元件的通光能量,而且这些反射光还会在仪器中形成杂散光,影响光学仪器的成像质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通常在光学元件的表面镀上一定厚度的单层或多层膜,目的是为了减小光学元件表面的反射光,这样的膜叫光增透膜(或减反膜)。
其次,从能量守恒的角度对光增透膜的增透原理给予分析。一般情况下,当光入射在给定的材料的光学元件的表面时,所产生的反射光与透射光能量确定,在不考虑吸收、散射等其他因素时,反射光与透射光的总能量等于入射光的能量。即满足能量守恒定律。当光学元件表面镀光增透膜后,在不考虑光增透膜的吸收及散射等其他因素时,反射光和透射光与入射光仍满足能量守恒定律。而镀膜的作用是使反射光与透射光的能量重新分配。对光增透膜而言,分配的结果使反射光的能量减小,透射光的能量增大。由此可见,光增透膜的作用使得光学元件表面反射光与透射光的能量重新分配,分配的结果是透射光能量增大,反射光能量减小。因此,光增透膜有这样的特性:通过改变反射区的光强可以改变透射区的光强。
综上所述,光增透膜增加透射光强度的实质是:作为电磁波的光波在传播的过程中,在不同介质的分界面上,由于边界条件的不同,改变了其能量的分布。对于单层光增透膜来说,当光增透膜两边介质不同时,当光增透膜厚度为 1/4波长的奇数倍且光增透膜的折射率n=(n1*n2)1/2时,才可以使入射光全部透过介质2。其中,n1、n2分别是介质1、介质2的折射率,介质1、介质2为光增透膜两边的介质,光依次经过介质1、光增透膜、介质2。例如,一般光学透镜(介质2)都是在空气(介质1)中使用,对于一般折射率在1.5左右的光学透镜,为使单层光增透膜达到100%的增透效果,可使n1=1.23,或接近1.23,还要使光增透膜的厚度=(2k+1)倍的四分之一个波长。其中,k为非负整数。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3)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学器件、显示模组以及光增透膜;
所述显示模组位于所述光学器件的上方;所述光增透膜位于所述显示模组上,且与所述光学器件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屏幕以及保护层;
所述显示屏幕位于所述光学器件的上方,所述保护层位于所述显示屏幕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增透膜位于所述保护层背离所述显示屏幕的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增透膜位于所述显示屏幕面向所述光学器件的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透明胶层;
所述透明胶层位于所述显示屏幕与所述保护层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胶层的折射率与所述保护层的折射率的差值大于0.1,所述保护层与所述透明胶层之间设有所述光增透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胶层的折射率与所述显示屏幕的折射率的差值大于0.1,所述显示屏幕与所述透明胶层之间设有所述光增透膜。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幕包括至少两层介质层;
所述至少两层介质层中,折射率的差值大于0.1的相邻两层介质层之间设有所述光增透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增透膜的面积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光学器件在所述显示模组上的投影面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增透膜包括至少两层子膜层,所述至少两层子膜层分别对不同波长范围的光进行增透。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增透膜的材料包括氟化钙、氧化钛、硫化铅、硒化铅、陶瓷红外增透膜或者乙烯基倍半硅氧烷杂化膜中的任意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为玻璃盖板或者柔性覆盖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覆盖膜为聚酰亚胺薄膜。
CN201821909793.9U 2018-11-19 2018-11-19 移动终端 Active CN2087370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09793.9U CN208737020U (zh) 2018-11-19 2018-11-19 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09793.9U CN208737020U (zh) 2018-11-19 2018-11-19 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37020U true CN208737020U (zh) 2019-04-12

Family

ID=66035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09793.9U Active CN208737020U (zh) 2018-11-19 2018-11-19 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3702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03430A1 (zh) * 2018-11-19 2020-05-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11276061A (zh) * 2020-01-21 2020-06-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极点屏、极点屏的制备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12014989A (zh) * 2019-05-31 2020-12-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显示设备、显示设备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03430A1 (zh) * 2018-11-19 2020-05-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12014989A (zh) * 2019-05-31 2020-12-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显示设备、显示设备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1276061A (zh) * 2020-01-21 2020-06-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极点屏、极点屏的制备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737020U (zh) 移动终端
KR101970728B1 (ko) 광 터치-감지 장치에서 사용하기 위한 보강된 광 도파관
WO2020151158A1 (zh) 生物特征识别的装置
WO2018171178A1 (zh) 指纹识别器件及控制方法、触摸显示面板、触摸显示装置
CN110088768A (zh) 屏下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TW201839657A (zh) 顯示幕、顯示裝置及行動終端
JP3197142U (ja) ミラー表示パネル
CN108369340A (zh) 用于光学设备的光学串扰缓解
US11798313B2 (en)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403870B2 (en)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05845065U (zh) 指纹辨识装置
WO2019080778A1 (zh) 光学检测组件和终端设备
CN210199340U (zh) 电子设备和装置
US20220171097A1 (en) Mobile terminal
CN209496385U (zh) 屏下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2929449A (zh) 一种基于受抑全内反射技术的纯平多点触摸检测系统
CN110263747A (zh) 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64592A (zh) 触控反馈系统、终端设备及触控反馈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US10694607B1 (en)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light sensor waveguides
TWI642175B (zh) 影像感測器及指紋辨識裝置之製造方法
TWM606633U (zh) 電子裝置
WO2023173885A1 (zh) 光学组件、光发射模组、深度相机及电子设备
CN110276186A (zh) 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241016B (zh) 电子设备
TW201535020A (zh) 鏡面顯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