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31219U - 一种测绘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测绘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31219U
CN208731219U CN201821293979.6U CN201821293979U CN208731219U CN 208731219 U CN208731219 U CN 208731219U CN 201821293979 U CN201821293979 U CN 201821293979U CN 208731219 U CN208731219 U CN 2087312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dercarriage
unmanned plane
mapping unmanned
shell
map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9397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舟
吴佳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hu Jiacheng Real Estate Surveying And Mapp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hu Jiacheng Real Estate Surveying And Mapp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hu Jiacheng Real Estate Surveying And Mapp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hu Jiacheng Real Estate Surveying And Mapp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9397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312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312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3121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绘无人机,属于测绘设备领域,它包括机体、测绘装置和至少三个起落架,多个起落架均与机体铰接,起落架与机体间且远离机体轴线的夹角均为锐角,多个起落架靠近机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机体连接的压簧。当该侧护无人机降落时,起落架远离机体的一端与地面碰触,此时机体的重力使得起落架转动,压簧被压缩,吸收部分地面给予机体的冲击力,使得该测绘无人机能够平稳的降落在地面上;减少了该测绘无人机的内部元件因冲击力较大而损坏的现象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测绘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绘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绘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无人机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术。 高原地区通常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测绘难度较大,而利用无人机进行测绘大大为高原地区的测绘带来了便利。而目前的无人机降落架多数采用碳纤维一体机架或者由碳纤维管拼接而成,在无人机着陆时,因着陆时的冲击力过大,易导致降落架的断裂,同时对无人机内的元件的冲击较大,容易导致无人机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绘无人机,具有缓冲无人机降落时的冲击力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测绘无人机,包括机体、测绘装置和至少三个起落架,测绘装置安装在机体靠近地面的侧壁上且在机体的轴线位置处,多个所述起落架均与机体铰接,起落架与机体间且远离机体轴线的夹角均为锐角,多个所述起落架靠近机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机体连接的压簧。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该侧护无人机降落时,起落架远离机体的一端与地面碰触,此时机体的重力使得起落架转动,压簧被压缩,吸收部分地面给予机体的冲击力,使得该测绘无人机能够平稳的降落在地面上;减少了该测绘无人机的内部元件因冲击力较大而损坏的现象发生。
进一步,所述起落架设置为弧形。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起落架设置为弧形,起落架的截断面面积及机体与地面间的距离相同时弧形的起落架吸收冲击能的效果优于直的起落架。
进一步,所述机体上设置有用于罩设压簧和铰接点的罩体。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罩体的设置给予了压簧及起落架与机体间的铰接点保护,减少了该测绘无人机在飞行时施加在压簧上的垂直于压簧轴线的空气阻力使压簧变形减少压簧使用寿命的现象发生;同时减少了外界杂质粘附在起落架与机体的铰接处的现象发生。
进一步,所述罩体包括第一罩壳和第二罩壳,所述第一罩壳与第二罩壳用于与机体连接的侧壁上均设置有T型的插块,所述机体上开设有用于供插块插接的T型的插槽。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罩体时,操作人员将第一罩壳与第二罩壳上的插块对准插槽插入即可完成罩体的安装,安装过程简单方便,第一罩壳与第二罩壳的设置方便操作人员的安装,同时在检修时操作人员将第一罩壳或第二罩壳取下其一即可,方便操作人员的检修。
进一步,所述罩体远离机体的侧壁倾斜设置且倾斜的较高端靠近机体设置。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罩体内落有杂质时,杂质沿罩体倾斜的侧壁滚动,最终离开罩体,罩体底壁倾斜设置减少了杂质堆积在罩体内的现象发生。
进一步,所述起落架远离机体的一端设置有橡胶垫。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的设置缓冲了地面施加给起落架的冲击力,减少了起落架与地面接触时因冲击力较大损坏的现象发生。
进一步,所述起落架远离机体的一端贯穿设置有轴线垂直于起落架的轴线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滑动设置有与地面接触的圆柱状的橡胶块,所述橡胶块的轴线垂直于起落架在竖直面上的投影设置。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该测绘无人机在降落时,起落架与机体间的夹角发生改变使得起落架与地面间产生相对移动,此时橡胶块沿地面滚动方便起落架的张开。
进一步,所述测绘装置包括安装盒和相机,所述相机设置在安装盒内,安装盒包括内壳和外壳,内壳设置在外壳内部,外壳上设置有用于防止内壳与外壳脱离的防脱块,内壳与外壳间建设有海绵层。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该测绘无人机在降落时,机体传到测绘装置处的冲击力被海绵层缓冲,最终到达内壳的力相对与机体施加在外壳上的力较小,减少了相机被损坏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压簧的设置使得该测绘无人机在降落时,压簧吸收部分地面给予机体的冲击力,使得该测绘无人机能够平稳的降落在地面上;减少了该测绘无人机的内部元件因冲击力较大而损坏的现象发生;
二、罩体的设置给予了压簧及起落架与机体间的铰接点保护,减少了该测绘无人机在飞行时施加在压簧上的垂直于压簧轴线的空气阻力使压簧变形减少压簧使用寿命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起落架与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体;12、插槽;2、测绘装置;21、安装盒;211、内壳;212、外壳;213、防脱块;22、相机;23、海绵层;3、起落架;31、压簧;32、橡胶垫;33、连接杆;34、橡胶块; 4、罩体;41、第一罩壳;42、第二罩壳;43、插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一种测绘无人机,包括机体1、测绘装置2和至少三个起落架3,在本实施例中起落架3设置为四个,四个起落架3均设置为弧形,且弧形的内凹侧均朝向机体1的轴线设置。四个起落架3均与机体1铰接,起落架3与机体1间且远离机体1轴线的夹角均为锐角,起落架3靠近机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机体1连接的压簧31。在本实施例中,该测绘无人机在地面上时起落架3与机体1间的夹角为15°。起落架3远离机体1的一端设置有橡胶垫32。
如图1、3所示,机体1上设置有罩体4,压簧31及起落架3与机体1间的铰接处均容置在罩体4内。罩体4靠近地面的侧壁倾斜设置且倾斜的较高端与机体1连接,使得当罩体4内落有杂质时,杂质沿罩体4倾斜的侧壁滚动,最终离开罩体4。罩体4底壁倾斜设置减少了杂质堆积在罩体4内的现象发生。罩体4包括第一罩壳41和第二罩壳42,第一罩壳41与第二罩壳42用于与机体1连接的侧壁上均设置有T型的插块43,机体1上开设有用于供插块43插接的型的插槽12。在本实施例中插槽12与起落架3在机体1上的投影相平行。
如图1、2所示,测绘装置2安装在机体1靠近地面的侧壁上且在机体1的轴线位置处,测绘装置2包括安装盒21和相机22,相机22设置在安装盒21内,安装盒21包括内壳211和外壳212,内壳211设置在外壳212内部,外壳212上设置有用于防止内壳211与外壳212脱离的防脱块213,内壳211与外壳212间建设有海绵层23。
该测绘无人机在降落时,起落架3远离机体1的一端与地面碰触,此时橡胶垫32与地面碰撞变形,橡胶垫32缓冲了部分冲力。当冲击力传递到起落架3上时,弧形的起落架3产生一定的形变吸收部分冲击力使得传递至起落架3与机体1间的铰接处的冲击力较小。同时在机体1的重力与机体1下降时的冲力的作用下起落架3转动,压簧31被压缩,吸收部分地面给予机体1的冲击力,使得该测绘无人机能够平稳的降落在地面上;减少了该测绘无人机的内部元件因冲击力较大而损坏的现象发生。当该测绘无人机在降落时通过起落架3传递到机体1上的冲击力被传导至外壳212上,再由外壳212传递至海绵层23上,部分冲击力被海绵层23所吸收,使得从海绵层23传递到内壳211的冲击力减小,减少了安装在内壳211内的相机22因冲击力损坏的现象发生。
当需要检修压簧31时,操作人员拉动第一罩壳41或第二罩壳42,使插块43与插槽12分离此时即可进行检修。当检修完成后将插块43插入凹槽即可完成安装。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主要在于:如图4所示,起落架3远离机体1的一端贯穿设置有轴线垂直于起落架3的轴线连接杆33,连接杆33的两端均滑动设置有与地面接触的圆柱状的橡胶块34,橡胶块34的轴线垂直于起落架3在竖直面上的投影设置。
当该测绘无人机在降落时,起落架3与机体1间的夹角发生改变使得起落架3与地面间产生相对移动,此时橡胶块34沿地面滚动方便起落架3的张开。减少了橡胶块34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减少需要更换橡胶块34的次数,节约成本。

Claims (8)

1.一种测绘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测绘装置(2)和至少三个起落架(3),测绘装置(2)安装在机体(1)靠近地面的侧壁上且在机体(1)的轴线位置处,多个所述起落架(3)均与机体(1)铰接,起落架(3)与机体(1)间且远离机体(1)轴线的夹角均为锐角,多个所述起落架(3)靠近机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机体(1)连接的压簧(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绘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落架(3)设置为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绘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上设置有用于罩设压簧(31)和铰接点的罩体(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测绘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4)包括第一罩壳(41)和第二罩壳(42),所述第一罩壳(41)与第二罩壳(42)用于与机体(1)连接的侧壁上均设置有T型的插块(43),所述机体(1)上开设有用于供插块(43)插接的型的插槽(1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测绘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4)远离机体(1)的侧壁倾斜设置且倾斜的较高端靠近机体(1)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绘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落架(3)远离机体(1)的一端设置有橡胶垫(3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绘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落架(3)远离机体(1)的一端贯穿设置有轴线垂直于起落架(3)的轴线连接杆(33),所述连接杆(33)的两端均滑动设置有与地面接触的圆柱状的橡胶块(34),所述橡胶块(34)的轴线垂直于起落架(3)在竖直面上的投影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绘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测绘装置(2)包括安装盒(21)和相机(22),所述相机(22)设置在安装盒(21)内,安装盒(21)包括内壳(211)和外壳(212),内壳(211)设置在外壳(212)内部,外壳(212)上设置有用于防止内壳(211)与外壳(212)脱离的防脱块(213),内壳(211)与外壳(212)间建设有海绵层(23)。
CN201821293979.6U 2018-08-10 2018-08-10 一种测绘无人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312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93979.6U CN208731219U (zh) 2018-08-10 2018-08-10 一种测绘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93979.6U CN208731219U (zh) 2018-08-10 2018-08-10 一种测绘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31219U true CN208731219U (zh) 2019-04-12

Family

ID=66029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93979.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31219U (zh) 2018-08-10 2018-08-10 一种测绘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312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92128A (zh) 旋翼无人机多功能起降平台
CN208849917U (zh) 一种用于高速公路的无线视频监控系统
CN208731219U (zh) 一种测绘无人机
CN211223908U (zh) 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进行矿山综合治理的动态监测装置
CN216443793U (zh) 一种无人机采集装置
CN106892126A (zh) 一种无人机机载拆装结构及无人机
CN214450357U (zh) 一种无人机续航充电平台
CN211580049U (zh) 一种高空作业车专用监控装置
CN212921958U (zh) 一种巡检无人机用的防雨防尘装置
CN212776615U (zh) 一种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装置
CN207826532U (zh) 一种电力巡线无人机起落架
CN208233352U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降落用缓冲装置
CN207759045U (zh) 一种无人机电池插拔固定装置
CN207211039U (zh) 一种可自动捡垃圾的无人机
CN219592677U (zh) 静电消除装置
CN214566153U (zh) 一种森林防火使用的勘探无人机
CN205165319U (zh) 变电站屏柜清扫工具
CN220461590U (zh) 一种计算机机房主机清洁维护设备
CN216102809U (zh) 一种无人机镜头保护罩
CN212808636U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机载核素探测飞控装置
CN219926038U (zh) 一种巡检机器人
CN218198825U (zh) 一种无人机巡检装置
CN218929825U (zh) 一种巡视无人机
CN217893655U (zh) 一种巡检无人机用的辅助运输结构
CN214029134U (zh) 一种轻质电力巡检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2

Termination date: 2019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