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31081U - 平衡配重和具有该平衡配重的拖拉机 - Google Patents

平衡配重和具有该平衡配重的拖拉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31081U
CN208731081U CN201820619608.6U CN201820619608U CN208731081U CN 208731081 U CN208731081 U CN 208731081U CN 201820619608 U CN201820619608 U CN 201820619608U CN 208731081 U CN208731081 U CN 2087310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nterweight
supported
top part
tractor
rear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1960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福留宽树
山下谦三
朝田晃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bo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ubo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bota Corp filed Critical Kubota Corp
Priority to CN20182061960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310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310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310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onent Parts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衡配重(10),其支承在设在拖拉机(20)的机体前部的平衡配重安装部(23)。平衡配重(10)具备被支承部(11)和突起部(132)。被支承部(11)支承在拖拉机(20)的平衡配重安装部(23)。突起部(132)形成在被支承部(11)支承在平衡配重安装部(23)的状态下的平衡配重的顶面部(13)的前端部。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在多片平衡配重(10)安装到拖拉机(20)的机体前部后,将重物摆放到这些平衡配重(10)的顶面部(13)的平坦面(131)上,从而增加平衡配重(10)的重量。

Description

平衡配重和具有该平衡配重的拖拉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使用在拖拉机的平衡配重。
背景技术
当拖拉机在其后方牵引作业装置在农田中进行作业时,有时会出现机体前方上浮的情况。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通常会在机体前部安装平衡配重来保持机体前后的平衡。常见的安装在机体前部的平衡配重为多片式,便于根据牵引的作业装置的重量来调整平衡配重的数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平衡配重与拖拉机之间的连接结构的原因,能够安装到拖拉机的机体前部的平衡配重的数量有一定的限制。于是,存在下述问题。即,在牵引重量较重的作业装置进行作业的情况下,为了保持平衡,有时需要进一步增加平衡配重的重量。然而当安装的数量已经达到上限,就无法再安装更多平衡配重。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为:对于已安装到拖拉机的机体前部的平衡配重,做到能够容易地增加其重量。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衡配重,其支承在设在拖拉机的机体前部的平衡配重安装部。所述平衡配重的特征在于具备被支承部和突起部,所述被支承部支承在所述平衡配重安装部,所述突起部形成在所述被支承部支承在所述平衡配重安装部的状态下的所述平衡配重的顶面部的前端部。
在平衡配重安装到拖拉机的机体前部的状态下,平衡配重的顶面部可以用来摆放物体,因此可以将例如沙袋、土袋或其他型态的重物摆放在顶面部上来增加平衡配重的重量。而且,在重物摆放在顶面部上的状态下,位于顶面部的前端部的突起部能够抵住重物,起到防止重物滑动的作用。这样一来,就能够避免重物在进行作业中自平衡配重的顶面部前侧掉落下来。也就是说,根据上述结构的平衡配重,当拖拉机牵引重量较重的作业装置时,即使平衡配重的安装数量已达到上限,也能够容易地根据需求来增加作业中的机体前部侧的重量。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所述顶面部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平坦面。
根据这样的结构,平衡配重的顶面部上的平坦面便于保持重物。例如,底面呈平面状的重物能够稳定地保持在平坦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在所述被支承部支承在所述平衡配重安装部的状态下,所述平坦面呈水平状。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平坦面呈水平状,因此摆放在平坦面上的重物不会轻易地朝一侧滑动,能够稳定地保持在平衡配重的顶面部上。这样一来,就可以更好地避免重物在进行作业中自平衡配重的顶面部掉落下来。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所述顶面部具有以前后方向中途部变低的方式凹入的曲面。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曲面的前端部和后端部的位置较高,而中途部的位置较低,因此摆放到顶面部的曲面上的重物会落入顶面部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之间,不会轻易地朝前侧、后侧滑动。这样一来,就可以更好地避免重物在进行作业中自平衡配重的顶面部掉落下来。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在所述平衡配重的顶面部的后端部形成有突起部。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在平衡配重的顶面部的前端部和后端部都形成有突起部,因此能够避免重物在进行作业中自平衡配重的顶面部前侧或后侧掉落下来。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在所述顶面部的下方形成有侧视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孔部,在所述被支承部支承在所述平衡配重安装部的状态下,所述平坦面的前端比所述长孔部的前端更位于前方,并且所述平坦面的后端比所述长孔部的后端更位于后方。
根据这样的结构,当长孔部的长度固定不变时,与平坦面的前端不比长孔部的前端更位于前方,并且平坦面的后端不比长孔部的后端更位于后方的情况相比,可以使平坦面的前、后端之间的距离大于长孔部的前、后端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可以使平坦面具有较大的面积。这样一来,能够有效地利用平衡配重的顶面部来摆放体积更大的重物,并且使重物更稳定地保持在平衡配重的顶面部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在所述顶面部的下方形成有侧视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孔部,在所述被支承部支承在所述平衡配重安装部的状态下,所述曲面的前端比所述长孔部的前端更位于前方,并且所述曲面的后端比所述长孔部的后端更位于后方。
根据这样的结构,当长孔部的长度固定不变时,与曲面的前端不比长孔部的前端更位于前方,并且曲面的后端不比长孔部的后端更位于后方的情况相比,可以使曲面的前、后端之间的直线距离大于长孔部的前、后端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可以使曲面具有较大的面积。这样一来,能够有效地利用平衡配重的顶面部来摆放体积更大的重物,并且使重物更稳定地保持在平衡配重的顶面部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在所述被支承部支承在所述平衡配重安装部的状态下,所述平衡配重的底面以从前后方向中途部起越靠前方越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
当拖拉机进行水田作业时,有时需要越过田埂。在越过田埂的过程中,拖拉机会成为前低后高的姿势。在这样的姿势下,安装在机体前部的平衡配重的底面有时会碰到地面,导致拖拉机无法顺利地向前行驶。根据上述结构的平衡配重,由于底面从中途部起越往前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就越大,特别是底面的前端部位于距离地面最远的位置,因此即使拖拉机成为前低后高的姿势,平衡配重的底面也不会容易地碰到地面。由此,拖拉机能够容易地进行越过田埂的作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拖拉机,其具备上述平衡配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拖拉机,当牵引重量较重的作业装置时,即使平衡配重的安装数量已达到上限,也能够容易地根据需求来增加作业中的机体前部侧的重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拖拉机的机体前部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图,在机体前部安装有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平衡配重。
图2是示出安装在拖拉机的机体前部的状态下的平衡配重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平衡配重;11-被支承部;111-卡合槽;112-卡合块;12-通孔;13-顶面部;131-平坦面;132-突起部;133-载物面;141-长孔部;142-把手;15-底面;151-水平面;152-倾斜面;20-拖拉机;21-前轮;22-机体框架;23-支架(平衡配重安装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平衡配重10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平衡配重10是一种前配重,使用时安装在拖拉机20的机体前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拖拉机20是利用车轮来实现前进、后退行驶的轮式拖拉机,如图1所示,具有:左右一对前轮21(图中只画出一个前轮),用来控制机体转向;左右一对后轮(省略不画出),用来驱动机体行驶;机体框架22,用来支承发动机、驾驶座(省略不画出)等。在机体框架22的前方设有支架23(相当于平衡配重安装部),用来支承平衡配重10。
平衡配重10是以铸造的方式一体成形制成的,整体呈平板状。如图2所示,平衡配重10在一侧部具备支承在拖拉机20的支架23上的被支承部11。在本实施方式中,平衡配重10的该一侧部大致中间处形成有在缘部开口的卡合槽111。平衡配重10的该一侧部的位于卡合槽111相对两侧的部分构成卡合块112。在安装平衡配重10时,拖拉机20的支架23嵌入平衡配重10的卡合槽111,卡合块112扣住支架23的上下两端。由此,平衡配重10被支架23立着支承在该支架23前方。平衡配重10的大致中央处设有通孔12,当在支架23上安装多片平衡配重10时,可以以螺栓(省略不画出)穿过多片平衡配重10上的通孔12后对螺栓拧合螺帽,从而将些平衡配重10相互固定。
平衡配重10具有平坦面131和突起部132。突起部132形成在被支承部11支承在支架23上的状态下的平衡配重10的顶面部13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平坦面131位于前端部的突起部132和后端部的突起部132之间,沿机体前后方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被支承部11支承在支架23上的状态下,平坦面131在机体前后方向上呈水平状。
另外,在平衡配重10的顶面部13的下方形成有侧视时沿机体的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孔部141。长孔部141沿厚度方向贯穿平衡配重10,从而形成位于长孔部141上方的把手142,便于搬运平衡配重10。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被支承部11支承在支架23上的状态下,平坦面131的前端比长孔部141的前端更位于前方,并且平坦面131的后端比长孔部141的后端更位于后方。也就是说,平坦面131的前、后端之间的距离大于长孔部141的前、后端之间的距离。
如图1所示,在支架23上安装了多片平衡配重10的情况下,这些平衡配重10的顶面部13上的平坦面131组合构成具有大面积的载物面133。载物面133呈水平状,可供摆放例如沙袋、土袋等重物。这些重物也同样起到平衡配重的作用,可以增加总体平衡配重的重量。位于载物面133的前端和后端的多个突起部132可以避免载物面133上的重物沿机体的前后方向滑动。
另外,在被支承部11支承在支架23上的状态下,平衡配重10的底面15以从前后方向中途部起越靠前方越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在本实施方式中,底面15包括水平面151和倾斜面152。水平面151从底面15的后端起延伸至前后方向中途部。倾斜面152与水平面151相接,从前后方向中途部起直线状地斜着向上延伸至底面15的前端。水平面151和倾斜面152相接的前后方向中途部位于底面15的沿机体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央处。
(其他实施方式)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顶面部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分别形成有突起部,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可以只在顶面部的前端部或后端部形成突起部。或者,还可以在前端部和后端部之间形成有一个以上的突起部。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被支承部支承在所述平衡配重安装部的状态下,顶面部的平坦面呈水平状,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平坦面也可以沿机体前后方向朝前下方或朝后下方倾斜。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顶面部具有沿机体前后方向延伸的平坦面,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顶面部也可以具有以前后方向中途部变低的方式凹入的曲面。前后方向中途部可以是顶面部的沿机体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央处,也可以是顶面部的沿机体前后方向上的靠近前端部或后端部处。在顶面部具有曲面的情况下,该曲面位于形成在顶面部的前端部和后端部的突起部之间,并且曲面的前端比长孔部的前端更位于前方,曲面的后端比长孔部的后端更位于后方。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平衡配重的底面从机体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央处的中途部起倾斜,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中途部可以不位于底面的大致中央处,而是位于底面的前端附近或后端附近。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平衡配重的底面的倾斜面呈直线状,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倾斜面可以是例如圆弧等弯曲状。
(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平衡配重的底面包括水平面和倾斜面,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可以取代水平面形成另一个倾斜面,该倾斜面以自中途部起越朝后方越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也就是说,底面呈大致V字形。
(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平衡配重的底面包括水平面和倾斜面,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底面可以只包括倾斜面,也就是说,底面可以以从后端起越朝前方越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
(8)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拖拉机的支架上安装了多片在顶面部上具有突起部的本实用新型的平衡配重。但是,也可以同时安装在顶面部上具有突起部的本实用新型的平衡配重和在顶面部上不具有突起部的现有的平衡配重。例如,可以是位于横向两侧的一片或若干片平衡配重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平衡配重,其余采用现有的平衡配重。或者,可以是本实用新型的平衡配重和现有的平衡配重交替布置。

Claims (10)

1.一种平衡配重,其支承在设在拖拉机的机体前部的平衡配重安装部,所述平衡配重的特征在于:
所述平衡配重具备支承在所述平衡配重安装部的被支承部,
所述平衡配重具备突起部,所述突起部形成在所述被支承部支承在所述平衡配重安装部的状态下的所述平衡配重的顶面部的前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配重,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面部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平坦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配重,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被支承部支承在所述平衡配重安装部的状态下,所述平坦面呈水平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配重,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面部具有以前后方向中途部变低的方式凹入的曲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配重,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平衡配重的顶面部的后端部形成有突起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衡配重,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平衡配重的顶面部的后端部形成有突起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配重,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顶面部的下方形成有侧视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孔部,
在所述被支承部支承在所述平衡配重安装部的状态下,所述平坦面的前端比所述长孔部的前端更位于前方,并且所述平坦面的后端比所述长孔部的后端更位于后方。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衡配重,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顶面部的下方形成有侧视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孔部,
在所述被支承部支承在所述平衡配重安装部的状态下,所述曲面的前端比所述长孔部的前端更位于前方,并且所述曲面的后端比所述长孔部的后端更位于后方。
9.根据权利要求1到8中任一项所述的平衡配重,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被支承部支承在所述平衡配重安装部的状态下,所述平衡配重的底面以从前后方向中途部起越靠前方越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
10.一种拖拉机,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到9中任一项所述的平衡配重。
CN201820619608.6U 2018-04-27 2018-04-27 平衡配重和具有该平衡配重的拖拉机 Active CN2087310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19608.6U CN208731081U (zh) 2018-04-27 2018-04-27 平衡配重和具有该平衡配重的拖拉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19608.6U CN208731081U (zh) 2018-04-27 2018-04-27 平衡配重和具有该平衡配重的拖拉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31081U true CN208731081U (zh) 2019-04-12

Family

ID=66022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19608.6U Active CN208731081U (zh) 2018-04-27 2018-04-27 平衡配重和具有该平衡配重的拖拉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310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22872B1 (en) Hitch damping system
US7665749B2 (en) Suspension assembly having an integrated stable storage platform
CA2191008C (en) Rear suspension system for a land vehicle
CN105705410A (zh) 跨乘式车辆
KR101079081B1 (ko) 트랙터용 제설장치
US9676430B2 (en) Vehicle track assembly
CN208731081U (zh) 平衡配重和具有该平衡配重的拖拉机
WO2008134051A3 (en) Toy vehicle
US7931429B2 (en) Header trailer
US3779326A (en) Snow vehicles
US3517764A (en) Motorbike
CN106005181B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的中置斜拉减震结构
CN107839423B (zh) 汽车悬架及汽车
CN205440651U (zh) 一种脚踏储物箱及具有该脚踏储物箱的可侧倾三轮车
CN209617348U (zh) 多用途车
CN218258358U (zh) 一种含有跷跷板式悬挂机构的移动机器人
JP3235302U (ja) キャリーカート用ソリ
JPS6127345Y2 (zh)
CN209795692U (zh) 滑板车
JPS6337776Y2 (zh)
JPS6317306Y2 (zh)
JPS6048123B2 (ja) 田植機
CN205837102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的后摇臂
JP3644349B2 (ja) 走行車両
JP2016164014A (ja) リテー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