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20577U - 蒸发器及空调机组 - Google Patents

蒸发器及空调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20577U
CN208720577U CN201821193118.0U CN201821193118U CN208720577U CN 208720577 U CN208720577 U CN 208720577U CN 201821193118 U CN201821193118 U CN 201821193118U CN 208720577 U CN208720577 U CN 2087205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exchange tubes
pipe group
evaporato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9311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铁强
胡东兵
石群红
陈增辉
胡海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82119311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205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205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205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蒸发器及空调机组。在该蒸发器中,第一换热管组和第二换热管组设置在壳体内,第二换热管组位于布液器的下方。第一均液管组设置在壳体内,并位于第一换热管组和第二换热管组之间,第一均液管组的换热管管径小于第一换热管组的换热管管径,第一均液管组的换热管分布密度大于第一换热管组的换热管分布密度。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当冷媒流经第一换热管组后,冷媒会落在第一均液管组上。当冷媒流经第一均液管组时,就会被第一均液管组的换热管随机分配地更加均匀,使得冷媒可以被再次均液,冷媒就可以均匀地落在第二换热管组上进行换热。这样一来,就提高了蒸发器的换热均匀性,提高整体换热效率。

Description

蒸发器及空调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蒸发器及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在空调制冷系统中,压力容器是主要元件,如蒸发器、冷凝器、油分离器、闪发器等。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拥有较高换热能力的产品在价格成本差别不大的情况下更占据优势,更有竞争力。通过对换热能力的研究发现,蒸发器在技术上的变革较大,目前壳管式换热器已有干式蒸发器、满液式蒸发器、降膜式蒸发器,从前景上看,降膜式蒸发器的发展很可观,在行业内的发展也很迅速。
但降膜式蒸发器仍存在着很多技术瓶颈,在换热能力上还具有很大的挖掘潜力。现有的布液器结构已经各式各样,结构也基本成熟。但是仅仅靠针对布液器结构的设计只能保证换热器上部区域换热均匀性,无法覆盖到整体换热区域。因此,降膜式蒸发器的换热结构设计还是有待于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发器及空调机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蒸发器存在的换热均匀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蒸发器,包括:壳体;进液口和出气口,设置在壳体上;布液器,设置在壳体内的上部,并与进液口相对应,布液器用于对进液口通入的冷媒进行分散;第一换热管组,设置在壳体内,并位于布液器的下方;第二换热管组,设置在壳体内,并位于第一换热管组的下方;第一均液管组,设置在壳体内,并位于第一换热管组和第二换热管组之间,第一均液管组的换热管管径小于第一换热管组的换热管管径,第一均液管组的换热管分布密度大于第一换热管组的换热管分布密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蒸发器还包括第二均液管组,第二均液管组设置在壳体内,并位于布液器和第一换热管组之间,第二均液管组的换热管管径小于第一换热管组的换热管管径,第二均液管组的换热管分布密度大于第一换热管组的换热管分布密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蒸发器还包括过热换热管组,过热换热管组设置在壳体内的下部,并位于第二换热管组的下方。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蒸发器还包括第三均液管组,第三均液管组设置在壳体内,并位于第二换热管组和过热换热管组之间,第三均液管组的换热管管径小于过热换热管组的换热管管径,第三均液管组的换热管分布密度大于过热换热管组的换热管分布密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蒸发器还包括增效管组,增效管组设置在壳体内,并位于过热换热管组的下方,增效管组的换热管管径小于过热换热管组的换热管管径,增效管组的换热管分布密度大于过热换热管组的换热管分布密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蒸发器还包括第一干燥管组和第二干燥管组,第一干燥管组和第二干燥管组分别分布在壳体内的两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换热管组、第二换热管组以及过热换热管组分布在壳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均液管组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与第一换热管组相靠近,第二部分与第二换热管组相靠近。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蒸发器为将为降膜式蒸发器。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包括蒸发器,蒸发器为上述的蒸发器。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冷媒流经第一换热管组后,冷媒会落在第一均液管组上。由于第一均液管组的换热管管径小,且分布密度大,当冷媒流经第一均液管组时,就会被第一均液管组的换热管随机分配地更加均匀,使得冷媒可以被再次均液,冷媒就可以均匀地落在第二换热管组上进行换热。这样一来,就提高了蒸发器的换热均匀性,提高整体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蒸发器的实施例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蒸发器的实施例二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经过发现,当液态冷媒通过进液口21进入壳体10后,会被布液器30较为均匀分布到换热管组上。随着液态冷媒在换热管组上被不断蒸发。受气态冷媒的影响,液态冷媒的分布均匀性会变差,进而导致换热均匀性变差。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蒸发器的实施例一,该蒸发器包括壳体10、进液口21和出气口22,进液口21和出气口22设置在壳体10上。蒸发器还包括布液器30、第一换热管组41、第二换热管组42和第一均液管组51,布液器30设置在壳体10内的上部,并与进液口21相对应,布液器30用于对进液口21通入的冷媒进行分散。第一换热管组41和第二换热管组42设置在壳体10内,第二换热管组42位于布液器30的下方。第一均液管组51设置在壳体10内,并位于第一换热管组41和第二换热管组42之间,第一均液管组51的换热管管径小于第一换热管组41的换热管管径,第一均液管组51的换热管分布密度大于第一换热管组41的换热管分布密度。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当冷媒流经第一换热管组41后,冷媒会落在第一均液管组51上。由于第一均液管组51的换热管管径小,且分布密度大,当冷媒流经第一均液管组51时,就会被第一均液管组51的换热管随机分配地更加均匀,使得冷媒可以被再次均液,冷媒就可以均匀地落在第二换热管组42上进行换热。这样一来,就提高了蒸发器的换热均匀性,提高整体换热效率。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进液口21和出气口22设置在壳体10的顶部,作为其他的可选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将进液口21和出气口22设置在壳体10的侧部。
需要说明的是,均液管组和换热管组同样都由可以进行蒸发换热的换热管组成。
如图1所示,优选的,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蒸发器还包括过热换热管组60,过热换热管组60设置在壳体10内的下部,并位于第二换热管组42的下方。在蒸发器使用的过程中,没有被换热管组气化的冷媒,会积聚在壳体10的下部,位于壳体10内下部的过热换热管组60就与该部分冷媒进行换热,让该部分冷媒也蒸发为气态冷媒。
在蒸发器使用的过程中,液态冷媒蒸发时会发生吸气带液现象,不利于充分换热。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蒸发器还包括增效管组70,增效管组70设置在壳体10内,并位于过热换热管组60的下方。增效管组70的换热管管径小于过热换热管组60的换热管管径,增效管组70的换热管分布密度大于过热换热管组60的换热管分布密度。在过热换热管组60下方设置的增效管组70不仅可以增加一道蒸发过程有利于浸泡式换热,还由于增效管组70的换热管管径小且换热管分布密度大的特点,可以使得增效管组70上的液膜厚度薄于过热换热管组60,可以更为充分地利用壳体10内的空间布置换热管,实现最大限度的布置换热管,节省换热器的占用空间,加大换热面积,充分换热。
需要说明的是,增效管组和换热管组同样都由可以进行蒸发换热的换热管组成。
更为优选的,蒸发器还包括第一干燥管组81和第二干燥管组82,第一干燥管组81和第二干燥管组82分别分布在壳体10内的两侧。通过将第一干燥管组81和第二干燥管组82分别设置在壳体10内的两侧,可以对气流通道增加一道干燥过程,让冷媒更加充分地气化。
可选的,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如图1所示,第一换热管组41、第二换热管组42以及过热换热管组60分布在壳体10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部。更为优选的,第一换热管组41位于壳体10内的中上部,第二换热管组42位于壳体10内的中下部。这样一来,就可以合理的利用壳体10内空间进行换热管的布置。
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使用时,液态冷媒通过进液口21进入壳体10后,被布液器30较为均匀分布到第一换热管组41上进行蒸发。剩余的液态冷媒从第一换热管组41上滴落到第一均液管组51上,经由第一均液管组51可以使得冷媒被蒸发以及更为均匀地分布,被均液后的冷媒会再滴落到第二换热管组42上进行蒸发,剩余的冷媒滴落汇集到壳体10的下部,被过热换热管组60和增效管组70蒸发,与此同时增效管组70还防止壳体10下部的冷媒发生吸气带液现象。位于壳体10内两侧的第一干燥管组81和第二干燥管组82对气流通道内的冷媒进行干燥,让冷媒更加充分地气化。蒸发过程中产生的气态冷媒,通过壳体10顶部的出气口22排出。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蒸发器的实施例二,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和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相比,其区别在于,蒸发器还包括第二均液管组52。第二均液管组52设置在壳体10内,并位于布液器30和第一换热管组41之间。第二均液管组52的换热管管径小于第一换热管组41的换热管管径,第二均液管组52的换热管分布密度大于第一换热管组41的换热管分布密度。在冷媒从布液器30分布后,落在第二均液管组52上,被第二均液管组52蒸发以及更好地均液,使得冷媒可以更为均匀地分布到第一换热管组41上,提高蒸发器的换热均匀性。
作为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蒸发器还包括第三均液管组53,第三均液管组53设置在壳体10内,并位于第二换热管组42和过热换热管组60之间。第三均液管组53的换热管管径小于过热换热管组60的换热管管径,第三均液管组53的换热管分布密度大于过热换热管组60的换热管分布密度。被第二换热管组42蒸发后的液态冷媒,会落在第三均液管组53上,被蒸发以及更好地均液,以使冷媒可以更为均匀地分布到过热换热管组60上,提高蒸发器的换热均匀性。
如图2所示,第一换热管组41位于壳体10内的中上部,第二换热管组42位于壳体10内的中下部。优选的,第一均液管组51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与第一换热管组41相靠近,第二部分与第二换热管组42相靠近。
在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中,液态冷媒通过进液口21进入壳体10后,被布液器30较为均匀分布第二均液管组52上,被第二均液管组52蒸发以及均液,之后落到第一换热管组41上进行蒸发。剩余的液态冷媒从第一换热管组41上滴落到第一均液管组51上,经由第一均液管组51可以使得冷媒被蒸发以及更为均匀地分布,被均液后的冷媒会再滴落到第二换热管组42上进行蒸发。未被蒸发的液态冷媒会继续向下,落在第三均液管组53上,被第三均液管组53蒸发以及均液,让冷媒可以更为均匀地分布到过热换热管组60上。剩余的冷媒滴落汇集到壳体10的下部,被过热换热管组60和增效管组70蒸发,与此同时增效管组70还防止壳体10下部的冷媒发生吸气带液现象。位于壳体10内两侧的第一干燥管组81和第二干燥管组82对气流通道内的冷媒进行干燥,让冷媒更加充分地气化。蒸发过程中产生的气态冷媒,通过壳体10顶部的出气口22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蒸发器技术方案尤其适用于降膜式蒸发器。第一换热管组41、第二换热管组42以及过热换热管组60可以为直径相同的大型换热管,也可以为直径不同的大型换热管。第一均液管组51、第二均液管组52、第三均液管组53、增效管组70、第一干燥管组81以及第二干燥管组82可以为直径相同的小型换热管,也可以为直径不同的小型换热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该空调机组包括上述的蒸发器。采用上述蒸发器的空调机组,可以使得液态冷媒在蒸发的过程中分布地更加均匀,并且有效防止吸气带液现象的发生,有利于保护压缩机使用寿命,提高液态冷媒的蒸发效率,进而提高空调机组的运行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
进液口(21)和出气口(22),设置在所述壳体(10)上;
布液器(3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的上部,并与所述进液口(21)相对应,所述布液器(30)用于对所述进液口(21)通入的冷媒进行分散;
第一换热管组(41),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并位于所述布液器(30)的下方;
第二换热管组(42),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并位于所述第一换热管组(41)的下方;
第一均液管组(51),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并位于所述第一换热管组(41)和所述第二换热管组(42)之间,所述第一均液管组(51)的换热管管径小于所述第一换热管组(41)的换热管管径,所述第一均液管组(51)的换热管分布密度大于所述第一换热管组(41)的换热管分布密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还包括第二均液管组(52),所述第二均液管组(52)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并位于所述布液器(30)和所述第一换热管组(41)之间,所述第二均液管组(52)的换热管管径小于所述第一换热管组(41)的换热管管径,所述第二均液管组(52)的换热管分布密度大于所述第一换热管组(41)的换热管分布密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还包括过热换热管组(60),所述过热换热管组(6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的下部,并位于第二换热管组(42)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还包括第三均液管组(53),所述第三均液管组(53)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并位于所述第二换热管组(42)和所述过热换热管组(60)之间,所述第三均液管组(53)的换热管管径小于所述过热换热管组(60)的换热管管径,所述第三均液管组(53)的换热管分布密度大于所述过热换热管组(60)的换热管分布密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还包括增效管组(70),所述增效管组(7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并位于所述过热换热管组(60)的下方,所述增效管组(70)的换热管管径小于所述过热换热管组(60)的换热管管径,所述增效管组(70)的换热管分布密度大于所述过热换热管组(60)的换热管分布密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还包括第一干燥管组(81)和第二干燥管组(82),所述第一干燥管组(81)和所述第二干燥管组(82)分别分布在所述壳体(10)内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组(41)、所述第二换热管组(42)以及所述过热换热管组(60)分布在所述壳体(10)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均液管组(51)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换热管组(41)相靠近,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换热管组(42)相靠近。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为将为降膜式蒸发器。
10.一种空调机组,包括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蒸发器。
CN201821193118.0U 2018-07-25 2018-07-25 蒸发器及空调机组 Active CN2087205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93118.0U CN208720577U (zh) 2018-07-25 2018-07-25 蒸发器及空调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93118.0U CN208720577U (zh) 2018-07-25 2018-07-25 蒸发器及空调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20577U true CN208720577U (zh) 2019-04-09

Family

ID=65975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93118.0U Active CN208720577U (zh) 2018-07-25 2018-07-25 蒸发器及空调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205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44258A (zh) * 2018-07-25 2018-11-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蒸发器及空调机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44258A (zh) * 2018-07-25 2018-11-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蒸发器及空调机组
CN108844258B (zh) * 2018-07-25 2021-05-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蒸发器及空调机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ajjad et al. A review of recent advances in indirect evaporative cooling technology
CN106168389B (zh) 一种带中间换热器半导体深度除湿机
CN102506564B (zh) 冷凝水余热一效闪蒸自然空气除湿预热干燥烘箱系统
CN102445066B (zh) 冷凝水余热二效闪蒸自然空气除湿预热干燥烘箱系统
CN108844258A (zh) 蒸发器及空调机组
WO2016082745A1 (zh) 一种深度除湿设备侧向安置热泵干衣柜
KR100631273B1 (ko) 송풍 팬과의 거리차에 따라 서킷의 패턴이 다른 열교환기를구비한 공기 조화기
Huan et al. Enhanced performance of air-cooled chillers using evaporative cooling
CN208720577U (zh) 蒸发器及空调机组
CN105953629A (zh) 换热器
CN113983723A (zh) 换热器和空调设备
JP2014206376A (ja) デシカントロータを用いた外気処理装置
CN208720574U (zh) 蒸发器及空调机组
KR102197842B1 (ko) 이동식 에어컨
CN100458292C (zh) 溶液除湿蒸发冷却空调制冷装置
JP5010324B2 (ja) 多湿気体の冷却方法及び装置
CN107702383A (zh) 一种全新风机组的直膨式蒸发器装置
CN111615312A (zh) 换热系统
CN208720575U (zh) 蒸发器及空调机组
CN108844260B (zh) 蒸发器及空调机组
CN210801958U (zh) 一种整体式的烘干装置
CN105222384B (zh) 一种热泵除湿用蒸发冷凝回路
KR20220152733A (ko) 가습기 겸용 유니트 쿨러
CN105698358A (zh) 一种用于空调器的冷凝水处理装置及其空调器
KR20150098141A (ko) 열교환기 및 이를 갖는 공기조화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