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01870U - 一种排水井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排水井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01870U
CN208701870U CN201821256805.2U CN201821256805U CN208701870U CN 208701870 U CN208701870 U CN 208701870U CN 201821256805 U CN201821256805 U CN 201821256805U CN 208701870 U CN208701870 U CN 2087018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ancing pole
drainage
hole
lid
torq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5680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雪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long Ruixi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long Ruixi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long Ruixi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long Ruixi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5680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018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018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0187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水井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上设有用于排水的排水孔;平衡杆,所述平衡杆设在所述盖体下方且与所述盖体铰链连接;配重体,所述配重体设在所述平衡杆的第一端;顶盖,所述顶盖设在所述平衡杆的第二端,所述铰链位于所述配重体与所述顶盖之间,当所述平衡杆第一端的力矩大于所述平衡杆第二端的力矩时,所述顶盖封闭所述排水孔,当所述平衡杆第一端的力矩小于所述平衡杆第二端的力矩时,所述顶盖打开所述排水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排水井盖,当积水较多时能够自动排水,解决了大量的雨水难以及时排出的问题,减少安全隐患,不需要人工控制,且该排水井盖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排水井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排水井盖。
背景技术
现如今国内许多城市排水系统由于堵塞严重,降雨较小时,雨水能够及时排净,但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大量的雨水难以及时排出,经常造成路面积水,房屋、车辆被淹,不仅造成了大量经济损失也严重影响着人民的生活质量。在大量积水时,经常需要人工打开路面的雨水井盖进行紧急排水,这样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且被打开的雨水井盖需要专人看守以免人或车意外坠入井中,即使及时打开了井盖开始排水,排水时水流产生的强大推力也经常引起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水井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水井盖,包括:
盖体,所述盖体上设有用于排水的排水孔;
平衡杆,所述平衡杆设在所述盖体下方且与所述盖体铰链连接;
配重体,所述配重体设在所述平衡杆的第一端;
顶盖,所述顶盖设在所述平衡杆的第二端,所述铰链位于所述配重体与所述顶盖之间,当所述平衡杆第一端的力矩大于所述平衡杆第二端的力矩时,所述顶盖封闭所述排水孔,当所述平衡杆第一端的力矩小于所述平衡杆第二端的力矩时,所述顶盖打开所述排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盖体上设有用于排水的触发孔,所述排水井盖还包括:
储水器,所述储水器设在所述平衡杆的第二端且流入所述触发孔中的水能够进入所述储水器中,当所述储水器中的水达到设定量时,所述平衡杆第一端的力矩小于所述平衡杆第二端的力矩。
进一步地,所述触发孔形成为柱状,所述触发孔的轴线与所述盖体所在平面形成的夹角为锐角。
进一步地,在高度方向上所述触发孔的径向尺寸从上至下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所述铰链位于所述储水器与所述配重体之间,所述顶盖位于所述储水器和所述铰链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器位于所述顶盖与所述配重体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器的底部设有泄水孔且所述泄水孔的尺寸小于所述触发孔的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孔内间隔开设有多个格栅。
进一步地,所述盖体形成为圆形且沿所述盖体的径向设有多个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孔的边沿与所述顶盖接触的位置和所述盖体与所述配重体接触的位置均设有减震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水井盖,当积水较多时能够自动排水,解决了大量的雨水难以及时排出的问题,减少安全隐患,当平衡杆第一端的力矩小于平衡杆第二端的力矩时,顶盖打开排水孔进行排水,不需要人工控制,使用方便,且该排水井盖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排水井盖剖切后的局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排水井盖剖切后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排水井盖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排水井盖的顶盖的布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水井盖的触发孔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水井盖的触发孔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排水井盖100;
盖体10;排水孔11;触发孔12;格栅13;加强筋14;
平衡杆20;铰链21;
配重体30;
顶盖40;
储水器5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水井盖100。
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水井盖100包括盖体10、平衡杆20、配重体30和顶盖40。
具体而言,盖体10上设有用于排水的排水孔11,平衡杆20设在盖体10下方且与盖体10通过铰链21连接,配重体30设在平衡杆20的第一端,顶盖40设在平衡杆20的第二端,铰链21位于配重体30与顶盖40之间,当平衡杆20第一端的力矩大于平衡杆20第二端的力矩时,顶盖40封闭排水孔11,当平衡杆20第一端的力矩小于平衡杆20第二端的力矩时,顶盖40打开排水孔11。
也就是说,排水井盖100主要由盖体10、平衡杆20、配重体30和顶盖40构成,其中,盖体10的形状可以合理择,比如,可以为圆形、多边形、椭圆形等,在盖体10上可以设有用于排水的排水孔11,排水孔11截面的形状和尺寸可以合理选择,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多边形胡椭圆形等,当下雨时,雨水较多时积水能够从排水孔11中流入下水道。平衡杆20可以为长杆状,平衡杆20可以设在盖体10下方,平衡杆20可以与盖体10通过铰链21连接,配重体30可以设在平衡杆20的第一端,顶盖40可以设在平衡杆20的第二端,铰链21可以位于配重体30与顶盖40之间,配重体30与顶盖40可以和平衡杆20通过焊接相连。
平衡杆20以铰链21为转动支点,当平衡杆20第一端的力矩大于平衡杆20第二端的力矩时,顶盖40封闭排水孔11,比如,当没有雨水或者雨水较少时,平衡杆20的第一端由于设有配重体30,使得平衡杆20第一端的力矩大于平衡杆20第二端的力矩,此时,配重体30使得平衡杆20有让顶盖40向盖体10运动的作用力,以使顶盖40封闭排水孔11,封闭的排水孔11可以防止下水道中的污染空气从排水孔11中流出至地面,保持地面空气干净。
当平衡杆20第一端的力矩小于平衡杆20第二端的力矩时,顶盖40打开排水孔11,比如,当下大雨时,路面积水较多,积水会对顶盖40产生压力,当积水压力达到一定时,平衡杆20第一端的力矩小于平衡杆20第二端的力矩,此时,平衡杆20转动,顶盖40远离盖体10,顶盖40打开排水孔11,使得积水能够从排水孔11中流入下水道,积水在流入下水道时也会对顶盖40施加流水的冲击力,使得顶盖40保持开启状态,当路面积水较少时,流水对顶盖40的冲击力减小,平衡杆20第一端的力矩大于平衡杆20第二端的力矩,在配重体30的作用下平衡杆20转动,以使顶盖40封闭排水孔11,整个排水过程不需要人工控制,能够根据积水的多少自动开启或关闭顶盖40,减少安全隐患,实用性强。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水井盖100,当积水较多时能够自动排水,解决了大量的雨水难以及时排出的问题,能够及时排水,减少安全隐患,当平衡杆第一端的力矩小于平衡杆第二端的力矩时,顶盖40打开排水孔11进行排水,不需要人工控制,使用方便,且该排水井盖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实用性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盖体10上可以设有用于排水的触发孔12,排水井盖100还可以包括储水器50,储水器50的形状可以为多边形,储水器50的深度可以合理选择,不易过深,以便于平衡杆20转动时储水器50中的水可以完全倒出,储水器50可以设在平衡杆20的第二端,在盖体10上可以设有入水孔,当积水较少时,积水可以从入水孔中流入下水道,当积水较多时,积水可以流入触发孔12中,流入触发孔12中的水能够进入储水器50中,当储水器50中的水达到设定量时,平衡杆20第一端的力矩小于平衡杆20第二端的力矩,顶盖40打开排水孔11进行排水,使得较多的积水可以快速流入下水道,加快排水效率,减少安全隐患。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触发孔12可以形成为柱状,触发孔12的轴线与盖体10所在平面形成的夹角可以为锐角,便于积水从触发孔12中流入储水器50中,利用雨水与沙土在触发孔12内所受阻力差分离水与沙土,使得沙土在有、无水时均不易落入储水器50中。触发孔12可以位于储水器50的正上方,也可以不位于储水器50的正上方,储水器50可以位于触发孔12排水方向斜下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其能完全倒出其中雨水,使储水器50中不会大量淤积泥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高度方向上触发孔12的径向尺寸从上至下逐渐增大,如图6所示,触发孔12可以向左侧延伸,触发孔12的截面可以大致为椭圆形,在从上至下的方向上椭圆的长轴尺寸逐渐增大,利用雨水的表面张力分离水与沙土,使得沙土在有、无水时均不易落入储水器50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铰链21可以位于储水器50与配重体30之间,顶盖40位于储水器50和铰链21之间。在一些具体实施过程中,储水器50也可以位于顶盖40与配重体30之间,便于平衡杆20灵活转动,以使得顶盖40能够根据储水器50中的水量来及时关闭或打开排水孔11。
在一些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储水器50的底部可以设有泄水孔,泄水孔可以为一个,泄水孔的尺寸小于触发孔12的尺寸,以使得在相同时间内从触发孔12流入储水器50的水量大于从泄水孔流出的水量,泄水孔也可以为多个,多个泄水孔应该满足在相同时间内从触发孔12流入储水器50的水量大于从泄水孔流出的水量。储水器50倾斜时储水器50中的水如不能完全倒出,储水器50中残留部分水,不利于平衡杆20的转动以使顶盖40封闭排水孔11,当路面积水较少时,积水不再从触发孔12流入储水器50中,而储水器50中残留的水可以从泄水孔流出,使得储水器50中的水完全排除,有利于平衡杆20的转动以使顶盖40封闭排水孔11。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排水孔11内可以间隔开设有多个格栅13,格栅13可以沿排水孔11的径向设置,格栅13能够承受外界的作用力,使得车辆或行人对排水孔11施加作用力时排水孔11不易变形,增强盖体10的机械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盖体10可以形成为圆形,盖体10上可以设有多个加强筋14,多个加强筋14可以间隔开设置,多个加强筋14可以沿盖体10的径向设置,以增强盖体10的强度,防止盖体10变形损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排水孔11的边沿与顶盖40接触的位置可以设有减震片,当顶盖40关闭时减震片能够缓冲排水孔11的边沿与顶盖40之间的碰撞,盖体10与配重体30接触的位置也可以设有减震片,减轻配重体30与盖体10之间的撞击。
下雨时,雨水汇集流入触发孔12,并由触发孔12加速后自由落体流入储水器50中,储水器50中水量逐渐上升,加之顶盖40上积水的水压,平衡杆20第一端的力矩小于平衡杆20第二端的力矩,此时,平衡杆20转动,顶盖40打开排水孔11,储水器50中的水倒出,积聚的雨水通过格栅13流入排水孔11。流入排水孔11的水在下落过程中不断冲击顶盖40并使得平衡杆20保持偏转状态。雨停后,路面积水逐渐减少,冲击顶盖40的水量逐渐减少,平衡杆20第一端的力矩大于平衡杆20第二端的力矩,平衡杆20回转,排水孔11关闭。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水井盖100,当积水较多时能够自动排水,解决了大量的雨水难以及时排出的问题,减少安全隐患,当平衡杆第一端的力矩小于平衡杆第二端的力矩时,顶盖40打开排水孔11进行排水,不需要人工控制,使用方便,且该排水井盖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实用性强。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排水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体,所述盖体上设有用于排水的排水孔;
平衡杆,所述平衡杆设在所述盖体下方且与所述盖体铰链连接;
配重体,所述配重体设在所述平衡杆的第一端;
顶盖,所述顶盖设在所述平衡杆的第二端,所述铰链位于所述配重体与所述顶盖之间,当所述平衡杆第一端的力矩大于所述平衡杆第二端的力矩时,所述顶盖封闭所述排水孔,当所述平衡杆第一端的力矩小于所述平衡杆第二端的力矩时,所述顶盖打开所述排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设有用于排水的触发孔,还包括:
储水器,所述储水器设在所述平衡杆的第二端且流入所述触发孔中的水能够进入所述储水器中,当所述储水器中的水达到设定量时,所述平衡杆第一端的力矩小于所述平衡杆第二端的力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孔形成为柱状,所述触发孔的轴线与所述盖体所在平面形成的夹角为锐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井盖,其特征在于,在高度方向上所述触发孔的径向尺寸从上至下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位于所述储水器与所述配重体之间,所述顶盖位于所述储水器和所述铰链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器位于所述顶盖与所述配重体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器的底部设有泄水孔且所述泄水孔的尺寸小于所述触发孔的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内间隔开设有多个格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形成为圆形且沿所述盖体的径向设有多个加强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的边沿与所述顶盖接触的位置和所述盖体与所述配重体接触的位置均设有减震片。
CN201821256805.2U 2018-08-06 2018-08-06 一种排水井盖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018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56805.2U CN208701870U (zh) 2018-08-06 2018-08-06 一种排水井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56805.2U CN208701870U (zh) 2018-08-06 2018-08-06 一种排水井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01870U true CN208701870U (zh) 2019-04-05

Family

ID=65941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56805.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01870U (zh) 2018-08-06 2018-08-06 一种排水井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018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52162B (zh) 一种可自动升降的排水井盖
CN203701262U (zh) 防堵塞排水井盖
CN105332416B (zh) 一种自动翻转式雨水口截污装置
CN210066983U (zh) 一种防污市政地下排水盖
CN102359177B (zh) 一种沉泥桶
CN206553872U (zh) 一种hdpe线性排水沟
CN208701870U (zh) 一种排水井盖
KR100578290B1 (ko) 맨홀의 역류방지 구조
CN209100088U (zh) 一种隧道施工用过断层破碎带排水装置
CN107816061A (zh) 用于自动调节排水量的窨井盖
CN208167939U (zh) 一种市政排水井盖
CN106592745B (zh) 井盖浮力式自启闭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11773906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道路井盖
CN105178361B (zh) 一种防浮起井盖
CN212866255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路面结构
CN209277270U (zh) 一种市政道路给排水装置
CN207121932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窨井盖
CN211285928U (zh) 防堵型预制水泥下水盖板
JP6001754B1 (ja) 側溝用雨水排水装置
CN201232254Y (zh) 水沟盖
CN218622503U (zh) 一种通量可调式雨水口
CN106567446B (zh) 一种易于排水的大排水量雨水篦子
KR100816514B1 (ko) 건천방지를 위한 매설하수관
CN110700389A (zh) 一种下水道井盖
CN218090760U (zh) 一种水资源保护用漂浮物拦截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5

Termination date: 202108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