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98146U - 一种装饰膜印花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饰膜印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98146U
CN208698146U CN201821206591.8U CN201821206591U CN208698146U CN 208698146 U CN208698146 U CN 208698146U CN 201821206591 U CN201821206591 U CN 201821206591U CN 208698146 U CN208698146 U CN 2086981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
heating roller
slewing rollers
main heating
gra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0659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德华
田平
田一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Begel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Begel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Begel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Begel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0659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981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981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981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inting Methods (AREA)

Abstract

一种装饰膜印花装置,包括主加热辊、第一印花辊、第一传递辊、第一色槽、第二印花辊、第二传递辊以及第二色槽,所述主加热辊、第一印花辊、第一传递辊、第二印花辊和第二传递辊的轴端分别通过轴承座可转动地支承在机架上;所述第一印花辊设置在主加热辊的进料侧下方并与主加热辊相切,第一传递辊与第一印花辊相切,第一色槽设置在第一传递辊的底部;所述第二印花辊设置在主加热辊的出料侧并与主加热辊相切,第二传递辊与第二印花辊相切,第二色槽设置在第二传递辊的底部。能够减少印花生产线所需配置的印花装置数量,节约空间和投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装饰膜印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饰膜印花装置。
背景技术
PVC装饰膜,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表面装饰材料。其制作方法一般是在PVC上进行印刷,可有多种花纹及压纹,再在双辊贴合机上,将完全干燥后的PVC印刷面面膜与一层PVC透明膜经加热、加压贴合在一起,贴合时贴合机大缸温度为180-200℃,然后将贴合好后的膜通过真空吸塑工艺牢牢吸附在建材表面,对建材起到装饰和保护的目的。高档办公家私、橱柜门、浴柜门、家装套门、装饰板等建材都可用其装饰,满足人们的日常不同需求。
PVC装饰膜也发展出较多不同的种类,例如用于家居装饰柜体的板材饰面板的纸塑复合PVC装饰膜,系将原纸用水性墨印刷木纹及其他花纹的纹理,烘干印刷层再用涂布的工艺将水性树脂涂覆于印刷层的表面作为与PVC膜热复合的载体。印刷、涂覆好的原纸在180度的复合机通过预热、主热、压花、冷却复合成形,再用于下游的客户异形材料的包覆、吸塑使用,主要实现家装工程的异形线条、地脚线、拼装门板等。
PVC装饰膜印花设备一般设有印花辊、传递辊以及用于承载色浆(也可称印花浆,一般为油墨,也可为水性树脂)的色槽,传递辊将色槽中的色浆转印至印花辊,印花辊印刷至薄膜表面。专利文献CN206678570U即提供了这样的薄膜印花装置,并提出了对色槽的改进。在实际的生产线布局上,由于一般印花具有不同颜色或图案比较复杂,通常会连续设置若干印刷装置,依次进行印刷,每次印刷一个颜色或一部分图案,最终得到所需的印花。其具体排列可以参考专利文献CN105128550A图1所提供的印刷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所示,通过多个印刷装置依次进行花纹印刷(印花)。
现有的印花装置已能满足PVC装饰膜大规模批量化生产的需要,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一方面,现有的印花生产线需要部署的印花装置较多,一般来说,一种颜色需要配备一组印花装置,根据颜色的多少,一条线可组装多达8只或更多只的印花辊筒及其配套装置,才能使织物获得轮廓清晰、色彩齐全、层次分明的印花图案或花纹,满足大批量、连续化生产的要求。印花装置数量越多,占用的空间越大,投资成本也越大,同时对环保设施的部署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车间布置比较麻烦,成本较高。
另一方面,部署的印花装置越多,对于前后道印花工序之间的印花对齐要求越高。每道工序亦即每台印花装置均需要人工校正保证各辊筒的平行性,辅以自动收卷装置的自动左右晃动调节进行补偿。在印花装置过多、生产线过长的情况下,还是会经常出现位置偏差,在多台联动的情况下,多台配合调整非常不便,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不利于提高印花质量的同时成本也高。
另外,在印花和加热烘干的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气体,随着社会对环保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一般会采取吸风装置将有害气体导出进行后续处理。例如专利文献CN206678570U也提出在薄膜的传输方向还设置有吸风口、输气管以及抽风机,用于将印花后色浆挥发所产生的气味进行吸除,排放到外界,保持车间室内空气清新,保障员工健康。但是这样的吸风效率不高,不能全部吸取有害气体尤其是在加热阶段产生的有害气体。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情形,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装饰膜印花装置,能够减少印花生产线所需配置的印花装置数量,节约空间和投资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装饰膜印花装置,包括主加热辊、第一印花辊、第一传递辊、第一色槽、第二印花辊、第二传递辊以及第二色槽,所述主加热辊、第一印花辊、第一传递辊、第二印花辊和第二传递辊的轴端分别通过轴承座可转动地支承在机架上;所述第一印花辊设置在主加热辊的进料侧下方并与主加热辊相切,第一传递辊与第一印花辊相切,第一色槽设置在第一传递辊的底部;所述第二印花辊设置在主加热辊的出料侧并与主加热辊相切,第二传递辊与第二印花辊相切,第二色槽设置在第二传递辊的底部。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转向辊、第二转向辊、第三转向辊、第四转向辊、第五转向辊以及第六转向辊,所述第一转向辊设置于主加热辊的进料侧,第二转向辊设置于第一转向辊的上方,第三转向辊、第四转向辊、第五转向辊以及第六转向辊依次设置在主加热辊的出料侧;待印花的装饰膜经第一转向辊后进入主加热辊和第一印花辊之间,沿主加热辊的外圈进入主加热辊和第二印花辊之间,再沿主加热辊的外圈至第二转向辊,经第二转向辊、第三转向辊、第四转向辊、第五转向辊以及第六转向辊依次转向后引出。
优选地,所述第一印花辊和第二印花辊分别与主加热辊中心连线的夹角为135度,即第一印花辊与主加热辊中心连线和第二印花辊与主加热辊中心连线的夹角为135度。
由于设置了两个印花辊,装饰膜印花时的走向路线不能按照传统路线设计,同时也需要保证装饰膜在每道印花后的合理加热烘干时间。本申请通过第一转向辊和第二转向辊的引导,使装饰膜围绕主加热辊移动加热近一圈,获得足够的加热烘干时间。由于第一印花辊设置在接近第一转向辊的进料侧,装饰膜贴近主加热辊后即可进行第一道印花并加热烘干,第二印花辊设置在出料侧,可以保证第一道印花有足够的加热烘干时间。经过烘干的装饰膜进入第二印花辊印花后,由第二转向辊引导继续围绕主加热辊移动并加热烘干,确保两道印花均能得到有效烘干。在主加热辊直径类似的情况下,每道印花均可以获得与传统方式接近的加热时间和加热效果,当然,根据具体应用环境可以设计不同的主加热辊尺寸以适应不同的加热时间要求。另一方面,由于设置了第二印花辊,装饰膜的引出不能像传统方式那样直接从中部引出,所以在第二印花辊的上方及出料侧设置若干转向辊,使装饰膜绕过第二印花辊后引出。
优选地,所述机架包括两片平行设置的支架板,两片支架板之间设有若干连接柱,支架板上设有若干穿孔,所述穿孔处的支架板外壁上安装轴承座,所述主加热辊、第一印花辊、第一传递辊、第二印花辊和第二传递辊的轴端分别穿过所述穿孔后安装在所述轴承座上的轴承中。第一转向辊、第二转向辊、第三转向辊、第四转向辊、第五转向辊以及第六转向辊也可以按照此方式设置。
优选地,所述机架的两片支架板之间固定连接设置五根连接柱。
优选地,所述五根连接柱中的四根分别设置在支架板的四角,另一根设置在支架板的底部,且其设置高度高于另两个底部连接柱的高度。
所述连接柱的端部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架板的内壁上,即从支架板的外侧设置螺钉穿过支架板锁紧在连接柱的端部,当然这只是一种比较简便的连接方式,根据需要也可以采取其它的连接手段例如焊接工艺手段,现有技术中的其它连接手段也均可以使用。设置五根连接柱的目的在于保证连接的可靠性,五根连接柱中的四根分别设置在支架板的四角,另一根设置在支架板的底部,且其高度与另两个底部的连接柱的高度不同,确保不会具有任何的可转动性。
印花辊是辊筒印花的主要部件,通过凹刻在金属辊筒上的花纹或图案,经机械连续转动,将印花浆(色浆、油墨、水性树脂)不断地传递到织物或塑料膜表面。本申请所述的第一印花辊和第二印花辊可以直接采用现有的印花辊。
主加热辊主要用作烘干,作为装饰膜的印花来说,传统上采用油性油墨在PVC膜或复合膜表面印花,从环保性考虑,逐步向使用水性树脂改进,通过酵类溶剂进行颜料的分散。在印花后或印花同时进行烘干,相对而言酵类溶剂(无苯、无酮)材料烘干温度更高,以保证着墨不反粘的效果。主加热辊可以采用导热油加热辊、电加热辊或电磁加热辊,例如可以采用专利文献CN中公开的一种用于印刷包装设备的加热辊,也可以采用专利文献CNA、CNU或CNU中提供的用于印刷包装设备的加热辊。
在大批量连续化生产的情况下,色槽内的色浆连续使用,在色浆消耗至传递辊下缘时,适当添加即可。当然,考虑到印花工艺调整的需要或者在断续生产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色槽内设置托料板以对色浆液面进行调整,使传递辊与色浆保持接触,减少色浆的浪费。
在采取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饰膜印花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主加热辊与第一印花辊和第二印花辊及辅助部件的配合设计,能够实现在主加热辊的两侧同时进行印花,提高印花效率,减少印花生产线所需配置的印花装置数量,节约空间,减少近一半的设备投资。另一方面,由于两道印花在同一台设备上同步完成,提高了印花对齐准确性,提升了印花质量。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本申请的装饰膜印花装置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不包括快速更换色槽的部件,图2包括快速更换色槽的部件;
图3为图1的俯视图,仅展示印花对齐装置相关部件;
图4为图3的A部放大图;
图5为图1的B向视图(局部);
图6为本申请的防油吸风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所描述的实施例包括帮助理解的各种具体细节,但它们只能被看作是示例性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同时,为了使说明书更加清楚简洁,将省略对本领域熟知功能和构造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装饰膜印花装置,包括主加热辊1、第一印花辊21、第一传递辊22、第一色槽23、第二印花辊31、第二传递辊32以及第二色槽33,所述主加热辊1、第一印花辊21、第一传递辊22、第二印花辊31和第二传递辊32的轴端分别通过轴承座可转动地支承在机架9上;所述第一印花辊21设置在主加热辊1的进料侧下方并与主加热辊1相切,第一传递辊22与第一印花辊21相切,第一色槽23设置在第一传递辊22的底部;所述第二印花辊31设置在主加热辊1的出料侧并与主加热辊1相切,第二传递辊32与第二印花辊31相切,第二色槽33设置在第二传递辊32的底部。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转向辊41、第二转向辊42、第三转向辊43、第四转向辊44、第五转向辊45以及第六转向辊46,所述第一转向辊41设置于主加热辊1的进料侧,第二转向辊42设置于第一转向辊41的上方,第三转向辊43、第四转向辊44、第五转向辊45以及第六转向辊46依次设置在主加热辊1的出料侧;待印花的装饰膜经第一转向辊41后进入主加热辊1和第一印花辊21之间,沿主加热辊1的外圈进入主加热辊1和第二印花辊31之间,再沿主加热辊1的外圈至第二转向辊42,经第二转向辊42、第三转向辊43、第四转向辊44、第五转向辊45以及第六转向辊46依次转向后引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印花辊21和第二印花辊31相对主加热辊1中心连线的夹角为135度。
由于设置了两个印花辊,装饰膜印花时的走向路线不能按照传统路线设计,同时也需要保证装饰膜在每道印花后的合理加热烘干时间。本申请通过第一转向辊41和第二转向辊42的引导,使装饰膜围绕主加热辊1移动加热近一圈,获得足够的加热烘干时间。由于第一印花辊21设置在接近第一转向辊41的进料侧,装饰膜贴近主加热辊1后即可进行第一道印花并加热烘干,第二印花辊31设置在出料侧,可以保证第一道印花有足够的加热烘干时间。经过烘干的装饰膜进入第二印花辊31印花后,由第二转向辊42引导继续围绕主加热辊1移动并加热烘干,确保两道印花均能得到有效烘干。在主加热辊1直径类似的情况下,每道印花均可以获得与传统方式接近的加热时间和加热效果,当然,根据具体应用环境可以设计不同的主加热辊尺寸以适应不同的加热时间要求。另一方面,由于设置了第二印花辊31,装饰膜的引出不能像传统方式那样直接从中部引出,所以在第二印花辊31的上方及出料侧设置若干转向辊,使装饰膜绕过第二印花辊31后引出。
所述机架9包括两片平行设置的支架板90,两片支架板90之间设有若干连接柱91,支架板90上设有若干穿孔,所述穿孔处的支架板90外壁上安装轴承座,所述主加热辊1、第一印花辊21、第一传递辊22、第二印花辊31和第二传递辊32的轴端分别穿过所述穿孔后安装在所述轴承座上的轴承中。第一转向辊41、第二转向辊42、第三转向辊43、第四转向辊44、第五转向辊45以及第六转向辊46也可以按照此方式设置。
所述机架9的两片支架板90之间固定连接设置五根连接柱91。
所述五根连接柱91中的四根分别设置在支架板90的四角,另一根设置在支架板90的底部,且其设置高度高于另两个底部连接柱91的高度。
所述连接柱的端部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架板90的内壁上,即从支架板90的外侧设置螺钉穿过支架板90锁紧在连接柱的端部,当然这只是一种比较简便的连接方式,根据需要也可以采取其它的连接手段例如焊接工艺手段,现有技术中的其它连接手段也均可以使用。设置五根连接柱91的目的在于保证连接的可靠性,五根连接柱91中的四根分别设置在支架板90的四角,另一根设置在支架板90的底部,且其高度与另两个底部的连接柱91的高度不同,确保不会具有任何的可转动性。
印花辊是辊筒印花的主要部件,通过凹刻在金属辊筒上的花纹或图案,经机械连续转动,将印花浆(色浆、油墨、水性树脂)不断地传递到织物或塑料膜表面。本申请所述的第一印花辊21和第二印花辊31可以直接采用现有的印花辊。
主加热辊1主要用作烘干,作为装饰膜的印花来说,传统上采用油性油墨在PVC膜或复合膜表面印花,从环保性考虑,逐步向使用水性树脂改进,通过酵类溶剂进行颜料的分散。在印花后或印花同时进行烘干,相对而言酵类溶剂(无苯、无酮)材料烘干温度更高,以保证着墨不反粘的效果。主加热辊1可以采用导热油加热辊、电加热辊或电磁加热辊,例如可以采用专利文献CN201287496中公开的一种用于印刷包装设备的加热辊,也可以采用专利文献CN103317829A、CN204490085U或CN204737455U中提供的用于印刷包装设备的加热辊。
在大批量连续化生产的情况下,色槽内的色浆连续使用,在色浆消耗至传递辊下缘时,适当添加即可。当然,考虑到印花工艺调整的需要或者在断续生产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色槽内设置托料板以对色浆液面进行调整,使传递辊与色浆保持接触,减少色浆的浪费。
根据本申请的装饰膜印花装置,通过主加热辊1与第一印花辊21和第二印花辊31及辅助部件的配合设计,能够实现在主加热辊1的两侧同时进行印花,提高印花效率,减少印花生产线所需配置的印花装置数量,节约空间,减少近一半的设备投资。另一方面,由于两道印花在同一台设备上同步完成,提高了印花对齐准确性,提升了印花质量。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色槽23和/或第二色槽33的两个端面分别设有两个导柱50,所述支架板90内壁上设有导轨槽,导柱50安装在所述导轨槽中;所述导轨槽延伸至支架板90的侧壁,在导轨槽下方的支架板90侧壁上设有色槽支承架59。两个支架板90内壁上均设有导轨槽,色槽即第一色槽23和第二色槽33通过其导柱50安装在导轨槽中,从而在支架板90上保持所需要的高度,改进了传统方式中色槽直接放在两个支架板90之间的横档上的设计。导柱50可在导轨槽中移动,便于快速将第一色槽23和/或第二色槽33从机架内部移出,快速更换新的色槽以更换颜色或工艺。色槽支承架59用于承托从机架内移出的色槽,避免倾覆。
所述色槽支承架59包括竖向支承筋591和横向支承板592,所述竖向支承筋591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支架板90的侧壁上,横向支承板592设置在两个竖向支承筋591上方。具体连接设置方式可以采取螺钉连接或焊接连接等方式,横向支承板592用于承托色槽,竖向支承筋591用于支撑横向支承板592。若场地受限,为避免影响巡检等工作,在不需要更换色槽时,可以将横向支承板592取下。横向支承板592的高度设计,以色槽从导轨槽中移出时不会产生抵触并且不至于产生较大落差为宜,理想状态为与色槽底部等高。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递棍22下方的支架板90内壁上设有第一导轨槽51,第一色槽23两端的导柱50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架板90上的第一导轨槽51中。
所述第二传递辊32下方的支架板90内壁上设有第二导轨槽521,第二色槽33两端的导柱50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架板90上的第二导轨槽521中。
所述第二导轨槽521下方还设有第三导轨槽522,第二导轨槽521和第三导轨槽522之间设有第一竖向导轨槽523和第二竖向导轨槽524,第一竖向导轨槽523和第二竖向导轨槽52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导轨槽521及第三导轨槽522连通,第三导轨槽522下方的支架板90侧壁上设有色槽支承架59。
所述第二导轨槽521的长度大于第一竖向导轨槽523和第二竖向导轨槽524的距离。
主要考虑到第二印花辊31及其第二色槽33的设置位置较高以保证两道印花均有充足的烘干时间,在此情况下,通过设置第一竖向导轨槽523和第二竖向导轨槽524,可以在更换第二色槽33时将第二色槽33下移,从低端的第三导轨槽522中移出,避免影响后续转向辊的运转,并使色槽平稳更换。由于下移距离不算太大,下移时操作得当不会导致第二色槽33倾覆。当然,若进一步考虑下移平稳性,可在第一竖向导轨槽523和第二竖向导轨槽524内壁设置阻尼装置,以避免滑动,防止倾覆,例如在第一竖向导轨槽523和第二竖向导轨槽524内壁粘贴毛毡,在导柱50沿竖向导槽下移时候受到较大阻力,不会轻易滑动,有利于保持两个导柱50的下移速度基本一致,有效避免倾覆。当然,也可以考虑采用链条吊运导柱50或将竖向导槽内壁设有齿条而导柱50设为齿轮等方式,进一步平衡两个导柱50的下移速度。第二导轨槽521的长度大于第一竖向导轨槽523和第二竖向导轨槽524的距离,在第二色槽33上移至第二导轨槽521的高度时,只需平移第二色槽33,即可使其停留在第二导轨槽521上。当然,考虑到意外晃动等情况,可以考虑采取前述类似的防止滑动的措施。
所述第一竖向导轨槽523和第二竖向导轨槽524与第二导轨槽521及第三导轨槽522的连通处分别设有圆角。便于移动第二色槽33。
所述第一竖向导轨槽523和第二竖向导轨槽524的距离与第二色槽33同一端的两个导柱50距离相等。便于移动第二色槽33。
根据本申请的装饰膜印花装置,色槽端部设有导柱,机架上设有导轨槽,不仅能够放置色槽,还能够快速移动色槽至机架外侧,以快速更换色槽,避免停机,并且不需重新调节对齐。能够节约更换花型颜色所需时间,提高效率,保证印花对齐准确性,提升了印花质量。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图4、图5所示,根据本申请的装饰膜印花装置所用的装饰膜印花对齐装置,包括引导辊60、第一对齐辊61和第二对齐辊62,所述引导辊60设置在第一转向辊41的进料侧,第一转向辊41设置在主加热辊1的进料侧;第一对齐辊61设置在引导辊60上方,第二对齐辊62设置在第一转向辊41上方;第一对齐辊6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对齐牙轮610,所述第一对齐牙轮610的圆周上均布设置若干第一对齐牙611;第二对齐辊6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对齐牙轮620,所述第二对齐牙轮620的圆周上均布设置若干第二对齐牙621;所述引导辊60和第一转向辊41的两端分别周向均布设置若干牙孔69,待印花的装饰膜设置在第一对齐辊61和引导辊60以及第二对齐辊62和第一转向辊41之间,装饰膜的两侧分别设有若干与所述牙孔69相同形状的对齐孔;所述第一对齐牙轮610最下方的第一对齐牙611穿过装饰膜上的对齐孔伸入引导辊60上对应位置的牙孔69中,所述第二对齐牙轮620最下方的第二对齐牙621穿过装饰膜上的对齐孔伸入第一转向辊41上对应位置的牙孔69中。
所述第二对齐牙621、装饰膜上的对齐孔以及引导辊60和第一转向辊41上设置的牙孔69的宽度相同,第一对齐牙611的宽度小于第二对齐牙621的宽度。所述第一对齐牙611为棱锥体形状。
所述引导辊60和第一转向辊41两端设置的牙孔69之间的轴向间距、装饰膜两侧分别设置的对齐孔之间的轴向间距、第一对齐辊61两端设置的第一对齐牙轮610之间的轴向间距以及第二对齐辊62两端设置的第二对齐牙轮620之间的轴向间距相等。
在安装引导辊60和第一转向辊41的机架板90内壁上设有轴向限位板68,所述轴向限位板68中设有两根限位轴680,每根限位轴680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轮681,所述限位轮681分别可相对转动地抵接在引导辊60、第一转向辊41、第一对齐辊61和第二对齐辊62的轴端。
所述引导辊60和第一转向辊4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定位轴端686,所述第一定位轴端686的直径小于引导辊60或第一转向辊41直径,且第一定位轴端686的直径大于引导辊60或第一转向辊41在机架板90上的安装轴端直径;所述限位轮681可相对转动地抵接在所述第一定位轴端686的端面上。
所述第一对齐辊61和第二对齐辊6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定位轴端687,所述第二定位轴端687的直径大于第一对齐辊61和第二对齐辊62在机架板90上的安装轴端直径;所述限位轮681可相对转动地抵接在所述第二定位轴端687的端面上。
所述轴向限位板68固定设置在引导辊60和第一转向辊41之间的机架板90内壁上。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或焊接或其它方式固定。
根据本申请的装饰膜印花对齐装置,所述引导辊60、第一对齐辊61和第二对齐辊62可以采用与转向辊或主加热辊1类似的安装方式。
在本申请中所提及的各种轮,均为可转动的安装方式,例如限位轮681可以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安装在限位轴680的两端,又例如第一对齐牙轮610虽然固定在第一对齐辊61上,但第一对齐辊61的轴端可以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安装在机架板90上,第一对齐牙轮610也可转动。其它轮依次类推。
根据本申请的装饰膜印花对齐装置,在装饰膜进入印花辊之前,先通过第一对齐牙611进行微距纠偏,由于第一对齐牙611尺寸较小,且棱锥体具有尖端,便于插入装饰膜上的对齐孔,并通过与牙孔69的啮合,带动装饰膜移动位置,使其初步对齐。然后通过第二对齐牙621出入对齐孔,由于两者尺寸相同,在插入过程中将会带动装饰膜移动到准确位置,再送入印花辊。由于经过第一对齐牙611初步纠偏,所以第二对齐牙621所需调整的位移量极小,便于插入带动装饰膜,也避免装饰膜变形。装饰膜的对齐孔可以在最后收卷裁边时一并裁去孔边。
根据本申请的装饰膜印花对齐装置,轴向限位板68、限位轴680以及限位轮681尺寸较小,在磨损后可以随时更换,制造更换成本较低。相对调节各辊筒而言,更为方便。
根据本申请的装饰膜印花对齐装置,在设备初始调整完成后,生产过程中不需要停机校正,可以在运行时自动纠偏。即使生产线上多台印花装置之间运行卷拉时印花纸或印花膜的位置发生偏差,也会在进入本台印花装置之前得以纠偏。只要保证印花纸或印花膜侧边的对齐孔位在进入每台印花装置之前处于正确的位置,即可保证各台印花装置的印花能够对齐,不需要多台印花装置一起调整。提高印花时对齐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减少多台印花装置联调的复杂性。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根据本申请的装饰膜印花装置所用的装饰膜印花防油吸风装置,包括吸风罩71和吸风管72,所述吸风罩71底部开口,吸风罩71上部与吸风管72连通,吸风管72另一端与吸风机或引风系统连接;所述吸风罩71外设有承油罩75,所述承油罩75包裹在吸风罩71四周;承油罩75的顶部设有承油罩收口部751,所述承油罩收口部751设置在吸风罩71的顶部上方,承油罩收口部751小于吸风罩71的顶部且大于吸风管72;承油罩75的底部设有进风口752,所述进风口752的直径小于吸风罩71底部开口,且进风口752的高度位置高于吸风罩71的底边。所述承油罩收口部751小于吸风罩71的顶部且大于吸风管72,在部件截面为圆形时,指直径尺寸,在部件截面为方形时,指长宽尺寸。在图6中,为了更清楚地表达部件相对间的位置关系,采取了剖面角度的表达,同时对部件的尺寸作出了适当变形以更清楚地区分各部件,例如承油罩75在使用时是包裹着吸风罩71的,但在图6中为了清楚地表示这是两个部件,将两者之间拉开了一定的距离,以便能够清楚分辨。
所述进风口752周边设有进风口圈753。
所述吸风罩71内顶壁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挂钩76,所述进风口圈753通过挂绳754挂在所述挂钩76上。
进一步地,所述承油罩75为塑料罩。可直接设计成本申请所需的形状,厚度较薄,使用时利用其弹性直接将承油罩收口部751扳大后套在吸风罩71上。
或者,所述承油罩75为布罩,所述承油罩收口部751处设有收口绳。布罩为柔性材料,可方便套设和拆卸,收口部可有褶皱,在展开时尺寸较大,可方便套设。套设至吸风罩1上后,可通过收口绳拉紧收口,形成符合本申请所述的形状。采用布罩还有一个额外益处,即布质材料本身能够吸油,吸满后更换即可,更为方便。
或者,所述承油罩75为薄膜罩。可以通过塑料或橡胶薄膜设置成本申请所需的形状,这种情况下承油罩收口部751处可以采取胶带粘贴或胶水粘贴方式固定,当然也可以采取收口绳拉紧方式进行固定,或者直接利用其弹性进行收紧。
在上述三种结构方案中,采用弹性塑料罩的结构,进风口752可以直接设置为高于吸风罩71的底边。采用布罩或薄膜罩的结构时,在拉紧承油罩收口部751的情况下,也能取得进风口752的高度高于吸风罩71底边或与吸风罩71底边齐平的效果。同时由于进风口圈753的存在,进风口圈753的厚度大于承油罩75其它部分的厚度,可以保证进风口752周边具有阻挡物,保证随废气进入吸风罩71内的油墨冷却并碰触到吸风罩71内壁后流到承油罩75内,并防止进入吸风罩71内的油墨从进风口752回流滴落到主加热辊1及装饰膜上。进一步地,为了确保进风口752的高度位置高于吸风罩71的底边,可以通过挂钩76及挂绳754将进风口圈753强行拉高,从而保证进风口752的高度。挂绳754与进风口752处的承油罩75材料的连接可以采用线绳连接、胶粘连接或其它任何可行的连接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吸风罩71设置于主加热辊1、第一印花辊21、第一传递辊22、第一色槽23、第二印花辊31、第二传递辊32以及第二色槽33上方。可直接从印花辊上方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全部吸走,相比从旁路吸引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并且通过承油罩的设置,可以使吸风时产生的滴油不会影响正常生产。
根据本申请的装饰膜印花防油吸风装置,能够将印花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及时排出以进行后续处理,提高吸风效率,保证印花过程的环保性。
根据本申请的装饰膜印花防油吸风装置,在排出过程中凝集的油墨可以通过承油罩进行收集,并且能够防止油滴下落至印花辊筒或装饰膜上。在承油罩积累较多油后,可快速进行更换,效率较高,成本较低。
本申请所述的“上”、“下”或者“上方”、“下方”或者类似表示方位的词汇是以正常使用的放置状态而言的相对关系,亦即本申请附图所大致展示的相对关系。在放置状态发生变化时,例如翻转时,相应的位置关系也应随之转换以理解或实施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Claims (6)

1.一种装饰膜印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加热辊(1)、第一印花辊(21)、第一传递辊(22)、第一色槽(23)、第二印花辊(31)、第二传递辊(32)以及第二色槽(33),所述主加热辊(1)、第一印花辊(21)、第一传递辊(22)、第二印花辊(31)和第二传递辊(32)的轴端分别通过轴承座可转动地支承在机架(9)上;所述第一印花辊(21)设置在主加热辊(1)的进料侧下方并与主加热辊(1)相切,第一传递辊(22)与第一印花辊(21)相切,第一色槽(23)设置在第一传递辊(22)的底部;所述第二印花辊(31)设置在主加热辊(1)的出料侧并与主加热辊(1)相切,第二传递辊(32)与第二印花辊(31)相切,第二色槽(33)设置在第二传递辊(32)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饰膜印花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转向辊(41)、第二转向辊(42)、第三转向辊(43)、第四转向辊(44)、第五转向辊(45)以及第六转向辊(46),所述第一转向辊(41)设置于主加热辊(1)的进料侧,第二转向辊(42)设置于第一转向辊(41)的上方,第三转向辊(43)、第四转向辊(44)、第五转向辊(45)以及第六转向辊(46)依次设置在主加热辊(1)的出料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装饰膜印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印花辊(21)和第二印花辊(31)分别与主加热辊(1)中心连线的夹角为135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装饰膜印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9)包括两片平行设置的支架板(90),两片支架板(90)之间设有若干连接柱(91),支架板(90)上设有若干穿孔,所述穿孔处的支架板(90)外壁上安装轴承座,所述主加热辊(1)、第一印花辊(21)、第一传递辊(22)、第二印花辊(31)和第二传递辊(32)的轴端分别穿过所述穿孔后安装在所述轴承座上的轴承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饰膜印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9)的两片支架板(90)之间固定连接设置五根连接柱(9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饰膜印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五根连接柱(91)中的四根分别设置在支架板(90)的四角,另一根设置在支架板(90)的底部,且其设置高度高于另两个底部连接柱(91)的高度。
CN201821206591.8U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装饰膜印花装置 Active CN2086981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06591.8U CN208698146U (zh)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装饰膜印花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06591.8U CN208698146U (zh)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装饰膜印花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98146U true CN208698146U (zh) 2019-04-05

Family

ID=65940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06591.8U Active CN208698146U (zh)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装饰膜印花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981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98148U (zh) 一种装饰膜印花对齐装置
CN208698146U (zh) 一种装饰膜印花装置
CN208698176U (zh) 一种装饰膜印花防油吸风装置及其装饰膜印花装置
CN208842004U (zh) 一种装饰膜印花装置
CN105921323A (zh) 一种路灯灯杆外表面荧光处理装置
CN208855231U (zh) 一种一体化不干胶标签制作设备
CN210234312U (zh) 一种方便更换的凹印版辊
CN207984263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贴纸机
CN210911673U (zh) 一种环保印刷的废气收集装置
CN215030555U (zh) 一种滚筒粘胶机的滚筒防胶结构
CN206671750U (zh) 一种摄影用幕布架
CN219669663U (zh) 一种用于吊顶板胚料覆膜的换卷装置
CN216330906U (zh) 一种具有快速烘干功能的印刷品喷码装置
CN215104230U (zh) 一种人造合成革生产用的压纹机
CN219597104U (zh) 一种酒类包装用电化铝烫印箔涂布机
CN217450737U (zh) 一种涂布机胶辊自动留空装置
CN221208656U (zh) 一种板材装饰贴纸的表面喷涂装置
CN213441831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双辊轴压花装置
CN114211569B (zh) 一种带有铁氟龙涂层的刀模
CN208266554U (zh) 球衣加工的拉布裁断机
CN209738475U (zh) 一种平版印刷机
CN220808704U (zh) 纸质包装盒涂胶装置
CN212468682U (zh) 一种覆膜机的高效上胶机构
CN214569368U (zh) 一种新型覆膜机
CN212860777U (zh) 一种椭圆印花机的监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