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96984U - 一种切削机床用切削液净化循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切削机床用切削液净化循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96984U
CN208696984U CN201821469328.8U CN201821469328U CN208696984U CN 208696984 U CN208696984 U CN 208696984U CN 201821469328 U CN201821469328 U CN 201821469328U CN 208696984 U CN208696984 U CN 2086969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ing fluid
oil
wall
conservancy diversion
water conserva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6932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敬爽
杨俊学
史昊天
王丹
王成龙
丰志良
苏艳杰
刘飞
刘一飞
程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 Le (langf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 Le (langf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 Le (langf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 Le (langf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6932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969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969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969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切削机床用切削液净化循环系统,属于切削液净化技术领域。包括由工艺循环管道依次连通的切削液净化器过滤罐,隔膜泵,液体湍流‑层流转换装置,切削液‑废油分离池,切削液废油清除装置和臭氧发生器;切削液净化器过滤罐包括罐身和密封连接装置,隔膜泵的进液口与切削液净化器过滤罐的过滤罐出液口连通;液体湍流‑层流转换装置为消能、阻尼、强制导流通道;切削液废油清除装置包括废油收集器竖向导向支座和废油收集器;切削液‑废油分离池的出液口通过第二三通接头与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的出口连通。它可以对企业中所使用的众多切削机床的切削液同时进行良好的净化及杀菌处理,以延长切削液的使用寿命,减少切削液的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切削机床用切削液净化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削液净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企业切削机床的使用数量很多,刀具对工件进行切削过程中会产生摩擦和高温,在切削机床工作时,需要连续地对刀具与工件之间喷洒切削液以进行润滑和冷却。切削液在机械加工过程中是循环使用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管路渗漏等原因,切削机床使用的润滑油、液压油不可避免地会渗入到机床切削液当中,形成切削液和油的混合物。从而使切削液变质,降低润滑效果,如继续使用,将会产生机械磨蚀、磨损,使加工出的工件精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同时产生的碎屑、杂质回流到切削液中进一步污染切削液,引起恶性循环,影响机床设备的加工精度及使用寿命,使废品率大幅提升。同时,由于润滑油和液压油的密度较切削液密度低,漂浮在切削液表面形成一层油膜。这层油膜造成切削液与空气的隔离,在一定高温的下会使切削液中滋生厌氧菌,导致切削液变质发臭,污染周围环境影响工人健康。因此需要对切削液进行频繁更换,造成切削液的使用量增大,增加生产成本,对废弃变质的切削液的排放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对切削液的更换工作还增加了人工成本,目前仅有针对单台机床的切削液进行净化处理装置,多为离心结构,处理速度慢,净化不彻底,维护保养方式繁琐,费时费力,残渣收集采用无纺布袋过滤,容易堵塞,以及布袋为一次性消耗品,同样属于污染物质,长期使用,将产生大量污染垃圾,达不到环保作用,并且增加使用成本,设备仅能对单台机床的切削液进行净化处理,势必造成浪费,如何对企业众多机床所使用的切削液进行综合处理,是目前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切削机床用切削液净化循环系统,它可以对企业中所使用的众多切削机床的切削液同时进行良好的净化及杀菌处理,以延长切削液的使用寿命,减少切削液的浪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切削机床用切削液净化循环系统,包括由工艺循环管道依次连通的切削液净化器过滤罐,隔膜泵,液体湍流-层流转换装置,切削液-废油分离池,切削液废油清除装置和臭氧发生器;切削液净化器过滤罐包括罐身和密封连接装置,罐身具有至少如下结构:包括壳体,壳体的一端设有罐口,在壳体上设有过滤罐进液口和过滤罐出液口,在壳体的内腔设有过滤网,过滤网将过滤罐进液口和过滤罐出液口隔开;密封连接装置用于封闭罐口,密封连接装置包括盖体、快速封口连接结构和滑动按压结构,盖体的底面与罐口互设相适配的密封面,快速封口连接结构包括水平转动部分和旋紧部分,水平转动部分包括竖梁和横梁,竖梁的下端部与壳体外壁固定连接,竖梁的上端部通过水平转动连接结构与横梁的左端部连接在一起;旋紧部分包括竖向设置在横梁的右端部的内螺纹孔,与内螺纹孔相适配的螺杆,螺杆的上端设有旋钮;滑动按压结构包括固定在螺杆的下端部的凸台和通过螺纹连接结构固定在盖体的顶部的凸台卡块,在凸台卡块底部与盖体之间设有凸台滑动腔,凸台卡块设有与凸台滑动腔竖向贯通的螺杆适配孔,螺杆顶端由凸台卡块底部穿过螺杆适配孔,凸台卡块1-9通过螺纹连接结构固定在盖体的顶部,以使凸台被有间隙地锁定在凸台滑动腔内;切削液净化器过滤罐的过滤罐进液口为工艺循环管道的始端进口;隔膜泵的进液口与切削液净化器过滤罐的过滤罐出液口连通;液体湍流-层流转换装置为消能、阻尼、强制导流通道,包括矩形管、转换装置出液口、转换装置进液口、一组向下导流阻尼片和一组向上导流阻尼片,矩形管的内腔长度为其高度的三倍以上,矩形管内腔截面的宽度值>矩形管内腔截面的高度值,转换装置出液口设置在矩形管的前端,转换装置进液口设置在矩形管的后端,转换装置出液口的截面积为转换装置进液口截面积的三倍以上,各向下导流阻尼片与各向上导流阻尼片交替间隔设置,且平行于矩形管的横截面设置,各向下导流阻尼片间隔设置在矩形管内的上腔部:各向下导流阻尼片的上端沿与矩形管上腔壁连接,各向下导流阻尼片的左端沿和右端沿分别与矩形管的左侧壁上部和右侧壁上部连接;各向上导流阻尼片间隔设置在矩形管内的下腔部:各向上导流阻尼片的下端沿与矩形管下腔壁连接,各向上导流阻尼片的左端沿和右端沿分别与矩形管的左侧壁下部和右侧壁下部连接;各向下导流阻尼片的下端沿与矩形管的内腔下部形成强制向上导流口,各向上导流阻尼片的上端沿与矩形管的内腔上部形成强制向下导流口,液体湍流-层流转换装置的转换装置进液口与隔膜泵的出液口连通;切削液-废油分离池结构为:包括用于盛装切削液和油的混合物的容器,容器设有分离池进液口和分离池出液口;切削液废油清除装置包括废油收集器竖向导向支座和废油收集器,废油收集器竖向导向支座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方的废油收集器竖向导轨;废油收集器设有与废油收集器竖向导轨滑配连接的导向孔、废油收集腔、浮力产生腔、配重放置盘、配重和排油管,废油收集腔上下两端开口,包括油液分离口、导油腔和出油口,油液分离口位于导油腔的上沿,其由多个环列的槽口组成,各槽口的底沿为平沿,且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出油口为导油腔下端的开口,其与排油管连接,浮力产生腔位于废油收集腔的外侧,切削液废油清除装置设置在容器内,排油管伸出容器,切削液-废油分离池的出液口通过第二三通接头与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的出口连通,第二三通接头的开口端为工艺循环管道的末端出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在于:
切削液净化器过滤罐1的罐身具体结构为:壳体为筒形壳体,壳体底部设有过滤网放置台;过滤网为可取出式过滤网:包括把手、定位环和圆筒形过滤网,定位环的外沿与壳体内壁相适配,定位环的上端面固定把手,定位环的内沿与圆筒形过滤网的开口沿部连接,圆筒形过滤网的底部支撑在过滤网放置台上;过滤罐进液口设置在圆筒形过滤网的上端,过滤罐出液口设置在壳体的底部中央;水平转动部分中横梁的右端部设有竖向通孔,补芯通过螺纹连接结构固定在通孔内,横梁的右端部的内螺纹孔为补芯的内螺纹孔;水平转动部分中的水平转动连接结构为:在竖梁的上端面设有转轴,横梁的左端部设有与转轴相适配的轴孔,螺栓穿过压块中部的通孔旋紧在转轴中部的螺纹孔内,横梁被限制在压块的下端面与竖梁的上端面之间;盖体的底面与罐口互设相适配的密封面为密封平面,在罐口的密封平面设有O型密封圈凹槽,在O型密封圈凹槽内嵌有O型密封圈。
液体湍流-层流转换装置中,各向下导流阻尼片与各向上导流阻尼片高度相等,其高度为矩形管内腔高度的3/5~4/5;向下导流阻尼片与向上导流阻尼片至少为三个;矩形管前端设有前端板,前端板将矩形管的管壁前端面封闭,在前端板的中部设有方形口,方形口为转换装置出液口;后端板将矩形管的管壁后端面封闭,在后端板的中部设有出水管接头,出水管接头的出口为转换装置进液口;各向下导流阻尼片、各向上导流阻尼片由弹簧钢片制成。
切削液废油清除装置中,废油收集腔为锥形漏斗的漏斗壁形成的锥形腔;形成油液分离口的多个环列的槽口为矩形槽口;浮力产生腔为环废油收集腔的外周设置的环形腔,浮力产生腔由内壁、顶壁、底壁和外壁封闭组成,内壁为锥形漏斗的漏斗壁,外壁为圆筒形壁,其与锥形漏斗同轴心,底壁由环形平板将内壁的底端和外壁的底端封闭,顶壁将内壁的顶端与外壁的顶端封闭,顶壁所处的表面为经组成油液分离口的槽口沿边的径线延伸至外壁所形成的面;废油收集腔的出油口通过第一三通接头与排油管水平连接,第一三通接头的底部开口通过管帽封闭;配重放置盘位于锥形漏斗的下部,其与第一三通接头底部外壁固定连接,配重放置盘设有与废油收集器竖向导轨滑配连接的导向孔,配重5-7通过螺栓固定在配重放置盘上;废油收集器竖向导轨为三个圆柱形导轨,以锥形漏斗轴心为顶点,呈120°环列在底座上,导向管竖向穿过浮力产生腔,导向管底端外壁与浮力产生腔的底壁密封连接,导向管顶端外壁与浮力产生腔凸起的平面部分的顶壁密封连接,导向管的内腔形成与废油收集器竖向导轨滑配连接的导向孔;废油收集器竖向导向支座还包括提手,三个废油收集器竖向导轨顶部分别通过螺纹螺母结构与环形顶板固定在一起,在环形顶板上部固定提手;形成浮力产生腔和废油收集腔的腔壁为注塑成型的一体结构。
流体的流动形态及分析:
流体的流动形态分为层流和湍流(紊流)两种基本形态。
层流:流体分层流动,相邻两层流体间只作相对滑动,流层间没有横向混杂。
湍流:当流体流速超过某一数值时,流体不再保持分层流动,而可能向各个方向运动,有垂直于管轴方向的分速度,各流层将混淆起来,并有可能出现涡旋,这种流动状态叫湍流。
流体处于层流或湍流状态一般用雷诺数判定。雷诺数小,意味着流体流动时各质点间的粘性力占主要地位,流体各质点平行于管路内壁有规则地流动,呈层流流动状态。雷诺数大,意味着惯性力占主要地位,流体呈紊流流动状态,一般管道雷诺数Re<2000为层流状态,Re>4000为紊流状态,Re =2000~4000为过渡状态。在不同的流动状态下,流体的运动规律.流速的分布等都是不同的,因而管道内流体的平均流速与最大流速的比值也是不同的。因此雷诺数的大小决定了粘性流体的流动特性。
雷诺数的计算公式:
Re=ρvL/μ
式中:
Re为雷诺数;ρ为流体密度;μ为流体粘度;v为流场的特征速度;L为流场的特征长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切削液净化器过滤罐:
由于切削液在循环过程中会将刀具切削工件的金属屑带入其中,使切削液中不可避免的含有金属屑,因此本净化循环系统首先通过切削液净化过滤罐对体积较大的金属屑进行过滤。
在净化循环系统工作时,过滤罐上盖如果打开,隔膜泵将吸入空气,迫使切削液停止循环,即使再次关闭过滤罐上盖,因气阻现象也不能使排油电机正常工作,因此,在更换过滤网时需要停机,更换过滤网的时间越短对设备运行造成的影响越小,同时要确保密封的可靠性,以避免吸入空气。切削液净化器过滤罐在进行取出过滤网操作时,通过旋紧部分结构,只要旋转旋钮,将盖体与罐口松开出一条可相对移动的缝隙,进行如此短暂时间的操作之后,通过水平转动部分结构,水平旋转横梁,即可迅速移开盖体将过滤网取出;更换过滤网后对罐口进行密封时,通过水平旋转横梁迅速将盖体平移至罐口上方,即可恢复到盖体与罐口松开时的间隙,通过旋紧部分结构,只要旋转旋钮,进行逆操作,即可完成罐口的密封。对盖体的移开及到位动作及时迅速,利用螺纹结构施力大并可自锁的特点,完成盖体与罐口之间密封所需的压力并保持该密封压力,同时通过滑动按压结构将螺纹结构在施力时的旋转动作化解掉,从而使切削液净化器过滤罐内部的过滤网取出更换过程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本系统中,过滤罐的过滤网更换具有操作便捷,动作可靠,使用安全等特点。
虽然切削液净化器过滤罐对切削液中的金属屑有一定的过滤作用,但鉴于过滤网孔的规格所限,还是会有较小颗粒进入循环系统,虽然较小颗粒不会对切削液的使用造成影响,但作为切削液的循环动力源,对泵的选择还是有要求的,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隔膜泵以确保其使用寿命及工作的可靠性,但隔膜泵由于其自身工作原理,在其出口有较大的脉动冲击性,形成湍流,泵入切削液-废油分离池时四处飞溅,对切削液和废油分离造成影响。
液体湍流-层流转换装置:
湍流是由于流体流速快,蕴含动能较大,使流体内部运动着的质点不仅沿着管轴方向的直线运动,还伴有横向扰动,质点之间彼此混杂,出现涡旋现象的流动状态。本装置对处于湍流状态的流体,通过采取消能、阻尼、强制导流的措施,在最短的距离内制约为层流状态。
本装置转换装置出液口的截面积为转换装置进液口截面积的三倍以上,整体上消耗流体的能量,降低流速v,各向下导流阻尼片与各向上导流阻尼片交替间隔设置,且平行于矩形管的横截面设置。流体在经过矩形管的内腔时,各阻尼片均对流体产生阻尼耗能作用,对处于矩形管内腔的流体整体上均匀进行能量消耗,避免因局部阻力过大发生束流现象而对流体流动状态产生干扰。
矩形管的内腔长度为其高度的三倍以上,满足流体由湍流转为层流对管道长度的要求。
各向下导流阻尼片的上端沿与矩形管上腔壁连接,各向下导流阻尼片的左端沿和右端沿分别与矩形管的左侧壁上部和右侧壁上部连接;各向上导流阻尼片的下端沿与矩形管下腔壁连接,各向上导流阻尼片的左端沿和右端沿分别与矩形管的左侧壁下部和右侧壁下部连接;各向下导流阻尼片的下端沿与矩形管的内腔下部形成强制向上导流口,各向上导流阻尼片的上端沿与矩形管的内腔上部形成强制向下导流口。使流体在矩形管内腔呈S型最长路径流动,在矩形管长度不变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延长了流体的流动距离,即:增加了流场的特征长度L。
矩形管内腔截面的宽度值>矩形管内腔截面的高度值,同样体积的流体在进入矩形管内腔后,其厚度相对减小,制约流体内部各质点的无序流动能力增强,从而增大雷诺数Re由层流转为湍流的临界值。
各向下导流阻尼片、各向上导流阻尼片由弹簧钢片制成,在受到冲击时发生弹性变形,减缓了液体流动冲击。
本系统中,液体湍流-层流转换装置综合考虑形成湍流的各种因素,采用相应技术手段,以相对较小的体积(长度),将形成湍流的各种因素化解,使流体由湍流状态转化为层流状态。使切削液平缓地进入切削液-废油分离池,避免使池内液体产生波动,尽量使其处于静止状态,以使切削液与废油保持良好的分离环境。
切削液废油清除装置:
在切削液废油清除装置中的油液分离口在处于工作状态时,可以将漂浮在液体表面的废油(浮油层)导入导油腔内,油液分离口的工作状态为:各槽口底沿保持水平且在切屑液与废油的界面之上。组成油液分离口的各槽口之间的凸起部分漂浮在液面之上,凸起部分外侧壁阻挡液体进入导油腔,从而使凸起部分外侧壁处的液面高度与液面实际高度保持基本一致,与各槽口的底沿处形成均等的高度差,使位于各槽口底沿上方的液体层均匀进入导油腔;各槽口底沿保持水平且在切屑液与废油的界面之上,即,各槽口位于废油(浮油层)内,从而使废油(浮油层)流入导油腔内,再由导油腔下端的出油口经排油管排出,从而达到切削液废油清除目的。由于废油(浮油层)密度远低于切削液的密度,因此随着废油清理时间的增长,废油(浮油层)厚度逐渐减小,废油收集器略微上升,各槽口相对于废油(浮油层)所处高度会逐渐略微上移,从而防止切削液通过各槽口流入导油腔内,保障了废油清除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废油收集器设有浮力产生腔、配重放置盘和配重。浮力产生腔对废油收集器产生浮力,根据切屑液、废油的密度及漂浮在切削液表面的废油(浮油层) 厚度,通过调整配重,调整废油收集器的重量,使组成油液分离口的各槽口之间的凸起部分漂浮在液面之上,各槽口底沿保持在切屑液与废油的界面之上的工作条件。
废油收集器竖向导向支座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方的废油收集器竖向导轨,底座用于支撑在切削液槽底部,并使废油收集器竖向导轨保持垂直状态,废油收集器设有与废油收集器竖向导轨滑配连接的导向孔,各槽口的底沿为平沿,且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可保持废油收集器一直处于竖直向上的工作状态,从而使各槽口底沿保持水平,以保障油液分离口处于工作状态。
本系统中,切削液废油清除装置具有废油清除效率高,工作稳定、可靠,可连续不间断无人值守的自动工作等特点。
切削液-废油分离池的出液口通过第二三通接头与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的出口连通,对净化分离出的切削液进行杀菌处理,能有效防止切削液变质,从而延长切削液的使用寿命。
因此,切削液净化循环系统可以对企业中所使用的众多切削机床的切削液同时进行良好的净化及杀菌处理,以延长切削液的使用寿命,减少切削液的浪费。在减少企业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切削液净化器过滤罐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4是切削液净化器过滤罐中密封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液体湍流-层流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俯视图;
图7是图6的B-B剖视图;
图8是图5的前视图;
图9是图1中切削液废油清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俯视图;
图11是图10中的A-A剖视图;
图12是图11中I的局部放大图;
图13是图9中废油收集器竖向导向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9中废油收集器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1.切削液净化器过滤罐;1-1.壳体;1-2.过滤罐进液口;1-3. 过滤罐出液口;1-4.盖体;1-5.竖梁;1-5-1.转轴;1-6.横梁;1-7.螺杆; 1-7-1.凸台;1-8.旋钮;1-9.凸台卡块;1-10.过滤网放置台;1-11.把手;1-12.定位环;1-13.过滤网;1-14.补芯;1-15.压块;1-16.O型密封圈;2.隔膜泵;3.液体湍流-层流转换装置;3-1.矩形管;3-2.前端板;3-3.后端板; 3-4.向下导流阻尼片;3-5.向上导流阻尼片;3-6.强制向上导流口;3-7.强制向下导流口;3-8.转换装置进液口;3-9.转换装置出液口;3-10.出水管接头;4.切削液-废油分离池;4-1.容器;4-2.分离池进液口;4-3.分离池出液口;5.切削液废油清除装置;5-1.底座;5-2.竖向导轨;5-3.导向孔;5-4.废油收集腔;5-4-1.导油腔;5-4-2.出油口;5-4-3.槽口;5-5.浮力产生腔;5-5-1. 漏斗壁;5-5-2.浮力产生腔顶壁;5-5-3.浮力产生腔底壁;5-5-4.浮力产生腔外壁;5-6.配重放置盘;5-7.配重;8.排油管;5-9.第一三通接头;5-10.管帽;5-11.提手;5-12.环形顶板;6.臭氧发生器;7.第二三通接头;9.废油(浮油层);10.切削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14所示的实施例可知,本实施例由工艺循环管道依次连通的切削液净化器过滤罐1,隔膜泵2(型号:QBY-15LF46),液体湍流-层流转换装置3,切削液-废油分离池4,切削液废油清除装置5和臭氧发生器6(型号: 6XR-A2-10gG);切削液净化器过滤罐1包括罐身和密封连接装置,罐身具有至少如下结构:包括壳体1-1,壳体1-1的一端设有罐口,在壳体1-1上设有过滤罐进液口1-2和过滤罐出液口1-3,在壳体1-1的内腔设有过滤网,过滤网将过滤罐进液口1-2和过滤罐出液口1-3隔开;密封连接装置用于封闭罐口,密封连接装置包括盖体1-4、快速封口连接结构和滑动按压结构,盖体1-4 的底面与罐口互设相适配的密封面,快速封口连接结构包括水平转动部分和旋紧部分,水平转动部分包括竖梁1-5和横梁1-6,竖梁1-5的下端部与壳体 1-1外壁固定连接,竖梁1-5的上端部通过水平转动连接结构与横梁1-6的左端部连接在一起;旋紧部分包括竖向设置在横梁的右端部的内螺纹孔,与内螺纹孔相适配的螺杆1-7,螺杆1-7的上端设有旋钮1-8;滑动按压结构包括固定在螺杆1-7的下端部的凸台1-7-1和通过螺纹连接结构固定在盖体1-4的顶部的凸台卡块1-9,在凸台卡块1-9底部与盖体1-4之间设有凸台滑动腔,凸台卡块1-9设有与凸台滑动腔竖向贯通的螺杆适配孔,螺杆1-7顶端由凸台卡块1-9底部穿过螺杆适配孔,凸台卡块1-9通过螺纹连接结构固定在盖体 1-4的顶部,以使凸台1-7-1被有间隙地锁定在凸台滑动腔内;切削液净化器过滤罐1的过滤罐进液口1-2为工艺循环管道的始端进口;隔膜泵2的进液口与切削液净化器过滤罐1的过滤罐出液口1-3连通;液体湍流-层流转换装置 3为消能、阻尼、强制导流通道,包括矩形管3-1、转换装置出液口3-9、转换装置进液口3-8、一组向下导流阻尼片3-4和一组向上导流阻尼片3-5,矩形管3-1的内腔长度为其高度的三倍以上,矩形管3-1内腔截面的宽度值>矩形管3-1内腔截面的高度值,转换装置出液口3-9设置在矩形管3-1的前端,转换装置进液口3-8设置在矩形管3-1的后端,转换装置出液口3-9的截面积为转换装置进液口3-8截面积的三倍以上,各向下导流阻尼片3-4与各向上导流阻尼片(3-5)交替间隔设置,且平行于矩形管3-1的横截面设置,各向下导流阻尼片3-4间隔设置在矩形管3-1内的上腔部:各向下导流阻尼片3-4的上端沿与矩形管3-1上腔壁连接,各向下导流阻尼片3-4的左端沿和右端沿分别与矩形管3-1的左侧壁上部和右侧壁上部连接;各向上导流阻尼片3-5间隔设置在矩形管3-1内的下腔部:各向上导流阻尼片3-5的下端沿与矩形管3-1下腔壁连接,各向上导流阻尼片3-5的左端沿和右端沿分别与矩形管3-1的左侧壁下部和右侧壁下部连接;各向下导流阻尼片3-4的下端沿与矩形管3-1的内腔下部形成强制向上导流口3-6,各向上导流阻尼片3-5的上端沿与矩形管3-1 的内腔上部形成强制向下导流口3-7,液体湍流-层流转换装置3的转换装置进液口3-8与隔膜泵2的出液口连通;切削液-废油分离池4结构为:包括用于盛装切削液和油的混合物的容器4-1,容器设有分离池进液口4-2和分离池出液口4-3;切削液废油清除装置5包括废油收集器竖向导向支座和废油收集器,废油收集器竖向导向支座包括底座5-1和设置在底座5-1上方的废油收集器竖向导轨5-2;废油收集器设有与废油收集器竖向导轨5-2滑配连接的导向孔5-3、废油收集腔5-4、浮力产生腔5-5、配重放置盘5-6、配重5-7和排油管5-8,废油收集腔5-4上下两端开口,包括油液分离口、导油腔5-4-1和出油口5-4-2,油液分离口位于导油腔5-4-1的上沿,其由多个环列的槽口5-4-3 组成,各槽口5-4-3的底沿为平沿,且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出油口5-4-2为导油腔5-4-1下端的开口,其与排油管5-8连接,浮力产生腔5-5位于废油收集腔5-4的外侧,切削液废油清除装置5设置在容器4-1内,排油管5-8伸出容器4-1,切削液-废油分离池4的出液口4-3通过第二三通接头7与臭氧发生器 6产生臭氧的出口连通,第二三通接头7的开口端为工艺循环管道的末端出口。
切削液净化器过滤罐1的罐身具体结构为:壳体1-1为筒形壳体,壳体1-1 底部设有过滤网放置台1-10;过滤网为可取出式过滤网:包括把手1-11、定位环1-12和圆筒形过滤网1-13,定位环1-12的外沿与壳体1-1内壁相适配,定位环 1-12的上端面固定把手1-11,定位环1-12的内沿与圆筒形过滤网1-13的开口沿部连接,圆筒形过滤网1-13的底部支撑在过滤网放置台1-10上;过滤罐进液口 1-2设置在圆筒形过滤网1-13的上端,过滤罐出液口1-3设置在壳体1-1的底部中央;水平转动部分中横梁1-6的右端部设有竖向通孔,补芯1-14通过螺纹连接结构固定在通孔内,横梁1-6的右端部的内螺纹孔为补芯1-14的内螺纹孔;水平转动部分中的水平转动连接结构为:在竖梁1-5的上端面设有转轴1-5-1,横梁1-6的左端部设有与转轴1-5-1相适配的轴孔,螺栓穿过压块1-15中部的通孔旋紧在转轴1-5-1中部的螺纹孔内,横梁1-6被限制在压块1-15的下端面与竖梁 1-5的上端面之间;盖体1-4的底面与罐口互设相适配的密封面为密封平面,在罐口的密封平面设有O型密封圈凹槽,在O型密封圈凹槽内嵌有O型密封圈 1-16。
液体湍流-层流转换装置3中,各向下导流阻尼片3-4与各向上导流阻尼片 3-5高度相等,其高度为矩形管3-1内腔高度的3/5~4/5;向下导流阻尼片3-4与向上导流阻尼片3-5至少为三个;矩形管3-1前端设有前端板3-2,前端板3-2将矩形管3-1的管壁前端面封闭,在前端板3-2的中部设有方形口,方形口为转换装置出液口3-9;矩形管3-1的后端设有后端板3-3,后端板将矩形管的管壁后端面封闭,在后端板的中部设有出水管接头3-10,出水管接头3-10的出口为转换装置进液口3-8;各向下导流阻尼片3-4、各向上导流阻尼片3-5由弹簧钢片制成。
切削液废油清除装置5中,废油收集腔5-4为锥形漏斗的漏斗壁5-5-1形成的锥形腔;形成油液分离口的多个环列的槽口5-4-3为矩形槽口;浮力产生腔5-5 为环废油收集腔5-4的外周设置的环形腔,浮力产生腔5-5由内壁、顶壁5-5-2、底壁5-5-3和外壁5-5-4封闭组成,内壁为锥形漏斗的漏斗壁5-5-1,外壁5-5-4 为圆筒形壁,其与锥形漏斗同轴心,底壁5-5-3由环形平板将内壁的底端和外壁5-5-4的底端封闭,顶壁5-5-2将内壁的顶端与外壁5-5-4的顶端封闭,顶壁 5-5-2所处的表面为经组成油液分离口的槽口5-4-3沿边的径线延伸至外壁 5-5-4所形成的面;废油收集腔5-4的出油口5-4-2通过第一三通接头5-9与排油管5-8水平连接,第一三通接头5-9的底部开口通过管帽5-10封闭;配重放置盘 5-6位于锥形漏斗的下部,其与第一三通接头5-9底部外壁固定连接,配重放置盘5-6设有与废油收集器竖向导轨5-2滑配连接的导向孔5-3,配重5-7通过螺栓固定在配重放置盘5-6上;废油收集器竖向导轨5-2为三个圆柱形导轨,以锥形漏斗轴心为顶点,呈120°环列在底座5-1上,导向管竖向穿过浮力产生腔5-5,导向管底端外壁与浮力产生腔的底壁5-5-3密封连接,导向管顶端外壁与浮力产生腔凸起的平面部分的顶壁5-5-2密封连接,导向管的内腔形成与废油收集器竖向导轨5-2滑配连接的导向孔5-3;废油收集器竖向导向支座还包括提手 5-11,三个废油收集器竖向导轨5-2顶部分别通过螺纹螺母结构与环形顶板 5-12固定在一起,在环形顶板5-12上部固定提手5-11;形成浮力产生腔5-5和废油收集腔5-4的腔壁为注塑成型的一体结构。
工作原理:
使用前,将工艺循环管道的始端进口(切削液净化器过滤罐1的过滤罐进液口1-2)和工艺循环管道的末端出口(第二三通接头7的开口端)串入各切削工机床的切削液循环系统中,开启隔膜泵2,将使用过的切削液(成分为金属屑、切削液和油的混合物)吸入过滤容器,嵌入式筒形过滤网将固体残渣(主要是金属屑)拦截并收集,当固体残渣收集到一定量时取出过滤网清理掉残渣;滤掉固体残渣的切削液(成分为切削液和废油的混合物)经液体湍流-层流转换装置3泵入切削液-废油分离池4,经液体湍流-层流转换装置3将隔膜泵2 对液体造成的湍流扰动转化成平缓的层流流动,以避免对切削液-废油分离池4 内的切削液和废油的混合物造成扰动,切削液和废油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由于废油和切削液的密度不同(废油的密度较低,切削液的密度较高),在容器4-1内废油逐渐上浮,切削液逐渐下沉进行油液的物理分离,使废油(浮油层)漂浮在切削液之上,通过切削液废油清除装置5对废油进行收集清除,净化过的切削液再由切削液-废油分离池4的出液口4-3通过第二三通接头7与臭氧发生器6产生臭氧的出口连通,臭氧发生器6产生臭氧对净化后的切削液进行消毒杀菌处理,之后进入各切削工机床的切削液循环系统中被循环利用。
切削液净化器过滤罐更换过滤网操作方法:
松开旋钮1-8,螺杆1-7上移,凸台卡块1-9带动盖体1-4上移,只要盖体1-4与罐口之间出现一条可使二者产生相对平移的间隙,即可平移横梁1-6,横梁1-6以转轴1-5-1为转轴旋转,移开罐口上方,提起把手1-11即可将过滤网取出更换,更换好后,平移横梁1-6,横梁1-6旋转至罐口上方,旋紧旋钮 1-8,螺杆1-7下移,凸台卡块1-9带动盖体1-4下移封住罐口,
之后旋紧旋钮1-8,这时盖体1-4与罐口之间随着压力的增大摩擦力也相应增大,盖体1-4不能与罐口产生相对旋转,凸台1-7-1旋转动作通过其与盖体1-4的顶部接触面相对旋转摩擦化解掉,向下的动作使盖体4继续向下移动,压紧O型密封圈1-16将罐口密封。
切削液废油清除装置设备安装调试方法:
将本装置放入切削液槽内,底座5-1支撑在切削液槽底部,调整底座5-1 使废油收集器竖向导轨5-2保持垂直状,通过排油管5-8将废油排至废油收集容器内(根据工况确定是否安装排油泵),通过调整配重放置盘5-6所装载配重5-7的数量及规格,调整废油收集器的重量,使组成油液分离口的各槽口 5-4-3之间的凸起部分漂浮在液面之上,各槽口底沿保持在切屑液与废油的界面之上。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即可进行不间断的废油清除工作。

Claims (4)

1.一种切削机床用切削液净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循环系统包括由工艺循环管道依次连通的切削液净化器过滤罐(1),隔膜泵(2),液体湍流-层流转换装置(3),切削液-废油分离池(4),切削液废油清除装置(5)和臭氧发生器(6);所述切削液净化器过滤罐(1)包括罐身和密封连接装置,所述罐身具有至少如下结构:包括壳体(1-1),所述壳体(1-1)的一端设有罐口,在所述壳体(1-1)上设有过滤罐进液口(1-2)和过滤罐出液口(1-3),在所述壳体(1-1)的内腔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将所述过滤罐进液口(1-2)和所述过滤罐出液口(1-3)隔开;所述密封连接装置用于封闭罐口,所述密封连接装置包括盖体(1-4)、快速封口连接结构和滑动按压结构,所述盖体(1-4)的底面与所述罐口互设相适配的密封面,所述快速封口连接结构包括水平转动部分和旋紧部分,所述水平转动部分包括竖梁(1-5)和横梁(1-6),所述竖梁(1-5)的下端部与所述壳体(1-1)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竖梁(1-5)的上端部通过水平转动连接结构与所述横梁(1-6)的左端部连接在一起;所述旋紧部分包括竖向设置在所述横梁的右端部的内螺纹孔,与所述内螺纹孔相适配的螺杆(1-7),所述螺杆(1-7)的上端设有旋钮(1-8);所述滑动按压结构包括固定在所述螺杆(1-7)的下端部的凸台(1-7-1)和通过螺纹连接结构固定在所述盖体(1-4)的顶部的凸台卡块(1-9),在所述凸台卡块(1-9)底部与所述盖体(1-4)之间设有凸台滑动腔,所述凸台卡块(1-9)设有与所述凸台滑动腔竖向贯通的螺杆适配孔,所述螺杆(1-7)顶端由所述凸台卡块(1-9)底部穿过所述螺杆适配孔,所述凸台卡块(1-9)通过螺纹连接结构固定在所述盖体(1-4)的顶部,以使所述凸台(1-7-1)被有间隙地锁定在所述凸台滑动腔内;所述切削液净化器过滤罐(1)的过滤罐进液口(1-2)为所述工艺循环管道的始端进口;所述隔膜泵(2)的进液口与所述切削液净化器过滤罐(1)的过滤罐出液口(1-3)连通;所述液体湍流-层流转换装置(3)为消能、阻尼、强制导流通道,包括矩形管(3-1)、转换装置出液口(3-9)、转换装置进液口(3-8)、一组向下导流阻尼片(3-4)和一组向上导流阻尼片(3-5),所述矩形管(3-1)的内腔长度为其高度的三倍以上,所述矩形管(3-1)内腔截面的宽度值>所述矩形管(3-1)内腔截面的高度值,所述转换装置出液口(3-9)设置在所述矩形管(3-1)的前端,所述转换装置进液口(3-8)设置在所述矩形管(3-1)的后端,所述转换装置出液口(3-9)的截面积为所述转换装置进液口(3-8)截面积的三倍以上,各所述向下导流阻尼片(3-4)与各所述向上导流阻尼片(3-5)交替间隔设置,且平行于所述矩形管(3-1)的横截面设置,各所述向下导流阻尼片(3-4)间隔设置在所述矩形管(3-1)内腔的上腔部:各所述向下导流阻尼片(3-4)的上端沿与所述矩形管(3-1)上腔壁连接,各所述向下导流阻尼片(3-4)的左端沿和右端沿分别与所述矩形管(3-1)的左侧壁上部和右侧壁上部连接;各所述向上导流阻尼片(3-5)间隔设置在所述矩形管(3-1)内的下腔部:各所述向上导流阻尼片(3-5)的下端沿与所述矩形管(3-1)下腔壁连接,各所述向上导流阻尼片(3-5)的左端沿和右端沿分别与所述矩形管(3-1)的左侧壁下部和右侧壁下部连接;各所述向下导流阻尼片(3-4)的下端沿与所述矩形管(3-1)的内腔下部形成强制向上导流口(3-6),各所述向上导流阻尼片(3-5)的上端沿与所述矩形管(3-1)的内腔上部形成强制向下导流口(3-7),所述液体湍流-层流转换装置(3)的转换装置进液口(3-8)与所述隔膜泵(2)的出液口连通;所述切削液-废油分离池(4)结构为:包括用于盛装切削液和油的混合物的容器(4-1),所述容器设有分离池进液口(4-2)和分离池出液口(4-3);所述切削液废油清除装置(5)包括废油收集器竖向导向支座和废油收集器,所述废油收集器竖向导向支座包括底座(5-1)和设置在底座(5-1)上方的废油收集器竖向导轨(5-2);所述废油收集器设有与所述废油收集器竖向导轨(5-2)滑配连接的导向孔(5-3)、废油收集腔(5-4)、浮力产生腔(5-5)、配重放置盘(5-6)、配重(5-7)和排油管(5-8),所述废油收集腔(5-4)上下两端开口,包括油液分离口、导油腔(5-4-1)和出油口(5-4-2),所述油液分离口位于所述导油腔(5-4-1)的上沿,其由多个环列的槽口(5-4-3)组成,各所述槽口(5-4-3)的底沿为平沿,且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出油口(5-4-2)为所述导油腔(5-4-1)下端的开口,其与所述排油管(5-8)连接,所述浮力产生腔(5-5)位于所述废油收集腔(5-4)的外侧,所述切削液废油清除装置(5)设置在所述容器(4-1)内,所述排油管(5-8)伸出所述容器(4-1),所述切削液-废油分离池(4)的出液口(4-3)通过第二三通接头(7)与所述臭氧发生器(6)产生臭氧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三通接头(7)的开口端为所述工艺循环管道的末端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削机床用切削液净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液净化器过滤罐(1)的罐身具体结构为:所述壳体(1-1)为筒形壳体,所述壳体(1-1)底部设有过滤网放置台(1-10);所述过滤网为可取出式过滤网:包括把手(1-11)、定位环(1-12)和圆筒形过滤网(1-13),所述定位环(1-12)的外沿与所述壳体(1-1)内壁相适配,所述定位环(1-12)的上端面固定把手(1-11),所述定位环(1-12)的内沿与所述圆筒形过滤网(1-13)的开口沿部连接,所述圆筒形过滤网(1-13)的底部支撑在所述过滤网放置台(1-10)上;所述过滤罐进液口(1-2)设置在所述圆筒形过滤网(1-13)的上端,所述过滤罐出液口(1-3)设置在所述壳体(1-1)的底部中央;所述水平转动部分中横梁(1-6)的右端部设有竖向通孔,补芯(1-14)通过螺纹连接结构固定在所述通孔内,所述横梁(1-6)的右端部的内螺纹孔为所述补芯(1-14)的内螺纹孔;所述水平转动部分中的水平转动连接结构为:在所述竖梁(1-5)的上端面设有转轴(1-5-1),所述横梁(1-6)的左端部设有与所述转轴(1-5-1)相适配的轴孔,螺栓穿过压块(1-15)中部的通孔旋紧在所述转轴(1-5-1)中部的螺纹孔内,所述横梁(1-6)被限制在所述压块(1-15)的下端面与所述竖梁(1-5)的上端面之间;所述盖体(1-4)的底面与所述罐口互设相适配的密封面为密封平面,在所述罐口的密封平面设有O型密封圈凹槽,在所述O型密封圈凹槽内嵌有O型密封圈(1-1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切削机床用切削液净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湍流-层流转换装置(3)中,各所述向下导流阻尼片(3-4)与各所述向上导流阻尼片(3-5)高度相等,其高度为所述矩形管(3-1)内腔高度的3/5~4/5;所述向下导流阻尼片(3-4)与所述向上导流阻尼片(3-5)至少为三个;所述矩形管(3-1)前端设有前端板(3-2),所述前端板(3-2)将所述矩形管(3-1)的管壁前端面封闭,在所述前端板(3-2)的中部设有方形口,所述方形口为转换装置出液口(3-9);所述矩形管(3-1)的后端设有后端板(3-3),所述后端板将所述矩形管的管壁后端面封闭,在所述后端板的中部设有出水管接头(3-10),所述出水管接头(3-10)的出口为转换装置进液口(3-8);各所述向下导流阻尼片(3-4)、各所述向上导流阻尼片(3-5)由弹簧钢片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切削机床用切削液净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液废油清除装置(5)中,废油收集腔(5-4)为锥形漏斗的漏斗壁(5-5-1)形成的锥形腔;形成所述油液分离口的多个环列的槽口(5-4-3)为矩形槽口;所述浮力产生腔(5-5)为环所述废油收集腔(5-4)的外周设置的环形腔,所述浮力产生腔(5-5)由内壁、顶壁(5-5-2)、底壁(5-5-3)和外壁(5-5-4)封闭组成,所述内壁为所述锥形漏斗的漏斗壁(5-5-1),所述外壁(5-5-4)为圆筒形壁,其与所述锥形漏斗同轴心,所述底壁(5-5-3)由环形平板将所述内壁的底端和所述外壁(5-5-4)的底端封闭,所述顶壁(5-5-2)将所述内壁的顶端与所述外壁(5-5-4)的顶端封闭,所述顶壁(5-5-2)所处的表面为经组成所述油液分离口的槽口(5-4-3)沿边的径线延伸至所述外壁(5-5-4)所形成的面;所述废油收集腔(5-4)的出油口(5-4-2)通过第一三通接头(5-9)与所述排油管(5-8)水平连接,所述第一三通接头(5-9)的底部开口通过管帽(5-10)封闭;所述配重放置盘(5-6)位于所述锥形漏斗的下部,其与所述第一三通接头(5-9)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配重放置盘(5-6)设有与所述废油收集器竖向导轨(5-2)滑配连接的导向孔(5-3),所述配重(5-7)通过螺栓固定在配重放置盘(5-6)上;所述废油收集器竖向导轨(5-2)为三个圆柱形导轨以所述锥形漏斗轴心为顶点呈120°环列在所述底座(5-1)上,导向管竖向穿过所述浮力产生腔(5-5),所述导向管底端外壁与所述浮力产生腔的底壁(5-5-3)密封连接,所述导向管顶端外壁与所述浮力产生腔凸起的平面部分的顶壁(5-5-2)密封连接,所述导向管的内腔形成与所述废油收集器竖向导轨(5-2)滑配连接的导向孔(5-3);所述废油收集器竖向导向支座还包括提手(5-11),三个所述废油收集器竖向导轨(5-2)顶部分别通过螺纹螺母结构与环形顶板(5-12)固定在一起,在所述环形顶板(5-12)上部固定提手(5-11);形成所述浮力产生腔(5-5)和所述废油收集腔(5-4)的腔壁为注塑成型的一体结构。
CN201821469328.8U 2018-09-10 2018-09-10 一种切削机床用切削液净化循环系统 Active CN2086969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69328.8U CN208696984U (zh) 2018-09-10 2018-09-10 一种切削机床用切削液净化循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69328.8U CN208696984U (zh) 2018-09-10 2018-09-10 一种切削机床用切削液净化循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96984U true CN208696984U (zh) 2019-04-05

Family

ID=65946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69328.8U Active CN208696984U (zh) 2018-09-10 2018-09-10 一种切削机床用切削液净化循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969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72144A (zh) 一种切削机床用切削液净化循环工艺
WO2017124437A1 (zh) 切削液循环再生设备
CN207451766U (zh) 一种含油污水处理系统
CN114986248B (zh) 一种具有冷却液清洁功能的数控机床
CN209887196U (zh) 一种铣床的切削液收集装置
CN106363458B (zh) 一种车床
CN109227214A (zh) 一种稳定加工品质的自动排屑过滤系统
CN114769666B (zh) 一种用于电气自动化机械制造的加工装置
CN108911277A (zh) 一种切削液净化循环工艺
CN105000628A (zh) 一种以天然纤维为吸附滤料的油水分离与回收装置
CN108247418A (zh) 一种铣床
CN208711383U (zh) 一种流体与机械传动协同作用的填料塔清堵防堵装置
CN208696984U (zh) 一种切削机床用切削液净化循环系统
CN209081584U (zh) 一种切削液净化循环系统
CN204628107U (zh) 一种立式长轴泵自清理防涡减震过滤器
CN114259766B (zh) 切削液自动配比设备
CN208696968U (zh) 一种切削液废油清除装置
CN202292437U (zh) 水幕打磨台
CN204183332U (zh) 机床用自循环冷却箱结构
CN109320020B (zh) 一种重金属废液吸收装置
CN105145461B (zh) 一种适应于稚贝培育的升降流养殖设施
CN108953310A (zh) 一种切削液循环池出口湍流-层流转换装置
CN111252841A (zh) 一种叶轮式气浮污水处理设备
CN108687567A (zh) 一种用于数控加工中冷却液的过滤设备
CN208719073U (zh) 一种切削液循环池出口湍流-层流转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