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87101U - 一种综合管廊供热管道固定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综合管廊供热管道固定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87101U
CN208687101U CN201820557101.2U CN201820557101U CN208687101U CN 208687101 U CN208687101 U CN 208687101U CN 201820557101 U CN201820557101 U CN 201820557101U CN 208687101 U CN208687101 U CN 2086871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arm
oblique
fixedly connected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5710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Tengyuan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Tengyuan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Tengyuan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Tengyuan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5710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871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871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8710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综合管廊供热管道固定支架,包括立柱及横梁,两个立柱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组件及第二支撑组件,第一支撑组件与第二支撑组件间隔设置,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臂及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二支撑臂、第二支撑板、第一套筒及第一弹簧;两个横梁之间设置有第三支撑组件及第四支撑组件,第三支撑组件位于第四支撑组件的下方,第三支撑组件包括第三支撑臂及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组件包括第四支撑臂、第四支撑板、第二套筒及第二弹簧,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及第四支撑板之间同轴。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对供热管道的支撑效果及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综合管廊供热管道固定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综合管廊供热管道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北方供热管道一般都是采用从热源厂出来直接埋入地下的方式送到热用户处,但近几年随着城市综合管廊的兴起,供热管道也进入了管廊,入廊后由以前的直埋管道变成了架空管道,这就存在管道在管廊里的支承问题,尤其是供热管道运行温度很高(100℃以上),热膨胀力、盲板力非常大,管系的稳定性问题不容忽视,确保管道的稳定就离不开固定支架的支承与约束。然而,现有综合管廊固定支架不能满足供热管道热膨胀的需要,进而导致对供热管道的支撑效果较差,以及安全性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能够提高对供热管道的支撑效果及安全性的综合管廊供热管道固定支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综合管廊供热管道固定支架,包括立柱及横梁,所述立柱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横梁与所述立柱垂直且固定连接,所述立柱为两个,两个所述立柱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横梁为两个,两个所述横梁沿竖直方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立柱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组件及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臂及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臂的一端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为圆弧形板,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二支撑臂、第二支撑板、第一套筒及第一弹簧,所述第二支撑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另一端套接于所述第一套筒的内部,以沿所述第一套筒直线往复运动,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套筒的内部,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臂压力接触,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立柱压力接触,所述第二支撑板为圆弧形板;两个所述横梁之间设置有第三支撑组件及第四支撑组件,所述第三支撑组件位于所述第四支撑组件的下方,所述第三支撑组件包括所述第三支撑臂及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臂的一端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为圆弧形板,所述第四支撑组件包括第四支撑臂、第四支撑板、第二套筒及第二弹簧,所述第四支撑臂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臂的另一端套接于所述第二套筒的内部,以沿所述第二套筒直线往复运动,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套筒的内部,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支撑臂压力接触,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横梁压力接触,所述第四支撑板为圆弧形板;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及所述第四支撑板之间同轴。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一斜臂,所述第一斜臂的一端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臂、所述第一支撑臂及所述立柱构成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二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二斜臂,所述第二斜臂的一端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臂、所述第一套筒及所述立柱构成三角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斜臂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斜臂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撑臂的两侧方,所述第二斜臂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斜臂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套筒的两侧方。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三斜臂,所述第三斜臂的一端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斜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斜臂、所述横梁及所述第三支撑臂之间构成三角形结构,所述第四支撑组件还包括第四斜臂,所述第四斜臂的一端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斜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套筒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斜臂、所述第二套筒及所述横梁构成三角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斜臂及所述第四斜臂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三斜臂分别位于所述第三支撑臂的两侧方,两个所述第四斜臂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套筒的两侧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综合管廊供热管道固定支架通过设置所述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三支撑组件及所述第四支撑组件,在当对加热管道进行支撑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及所述第三支撑组件对加热管道进行支撑,以保证加热管道的稳定性,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及所述第四支撑组件对加热管道进行支撑,同时根据加热管道变形而调整所述第二支撑板及所述第四支撑板的位置,从而大大减小了因加热管道膨胀而造成的结构损伤,进而提高了对供热管道的支撑效果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综合管廊供热管道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立柱;2、横梁;3、第一支撑组件;4、第二支撑组件;5、第一支撑臂;6、第一支撑板;7、第二支撑臂;8、第二支撑板;9、第一套筒;10、第一弹簧;11、第三支撑组件;12、第四支撑组件;13、第三支撑臂;14、第三支撑板;15、第四支撑臂;16、第四支撑板;17、第二套筒;18、第二弹簧;19、第一斜臂;20、第二斜臂;21、第三斜臂;22、第四斜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见图1,一种综合管廊供热管道固定支架,包括立柱1及横梁2,所述立柱1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横梁2与所述立柱1垂直且固定连接,所述立柱1为两个,两个所述立柱1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横梁2为两个,两个所述横梁2沿竖直方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立柱1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组件3及第二支撑组件4,所述第一支撑组件3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4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组件3包括第一支撑臂5及第一支撑板6,所述第一支撑臂5的一端与所述立柱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臂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6为圆弧形板,所述第二支撑组件4包括第二支撑臂7、第二支撑板8、第一套筒9及第一弹簧10,所述第二支撑臂7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臂7的另一端套接于所述第一套筒9的内部,以沿所述第一套筒9直线往复运动,所述第一套筒9与所述立柱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0位于所述第一套筒9的内部,所述第一弹簧1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臂7压力接触,所述第一弹簧10的另一端与所述立柱1压力接触,所述第二支撑板8为圆弧形板;两个所述横梁2之间设置有第三支撑组件11及第四支撑组件12,所述第三支撑组件11位于所述第四支撑组件12的下方,所述第三支撑组件11包括所述第三支撑臂13及第三支撑板14,所述第三支撑臂13的一端与所述横梁2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臂1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板14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14为圆弧形板,所述第四支撑组件12包括第四支撑臂15、第四支撑板16、第二套筒17及第二弹簧18,所述第四支撑臂15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支撑板16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臂15的另一端套接于所述第二套筒17的内部,以沿所述第二套筒17直线往复运动,所述第二套筒17与所述横梁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8位于所述第二套筒17的内部,所述第二弹簧18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支撑臂15压力接触,所述第二弹簧18的另一端与所述横梁2压力接触,所述第四支撑板16为圆弧形板;所述第一支撑板6、所述第二支撑板8、所述第三支撑板14及所述第四支撑板16之间同轴。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综合管廊供热管道固定支架通过设置所述第一支撑组件3、所述第二支撑组件4、所述第三支撑组件11及所述第四支撑组件12,在当对加热管道进行支撑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3及所述第三支撑组件11对加热管道进行支撑,以保证加热管道的稳定性,所述第二支撑组件4及所述第四支撑组件12对加热管道进行支撑,同时根据加热管道变形而调整所述第二支撑板8及所述第四支撑板16的位置,从而大大减小了因加热管道膨胀而造成的结构损伤,进而提高了对供热管道的支撑效果及安全性。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支撑组件3还包括第一斜臂19,所述第一斜臂19的一端与所述立柱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臂1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臂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臂19、所述第一支撑臂5及所述立柱1构成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二支撑组件4还包括第二斜臂20,所述第二斜臂20的一端与所述立柱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臂2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筒9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臂20、所述第一套筒9及所述立柱1构成三角形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所述第一斜臂19及所述第二斜臂20,能够大大提高对加热管道支撑的稳定性,以及减小加热管道工作过程中的震动。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斜臂19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斜臂19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撑臂5的两侧方,所述第二斜臂20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斜臂20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套筒9的两侧方,以此进一步提高了对加热管道支撑的稳定性,以及减小加热管道工作过程中的震动。
继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三支撑组件11还包括第三斜臂21,所述第三斜臂21的一端与所述横梁2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斜臂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臂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斜臂21、所述横梁2及所述第三支撑臂13之间构成三角形结构,所述第四支撑组件12还包括第四斜臂22,所述第四斜臂22的一端与所述横梁2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斜臂2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套筒17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斜臂22、所述第二套筒17及所述横梁2构成三角形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所述第三斜臂21及所述第四斜臂22,能够大大提高对加热管道支撑的稳定性,以及减小加热管道工作过程中的震动。
继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三斜臂21及所述第四斜臂22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三斜臂21分别位于所述第三支撑臂13的两侧方,两个所述第四斜臂22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套筒17的两侧方,以此进一步提高了对加热管道支撑的稳定性,以及减小加热管道工作过程中的震动。

Claims (5)

1.一种综合管廊供热管道固定支架,包括立柱(1)及横梁(2),所述立柱(1)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横梁(2)与所述立柱(1)垂直且固定连接,所述立柱(1)为两个,两个所述立柱(1)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横梁(2)为两个,两个所述横梁(2)沿竖直方间隔设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立柱(1)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组件(3)及第二支撑组件(4),所述第一支撑组件(3)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4)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组件(3)包括第一支撑臂(5)及第一支撑板(6),所述第一支撑臂(5)的一端与所述立柱(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臂(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6)为圆弧形板,所述第二支撑组件(4)包括第二支撑臂(7)、第二支撑板(8)、第一套筒(9)及第一弹簧(10),所述第二支撑臂(7)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臂(7)的另一端套接于所述第一套筒(9)的内部,以沿所述第一套筒(9)直线往复运动,所述第一套筒(9)与所述立柱(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0)位于所述第一套筒(9)的内部,所述第一弹簧(1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臂(7)压力接触,所述第一弹簧(10)的另一端与所述立柱(1)压力接触,所述第二支撑板(8)为圆弧形板;
两个所述横梁(2)之间设置有第三支撑组件(11)及第四支撑组件(12),所述第三支撑组件(11)位于所述第四支撑组件(12)的下方,所述第三支撑组件(11)包括所述第三支撑臂(13)及第三支撑板(14),所述第三支撑臂(13)的一端与所述横梁(2)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臂(1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板(14)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14)为圆弧形板,所述第四支撑组件(12)包括第四支撑臂(15)、第四支撑板(16)、第二套筒(17)及第二弹簧(18),所述第四支撑臂(15)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支撑板(16)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臂(15)的另一端套接于所述第二套筒(17)的内部,以沿所述第二套筒(17)直线往复运动,所述第二套筒(17)与所述横梁(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8)位于所述第二套筒(17)的内部,所述第二弹簧(18)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支撑臂(15)压力接触,所述第二弹簧(18)的另一端与所述横梁(2)压力接触,所述第四支撑板(16)为圆弧形板;
所述第一支撑板(6)、所述第二支撑板(8)、所述第三支撑板(14)及所述第四支撑板(16)之间同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供热管道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3)还包括第一斜臂(19),所述第一斜臂(19)的一端与所述立柱(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臂(1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臂(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臂(19)、所述第一支撑臂(5)及所述立柱(1)构成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二支撑组件(4)还包括第二斜臂(20),所述第二斜臂(20)的一端与所述立柱(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臂(2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筒(9)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臂(20)、所述第一套筒(9)及所述立柱(1)构成三角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综合管廊供热管道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臂(19)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斜臂(19)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撑臂(5)的两侧方,所述第二斜臂(20)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斜臂(20)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套筒(9)的两侧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供热管道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组件(11)还包括第三斜臂(21),所述第三斜臂(21)的一端与所述横梁(2)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斜臂(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臂(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斜臂(21)、所述横梁(2)及所述第三支撑臂(13)之间构成三角形结构,所述第四支撑组件(12)还包括第四斜臂(22),所述第四斜臂(22)的一端与所述横梁(2)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斜臂(2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套筒(17)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斜臂(22)、所述第二套筒(17)及所述横梁(2)构成三角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综合管廊供热管道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斜臂(21)及所述第四斜臂(22)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三斜臂(21)分别位于所述第三支撑臂(13)的两侧方,两个所述第四斜臂(22)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套筒(17)的两侧方。
CN201820557101.2U 2018-04-18 2018-04-18 一种综合管廊供热管道固定支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871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57101.2U CN208687101U (zh) 2018-04-18 2018-04-18 一种综合管廊供热管道固定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57101.2U CN208687101U (zh) 2018-04-18 2018-04-18 一种综合管廊供热管道固定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87101U true CN208687101U (zh) 2019-04-02

Family

ID=65876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5710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87101U (zh) 2018-04-18 2018-04-18 一种综合管廊供热管道固定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871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2124A (zh) * 2020-11-11 2022-05-13 金岭 一种管廊支架及具有该管廊支架的管廊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2124A (zh) * 2020-11-11 2022-05-13 金岭 一种管廊支架及具有该管廊支架的管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87101U (zh) 一种综合管廊供热管道固定支架
CN204611097U (zh) 一种双层支架管路支撑结构
CN106151759B (zh) 外压横向型膨胀节
CN106698242B (zh) 一种管道安装用支撑架
CN205297776U (zh) 一种可有效释放egr阀和冷却器总成热应力的安装结构
CN210716511U (zh) 膨胀节
CN201800525U (zh) 前端冷却模块的安装结构
CN209164759U (zh) 一种建筑管道悬吊安装组件
CN209848441U (zh) 垃圾车用滤芯组件
CN206816330U (zh) 一种柴油发动机的尿素管支架
CN209278711U (zh) 一种新型减震膨胀节
CN203848709U (zh) 一种大型火力发电厂双背压凝汽器水室连通管结构
CN215632965U (zh) 一种gil高落差竖井安装用液压油缸支撑结构
CN217482138U (zh) 设备管口结构增强结构
CN107131033A (zh) 一种柴油发动机的尿素管支架
CN218348970U (zh) 一种薄壁轴套提高加工精度自动补偿装置
CN203227655U (zh) 适用于不同桶型的水桶的支撑设备
CN205400875U (zh) 一种商用车上吹式排气管及其固定结构
CN209875231U (zh) 一种汽轮机用轴排排汽装置
CN204963065U (zh) 一种闭式地表水源热泵水下换热装置
CN204300596U (zh) 空冷管道大拉杆横向型膨胀节
CN203427604U (zh) 冷却模块的支撑装置
CN203615634U (zh) 菲涅尔式太阳能集热管支撑结构
CN204279965U (zh) 一种新型发动机安装结构
CN203957788U (zh) 一种四轮休闲车空调冷凝器总成的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