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83463U - 一种固液分装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液分装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83463U
CN208683463U CN201821322069.6U CN201821322069U CN208683463U CN 208683463 U CN208683463 U CN 208683463U CN 201821322069 U CN201821322069 U CN 201821322069U CN 208683463 U CN208683463 U CN 2086834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iral cover
storage space
solid
plug
se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2206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伟文
胡永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Haiming Wei Wine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Haiming Wei Wine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Haiming Wei Wine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Haiming Wei Wine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2206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834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834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8346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领域,涉及一种固液分装瓶,包括瓶身,还包括与瓶口采用螺纹方式匹配的第一旋盖,所述第一旋盖的顶部还嵌套有第二旋盖,所述第二旋盖也采用螺纹方式匹配于第一旋盖的外部,所述第二旋盖内部还设有储存空间,所述储存空间穿过第一旋盖顶部与固定在第一旋盖内壁的密封塞形成封闭空间,通过旋拧第二旋盖可以使密封塞与储存空间分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易、巧妙,易于批量生产,具有分别存储的功能,对产品的运输、仓储等环节具有很大的益处;另外由于储存空间在内部,瓶子外观的整体性没有被破坏,产品在消费者心中仍保留原来形象。

Description

一种固液分装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液分装瓶,属于包装领域,特别适合应用于饮品、酒品甚至化工医药等包装领域。
背景技术
在包装领域,尤其是各类饮料、调制酒甚至化工医药行业,产品大多数都是以最终口感状态提供给消费者,各种添加剂、调味料都是已经混好的,消费者直接饮用即可。
但这样的包装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比如,饮料中添加剂和主体预混,保质期受到限制,而且产品的口味口感也固定不易改变,各种调制酒比如鸡尾酒,也同样存才这样的问题,瓶中酒的颜色、口味、气味及度数等,都是在出厂的时候已经调制好了,这样就较难迎合不同消费者需求。
另外咖啡行业也同样存在如上的不足,各种咖啡粉以及咖啡伴侣要不就是预混在里面,要不就得单独购买,不够方便。
所以出于改善贮藏效果、更好的适应消费者口感、方便生产以及可以灵活使用等各方面的目的,有必要开发设计固液可分离使用的包装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的固液分装瓶,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固液分装瓶,包括瓶身,还包括与瓶口采用螺纹方式匹配的第一旋盖,所述第一旋盖的顶部还嵌套有第二旋盖,所述第二旋盖也采用螺纹方式匹配于第一旋盖的外部,所述第二旋盖内部还设有储存空间,所述储存空间穿过第一旋盖顶部与固定在第一旋盖内壁的密封塞形成封闭空间,通过旋拧第二旋盖可以使密封塞与储存空间分离。
固体是置于储存空间中的,在未使用前,固液是通过密封塞隔绝的,此时达到分装的目的,当需要二者进行混合时,不断旋拧第二旋盖,储存空间上升,而密封塞是固定在第一旋盖的内壁,从而迫使储存空间与密封塞分离,固体自然落入瓶中液体中,进行固液混合。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达到分离的目的,储存空间本身的长度、第二旋盖螺纹的总长度、密封塞与储存空间内壁贴合的长度,这三个参数都要匹配,例如,储存空间太长、第二旋盖螺纹的总长度、密封塞与储存空间内壁贴合的长度太长,这些都会导致储存空间与密封塞不易分离,所以,设计时,上述参数合理匹配,才能通过旋拧第二旋盖达到储存空间与密封塞分离的目的。
所述储存空间靠近瓶口端的截面为圆形,储存空间主体可以为任意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可以为圆柱形,也可以为不规则的弯曲性,甚至为椭圆体形,只要其开口端可以用密封塞封闭即可,由于是采用旋拧第二旋盖的方式使其与密封塞脱离,所以对于储存空间来说,其靠近瓶身端的截面设计为圆形,更有利于与密封塞贴合、分离。另外,从美观、加工难易以及使用便捷这些角度考虑,储存空间采用圆柱体状。
所述第一旋盖内设有胶圈,其大小和位置与瓶口相匹配。
所述第二旋盖内设有胶圈,其大小和位置与第一旋盖顶部相匹配。
第一旋盖和第二旋盖设置胶圈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更好的密封性,防止瓶中液体外渗。
所述第一旋盖和第二旋盖的开口处都环绕设有撕裂条,只有先撕开了撕裂条才能拧得动第一旋盖和第二旋盖,其目的就是防止在生产、搬运、仓储、销售等环节中误拧了第一旋盖,导致瓶中液体泄漏;误拧了第二旋盖,导致固液提前混合。
为了达到撕裂条的技术效果,也可以采用所述第一旋盖和第二旋盖的开口处都用热缩膜封口并设有撕裂线的技术方案,用热缩膜将第一旋盖和第二旋盖封口,然后设置撕裂线是为了使用时撕开热缩膜更容易。
所述密封塞远离储存空间的一端的侧面设有凸块,该凸块的尺寸至少满足在储存空间与密封塞分离时卡到第一旋盖的内壁。该凸块的用处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储存空间与密封塞分离,当没有凸块时,旋拧第二旋盖,靠拉扯方式,储存空间与密封塞分离;当增加有凸块时,照样旋拧第二旋盖,靠拉扯方式,此时凸块会卡到第一旋盖,增加了向下的作用力,储存空间和密封塞的分离会变得更加容易。
为了保证密封塞与储存空间的封闭性,所述密封塞的材料为橡胶、塑料、硅胶或弹性树脂。另外,如果本实用新型是应用于人饮用领域,上述密封塞采用相应等级的材料。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易但非常巧妙,易于批量生产,具有分别存储的功能,对产品的运输、仓储等环节具有很大的益处;固液分离易于实现,免去了用旋刀或顶块将密封膜开启的常规方式;另外由于储存空间在内部,瓶子外观的整体性没有被破坏,产品在消费者心中仍保留原来形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固液分装瓶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固液分装瓶旋拧第二旋盖后,使得密封塞与储存空间分离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固液分装瓶中固体落入液体后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固液分装瓶中固液混合均匀后,旋开第一旋盖可以直接饮用或使用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瓶身,2-第一旋盖,3-第二旋盖,4-储存空间,5-密封塞,6-凸块,7-液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修改或改动,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为了更详细、清楚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鸡尾酒的调制为例来加以阐述。
1、将瓶身、第一旋盖和第二旋盖巴氏消毒。
2、用40°白朗姆酒和纯净水充分混合调制成8°的无色的调制酒。
3、将第一旋盖和第二旋盖拧合在一起,把纯蓝莓粉放入储存空间,密封塞塞入储存空间使纯蓝莓粉与外界隔绝。
4、8°的无色的调制酒装入瓶身,第一旋盖旋到瓶上,第一旋盖和第二旋盖的开口处都用热缩膜封口,包装完成。
5、在运输、仓储、售卖时都无须担心固液会混合在一起,当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上时,先撕开第二旋盖的热缩膜,旋拧,密封塞与储存空间分离,纯蓝莓粉落入瓶中液体中,轻摇或震荡,达到混匀的目的。
6、假如个别固体或粉末不易于液体混匀,则可以将第二旋盖拧紧,瓶子上下摇动甚至剧烈晃动,达到混匀的目的。
7、撕开第一旋盖的热缩膜,直接饮用已调好口味的饮品,或者将饮品倒入其他容器饮用。
实施例2
为了更详细、清楚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果味碳酸饮料的调制为例来加以阐述。
1、将瓶身、第一旋盖和第二旋盖巴氏消毒。
3、将第一旋盖和第二旋盖拧合在一起,把果汁粉粉放入储存空间,密封塞塞入储存空间使果汁粉与外界隔绝。
4、苏打水装入瓶身,第一旋盖旋到瓶上,第一旋盖和第二旋盖的开口处都用撕裂条保护,包装完成。
5、在运输、仓储、售卖时都无须担心固液会混合在一起,当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上时,先撕开第二旋盖的撕裂条,旋拧,密封塞与储存空间分离,果汁粉落入瓶中液体中,轻摇或震荡,达到混匀的目的。
6、假如想让果汁粉更彻底混匀,则可以将第二旋盖拧紧,瓶子上下摇动甚至剧烈晃动,达到混匀的目的。
7、撕开第一旋盖的热缩膜,直接饮用已调好口味的饮品,或者将饮品倒入其他容器饮用。
8、假如有的消费者喜欢单独喝苏打水不想加果汁,则可以先撕开第一旋盖的撕裂条,旋拧,第一旋盖与瓶口分离,直接倒出苏打水;然后再拧好第一旋盖撕开第二旋盖的撕裂条,旋拧第二旋盖,使密封塞与储存空间分离,果汁与苏打水混合,得到果汁味的苏打水,其他消费者就可以饮用果汁味的苏打水了。
实施例3
关于第一旋盖与第二旋盖的外径,可以根据加工难易、客户体验、美观程度等因素自行设定。
本实用新型将第一旋盖的盖主体设计为“凸”字型,第二旋盖嵌套于第一旋盖的上部外部,也就是“凸”字型凸出来的这部分位置,第二旋盖的外径保证其最外壁与第一旋盖的最外壁是平齐的,这样的设计不仅美观,而且非常较强的整体性,与常规瓶盖非常近似,消费者容易接纳。
实施例4
关于储存空间,其大小以及形状也可以根据加工难易、客户体验、美观程度等因素自行设定。
本实用新型将储存空间设计为最经典的圆柱形,既易于加工,也匹配瓶盖结构,而且更容易与密封塞密封。
储存空间的外径可以小于第一旋盖的最小外径,也就是说储存空间与第一旋盖的内壁有空隙,甚至瓶中液体也可以进入,但由于第二旋盖与第一旋盖顶部是螺纹匹配的,即使储存空间与第一旋盖内壁有空隙,液体也不会洒出或渗出。
本实用新型从容积以及美观出发,圆柱形的储存空间与“凸”字型第一旋盖的上部内壁是一种贴合匹配状态。
实施例5
为了使储存空间与密封塞更容易分离,我们做了如下改进。
在密封塞远离储存空间的一端的侧面设有凸块,该凸块的尺寸至少满足在储存空间与密封塞分离时卡到第一旋盖的内壁。
当没有凸块时,旋拧第二旋盖,靠拉扯方式,储存空间与密封塞分离;当增加有凸块时,照样旋拧第二旋盖,靠拉扯方式,此时凸块会卡到第一旋盖,增加了向下的作用力,储存空间和密封塞的分离会变得更加容易。

Claims (10)

1.一种固液分装瓶,包括瓶身(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瓶口采用螺纹方式匹配的第一旋盖(2),所述第一旋盖(2)的顶部还嵌套有第二旋盖(3),所述第二旋盖(3)也采用螺纹方式匹配于第一旋盖(2)的外部,所述第二旋盖(3)内部还设有储存空间(4),所述储存空间(4)穿过第一旋盖(2)顶部与固定在第一旋盖(2)内壁的密封塞(5)形成封闭空间,通过旋拧第二旋盖(3)可以使密封塞(5)与储存空间(4)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液分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空间(4)靠近瓶口端的截面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液分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盖(2)内设有胶圈,其大小和位置与瓶口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液分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盖(3)内设有胶圈,其大小和位置与第一旋盖(2)顶部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液分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盖(2)和第二旋盖(3)的开口处都环绕设有撕裂条。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液分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盖(2)和第二旋盖(3)的开口处都用热缩膜封口并设有撕裂线。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液分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盖(2)和第二旋盖(3)的开口处都环绕设有撕裂条。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液分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盖(2)和第二旋盖(3)的开口处都用热缩膜封口并设有撕裂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液分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塞(5)远离储存空间(4)的一端的侧面设有凸块(6),凸块(6)的尺寸至少满足在储存空间(4)与密封塞(5)分离时卡到第一旋盖(2)的内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液分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塞(5)的材料为橡胶、塑料、硅胶或弹性树脂。
CN201821322069.6U 2018-08-16 2018-08-16 一种固液分装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834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22069.6U CN208683463U (zh) 2018-08-16 2018-08-16 一种固液分装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22069.6U CN208683463U (zh) 2018-08-16 2018-08-16 一种固液分装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83463U true CN208683463U (zh) 2019-04-02

Family

ID=65885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22069.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83463U (zh) 2018-08-16 2018-08-16 一种固液分装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834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195730A (en) Container having separate storage facilities for two materials
US9714121B2 (en) Beverage container
KR20100131984A (ko) 저장 격실이 내장된 덮개
CN108639558A (zh) 一种一体式储物式瓶盖
US20100126957A1 (en) Attachable mixing device
CN208683463U (zh) 一种固液分装瓶
KR20130011553A (ko) 첨가제 보관이 가능한 용기 마개
CN109018670A (zh) 一种固液分装瓶
US20150093477A1 (en) Multi-Function Dual-Opening Retail Beverage Container
CN212739105U (zh) 一种瓶盖装置以及采用该瓶盖装置的饮料瓶
KR20120001224U (ko) 이중 병마개의 내,외부마개의 결속구조
CN211618654U (zh) 一种方便开合的分离式饮料瓶盖
CN212220855U (zh) 一种三片金属瓶罐
RU19525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купорки потребительской тары с жидкими пищевыми продуктами
CN206750491U (zh) 一种带有u形瓶塞的茶饮料瓶
CN111646014A (zh) 一种瓶盖装置以及采用该瓶盖装置的饮料瓶
CN215623949U (zh) 一种多功能瓶盖
CN2581349Y (zh) 可装内容物的瓶盖
CN210853610U (zh) 一种带储料仓的新型瓶盖
CN213110510U (zh) 一种防伪瓶盖
CN206984731U (zh) 一种塑料瓶盖
WO2013012322A1 (en) Device for closing beverage containers, in particular a bottle, and assembly
CN220077029U (zh) 一种用于瓶装水现混现喝的饮品包装装置
CN108861046A (zh) 一种能添加饮料调料的双层塑料瓶盖
CN214567488U (zh) 即冲液态瓶装结构及包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2

Termination date: 202008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