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76973U - 卡位组件及窗帘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卡位组件及窗帘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76973U
CN208676973U CN201820125439.0U CN201820125439U CN208676973U CN 208676973 U CN208676973 U CN 208676973U CN 201820125439 U CN201820125439 U CN 201820125439U CN 208676973 U CN208676973 U CN 2086769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tain
detent component
component
detent
hous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2543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志晨
潘阳
刘国辉
林海洲
侯伟
刘延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OCAO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2543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769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769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769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rtains And Furnishings For Windows Or Do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窗帘开关控制领域,公开了卡位组件及窗帘控制装置,其中,卡位组件用于窗帘控制装置以实现所述窗帘控制装置在窗帘轨道上的卡位,卡位组件包括安装支架和卡位构件,所述卡位构件包括底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支架的连接件和横向设于所述连接件顶端以用于抵压于所述窗帘轨道之底板上表面上的卡位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卡位组件及窗帘控制装置,由于卡位构件与安装支架之间的连接是可拆卸的,故,具体应用中,可通过拆卸更换不同的卡位构件,即可使得窗帘控制装置能够适用安装于不同尺寸规格的窗帘轨道上,极大程度地提高了产品的普遍适用性。

Description

卡位组件及窗帘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帘开关控制领域,尤其涉及卡位组件及窗帘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技术中,窗帘大多都是通过人工操作进行打开和关闭的,这种传统的窗帘操控起来比较麻烦,用户的使用舒适度较差。
为了改善用户对窗帘的使用舒适度,目前,市场上已经开始推出了能电动操控窗帘打开与关闭的电动窗帘。现有的电动窗帘,主要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第一种类型为需要现场配套安装专用的窗帘轨道(设有传动机构的轨道)和电机,这种类型的电动窗帘安装和调试过程比较复杂,安装成本比较高,且无法智能操控。
2)第二种类型为直接在传统手动窗帘的窗帘轨道上安装窗帘控制装置,而不需要现场配套安装专用的窗帘轨道(设有传动机构的轨道)和电机。这种类型的电动窗帘,可以将传统窗帘便捷升级为可电动操控打开与关闭的电动窗帘,安装比较方便,成本也比较低,且能智能操控,很好地解决上述第一种类型的电动窗帘场所存在的问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然而,现有的窗帘控制装置在具体应用中仍存在以下问题:窗帘控制装置上用于与窗帘轨道连接的卡位组件无法拆卸更换,从而导致一款窗帘控制装置只能适用安装于特定尺寸规格的窗帘轨道,无法适用安装于不同尺寸规格的窗帘轨道,产品的普遍适用性比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位组件,其旨在解决现有窗帘控制装置无法适用安装于不同尺寸规格窗帘轨道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是:卡位组件,用于窗帘控制装置以实现所述窗帘控制装置在窗帘轨道上的卡位,其包括安装支架和卡位构件,所述卡位构件包括底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支架的连接件和横向设于所述连接件顶端以用于抵压于所述窗帘轨道之底板上表面上的卡位件。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通过内外螺纹连接方式连接所述安装支架;或者,
所述连接件通过螺丝连接方式和/或卡扣连接方式和/或磁铁吸附连接方式连接所述安装支架。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的底端设有第一螺柱,所述安装支架的顶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柱螺纹配合的第一螺纹孔;或者,
所述安装支架的顶端设有第二螺柱,所述连接件的底端设有与所述第二螺柱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孔。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卡位件为分体组装结构或者一体成型结构。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底端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的第一竖向轴体和设于所述第一竖向轴体顶端的横向轴体,所述横向轴体的轴向至少一端设有所述卡位件。
可选地,所述横向轴体的轴向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卡位件,两个所述卡位件通过同一个第一紧固件连接所述横向轴体或者两个所述卡位件分别通过第二紧固件和第三紧固件连接所述横向轴体;或者,
所述横向轴体的轴向一端设有一个所述卡位件,所述卡位件通过第四紧固件连接所述横向轴体。
可选地,所述卡位件为轮状部件或者杆状部件或者板状部件。
可选地,所述安装支架包括顶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第二竖向轴体和设于所述第二竖向轴体底端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为齿轮或者凸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帘控制装置,用于安装在窗帘轨道上并能够在窗帘轨道上移动以驱动窗帘打开与关闭,所述窗帘控制装置包括壳体组件、用于与所述窗帘轨道之底板下表面抵顶接触的驱动轮组件、上述的卡位组件和用于驱动所述卡位组件旋转以实现所述卡位组件与所述窗帘轨道装配与拆卸的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弹性嵌装于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驱动轮嵌装于所述壳体组件上且其局部凸露于所述壳体组件的上方,所述卡位组件从所述壳体组件延伸至所述壳体组件的上方,所述控制按钮弹性嵌装于所述壳体组件上。
可选地,所述控制按钮驱动所述卡位组件的所述安装支架旋转的角度为90°±1°;且/或,
所述控制按钮通过齿轮齿条传动副或者凸轮连杆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卡位组件;且/或,
所述控制按钮通过第一弹性件弹性安装于所述壳体组件上;且/或,
所述驱动轮组件的底部通过第二弹性件弹性支撑于所述壳体组件内;且/或,
所述驱动轮组件包括滚轮和驱动电机,所述滚轮的底部嵌于所述壳体组件内、顶部凸露于所述壳体组件的上方,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壳体组件内并与所述滚轮传动连接,所述壳体组件内还安装有电池组件和电控组件,所述电池组件通过所述电控组件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卡位组件及窗帘控制装置,通过将卡位组件设为包括安装支架和卡位构件,并将卡位构件设为包括底端可拆卸连接安装支架的连接件和横向设于连接件顶端以用于抵压于窗帘轨道之底板上表面上的卡位件,从而使得卡位构件与安装支架之间的连接是可拆卸的。这样,具体应用中,对于不同尺寸规格的窗帘轨道,通过拆卸更换不同的卡位构件,即可使得窗帘控制装置能够适用安装于不同尺寸规格的窗帘轨道上,极大程度地提高了产品的普遍适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卡位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卡位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卡位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窗帘控制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动窗帘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动窗帘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卡位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电动窗帘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一: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卡位组件130,用于窗帘控制装置100以实现窗帘控制装置100在窗帘轨道200上的卡位,卡位组件130包括安装支架131和卡位构件132,卡位构件132包括底端可拆卸连接安装支架131的连接件1321和横向设于连接件1321顶端以用于抵压于窗帘轨道200之底板上表面上的卡位件1322。安装支架131主要用于实现卡位组件130在窗帘控制装置100中的安装;卡位构件132中的卡位件1322主要用于实现卡位组件130与窗帘轨道200的卡位配合,卡位构件132中的连接件1321主要用于实现卡位构件132与安装支架131的连接。本实施例中,由于连接件1321与安装支架131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故,具体应用中,通过拆卸更换不同的卡位构件132,即可使得窗帘控制装置100能够适用安装于不同尺寸规格的窗帘轨道200上,极大程度地提高了产品的普遍适用性。
优选地,连接件1321通过内外螺纹连接方式连接安装支架131,这种连接方式易于实现,组装和拆卸都比较方便,且通过螺纹的自锁作用可有效保证连接件1321与安装支架131连接的稳固可靠性。当然了,具体应用中,连接件1321也可通过可拆卸连接方式连接安装支架131,例如螺丝连接方式和/或卡扣连接方式和/或磁铁吸附连接方式等。
优选地,参照图1-3所示,连接件1321的底端设有第一螺柱13210,安装支架131的顶端设有与第一螺柱13210螺纹配合的第一螺纹孔1310,这样,通过第一螺柱13210与第一螺纹孔1310的配合,可有效实现连接件1321与安装支架131的内外螺纹连接效果,且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第一螺柱13210与连接件1321可为分体组装结构,即第一螺柱13210与连接件1321为两个独立的部件,第一螺柱13210与连接件1321分体制造成型后再组装在一起;或者,第一螺柱13210与连接件1321也可直接一体制造成型。第一螺纹孔1310与安装支架131可为分体组装结构,即第一螺纹孔1310成型在一个区别于安装支架131的独立部件上,该具有第一螺纹孔1310的独立部件与安装支架131分体制造成型后再组装在一起;或者,第一螺纹孔1310与安装支架131也可直接一体制造成型,即第一螺纹孔1310直接成型于安装支架131上。当然了,具体应用中,作为替代的方案,也可在安装支架131的顶端设有第二螺柱,在连接件1321的底端设有与第二螺柱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孔,这样,通过第二螺柱与第二螺纹孔的配合,也可有效实现连接件1321与安装支架131的内外螺纹连接效果;该替代方案中,与前述优选方案中第一螺柱13210、第一螺纹孔1310的设置方式类似,第二螺柱与安装支架131可为分体组装结构也可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二螺纹孔与连接件1321可为分体组装结构也可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地,连接件1321与卡位件1322为分体组装结构,即连接件1321与卡位件1322为两个独立的部件,连接件1321与卡位件1322分体制造成型后再组装在一起,这种设置方式,连接件1321和卡位件1322的制造都比较简单。当然了,作为替代的方案,具体应用中,也可将连接件1321与卡位件1322设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地,参照图1-3所示,连接件1321包括底端与安装支架131连接的第一竖向轴体13211和设于第一竖向轴体13211顶端的横向轴体13212,横向轴体13212的轴向至少一端设有卡位件1322。第一竖向轴体13211的底端设有第一螺柱13210。第一竖向轴体13211的设置,主要用于实现连接件1321与安装支架131的连接;横向轴体13212的设置,主要用于实现连接件1321与卡位件1322的连接。
优选地,第一竖向轴体13211与横向轴体13212为一体成型结构,这样可省去第一竖向轴体13211与横向轴体13212的后续组装工序。
优选地,横向轴体13212的轴向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卡位件1322,两个卡位件1322通过同一个第一紧固件1301连接横向轴体13212。此处,横向轴体13212的轴向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卡位件1322,这种卡位构件132适用于长度方向有滑槽210、滑槽210底部中间位置设有安装口220的窗帘轨道200,两个卡位件1322穿过安装口220后可旋转悬挂于窗帘轨道200的底板上。对于不同规格尺寸的窗帘轨道200,根据滑槽210高度、宽度的不同和安装口220宽度的不同,通过拆卸更换不同的卡位构件132,即可实现卡位组件130适用安装于不同的窗帘轨道200。本实施例中,两个卡位件1322通过同一个紧固件连接横向轴体13212;当然了,具体应用中,两个卡位件1322也可通过两个紧固件分别连接横向轴体13212,即两个卡位件1322分别通过第二紧固件和第三紧固件连接横向轴体13212。
优选地,卡位件1322为轮状部件,这样,当窗帘控制装置100沿窗帘轨道200移动时,卡位件1322是以滚动的方式进行移动的,从而利于减小卡位件1322与窗帘轨道200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利于减小窗帘控制装置100的驱动动力,最终可使得窗帘控制装置100运行过程中的耗电量非常低。当然了,具体应用中,卡位件1322也可设为其它形状的部件,例如杆状部件或者板状部件等,其中,当卡位件1322为杆状部件或者板状部件时,在窗帘控制装置100沿窗帘轨道200移动的过程中,卡位件1322是以滑动的方式进行移动的,其产生的阻力相对较大。
优选地,参照图1-4所示,安装支架131包括顶端与连接件1321连接的第二竖向轴体1311和设于第二竖向轴体1311底端的连接结构1312,连接结构1312为齿轮或者凸轮。第二竖向轴体1311的顶端设有第一螺纹孔1310。第二竖向轴体1311的设置,主要用于实现安装支架131与第一竖向轴体13211的连接;连接结构1312的设置,主要用于实现安装支架131与控制按钮140的连接。
进一步地,参照图2和图4-6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窗帘控制装置100,其用于安装在窗帘轨道200上并能够在窗帘轨道200上移动以驱动窗帘300打开与关闭。窗帘控制装置100包括壳体组件110、用于与窗帘轨道200之底板下表面抵顶接触的驱动轮组件120、上述的卡位组件130和用于驱动卡位组件130旋转以实现卡位组件130与窗帘轨道200装配与拆卸的控制按钮140,控制按钮140弹性嵌装于壳体组件110上,驱动轮嵌装于壳体组件110上且其局部凸露于壳体组件110的上方,卡位组件130从壳体组件110延伸至壳体组件110的上方,控制按钮140弹性嵌装于壳体组件110上。驱动轮组件120和卡位组件130用于实现窗帘控制装置100与窗帘轨道200的配合,从而实现窗帘控制装置100在窗帘轨道200上的安装,且驱动轮组件120可驱动窗帘控制装置100沿窗帘轨道200移动。窗帘控制装置100沿窗帘轨道200移动时,卡位组件130也会沿着窗帘轨道200移动。控制按钮140用于手动控制卡位组件130旋转。具体应用中,当按压控制按钮140时,可驱动安装支架131和卡位构件132旋转,从而利于实现卡位构件132在窗帘轨道200上的悬挂安装和拆卸;当控制驱动轮组件120启动时,可驱动窗帘控制装置100沿窗帘轨道200的移动,进而可驱动窗帘300沿窗帘轨道200收缩或者伸展,即实现了窗帘300的关闭或者打开。本实施例中,无需采取任何建筑施工,只需简单地手工按压控制按钮140即可将窗帘控制装置100安装于窗帘轨道200上,从而可便捷地将手动窗帘300升级为电动窗帘300,其安装过程非常简单、方便,且不需要进行调试,其价格也比较低廉,有效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此外,由于卡位构件132与安装支架131之间的连接是可拆卸的,故,具体应用中,可通过拆卸更换不同的卡位构件132,以使得窗帘控制装置100可适用安装于不同尺寸规格的窗帘轨道200上,极大程度地提高了产品的普遍适用性。
优选地,卡位组件130设有两个,两个卡位组件130分别设于沿窗帘轨道200的长度方向位于驱动轮组件120的两侧,这样,利于保证窗帘控制装置100在窗帘轨道200上的安装平稳性和运动平稳性。当然了,具体应用中,卡位组件130的数量不限于此。
优选地,控制按钮140驱动卡位组件130的安装支架131旋转的角度为90°±1°。在控制按钮140处于非按压状态时,卡位件1322的轴向与驱动轮组件120的轴向平行,此时,卡位组件130不能实现与窗帘轨道200的安装或者拆卸;当按压控制按钮140时,可驱动卡位组件130旋转至使卡位件1322轴向大致与驱动轮组件120轴向垂直的状态,此时,卡位组件130能实现与窗帘轨道200的安装或者拆卸;而当松开控制按钮140时,控制按钮140可带动卡位组件130复位至使卡位件1322轴向与驱动轮组件120轴向平行的状态,从而使得卡位件1322抵压于窗帘轨道200的底板上表面上,进而利于防止窗帘控制装置100从窗帘轨道200上滑脱。
优选地,控制按钮140通过齿轮齿条传动副传动连接卡位组件130。齿轮齿条传动副包括齿条和与齿条啮合的齿轮,齿条与控制按钮140连接,齿轮设于安装支架131上。具体应用中,当按压控制按钮140时,可驱动齿条直线移动,齿条的直线移动可驱动齿轮旋转,齿轮的旋转可带动安装支架131和卡位构件132一起旋转,从而利于卡位构件132可穿过窗帘轨道200;松开控制按钮140时,控制按钮140可在弹性力作用下复位,并带动齿条复位,齿条的复位可驱动齿轮、安装支架131、卡位构件132一起旋转复位,进而可使得卡位构件132可挂于窗帘轨道200上。当然了,具体应用中,控制按钮140也可通过其它连接机构传动连接卡位组件130,例如凸轮连杆机构等。
优选地,控制按钮140通过第一弹性件(图未示)弹性安装于壳体组件110上。此处,通过第一弹性件的设置,可使得控制按钮140可在外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而在外力撤除后,又可使得控制按钮140自动复位。
优选地,驱动轮组件120的底部通过第二弹性件(图未示)弹性支撑于壳体组件110内。此处,通过第二弹性件的设置,可使得驱动轮组件120在竖直方向具有一定的弹性移动量,这样,一方面可使得窗帘控制装置100可安装于不同底板厚度的窗帘轨道200上,从而利于扩大窗帘控制装置100的适用范围;另一方面可利于减小窗帘控制装置100沿窗帘轨道200移动时的滑动阻力。
优选地,驱动轮组件120包括滚轮和驱动电机,滚轮的底部嵌于壳体组件110内、顶部凸露于壳体组件110的上方,驱动电机安装于壳体组件110内并与滚轮传动连接。驱动电机启动时,可驱动滚轮转动,从而可带动窗帘控制装置100沿窗帘轨道200移动。
优选地,壳体组件110内还安装有电池组件(图未示)和电控组件(图未示),电池组件通过电控组件电性连接驱动电机。电控组件用于控制驱动电机的运行。电池组件用于为电控组件和驱动电机进行供电,电池组件可由一次性电池构成或者充电电池构成。本装置无需外接电源,省电的同时避免了外接电源拉线繁琐的问题发生。
优选地,电控组件包括电控芯片和信号接收模块,驱动轮组件120、电池组件、信号接收模块都与电控芯片电性连接,信号接收模块为无线局域网接收模块或者蓝牙接收模块或者红外线接收模块。信号接收模块的设置,可使得驱动电机的控制可通过遥控器进行遥控或者通过智能终端进行远程操控,从而实现了窗帘控制装置100的智能化控制,满足了用户对电动窗帘300的智能控制需求。具体应用中,用户可通过遥控器或者智能终端(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发出操控信号,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操控信号后,把操控信号反馈至电控芯片,电控芯片根据操控信号控制驱动电机的运行。
具体地,驱动电机为正反转电机,此外,驱动电机可直接与滚轮连接,也可通过其它传动机构间接连接滚轮。
本实施例中,窗帘轨道200包括第一底板230、第一顶板240和两个侧板250,第一底板230的中间位置整个长度方向都贯穿设有安装口220,两个侧板250分别从两侧连接第一底板230和第一顶板240,滑槽210由第一底板230、第一顶板240和两个侧板250共同围合形成。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卡位组件130及窗帘控制装置100,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主要在于卡位构件132的结构不同,具体体现在:如图1-6所示,实施例一中,横向轴体13212的轴向两端都设有卡位件1322;而如图7-8所示,本实施例中,横向轴体13212只有轴向一端设有卡位件1322,卡位件1322通过第四紧固件1302连接横向轴体13212。本实施例中的卡位构件132主要适用于“工”字型或者倒“T”字型的窗帘轨道200,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窗帘轨道200为“工”字型轨道,其包括第二底板260、竖向支板270和第二顶板280,第二底板260和第二顶板280分别横向设置于竖向支板270的底端和顶端,且第二底板260、第二顶板280和竖向支板270围合形成两个分别位于竖向支板270两侧的滑动卡槽,两排卡位组件130分别可从第二底板260的两侧卡于两滑动卡槽内并可分别在两滑动卡槽内滑动。当然了,具体应用中,窗帘轨道200也为倒“T”字型轨道,倒“T”字型轨道包括第二底板和竖向支板,而没有第二顶板。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窗帘控制装置100包括:
壳体组件110;
驱动轮组件120,用于与窗帘轨道200的第二底板260下表面抵顶接触,驱动轮组件120嵌装于壳体组件110上且其局部凸露于壳体组件110的上方;
至少两个卡位组件130,分成两排设置以用于分别从窗帘轨道200的两侧卡于窗帘轨道200上并与窗帘轨道200的第二底板260上表面抵顶接触,卡位组件130从壳体组件110延伸至壳体组件110的上方;
控制按钮140,用于驱动位于窗帘轨道200至少一侧之卡位组件130旋转以改变两排卡位组件130在垂直窗帘轨道200延伸方向上的距离从而实现两排卡位组件130与窗帘轨道200的装配与拆卸,控制按钮140弹性嵌装于壳体组件110上。
本实施例中,卡位组件130与驱动轮组件120分别抵顶于窗帘轨道200第二底板26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且两排卡位组件130分别从两侧实现与窗帘轨道200的卡位,这样,可充分保证窗帘控制装置100在“工”字型或者倒“T”字型窗帘轨道200上安装的稳固可靠性。
优选地,卡位组件130设有四个,四个卡位组件130分别两两间隔相对设置且呈矩形分布于驱动轮组件120的外周。具体地,四个卡位组件130分成两排分别设于窗帘轨道200的两侧,且四个卡位组件130沿窗帘控制装置100在窗帘轨道200上的移动方向分别两两分布于驱动轮组件120的前侧和后侧,这样,利于保证窗帘控制装置100在窗帘轨道200上的安装平稳性和运动平稳性。当然了,具体应用中,卡位组件130的设置数量和分布方式不限于此,例如也可设为两个或者三个或者四个以上。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卡位组件130及窗帘控制装置100的其它设置方式,都可参照实施例一进行优化设计,在此不再详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卡位组件,用于窗帘控制装置以实现所述窗帘控制装置在窗帘轨道上的卡位,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和卡位构件,所述卡位构件包括底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支架的连接件和横向设于所述连接件顶端以用于抵压于所述窗帘轨道之底板上表面上的卡位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通过内外螺纹连接方式连接所述安装支架;或者,
所述连接件通过螺丝连接方式和/或卡扣连接方式和/或磁铁吸附连接方式连接所述安装支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底端设有第一螺柱,所述安装支架的顶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柱螺纹配合的第一螺纹孔;或者,
所述安装支架的顶端设有第二螺柱,所述连接件的底端设有与所述第二螺柱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孔。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卡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卡位件为分体组装结构或者一体成型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底端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的第一竖向轴体和设于所述第一竖向轴体顶端的横向轴体,所述横向轴体的轴向至少一端设有所述卡位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轴体的轴向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卡位件,两个所述卡位件通过同一个第一紧固件连接所述横向轴体或者两个所述卡位件分别通过第二紧固件和第三紧固件连接所述横向轴体;或者,
所述横向轴体的轴向一端设有一个所述卡位件,所述卡位件通过第四紧固件连接所述横向轴体。
7.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卡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件为轮状部件或者杆状部件或者板状部件。
8.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卡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顶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第二竖向轴体和设于所述第二竖向轴体底端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为齿轮或者凸轮。
9.窗帘控制装置,用于安装在窗帘轨道上并能够在窗帘轨道上移动以驱动窗帘打开与关闭,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控制装置包括壳体组件、用于与所述窗帘轨道之底板下表面抵顶接触的驱动轮组件、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卡位组件和用于驱动所述卡位组件旋转以实现所述卡位组件与所述窗帘轨道装配与拆卸的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弹性嵌装于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驱动轮嵌装于所述壳体组件上且其局部凸露于所述壳体组件的上方,所述卡位组件从所述壳体组件延伸至所述壳体组件的上方,所述控制按钮弹性嵌装于所述壳体组件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窗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按钮驱动所述卡位组件的所述安装支架旋转的角度为90°±1°;且/或,
所述控制按钮通过齿轮齿条传动副或者凸轮连杆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卡位组件;且/或,
所述控制按钮通过第一弹性件弹性安装于所述壳体组件上;且/或,
所述驱动轮组件的底部通过第二弹性件弹性支撑于所述壳体组件内;且/或,
所述驱动轮组件包括滚轮和驱动电机,所述滚轮的底部嵌于所述壳体组件内、顶部凸露于所述壳体组件的上方,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壳体组件内并与所述滚轮传动连接,所述壳体组件内还安装有电池组件和电控组件,所述电池组件通过所述电控组件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电机。
CN201820125439.0U 2018-01-25 2018-01-25 卡位组件及窗帘控制装置 Active CN2086769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25439.0U CN208676973U (zh) 2018-01-25 2018-01-25 卡位组件及窗帘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25439.0U CN208676973U (zh) 2018-01-25 2018-01-25 卡位组件及窗帘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76973U true CN208676973U (zh) 2019-04-02

Family

ID=65875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25439.0U Active CN208676973U (zh) 2018-01-25 2018-01-25 卡位组件及窗帘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7697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5108A (zh) * 2019-05-20 2019-09-10 宁波欧德意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助推式电动窗帘机
WO2021174546A1 (zh) * 2020-03-06 2021-09-10 卧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窗帘开合装置
CN114129034A (zh) * 2020-10-20 2022-03-04 超级智慧家(上海)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窗帘控制装置
CN114158895A (zh) * 2020-10-20 2022-03-11 超级智慧家(上海)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窗帘控制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5108A (zh) * 2019-05-20 2019-09-10 宁波欧德意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助推式电动窗帘机
WO2021174546A1 (zh) * 2020-03-06 2021-09-10 卧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窗帘开合装置
CN114129034A (zh) * 2020-10-20 2022-03-04 超级智慧家(上海)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窗帘控制装置
CN114158895A (zh) * 2020-10-20 2022-03-11 超级智慧家(上海)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窗帘控制装置
CN114158895B (zh) * 2020-10-20 2023-03-14 超级智慧家(上海)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窗帘控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76973U (zh) 卡位组件及窗帘控制装置
WO2019127473A1 (zh) 窗帘控制装置及电动窗帘
CN209058744U (zh) 窗帘控制装置及电动窗帘
CN204520229U (zh) 行走装置
CN208658635U (zh) 卡位组件及窗帘控制装置
CN206481533U (zh) 一种伺服电机控制器的安装结构
CN201050861Y (zh) 设置有门结构的加湿器
CN201259297Y (zh) 用于分体空调器的面板与面框定位机构
CN201585211U (zh) 壳体
CN206483232U (zh) 净水器
CN209432197U (zh) 一种阀控水表电机安装结构
CN204029636U (zh) 开关面板控制模块弹扣式固定及释放的装置
CN208665022U (zh) 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用休息床
CN101644134B (zh) 百叶帘控制机构
CN204965733U (zh) 墙壁灯开关遥控控制器
CN208993872U (zh) 一种船舶用玻璃自动镶嵌装置
CN216133488U (zh) 一种方便维护的烟雾报警装置
CN204928461U (zh) 一种具有新型安装锁紧装置的窗帘电机
CN214924862U (zh) 一种菲林自动冲片机定位装置
CN210852063U (zh) 一种汽车控制面板
CN215771714U (zh) 一种双光纤系统可切换的智能控制装置
CN213843925U (zh) 一种用于空调系统的温湿度控制器
CN213522648U (zh) 基于物联网的风力发电机并网控制器
CN201502302U (zh) 百叶帘控制机构
CN219755765U (zh) 一种便于拆卸可视化微型继电保护自动化测控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1101, Qiancheng business center, No. 5, Haicheng Road, hemp community, Xixi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WOCAO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2 A510, Baoan Zhig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ark, No.4 Yintian Road, Xixi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OCAO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