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71178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671178U CN208671178U CN201821431674.7U CN201821431674U CN208671178U CN 208671178 U CN208671178 U CN 208671178U CN 201821431674 U CN201821431674 U CN 201821431674U CN 208671178 U CN208671178 U CN 20867117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mounting base
- air conditioner
- axial
-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壳体、风机和散风组件;其中,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出风口及形成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的风道;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风道内;所述散风组件包括安装座,以及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的轴流风叶,所述安装座沿上下向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以带动所述轴流风叶靠近或远离所述出风口。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能够提高其无风感模式下的风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其出风口设置在前面板上,当空调器送风(冷风或热风)时,通过出风口直接将出风空气向外吹出,出风空气的风速较大。如果用户处于该空调器的送风范围内,用户会感觉到风力强劲,从而降低舒适体验感。对此,市场上出现一种能够实现无风感的空调器,这种空调器在其导风板上贯设散风孔,当需要无风感模式时,将导风板转动至遮盖该出风口,出风空气通过导风板上的散风孔进入室内,以此使得出风空气的风速降低,达到无风感出风效果。但是,在此模式下,出风空气受到导风板的阻挡作用,容易导致了大量的风量损失,使得空调器的制冷/热能力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器,旨在提高其无风感模式下的风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壳体、风机和散风组件;其中,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出风口及形成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的风道;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风道内;所述散风组件包括安装座,以及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的轴流风叶,所述安装座沿所述空调器的上下向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以带动所述轴流风叶靠近或远离所述出风口。
优选地,所述壳体设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座沿所述空调器的上下向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底盘、前面板、背板,以及侧板;所述安装支架安装在所述底盘,或者所述安装支架安装在所述前面板,或者所述安装支架安装在所述背板,或者所述安装支架安装在所述侧板。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底盘、前面板以及背板,所述安装支架安装在所述底盘,或者所述安装支架安装在所述前面板,或者所述安装支架安装在所述背板。
优选地,所述安装座沿所述空调器的上下向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侧,以使得所述安装座可带动轴流风叶移动至所述风道与所述出风口之间,或从所述风道与所述出风口之间撤离。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底盘、前面板、背板,以及侧板;所述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底盘,或者所述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前面板,所述安装座安装在所述背板,或者所述安装座安装在所述侧板。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底盘、前面板以及背板,所述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底盘,或者所述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前面板,或者所述安装座安装在所述背板。
优选地,所述安装座沿上下向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外侧,以使得所述安装座可带动轴流风叶将所述出风口遮盖或打开。
优选地,所述散风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安装座连接,以驱动所述安装座上下移动。
优选地,所述安装座的两相对侧设有沿上下向延伸的齿条;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分别与两个所述齿条一一对应啮合的齿轮、以及与所述齿轮连接的第一电机,在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齿轮转动时,由所述齿轮带动所述安装座移动。
优选地,所述轴流风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轴流风叶呈阵列状排布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散风组件还包括第二电机、以及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和多个所述轴流风叶的联动结构,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联动结构驱动多个所述轴流风叶同步转动;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出风口处的横百叶和纵百叶,所述横百叶和纵百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出风口。
优选地,所述风机为离心风机或者轴流风机或贯流风机。
优选地,所述空调器为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或者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或者窗机,或者移动空调器,或者天花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空调器的出风口设置散风组件,散风组件包括安装座,以及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座上的轴流风叶,并将安装座沿上下向可移动地安装在壳体内,以通过所述安装座带动所述轴流风叶靠近或远离所述出风口,也就是,安装座具有带动轴流风叶移动到出风口的散风位置,以及移动到远离出风口的收容位置。当用户需要无风感模式时,则利用安装座将轴流风叶移动到所述散风位置,从而,自出风口吹出的出风空气可驱动轴流风叶旋转,一方面,轴流风叶将强劲的出风空气打散,降低风速,使得出风空气变得柔和,实现无风感;另一方面,多个轴流风叶驱动气流持续沿其轴向流动,从而使得出风口持续吹出较为柔和的出风空气,有效增大出风量,进而提高空调器的制冷/热能力。当用户需要常规出风模式时,则利用安装座将轴流风叶移回到所述收容位置,使得出风口显露出来,出风空气可直接通过出风口并进入室内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一实施例中轴流风叶在散风位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I-I线截得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空调器的轴流风叶移动回到收容位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的轴流风叶与第二电机连接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另一实施例中轴流风叶在散风位置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沿II-II线截得的剖视图;
图7为图5中沿III-III线截得的剖视图;
图8为图5中空调器的轴流风叶移动回到收容位置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沿IV-IV线截得的剖视图;
图10为图8中沿V-V线截得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再一实施例中轴流风叶在散风位置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空调器的轴流风叶移动回到收容位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0 | 空调器 | 410 | 安装座 |
100 | 壳体 | 411 | 安装支架 |
110 | 背板 | 411a | 齿条 |
111 | 进风口 | 412 | 安装筒 |
120 | 前面板 | 420 | 轴流风叶 |
121 | 出风口 | 421 | 轮毂 |
130 | 风道 | 422 | 叶片 |
131 | 进风风道 | 430a | 第一电机 |
132 | 出风风道 | 430b | 第二电机 |
200 | 风机 | 440 | 齿轮 |
300 | 换热器 | 500a | 横百叶 |
400 | 散风组件 | 500b | 纵百叶 |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能够提高其无风感模式下的风量。应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1至12中,实线箭头指示的是空间、槽、孔或面等结构,虚线箭头指示的是气体流动方向。图1中示出的坐标系中x轴的正方向为前,x轴的负方向为后,y轴的正方向为上,y轴的负方向为下,z轴(未示出)的正方向(垂直纸面向外)为左,z轴的负方向(垂直纸面向内)为右。
所述空调器可以是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或者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或天花机,或窗机,或移动空调。对于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而言,所述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板或侧板设有进风口,所述壳体的前面板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并与所述进风口连通的出风口。请参阅图2至图4,对于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而言,所述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110、壳体110的背板112或侧板114设有进风口10a,壳体110的前面板111设有与进风口10a连通的出风口10b,出风口10b可以呈圆形、方形、长条形或椭圆形任意一种形状设置均可,再者,该出风口10b内还安装有百叶140,百叶140包括横百叶和纵百叶中的一个或两个,所述横百叶和纵百叶可固定安装在出风口10b,也可以使可转动地安装在出风口10b,以调节出风角度。此外,所述空调器还可以是窗机,或者移动空调器。为避免赘述,在以下实施例中,均以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为例进行解释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10的一实施例中,空调器10包括壳体100、风机200和散风组件400。其中,壳体100具有进风口111、出风口121及形成于进风口111与出风口121之间的风道130;风机200安装在风道130内,以驱动空气流动;散风组件400包括安装座410,以及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座410上的轴流风叶420,安装座10沿上下向可移动地安装在壳体100内,以带动轴流风叶420靠近或远离出风口121。
具体而言,空调器10的换热器300安装在风道130内,换热器300呈板状设置,且换热器300的上端向后倾斜,以将风道130分为进风风道131和出风风道132。风机200安装在进风风道131。对于风机200的类型,风机200为离心风机或者轴流风机或贯流风机。如果风机200为离心风机,则所述离心风机可邻近进风口111设置,优选将离心风机的进风端正对进风口111。如果风机200为轴流风机,则可在换热器300下方增设一安装框,所述轴流风机安装在该安装框上。
对于壳体100而言,壳体100包括背板110和前面板120,背板110的下端开设有与进风风道131连通的进风口111,前面板120的上端开设有与出风风道132连通的出风口121,出风口121可以设置为圆形、方形或者椭圆形均可。壳体100内部设有用以形成出风风道132的风道组件600,散风组件400可通过安装座410安装在风道组件600上,轴流风叶420安装在安装座410上,并与出风口121相对,从而可向出风口121散风。在空调器10工作时,空气从进风口111进入风道130,并在风道130内和换热器300换热形成出风空气,该出风空气从出风口121向室内吹出,实现对室内环境制冷或制热。
在上述空调器10开启的初期(制冷初期或制热初期),用户需要较快地使室内环境达到预设温度,此时则需要出风口121常规送风;在制冷一段时间后,室内环境基本保持在预设温度状态,此时则需要无风感送风,避免强劲的出风空气吹向用户。因此,为了使得空调器10可在常规送风模式和无风感模式切换,将安装座410沿上下向可移动地安装在壳体100内,以通过安装座410带动轴流风叶420靠近或远离出风口121,也就是,安装座410具有带动轴流风叶420向上(向下)移动到出风口121的散风位置,以及向下(向上)移动到远离出风口121的收容位置。当安装座410带动轴流风叶420移动到所述散风位置时,轴流风叶420对出风空气进行分散,实现无风感。当安装座410带动轴流风叶420移回到所述收容位置时,出风口121显露出来,出风空气直接通过出风口121向室内吹出,实现常规出风。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空调器10的出风口121设置散风组件400,散风组件400包括安装座410,以及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座410上的轴流风叶420,并将安装座410沿上下向可移动地安装在壳体100内,以使得安装座410具有带动轴流风叶420移动到出风口121的散风位置,以及移动到远离出风口121的收容位置。当用户需要无风感模式时,则利用安装座410将轴流风叶420移动到所述散风位置,从而,自出风口121吹出的出风空气可驱动轴流风叶420旋转,一方面,轴流风叶420将强劲的出风空气打散,降低风速,使得出风空气变得柔和,实现无风感;另一方面,多个轴流风叶420驱动气流持续沿其轴向流动,从而使得出风口121持续吹出较为柔和的出风空气,有效增大出风量,进而提高空调器10的制冷/热能力。当用户需要常规出风模式时,则利用安装座410将轴流风叶420移回到所述收容位置,使得出风口121显露出来,出风空气可直接通过出风口121并进入室内环境。
请参阅图1至图3,基于上述实施例,对于轴流风叶420的具体结构,轴流风叶420包括轮毂421,以及沿轮毂421的环周依次排布的多个叶片422;其中,轮毂421与安装座410转动连接,叶片422具有面向换热器300的迎风面和面向出风口121的出风面,所述迎风面与轴流风叶420的旋转平面所成的夹角大致为20°~60°(例如,25°、35°、45°或55°等),在轴流风叶420旋转时,轴流风叶420能够驱动气流沿其轴向吹出。至于轴流风叶420的数量,则不设限定,轴流风叶42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请参阅图1,在此,散风组件400包括一个轴流风叶420,该轴流风叶420应正对出风口121中心区域,以自出风口121中心向其周向均匀散风。由于该轴流风叶420转动安装在安装座410上,因此,轴流风叶420可通过风道的出风空气驱动旋转,无需电机驱动,如此可减小耗电成本,也可避免由电机工作而产生噪音。当然,如果需要较远的送风距离,则轴流风叶420可以通过电机驱动。例如,请参阅图4,散风组件400包括与轴流风叶420连接的第二电机430b,轴流风叶420通过第二电机430b驱动旋转。如此可产生较强大的驱动力,打散出风空气的效果明显,还可延长送风距离。
请参阅图5至图7,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散风组件400包括多个轴流风叶420,多个轴流风叶420呈阵列状排布在安装座410上,只要能够从出风口121各方位向外均匀散风即可。由于该多个轴流风叶420转动安装在安装座410上,每一轴流风叶420均可以都通过出风气流驱动旋转。或者,每一轴流风叶420对应与一个第二电机430b连接,以通过对应的第二电机430b驱动旋转,但是,这样会相应增加第二电机430b的耗电成本和由第二电机430b产生的噪音。为改善这个问题,可增加联动结构带动多个轴流风叶420转动,以减少第二电机430b的使用数量。
在此优选,散风组件400还包括第二电机430b,以及连接第二电机430b和多个轴流风叶420的联动结构(未图示),第二电机430b通过所述联动结构驱动多个轴流风叶420同步转动。显然,这样只需要较少甚至一个第二电机430b,即可驱动多个轴流风叶420同步转动,第二电机430b的耗电成本和由第二电机430b产生的噪音得到有效控制。
至于所述联动结构的类型,在机械传动领域较为常见,在设计选型时,可结合多个轴流风叶420的旋转方式进行相应设计。所述联动结构可驱动相邻的两个轴流风叶420反向旋转,例如,每一轴流风叶420具有转轴,所述联动结构包括安装在所述转轴上的齿轮,相邻的两个轴流风叶420通过齿轮啮合连接,当这两个轴流风叶420中任意一个轴流风叶420旋转时,可带动另一轴流风叶420反向旋转。所述联动结构还可驱动相邻的两个轴流风叶420同向旋转,例如,每一轴流风叶420具有转轴,所述联动结构包括安装在所述转轴上的齿轮,相邻的两个轴流风叶420上的齿轮通过齿链连接,当这两个轴流风叶420中任意一个轴流风叶420旋转时,可带动另一轴流风叶420同向旋转。
请参阅图5至图7,基于上述实施例,对于安装座410的安装位置,可以安装在壳体110的内侧或者外侧。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座410沿上下向可移动地安装在壳体110的内侧,以使得安装座410可带动轴流风叶420移动至风道130与出风口121之间,或从风道130与出风口121之间撤离。例如,安装座410可以滑动安装在前面板120内板面,也可以滑动安装在壳体100的内部构件(如内框、风道组件600上)。也就是说,轴流风叶420整体位于壳体100内部,当轴流风叶420处于收容位置时,其整体隐藏在壳体100内部,不至于影响到空调器10的整体外观效果。
对于壳体100内供安装座410安装的具体结构,可在壳体100内部设置安装架(未图示),所述安装座410沿所述空调器的上下向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该安装架可有效增强散风组件安装的稳定性,减少散风组件发生晃动。至于所述安装架的固定位置,依据壳体的不同形状构造进行相应设计安装。例如,对于呈方形设计的壳体100(即壳体的沿垂直于其高度方向的截面呈方形设置),壳体100包括底盘、前面板120、背板110,以及侧板,可将所述安装架安装在所述底盘,或者所述安装架安装在所述前面板120,所述安装架安装在所述背板110,所述安装架安装在所述侧板。对于呈圆形或椭圆形,或者半方形、半圆形的壳体100(即壳体的沿垂直于其高度方向的截面呈圆形或椭圆形,或者半方形、半圆形设置),壳体100包括底盘、前面板120、背板110,可将所述安装架安装在所述底盘,或者所述安装架安装在所述前面板120,或者所述安装架安装在所述背板110。至于安装架的不设具体结构限定,可依据其固定位置做相应设计。
此外,还可直接将所述安装座410沿所述空调器的上下向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前面板120上,如此可无需额外设置安装架,节简壳体100内部构件。只是这种设计方式,需要求前面板120具有较佳的强度,以确保散风组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同样地,对于呈方形设计的壳体100(即壳体的沿垂直于其高度方向的截面呈方形设置),壳体100包括底盘、前面板120、背板110,以及侧板,可将安装座410安装在所述底盘,或者安装座410安装在所述前面板120,安装座410安装在所述背板110,或者安装座410安装在所述侧板。对于呈圆形或椭圆形,或者半方形、半圆形的壳体100(即壳体的沿垂直于其高度方向的截面呈圆形或椭圆形,或者半方形、半圆形设置),壳体100包括底盘、前面板120、背板110,可安装座410安装在所述底盘,或者安装座410安装在所述前面板120,或者安装座410安装在所述背板110。
对于安装座410的驱动方式,可以是用户手动拉动,也可以是电动驱动,并不设具体限定。在此为便于控制安装座410,优选地,散风组件400包括安装在壳体100内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安装座410连接,以驱动安装座410移动。通过所述驱动装置驱动安装座410移动,无需用户自己手动操作,操作相对简单。
请参阅图8至图10,在此,安装座410的两相对侧设有沿上下向延伸的齿条411a;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分别与两个齿条411a一一对应啮合的齿轮440、以及与齿轮440连接的第一电机430a,在第一电机430a驱动齿轮440转动时,由齿轮440带动安装座410移动。
具体地,安装座410包括安装支架411,以及设置在安装支架411上端的安装筒412。其中,安装筒412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用以供轴流风叶420安装,安装筒412可将出风空气聚集向前吹出,延长送风距离。安装支架411可滑动安装在壳体100内部结构(如内框、风道组件),安装支架411的两侧设有沿上下向延伸的齿条411a。齿轮44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齿轮440分别安装在壳体100的两个侧板上,并分别与安装支架411的两个齿条411a啮合。从而,在第一电机430a驱动齿轮440转动时,由齿轮440带动齿条411a移动,进而带动安装座410移动。
请参阅图11至图12,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安装座410沿上下向移动地安装在壳体110的外侧,以使得安装座410可带动轴流风叶420将出风口121遮盖或打开。例如,安装座410滑动安装在前面板120外板面。也就是说,轴流风叶420整体位于壳体100外部,如此可方便用户对轴流风叶420进行清洗或者更换,必要时,还可将轴流风叶420拆卸下来。由于轴流风叶420整体位于壳体100外部,从而可对轴流风叶420的叶片进行相应的装饰设计(如形状、图案、或色彩等),从而在轴流风叶420旋转时,可起到装饰效果(类似于玩具风车),进而使得空调器10整机可装饰室内格局。对于安装座410的驱动方式,可以是用户手动拉动,也可以是电动驱动,其电动驱动方式可参阅前述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8至图10,基于上述任意一实施例,空调器10还包括安装在出风口121处的横百叶500a和纵百叶500b,其中,对于横百叶500a而言,该横百叶500a沿空调器的宽度方向延伸,该横百叶500a可向上偏斜或向下偏斜,横百叶500a也可固定安装在出风口121处,可转动地安装在该出风口121处。对于纵百叶500b而言,纵百叶500b沿空调器的高度方向延伸,可向左或向右偏斜,纵百叶500b也可固定安装在出风口121处,或者可转动地安装在该出风口121处。通过设计横百叶500a和纵百叶500b的偏斜角度,可相应调节出风口121处出风角度。
在此优选,横百叶500a和纵百叶500b可转动地安装在该出风口121处。当横百叶500a沿上下向摆动时,可将出风空气向上或向下吹出。当纵百叶500b沿左右向摆动时,可将出风空气向左或向右吹出。横百叶500a和纵百叶500b通过联动结构连接,以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横百叶500a和纵百叶500b中的任意一者摆动时,带动另一者同步摆动,如此可减少减少驱动结构的设计,有利于节约成本。当所述空调器10开启无风感模式时,仅需轴流风叶420旋转即可使得出风变得柔和,无需关闭横百叶500a或纵百叶500b,柔和的出风空气可直接通过出风口121,从而使得无风感的出风量较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出风口及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的风道;
风机,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风道内;以及
散风组件,所述散风组件包括安装座,以及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的轴流风叶,所述安装座沿所述空调器的上下向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以带动所述轴流风叶靠近或远离所述出风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座沿所述空调器的上下向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盘、前面板、背板,以及侧板;所述安装支架安装在所述底盘,或者所述安装支架安装在所述前面板,或者所述安装支架安装在所述背板,或者所述安装支架安装在所述侧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盘、前面板以及背板,所述安装支架安装在所述底盘,或者所述安装支架安装在所述前面板,或者所述安装支架安装在所述背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沿所述空调器的上下向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侧,以使得所述安装座可带动轴流风叶移动至所述风道与所述出风口之间,或从所述风道与所述出风口之间撤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盘、前面板、背板,以及侧板;所述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底盘,或者所述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前面板,或者所述安装座安装在所述背板,或者所述安装座安装在所述侧板。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盘、前面板以及背板,所述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底盘,或者所述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前面板,或者所述安装座安装在所述背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沿上下向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外侧,以使得所述安装座可带动轴流风叶将所述出风口遮盖或打开。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风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安装座连接,以驱动所述安装座上下移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的两相对侧设有沿上下向延伸的齿条;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分别与两个所述齿条一一对应啮合的齿轮、以及与所述齿轮连接的第一电机,在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齿轮转动时,由所述齿轮带动所述安装座移动。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流风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轴流风叶呈阵列状排布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散风组件还包括第二电机、以及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和多个所述轴流风叶的联动结构,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联动结构驱动多个所述轴流风叶同步转动;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出风口处的横百叶和纵百叶,所述横百叶和纵百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出风口。
12.如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为离心风机或者轴流风机或贯流风机。
13.如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为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或者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或者窗机,或者移动空调器,或者天花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431674.7U CN208671178U (zh) | 2018-08-31 | 2018-08-31 | 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431674.7U CN208671178U (zh) | 2018-08-31 | 2018-08-31 | 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671178U true CN208671178U (zh) | 2019-03-29 |
Family
ID=65841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431674.7U Active CN208671178U (zh) | 2018-08-31 | 2018-08-31 | 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67117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96991A (zh) * | 2020-05-08 | 2020-07-10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
2018
- 2018-08-31 CN CN201821431674.7U patent/CN20867117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96991A (zh) * | 2020-05-08 | 2020-07-10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116174U (zh) | 立式空调 | |
CN106287987B (zh) |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 |
CN203478553U (zh) | 空调器导风摆叶装配结构 | |
CN207081084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04629846U (zh) | 空调器室外机 | |
CN103162353A (zh) | 空调器 | |
CN104515284A (zh) | 具有旋转出风结构的空调器 | |
CN208671174U (zh) | 空调器 | |
CN106196286A (zh) | 柜式空调及混风方法 | |
CN104110730A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109026785A (zh) | 风机组件及空调器 | |
CN208936310U (zh) | 空调器 | |
CN203605323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209558537U (zh) |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05402811A (zh) | 风管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08779562U (zh) |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 |
CN208059072U (zh) |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 |
CN208671178U (zh) | 空调器 | |
CN208765087U (zh) | 空调器 | |
CN208108315U (zh) | 空调柜机 | |
CN207945740U (zh) |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 |
CN208669661U (zh) | 风机组件及空调器 | |
CN106123265B (zh) | 柜式空调室内机及混风方法 | |
CN210118845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02835582U (zh) | 空调器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