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45740U -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45740U
CN207945740U CN201820383974.6U CN201820383974U CN207945740U CN 207945740 U CN207945740 U CN 207945740U CN 201820383974 U CN201820383974 U CN 201820383974U CN 207945740 U CN207945740 U CN 2079457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axial
air port
cabi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8397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先送
蔡序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8397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457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457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457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柜机及空调器,其中,所述空调柜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一风口、第二风口、以及连通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换热风道,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均设置于壳体的前部,且第一风口位于所述第二风口的上方;以及风机组件,安装于第一风口或第二风口处,所述风机组件包括呈对旋设置的第一轴流风轮和第二轴流风轮。本实用新型空调柜机,不仅出风量大、出风速度大、送风距离远;而且还可实现有效地反向送风,具有丰富的送风方式,从而可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空调柜机一般采用离心风机送风,但当室内空间较大时,离心风机的送风距离仍然不足;而且,单个离心风机基本只能实现单向送风,送风方式不够丰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柜机,旨在解决现有空调柜机送风距离不够远、且送风方式不够丰富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柜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一风口、第二风口、以及连通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的换热风道,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前部,且所述第一风口位于所述第二风口的上方;以及
风机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风口或所述第二风口处,所述风机组件包括呈对旋设置的第一轴流风轮和第二轴流风轮;
其中,当所述风机组件朝第一方向送风,所述第一风口出风,所述第二风口进风;当所述风机组件朝第二方向送风,所述第一风口进风,所述第二风口出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方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风机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风口处;
所述空调柜机还包括风道蜗壳,所述风道蜗壳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风道、及由所述第一风道向所述壳体的前部延伸引出的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的风门朝向所述空调柜机的室内换热器设置,所述第二风道的风门与所述第二风口对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风道在靠近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的连通处呈渐缩设置。
优选地,所述空调柜机还包括风机安装板,所述风机安装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风机安装板上开设有贯穿所述风机安装板的风机安装孔,所述风机组件安装于所述风机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风机组件与所述风机安装板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风机组件还包括两端敞口的壳罩,所述壳罩的一敞口与所述第一风口或所述第二风口对接;
所述壳罩包括第一壳罩以及与所述第一壳罩拼接的第二壳罩,所述第一轴流风轮设于所述第一壳罩,所述第二轴流风轮设于所述第二壳罩。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罩的外壳壁凸设有呈环形设置的连接板,所述第二壳罩的外壳壁上凸设有连接耳,所述风机安装板夹设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连接耳之间。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体及与所述前壳体拼接的后壳体,所述风机安装板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所述风机安装板的左右侧缘分别连接于所述前壳体与所述后壳体的左右拼接缝处。
优选地,所述风机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风口处;
所述空调柜机的室内换热器面对所述风机组件设置,且所述空调柜机的室内换热器自所述壳体内后上方向下、向前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风机组件还包括第三轴流风轮,所述第三轴流风轮与所述第一轴流风轮和所述第二轴流风轮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一轴流风轮、所述第二轴流风轮以及所述第三轴流风轮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或者,所述第三轴流风轮、所述第一轴流风轮以及所述第二轴流风轮由内而外依次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柜机。所述空调柜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一风口、第二风口、以及连通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的、且呈上下方向延伸的换热风道,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前部,且所述第一风口位于所述第二风口的上方;以及
风机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风口或所述第二风口处,所述风机组件包括呈对旋设置的第一轴流风轮和第二轴流风轮;
其中,当所述风机组件朝第一方向送风,所述第一风口出风,所述第二风口进风;当所述风机组件朝第二方向送风,所述第一风口进风,所述第二风口出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空调柜机,通过设置呈对旋设置的第一轴流风轮和第二轴流风轮来驱动空气流动,不仅可以使空气柜机出风量大、出风速度大、送风距离远,从而可有效提高客厅等空间范围大的房间的送风舒适性;而且,还可通过改变第一轴流风轮和第二轴流风轮的旋转方向,可以有效地实现反向送风,从而可以丰富空调柜机的送风方式,从而可提高用户体验。此外,通过将风机组件设置在第一风口或第二风口,可使风机组件送出的风直接送入室内,从而可进一步增大空调柜机的送风距离,或者可将室内空气直接吸入换热风道,从而可增大进风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柜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空调柜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空调柜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风道蜗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风机组件装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风机组件装配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3中风机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6中第一壳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6中第二壳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柜机,上出风、下进风状态时的空气循环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柜机,上进风、下出风状态时的空气循环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空调柜机 235 定位耳
10 壳体 2351 定位凹槽
11 第一风口 236 连接筒
12 第二风口 25 第一支架
13 换热风道 26 第一电机
14 前壳体 27 第二支架
15 后壳体 28 第二电机
20 风机组件 30 室内换热器
21 第一轴流风轮 40 风道蜗壳
22 第二轴流风轮 41 第一风道
23 壳罩 42 第二风道
231 第一壳罩 50 风机安装板
232 第二壳罩 51 风机安装孔
233 连接板 52 定位过孔
2331 定位凸部 53 凸凹加强结构
234 连接耳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柜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2所示,所述空调柜机100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第一风口11、第二风口12、以及连通第一风口11和第二风口12的换热风道13,所述第一风口11和第二风口12均设置于壳体10的前部,且所述第一风口11位于第二风口12的上方;以及
风机组件20,安装于第一风口11或第二风口12处,所述风机组件20包括呈对旋设置的第一轴流风轮21和第二轴流风轮22;
其中,当所述风机组件20朝第一方向送风,所述第一风口11出风,所述第二风口12进风;当所述风机组件20朝第二方向送风,所述第一风口11进风,所述第二风口12出风;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方向相反。
不失一般性,所述空调柜机100还包括室内换热器30,所述室内换热器30设于所述换热风道内。在具体实施例中,为了增大所述室内换热器30的换热面积,所述室内换热器30一般呈倾斜设置。所述风机组件20还包括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轴流风轮21和第二轴流风轮22转动。
具体的,所述风机组件20通常安装于壳体10内,即所述第一轴流风轮21和第二轴流风轮22均设于换热风道13内,所述第一轴流风轮21和第二轴流风轮22沿轴向相邻设置,所述第一轴流风轮21的扇叶的弯曲方向与第二轴流风轮22的扇叶的弯曲方向相反,且所述第一轴流风轮21的旋转方向与第二轴流风轮22的旋转方向相反。比如,在本实施例中,若第一轴流风轮21顺时针旋转,则第二轴流风轮22逆时针旋转,此时,所述风机组件20朝第一方向送风,即室内空气从第二风口12进入换热风道13,经换热后,换热后气体,从第一风口11送入室内;若第一轴流风轮21逆时针旋转,则第二轴流风轮22顺时针旋转,此时,所述风机组件20朝第二方向送风,即室内空气从第一风口11进入换热风道13,经换热后,换热后气体,从第二风口12送入室内。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通过调整第一轴流风轮21和第二轴流风轮22的扇叶的弯曲方向,也可使得:当第一轴流风轮21逆时针旋转、第二轴流风轮22顺时针旋转时,所述风机组件20朝第一方向送风;当第一轴流风轮21顺时针旋转、第二轴流风轮22逆时针旋转时,所述风机组件20朝第二方向送风。通过设置呈对旋设置的第一轴流风轮21和第二轴流风轮22,可以增大风机组件20的出风量和送风距离,从而可增大空调柜机100的出风量和送风距离,从而可有效提高客厅等空间范围大的房间的送风舒适性。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空调柜机100至少具有以下几种工作模式中的一种:
1)上出风制热模式:如图11所示,风机组件20朝第一方向送风,在风机组件20的驱动下,室内空气从第二风口12进入换热风道13,经室内换热器30加热后,热风从第一风口11送入室内。此模式下,空调柜机100出风量大、出风速度大、可快速制热、且噪音小,同时,可远距离送风,提高远离室内柜机100区域的舒适性,脚适用于客厅等空间范围大的房间
2)下出风制热模式:如图12所示,第一轴流风轮21和第二轴流风轮22反向旋转,风机组件20朝第二方向送风,在风机组件20的驱动下,室内空气从第一风口11进入换热风道13,经室内换热器30加热后,热风从第二风口12送入室内。此模式下,经验证,同转速下,风机组件20的送风风量不低于风机组件20朝第一方向送风时的70%,且热风从空调柜机100的下部(即第二风口12)送入室内后,热风上升,从而可有效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3)上出风制冷模式:如图11所示,风机组件20朝第一方向送风,在风机组件20的驱动下,室内空气从第二风口12进入换热风道13,经室内换热器30制冷后,冷风从第一风口11送入室内。此模式下,空调柜机100出风量大、出风速度大、送风距离远、且噪音小,可有效提高客厅等空间范围大的房间的送风舒适性;而且,冷风从空调柜机100的上部(第一风口11)送入室内后,冷风下降,从而可有效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4)下出风制冷模式:如图12所示,第一轴流风轮21和第二轴流风轮22反向旋转,风机组件20朝第二方向送风,在风机组件20的驱动下,室内空气从第一风口11进入换热风道13,经室内换热器30制冷后,冷风从第二风口12送入室内。此模式下,经验证,同转速下,风机组件20的送风风量不低于风机组件20朝第一方向送风时的70%;此模式的适用性不强,但也可根据特殊需求而选择该模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合理的选用上述工作模式。
本实用新型空调柜机100,通过设置呈对旋设置的第一轴流风轮21和第二轴流风轮22来驱动空气流动,不仅可以使空气柜机100出风量大、出风速度大、送风距离远、且噪音小,从而可有效提高客厅等空间范围大的房间的送风舒适性;而且,还可通过改变第一轴流风轮21和第二轴流风轮22的旋转方向,可以有效地实现双向送风,从而可以丰富空调柜机100的送风方式,以提高用户体验。
其次,通常情况下,所述空调柜机100的前部一般呈面向用户放置,本实用新型空调柜机100通过将第一风口11和第二风口12设置于空调柜机100的前部,并将所述第一风口11设于第二风口12的上方,可有效加速用户处空气的流通,从而可有效地提高空气柜机100的送风舒适性,可大大提高用户体验。
此外,通过将风机组件20设置在第一风口11或第二风口12,可使风机组件20送出的风直接送入室内,从而可进一步增大空调柜机100的送风距离,或者可将室内空气直接吸入换热风道13,从而可增大进风量。
通常情况下,一般将所述第一风口11设置为常出风口,将第二风口12设置为常进风口。具体实施例中,将所述风机组件20安装于所述第一风口12,即是说所述风机组件20设于壳体10内的上部;如此,当第一风口11设置为出风口,可进一步增大空调柜机100的送风距离。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空调柜机100通常为圆形柜机或矩形柜机,当然,所述空调柜机100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
进一步地,如图1至4所示,所述空调柜机100还包括风道蜗壳40,所述风道蜗壳40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风道41、及由第一风道41向壳体10的前部延伸引出的第二风道42,第一风道41的风门朝向空调柜机100的室内换热器设置,所述第二风道42的风门与第二风口12对接。如此,可实现气流在换热风道内的转向。同时,将第一风道41的风门朝向空调柜机100的室内换热器设置,可有效提高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1至4所示,所述第一风道41在靠近第一风道41与第二风道42的连通处呈渐缩设置。如此,可减少气流在转向时的流动损失。
进一步地,如图2至8所示,所述空调柜机100还包括风机安装板50,所述风机安装板50固定安装于壳体10内,且所述风机安装板50上开设有贯穿风机安装板50的风机安装孔51,所述风机组件20安装于风机安装孔51。如此,可将风机组件20安装于壳体10内。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组件20与风机安装板50可拆卸连接,以将风机组件20安装于风机安装孔51。如此,可便于风机组件20的安装和更换。
具体的,如图1至12所示,所述风机组件20还包括两端敞口的壳罩23,所述壳罩23的一敞口与第一风口11对接。当然,当所述风机组件20安装于第二风口12处时,所述壳罩23的一敞口应与第二风口12连通。
进一步地,如图2至8所示,所述壳罩23包括第一壳罩231以及与第一壳罩231拼接的第二壳罩232,所述第一轴流风轮21设于第一壳罩231内,第二轴流风轮22设于第二壳罩232。
如此,通过将壳罩23分设为相互拼接的第一壳罩231和第二壳罩232,并将第一轴流风轮21、第二轴流风轮22分别设于第一壳罩231、第二壳罩232内,可便于风机组件20的拆装和维护。
具体而言,如图2至8所示,所述风机组件20还包括第一支架25和第一电机26,所述第一支架25固定连接于第一壳罩231内,所述第一电机26固定于第一支架25,所述第一轴流风轮21固定安装于第一电机26的转轴。如此,通过在第一壳罩231的内壁面设置第一支架25,以安装第一电机26和第一轴流风轮21,可使得风机组件20的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同理,如图2至8所示,所述风机组件20还包括第二支架27和第二电机28,所述第二支架27固定连接于第二壳罩232,所述第二电机28固定于第二支架27,所述第二轴流风轮22固定于第二电机28的转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26和第二电机28均为内转子电机,且所述第一电机26位于所述第一轴流风轮21的远离第二轴流风轮22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机28位于所述第二轴流风轮22的远离第一轴流风轮21的一侧,以使得第一轴流风轮21和第二轴流风轮22之间无阻碍。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26和第二电机28也可以设置为外转子电机,相应结构也随之做适应性改变,在此不必一一赘述。
进一步地,如图2至8所示,所述第一壳罩231的外壳壁设有呈环形设置的连接板233,所述第二壳罩232的外壳壁上凸设有连接耳234,所述风机安装板50夹接于连接板233与连接耳234之间。
如此,可实现将风机组件20可拆卸连接于风机安装板50上。同时,与壳罩23分设为相互拼接的第一壳罩231和第二壳罩232的这一结构相结合,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此外,通过在第一壳罩231的外周设置连接板233、在第二壳罩232的外壳壁上设置连接耳234,可便于第一壳罩231与第二壳罩232、风机安装板50之间的连接、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至10所示,可通过紧固件(图未示),比如螺钉、螺栓等,将连接板233、风机安装板50以及连接耳234连接在一起。当然,也可通过卡扣结构连接连接板233、风机安装板50以及连接耳234。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至9所示,所述连接板233通过连接筒236与第一壳罩231的外壳壁连接,具体而言,所述连接筒236套设于第一壳罩231的外周,且所述连接筒236的一端连接连接板233的内环端,所述连接筒236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壳罩231远离第二壳罩232的敞口端。当然,也可不必设置连接筒236,而直接将连接板233的内环端连接(比如焊接、一体铸造等)于第一壳罩231的外壳壁上。
进一步地,如图5至10所示,所述连接板233上凸设有定位凸部2331,所述风机安装板50上对应设置有定位过孔52,所述第二壳罩232的外壳壁上凸设有定位耳235,所述定位耳235上设置有与定位凸部2331配合的定位凹槽2351,所述定位凸部2331穿过定位过孔52而插设于定位凹槽2351。
如此,可便于所述连接板233与连接耳234的对位,从而可便于安装第一壳罩231和第二壳罩232。
进一步地,如图1至3所示,所述壳体10包括前壳体14及与前壳体14拼接的后壳体15,所述风机安装板50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所述风机安装板50的左右侧缘分别连接于前壳体14与后壳体15的左右拼接缝处。
如此,可增强风机安装板50与壳体10之间的安装稳定性和牢固性,从而可增强风机组件20的安装稳定性和牢固性。
进一步地,如图1至3所示,所述风机安装板50与后壳体15围合成所述换热风道13的中间段。如此,可简化空调柜机100的结构,降低空调柜机100的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所述风机安装板50上还设有凸凹加强结构53,从而可增加风机安装板50结构强度。所述凸凹加强结构53可以设置为设于所述风机安装板50上的条形凸筋或条形凹槽。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空调柜机100的室内换热器30面对风机组件20设置,所述空调柜机100的室内换热器30倾斜设置,且所述空调柜机100的室内换热器30自壳体10内后上方向下、向前倾斜设置,也就是说所述空调柜机100的室内换热器30的上端靠近壳体10的背部设置,其下端的靠近壳体10的前部设置。
如此,可合理利用壳体10内空间,以进一步增大空调柜机100的室内换热器30的换热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组件20还包括第三轴流风轮(图未示),第三轴流风轮与第一轴流风轮21和第二轴流风轮22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轴流风轮21、第二轴流风轮22以及第三轴流风轮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或者,所述第三轴流风轮、第一轴流风轮21以及第二轴流风轮22由内而外依次设置。如此,通过设置第三轴流风轮,进一步提升了风机组件20的可调节性,也可增强所述风机组件20的送风能力。
具体的,第三轴流风轮可通过独立的电机驱动,从而与第一轴流风轮21及第二轴流风轮22之间形成更多的配合方式;或者第三轴流风轮设为静叶风轮通过风道气流的带动下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一轴流风轮21、第二轴流风轮22以及第三轴流风轮由内而外依次设置。如此,当第一风口11出风时,所述第三轴流风轮可对气流起到进一步分散的作用,有利于实现空调柜机100的无风感性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和空调柜机,该空调柜机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一风口、第二风口、以及连通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换热风道,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前部,且所述第一风口位于所述第二风口的上方;以及
风机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风口或所述第二风口处,所述风机组件包括呈对旋设置的第一轴流风轮和第二轴流风轮;
其中,当所述风机组件朝第一方向送风,所述第一风口出风,所述第二风口进风;当所述风机组件朝第二方向送风,所述第一风口进风,所述第二风口出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方向相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风口处;
所述空调柜机还包括风道蜗壳,所述风道蜗壳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风道、及由所述第一风道向所述壳体的前部延伸引出的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的风门朝向所述空调柜机的室内换热器设置,所述第二风道的风门与所述第二风口对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在靠近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的连通处呈渐缩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柜机还包括风机安装板,所述风机安装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风机安装板上开设有贯穿所述风机安装板的风机安装孔,所述风机组件安装于所述风机安装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与所述风机安装板可拆卸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还包括两端敞口的壳罩,所述壳罩的一敞口与所述第一风口或所述第二风口对接;
所述壳罩包括第一壳罩以及与所述第一壳罩拼接的第二壳罩,所述第一轴流风轮设于所述第一壳罩,所述第二轴流风轮设于所述第二壳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罩的外壳壁凸设有呈环形设置的连接板,所述第二壳罩的外壳壁上凸设有连接耳,所述风机安装板夹设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连接耳之间。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体及与所述前壳体拼接的后壳体,所述风机安装板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所述风机安装板的左右侧缘分别连接于所述前壳体与所述后壳体的左右拼接缝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风口处;
所述空调柜机的室内换热器面对所述风机组件设置,且所述空调柜机的室内换热器自所述壳体内后上方向下、向前倾斜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还包括第三轴流风轮,所述第三轴流风轮与所述第一轴流风轮和所述第二轴流风轮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一轴流风轮、所述第二轴流风轮以及所述第三轴流风轮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或者,所述第三轴流风轮、所述第一轴流风轮以及所述第二轴流风轮由内而外依次设置。
1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柜机。
CN201820383974.6U 2018-03-20 2018-03-20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Active CN2079457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83974.6U CN207945740U (zh) 2018-03-20 2018-03-20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83974.6U CN207945740U (zh) 2018-03-20 2018-03-20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45740U true CN207945740U (zh) 2018-10-09

Family

ID=63697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83974.6U Active CN207945740U (zh) 2018-03-20 2018-03-20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4574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20077A (zh) * 2018-11-15 2019-03-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27244A (zh) * 2019-03-29 2019-05-3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3513787A (zh) * 2021-07-08 2021-10-19 美的集团武汉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风管机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20077A (zh) * 2018-11-15 2019-03-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098408A1 (zh) * 2018-11-15 2020-05-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27244A (zh) * 2019-03-29 2019-05-3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3513787A (zh) * 2021-07-08 2021-10-19 美的集团武汉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风管机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23064B2 (ja) 空気調和機
CN207945740U (zh)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CN109323333B (zh) 空调室内机
CN106403051B (zh)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208059072U (zh)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CN104676747A (zh) 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6403050A (zh)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208011894U (zh) 空调柜机、空调器
CN103162353A (zh) 空调器
JP2005249328A (ja)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CN208011892U (zh) 空调柜机、空调器
CN204678510U (zh) 窗机空调
CN108644905A (zh) 出风风道结构和空调器
CN205717525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6478737U (zh) 一种换新风空调器
CN109026785A (zh) 风机组件及空调器
CN205481331U (zh) 轴流柜机
CN105222224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08779562U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CN208059075U (zh) 立式空调器
CN109556180A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8317605A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挂机
JP6895160B2 (ja) 空調装置
CN209689052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6705230A (zh) 一种换新风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