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65520U - 一种防空蚀的舵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空蚀的舵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65520U
CN208665520U CN201821281611.8U CN201821281611U CN208665520U CN 208665520 U CN208665520 U CN 208665520U CN 201821281611 U CN201821281611 U CN 201821281611U CN 208665520 U CN208665520 U CN 2086655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dder blade
fairing
blade body
line style
cavitation preven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8161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果
徐强
胡胜谦
刘靖峤
翁欢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708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Original Assignee
708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708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filed Critical 708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to CN20182128161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655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655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655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Hydraulic Turb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空蚀的舵叶,包括:舵叶体和流线体,所述舵叶体底部表面与所述流线体顶部表面均为平面,所述舵叶体底部表面与所述流线体顶部表面连接,所述舵叶体底部表面的线型与所述流线体的线型相匹配。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减少舵叶底部的空泡现象,有效地避免了舵叶结构被空蚀。

Description

一种防空蚀的舵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空蚀的舵叶。
背景技术
以往的船舶设计中,船舶尾部的螺旋桨和舵叶的布置应尽量不超过船体基线,避免船舶航行中、坐墩时等情况下桨叶和舵叶因磕碰而损坏;同时舵叶布置于螺旋桨产生的尾流区域内,能够有效为船舶提供转向力矩。
目前随着船舶的大型化,船舶尾部配备的螺旋桨直径越来越大,而船舶尾部线型空间有限,尺寸大的螺旋桨无奈之下只能超基线布置,使得螺旋桨产生的尾流无法全部作用于舵叶,而且使得舵叶底部处于了螺旋桨尾流的中间区域。
但是传统的舵叶下表面为平面,舵叶两侧的线型在舵叶下表面处形成突变,使得舵叶下表面在螺旋桨尾流中间区域极易产生空泡现象,对舵叶底部的结构极为不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舵叶在螺旋桨尾流中间区域极易产生空泡现象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防止舵叶底部在螺旋桨尾流中间区域极易产生空泡现象的防空蚀的舵叶。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空蚀的舵叶,包括:舵叶体和流线体,所述舵叶体底部表面与所述流线体顶部表面均为平面,所述舵叶体底部表面与所述流线体顶部表面连接,所述舵叶体底部表面的线型与所述流线体的线型相匹配,所述流线体的线型由所述舵叶体底部表面的线型的一半绕所述舵叶体底部表面的中心线旋转180°形成。
上述的防空蚀的舵叶,其中,所述舵叶体和所述流线体的前侧设有螺旋桨,所述螺旋桨超船体基线设置。
上述的防空蚀的舵叶,其中,所述舵叶体顶部表面为平面。
上述的防空蚀的舵叶,其中,所述流线体底部表面呈流线型设置。
上述的防空蚀的舵叶,其中,所述流线体的各站位型线均呈180°半圆形设置。
上述的防空蚀的舵叶,其中,所述流线体的各站位型线的半径与所述舵叶体底部表面的线型的各站位型值相同。
上述的防空蚀的舵叶,其中,所述流线体顶部表面的线型的各站位型值与所述舵叶体底部表面的线型的各站位型值相同。
上述的防空蚀的舵叶,其中,所述舵叶体两侧的线型与所述流线体的型线光顺过渡。
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布置于桨叶超出船体基线的螺旋桨后侧,船体的螺旋桨在水下转动发出推力时,能够有效减少桨叶产生的尾流在舵叶体底部和流线体处产生的空泡现象,有效地避免了舵叶结构被空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空蚀的舵叶的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空蚀的舵叶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空蚀的舵叶中舵叶体顶部表面的型线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空蚀的舵叶中舵叶体底部表面的型线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空蚀的舵叶中舵叶体第一中间平面的型线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空蚀的舵叶中舵叶体第二中间平面的型线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空蚀的舵叶中舵叶体第三中间平面的型线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空蚀的舵叶中流线体的型线图;
附图中:21、舵叶体;22、流线体;23、舵叶体顶部表面;24、舵叶体底部表面;25、第一中间平面;26、第二中间平面;27、第三中间平面;29、舵叶体顶部表面的线型;30、舵叶体底部表面的线型;31、第一中间平面的线型;32、第二中间平面的线型;33、第三中间平面的线型;34、流线体的线型;35、流线体顶部表面;37、螺旋桨;38、船体基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空蚀的舵叶的布置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空蚀的舵叶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空蚀的舵叶中舵叶体顶部表面的型线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空蚀的舵叶中舵叶体底部表面的型线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空蚀的舵叶中舵叶体第一中间平面的型线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空蚀的舵叶中舵叶体第二中间平面的型线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空蚀的舵叶中舵叶体第三中间平面的型线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空蚀的舵叶中流线体的型线图,如图1至图8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防空蚀的舵叶,包括:舵叶体21和流线体22,舵叶体底部表面24与流线体顶部表面35均为平面,舵叶体底部表面24与流线体顶部表面35连接,舵叶体底部表面的线型30与流线体的线型34相匹配。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流线体的线型34由舵叶体底部表面的线型30的一半绕舵叶体底部表面24的中心线旋转180°形成。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舵叶体21和流线体22的前侧设有螺旋桨37,螺旋桨37超船体基线38设置。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至图8所示,舵叶体顶部表面23为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流线体22的底部表面呈流线型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流线体22的各站位的型线均呈180°半圆形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流线体22的各站位型线的半径与舵叶体底部表面的线型30的各站位型值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流线体顶部表面35的线型的各站位型值与舵叶体底部表面的线型30的各站位型值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舵叶体21两侧的线型与流线体的型线34光顺过渡。
本实用新型布置于桨叶超出船体基线38的螺旋桨37后侧,船体的螺旋桨37在水下转动发出推力时,能够有效减少桨叶产生的尾流在舵叶体21底部和流线体22处产生的空泡现象,有效地避免了舵叶结构被空蚀。
实施例:
优选的,舵叶体顶部表面23至舵叶体底部表面24之间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三中间平面27、第二中间平面26和第一中间平面25,第三中间平面27、第二中间平面26和第一中间平面25分别与舵叶体顶部表面23或舵叶体底部表面24平行设置。
图3、图4、图5、图6和图7中,从右至左依次设有第0站位线型、第站位线型、第站位线型、第1站位线型、第2站位线型、第3站位线型、第4站位线型、第5站位线型、第6站位线型、第7站位线型、第8站位线型、第9站位线型和第10站位线型。
舵叶剖面线型型值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防空蚀的舵叶,其特征在于,包括:舵叶体和流线体,所述舵叶体底部表面与所述流线体顶部表面均为平面,所述舵叶体底部表面与所述流线体顶部表面连接,所述舵叶体底部表面的线型与所述流线体的线型相匹配,所述流线体的线型由所述舵叶体底部表面的线型的一半绕所述舵叶体底部表面的中心线旋转180°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空蚀的舵叶,其特征在于,所述舵叶体和所述流线体的前侧设有螺旋桨,所述螺旋桨超船体基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空蚀的舵叶,其特征在于,所述舵叶体顶部表面为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空蚀的舵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线体底部表面呈流线型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空蚀的舵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线体的各站位型线均呈180°半圆形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防空蚀的舵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线体的各站位型线的半径与所述舵叶体底部表面的线型的各站位型值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防空蚀的舵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线体顶部表面的线型的各站位型值与所述舵叶体底部表面的线型的各站位型值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空蚀的舵叶,其特征在于,所述舵叶体两侧的线型与所述流线体的型线光顺过渡。
CN201821281611.8U 2018-08-09 2018-08-09 一种防空蚀的舵叶 Active CN2086655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81611.8U CN208665520U (zh) 2018-08-09 2018-08-09 一种防空蚀的舵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81611.8U CN208665520U (zh) 2018-08-09 2018-08-09 一种防空蚀的舵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65520U true CN208665520U (zh) 2019-03-29

Family

ID=65836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81611.8U Active CN208665520U (zh) 2018-08-09 2018-08-09 一种防空蚀的舵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655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21319B1 (ko) 선박용 노즐 프로펠러
CN101559828B (zh) 翼舵
CN104401475A (zh) 一种双桨船双涡尾鳍和尾轴系的组合结构
CN203958588U (zh) 一种吊舱推进装置
CN107428403A (zh) 船舶
JP2008201400A (ja) 波浪貫通型、螺旋翼推進、省エネ超高速、没水浮き双胴船
CN201062091Y (zh) 一种螺旋桨式喷水推进装置
CN208665520U (zh) 一种防空蚀的舵叶
CN110116781A (zh) 一种用于瘦小型船尾船舶的节能水翼
WO2011102103A1 (ja) ダクト付きスラスタ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船舶
CN204775948U (zh) 一种新型吊舱推进器外形
EP1507701B1 (en) Propeller shafts
CN102336247B (zh) 襟翼鱼尾鳍
CN204433016U (zh) 一种双桨船双涡尾鳍和尾轴系的组合结构
CN107200115B (zh) 舵构造和船的制作方法
JP6292551B2 (ja) 船舶用捩れ舵及び捩れ舵を装備した船舶
CN108438187A (zh) 一种泵喷推进式双隧道艉救援船
CN203975209U (zh) 一种舵上复合节能装置
CN205675182U (zh) 一种内旋双桨船舶的船艉结构
CN208344521U (zh) 一种混合对转吊舱推进系统
CN105730603A (zh) 一种内旋双桨船舶的船艉结构
JP4363795B2 (ja) 船舶用高揚力二枚舵システム
KR20110108696A (ko) 선박용 방향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선박
CN215944853U (zh) 一种新型船舶双舵装置
CN205440823U (zh) 对转桨前后桨桨毂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