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64866U - 控制臂衬套 - Google Patents

控制臂衬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64866U
CN208664866U CN201821347237.7U CN201821347237U CN208664866U CN 208664866 U CN208664866 U CN 208664866U CN 201821347237 U CN201821347237 U CN 201821347237U CN 208664866 U CN208664866 U CN 2086648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 thread
plug
inner sleeve
arm bush
control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4723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闵海军
范巍
班景能
毛利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izhong Automotiv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izhong Automotiv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izhong Automotiv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izhong Automotiv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4723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648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648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648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制臂衬套,其包括第一芯棒、第二芯棒、外套管和内套管,所述内套管安装在所述外套管内,所述第一芯棒和所述第二芯棒分别与所述内套管的两端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控制臂衬套的结构简单,通过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增强了两侧芯棒与内套管的连接,降低了衬套脱出的风险。其很好地满足了经济车型的安全要求和成本要求,必然能形成很强竞争力。

Description

控制臂衬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臂衬套。
背景技术
在汽车零配件领域中,控制臂衬套是用于连接控制臂与副车架的重要零件。图1为现有技术中控制臂衬套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控制臂衬套的爆炸图。如图1和图2所示,控制臂衬套10采用分体式衬套,所谓分体式是指芯棒并非一体成型,而是由两侧芯棒及内套管连接而成。其主要由芯棒11、外套管12、橡胶13和内套管14组成。
此衬套两侧芯棒通过过盈配合与内套管连接。这种衬套工艺简单,成本低。但这种分体式的结构连接不稳定,在车辆运行过程中,两侧芯棒有脱出的风险。
有鉴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于研制改进一种新的控制臂衬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控制臂衬套的结构连接不稳定,存在脱出风险的缺陷,提供一种控制臂衬套。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控制臂衬套,其特点在于,所述控制臂衬套包括第一芯棒、第二芯棒、外套管和内套管,所述内套管安装在所述外套管内,所述第一芯棒和所述第二芯棒分别与所述内套管的两端螺纹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套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一芯棒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与所述第一内螺纹相互匹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套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二芯棒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与所述第二内螺纹相互匹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外螺纹和所述第二外螺纹的螺纹方向相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外螺纹为右旋外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为左旋外螺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内螺纹为右旋内螺纹,所述第二内螺纹为左旋内螺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套管和所述内套管之间设置有橡胶。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控制臂衬套的结构简单,通过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增强了两侧芯棒与内套管的连接,降低了衬套脱出的风险。其很好地满足了经济车型的安全要求和成本要求,必然能形成很强竞争力。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的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控制臂衬套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控制臂衬套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臂衬套中第一芯棒、第二芯棒和内套管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控制臂衬套中内套管两端连接有第一芯棒、第二芯棒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控制臂衬套 10
芯棒 11
外套管 12
橡胶 13
内套管 14
第一芯棒 20
第二芯棒 30
第一内螺纹 141
第一外螺纹 21
第二内螺纹 142
第二外螺纹 31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现在将详细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在所有附图中将使用相同的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此外,尽管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术语可能是申请人按他或她的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在本文的描述的相关部分中说明。
此外,要求不仅仅通过所使用的实际术语,而是还要通过每个术语所蕴含的意义来理解本实用新型。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臂衬套中第一芯棒、第二芯棒和内套管之间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控制臂衬套中内套管两端连接有第一芯棒、第二芯棒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制臂衬套,其包括第一芯棒20、第二芯棒30、外套管12和内套管14,将内套管14安装在外套管12内,第一芯棒20和第二芯棒30分别与内套管14的两端螺纹连接。外套管12和内套管14之间设置有橡胶13。
优选地,内套管1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内螺纹141,第一芯棒20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外螺纹21,第一外螺纹21与第一内螺纹141相互匹配。同时,内套管14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内螺纹142,第二芯棒30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外螺纹31,第二外螺纹31与第二内螺纹142相互匹配。
进一步优选地,此处的第一外螺纹21和第二外螺纹31的螺纹方向相反。例如,第一外螺纹21优选为右旋外螺纹,第二外螺纹31优选为左旋外螺纹。相应地,第一内螺纹141优选为右旋内螺纹,第二内螺纹142优选为左旋内螺纹。
本实用新型控制臂衬套为了解决两侧芯棒脱出风险,采用了增强两侧芯棒与内套管连接强度的方式,即对两侧芯棒与内套管做设计改进。具体地说,在连接处增加螺纹,相比过盈配合,螺栓连接可靠性更高。同时两侧螺纹方向相反,如一端芯棒及内套管采用右旋螺纹,另一端则采用左旋螺纹。这样,在拧紧过程中,可以实现同时拧紧的功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控制臂衬套的结构简单,通过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增强了两侧芯棒与内套管的连接,降低了衬套脱出的风险。其很好地满足了经济车型的安全要求和成本要求,必然能形成很强竞争力。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作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控制臂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臂衬套包括第一芯棒、第二芯棒、外套管和内套管,所述内套管安装在所述外套管内,所述第一芯棒和所述第二芯棒分别与所述内套管的两端螺纹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臂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一芯棒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与所述第一内螺纹相互匹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臂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二芯棒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与所述第二内螺纹相互匹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臂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螺纹和所述第二外螺纹的螺纹方向相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臂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螺纹为右旋外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为左旋外螺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臂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螺纹为右旋内螺纹,所述第二内螺纹为左旋内螺纹。
7.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臂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和所述内套管之间设置有橡胶。
CN201821347237.7U 2018-08-21 2018-08-21 控制臂衬套 Active CN2086648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47237.7U CN208664866U (zh) 2018-08-21 2018-08-21 控制臂衬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47237.7U CN208664866U (zh) 2018-08-21 2018-08-21 控制臂衬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64866U true CN208664866U (zh) 2019-03-29

Family

ID=65839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47237.7U Active CN208664866U (zh) 2018-08-21 2018-08-21 控制臂衬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648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64866U (zh) 控制臂衬套
CN106678155A (zh) 一种组合螺栓
CN206458458U (zh) 一种随钻测量仪底部减震装置
CA2888290C (en) Superhigh torsional strength, metallic and airtight drillrod coupler
CN102168709B (zh) 可手动拆卸的防扭过螺钉
CN104373111B (zh) 一种测井仪器扶正堵头
CN203008801U (zh) 带气密封结构的整体式油管接头
CN203066883U (zh) 一种风管悬挂式气举反循环钻杆
CN204828423U (zh) 防扭转的减震器
CN210917969U (zh) 灌浆套筒组件
CN205806099U (zh) 一种铰接组合部件
CN205706852U (zh) 拉杆与接头的联接结构
CN204113274U (zh) 测井仪器扶正堵头
CN204041682U (zh) 一种松不脱螺钉钉芯
CN208181318U (zh) 一种新型减震前叉装置
CN208233153U (zh) 转向管柱与万向节叉新拧固结构
CN204372412U (zh) 制动软管接头固定结构
CN208503328U (zh) 一种适用于平衡悬架挺杆的扭力胶芯
CN209539485U (zh) 一种油轨通油座
CN211397490U (zh) 加长抗硫钻杆接头
CN207261707U (zh) 一种暗装球阀
CN209540483U (zh) 一种拉压转换筒
CN206647391U (zh) 具有二段螺纹结构的螺钉
CN208918992U (zh) 外管杆头连接结构及汽车尾门电动撑杆
CN202373950U (zh) 一种线缆连接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