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57119U - 一种烹饪电器的磁条支架、线圈加热件及烹饪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烹饪电器的磁条支架、线圈加热件及烹饪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57119U
CN208657119U CN201821266040.0U CN201821266040U CN208657119U CN 208657119 U CN208657119 U CN 208657119U CN 201821266040 U CN201821266040 U CN 201821266040U CN 208657119 U CN208657119 U CN 2086571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stripe
bracket
coil
coil panel
airsl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6604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国茂
何柏锋
陈飞帆
李康
刘丰收
吴波
曹代科
韩平英
范吉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6604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571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571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571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烹饪电器的磁条支架、线圈加热件及烹饪电器,磁条支架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设置磁条的磁条端,所述磁条端开设有容置磁条的磁条槽;所述磁条支架开设有流通空气的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磁条槽底部的背面。本实用新型的烹饪电器的磁条支架、线圈加热件及烹饪电器,通过在磁条支架或线圈盘上开设流通空气的导流结构,便于气流进入加热线圈,增加热对流,提高散热效果,能解决加热线圈的温升高的问题,也减少了所述磁条支架的重量和用料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烹饪电器的磁条支架、线圈加热件及烹饪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烹饪电器的磁条支架、线圈加热件及烹饪电器。
背景技术
电磁感应加热(IH,Induction Heating)的原理是感应加热电源产生的交变电流通过感应器(即线圈)产生交变磁场,导磁性物体置于其中切割交变磁力线,从而在物体内部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物体内部的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从而起到加热物品的效果。即是通过把电能转化为磁能,使被加热钢体感应到磁能而发热的一种加热方式。这种方式它从根本上解决了电热片、电热圈等电阻式通过热传导方式加热的效率低下问题。
对于通过电磁感应加热的烹饪电器例如电饭煲和电压力锅来说,线圈盘是其重要的元器件,在线圈盘底部和侧部一般布置有加热线圈,通过在加热线圈中输入高频电流,会使其周围产生变交磁场,通过这个变交磁场便会使内锅产生涡流,从而使得内锅产生热量而起到加热的作用。但是目前一些大功率的电饭煲或电压力锅,由于其功率较大,导致其上的加热线圈发热量也较大,使得加热线圈的温升非常高,容易因为高温而产生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电器的磁条支架、线圈加热件及烹饪电器,能解决加热线圈的温升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电器的磁条支架,所述磁条支架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设置磁条的磁条端,所述磁条端开设有容置磁条的磁条槽;所述磁条支架开设有流通空气的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磁条槽底部的背面。
优选地,所述导流结构包括至少一个位于所述磁条槽底部的背面的第一气流槽,所述第一气流槽在所述磁条端的宽度方向延伸且穿过所述磁条端宽度方向两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气流槽贯穿所述磁条槽的底部,所述第一气流槽的深度为所述磁条高度的20%~35%。
优选地,所述磁条支架设置于电磁感应加热的线圈盘上,所述第一气流槽的宽度为所述线圈盘上的加热线圈的直径的70%~90%。
优选地,所述导流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凸出所述磁条槽底部的背面的凸块。
优选地,所述凸块凸出所述背面的高度为0.2mm-2mm。
优选地,所述磁条支架包括两个磁条端,所述两个磁条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磁条支架的两端;所述磁条支架还包括连接所述两个磁条端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磁条端,并分别与所述磁条端在连接处呈预设角度。
优选地,所述导流结构还包括第二气流槽,所述第二气流槽开设于其中一个磁条端与所述连接段的连接处,所述第二气流槽穿过所述连接段两侧的侧壁,所述第二气流槽的一端连通所述磁条槽。
优选地,所述第二气流槽的深度为所述连接段高度的65%~78%。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线圈加热件,所述线圈加热件包括线圈盘、绕制在所述线圈盘上的加热线圈和至少一个根据上面所述的任意一种磁条支架,在所述线圈盘绕制有所述加热线圈的一面上安装有所述磁条支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种线圈加热件,所述线圈加热件包括线圈盘、绕制在所述线圈盘上的加热线圈和磁条支架,所述磁条支架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设置磁条的磁条端,所述磁条端开设有容置磁条的磁条槽;在所述线圈盘绕制有所述加热线圈的一面上安装有所述磁条支架;所述线圈盘在安装所述磁条支架的表面设有流通空气的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包括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线圈盘、且凸出所述线圈盘安装有所述磁条支架的表面的凸块。
优选地,所述凸块凸出所述线圈盘表面的高度为0.2mm-2m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烹饪电器,所述烹饪电器包括根据上面所述的任意一种线圈加热件和至少一个容置在所述磁条槽上的磁条。
优选地,所述线圈盘的侧部和底部均绕制有所述加热线圈,所述线圈盘的侧部的加热线圈外设置有多个筋条;所述磁条支架对应所述线圈盘的侧部和底部的位置均设有所述磁条槽;所述线圈盘底部和所述磁条槽底部的背面之间开设有所述导流结构。
优选地,所述烹饪电器还包括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磁条支架错开布置在所述线圈盘的底部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烹饪电器的磁条支架、线圈加热件及烹饪电器,通过设置导流结构以解决加热线圈的温升高的问题。磁条支架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设置磁条的磁条端,所述磁条端开设有容置磁条的磁条槽;导流结构的一种技术方案为所述磁条支架开设有流通空气的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磁条槽底部的背面;导流结构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线圈盘在安装所述磁条支架的表面设有流通空气的导流结构。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烹饪电器的磁条支架、线圈加热件及烹饪电器,通过在磁条支架或线圈盘上开设流通空气的导流结构,便于气流进入加热线圈,增加热对流,提高散热效果,能解决加热线圈的温升高的问题,也减少了所述磁条支架的重量和用料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具体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烹饪电器的磁条支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烹饪电器的磁条支架装上磁条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烹饪电器的磁条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烹饪电器的磁条支架的正投影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烹饪电器的磁条支架安装在所述线圈盘上的示意图,其中,磁条支架上安装有磁条;
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电压力锅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电压力锅中磁条支架的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烹饪电器的磁条支架,所述磁条支架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设置磁条的磁条端,所述磁条端开设有容置磁条的磁条槽;所述磁条支架开设有流通空气的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磁条槽底部的背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是:通过在磁条支架上开设导流结构,便于气流进入加热线圈,增加热对流,提高散热效果,能解决加热线圈的温升高的问题,也减少了所述磁条支架的重量和用料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记载中,除非另有说明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有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第一\第二\第三”区分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方”、“下方”、“底部”、“顶部”等方位词时均指烹饪电器例如电饭煲或电压力锅对应的方向;“长度”、“宽度”、“高度”等均指附图指示的方向。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烹饪电器的磁条支架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烹饪电器的磁条支架装上磁条的剖视示意图,如图1、2所示,一种烹饪电器的磁条支架10,磁条支架10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设置磁条13的磁条端11,磁条端11开设有容置磁条13的磁条槽111;磁条支架10开设有至少一个流通空气的第一气流槽121,第一气流槽121位于磁条槽111底部的背面;第一气流槽121向磁条端11的宽度方向延伸且穿过磁条端11宽度方向的两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气流槽121为一种导流结构,能够理解,所述导流结构用于流通空气,因此所述导流结构不局限于本实施例给出的第一气流槽121的结构,其它结构如气流孔或凸起(参见实施例二)、或气流孔、气流槽和凸起的任意组合等都是可以的。
这样,便于气流通过第一气流槽121进入加热线圈,增加热对流,提高散热效果,能解决加热线圈的温升高的问题,也减少了磁条支架10的重量和用料成本。其中,加热线圈可以为漆包线绕组。
其中,第一气流槽121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磁条端11的长度方向,这样空气流通更顺畅;能够理解,第一气流槽121也可以是其它形状穿过磁条端11宽度方向的两侧,只要与线圈盘的底部线圈的绕制方向的夹角不影响空气流通即可,例如可以是弧形延伸穿过磁条端11宽度方向的两侧。
进一步地,第一气流槽121贯穿磁条槽111的底部,第一气流槽121的深度为所述磁条高度的20%~35%。这样,既能很好的散热,磁条支架10也能有很好的强度。优选地,第一气流槽121的深度为所述磁条高度的30%。在图2中,磁条支架10的磁条槽111内装有磁条13,H0为磁条13的高度,H0可选范围为4~6mm,本实施例优选5mm,H1为第一气流槽的深度,本实施例中,优选为1.5mm。
其中,磁条支架10设置于电磁感应加热的线圈盘16(参见图6)上,第一气流槽121的宽度为线圈盘16上的加热线圈17(参见图6)的直径的70%~90%。这里,第一气流槽121的宽度根据加热线圈17的直径设置,是因为加热线圈17的直径决定着电磁感应加热产生的热量,并且第一气流槽121的宽度必须小于加热线圈17的直径预设值,否则,加热线圈17会嵌入到第一气流槽121,反而堵塞了气流通道。优选地,第一气流槽121的宽度为加热线圈17直径的80%。一般地,线圈盘的加热线圈17直径可选范围为2~3mm,本实施例优选2mm,第一气流槽121的宽度为1.6mm。此处加热线圈17的直径是指加热线圈17中的导线的横截面直径。
参见图2,磁条支架10包括两个磁条端11,两个磁条端11分别设置在磁条支架10的两端;磁条支架10还包括连接两个磁条端11的连接段14,连接段14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磁条端11,并分别与磁条端11在连接处呈预设角度。这里,预设角度与线圈盘16(参见图5)的形状相适配,这样,能更好的适配线圈盘16,线圈盘16的形状参见图5所示。
进一步地,磁条支架10在其中一个磁条端11与连接段14处开设有一个第二气流槽122,第二气流槽122穿过连接段14两侧的侧壁,第二气流槽122的一端连通磁条槽111。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加空气对流,提高散热效果。能够理解,第二气流槽122可以开设两个或两个以上,这样散热效果更好,但是需要考虑磁条支架10的强度。
其中,第二气流槽122的深度T1为连接段14高度T0的65%~78%。这样,既能提高散热效果,也不会影响磁条支架10的强度。
优选地,第二气流槽122的深度T1为连接段14高度T0的70%。这样,在散热效果和磁条支架的强度之间取得最佳均衡。
实施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烹饪电器的磁条支架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烹饪电器的磁条支架的正投影示意图,如图3、4所示,一种烹饪电器的磁条支架10,磁条支架10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设置磁条的磁条端11,磁条端11设有容置磁条的磁条槽(图中未示出);所述磁条槽底部的背面设有至少一个凸出所述磁条槽底部的背面的凸块123。
这里,凸块123为一种导流结构,能够理解,所述导流结构用于流通空气,因此所述导流结构不局限于本实施例给出的凸块123的结构,其它结构如气流孔或气流槽(参见实施例一)、或气流孔、气流槽和凸起的任意组合等都是可以的。
这样,便于气流进入加热线圈,增加热对流,提高散热效果,能解决加热线圈的温升高的问题。
其中,凸块123为矩形;能够理解,凸块123也可以是其它形状只要使磁条槽的底部的背面与加热线圈的连接处产生间隙。
进一步地,凸块123凸出所述背面的高度为0.2mm-2mm。这样,既能很好的散热,凸块123也能有很好的强度。在图4中,H2为凸块123凸出所述背面的高度。
进一步地,凸块123的数量为2个,这样,磁条支架的安装更稳固,制造,即注塑加工也更方便,能够理解,数量不限于2个,也可以是其它数量。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烹饪电器的磁条支架安装在所述线圈盘上的示意图;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为了表达清楚,图5所示的线圈盘16的放置方向和使用烹饪电器时的放置方向相反,即线圈盘16的底部朝上。如图5、6所示,磁条支架10安装在线圈盘16上,其中位于线圈盘16底部的磁条支架10的磁条槽底部背面设置有凸块123,凸块123可以增加磁条支架10和线圈盘16底部的间隙,便于气流进入加热线圈17,增加热对流,提高散热效果,能解决加热线圈17的温升高的问题。能够理解,如下述实施例四所示,凸块也可以设置在线圈盘16上。
实施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线圈加热件(未图示),所述线圈加热件包括线圈盘、绕制在线圈盘上的加热线圈和磁条支架,在线圈盘绕制有所述加热线圈的一面上安装有所述磁条支架。
其中,所述磁条支架的组成结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原理均与实施例一中烹饪电器的磁条支架或实施例二中烹饪电器的磁条支架的描述相同,不再赘述。
这样,通过在磁条支架开设导流结构,便于气流通过这些导流结构进入加热线圈,增加热对流,提高烹饪电器中加热线圈的散热效果,能解决加热线圈的温升高的问题,也减少了磁条支架的重量和用料成本。
实施例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线圈加热件(未图示),所述线圈加热件包括线圈盘、绕制在所述线圈盘上的加热线圈和磁条支架,所述磁条支架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设置磁条的磁条端,所述磁条端开设有容置磁条的磁条槽;在所述线圈盘绕制有所述加热线圈的一面上安装有所述磁条支架;所述线圈盘在安装所述磁条支架的表面设有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设有流通空气的气流通道。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线圈盘、且凸出所述线圈盘安装有所述磁条支架的表面的凸块。
本实施例中,所述凸块凸出所述线圈盘表面的高度为0.2mm-2mm。
通过在线圈盘上开设导流结构,便于气流通过这些导流结构进入加热线圈,增加热对流,提高烹饪电器中加热线圈的散热效果,也能解决加热线圈的温升高的问题。
实施例五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电压力锅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电压力锅中磁条支架的布置图,如图7、8所示,一种电压力锅,包括内锅21、上盖22、线圈加热件23和至少一个容置在磁条槽111上的磁条13。
其中,线圈加热件23的组成结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原理均与实施例三中线圈加热件或实施例四中线圈加热件的描述相同,不再赘述。
这样,通过在磁条支架10或线圈盘16上设置导流结构,便于气流通过这些导流结构进入加热线圈,增加热对流,提高电压力锅中加热线圈的散热效果,能解决加热线圈的温升高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线圈盘16的底部和侧部均绕制有加热线圈,结合参见图1、图3,磁条支架10对应线圈盘16的侧部和底部的位置均设有磁条槽111,线圈盘16底部和磁条槽111底部之间开设有所述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可以设置于磁条支架10上,也可以设置于线圈盘16上;如果所述导流结构设置于磁条支架10上,所述导流结构可以是包括实施例一中的设置于磁条支架的第一气流槽121,也可以是包括实施例二中的设置于磁条支架上的凸块123,还可以是气流孔、或气流孔、气流槽和凸起的任意组合;如果所述导流结构设置于线圈盘16上,所述导流结构可以是包括所述实施例四所述的设置于所述线圈盘上的凸块。
参见图8,所述加热线圈包括设置于线圈盘16底部的第一加热线圈231和设置于线圈盘16侧部的第二加热线圈232;第二加热线圈232外侧设置有多个筋条233,相邻筋条233之间的空隙为绕制第二加热线圈232的线槽;由于线圈盘16的侧部空间大,绕制第二加热线圈232后,相邻筋条233之间的间隙足够形成散热间隙;而线圈盘16的底部,也设有绕制第一加热线圈231的线槽,但限于空间小和线圈规格的不同,绕制完第一加热线圈231后,线槽基本填满,无法形成有效的散热间隙;因此导致底部的第一加热线圈231温升大,特别是布置在线圈盘16底部磁条背风侧的加热线圈,是气流的死区,流入该处的气流非常少,使得该处对流换热很差,散热条件非常恶劣,导致该处加热线圈的温升非常大,这样在高温下该处将容易造成短路而导致烧机,因此需要在线圈盘16底部的磁条槽底部之间开设有所述导流结构,能够理解,在功率很高的情况,线圈盘16侧部的磁条槽底部的背面也可以设置所述导流结构,这样散热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压力锅还包括散热风扇24,散热风扇24与磁条支架10错开布置在线圈盘16的底部外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压力锅包括三个磁条支架10,散热风扇24位于任意两个磁条支架10中间,即磁条支架10的中心线与散热风扇24的中心线在线圈盘16的圆周方向相距60度。这样,磁条支架10不会阻碍散热风扇24的冷却气流流向线圈盘16。能够理解,当磁条支架根据产品需要是其它数量时,磁条支架10的中心线与散热风扇24的中心线在线圈盘16的圆周方向相距的角度可以是其它数值。
具体地,磁条支架10的中心线与散热风扇24的中心线在线圈盘16的圆周方向相距的角度根据如下公式计算:
相距的角度=180°/n(1)
其中,所述n为磁条支架的数量。
即磁条支架10的中心线与散热风扇24的中心线在线圈盘16的圆周方向相距的角度是与磁条支架10的数量成反比,但是磁条支架的数量不能设置的太多,例如,磁条支架10的数量最好不要超过6个,否则,磁条支架10的中心线与散热风扇24的中心线在线圈盘16的圆周方向相距的角度太小,散热风扇24无法与磁条支架10错开,会阻碍散热风扇24的冷却气流流向线圈盘1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烹饪电器的磁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条支架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设置磁条的磁条端,所述磁条端开设有容置磁条的磁条槽;所述磁条支架开设有流通空气的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磁条槽底部的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包括至少一个位于所述磁条槽底部的背面的第一气流槽,所述第一气流槽在所述磁条端的宽度方向延伸且穿过所述磁条端宽度方向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流槽贯穿所述磁条槽的底部,所述第一气流槽的深度为所述磁条高度的20%~3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条支架设置于电磁感应加热的线圈盘上,所述第一气流槽的宽度为所述线圈盘上的加热线圈的直径的70%~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凸出所述磁条槽底部的背面的凸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凸出所述背面的高度为0.2mm-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条支架包括两个磁条端,所述两个磁条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磁条支架的两端;所述磁条支架还包括连接所述两个磁条端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磁条端,并分别与所述磁条端在连接处呈预设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还包括第二气流槽,所述第二气流槽开设于其中一个磁条端与所述连接段的连接处,所述第二气流槽穿过所述连接段两侧的侧壁,所述第二气流槽的一端连通所述磁条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流槽的深度为所述连接段高度的65%~78%。
10.一种线圈加热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加热件包括线圈盘、绕制在所述线圈盘上的加热线圈和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磁条支架,在所述线圈盘绕制有所述加热线圈的一面上安装有所述磁条支架。
11.一种线圈加热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加热件包括线圈盘、绕制在所述线圈盘上的加热线圈和磁条支架,所述磁条支架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设置磁条的磁条端,所述磁条端开设有容置磁条的磁条槽;在所述线圈盘绕制有所述加热线圈的一面上安装有所述磁条支架;所述线圈盘在安装所述磁条支架的表面设有流通空气的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包括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线圈盘、且凸出所述线圈盘安装有所述磁条支架的表面的凸块。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圈加热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凸出所述线圈盘表面的高度为0.2mm-2mm。
13.一种烹饪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电器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0~12任意一项所述的线圈加热件和至少一个容置在所述磁条槽上的磁条。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烹饪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盘的侧部和底部均绕制有所述加热线圈,所述线圈盘的侧部的加热线圈外设置有多个筋条;所述磁条支架对应所述线圈盘的侧部和底部的位置均设有所述磁条槽;所述线圈盘底部和所述磁条槽底部的背面之间开设有所述导流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烹饪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电器还包括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磁条支架错开布置在所述线圈盘的底部外侧。
CN201821266040.0U 2018-08-07 2018-08-07 一种烹饪电器的磁条支架、线圈加热件及烹饪电器 Active CN2086571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66040.0U CN208657119U (zh) 2018-08-07 2018-08-07 一种烹饪电器的磁条支架、线圈加热件及烹饪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66040.0U CN208657119U (zh) 2018-08-07 2018-08-07 一种烹饪电器的磁条支架、线圈加热件及烹饪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57119U true CN208657119U (zh) 2019-03-26

Family

ID=65788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66040.0U Active CN208657119U (zh) 2018-08-07 2018-08-07 一种烹饪电器的磁条支架、线圈加热件及烹饪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571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25143U (zh) 微波炉的底座和微波炉
CN208657119U (zh) 一种烹饪电器的磁条支架、线圈加热件及烹饪电器
KR100861869B1 (ko) 인덕션 히팅코일을 이용한 튀김기
CN206410178U (zh) 一种多头电磁灶线盘结构
EP3460343A1 (en) Oil heater
CN207231269U (zh) 取暖器
CN208113009U (zh) 一种电磁加热装置
KR101064408B1 (ko) 인덕션 가열 방식의 전기 온풍기
CN210951427U (zh) 电磁炉
CN207279715U (zh) 电磁炉
CN209170703U (zh) 一种加热模组
CN206073222U (zh) 一种空气对流式电磁加热取暖器
CN219087344U (zh) 加热装置及烹饪器具
CN207279717U (zh) 电磁炉
CN108401311A (zh) 一种电磁加热装置
CN206669814U (zh) 一种双风机散热的电磁炉
CN209054600U (zh) 电磁炉及线圈盘
CN110366284A (zh) 一种加热模组
CN216491125U (zh) 一种电热结构
CN204739642U (zh) 一种电磁灶及电磁灶的机芯散热结构
CN209068601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变频电磁感应采暖炉
CN205065825U (zh) 一种新型电磁炉
CN207940595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电热锅
CN212281090U (zh) 料理机
CN210951426U (zh) 电磁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