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52698U - 取暖器的壳体组件及取暖器 - Google Patents
取暖器的壳体组件及取暖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652698U CN208652698U CN201821041238.9U CN201821041238U CN208652698U CN 208652698 U CN208652698 U CN 208652698U CN 201821041238 U CN201821041238 U CN 201821041238U CN 208652698 U CN208652698 U CN 20865269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 housing unit
- heater
- partition
- clamping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取暖器的壳体组件及取暖器,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以及顶板(13),所述第一壳体(11)呈L型;所述顶板(13)上形成有两第一凸筋(131),所述第一壳体(11)的顶部和所述第二壳体(12)的顶部均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凸筋(131)配合的第一卡接部(110);所述第一壳体(11)形成有第二卡接部(111),所述第二壳体(12)形成有第三卡接部(120),所述第二卡接部(111)与所述第三卡接部(120)卡扣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结构简单,壳体结构数量少,壳体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使得取暖器的装配过程简单、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取暖器的壳体组件及取暖器。
背景技术
踢脚线取暖器是近几年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一类取暖器,踢脚线取暖器的壳体主要为长条形。但现有的踢脚线取暖器的壳体拼接结构设计不合理,使得拼接结构数量多,壳体搭接形式复杂,造成踢脚线取暖器的装配工艺过程繁琐,生产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工艺简单且装配效率高的取暖器的壳体组件及取暖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取暖器的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顶板,所述第一壳体呈L型,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共同围设成开口朝上的开放结构,所述顶板连接于所述开口处;所述顶板的顶表面的相对两侧形成有沿所述壳体组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两第一凸筋,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和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均形成有弯折向下的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于所述第一凸筋的内侧,所述第一壳体的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的下表面形成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壳体的对应处形成有第三卡接部,所述第三卡接部位于所述第二卡接部的下方且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第三卡接部卡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壳体的下端部向内弯折以形成所述第三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的顶表面形成有多个沿所述顶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凸筋,多个所述第二凸筋位于两所述第一凸筋之间,所述第二凸筋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凸筋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筋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齐平。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侧的第一隔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侧的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对应于所述第一壳体的沿高度方向的内侧,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第一空气隔热层,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第二空气隔热层。
进一步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均沿所述壳体组件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隔板的底端和顶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密封连接,所述第二隔板的底端和顶端分别于所述第二壳体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一壳体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二隔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位于所述取暖器的前侧,所述第二壳体位于所述取暖器的后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位于所述取暖器的后侧,所述第二壳体位于所述取暖器的前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取暖器,包括发热组件以及上述任一种的取暖器的壳体组件,所述发热组件位于所述壳体组件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结构简单,壳体结构数量少,壳体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使得取暖器的装配过程简单、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另外,第二壳体的第三卡接部卡接于第二卡接部的下方,也就是说,第二壳体安装时不会额外占用壳体组件内部的空间;当取暖器内部的发热组件、控制盒等零部件装配时,无需预留第二壳体的第三卡接部的安装空间,如此,可以使得壳体组件内部的安装空间最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壳体和顶板的装配示意图,其中,箭头方向为顶板的装配转动方向;以及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第一壳体 110、第一卡接部 111、第二卡接部 12、第二壳体
120、第三卡接部 13、顶板 131、第一凸筋 132、第二凸筋
21、第一隔板 22、第二隔板 21a、第一空气隔热层
22a、第二空气隔热层 11a、容纳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用的方位词“上”、“下”、“前”、“后”是针对取暖器正常使用时的方位而言;“内”、“外”是针对取暖器的本身结构而言。以附图1为例,图1中的上方为“上”、“下方为下”、左方为“前”、右方为“后”。壳体组件的长度方向与顶板的长度方向一致。“横向”指的是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为横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取暖器,该取暖器包括壳体组件和发热组件(图未示),其中,发热组件位于壳体组件内。
请参阅图1,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顶板13、第一隔板21、以及第二隔板22。其中,第一壳体11大致呈L型,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共同围设成开口朝上的开放结构,顶板13连接于该开口处,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以及顶板13共同围设成容纳腔11a,发热组件即位于该容纳腔11a内。进一步,请参阅图3,顶板13的顶表面的横向的相对两侧形成有沿壳体组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凸筋131,具体地,该第一凸筋131位于顶板13的边缘。请参阅图1,第一壳体11的顶部以及第二壳体12的顶部均形成有弯折向下的第一卡接部110,第一卡接部110与第一凸筋131一一对应,第一卡接部110抵接于第一凸筋131的内侧。第一壳体11的朝向第一壳体11的一侧的下表面形成有第二卡接部111,第二壳体12的对应位置形成有第三卡接部120,连接时,第三卡接部120位于第二卡接部111的下方,两者卡扣连接。
请参阅图2,取暖器装配时,首先,将取暖器的发热组件安装于第一壳体11的底部,以及其他零部件安装于第一壳体11的合适位置;然后,将顶板13的一端的第一凸筋131卡入第一壳体11的第一卡接部110上,旋转顶板13,将顶板13转至水平位置;最后,将第二壳体12的第一卡接部110扣在顶板13的另一侧的第一凸筋131上,再将第二壳体12的第三卡接部120与第二卡接部111卡合连接。安装完毕。
需要说明的是,顶板13转动至水平位置后,由取暖器内部的支架等结构进行支撑,顶板13不会下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结构简单,壳体结构数量少,壳体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使得取暖器的装配过程简单、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另外,第二壳体12的第三卡接部120卡接于第二卡接部111的下方,也就是说,第二壳体12安装时不会额外占用壳体组件内部的空间;当取暖器内部的发热组件、控制盒等零部件装配时,无需预留第二壳体12的第三卡接部120的安装空间,如此,可以使得壳体组件内部的安装空间最大化。假设第三卡接部120位于第二卡接部111的上方,当安装控制盒、发热组件时,由于需要预留出第三卡接部120的安装空间,而发热组件和控制盒基本都呈长方体状,如果底部需要预留出安装空间,那么也就是说,第三卡接部120的对应的上方的所有位置均不能放置控制盒,如此,大大减少了壳体组件内部的安装空间。
请参阅图1和图3,顶板13上形成有多个沿壳体组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凸筋132,多个第二凸筋132位于两第一凸筋131之间,第一凸筋131和第二凸筋132可增大取暖器的散热面积,进一步地,第一凸筋131位于顶板13的沿宽度方向的边缘。第一凸筋131的高度小于第二凸筋132,以便于第一凸筋131与第一卡接部110连接。一般地,第二凸筋132的高度为有利于散热的合理高度,如果第一凸筋131的高度高于第二凸筋132时,当第一凸筋131卡入第一卡接部110时,所需要的转动空间也会更大,也就是说,壳体组件的内部空间需要预留出更多的空间供第一凸筋131转动,如此,会减小壳体组件内部的空间。第二凸筋132的顶部与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的顶部齐平,如此,可提升取暖器的整体外观美感。
第一凸筋131、第二凸筋132以及顶板13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
为了既使得取暖器整体结构紧凑,又能使得壳体组件内部的安装空间最大化,第二壳体12的下端部向内弯折以形成上述的第三卡接部120,且第二卡接部111的端部与第二壳体12的内壁抵接,也就是说,当安装内部零部件时,安装位置可以延伸至第一壳体11的底部边缘,第二壳体12安装后,第二壳体12紧贴第一壳体11的边缘,满足了零部件安装的前提下使得取暖器的整体结构紧凑。
请参阅图1,上述的第一隔板21位于第一壳体11的沿高度方向的内侧,第一隔板21和第一壳体11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第一空气隔热层21a。第二隔板22位于第二壳体12的内侧,第二隔板22和第二壳体12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第二空气隔热层22a。以第一隔板21和第一空气隔热层21a为例,发热组件的部分热量先经过第一隔板21再传递至第一壳体11,第一隔板21本身起到了一定的隔热效果,降低了发热组件传递至第一壳体11的热量;再者,由于第一隔板21和第一壳体11之间的第一空气隔热层21a起到了较好的空气隔热效果,进一步降低了发热组件传递至第一壳体11的热量,有效地降低了第一壳体11表面的温度,使得第一壳体11具有较好的防烫效果。同理,第二壳体12也具有较好的防烫效果。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引导空气流动,第一隔板21和第二隔板22均沿壳体组件的高度方向延伸,第一隔板21的底端和顶端分别与第一壳体11密封连接,第二隔板22的底端和顶端分别与第二壳体12密封连接,例如,一体成型的密封结构,也就是说,热气流从下至上的流动过程中不会直接进入第一空气隔热层21a和第二空气隔热层22a内,避免气流扰动。
上述的第一壳体11可以是位于取暖器的前侧,也可以是位于取暖器的后侧。具体地,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位于取暖器的前侧,第二壳体12位于取暖器的后侧。在一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位于取暖器的后侧,第二壳体12位于取暖器的前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取暖器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以及顶板(13),所述第一壳体(11)呈L型,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共同围设成开口朝上的开放结构,所述顶板(13)连接于所述开口处;所述顶板(13)的顶表面的横向的相对两侧形成有沿所述壳体组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两第一凸筋(131),所述第一壳体(11)的顶部和所述第二壳体(12)的顶部均形成有弯折向下的第一卡接部(110),所述第一卡接部(110)卡接于所述第一凸筋(131)的内侧,所述第一壳体(11)的朝向所述第二壳体(12)的一侧的下表面形成有第二卡接部(111),所述第二壳体(12)的对应处形成有第三卡接部(120),所述第三卡接部(120)位于所述第二卡接部(111)的下方且所述第二卡接部(111)与所述第三卡接部(120)卡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器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12)的下端部向内弯折以形成所述第三卡接部(120),所述第二卡接部(111)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壳体(12)的内壁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器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3)的顶表面形成有多个沿所述顶板(1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凸筋(132),多个所述第二凸筋(132)位于两所述第一凸筋(131)之间,所述第二凸筋(132)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凸筋(131)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暖器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筋(132)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的顶部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器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1)内侧的第一隔板(2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12)内侧的第二隔板(22),所述第一隔板(21)对应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沿高度方向的内侧,所述第一隔板(21)与所述第一壳体(11)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第一空气隔热层(21a),所述第二隔板(22)与所述第二壳体(12)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第二空气隔热层(22a)。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取暖器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隔板(21)和所述第二隔板(22)均沿所述壳体组件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隔板(21)的底端和顶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11)密封连接,所述第二隔板(22)的底端和顶端分别于所述第二壳体(12)密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取暖器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21)与所述第一壳体(11)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壳体(12)与所述第二隔板(22)为一体成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取暖器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位于所述取暖器的前侧,所述第二壳体(12)位于所述取暖器的后侧。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取暖器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位于所述取暖器的后侧,所述第二壳体(12)位于所述取暖器的前侧。
10.取暖器,包括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取暖器的壳体组件,所述发热组件位于所述壳体组件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041238.9U CN208652698U (zh) | 2018-06-29 | 2018-06-29 | 取暖器的壳体组件及取暖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041238.9U CN208652698U (zh) | 2018-06-29 | 2018-06-29 | 取暖器的壳体组件及取暖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652698U true CN208652698U (zh) | 2019-03-26 |
Family
ID=65783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041238.9U Active CN208652698U (zh) | 2018-06-29 | 2018-06-29 | 取暖器的壳体组件及取暖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65269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68039A (zh) * | 2019-05-23 | 2019-07-3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供暖功能的电暖器及电暖器组件 |
-
2018
- 2018-06-29 CN CN201821041238.9U patent/CN20865269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68039A (zh) * | 2019-05-23 | 2019-07-3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供暖功能的电暖器及电暖器组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555054U (zh) | 风管机 | |
CN208652698U (zh) | 取暖器的壳体组件及取暖器 | |
CN209042605U (zh) |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 |
WO2018077057A1 (zh) | 控制面板结构和家电设备 | |
CN207945888U (zh) | 一种风冷冰箱的风道组件及风冷冰箱 | |
CN208968041U (zh) | 一种踢脚线对流取暖器 | |
CN106556092B (zh) |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及立式空调冷藏一体机 | |
CN216080350U (zh) | 热水器用外壳、水箱及电热水器 | |
CN2913913Y (zh) | 一种改进的电暖器 | |
CN203367607U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CN214791557U (zh) | 一种隔风立板和空调器 | |
CN2934970Y (zh) | 安装于扣板吊顶上的灯风暖取暖器 | |
CN108302608A (zh) | 一种增强侧面取暖效果的取暖器 | |
CN209484672U (zh) | 电陶炉机芯及电陶炉 | |
CN114704955A (zh) | 电加热部件及电热水器 | |
CN203181088U (zh) | 一种用于嵌入式电视的散热结构 | |
CN213955623U (zh) | 一种电热水器的模块化组装结构 | |
CN213480357U (zh) | 一种用于电采暖的导热型材组件 | |
CN215765445U (zh) | 一种具有防水壳体的家用空调加热器 | |
CN204534796U (zh) | 发热块模组、其固定扣及采用该发热块模组的集成吊顶电器 | |
CN220044000U (zh) | 壳体机构及墙壁面板 | |
CN208832590U (zh) | 一种取暖器风道的装配结构 | |
CN221349068U (zh) | 一种容易安装的手扫感应led线条灯 | |
CN216481553U (zh) | 一种中框组件、柜机及空调器 | |
CN207555977U (zh) | 一种新型防水型暖风机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