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47066U - 一种线控转弯可收纳式休闲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控转弯可收纳式休闲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47066U
CN208647066U CN201821433816.3U CN201821433816U CN208647066U CN 208647066 U CN208647066 U CN 208647066U CN 201821433816 U CN201821433816 U CN 201821433816U CN 208647066 U CN208647066 U CN 2086470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handlebar
wheel
vehicle
rea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3381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世合
潘路遥
史伟志
徐英鹏
李俊睿
李涛
孙学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RBOUR VOCATION AND TECHN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RBOUR VOCATION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RBOUR VOCATION AND TECHN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RBOUR VOCATION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82143381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470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470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470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控转弯可收纳式休闲自行车,包括车座、车把、车架,连接杆、前轮支架;车架包括前车架、后车架;前车架与后车架呈X型排列,X型车架结构方便实现自行车的收缩与展开;前车架的上端设置有可拆卸车把、下端设置有后车轮;后车架的上端设置有车座、下端设置有前车轮。本实用新型利用线控方式转弯,用车把底座来进行转弯线与车把的连接,通过线控的方式,利用车把转弯时产生的距离差来控制车轮的转向,采用内走线方式,结构更美观;不仅可以实现收缩与展开,而且车把部分可拆卸,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携带也更加方便,同时也符合当今世界绿色出行的要求,可广泛适用于各类人群,例如上班族和青少年、大学生群体等。

Description

一种线控转弯可收纳式休闲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休闲自行车,尤其涉及一种线控转弯可收纳式休闲自行车。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一个自行车大国,早在八十年代,人们便骑自行车上下班。现如今,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出行方式更是呈现多样化,同样节能减排也成为世界发展的主题。中国约有13亿人,交通拥挤日益严重,环境污染也很突出。早在2010年,中国就倡导“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的健康生活理念,人们怎样外出才能更加的方便,实现节能减排也是大多数人的梦想。现代社会交通拥挤,停车难。然而目前市面上的自行车都有前车叉的设计,外形不够美观,而且大多数都不能折叠,尺寸较长,无法随身携带,即使有折叠的自行车,折叠之后的结构尺寸也是较为复杂,尺寸大、占地面积较大,无法实现便携出行,而且存在着丢车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控转弯可收纳式休闲自行车。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控转弯可收纳式休闲自行车,包括车座、车把、车架,连接杆、前轮支架;车架包括前车架、后车架;前车架与后车架呈X型排列;前车架的上端设置有可拆卸车把、下端设置有后车轮;后车架的上端设置有车座、下端设置有前车轮;
后车架、前车架的中部均开设有孔;后车架的下部开设有牵引线出口;后车架的中部通过中轴与前车架的中部相连接;中轴的上方、下方均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均横向设置于前车架与后车架之间;连接杆包括上连接杆、下连接杆;
车座通过车座连接管与后车架相连接;车座连接管的上端设置有下支撑板;下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U型滑动座;U型滑动座的上端设置有上支撑板;上支撑板与车座底部的支撑杆相连接;上支撑板的左端、右端均通过可调螺栓与下支撑板的左端、右端相连接;
车把的下端设置有车把底座;车把底座的前端、后端均设置有卡槽;卡槽内均设置有牵引线圆柱,牵引线圆柱内均设置有牵引线;车把底座下方的前车架上设置有固定件;固定件下方的前车架上开设有牵引线入口;固定件的前端、后端对称开设有圆孔;
前车轮的上方设置有前轮支架;前轮支架包括水平板、竖直板;前轮支架水平板的上方垂直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一端与后车架固定相接、另一端的两顶点分别与从牵引线出口穿出的牵引线相连接;牵引线的终点分别与对应的水平板顶点通过螺栓紧固相接;
后车轮通过链轮与前车架相连接;链轮上设置有链条;链轮的中部分别通过曲柄与脚踏板相连接。
前车架、后车架的同一侧上均套置有连接杆管夹。
上连接杆的一端与后车架的上部固定相接、另一端与前车架上部的连接杆管夹相连接;下连接杆的一端与前车架的下部固定相接、另一端与后车架下部的连接杆管夹相连接。
车座连接管插置于后车架内;车座连接管通过车座管夹与后车架相连接。
前车架上设置有固定车把的U型卡扣。
前车轮的竖直板通过连接轴与前车轮的轴承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利用线控方式转弯,用车把底座来进行转弯线与车把的连接,通过线控的方式,利用车把转弯时产生的距离差来控制车轮的转向,采用内走线方式,结构更美观;同时采用X型车架设计,X式车架结构不仅可以实现收缩与展开,而且车把部分可拆卸,整车收纳起来将车把拆卸不会占用太大的地方,同时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车座的角度、高度,从而满足不同人的骑行需要。此外,本设计整车体积小,结构简单,节省材料,传动系统采用链传动,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携带也更加方便,同时也符合当今世界绿色出行的要求,可广泛适用于各类人群,例如上班族和青少年、大学生群体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车把与前车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为前车轮与后车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为图2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收缩状态示意图。
图中:1、车座;2、车把;3、连接杆管夹;4、前轮支架;5、前车架;6、后车架;7、后车轮;8、前车轮;9、下连接杆;10、上连接杆;11、上支撑板;12、下支撑板;13、可调螺栓;14、U型滑动座;15、车座连接管; 16、车座管夹;17、链轮;18、链条;19、曲柄;20、脚踏板;21、车把底座;22、固定件;23、牵引线出口;24、固定板;25、中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的一种线控转弯可收纳式休闲自行车,包括车座1、车把2、车架,连接杆、前轮支架4;车架包括前车架5、后车架6;前车架5与后车架6 呈X型排列,车架采用X式结构,不仅可以调整车架的角度适合不同的人骑行,同时方便拆卸与组合。X型车架结构方便实现自行车的收缩与展开,如图5所示,整车收纳起来将车把2拆卸不会占用太大的地方。收纳后整车的宽度为 550~650mm,高度为1300~1400mm。收纳后较小的车身更适合于携带穿梭人员密集场所,方便出行,放在角落不占用太大空间。前车架5的上端设置有可拆卸车把2、下端设置有后车轮7;可拆卸式车把2结构,收纳后可将车把2固定在前车架5实现便携。前车架5上设置有固定车把的U型卡扣,方便拆卸车把2后并固定在前车架5上。后车架6的上端设置有车座1、下端设置有前车轮8;整车材料均由铝合金制成,车架由超轻铝合金杆件制造而成,弹性好,轻度高,能有效减少运动中的震动,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是居家旅行的至宝。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款适合所有人骑行的自行车,成本较低,可收缩,又便于携带,取消了传统的车叉设计,外形更加美观时尚化。面对现今社会的交通拥挤现象,本款产品实现了不占用停车地,想走就走,想收就收,从根本上解决了停车难的现象。
前车架5的中部通过中轴25与后车架6的中部相连接,中轴25将前车架5与后车架6连接固定在一起,并且前车架5、后车架6均可绕中轴25上下活动;中轴25的上方、下方均设置有连接杆;中轴25两端采用螺栓固定,拆卸方便。连接杆均横向设置于前车架5与后车架6之间;连接杆包括上连接杆10、下连接杆 9,前车架5、后车架6的同一侧上均套置有连接杆管夹3。上连接杆10的一端与后车架6的上部固定相接、另一端与前车架5上部的连接杆管夹3相连接;下连接杆9的一端与前车架5的下部固定相接、另一端与后车架6下部的连接杆管夹3 相连接。通过分别调节连接杆管夹3来调节上连接杆10、下连接杆9的位置,不仅方便调节角度满足不同人的骑行需求,而且实现了自行车的快速折叠;当骑行环境不适合再继续骑行时,可快速将自行车车架收纳起,重量较轻的铝合金构件更适合于手提,不需要再考虑处于外部因素影响时的自行车搬运问题。
车座1通过车座连接管15与后车架6相连接;车座连接管15插置于后车架6 内;车座连接管15通过车座管夹16与后车架6相连接。车座连接管15的上端设置有下支撑板12;下支撑板12的上端设置有U型滑动座14;U型滑动座14的上端设置有上支撑板11;U型滑动座14的上端与上支撑板11固定相接;下支撑板12 的上端为与U型滑动座14的底端相匹配的U型,U型滑动座14可在下支撑板12内左右滑动,从而方便U型滑动座14跟随上支撑板11一起左右移动,方便快捷的进行车座1角度调节。上支撑板11与车座1底部的支撑杆卡合相接;上支撑板11 的左端、右端均通过可调螺栓13与下支撑板12的左端、右端相连接,通过调节可调螺栓13实现车座1的角度调节;下支撑板12固定不动,可调螺栓13上部的螺母均卡置在上支撑板11的左端、右端,通过分别调节两个可调螺栓13上部的螺母,移动上支撑板11,从而带动车座1移动,根据每个人的需求,调节至合适的角度,从而满足适合不同人的骑行需求;将传统的可调角度式车座1进行升级,采用两个可调螺栓13调节角度,更加方便,微调角度可令骑行更加舒适。车座1不止可以调节倾斜角度,也可以调节高度,通过松开车座管夹16,车座连接管15可以上下移动,从而实现车座1的高度调节,满足不同身高人的骑行需求。
车把2的下端设置有车把底座21;车把底座21的前端、后端均设置有卡槽;卡槽内均设置有牵引线圆柱,牵引线圆柱内均设置有牵引线;如图2所示,牵引线分别从车把底座21的两端引出,车把底座21下方的前车架5上设置有固定件22;固定件22下方的前车架5上开设有牵引线入口;固定件22的前端、后端对称开设有圆孔,从车把底座21两端引出的牵引线分别穿过固定件22 两端的圆孔,然后通过牵引线入口进入前车架5的内部;如图4所示,固定件22 的两端对称开设有圆孔,牵引线分别穿过圆孔进入前车架5上的牵引线入口。将转弯系统由传统的控制车叉实现转向改变为由线牵引方式实现转向,节省了收纳时的空间;采用内走线的布线方式,结构更美观,收纳更方便。
前车架5、后车架6的中部均开设有孔,牵引线均从前车架5上的孔穿出通过后车架6上的孔进入后车架6内部;后车架6的下部开设有牵引线出口23,牵引线均从牵引线出口23穿出;
前车轮8的上方设置有前轮支架4;如图3所示,前轮支架4包括水平板、竖直板;前轮支架4水平板的上方垂直设置有固定板24;固定板24的一端与后车架6固定相接、另一端的两顶点分别与从牵引线出口23穿出的牵引线相连接;从固定板24经过的牵引线分别与对应的水平板顶点通过螺栓紧固相接;前车轮 8的竖直板通过连接轴与前车轮8的轴承相连接。竖直板的外部设置有密封盖,密封盖可以保护前车轮8的的轴承内不进入杂物,同时连接轴提高了前车轮8的强度以及承受能力。
后车轮7通过链轮17与前车架5相连接;链轮17上设置有链条18;链轮17的中部分别通过曲柄19与脚踏板20相连接。驱动链轮轴都是采用现有的塔基的形式,拆装简单,可单独拆卸链轮17,更换、维护和保养更加方便;棘轮部分采用卡簧式,棘轮齿拉动后轮使其达到前进的目的;刹车采用现有的标配线碟刹,链轮17采用了合适的传动比,使骑行更加省力,舒畅;脚踏板20的设计也更加的简洁,脚踏轴承的使用也使骑行更加流畅。
本实用新型转弯系统中牵引线的走线方式为:转向牵引线为内走线,牵引线圆柱端分别卡在车把底座21的卡槽中,牵引线圆柱内均设置有牵引线,牵引线分别从车把底座21两端的卡槽中引出,从车把底座21两端引出的牵引线分别穿过固定件22两端的圆孔,然后通过牵引线入口进入前车架5的内部;前车架5 内部的牵引线均从前车架5上的孔穿出通过后车架6上的孔进入后车架6内部;后车架6内部牵引线均从牵引线出口23穿出;从牵引线出口23穿出的牵引线分别与固定板24另一端的两顶点相连接;从固定板24引出的牵引线分别通过螺栓紧固相接到对应的前轮支架4水平板顶点处,完成内走线。
本实用新型的线控转弯原理为:当车把2转动,车把底座21上的两条牵引线会产生一个距离差,然后在前车轮8前轮支架4的固定板24处也会产生相应的距离差,牵引线拉动前轮架后车架6,进而完成了转向的功能。采用线控方式的转弯设计,用车把底座21来进行转弯线与车把2的连接,通过线控的方式,利用车把2转弯时产生的距离差来控制前车轮8的转向,采用内走线的布线方式,结构更美观,收纳更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的优点:
1)将转弯系统由传统的控制车叉实现转向改变为由线牵引方式实现转向,节省了收纳空间;
2)成本较低,可收缩,又便于携带,外形更加美观时尚化,用X式结构调整车架的角度,同时方便拆卸与组合;
3)体积较小,质量轻,既可以节省到达目的地的时间,又节约了精力,适合上下班在交通拥挤的路段无障碍地通行;
4)大学生使用此产品,节省了宿舍到教室的时间,学生可将车放到教室,避免了丢车的风险;上班族上班后可将车放到办公室的门后,从根本上解决了现代社会停车难的问题。
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线控转弯可收纳式休闲自行车,包括车座(1)、车把(2)、车架,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连接杆、前轮支架(4);所述车架包括前车架(5)、后车架(6);所述前车架(5)与后车架(6)呈X型排列;前车架(5)的上端设置有可拆卸车把(2)、下端设置有后车轮(7);所述后车架(6)的上端设置有车座(1)、下端设置有前车轮(8);
所述后车架(6)、前车架(5)的中部均开设有孔;后车架(6)的下部开设有牵引线出口(23);后车架(6)的中部通过中轴(25)与前车架(5)的中部相连接;所述中轴(25)的上方、下方均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均横向设置于前车架(5)与后车架(6)之间;连接杆包括上连接杆(10)、下连接杆(9);
所述车座(1)通过车座连接管(15)与后车架(6)相连接;所述车座连接管(15)的上端设置有下支撑板(12);所述下支撑板(12)的上端设置有U型滑动座(14);所述U型滑动座(14)的上端设置有上支撑板(11);所述上支撑板(11)与车座(1)底部的支撑杆相连接;上支撑板(11)的左端、右端均通过可调螺栓(13)与下支撑板(12)的左端、右端相连接;
所述车把(2)的下端设置有车把底座(21);所述车把底座(21)的前端、后端均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均设置有牵引线圆柱,牵引线圆柱内均设置有牵引线;所述车把底座(21)下方的前车架(5)上设置有固定件(22);所述固定件(22)下方的前车架(5)上开设有牵引线入口;固定件(22)的前端、后端对称开设有圆孔;
所述前车轮(8)的上方设置有前轮支架(4);所述前轮支架(4)包括水平板、竖直板;前轮支架(4)水平板的上方垂直设置有固定板(24);所述固定板(24)的一端与后车架(6)固定相接、另一端的两顶点分别与从牵引线出口(23)穿出的牵引线相连接;牵引线的终点分别与对应的水平板顶点通过螺栓紧固相接;
所述后车轮(7)通过链轮(17)与前车架(5)相连接;所述链轮(17)上设置有链条(18);链轮(17)的中部分别通过曲柄(19)与脚踏板(20)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控转弯可收纳式休闲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5)、后车架(6)的同一侧上均套置有连接杆管夹(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控转弯可收纳式休闲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杆(10)的一端与后车架(6)的上部固定相接、另一端与前车架(5)上部的连接杆管夹(3)相连接;所述下连接杆(9)的一端与前车架(5)的下部固定相接、另一端与后车架(6)下部的连接杆管夹(3)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控转弯可收纳式休闲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座连接管(15)插置于后车架(6)内;车座连接管(15)通过车座管夹(16)与后车架(6)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控转弯可收纳式休闲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5)上设置有固定车把的U型卡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控转弯可收纳式休闲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轮(8)的竖直板通过连接轴与前车轮(8)的轴承相连接。
CN201821433816.3U 2018-09-03 2018-09-03 一种线控转弯可收纳式休闲自行车 Active CN2086470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33816.3U CN208647066U (zh) 2018-09-03 2018-09-03 一种线控转弯可收纳式休闲自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33816.3U CN208647066U (zh) 2018-09-03 2018-09-03 一种线控转弯可收纳式休闲自行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47066U true CN208647066U (zh) 2019-03-26

Family

ID=65792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33816.3U Active CN208647066U (zh) 2018-09-03 2018-09-03 一种线控转弯可收纳式休闲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470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94323U (zh) 带有减震装置的折叠式电动自行车
CN202728474U (zh) 一种大主动轮前驱可折叠式电动滑板车
CN102765450A (zh) 一种大主动轮前驱可折叠式电动滑板车
CN205365925U (zh) 一种环保折叠电动车
CN208647066U (zh) 一种线控转弯可收纳式休闲自行车
CN108945251A (zh) 一种线控转弯可收纳式休闲自行车
CN103129688B (zh) 折叠式电动自行车
CN201049713Y (zh) 全方位折叠型三轮车
CN201432768Y (zh) 可折叠坐式滑板车
CN206437147U (zh) 一种极致便携的折叠电动自行车
CN205737902U (zh) 折叠可坐式滑板车
CN205499209U (zh) 一种可折叠便携式电动滑板自行车
CN210555368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
CN204184528U (zh) 一种小轮径竖向折叠后可推行的自行车
CN202147799U (zh) 折叠式自行车
CN208453155U (zh) 便于驻车且后轮易拆装式电动自行车
CN205737872U (zh) 一种三轮车
CN2435310Y (zh) 多功能折叠式自行车
CN2784296Y (zh) 一种带有便携座椅的折叠自行车
CN213892766U (zh) 一种轻便型高强度电瓶车
CN104554578A (zh) 一种多功能电动车
CN203094355U (zh) 折叠式电动自行车驱动装置
CN212149164U (zh) 一种组装式新能源观光车
CN219687530U (zh) 一种减震式自行车车架
CN210734402U (zh) 一种折叠电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