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46100U - 二点式双肘节机构 - Google Patents

二点式双肘节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46100U
CN208646100U CN201820845148.9U CN201820845148U CN208646100U CN 208646100 U CN208646100 U CN 208646100U CN 201820845148 U CN201820845148 U CN 201820845148U CN 208646100 U CN208646100 U CN 2086461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ggle
arm
pivoted hole
pivotally connected
ar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4514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宋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LI MACHINERY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LI MACHINERY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LI MACHINERY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LI MACHINERY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4514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461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461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461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点式双肘节机构,其在单偏心曲柄轴上枢接一连杆,通过两H臂将两双肘节机构左右对称枢接于连杆上,在通过H臂与I连接臂及J肘节臂枢接形成第一肘节A,两I连接臂的中心孔处均形成掣点C,且两I连接臂分别与一K肘节板枢接形成第二肘节B,两K肘节板另一端与一平衡垂重枢接,两J肘节臂的另一端分别与一导柱枢接,两导柱下端与一滑块的定位连接,该滑块下表面上定位设有一用于冲制的上模具,该新的二点式双肘节机构结构简单、冲制精度极高且使用寿命较长,适用于极高精度要求的冲床。

Description

二点式双肘节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肘节机构,尤其涉及一种二点式双肘节机构,适用于使冲床滑块水平的上下滑动,属于冲床用零部件机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冲床大多是仅利用曲柄轴旋转来带动连杆,使滑块做上下直线运动,并使模具冲压在待冲物上,但此类冲床在接近待冲物时速度较快,做功时间很短。而肘节式冲床则在滑块接近待冲物时速度变慢,做功时间较长,与前述机构相比更好一些,因此有人设计出如图1所示的两点式单肘节机构,该机构为一双偏心的曲柄轴1及在两相对的位置各枢设一连杆2,该连杆2另一端枢接一单肘机构3,由于该曲柄轴1直接驱动着两根连杆2(如图中所示),因此无法使连杆2从事直线运动,使左右二单肘节机构3的运动角度不一致,故使设于该单肘节机构3下方的滑块4在运动过程中造成如图所示的较严重的倾斜角度,而滑块4若倾斜,则冲压出来的物品就会产生瑕疵,也会造成损害。
常见的还有另一种两点式单肘节机构(如图2所示),该机构包括一双偏心的曲柄轴1,在该曲柄轴上两相对位置处各枢接一连杆2,在连杆2另一端各枢接一单肘节机构3,并在该单肘节机构3与相应的连杆2连接处设计一连杆6连接一偏心轮,作为被带动的圆弧运动机构5,但该机构中的滑块4在运动过程中仍会造成如图所示的较轻微的倾斜角度,因此仍然无法保持一定的平行度和垂直度,对于高精度的加工仍会产生瑕疵。
针对上述问题,有技术人员研究出二点式双肘节机构,其在传动组曲柄轴左右对称位置处设置有双肘节机构,该双肘节机构中的L臂一端与传动组的连杆枢接,该L臂转角设置的枢接孔处形成肘节A,并在前述枢接孔中设偏心轴,L臂另一端与肘板枢接形成肘节B,所述肘板的另一端与一导柱枢接,下方连接有上模具的滑块与导柱定位连接。上述现有的二点式双肘节机构虽然能够降低滑块运动时产生的倾斜度,但仍然难以达到完全不倾斜的效果,难以适用于对精度有极高要求的冲床中。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二点式双肘节机构,该机构结构简单、冲制精度极高且使用寿命较长,适用于极高精度要求的冲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二点式双肘节机构,包括一传动组和两双肘节机构,所述传动组包括一马达,该马达输出端通过传动皮带与一飞轮传动连接,飞轮的中心处定位设有一能够随飞轮转动的曲柄轴,该曲柄轴上枢接设有一连杆,两所述双肘节机构左右对称枢接于连杆上,两所述双肘节机构均包括一H臂,两H臂的一端同时与所述连杆枢接,两H臂的另一端分别与一I连接臂的一端及一J肘节臂的一端枢接共同形成第一肘节A;两所述I连接臂的中心孔处均形成掣点C,且两所述I连接臂的另一端分别与一K肘节板的一端枢接形成第二肘节B,两所述K肘节板的另一端同时与一平衡垂重定位枢接;两所述J肘节臂的另一端分别与一导柱的上端枢接,两导柱的下端同时与一滑块的上表面定位连接,该滑块的下表面上定位设有一用于冲制的上模具。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连杆的下端开设有连杆枢接孔,两H臂的一端均开设有H臂上枢接孔,设有导正销穿设于连杆枢接孔和两H臂的H臂上枢接孔中将两H臂的一端与连杆枢接。
两所述H臂的另一端均开设有H臂下枢接孔,所述I连接臂的一端开设有I连接臂下枢接孔,所述J肘节臂的一端开设有J肘节臂上枢接孔,设有第一柱销穿设于H臂下枢接孔、I连接臂下枢接孔和J肘节臂上枢接孔中将H臂、I连接臂和J肘节臂枢接起并形成所述第一肘节A。
所述I连接臂的另一端开设有I连接臂上枢接孔,所述K肘节板的一端开设有K肘节板下枢接孔,设有第二柱销穿设于该I连接臂上枢接孔和K肘节板下枢接孔中将I连接臂和K肘节板枢接起并形成所述第二肘节B。
所述平衡垂重的下表面上开设有呈间隔排布的两个垂重枢接孔,两所述K肘节板的另一端开设有K肘节板上枢接孔,设有第三柱销穿设于垂重枢接孔和K肘节板上枢接孔中将两K肘节板枢接于平衡垂重上。
所述J肘节臂的另一端上开设有J肘节臂下枢接孔,所述导柱的上端开设有导柱枢接孔,设有第四柱销穿设于J肘节臂下枢接孔与导柱枢接孔内将J肘节臂与导柱枢接。
所述曲柄轴为单偏心曲柄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该二点式双肘节机构在单偏心曲柄轴上设有一连杆,在该连杆的左右两侧各对称设置一双肘节机构,这样的结构使误差仅有单一的误差,而现有单肘节机构所具有的双偏心曲柄轴与双连杆会将误差放大两倍;此外本申请中相对称的两组双肘节机构和通过左右对称的I连接臂拉引的连杆直线运动能够大大降低滑块运动时的倾斜角度,相比现有技术中单肘节结构不具有直线运动会使滑块产生较大的倾斜或现有双肘节机构近似直线运动使滑块产生的轻微倾斜,其所产生的倾斜角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适用于对精度要求非常高制件的冲压;再者该机构由于平衡垂重与滑块的运动方向相反,因此使滑块具有非常良好的动态平衡效果,使结构的振动非常小且能够使滑块在滑动中能够保持准确平行度的垂直滑动,可以提高冲压制品的精度,并可以延长模具和本申请所述结构的寿命,效果明显优于现有技术中无平衡垂重的结构,适用于冲压精度要求非常好的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二点式单肘节冲床之一的结构及动作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二点式单肘节冲床之二的结构及动作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动作示意图之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动作示意图之二;
其中:
1-传动组;101-马达;102-传动皮带;103-曲柄轴;104-飞轮;105-连杆;
2-双肘节机构;201-H臂;202-I连接臂;203-J肘节臂;206-K肘节板;208-平衡垂重;209-导柱;
301-导正销;302-第一柱销;303-第二柱销;304-第三柱销;305-第四柱销;
4-滑块;
5-上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下述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了本申请所述二点式双肘节机构的结构,参照图3至图5所示,该二点式双肘节机构包括一传动组1和两双肘节机构2。
传动组1包括一马达101,该马达输出端通过传动皮带102与一飞轮104传动连接,飞轮104的中心处定位设有一能够随飞轮转动的曲柄轴103,该曲柄轴103上枢接设有一连杆105,两所述双肘节机构2左右对称枢接于连杆上。当马达101转动时通过传动皮带102带动飞轮转动进而带动曲柄轴转动,曲柄轴与连杆枢接,则通过曲柄轴带动连杆运动。
两双肘节机构2均包括一H臂201,两H臂的一端同时与连杆105枢接。其具体结构为:连杆105的下端开设有连杆枢接孔,两H臂的一端均开设有H臂上枢接孔,设有导正销301穿设于连杆枢接孔和两H臂的H臂上枢接孔中将两H臂的一端与连杆枢接在一起,该两H臂与连杆的枢接处为图4中所示的枢接点E。
两H臂201的另一端分别与一I连接臂202的一端及一J肘节臂203的一端枢接共同形成第一肘节A。其具体结构为:两H臂的另一端均开设有H臂下枢接孔,I连接臂的一端开设有I连接臂下枢接孔,J肘节臂的一端开设有J肘节臂上枢接孔,设有第一柱销302穿设于H臂下枢接孔、I连接臂下枢接孔和J肘节臂上枢接孔中将H臂、I连接臂和J肘节臂枢接起并形成所述第一肘节A,参见图4中A点。
两I连接臂202的中心孔处均形成掣点C(参见图4中C点),且两I连接臂202的另一端分别与一K肘节板206的一端枢接形成第二肘节B,其具体结构为:I连接臂的另一端开设有I连接臂上枢接孔,K肘节板的一端开设有K肘节板下枢接孔,设有第二柱销303穿设于该I连接臂上枢接孔和K肘节板下枢接孔中将I连接臂和K肘节板枢接起并形成所述第二肘节B,参见图4中B点。
两K肘节板206的另一端同时与一平衡垂重208定位枢接,其具体结构为:平衡垂重208的下表面上开设有呈间隔排布的两个垂重枢接孔,两K肘节板的另一端开设有K肘节板上枢接孔,设有第三柱销304穿设于垂重枢接孔和K肘节板上枢接孔中将两K肘节板枢接于平衡垂重上,K肘节板与平衡垂重枢接处为图4中的枢接点F。
两J肘节臂203的另一端分别与一导柱209的上端枢接,其具体结构为:J肘节臂的另一端上开设有J肘节臂下枢接孔,导柱的上端开设有导柱枢接孔,设有第四柱销305穿设于J肘节臂下枢接孔与导柱枢接孔内将J肘节臂与导柱枢接,J肘节臂与导柱的枢接处为图4中的枢接点D。
两导柱的下端同时与一滑块4的上表面定位连接,该滑块的下表面上定位设有一用于冲制的上模具5,该上模具为欲冲出的刀模,该上模具的下方可放置一与该上模具相对应的欲待冲物作为下模具,图中未显示出下模具。
按照上述描述组装形成如图3所示的二点式双肘节机构。在使用时,当曲柄轴103正转90度时(270°→0°)(如图4所示),带动连杆105将H臂201向上垂直顶承,由于具有左右对称的双连接臂拉引及导正销直线运动的设计,使连杆105一端形成垂直的上下线直线运动,且与H臂201连接的I连接臂上的第一肘节A、第二肘节B、掣点C及J肘节臂203、K肘节板206呈一角度运动,由于本申请所述结构仅由一曲柄轴103及一连杆105带动而使双肘节机构2的运动角度一致,从而使滑块4与导柱209保持不会倾斜的水平状态进行上下移动。当曲柄轴103继续正转至180度时(90°→180°)(如图5所示),遵循上述动作,上模具5随滑块4对欲待冲物进行冲压,由于双肘节机构2中的平衡垂重208运动方向相反,因此有动态平衡的效果,可将机构的振动降到最低,而使滑块4在全程滑动中能够保持准确平行度的垂直滑动,不会出现单肘节机构的角度倾斜现象,且不会出现任何的倾斜,能够冲压出精度极高的工件。且在曲柄轴103仍继续向下转动270度时(如图5中所示)及转动至原位时(如图4中所示),使滑块4借由双肘节机构2回至原位,形成一次冲压过程。由于本机构中的双肘节机构2连接的第一肘节A和第二肘节B及平衡垂重208的运动方向与滑块4的运动方向相反,使滑块4全程滑动时,完全平衡而不会倾斜,进而使模具及本申请所述机构的使用寿命延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二点式双肘节机构,包括一传动组(1)和两双肘节机构(2),所述传动组(1)包括一马达(101),该马达输出端通过传动皮带(102)与一飞轮(104)传动连接,飞轮(104)的中心处定位设有一能够随飞轮转动的曲柄轴(103),该曲柄轴(103)上枢接设有一连杆(105),两所述双肘节机构左右对称枢接于连杆上,其特征在于:
两所述双肘节机构(2)均包括一H臂(201),两H臂的一端同时与所述连杆(105)枢接,两H臂(201)的另一端分别与一I连接臂(202)的一端及一J肘节臂(203)的一端枢接共同形成第一肘节A;两所述I连接臂(202)的中心孔处均形成掣点C,且两所述I连接臂(202)的另一端分别与一K肘节板(206)的一端枢接形成第二肘节B,两所述K肘节板(206)的另一端同时与一平衡垂重(208)定位枢接;两所述J肘节臂(203)的另一端分别与一导柱(209)的上端枢接,两导柱的下端同时与一滑块(4)的上表面定位连接,该滑块的下表面上定位设有一用于冲制的上模具(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点式双肘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05)的下端开设有连杆枢接孔,两H臂的一端均开设有H臂上枢接孔,设有导正销(301)穿设于连杆枢接孔和两H臂的H臂上枢接孔中将两H臂的一端与连杆枢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点式双肘节机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H臂的另一端均开设有H臂下枢接孔,所述I连接臂的一端开设有I连接臂下枢接孔,所述J肘节臂的一端开设有J肘节臂上枢接孔,设有第一柱销(302)穿设于H臂下枢接孔、I连接臂下枢接孔和J肘节臂上枢接孔中将H臂、I连接臂和J肘节臂枢接起并形成所述第一肘节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点式双肘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I连接臂的另一端开设有I连接臂上枢接孔,所述K肘节板的一端开设有K肘节板下枢接孔,设有第二柱销(303)穿设于该I连接臂上枢接孔和K肘节板下枢接孔中将I连接臂和K肘节板枢接起并形成所述第二肘节B。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点式双肘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垂重(208)的下表面上开设有呈间隔排布的两个垂重枢接孔,两所述K肘节板的另一端开设有K肘节板上枢接孔,设有第三柱销(304)穿设于垂重枢接孔和K肘节板上枢接孔中将两K肘节板枢接于平衡垂重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点式双肘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J肘节臂的另一端上开设有J肘节臂下枢接孔,所述导柱的上端开设有导柱枢接孔,设有第四柱销(305)穿设于J肘节臂下枢接孔与导柱枢接孔内将J肘节臂与导柱枢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点式双肘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轴(103)为单偏心曲柄轴。
CN201820845148.9U 2018-06-01 2018-06-01 二点式双肘节机构 Active CN2086461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45148.9U CN208646100U (zh) 2018-06-01 2018-06-01 二点式双肘节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45148.9U CN208646100U (zh) 2018-06-01 2018-06-01 二点式双肘节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46100U true CN208646100U (zh) 2019-03-26

Family

ID=65780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45148.9U Active CN208646100U (zh) 2018-06-01 2018-06-01 二点式双肘节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461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19806A (zh) * 2023-05-19 2023-08-22 广东泰基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水平滑块的压力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19806A (zh) * 2023-05-19 2023-08-22 广东泰基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水平滑块的压力机
CN116619806B (zh) * 2023-05-19 2024-01-26 广东泰基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水平滑块的压力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99240U (zh) 一种三自由度立式机械手
US4400985A (en) Straight line link mechanism
JPS5842118B2 (ja) カクダイサレタハンイデヘイコウウンドウスルユアツクレ−ンソウチ
CN208646100U (zh) 二点式双肘节机构
US4671126A (en) Walking beam pumping unit
JPH11245088A (ja) プレス、特にはパンチプレス
US4215972A (en) Transfer mechanism employing swingable arm formed as a parallelogram linkage
CN209224584U (zh) 一种精密四柱裁断机连杆机构
CN205497466U (zh) 带有摆臂-连杆驱动机构的并联机器人
JP2649318B2 (ja) プレス機
JP2002035993A (ja) プレス機械
CN205851757U (zh) 一种高速对称等长肘杆压力机的单滑块动平衡机构
JP2002144094A (ja) プレス機
KR940013758A (ko) 박판형상의 제품의 천공을 위한 펀칭 유닛(punching unit)
JPH04228296A (ja) パンチプレスの質量力平衡装置
CN207792576U (zh) 顶升机构及自动化设备
CN207027493U (zh) 平面二自由度并联机构控制装置
JP3826994B2 (ja) プレス機械
CN208276906U (zh) 一种重型四轴码垛机器人
CN207632130U (zh) 一种通用码垛机器人
CN211253247U (zh) 切刀张口调节结构
CN209177493U (zh) 一种托盘定心机构
JPH10128596A (ja) リンクを用いたプレスのスライド駆動装置
JPS602611B2 (ja) 造波装置
JPH0131367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