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19550U - 湿式离合器总成 - Google Patents

湿式离合器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19550U
CN208619550U CN201820110240.0U CN201820110240U CN208619550U CN 208619550 U CN208619550 U CN 208619550U CN 201820110240 U CN201820110240 U CN 201820110240U CN 208619550 U CN208619550 U CN 2086195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lutch
disc
spring
friction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1024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太亮
贾云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FENGBAO AUTO CLUT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FENGBAO AUTO CLUT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FENGBAO AUTO CLUT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FENGBAO AUTO CLUTCH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195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195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06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 F16D25/062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 F16D25/063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with clutch members exclusively moving axially
    • F16D25/0635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with clutch members exclusively moving axially with flat friction surfaces, e.g. discs
    • F16D25/0638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with clutch members exclusively moving axially with flat friction surfaces, e.g. discs with more than two discs, e.g. multiple lamella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06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 F16D25/062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 F16D25/063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with clutch members exclusively moving axial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12Details not specific to one of the before-mentioned typ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1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 F16F15/1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 F16F15/131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the rotating system comprising two or more gyratory masses
    • F16F15/133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the rotating system comprising two or more gyratory masses using springs as elastic members, e.g. metallic sp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多层叠片的离合器,尤其是一种湿式离合器总成。所述曲轴连接盘、外壳与压紧机构形成密闭空间,从动盘总成设置在外壳和压紧机构之间;所述从动盘总成包括耐油摩擦件组合和与从动轴花键连接的盘毂,耐油摩擦件组合的外部边缘与外壳齿连接,耐油摩擦件组合的内部边缘与盘毂齿连接;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盘、硬性弹簧和离合油缸总成,压盘与耐油摩擦件组合接触,压盘与外壳之间通过压盘回位弹簧连接,硬性弹簧的一端朝向压盘,硬性弹簧的另一端与离合油缸总成接触;所述耐油摩擦件组合设置在外壳和压盘之间。不仅解决了离合器的高温烧蚀问题,实现了离合器的无磨损工作方式,大大延长了离合器的使用寿命,而且增大了传递扭矩。

Description

湿式离合器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多层叠片的离合器,尤其是一种湿式离合器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干式离合器包括离合器盖总成和离合器从动盘总成,离合器从动盘总成上设有干式摩擦片,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摩擦片与离合器盖总成之间会产生摩擦。尤其是用于工况极其恶劣的车辆上或摩擦片与盖总成之间长时间处于半联动状态,摩擦片与盖总成之间长时间处于摩擦状态,摩擦过程中瞬间会产生350℃以上的高温,而目前常用的干式摩擦片的温度临界值约为350℃,因此很容易烧片;另外,摩擦片与离合器盖总成之间在高温状态下的摩擦会导致摩擦片的磨损加快,因此现有结构的离合器在工况极其恶劣的车辆上或摩擦片与盖总成之间长时间处于半联动状态使用时,一旦烧蚀,离合器必须报废更换,频繁更换离合器不仅大大降低了车辆的工作效率,而且增加了车辆的使用成本。
申请号为201510203061.2,申请名称为“湿式离合器总成”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湿式离合器总成,该离合器克服了现有的离合器存在的上述问题,但是其传递扭矩小,在使用中必须对离合器踏板施加较大的力才能切断离合器,增加了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的操作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客服现有离合器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湿式离合器总成,其不仅解决了离合器的高温烧蚀问题,实现了离合器的无磨损工作方式,大大延长了离合器的使用寿命,而且增大了传递扭矩。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湿式离合器总成,包括曲轴连接盘和外壳,其中,还包括从动盘总成和压紧机构;
所述外壳的一端与曲轴连接盘固定连接,外壳的另一端与压紧机构固定连接,曲轴连接盘、外壳与压紧机构形成密闭空间,从动盘总成设置在该密闭空间内,从动盘总成设置在外壳和压紧机构之间;
所述从动盘总成包括耐油摩擦件组合和与从动轴花键连接的盘毂,耐油摩擦件组合的外部边缘与外壳齿连接,耐油摩擦件组合的内部边缘与盘毂齿连接;
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盘、硬性弹簧和离合油缸总成,压盘与耐油摩擦件组合接触,压盘与外壳之间通过压盘回位弹簧连接,硬性弹簧的一端朝向压盘,硬性弹簧的另一端与离合油缸总成接触;
所述耐油摩擦件组合设置在外壳和压盘之间。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壳包括飞轮盘、离合器外圈和离合器盖,飞轮盘与曲轴连接盘的外圆端面固定连接,离合器外圈与飞轮盘的外圆端面固定连接,离合器盖的一端与离合器外圈的外圆端面固定连接,离合器盖的另一端与离合油缸总成固定连接,飞轮盘与压盘之间设有耐油摩擦件组合,耐油摩擦件组合与离合器外圈的内壁齿连接。
此时,所述压盘与硬性弹簧之间可以设置碟簧Ⅱ,硬性弹簧的与压盘之间设有间隙,碟簧Ⅱ设置在该间隙内,硬性弹簧与压盘之间为间隙可调式连接,压盘与硬性弹簧的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支点,碟簧Ⅱ固定在两支点之间。压盘与硬性弹簧之间也可以不设置碟簧,此时硬性弹簧的一端与压盘接触。
本实用新型中的外壳的另外一种结构是:所述外壳包括飞轮盘、离合器外圈、碟簧Ⅲ、碟簧限位板和离合器盖,离合器外圈与曲轴连接盘的外圆端面固定连接,离合器盖的一端与离合器外圈的外圆端面固定连接,离合器盖的另一端与离合油缸总成固定连接,曲轴连接盘和耐油摩擦件组合之间设有碟簧限位板和飞轮盘,碟簧限位板和飞轮盘之间设有间隙,碟簧Ⅲ设置在该间隙内,碟簧限位板与曲轴连接盘连接,飞轮盘与耐油摩擦件组合接触,碟簧限位板和飞轮盘之间为间距自调式连接,离合器外圈与飞轮盘之间滑动连接。此时硬性弹簧的一端与压盘接触。
所述离合器外圈和压盘之间滑动连接,压盘和离合器外圈之间通过压盘回位弹簧连接。
所述耐油摩擦件组合包括钢片、纸基片和分离弹簧,所述钢片与纸基片之间呈交错间隔设置,钢片和/或纸基片的单面或双面设有纸基片,且耐油摩擦件组合与外壳之间、以及耐油摩擦件组合和压盘之间均设有纸基片,钢片的外部边缘与离合器外圈齿连接,相邻钢片的外部边缘之间设有分离弹簧,纸基片的内部边缘与盘毂齿连接。
所述耐油摩擦件组合的另一种结构是:包括钢片、纸基片和分离弹簧,所述钢片与纸基片之间呈交错间隔设置,钢片和/或纸基片的单面或双面设有纸基片,且耐油摩擦件组合与外壳之间、以及耐油摩擦件组合和压盘之间均设有纸基片,钢片的内部边缘与盘毂齿连接,相邻纸基片的外部边缘之间设有分离弹簧,纸基片的外部边缘与离合器外圈齿连接。
所述从动盘总成还包括减震系统,减震系统设置在盘毂内,所述减震系统包括减震弹簧和减震盘,盘毂内设有数个窗口,窗口内设有减震弹簧,盘毂的内圆端面和外圆端面分别设置减震盘,盘毂与减震盘固定连接,盘毂和减震盘之间间隔设置固定垫圈和摩擦垫圈,固定垫圈与减震盘之间设有碟簧Ⅰ。当扭矩过大时,通过减震系统降低离合器内的振动。
所述离合油缸总成包括油缸固定套、循环油固定套、活塞、外缸套和设置在从动轴环形外侧的油缸主体,油缸主体与外壳固定连接;油缸固定套和循环油固定套设置在油缸主体的轴向环形外侧,油缸固定套与油缸主体之间设有轴承和密封装置,油缸主体朝向硬性弹簧的一侧固定有外缸套,外缸套与油缸主体的轴向外壁之间设有轴向凹槽,活塞设置在轴向凹槽内,活塞与硬性弹簧接触;
所述油缸固定套和油缸主体内设有油道,活塞与油道连通,活塞与油缸主体的轴向外壁之间设有密封装置,活塞与外缸套的轴向内壁之间设有密封装置;
所述循环油固定套位于油缸固定套和从动轴压盖之间,循环油固定套的一端与从动轴压盖固定连接,循环油固定套的另一端与油缸固定套之间止口固定连接,循环油固定套与油缸主体之间设有密封装置;
所述循环油固定套内设有进油通路。
所述油缸主体内设有进油通路,油缸主体的进油通路与循环油固定套内的进油通路连通,油缸主体的进油通路与离合器外圈之间通过连接油管连通。或者在从动轴内设有进油通路和油孔,从动轴内的进油通路与循环油固定套内的进油通路连通。
所述油缸主体内设有进油通路,油缸主体的进油通路与循环油固定套内的进油通路连通,盘毂与耐油摩擦件组合的内部边缘齿连接的一端向外壳方向弯折,盘毂与耐油摩擦件组合的内部边缘齿连接的端部形成凹槽,油缸主体与外壳固定连接的一端设有循环油导管,循环油导管的一端与油缸主体固定连接,循环油导管的另一端穿过硬性弹簧,并伸入盘毂与耐油摩擦件组合的内部边缘齿连接端的凹槽内,循环导油管内设有进油通路,油缸主体的进油通路与循环导油管的进油通路连通。
所述循环油固定套和油缸主体之间可以呈一体式结构或分体式结构;循环油固定套和从动轴压盖之间可以呈一体式结构或分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湿式的工作方式,解决了离合器的高温烧蚀问题,实现了离合器的无磨损工作方式,大大延长了离合器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车辆的工作效率,提高了车辆的使用寿命;
(2)大大提高了离合器的传递扭矩,与现有的离合器结构相比,其可以传递的扭矩达到上千牛的力·米;同时,针对传递扭矩过大产生的震动,通过减震系统起到了减震和缓冲的作用,保证了离合器的正常和稳定的工作,提高了驾驶员的驾驶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4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5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7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8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10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11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12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13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14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15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3紧固螺栓Ⅰ;4钢片分离弹簧;5限位螺栓;6内齿盘毂;7外减震弹簧;8内减震弹簧;10盘毂限位轴承固定套;11盘毂限位轴承;12从动轴轴承;13盘毂限位弹簧;14 盘毂限位弹簧座;15盘毂Ⅰ;16从动盘总成铆钉;17碟形弹簧Ⅰ;18固定垫圈;19摩擦垫圈;20减震盘;21飞轮盘;22曲轴连接盘;23O型圈Ⅰ;25压盘回位弹簧;27离合器外圈; 28压盘;29纸基片;30钢片;31碟簧Ⅱ;33紧固螺栓Ⅱ;34定位销;35油缸旋转轴承; 36密封环;37油封;39从动轴;40油缸主体;41从动轴压盖;42定位销固定板;43循环油固定套;44油缸固定套;45O型圈Ⅱ;46活塞;47O型圈Ⅲ;48外缸套紧固螺栓;49连接铆钉;50连接油管;51O型圈Ⅳ;52外缸套;53硬性弹簧;54离合器盖;56碟簧Ⅲ;57碟簧限位板;58循环油导管;59盘毂止退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所述的湿式离合器总成包括曲轴连接盘22、外壳、从动盘总成和压紧机构,曲轴连接盘22的内表面与从动轴39之间设有从动轴轴承12。外壳的一端与曲轴连接盘22 固定连接,外壳的另一端与压紧机构固定连接,曲轴连接盘22、外壳与压紧机构形成密闭空间,从动盘总成设置在该密闭空间内,从动盘总成设置在外壳和压紧机构之间;所述从动盘总成包括耐油摩擦件组合和与从动轴花键连接的盘毂,耐油摩擦件组合的外部边缘与外壳齿连接,耐油摩擦件组合的内部边缘与盘毂齿连接;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盘28、硬性弹簧53 和离合油缸总成,压盘28与耐油摩擦件组合接触,压盘28与外壳之间通过压盘回位弹簧25 连接,硬性弹簧53的一端朝向压盘28,硬性弹簧53的另一端与离合油缸总成接触;所述耐油摩擦件组合设置在外壳和压盘28之间。
本实施例中,压盘28与硬性弹簧53之间设有间隙,碟簧Ⅱ31设置在该间隙内,压盘28 与硬性弹簧53的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支点,碟簧Ⅱ31固定在两支点之间。通过设置碟簧Ⅱ,压盘压紧时,通过碟簧Ⅱ的弹力调整作用使压盘受力均匀,使整个离合器始终处于平稳的工作状态。压盘28与硬性弹簧53之间为间隙自调式连接,即压盘与硬性弹簧53之间通过限位螺栓5连接,其中限位螺栓5的螺杆设置在压盘28内,限位螺栓的头部设置在硬性弹簧53 内,限位螺栓的头部呈阶梯状,对应的在硬性弹簧53内设有阶梯孔,限位螺栓的阶梯状头部设置在硬性弹簧的阶梯孔内,且阶梯状头部和阶梯孔之间可以相对滑动,因此硬性弹簧可以沿限位螺栓的头部滑动一定的距离,从而改变了压盘与硬性弹簧之间的间隙,该间隙一般在 0.2-2mm之间。通过压紧系统的压紧力和碟簧Ⅱ31自动调整压盘28与硬性弹簧53之间的间隙。
从动轴压盖41设置在从动轴39上,从动轴压盖41与从动轴39之间设有油封37。从动轴压盖41的内圆端面固定有定位销固定板42,定位销固定板42与离合油缸总成之间销连接。本实用新型中,从动轴压盖41和定位销固定板42也可以呈一体式结构,此时从动轴压盖41 直接与离合油缸总成之间通过销连接。
本实施例中,外壳包括飞轮盘21、离合器外圈27和离合器盖54,飞轮盘21与曲轴连接盘22的外圆端面固定连接,离合器外圈27与飞轮盘21的外圆端面固定连接,飞轮盘21与离合器外圈27之间设有O型圈Ⅰ23,起到了密封作用,离合器盖54的一端与离合器外圈27 的外圆端面固定连接,离合器盖54的另一端与离合油缸总成固定连接,曲轴连接盘22、飞轮盘21、离合器外圈27和离合器盖54之间通过紧固螺栓Ⅰ3依次固定连接。飞轮盘21与压盘28之间设有耐油摩擦件组合,耐油摩擦件组合与离合器外圈27的内壁齿连接。压盘28和离合器外圈27之间滑动连接,其滑动连接可以采用如下结构:离合器外圈27内设有滑槽,压盘28的外部边缘设置在离合器外圈27的滑槽内,压盘28和离合器外圈27之间通过压盘回位弹簧25连接。
耐油摩擦件组合包括钢片30、纸基片29和钢片分离弹簧4,钢片30与纸基片29之间呈交错间隔设置,钢片和/或纸基片的单面或双面设有纸基片29,且耐油摩擦件组合与飞轮盘21之间、以及耐油摩擦件组合和压盘28之间均设有纸基片29,钢片30的外部边缘与离合器外圈27齿连接,即通过齿连接,离合器外圈既可以带动耐油摩擦件组合转动,同时耐油摩擦件组合还可以沿离合器外圈滑动。相邻钢片30的外部边缘之间设有钢片分离弹簧4,当离合器分离时,通过钢片分离弹簧保证各钢片之间的距离相同,防止钢片之间的间距不均匀而使车辆处于半离合状态。相邻钢片30的外部边缘之间也可以不设置钢片分离弹簧4。纸基片29 的内部边缘与盘毂齿连接。
在传递扭矩的过程中,尤其是当传递扭矩较大时,离合器总成的内部会产生较大振动。为了克服该问题,所述从动盘总成包括减震系统,通过减震系统起到了减震缓冲的作用,防止振动对差速器、后桥、半轴等部件产生的撞击性。本实施例中,减震系统包括外减震弹簧 7、内减震弹簧8和减震盘20,盘毂包括盘毂Ⅰ15和内齿盘毂6,其中盘毂Ⅰ15与从动轴39花键连接,内齿盘毂6与纸基片29的内部边缘齿连接,盘毂15设置在内齿盘毂6的中心孔内。内齿盘毂6中设有数个窗口,外减震弹簧7和内减震弹簧8设置在内齿盘毂6的窗口内,其中内减震弹簧8设置在外减震弹簧7内。内齿盘毂6和盘毂15的外圆端面和内圆端面分别设有减震盘20,因此将外减震弹簧7和内减震弹簧8限位在减震盘20内。盘毂15与减震盘 20之间通过从动盘总成铆钉16固定连接,减震盘20与内齿盘毂6之间间隔设置固定垫圈18 和摩擦垫圈19,固定垫圈18与减震盘20之间设有碟簧Ⅰ17,通过固定垫圈18和摩擦垫圈 19实现了内齿盘毂6和减震盘20之间的固定连接,同时碟簧Ⅰ17、固定垫圈18和摩擦垫圈 19还起到了缓冲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中,从动盘总成也可以不包括碟簧Ⅰ17、固定垫圈18 和摩擦垫圈19。
本实用新型中,盘毂Ⅰ15和内齿盘毂6可以呈一体式结构即一体式的盘毂,此时弹簧可以直接设置在盘毂内。盘毂内设置的弹簧既可以采用本实施例所述的双弹簧,也可以采用单弹簧,即盘毂内设有一个减震弹簧。
盘毂15和曲轴连接盘22之间设有盘毂限位轴承固定套10,盘毂限位轴承固定套10固定在曲轴连接盘22上,盘毂限位轴承固定套10和盘毂15之间设有盘毂限位轴承12。对应的在盘毂15的另一侧设有盘毂限位座14,盘毂限位座14固定在从动轴39上,盘毂固定座 14与盘毂15之间通过盘毂限位弹簧13连接。通过盘毂限位轴承12和盘毂限位弹簧13对盘毂15起到了限位作用。
离合器的接合和分离是通过离合油缸总成实现的。本实施例中,离合油缸总成包括油缸固定套44、从动轴压盖41、活塞46、外缸套52和设置在从动轴环形外侧的油缸主体40,油缸主体40的设置在离合器盖54的内孔中,且与离合器盖54通过连接铆钉49固定连接。油缸固定套44和从动轴压盖41设置在油缸主体40的轴向环形外侧,油缸固定套44与油缸主体40之间设有密封装置和油缸旋转轴承35,以保证油缸固定套44和油缸主体40的同心度。油缸主体40朝向硬性弹簧的一侧固定有外缸套52,外缸套52与油缸主体40之间通过外缸套固定螺栓48固定连接,外缸套52与油缸主体40的的轴向外壁之间形成轴向凹槽,活塞46设置轴向凹槽内,活塞46与硬性弹簧53接触。油缸固定套44与油缸主体40内设有油道,油道的末端均设置油道堵丝,以防止液压油向外部泄漏。活塞46与油道连通,通过液压油的压力控制活塞46在轴向凹槽内轴向移动。活塞46的轴向内壁与油缸主体40之间设有用于密封的O型圈Ⅱ45,活塞46的轴向外壁与外缸套52之间设用于密封的O型圈Ⅲ47,外缸套52 与油缸主体40之间设有用于密封的O型圈Ⅳ51。
循环油固定套43和油缸主体40之间设有密封环36。循环油固定套43位于油缸固定套 44和定位销固定板42之间,循环油固定套43的一端与定位销固定板42之间通过定位销34 固定连接,循环固定套43的另一端与油缸固定套44之间通过紧固螺栓Ⅱ33止口固定连接,以保证循环固定套43和油缸主体40的同心度。循环油固定套43内设有进油通路,对应的在油缸主体10内也设有进油通路,油缸主体的进油通路与离合器外圈27之间通过连接油管50 连通。循环油依次通过循环油固定套43和油缸主体40内的进油通路,进入离合器外圈27内,并沿着各部件之间的缝隙流入耐油摩擦件组合内,此时纸基片29和钢片30之间充满循环油,使纸基片29和钢片30之间形成油性摩擦,同时可以降低纸基片29和钢片30之间摩擦所产生的温度。本实用新型中,循环油固定套43可以与油缸固定套44呈一体式结构,循环油固定套43也可以与定位销固定板42、从动板压盖41呈一体式结构。
本离合器总成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循环油依次通过循环油固定套和油缸主体内的进油通路进入离合器外圈27,并沿着各部件之间的缝隙流入耐油摩擦件组合内,此时纸基片29 和钢片30之间充满循环油,使纸基片29和钢片30之间形成油性摩擦,同时可以降低纸基片 29和钢片30之间摩擦所产生的温度。当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时,离合器踏板处于最高位置,此时具有较大油压的液压油进入油缸主体40的油道内,通过液压油的压力,推动活塞46将硬性弹簧53、压盘28、耐油摩擦件组合、飞轮盘21和曲轴连接盘22相互压紧,发动机的扭矩经过飞轮盘21和压盘28,传递至耐油摩擦件组合,再由耐油摩擦件组合和转动连接总成传递至从动轴39。相互压紧的过程中,压盘28与离合器外圈27之间的压盘回位弹簧25被压紧,使弹簧内产生推力。离合器分离时,踩下离合器踏板,提供给油缸主体40的液压油的油压变小,压盘回位弹簧25复位,在压盘回位弹簧25的回程力作用下,压盘28后移,压盘28、耐油摩擦件组合和飞轮盘21之间产生间隙,作用在耐油摩擦件组合上的摩擦力矩消失,中断动力传递。离合器踏板复位后,在离合油缸总成作用下,活塞46再次推动,将硬性弹簧53、压盘28、耐油摩擦件组合、飞轮盘21和曲轴连接盘22相互压紧,使离合器再次处于结合状态。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从动盘总成不包括减震系统,即盘毂的环形外表面与纸基片29的内部边缘齿连接,盘毂的环形内表面与从动轴39之间花键连接。本实施例中的耐油摩擦件组合和从动轴中间的连接为刚性连接件。
其它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在从动轴内设有进油通路和油孔,循环油固定套的进油通路与从动轴内的进油通路连通,在油缸主体内无需设置进油通路。循环油通过循环油缸套、从动轴的进油通路和油孔进入离合器内,并沿着各部件之间的缝隙流入耐油摩擦件组合内。
其它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图3是实施例4所示的湿式离合器总成。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循环油缸套与从动盘压盖41呈一体式结构,因此循环油的进油通路设置在从动盘压盖41内。从动轴39内设有进油通路和油孔,其进油通路与从动盘压盖41内的进油通道连通,因此在油缸主体40内无需设置进油通路。循环油依次通过从动盘压盖41和从动轴39的进油通路和油孔进入离合器内,并沿着各部件之间的缝隙流入耐油摩擦件组合内。
循环油缸套也可以与油缸缸套44呈一体式结构,此时循环油的进油通路设置在油缸缸套 44内,油缸缸套44内的进油通路和从动轴内的进油通路连通。
其它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从动盘总成不包括减震系统,即盘毂的环形外表面与纸基片29的内部边缘齿连接,盘毂的环形内表面与从动轴39之间花键连接。本实施例中的耐油摩擦件组合和从动轴中间的连接为刚性连接件。
其它同实施例4。
实施例6
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在从动轴内没有设置进油通路和油孔,油缸主体内设置进油通路。循环油固定套内的进油通路与油缸主体内的进油通路连通,油缸主体的进油通路与离合器外圈之间通过连接油管连通。循环油依次通过循环油固定套和油缸主体内的进油通路,进入离合器外圈内,并沿着各部件之间的缝隙流入耐油摩擦件组合内,此时纸基片和钢片之间充满循环油,使纸基片和钢片之间形成油性摩擦,同时可以降低纸基片和钢片之间摩擦所产生的温度。
其它同实施例4。
实施例7
图5是实施例7所示的湿式离合器总成。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硬性弹簧53与压盘28之间没有设置碟簧,此时硬性弹簧53的一端与压盘28接触。从动盘压盖41与循环油固定套43之间通过定位销34连接。从动轴压盖41的内表面与从动轴39之间设有油封37,循环油固定套43的内表面与油缸主体40之间设有油封36。
从动盘压盖41的内表面也可以固定定位销固定板,定位销固定板与循环油固定套之间销连接。
循环油固定套43可以与油缸固定套44呈一体式结构,循环油固定套43也可以与从动轴压盘41呈一体式结构。
其它同实施例1。
实施例8
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7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从动盘总成不包括减震系统,即盘毂的环形外表面与纸基片29的内部边缘齿连接,盘毂的环形内表面与从动轴39之间花键连接。本实施例中的耐油摩擦件组合和从动轴中间的连接为刚性连接件。
其它同实施例7。
实施例9
与实施例7不同的是:从动轴内设有进油通路和油孔,其进油通路与循环油缸套内的进油通道连通,因此在油缸主体内无需设置进油通路。循环油依次通过循环油缸套和从动轴的进油通路和油孔进入离合器内,并沿着各部件之间的缝隙流入耐油摩擦件组合内。
其它同实施例7。
实施例10
图7是本实施例所示的湿式离合器总成,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硬性弹簧53的一端与压盘28接触,硬性弹簧53和压盘28之间没有设置碟簧。外壳包括飞轮盘21、离合器外圈27、碟簧Ⅲ56、碟簧限位板57和离合器盖54。离合器外圈27与曲轴连接盘22的外圆端面固定连接,离合器盖54的一端与离合器外圈27的外圆端面固定连接,离合器盖54的另一端与离合油缸总成的油缸主体44固定连接。曲轴连接盘22和耐油摩擦件组合之间设有碟簧限位板57和飞轮盘21,其中碟簧限位板57与曲轴连接盘22连接,飞轮盘21与耐油摩擦件组合接触。碟簧限位板57和飞轮盘21之间设有间隙,碟簧Ⅲ56设置在该间隙内,碟簧限位板57 和飞轮盘21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支点,碟簧Ⅲ56固定在两支点之间。离合器外圈27和飞轮盘21之间滑动连接,其滑动连接可以采用以下结构:离合器外圈27的内表面设有滑槽,飞轮盘21的外部边缘设置在离合器外圈27的滑槽内,飞轮盘21和离合器外圈27之间滑动连接。或者是离合器外圈27和飞轮盘21之间齿连接,通过齿连接,离合器外圈27既可以带动飞轮盘21转动,同时飞轮盘21还可以沿离合器外圆27滑动。通过设置碟簧Ⅲ56,使耐油摩擦件组合压紧时,通过碟簧Ⅲ56的调整,使耐油摩擦件组合受力均匀,使整个离合器始终处于平稳的工作状态。
碟簧限位板57和飞轮盘21之间为间隙自调式连接,即飞轮盘与碟簧限位板57之间通过限位螺栓连接,其中限位螺栓的螺杆设置在碟簧限位板57内,并连接碟簧限位板57和曲轴连接盘22。限位螺栓的头部设置在飞轮盘21内,限位螺栓的头部呈阶梯状,对应的在飞轮盘21内设有阶梯孔,限位螺栓的阶梯状头部设置在硬性弹簧的阶梯孔内,且阶梯状头部和阶梯孔之间可以相对滑动,因此飞轮盘可以沿限位螺栓的头部滑动一定的距离,从而改变了飞轮盘21与碟簧限位板57之间的间隙,该间隙一般在0.2-2mm之间。通过压紧系统的压紧力和碟簧Ⅲ56对碟簧限位板57和飞轮盘21之间的间隙自动调节。
循环油缸套与从动盘压盖41呈一体式结构,因此循环油的进油通路设置在从动盘压盖41内。从动轴39内设有进油通路和油孔,其进油通路与从动盘压盖41内的进油通道连通,因此在油缸主体40内无需设置进油通路。循环油依次通过从动盘压盖41和从动轴39的进油通路和油孔进入离合器内,并沿着各部件之间的缝隙流入耐油摩擦件组合内。
循环油缸套也可以与油缸缸套44呈一体式结构,此时循环油的进油通路设置在油缸缸套 44内,油缸缸套44内的进油通路和从动轴内的进油通路连通。
其它同实施例1。
实施例11
如图8所示,与实施例10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从动盘总成不包括减震系统,即盘毂的环形外表面与纸基片29的内部边缘齿连接,盘毂的环形内表面与从动轴39之间花键连接。本实施例中的耐油摩擦件组合和从动轴中间的连接为刚性连接件。
其它同实施例10。
实施例12
如图9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耐油摩擦件组合包括钢片30、纸基片29和纸基片分离弹簧,钢片30与纸基片29之间呈交错间隔设置,钢片和/或纸基片的单面或双面设有纸基片29,且耐油摩擦件组合与飞轮盘之间、以及耐油摩擦件组合和压盘之间均设有纸基片29,纸基片29的外部边缘与离合器外圈27齿连接,即通过齿连接,离合器外圈既可以带动耐油摩擦件组合转动,同时耐油摩擦件组合还可以沿离合器外圈滑动。相邻纸基片29的外部边缘之间设有纸基片分离弹簧,当离合器分离时,通过纸基片分离弹簧保证各纸基片之间的距离相同,防止纸基片之间的间距不均匀而使车辆处于半离合状态。相邻纸基片29的外部边缘之间也可以不设置纸基片分离弹簧。钢片30的内部边缘与内齿盘毂6齿连接。
内齿盘毂6为折线形,即内齿盘毂6与钢片30的内部边缘齿连接的一端向曲轴连接盘 22方向弯折,此时内齿盘毂6与钢片30的内部边缘齿连接的端部形成凹槽。
循环油固定套43内设有进油通路,对应的在油缸主体40内也设有进油通路,油缸主体 40与离合器盖54固定连接的一端设有循环油导管58。循环油导管58的一端与油缸主体40 固定连接,循环油导管58的另一端穿过硬性弹簧53,并伸入内齿盘毂6与钢片30的内部边缘齿连接端的凹槽内。循环导油管58内设有进油通路,油缸主体40的进油通路与循环导油管58的进油通路连通。循环油依次通过循环油固定套43、油缸主体40和循环导油管58的进油通路,从循环导油管58流出后,循环油直接流入耐油摩擦件组合内,此时纸基片29和钢片30之间充满循环油,使纸基片29和钢片30之间形成油性摩擦,同时可以降低纸基片 29和钢片30之间摩擦所产生的温度。本实用新型中,循环油固定套43可以与油缸固定套44 呈一体式结构,循环油固定套43也可以与定位销固定板、从动板压盖呈一体式结构。
油缸主体40朝向曲轴连接盘22的一端外侧设有盘毂止退挡圈59,盘毂止退挡圈59与油缸主体40固定连接。盘毂止退挡圈的作用是,安装或拆卸从动轴时,防止从动盘轮毂脱落。
本实施例中,硬性弹簧53上设有加强筋,通过设置加强筋可以降低硬性弹簧53的厚度,并保证硬性弹簧53的支撑强度。
活塞46与硬性弹簧53的接触处设有圆形凸起,即圆形凸起设置在活塞46上。此时活塞 46和硬性弹簧53之间为点接触,保证了硬性弹簧53的位置。
其它同实施例1。
实施例13
如图10所示,与实施例12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硬性弹簧53上与活塞46的接触处设有圆形凸起,即圆形凸起设置在硬性弹簧53上,此时活塞46和硬性弹簧53之间为点接触,保证了硬性弹簧53的位置。
其它同实施例12。
实施例14
如图11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内齿盘毂6为折线形,即内齿盘毂6与纸基片29的内部边缘齿连接的一端向曲轴连接盘22方向弯折,此时内齿盘毂6与纸基片29的内部边缘齿连接的端部形成凹槽。
循环油固定套43内设有进油通路,对应的在油缸主体40内也设有进油通路,油缸主体40与离合器盖54固定连接的一端设有循环油导管58。循环油导管58的一端与油缸主体40 固定连接,循环油导管58的另一端穿过硬性弹簧53,并伸入内齿盘毂6与纸基片29的内部边缘齿连接端的凹槽内。循环导油管58内设有进油通路,油缸主体40的进油通路与循环导油管58的进油通路连通。循环油依次通过循环油固定套43、油缸主体40和循环导油管58的进油通路,从循环导油管58流出后,循环油直接流入耐油摩擦件组合内,此时纸基片29和钢片30之间充满循环油,使纸基片29和钢片30之间形成油性摩擦,同时可以降低纸基片29和钢片30之间摩擦所产生的温度。本实用新型中,循环油固定套43可以与油缸固定套44呈一体式结构,循环油固定套43也可以与定位销固定板、从动板压盖呈一体式结构。
油缸主体40朝向曲轴连接盘22的一端外侧设有盘毂止退挡圈59,盘毂止退挡圈59与油缸主体40固定连接。盘毂止退挡圈的作用是,安装或拆卸从动轴时,防止从动盘轮毂脱落。
硬性弹簧53与活塞46的接触处设有圆形凸起,即圆形凸起设置在硬性弹簧53上。此时活塞46和硬性弹簧53之间为点接触,保证了硬性弹簧53的位置。
其它同实施例1。
实施例15
如图12所示,与实施例14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硬性弹簧53上设有加强筋,通过设置加强筋可以降低硬性弹簧53的厚度,并保证硬性弹簧53的支撑强度。
其它同实施例14。

Claims (13)

1.一种湿式离合器总成,包括曲轴连接盘(22)和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动盘总成和压紧机构;
所述外壳的一端与曲轴连接盘(22)固定连接,外壳的另一端与压紧机构固定连接,曲轴连接盘(22)、外壳与压紧机构形成密闭空间,从动盘总成设置在该密闭空间内,从动盘总成设置在外壳和压紧机构之间;
所述从动盘总成包括耐油摩擦件组合和与从动轴花键连接的盘毂,耐油摩擦件组合的外部边缘与外壳齿连接,耐油摩擦件组合的内部边缘与盘毂齿连接;
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盘(28)、硬性弹簧(53)和离合油缸总成,压盘(28)与耐油摩擦件组合接触,压盘(28)与外壳之间通过压盘回位弹簧(25)连接,硬性弹簧(53)的一端朝向压盘(28),硬性弹簧(53)的另一端与离合油缸总成接触;
所述耐油摩擦件组合设置在外壳和压盘(28)之间;
所述耐油摩擦件组合包括钢片(30)、纸基片(29)和分离弹簧,所述钢片(30)与纸基片(29)之间呈交错间隔设置,钢片和/或纸基片的单面或双面设有纸基片(29),且耐油摩擦件组合与外壳之间、以及耐油摩擦件组合和压盘(28)之间均设有纸基片(29),钢片(30)的内部边缘与盘毂齿连接,相邻纸基片(29)的外部边缘之间设有分离弹簧,纸基片(29)的外部边缘与离合器外圈(27)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离合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飞轮盘(21)、离合器外圈(27)和离合器盖(54),飞轮盘(21)与曲轴连接盘(22)的外圆端面固定连接,离合器外圈(27)与飞轮盘(21)的外圆端面固定连接,离合器盖(54)的一端与离合器外圈(27)的外圆端面固定连接,离合器盖(54)的另一端与离合油缸总成固定连接,飞轮盘(21)与压盘(28)之间设有耐油摩擦件组合,耐油摩擦件组合与离合器外圈(27)的内壁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离合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飞轮盘(21)、离合器外圈(27)、碟簧Ⅲ(56)、碟簧限位板(57)和离合器盖(54),离合器外圈(27)与曲轴连接盘(22)的外圆端面固定连接,离合器盖(54)的一端与离合器外圈(27)的外圆端面固定连接,离合器盖(54)的另一端与离合油缸总成固定连接,曲轴连接盘(22)和耐油摩擦件组合之间设有碟簧限位板(57)和飞轮盘(21),碟簧限位板(57)和飞轮盘(21)之间设有间隙,碟簧Ⅲ(56)设置在该间隙内,碟簧限位板(57)与曲轴连接盘(22)连接,飞轮盘(21)与耐油摩擦件组合接触,碟簧限位板(57)和飞轮盘(21)之间为间距自调式连接,离合器外圈(27)与飞轮盘(21)之间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湿式离合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外圈(27)和压盘(28)之间滑动连接,压盘(28)和离合器外圈(27)之间通过压盘回位弹簧(2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离合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耐油摩擦件组合包括钢片(30)、纸基片(29)和分离弹簧,所述钢片(30)与纸基片(29)之间呈交错间隔设置,钢片和/或纸基片的单面或双面设有纸基片(29),且耐油摩擦件组合与外壳之间、以及耐油摩擦件组合和压盘(28)之间均设有纸基片(29),钢片(30)的外部边缘与离合器外圈(27)齿连接,相邻钢片(30)的外部边缘之间设有分离弹簧,纸基片(29)的内部边缘与盘毂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离合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盘总成还包括减震系统,减震系统设置在盘毂内,所述减震系统包括减震弹簧和减震盘(20),盘毂内设有数个窗口,窗口内设有减震弹簧,盘毂的内圆端面和外圆端面分别设置减震盘(20),盘毂与减震盘(20)固定连接,盘毂和减震盘之间间隔设置固定垫圈(18)和摩擦垫圈(19),固定垫圈(18)与减震盘(20)之间设有碟簧Ⅰ(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离合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性弹簧(53)的一端与压盘(28)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离合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性弹簧(53)与压盘(28)之间设有间隙,该间隙内设有碟簧Ⅱ(31),硬性弹簧(53)与压盘(28)之间为间隙自调式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离合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油缸总成包括油缸固定套(44)、循环油固定套(43)、活塞(46)、外缸套(52)和设置在从动轴环形外侧的油缸主体(40),油缸主体(40)与外壳固定连接;油缸固定套(44)和循环油固定套(43)设置在油缸主体(40)的轴向环形外侧,油缸固定套(44)与油缸主体(40)之间设有轴承和密封装置,油缸主体(40)朝向硬性弹簧的一侧固定有外缸套(52),外缸套(52)与油缸主体(40)的轴向外壁之间设有轴向凹槽,活塞(46)设置在轴向凹槽内,活塞(46)与硬性弹簧(53)接触;
所述油缸固定套(44)和油缸主体(40)内设有油道,活塞(46)与油道连通,活塞(46)与油缸主体(40)的轴向外壁之间设有密封装置,活塞与外缸套(52)的轴向内壁之间设有密封装置;
所述循环油固定套(43)位于油缸固定套(44)和从动轴压盖(41)之间,循环油固定套(43)的一端与从动轴压盖(41)固定连接,循环油固定套(43)的另一端与油缸固定套(44)之间止口固定连接,循环油固定套(43)与油缸主体(40)之间设有密封装置;
所述循环油固定套(43)内设有进油通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湿式离合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主体(40)内设有进油通路,油缸主体(40)的进油通路与循环油固定套(43)内的进油通路连通,油缸主体的进油通路与离合器外圈(27)之间通过连接油管(50)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湿式离合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轴(39)内设有进油通路和油孔,从动轴内的进油通路与循环油固定套(43)内的进油通路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湿式离合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主体(40)内设有进油通路,油缸主体(40)的进油通路与循环油固定套(43)内的进油通路连通,盘毂与耐油摩擦件组合的内部边缘齿连接的一端向外壳方向弯折,盘毂与耐油摩擦件组合的内部边缘齿连接的端部形成凹槽,油缸主体(40)与外壳固定连接的一端设有循环油导管(58),循环油导管(58)的一端与油缸主体(40)固定连接,循环油导管(58)的另一端穿过硬性弹簧(53),并伸入盘毂与耐油摩擦件组合的内部边缘齿连接端的凹槽内,循环油导管(58)内设有进油通路,油缸主体(40)的进油通路与循环油导管(58)的进油通路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0、11或12所述的湿式离合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油固定套(43)和油缸主体(40)呈一体式结构或分体式结构。
CN201820110240.0U 2017-01-25 2018-01-23 湿式离合器总成 Active CN20861955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60844.9A CN106704405A (zh) 2017-01-25 2017-01-25 湿式离合器总成
CN2017100608449 2017-01-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19550U true CN208619550U (zh) 2019-03-19

Family

ID=5891040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60844.9A Pending CN106704405A (zh) 2017-01-25 2017-01-25 湿式离合器总成
CN201820110240.0U Active CN208619550U (zh) 2017-01-25 2018-01-23 湿式离合器总成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60844.9A Pending CN106704405A (zh) 2017-01-25 2017-01-25 湿式离合器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670440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5278A (zh) * 2017-01-25 2018-06-01 青岛丰宝汽车离合器有限公司 湿式离合器总成
CN110206643A (zh) * 2019-06-10 2019-09-06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与变速箱的接合面结构及车辆
CN115354713B (zh) * 2022-08-26 2024-03-19 徐州徐工矿业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挖掘机用可适应多种工况的自润滑金属弹簧联轴器
CN108105278B (zh) * 2017-01-25 2024-06-04 青岛丰宝汽车离合器有限公司 湿式离合器总成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61451B (zh) * 2018-05-18 2024-01-02 天津市精研工程机械传动有限公司 一种离合传动装置
CN116753247B (zh) * 2023-08-15 2023-11-10 山东宇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扇离合器及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5278A (zh) * 2017-01-25 2018-06-01 青岛丰宝汽车离合器有限公司 湿式离合器总成
CN108105278B (zh) * 2017-01-25 2024-06-04 青岛丰宝汽车离合器有限公司 湿式离合器总成
CN110206643A (zh) * 2019-06-10 2019-09-06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与变速箱的接合面结构及车辆
CN110206643B (zh) * 2019-06-10 2020-08-18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与变速箱的接合面结构及车辆
CN115354713B (zh) * 2022-08-26 2024-03-19 徐州徐工矿业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挖掘机用可适应多种工况的自润滑金属弹簧联轴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05278A (zh) 2018-06-01
CN106704405A (zh) 2017-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19550U (zh) 湿式离合器总成
CN101398038B (zh) 多片离合器
US5458224A (en) Clutch release-actuating hydraulic cylinder fluid chamber construction
US20080308374A1 (en) Hydrodynamic torque converter having a bypass clutch
CN201062643Y (zh) 装载机驱动桥用湿式多片式制动器
JP2016537581A (ja) 摩擦クラッチ
US863192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ttaching a dual clutch to a flywheel
CN103115094A (zh) 一种汽车盘式制动器中间隙自调机构的调整器
CN104819219A (zh) 湿式离合器总成
CN201092310Y (zh) 装载机湿式制动驱动桥
CN206904098U (zh) 湿式离合器总成
CN113108000B (zh) 一种机械推土机主离合器系统
US6866132B2 (en) Friction clutch with intermediate plate mounting system
US6102181A (en) Clutch with roller fork
CN204677638U (zh) 湿式离合器总成
CN201018768Y (zh) 微型耕作机的离合传动机构
DE102019129814A1 (de) Kupplungsaggregat, insbesondere für ein Hybridmodul, zum gedämpften Ankuppeln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an einem Antriebsstrang eines Kraftfahrzeugs
US5911296A (en) Clutch with roller fork
CN202149167U (zh) 一种汽车盘式制动器中间隙自调机构的调整器
CN109630565A (zh) 一种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离合器及总成
KR101106747B1 (ko) 클러치
CN111306215B (zh) 一种湿式单离合器
CN203080570U (zh) 一种转向制动器及推土机
CN108105278B (zh) 湿式离合器总成
KR101155649B1 (ko) 마찰요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