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19418U - 泵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19418U
CN208619418U CN201820780955.7U CN201820780955U CN208619418U CN 208619418 U CN208619418 U CN 208619418U CN 201820780955 U CN201820780955 U CN 201820780955U CN 208619418 U CN208619418 U CN 2086194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pump
accommodating chamber
fixed
hea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8095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启亮
王金水
尹斌
黄宁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ree Flower Yaweike Electric Appliance (wuhu) Co Ltd
Sanhua Aweco Appliance Systems Wuh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hree Flower Yaweike Electric Appliance (wuh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ree Flower Yaweike Electric Appliance (wuhu) Co Ltd filed Critical Three Flower Yaweike Electric Appliance (wuh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8095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194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194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194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泵包括工作端及驱动所述工作端运行的驱动端,所述工作端包括具有收容腔的罩壳、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的叶轮,所述驱动端设有延伸入所述收容腔内的驱动轴,所述叶轮固定于所述驱动轴,所述罩壳设有主体部及沿所述驱动轴的径向方向贯通所述主体部的安装部,所述泵还设有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安装部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有延伸入所述收容腔内的加热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泵。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泵具有单一的洗涤和排水的功能。但是相关技术中泵也会集成加热功能,从而在原先单一功能的基础上向多功能发展,即将多种功能集合在同一个泵内。一般而言泵的加热装置可通过焊接的方式直接焊接固定于泵壳上,如此,当加热装置发生损坏时,则无法简单轻易的进行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维修方便的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泵,包括工作端及驱动所述工作端运行的驱动端,所述工作端包括具有收容腔的罩壳、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的叶轮,所述驱动端设有延伸入所述收容腔内的驱动轴,所述叶轮固定于所述驱动轴,所述罩壳设有主体部及沿所述驱动轴的径向方向贯通所述主体部的安装部,所述泵还设有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安装部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有延伸入所述收容腔内的加热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部包括贯穿所述主体部的开口、自所述开口边缘的所述主体部沿远离所述收容腔的方向向外延伸而成的附加壁以及形成于所述附加壁内的安装腔,所述泵还设有固定所述加热装置的安装壳,所述安装壳设有与所述附加壁配合固定的容置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壳设有遮蔽所述安装腔的本体部,自所述本体部边缘折弯而成的外缘壁,所述外缘壁上设有贯穿的通孔,所述附加壁上设有扣持于所述通孔内的突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部在所述开口处还设有自所述附加壁向所述安装腔内延伸的抵接壁,所述本体部还设有与所述外缘壁平行的内缘壁、连接所述内缘壁与所述外缘壁的第一连接壁及形成于所述外缘壁、内缘壁以及所述第一连接壁之间的所述容置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抵接壁设有远离所述收容腔的抵接面,所述本体部还设有径向连接所述环形壁的第二连接壁,所述第二连接壁的边缘抵接于所述抵接面上以将所述开口遮罩。
作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泵还设有收容于所述容置槽内的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一端抵靠所述第一连接壁,所述密封垫的另一端抵靠所述抵接壁的抵接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本体部还设有自所述第二连接壁中部延伸而成的固定部、形成于所述固定部内的固定腔及贯穿所述固定部的两个固定孔,所述加热装置设有收容于所述固定腔内的铆接板及收容于所述固定腔内且密封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铆接板之间的密封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装置设有与所述铆接板通过锁紧螺母固定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铆接板分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两侧,所述安装板遮蔽所述固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装置设有自所述加热管两端延伸闯过所述固定孔的两个固定管部,所述两个固定管部相平行且所述两个固定管部垂直于所述安装板设置。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泵通过在泵的罩壳上设置用以安装加热装置的安装部,使得所述泵的加热装置后续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泵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泵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泵沿图1中A-A线剖开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泵拆除驱动端、分液盘及安装壳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泵拆除驱动端、分液盘及安装壳后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5中泵进一步拆除加热装置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泵的加热装置固定于安装壳上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泵的加热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泵的加热装置固定于安装壳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泵;1-罩壳;10-收容腔;101-内壁面;102-外壁面;1010-导流槽;1011-导出端;11-主体部;110-开口;111-密封圈;12-附加壁;120-安装腔;121-突块;122-抵接壁;1221-抵接面;13-进液管道;14-出液管道;141-出口端;2-叶轮;20-进液口;21-中轴;22-叶轮叶片;23-延伸壁;230-内腔;3-加热装置;31-安装板;32-加热部件;321-加热管;322-固定管部;323-铆接板;324-密封环;325-锁紧螺母;4-驱动装置;41-驱动轴;42-电机转子;43-电机定子组件;44-分液盘;441-分隔壁;442-支架;45-轴承;5-安装壳;50-容置槽;51-本体部;52-外缘壁;520-通孔;53-内缘壁;54-第一连接壁;55-第二连接壁;56-定位腔;540-固定腔;541-固定部;5410-固定孔;6-压力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泵100,包括工作端及与所述工作端相邻设置的驱动端。所述工作端设有具有收容腔10的罩壳1、安装于所述收容腔10内的叶轮2以及延伸入所述收容腔10内以对所述收容腔10内液体加热的加热装置3。
所述驱动端为驱动叶轮2旋转的驱动装置4。所述驱动装置4设有延伸入所述收容腔10内的驱动轴41、环绕于所述驱动轴41外周的电机转子42、环绕在所述电机转子42外周的电机定子组件43、将所述所述电机转子42、电机定子组件43与所述工作端分隔的分液盘44以及安装于所述驱动轴41上的两个轴承45。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机转子42与所述驱动轴41一体注塑成型。所述分液盘44设有沿所述驱动轴的延伸方向并向远离所述工作端方向延伸而成的分隔壁441以及分别将所述两个轴承45定位的支架442。所述分隔壁441将所述电机转子42与所述电机定子组件43内外分隔。所述支架442用以将所述轴承45限位,从而更好的协助所述轴承45与所述驱动轴41之间的配合。
所述罩壳1包括呈柱状设置的主体部11、形成于主体部11内用以收容所述叶轮2的所述收容腔10、贯通所述主体部11的开口110、自开口110边缘的主体部11沿远离所述收容腔10的方向向外延伸而成的框形的附加壁12以及形成于所述附加壁12内的安装腔120。所述安装腔120与所述收容腔10通过所述开口110连通,所述安装腔120一端与所述收容腔10连通,所述安装腔120的另一端敞开设置,所述安装腔120、所述开口110及所述附加壁12形成用以安装所述加热装置3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还包括自所述附加壁12靠近所述开口110处向所述安装腔120内延伸的环形的抵接壁122以及位于所述抵接壁122远离所述收容腔10一端的抵接面1221,沿所述安装腔120的轴向方向,所述附加壁12延伸的长度远远大于所述抵接壁122延伸的长度。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容腔10整体沿所述驱动轴41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罩壳1与所述分液盘44配合将所述收容腔10靠近所述驱动端的一端封住,从而形成所述驱动端与所述工作端之间的水电分离。所述泵100在所述分液盘44与所述罩壳1的所述主体部11之间设有密封圈111,所述密封圈111沿所述驱动轴41的径向方向夹持于所述主体部11和分液盘44之间,从而提高了分液盘44与所述罩壳1之间的密封效果,加强了所述泵100的水电分离效果。
所述罩壳1还设有沿所述驱动轴41的轴向方向延伸的进液管道13及沿驱动轴41的径向方向延伸的出液管道14,所述进液管道13的管壁与所述主体部11连接且所述进液管道13一端延伸入所述收容腔10内。所述出液管道14的管壁环绕连接所述主体部11。所述进液管道13与所述出液管道14均与所述收容腔10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液管道14的出口端141与所述附加壁12相对设置,即,若所述出口端141位于所述罩壳1的后侧或者上侧,则所述附加壁12对应位于所述罩壳1的前侧或者下侧。如此设置,使得所述泵100的结构设计更合理。所述附加壁12敞口的一端外周设有向外突出的若干突块121。
所述罩壳1朝向所述收容腔10的内壁面101、与所述内壁面101相对的外壁面102以及自所述内壁面101凹陷而成的导流槽1010。所述导流槽1010呈螺旋状延伸而成,且配合环绕于所述叶轮2的进液口20(容后详述)四周。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槽1010设有接收所述叶轮2输出的液体的导入端(未标记)及将所述液体输出的导出端1011,所述导出端1011连通所述出液管道14的出口端141。所述导出端1011靠近所述出液管道14设置,所述导入端靠近所述驱动端设置。沿所述驱动轴41的轴向方向,所述导流槽1010延伸的宽度自所述导入端至所述导出端1011延伸的方向逐渐变大。如此设置,使得叶轮2带动液体旋转时候,旋转的液流与所述罩壳1的内壁面101的接触面积逐渐变大,从而使得收容腔10内压能提高,进而能够将所述收容腔10内的液流尽快排出所述罩壳1。
所述泵100还设有与所述加热装置3信号连接的压力开关6,所述压力开关6设有延伸入所述收容腔10内的监测端(未标号),当所述收容腔10内压力达到预定压力值时,所述压力开关6信号通知所述加热装置3加热。
所述叶轮2设有固定于所述驱动轴41上的中轴21、环绕所述中轴21设置的若干叶轮叶片22、位于所述中轴21一端且远离所述驱动端的进液口20、自所述进液口20的边缘环绕形成的延伸壁23以及形成于所述延伸壁23内的内腔230。所述内腔230与所述进液管道13连通形成向所述进液口20输送液体的进液腔,所述延伸壁23及所述进液管道13延伸入所述收容腔10内的管壁配合将所述进液腔与所述收容腔10沿所述驱动轴41的径向方向分隔。相邻的叶轮叶片22之间形成径向出液的出液口(未标号),所述进液腔与所述收容腔10之间通过所述叶轮的进液口20及出液口连通。
所述加热装置3设有安装板31以及固定于所述安装板31的加热部件32。所述加热部件32包括螺旋状延伸而成的加热管321、自所述加热管321两端平行延伸而成的两个固定管部322、与将所述两个固定管部322铆接固定的铆接板323以及圈设于所述铆接板323一侧的密封环324。所述铆接板323与所述安装板31之间通过锁紧螺母325相对固定。所述加热管321延伸入所述收容腔10内且呈螺旋状环绕于所述延伸壁23的外周,所述加热管321的螺旋方向与所述导流槽1010的螺旋方向大致相同。如此设置,可充分利用螺旋方式,提高罩壳1内部收容腔10的利用率;同时提高了加热管321对收容腔10内液体加热的均匀性。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管321包括至少一个圆周的环形管部,如此设置,可较大的提高所述加热管321的加热功率。
所述泵100在所述加热装置3的所述加热管321内设有保险丝(未图示),所述保险丝设有预定的极限温度,当收容腔10内流体温度达到极限温度时,所述保险丝断开所述加热装置3的加热电路(未图示),使得所述加热装置3停止对所述流体加热,保护泵100因过热产生安全事故。
所述泵100还设有将所述安装腔120封住的安装壳5。所述安装壳5设有遮蔽所述安装腔120的本体部51、自所述本体部51边缘折弯而成环形的外缘壁52以及贯穿所述外缘壁52的若干通孔520。所述本体部51包括与所述外壁缘52平行对应设置的环形的内缘壁53、连接所述外壁缘52与所述内壁缘53的第一连接壁54、形成于所述外壁缘52、内壁缘53与所述第一连接壁54之间的容置槽50、将所述内壁缘53连接密封的第二连接壁55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连接壁55与所述内缘壁53之间的定位腔56。所述第一连接壁54与所述第二连接壁55相平行。沿所述外缘壁52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连接壁54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壁55投影的外周,所述内缘壁53延伸的长度小于所述外缘壁52的长度,所述容置槽50与所述定位腔56被内缘壁53内外分隔不连通。所述本体部51还设有自所述第二连接壁54中部延伸而成的固定部541、形成于所述固定部内的固定腔540、贯穿所述固定部541并连通所述固定腔540的两个固定孔5410。将所述加热装置3固定至所述安装壳5上时,将所述两个固定管部322穿过所述两个固定孔5410至所述两个固定管部322的自由末端延伸出所述安装壳5的定位腔56内,所述铆接板323镶嵌于所述固定腔540内,所述密封环324密封在所述铆接板323与所述固定部541之间达成密封效果。将所述安装板31套设于所述两个固定管部322上并扣持于所述固定部的541上以达成将所述两个固定孔5410密封,使得所述安装板31配合所述安装壳5形成对所述安装腔120的封闭。所述安装板31与所述铆接板323之间通过锁紧螺母325相对锁紧并固定。
接着将固定有所述加热装置3的所述安装壳5安装至所述安装腔120的敞口端时,所述附加壁12收容于所述容置槽50内,所述外缘壁52围绕贴附于所述附加壁12外侧,所述内缘壁53贴付于所述附加壁12内侧,在所述附加壁12与所述容置槽50内还设有密封垫用以形成所述安装壳5与所述附加壁12之间的密封。所述密封垫的一端抵接所述抵接面1221,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一连接壁54朝向所述容置槽50的一侧。所述突块121扣持于所述通孔520内,从而将安装壳5固定于所述附加壁12上,如此设置,使得加热装置4与罩壳1之间安装方便,易于产业化生产。所述第二连接壁55的边缘抵接于所述附加壁12内的抵接壁122的抵接面1221上,此时所述第二连接壁55配合所述抵接壁122以及所述第一连接壁54将所述安装腔120的一端封住。
综上所述,本发明泵100通过在罩壳1上设置自内壁面101凹陷的导流槽1010,将导流槽1010呈螺旋状环绕设于叶轮2四周,并将加热管321与导流槽1010大致相同的螺旋方向螺旋延伸,由于所述加热管321的螺旋方向与所述导流槽1010的螺旋方向大致相同,因此本发明泵100可充分利用螺旋方式,提高罩壳1内部收容腔10的利用率;另外,将加热管321螺旋式设于罩壳1的收容腔10内,提高了加热管321对收容腔10内液体加热的均匀性。另外将用以安装所述加热装置3的安装部,即安装腔120、开口110、附加壁12沿径向方向设于罩壳1的侧面,同时采用可拆卸式样安装,使得后续泵100的加热装置3维修方便。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本申请中所述的多个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本申请中两个部件连接时,该两个部件的内腔也相互连通。例如,集流管与换热管内均设有内腔用以流通换热介质,集流管与换热管相互连接时,集流管的内腔与换热管的内腔连通。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各实施方式可以互为补充。
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下”、“左”、“右”、“前”、“后”、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特征相对于另一个特征的关系。可以理解,根据产品摆放位置的不同,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并不应当理解为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另外,本文使用的描述词“水平”并非完全等同于沿着垂直于重力方向,允许有一定角度的倾斜。
另外,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说明书的理解应该以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基础,例如“前后贯穿”指的是在未安装其他零件之前是贯穿的,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端及驱动所述工作端运行的驱动端,所述工作端包括具有收容腔的罩壳、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的叶轮,所述驱动端设有延伸入所述收容腔内的驱动轴,所述叶轮固定于所述驱动轴,所述罩壳设有主体部及沿所述驱动轴的径向方向贯通所述主体部的安装部,所述泵还设有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安装部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有延伸入所述收容腔内的加热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贯穿所述主体部的开口、自所述开口边缘的所述主体部沿远离所述收容腔的方向向外延伸而成的附加壁以及形成于所述附加壁内的安装腔,所述泵还设有固定所述加热装置的安装壳,所述安装壳设有与所述附加壁配合固定的容置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设有遮蔽所述安装腔的本体部,自所述本体部边缘折弯而成的外缘壁,所述外缘壁上设有贯穿的通孔,所述附加壁上设有扣持于所述通孔内的突块。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在所述开口处还设有自所述附加壁向所述安装腔内延伸的抵接壁,所述本体部还设有与所述外缘壁平行的内缘壁、连接所述内缘壁与所述外缘壁的第一连接壁及形成于所述外缘壁、内缘壁以及所述第一连接壁之间的所述容置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壁设有远离所述收容腔的抵接面,所述本体部还设有径向连接所述内缘壁的第二连接壁,所述第二连接壁的边缘抵接于所述抵接面上以将所述开口遮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还设有收容于所述容置槽内的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一端抵靠所述第一连接壁,所述密封垫的另一端抵靠所述抵接壁的抵接面。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还设有自所述第二连接壁中部延伸而成的固定部、形成于所述固定部内的固定腔及贯穿所述固定部的两个固定孔,所述加热装置设有收容于所述固定腔内的铆接板及收容于所述固定腔内且密封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铆接板之间的密封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设有与所述铆接板通过锁紧螺母固定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铆接板分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两侧,所述安装板遮蔽所述固定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设有自所述加热管两端延伸闯过所述固定孔的两个固定管部,所述两个固定管部相平行且所述两个固定管部垂直于所述安装板设置。
CN201820780955.7U 2018-05-24 2018-05-24 Active CN2086194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80955.7U CN208619418U (zh) 2018-05-24 2018-05-24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80955.7U CN208619418U (zh) 2018-05-24 2018-05-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19418U true CN208619418U (zh) 2019-03-19

Family

ID=65700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80955.7U Active CN208619418U (zh) 2018-05-24 2018-05-24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194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20338A (zh) * 2019-03-22 2020-09-29 佛山市威灵洗涤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加热泵和电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20338A (zh) * 2019-03-22 2020-09-29 佛山市威灵洗涤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加热泵和电器
CN111720338B (zh) * 2019-03-22 2021-12-28 佛山市威灵洗涤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加热泵和电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95737U (zh) 电子水泵
CN104348287A (zh) 离心泵及应用该离心泵的厨卫用具
CN208203591U (zh)
CN208619418U (zh)
US20050196274A1 (en) Centrifugal pump
CN208203592U (zh)
CN208203595U (zh)
CN110529392A (zh)
CN110529433A (zh)
CN209469626U (zh)
CN206801955U (zh) 一种具有加热装置的水泵
CN206060431U (zh) 潜油泵
CN208203593U (zh)
CN211011880U (zh) 一种可提高增压效果的燃气热水器
CN208749666U (zh)
CN209180044U (zh) 一种洗涤装置的泵
CN208548788U (zh) 一种电机支撑架及离心泵
CN109645926A (zh)
CN218347588U (zh) 加热泵
CN208749672U (zh)
CN110762023A (zh) 水泵组件和具有其的洗碗机
CN110529391A (zh)
CN210927287U (zh) 一种用于高速电机运行的水冷结构
CN208417076U (zh) 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多水路泵
CN211288238U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