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17560U -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17560U
CN208617560U CN201821071215.2U CN201821071215U CN208617560U CN 208617560 U CN208617560 U CN 208617560U CN 201821071215 U CN201821071215 U CN 201821071215U CN 208617560 U CN208617560 U CN 2086175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ag bath
pond
except
sludge
mu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7121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晏志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Zhong R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Zhong R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Zhong R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Zhong R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7121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175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175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175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机,包括水帘柜,在水帘柜上设置有一个废水入口以及至少两个包含废气和污泥进行洗涤的清洗入口,污水经过废水入口进入至第一除渣池,在进入过程中对废气和堆积的淤泥进行适度清洗,第一除渣池底部沉积的淤泥经除渣泵送入第二除渣池,第二除渣池将淤泥送入污泥沉积池,污泥经过物理沉降,第一除渣池上部污水经第一提升泵输送至碳滤池进行碳净化,采用气浮机向碳滤池充入空气进行气举,经过碳过滤后丝网过滤池,避免碳、污泥等杂质进入下一处理阶段,在经过PH调节池调节至中性,PH调节池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级震荡调节板、第二级震荡调节板以及第三级震荡调节板,加快调节速率。调节后的水用于清洗循环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机。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淤泥堆积严重的污水处理,一般均采用带有刮泥板的污水处理设备,但刮泥板长期使用会发生损坏,且需要较大的动力进行供应。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机,包括水帘柜,在水帘柜上左侧设置有一个废水入口以及至少两个包含废气和污泥进行洗涤的清洗入口,所述清洗入口和废水入口分别设置在第一除渣池的上端,该第一除渣池内设置有除渣泵,该除渣泵将淤泥废渣抽取到第二除渣池的内部,第二除渣池内的污泥经第一淤泥泵输送至污泥沉积池,所述第二除渣池设置在第一除渣池的底部,所述污泥沉积池设置在第二除渣池的右侧并与第二除渣池同水平设置,所述第一除渣池的废水流向同水平设置的废水调节池,该废水调节池经过第一提升泵连接至压滤机,所述废水调节池设置在污泥沉积池的上端,其右侧还设置有同水平设置的循环水回用池,所述循环水回用池通过回用泵与PH调节池连接,且在其连接的管道上还连接双向供水的清洁水池,所述压滤机将污泥压出并将水分输送至碳滤池,淤泥由第二淤泥泵输送至沉淀池,以及污泥沉积池内淤泥经第三淤泥泵输送至沉淀池,沉淀池的淤泥由边侧设置的脱色机进行脱色处理,在经过第一混凝机混凝,然后依次经过第一慢混凝机混凝处理后被输送至外部,所述碳滤池处设置气浮机,碳滤池右侧设置有同水平设置的丝网过滤池,丝网过滤池的右侧设置有PH调节池,PH调节池的底部设置有三级震荡调节板。
所述水帘柜的周测均设置有走道板。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不带刮板污水处理设备,其经过污泥物理沉降、压滤机进行水分挤压,脱色机脱色,混凝剂混凝,同时污水经过净化循环使用,节约了用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机,包括水帘柜22,在水帘柜22上左侧设置有一个废水入口以及至少两个包含废气和污泥进行洗涤的清洗入口1,所述清洗入口1和废水入口分别设置在第一除渣池2的上端,该第一除渣池2内设置有除渣泵3,该除渣泵3将淤泥废渣抽取到第二除渣池4的内部,第二除渣池4内的污泥经第一淤泥泵输送至污泥沉积池5,所述第二除渣池4设置在第一除渣池2的底部,所述污泥沉积池5设置在第二除渣池4的右侧并与第二除渣池4同水平设置,所述第一除渣池2的废水流向同水平设置的废水调节池6,该废水调节池6经过第一提升泵8连接至压滤机11,所述废水调节池6设置在污泥沉积池5的上端,其右侧还设置有同水平设置的循环水回用池7,所述循环水回用池7通过回用泵9与PH调节池26连接,且在其连接的管道上还连接双向供水的清洁水池13,所述压滤机11将污泥压出并将水分输送至碳滤池15,淤泥由第二淤泥泵10输送至沉淀池21,以及污泥沉积池5内淤泥经第三淤泥泵输送至沉淀池10,沉淀池10的淤泥由边侧设置的脱色机20进行脱色处理,在经过第一混凝机19混凝,然后依次经过第一慢混凝机混凝18处理后被输送至外部,所述碳滤池15处设置气浮机17,碳滤池15右侧设置有同水平设置的丝网过滤池16,丝网过滤池16的右侧设置有PH调节池26,PH调节池26的底部设置有三级震荡调节板。所述水帘柜22的周测均设置有走道板。
其技术原理为:污水经过废水入口进入至第一除渣池,在进入过程中对废气和堆积的淤泥进行适度清洗,第一除渣池底部沉积的淤泥经除渣泵送入第二除渣池,第二除渣池将淤泥送入污泥沉积池,污泥经过物理沉降,第一除渣池上部污水经第一提升泵输送至碳滤池进行碳净化,由于碳过滤过程中碳体无法运动,其效果不明显,本实用新型采用气浮机向碳滤池充入空气进行气举,使得内部净化速率加快,经过碳过滤后丝网过滤池,避免碳、污泥等杂质进入下一处理阶段,在经过PH调节池调节至中性,PH调节池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级震荡调节板25、第二级震荡调节板24以及第三级震荡调节板23,加快调节速率。调节后的水用于清洗循环使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2)

1.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帘柜,在水帘柜上左侧设置有一个废水入口以及至少两个包含废气和污泥进行洗涤的清洗入口,所述清洗入口和废水入口分别设置在第一除渣池的上端,该第一除渣池内设置有除渣泵,该除渣泵将淤泥废渣抽取到第二除渣池的内部,第二除渣池内的污泥经第一淤泥泵输送至污泥沉积池,所述第二除渣池设置在第一除渣池的底部,所述污泥沉积池设置在第二除渣池的右侧并与第二除渣池同水平设置,所述第一除渣池的废水流向同水平设置的废水调节池,该废水调节池经过第一提升泵连接至压滤机,所述废水调节池设置在污泥沉积池的上端,其右侧还设置有同水平设置的循环水回用池,所述循环水回用池通过回用泵与PH调节池连接,且在其连接的管道上还连接双向供水的清洁水池,所述压滤机将污泥压出并将水分输送至碳滤池,淤泥由第二淤泥泵输送至沉淀池,以及污泥沉积池内淤泥经第三淤泥泵输送至沉淀池,沉淀池的淤泥由边侧设置的脱色机进行脱色处理,在经过第一混凝机混凝,然后依次经过第一慢混凝机混凝处理后被输送至外部,所述碳滤池处设置气浮机,碳滤池右侧设置有同水平设置的丝网过滤池,丝网过滤池的右侧设置有PH调节池,PH调节池的底部设置有三级震荡调节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帘柜的周测均设置有走道板。
CN201821071215.2U 2018-07-07 2018-07-07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机 Active CN2086175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71215.2U CN208617560U (zh) 2018-07-07 2018-07-07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71215.2U CN208617560U (zh) 2018-07-07 2018-07-07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17560U true CN208617560U (zh) 2019-03-19

Family

ID=65705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71215.2U Active CN208617560U (zh) 2018-07-07 2018-07-07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175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84136U (zh) 废水除渣设备
CN107473464A (zh) 一种工业废水净化处理机器人
CN208617560U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机
CN211688511U (zh) 一种污水净化装置
CN209481362U (zh) 一种综合污水处理系统
CN209113627U (zh) 一种逆渗透法回收回用染整污水处理装置
CN208553316U (zh) 一种可回收利用的污水处理池
KR101301717B1 (ko) 초기 우수의 연속 세척 기능을 갖는 여과시스템
CN108238700A (zh) 一种果胶废水处理方法
CN108408989A (zh) 铝模板高压清洗系统中的水处理装置
CN109183969B (zh) 一种用于水利设施的泥沙滤除装置
CN208440410U (zh) 铝模板高压清洗系统中的水处理装置
CN204973305U (zh) 一种水洗摇床循环用水系统
CN205133293U (zh) 一种排入河道水源净化装置
CN111689648A (zh) 基于a2o耦合mbbr技术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其处理工艺
CN110845031A (zh) 一种处理服装生产产生的污水净化装置
CN104353358A (zh) 一种转膜污水处理机
CN220999441U (zh) 一种矿业废水处理装置
CN219722023U (zh) 一种用于处理高浓度砂石废水的沉淀池
CN211056827U (zh) 一种环保高效污水处理设备
CN219079297U (zh) 适用于填料清洗水的处理装置及一体化填料清洗设备
CN210945258U (zh) 一种反硝化深床滤池系统设备
CN204185343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12293081U (zh) 一种城市污水预处理池
CN209721785U (zh) 一种化工污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