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03265U - 翻转装置 - Google Patents

翻转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03265U
CN208603265U CN201821102157.5U CN201821102157U CN208603265U CN 208603265 U CN208603265 U CN 208603265U CN 201821102157 U CN201821102157 U CN 201821102157U CN 208603265 U CN208603265 U CN 2086032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support
objective table
turnover device
limi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0215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守涛
彭地金
贾海玲
周福德
孙宇鹏
徐孟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sna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sna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snac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sna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0215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032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032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032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ttitude Control For Article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翻转装置,包括:载物台,用于承载待翻转的物料,载物台可翻转地设置;限位装置,可移动地设置在载物台上,限位装置具有将物料限制在载物台上的关闭位置以及避让物料的打开位置。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胎面翻转可靠性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翻转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轮胎成型过程中,当胎面在鼓上贴合时,胎面的贴合面应该朝下,但胎面在存储时胎面的贴合面朝上,因此在贴合前需要将胎面翻转。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吸盘吸附胎面上与贴合面相对的背面,然后人工手动翻转。由于胎面的背面上有沟槽,因此用吸盘吸附胎面的可靠性低,胎面容易掉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翻转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胎面翻转可靠性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翻转装置,包括:载物台,用于承载待翻转的物料,载物台可翻转地设置;限位装置,可移动地设置在载物台上,限位装置具有将物料限制在载物台上的关闭位置以及避让物料的打开位置。
进一步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转臂,可转动地设置在载物台上;压杆,与转臂连接,限位装置位于关闭位置时,压杆将物料压靠在载物台上。
进一步地,限位组件还包括:多个滚子,用于压靠物料,多个滚子可转动地设置在压杆上,一部分滚子能够沿第一方向转动,其余滚子能够沿第二方向转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具有夹角。
进一步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载物台上,限位组件为两个,两个限位组件共同限制或避让物料。
进一步地,翻转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设置在载物台上,驱动装置用于驱动限位装置中的两个限位组件同步转动。
进一步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传动部,与限位装置中的一个限位组件驱动连接;第二传动部,与限位装置中的另一个限位组件驱动连接;第一驱动部,第一驱动部用于同步驱动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
进一步地,第一传动部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二传动部包括第二传送带,第一驱动部包括气缸,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均与气缸连接,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运动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一转轴,第一传动部和限位装置中的一个限位组件均与第一转轴连接,第一传动部用于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二转轴,第二传动部和限位装置中的另一个限位组件均与第二转轴连接,第二传动部用于带动第二转轴转动。
进一步地,翻转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架,载物台可翻转地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第二驱动部,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第二驱动部用于驱动载物台在第一支架上转动以实现翻转。
进一步地,翻转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架,载物台可翻转地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支架上,载物台能够随第一支架在第二支架上整体移动。
进一步地,翻转装置还包括:第三驱动部,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第三驱动部用于驱动第一支架在第二支架上做直线运动。
进一步地,翻转装置还包括:导向部,设置在第二支架上,导向部用于对第一支架的移动路径进行导向。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翻转装置中设置载物台和限位装置,这样在翻转胎面时可将胎面放置到载物台上并用限位装置将胎面限制在载物台上,这样可以保证胎面的可靠固定,然后翻转载物台就可实现胎面的翻转。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转装置可防止胎面掉落,提高胎面翻转操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翻转装置中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载物台;20、限位组件;21、转臂;22、压杆;23、滚子;30、驱动装置;31、第一传动部;32、第二传动部;33、第一驱动部;34、第一转轴;35、第二转轴;41、第一支架;42、第二驱动部;51、第二支架;52、第三驱动部;53、导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翻转装置,包括:载物台10,用于承载待翻转的物料,载物台10可翻转地设置;限位装置,可移动地设置在载物台10上,限位装置具有将物料限制在载物台10上的关闭位置以及避让物料的打开位置。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翻转装置中设置载物台10和限位装置,这样在翻转胎面时可将胎面放置到载物台10上并用限位装置将胎面限制在载物台10上,这样可以保证胎面的可靠固定,然后翻转载物台10就可实现胎面的翻转。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翻转装置可防止胎面掉落,提高胎面翻转操作的可靠性。而且,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对胎面的自动翻转,代替人工操作,从而减小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胎面翻转180度,翻转完成后限位装置移动到打开位置以将胎面输送到下一设备。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将胎面翻转其他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装置包括限位组件20,限位组件20包括:转臂21,可转动地设置在载物台10上;压杆22,与转臂21连接,限位装置位于关闭位置时,压杆22将物料压靠在载物台10上。这样可通过转臂21带动压杆22转动,然后通过压杆22压靠住胎面,从而将胎面可靠地固定。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限位装置设置为多个,多个限位装置沿载物台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以共同对胎面进行限位。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组件20还包括:多个滚子23,用于压靠物料,多个滚子23可转动地设置在压杆22上,一部分滚子23能够沿第一方向转动,其余滚子23能够沿第二方向转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具有夹角。这样当用限位组件20压靠胎面时,由于设置有多个滚子23,滚子23可相对胎面发生转动,这样可以防止损伤胎面并保证胎面的舒展。
如图1所示,限位装置包括限位组件20,限位组件20可转动地设置在载物台10上,限位组件20为两个,两个限位组件20共同限制或避让物料。这样可通过两个限位组件20共同限制胎面,以保证对胎面的压靠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翻转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30,设置在载物台10上,驱动装置30用于驱动限位装置中的两个限位组件20同步转动。这样可使用同一套驱动装置30同时驱动两个限位组件20转动,既保证了运动的同步性,又可以简化装置结构,降低成本。而且,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同一套驱动装置30同时驱动多个限位装置,以保证运动的同步性并降低制造成本。
如图2和图3所示,驱动装置30包括:第一传动部31,与限位装置中的一个限位组件20驱动连接;第二传动部32,与限位装置中的另一个限位组件20驱动连接;第一驱动部33,第一驱动部33用于同步驱动第一传动部31和第二传动部32。这样可通过第一驱动部33、第一传动部31和第二传动部32的配合实现对两个限位组件20的同步驱动。
具体地,第一传动部31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二传动部32包括第二传送带,第一驱动部33包括气缸,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均与气缸连接,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运动方向相反。这样可通过同一个气缸同步驱动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转动。此种设置方式结构简单、容易操作、成本低。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夹板对气缸和第一传送带或第二传送带实现连接。
进一步地,驱动装置30还包括:第一转轴34,第一传动部31和限位装置中的一个限位组件20均与第一转轴34连接,第一传动部31用于带动第一转轴34转动;第二转轴35,第二传动部32和限位装置中的另一个限位组件20均与第二转轴35连接,第二传动部32用于带动第二转轴35转动。通过第一传动部31带动第一转轴34转动可实现一个限位组件20的转动动作。相应地,通过第二传动部32带动第二转轴35转动可实现另一个限位组件20的转动动作。
如图1所示,翻转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架41,载物台10可翻转地设置在第一支架41上;第二驱动部42,设置在第一支架41上,第二驱动部42用于驱动载物台10在第一支架41上转动以实现翻转。如此设置可以通过第二驱动部42实现载物台10在第一支架41上的翻转,从而带动胎面翻转。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二驱动部42设置为摆动气缸。
在本实施例中,翻转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架41,载物台10可翻转地设置在第一支架41上;第二支架51,第一支架41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支架51上,载物台10能够随第一支架41在第二支架51上整体移动。如此设置可以实现载物台10的整体移动,例如在水平面某方向的往返移动。这样便于使用载物台10承载和输送胎面。
具体地,翻转装置还包括:第三驱动部52,设置在第二支架51上,第三驱动部52用于驱动第一支架41在第二支架51上做直线运动。通过第三驱动部52驱动第一支架41在第二支架51上做直线运动,可以实现载物台10的往返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三驱动部52设置为气缸。
进一步地,翻转装置还包括:导向部53,设置在第二支架51上,导向部53用于对第一支架41的移动路径进行导向。通过设置导向部53,可以对第一支架41的移动路径进行导向,以保证载物台10的整体移动的可靠性。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导向部53设置为导轨或滑槽。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翻转装置中设置载物台10和限位装置,这样在翻转胎面时可将胎面放置到载物台10上并用限位装置将胎面限制在载物台10上,这样可以保证胎面的可靠固定,然后翻转载物台10就可实现胎面的翻转。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翻转装置可防止胎面掉落,提高胎面翻转操作的可靠性。而且,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对胎面的自动翻转,代替人工操作,从而减小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转装置的主要操作步骤进行说明:
气缸(第三驱动部)驱动翻转组件(载物台)沿导轨(导向部)移动到胎面接收位;
驱动组件(驱动装置)驱动连接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使两侧对称的压臂组件(限位组件)转动到打开位置,为接收胎面做准备;
由上一道工序搬运的胎面放置在翻转组件(载物台)上;
驱动组件(驱动装置)驱动连接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回转,使两侧对称的压臂组件(限位组件)转动到关闭位置,将胎面压紧,安置在翻转组件(载物台)上的抓钉穿刺胎面以将胎面固定;
气缸(第三驱动部)驱动翻转组件(载物台)沿导轨(导向部)移动到胎面翻转位;
摆动气缸(第二驱动部)驱动翻转组件(载物台)180°翻转,此时压臂组件(限位组件)再次打开,释放胎面。在翻转过程中,压臂组件(限位组件)压紧胎面,双向轴承(滚子)可以实现转动,与胎面动接触;
摆动气缸(第二驱动部)驱动翻转组件(载物台)回转180°,压臂组件(限位组件)再次回合,气缸(第三驱动部)驱动翻转组件(载物台)沿导轨(导向部)移动到胎面接收位。
其中,驱动组件(驱动装置)实现连接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同步转动的主要工艺步序还包括以下步骤:
气缸伸出一定距离,带动推板(夹板)前移;
成对称分布的同步带(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在夹板的带动下向相反的两个方向移动,并带动分部两侧的同步带轮沿相反的方向转动;
呈相反转动的同步带轮带动两侧分布的连接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呈相反方向的转动,并带动与之相连的转臂向相反方向转动,以实现转臂的打开和合拢。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胎面180度自动翻转:通过翻转组件的自动化接收胎面,并通过翻转组件的180°翻转和压臂组件的打开和合拢实现胎面自动化翻转,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劳动强度。通过一个动力可实现两侧夹持动作完全同步,同步带(或齿轮齿条等类似传动)实现了两侧同步反向旋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载物台(10),用于承载待翻转的物料,所述载物台(10)可翻转地设置;
限位装置,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载物台(10)上,所述限位装置具有将所述物料限制在所述载物台(10)上的关闭位置以及避让所述物料的打开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组件(20),所述限位组件(20)包括:
转臂(2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载物台(10)上;
压杆(22),与所述转臂(21)连接,所述限位装置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压杆(22)将所述物料压靠在所述载物台(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20)还包括:
多个滚子(23),用于压靠所述物料,多个所述滚子(23)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压杆(22)上,一部分所述滚子(23)能够沿第一方向转动,其余所述滚子(23)能够沿第二方向转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具有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组件(20),所述限位组件(2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载物台(10)上,所述限位组件(20)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组件(20)共同限制或避让所述物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装置还包括:
驱动装置(30),设置在所述载物台(10)上,所述驱动装置(30)用于驱动所述限位装置中的两个所述限位组件(20)同步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30)包括:
第一传动部(31),与所述限位装置中的一个限位组件(20)驱动连接;
第二传动部(32),与所述限位装置中的另一个限位组件(20)驱动连接;
第一驱动部(33),所述第一驱动部(33)用于同步驱动所述第一传动部(31)和所述第二传动部(3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部(31)包括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二传动部(32)包括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驱动部(33)包括气缸,所述第一传送带和所述第二传送带均与所述气缸连接,所述第一传送带和所述第二传送带的运动方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30)还包括:
第一转轴(34),所述第一传动部(31)和所述限位装置中的一个限位组件(20)均与所述第一转轴(34)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部(31)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转轴(34)转动;
第二转轴(35),所述第二传动部(32)和所述限位装置中的另一个限位组件(20)均与所述第二转轴(35)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部(32)用于带动所述第二转轴(35)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装置还包括:
第一支架(41),所述载物台(10)可翻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41)上;
第二驱动部(42),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41)上,所述第二驱动部(42)用于驱动所述载物台(10)在所述第一支架(41)上转动以实现翻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装置还包括:
第一支架(41),所述载物台(10)可翻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41)上;
第二支架(51),所述第一支架(41)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51)上,所述载物台(10)能够随所述第一支架(41)在所述第二支架(51)上整体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装置还包括:
第三驱动部(52),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51)上,所述第三驱动部(52)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支架(41)在所述第二支架(51)上做直线运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装置还包括:
导向部(53),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51)上,所述导向部(53)用于对所述第一支架(41)的移动路径进行导向。
CN201821102157.5U 2018-07-11 2018-07-11 翻转装置 Active CN2086032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02157.5U CN208603265U (zh) 2018-07-11 2018-07-11 翻转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02157.5U CN208603265U (zh) 2018-07-11 2018-07-11 翻转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03265U true CN208603265U (zh) 2019-03-15

Family

ID=65668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02157.5U Active CN208603265U (zh) 2018-07-11 2018-07-11 翻转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032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50613A (zh) * 2018-07-11 2018-11-06 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翻转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50613A (zh) * 2018-07-11 2018-11-06 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翻转装置
CN108750613B (zh) * 2018-07-11 2023-10-03 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翻转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10388A (zh) 一种新型的阻燃抗震木塑板材的自动上板装置
CN109736061A (zh) 一种桌面式叠衣机
CN107985925A (zh) 一种带有倾斜功能的带式运输机
CN208603265U (zh) 翻转装置
CN209160815U (zh) 一种手机自动翻转旋转设备
CN206871803U (zh) 一种建筑管材存放架
CN206051060U (zh) 一种覆铜板全自动开料设备
CN105609865B (zh) 一种极片贴胶机
CN110371377A (zh) 一种生产加工用袋缓存运输插装一体化系统
CN108750613A (zh) 翻转装置
CN210192796U (zh) 一种中空玻璃的上片装置
CN207680929U (zh) 一种丁基胶涂布机
CN106181287A (zh) 金属针组件组装装置
CN110466995A (zh) 上料及贴附设备
CN109441922A (zh) 一种门板自动压合装置
CN210837663U (zh) 掰片装置及掰片系统
CN109605298A (zh) 一种翻转定位装置
CN208351176U (zh) Cof胶输送与粘合机构
CN211666403U (zh) 一种电力电线杆架设装置
CN208761579U (zh) 一种上料装置
CN208787893U (zh) 压紧机构以及盒盖机
CN108502439B (zh) 一种便携式板材搬运装置
CN214298165U (zh) 一种多功能pcb板收板机
CN111071545A (zh) 一种电子元器件用热封装置
CN220536914U (zh) 液晶屏幕翻转装置及其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