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94878U - 油水井井口顶升扶正装置 - Google Patents

油水井井口顶升扶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94878U
CN208594878U CN201820987413.7U CN201820987413U CN208594878U CN 208594878 U CN208594878 U CN 208594878U CN 201820987413 U CN201820987413 U CN 201820987413U CN 208594878 U CN208594878 U CN 2085948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fixing piece
outer sleeve
erection device
water w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8741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明
李秉军
吴桂强
孙斌
王嫱
王卡
李淑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8741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948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948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948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水井井口顶升扶正装置,属于油田机械领域。该油水井井口顶升扶正装置包括:外套筒、内套筒、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多个手柄、扶正杆、下法兰、第三固定件;外套筒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外半圆筒,第一固定件用于固定两个外半圆筒;内套筒螺纹套设于外筒筒内,内套筒用于套装在油层套管上,内套筒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内半圆筒,第二固定件用于固定两个内半圆筒;多个手柄沿周向均匀设置于内套筒的顶部;扶正杆沿外套筒的径向可滑动地穿入外套筒内,用于扶正油层套管;下法兰设置于外套筒的下端,用于与表层套管的上端连接,下法兰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半法兰盘,第三固定件用于固定两个半法兰盘。该装置可稳固和扶正井口。

Description

油水井井口顶升扶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水井井口顶升扶正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田开发中,容易因地层亏空而导致地表下沉,这使得很多油水井的表层套管随着地表一起下沉,使得表层套管与油层套管的连接处脱离,油层套管上窜,导致以下问题:第一,导致注水井的整个井口偏斜,井口与注水管线卡箍连接处变形和分离开,造成注水刺漏。第二,抽油机生产运行中,井口也随着抽油机上下运动,易造成井口的生产流程管线拉裂或者拉断,给油田生产带来严重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隐患。基于上述,提供一种能够对井口扶正,并且可稳定井口的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相关技术中通过将井口与注水管线连接处拆开,释放压力后,重新将注水管线焊接于井口。或者,采用三角肋板将表层套管与油层套管焊接在一起,来避免井口上下移动。
设计人发现相关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在相关技术中,释放压力需要停井停注,操作时间长,影响注水量。采用三角肋板将表层套管与油层套管焊接时,因三角肋板与表层套管之间,以及三角肋板与油层套管之间的接触面积小,容易被分离,并且存在动火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水井井口顶升扶正装置,可解决相关技术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水井井口顶升扶正装置,所述油水井井口顶升扶正装置包括:外套筒、内套筒、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多个手柄、扶正杆、下法兰、第三固定件;
所述外套筒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外半圆筒,所述第一固定件用于固定两个所述外半圆筒;
所述内套筒螺纹套设于所述外套筒内,所述内套筒用于套装在油层套管上,所述内套筒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内半圆筒,所述第二固定件用于固定两个所述内半圆筒;
多个所述手柄沿周向均匀设置于所述内套筒的顶部;
所述扶正杆沿所述外套筒的径向可滑动地穿入所述外套筒内,用于扶正所述油层套管;
所述下法兰设置于所述外套筒的下端,用于与所述表层套管的上端连接,所述下法兰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半法兰盘,所述第三固定件用于固定两个所述半法兰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两个所述外半圆筒的外壁上分别相对设置有第一连接耳;
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耳上一一对应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固定件锁紧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孔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连接耳呈纵向设置的板状结构;
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螺栓和与所述第一螺栓配套的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栓顺次穿过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孔后,所述第一螺母锁紧于所述第一螺栓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外套筒的底部设置为圆台状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卡接件和卡接槽;
所述卡接件设置于一个所述内半圆筒的一个侧壁上,所述卡接槽设置于另一个所述内半圆筒的一个侧壁上,且所述卡接件与所述卡接槽相对,所述卡接件卡接于所述卡接槽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两个所述半法兰盘的顶壁上分别相对设置有第二连接耳;
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耳上一一对应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三固定件锁紧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孔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连接耳呈沿所述下法兰的径向设置的板状结构;
所述第三固定件包括:第二螺栓和与所述第二螺栓配套的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栓顺次穿过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孔后,所述第二螺母锁紧于所述第二螺栓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外套筒的壁上沿径向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导轨;
所述扶正杆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导轨相适配的导轨槽;
所述导轨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导轨槽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扶正杆的外壁上设置有梯形螺纹,所述扶正杆螺纹穿入所述外套筒内;
所述扶正杆的后端设置为扳手方;
所述油水井井口顶升扶正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扶正杆的前端可转动地连接的顶盘,所述顶盘用于与所述油层套管相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下法兰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螺纹孔;
所述表层套管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法兰盘,所述连接法兰盘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螺纹孔,多个所述第二螺纹孔与多个所述第一螺纹孔一一对应;
通过使用第三螺栓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水井井口顶升扶正装置,通过使内套筒螺纹套设于外套筒内,并控制手柄调整内套筒的高度,利于使内套筒托住井口,避免井口随着抽油机上下运动。通过设置沿外套筒的径向可滑动地穿入外套筒内的扶正杆,利于扶正油层套管。将内套筒设置为包括两个内半圆筒,利于内套筒套装于油层套管上。将外套筒设置为包括两个外半圆筒,将下法兰设置为包括两个半法兰盘,利于外套筒和下法兰套装于内套筒上。综上,该油水井井口顶升扶正装置能够解决井口上下移动的问题,安装时不用焊接,消除了安全隐患,使得安装过程更加安全可靠,并且可解决井口偏斜的问题,该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方便使用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水井井口顶升扶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半圆筒和第二固定件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扶正杆上的导轨与外套筒上的导轨槽之间适配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顶盘与扶正杆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分别表示:
1-外套筒,101-外半圆筒,102-第一连接耳,103-导轨槽,
2-内套筒,201-内半圆筒,
3-第一固定件,
4-第二固定件,401-卡接件,402-卡接槽,
5-手柄,
6-扶正杆,601-导轨,602-扳手方,
7-下法兰,701-半法兰盘,702-第二连接耳,703-第一螺纹孔,
8-第三固定件,
9-顶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表层套管套装在油层套管外。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水井井口顶升扶正装置,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该油水井井口顶升扶正装置包括:外套筒1、内套筒2、第一固定件3、第二固定件4、多个手柄5、扶正杆6、下法兰7、第三固定件8。其中,外套筒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外半圆筒101,第一固定件3用于固定两个外半圆筒101。内套筒2螺纹套设于外套筒1内,内套筒2用于套装在油层套管上,内套筒2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内半圆筒201,第二固定件4用于固定两个内半圆筒201。多个手柄5沿周向均匀设置于内套筒2的顶部。扶正杆6沿外套筒1的径向可滑动地穿入外套筒1内,用于扶正油层套管。下法兰7设置于外套筒1的下端,用于与表层套管的上端连接,下法兰7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半法兰盘701,第三固定件8用于固定两个半法兰盘701。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水井井口顶升扶正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描述:
在使用时,首先将两个内半圆筒201套装在油层套管上,并通过第二固定件4将两个内半圆筒201对接固定。将两个外半圆筒101套装在内套筒2外,并使外半圆筒101上的内螺纹与内半圆筒201的外螺纹咬合在一起,根据井口的偏斜方向调整扶正杆6的安装位置,以利于后期将油层套管扶正。通过第一固定件3将两个外半圆筒101固定,采用第三固定件8将两个半法兰盘701固定,并使下法兰7与表层套管的上端连接。调整扶正杆6可滑动地穿入外套筒1内的长度,以顶油层套管,进而扶正油层套管。通过手柄5旋转内套筒2,使其升高,直至与井口的大四通紧密接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水井井口顶升扶正装置,通过使内套筒2螺纹套设于外套筒1内,并控制手柄5调整内套筒2的高度,利于使内套筒2托住井口,避免井口随着抽油机上下运动。通过设置沿外套筒1的径向可滑动地穿入外套筒1内的扶正杆6,利于扶正油层套管。将内套筒2设置为包括两个内半圆筒201,利于内套筒2套装于油层套管上。将外套筒1设置为包括两个外半圆筒101,将下法兰7设置为包括两个半法兰盘701,利于外套筒1和下法兰7套装于内套筒2上。综上,该油水井井口顶升扶正装置能够解决井口上下移动的问题,安装时不用焊接,消除了安全隐患,使得安装过程更加安全可靠,并且可解决井口偏斜的问题,该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方便使用等特点。
两个外半圆筒101之间实现对接的方式有多种,作为一种示例,如附图1所示,两个外半圆筒101的外壁上分别相对设置有第一连接耳102;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连接耳102上一一对应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孔,第一固定件3锁紧于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连接孔内。
通过使用第一固定件3锁紧于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连接孔内,可实现两个外半圆筒101之间的对接,以形成外套筒1。通过将第一固定件3由两个第一连接孔内拆下,可实现两个外半圆筒101之间的拆开。
其中,第一连接耳102可以设置为多种结构,第一固定件3可以设置为多种,在基于容易获取和拆装的前提下,给出以下示例:
第一连接耳102呈纵向设置的板状结构;第一固定件3包括:第一螺栓和与第一螺栓配套的第一螺母,第一螺栓顺次穿过两个第一连接孔后,第一螺母锁紧于第一螺栓上。
条形板状结构的第一连接耳102容易获取。采用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实现连接的方式简单,容易拆装。
针对于条形板状结构的第一连接耳102的情形,第一连接耳102的侧壁可以与外半圆筒101的外壁垂直连接。
在抽油机井生产过程中,悬挂器的紧固螺栓不可避免地碰撞表层套管的顶部。考虑到能够避免悬挂器的紧固螺栓直接碰撞表层套管的顶部,如附图1所示,外套筒1的底部可以设置为圆台状结构。即,外套管底部的外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
两个内半圆筒201之间通过第二固定件4连接的方式有多种,在基于容易设置和实现拆装的前提下,给出以下示例:
如图2所示,第二固定件4包括:卡接件401和卡接槽402;卡接件401设置于一个内半圆筒201的一个侧壁上,卡接槽402设置于另一个内半圆筒201的一个侧壁上,且卡接件401与卡接槽402相对,卡接件401卡接于卡接槽402内。
通过使卡接件401与卡接槽402卡接,实现两个内半圆筒201之间的连接,通过使卡接件401脱离卡接槽402,以将两个内半圆筒201分离。
其中,内半圆筒201的一个侧壁上可以设置一个卡接件401,另一个侧壁上可以设置一个卡接槽402。相应地,另一个内半圆筒201的一个侧壁上可以设置一个卡接槽402,另一个侧壁上可以设置一个卡接件401。
其中,对于卡接件401和卡接槽402的结构不作具体限定,能够满足实现卡接即可。举例来说,卡接件401可以为弧形条状结构、柱状结构等,卡接槽402为与卡接件401相适配的结构。
两个半法兰盘701之间实现连接的方式有多种,作为一种示例,如附图1所示,两个半法兰盘701的顶壁上分别相对设置有第二连接耳702;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连接耳702上一一对应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孔,第三固定件8锁紧于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连接孔内。
通过将第三固定件8锁紧于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连接孔内,可使两个半法兰盘701对接形成下法兰7。通过将第三固定件8由两个第二连接孔内拆卸,可将两个半法兰盘701拆开。
第二连接耳702可以设置为多种结构,并且第三固定件8可以设置为多种形式。在基于结构简单,容易实现两个第二连接耳702连接的前提下,给出以下示例:
第二连接耳702呈沿下法兰7的径向设置的板状结构;第三固定件8包括:第二螺栓和与第二螺栓配套的第二螺母,第二螺栓顺次穿过两个第二连接孔后,第二螺母锁紧于第二螺栓上。
通过使第二螺栓穿入两个第二连接孔后,并采用第二螺母锁紧第二螺栓,以将两个半法兰盘701对接成下法兰7。通过使第二螺栓和第二螺母拆下,利于将两个半法兰盘701拆卸。采用第二螺栓和第二螺母实现固定连接的方式简单,方便拆装。
上述提及,扶正杆6沿外套筒1的径向可滑动地穿入外套筒1内,以顶抵油层套管,进而实现扶正。其中,扶正杆6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径向滑动,在基于结构简单的前提下,给出以下两种示例:
作为第一种示例,如附图3所示,外套筒1的壁上沿径向设置有通孔,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导轨槽103;扶正杆6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导轨槽103相适配的导轨601;导轨601可滑动地套设于导轨槽103内。
通过控制导轨601在导轨槽103上滑动,以使扶正杆6对油层套管顶抵,进而实现对油层套管和井口的扶正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导轨601与导轨槽103之间存在摩擦力,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导轨601与导轨槽103之间不会发生相对滑动。
上述设置方式简单,方便控制扶正杆6沿外套筒1的径向伸入外套筒1内的长度。
作为第二种示例,扶正杆6的外壁上设置有梯形螺纹,扶正杆6螺纹穿入外套筒1内;扶正杆6的后端设置为扳手方602;如附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水井井口顶升扶正装置还包括:与扶正杆6的前端可转动地连接的顶盘9,顶盘9用于与油层套管相抵。
需要说明的是,“前端”指的是扶正杆6靠近内套筒2的一端,“后端”指的是扶正杆6远离内套筒2的一端。
通过扳手控制扳手方602转动,进而调整扶正杆6螺纹穿入外套筒1内的长度,并且扶正杆6的前端顶抵顶盘9,顶盘9将作用力传递给油层套管,进而实现对油层套管和井口的扶正作用。
其中,顶盘9上设置为限位盲孔,扶正杆6的前端设置有限位台阶,限位台阶限位于限位盲孔内,限位台阶与限位盲孔之间存在环形间隙,以利于限位台阶与限位盲孔之间可相对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扶正杆6的数目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当扶正杆6的数目为多个时,多个扶正杆6可以沿周向均匀设置于外套筒1上。
下法兰7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表层套管的上端连接,在基于容易实现拆装的前提下,给出以下示例:
下法兰7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螺纹孔703;表层套管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法兰盘,连接法兰盘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螺纹孔,多个第二螺纹孔与多个第一螺纹孔703一一对应;通过使用第三螺栓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孔703和第二螺纹孔内。
上述连接方式简单,方便拆装下法兰7与表层套管,利于现场作业。
考虑到能够扩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水井井口顶升扶正装置的使用范围,给出以下示例:
扶正杆6的直径为23~27mm,例如可以为23mm、24mm、25mm、26mm、27mm等。扶正杆6的长度为380~420mm,例如可以为380mm、390mm、400mm、410mm、420mm等。
下法兰7上的第一螺纹孔703的数目为8~12个,例如可以为8个、9个、10个、11个、12个等。
手柄5的长度为35~45mm,例如可以为35mm、36mm、37mm、38mm、39mm、40mm、41mm、42mm、43mm、44mm、45mm等,直径为11~15mm,例如可以为11mm、12mm、13mm、14mm、15mm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说明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油水井井口顶升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井井口顶升扶正装置包括:外套筒(1)、内套筒(2)、第一固定件(3)、第二固定件(4)、多个手柄(5)、扶正杆(6)、下法兰(7)、第三固定件(8);
所述外套筒(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外半圆筒(101),所述第一固定件(3)用于固定两个所述外半圆筒(101);
所述内套筒(2)螺纹套设于所述外套筒(1)内,所述内套筒(2)用于套装在油层套管上,所述内套筒(2)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内半圆筒(201),所述第二固定件(4)用于固定两个所述内半圆筒(201);
多个所述手柄(5)沿周向均匀设置于所述内套筒(2)的顶部;
所述扶正杆(6)沿所述外套筒(1)的径向可滑动地穿入所述外套筒(1)内,用于扶正所述油层套管;
所述下法兰(7)设置于所述外套筒(1)的下端,用于与表层套管的上端连接,所述下法兰(7)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半法兰盘(701),所述第三固定件(8)用于固定两个所述半法兰盘(7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井井口顶升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外半圆筒(101)的外壁上分别相对设置有第一连接耳(102);
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耳(102)上一一对应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固定件(3)锁紧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水井井口顶升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耳(102)呈纵向设置的板状结构;
所述第一固定件(3)包括:第一螺栓和与所述第一螺栓配套的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栓顺次穿过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孔后,所述第一螺母锁紧于所述第一螺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井井口顶升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1)的底部设置为圆台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井井口顶升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4)包括:卡接件(401)和卡接槽(402);
所述卡接件(401)设置于一个所述内半圆筒(201)的一个侧壁上,所述卡接槽(402)设置于另一个所述内半圆筒(201)的一个侧壁上,且所述卡接件(401)与所述卡接槽(402)相对,所述卡接件(401)卡接于所述卡接槽(402)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井井口顶升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半法兰盘(701)的顶壁上分别相对设置有第二连接耳(702);
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耳(702)上一一对应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三固定件(8)锁紧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水井井口顶升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耳(702)呈沿所述下法兰(7)的径向设置的板状结构;
所述第三固定件(8)包括:第二螺栓和与所述第二螺栓配套的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栓顺次穿过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孔后,所述第二螺母锁紧于所述第二螺栓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油水井井口顶升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1)的壁上沿径向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导轨槽(103);
所述扶正杆(6)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导轨槽(103)相适配的导轨(601);
所述导轨(601)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导轨槽(103)内。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油水井井口顶升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杆(6)的外壁上设置有梯形螺纹,所述扶正杆(6)螺纹穿入所述外套筒(1)内;
所述扶正杆(6)的后端设置为扳手方(602);
所述油水井井口顶升扶正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扶正杆(6)的前端可转动地连接的顶盘(9),所述顶盘(9)用于与所述油层套管相抵。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油水井井口顶升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法兰(7)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螺纹孔(703);
所述表层套管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法兰盘,所述连接法兰盘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螺纹孔,多个所述第二螺纹孔与多个所述第一螺纹孔(703)一一对应;
通过使用第三螺栓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螺纹孔(703)和所述第二螺纹孔内。
CN201820987413.7U 2018-06-25 2018-06-25 油水井井口顶升扶正装置 Active CN2085948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87413.7U CN208594878U (zh) 2018-06-25 2018-06-25 油水井井口顶升扶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87413.7U CN208594878U (zh) 2018-06-25 2018-06-25 油水井井口顶升扶正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94878U true CN208594878U (zh) 2019-03-12

Family

ID=65601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87413.7U Active CN208594878U (zh) 2018-06-25 2018-06-25 油水井井口顶升扶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9487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05689A (zh) * 2019-12-20 2020-04-14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煤矿井下钻孔用的扶正器
CN113216890A (zh) * 2020-02-04 2021-08-0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油井套管的固定调整装置和调节方法
CN114458287A (zh) * 2022-01-21 2022-05-10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固井、压裂、生产过程套管变形无线监测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05689A (zh) * 2019-12-20 2020-04-14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煤矿井下钻孔用的扶正器
CN111005689B (zh) * 2019-12-20 2021-08-10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煤矿井下钻孔用的扶正器
CN113216890A (zh) * 2020-02-04 2021-08-0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油井套管的固定调整装置和调节方法
CN113216890B (zh) * 2020-02-04 2023-01-1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油井套管的固定调整装置和调节方法
CN114458287A (zh) * 2022-01-21 2022-05-10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固井、压裂、生产过程套管变形无线监测系统
CN114458287B (zh) * 2022-01-21 2024-05-24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固井、压裂、生产过程套管变形无线监测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94878U (zh) 油水井井口顶升扶正装置
CN102808587B (zh) 一种双弹卡到位锁紧绳索取芯悬挂定位机构
CN111101895A (zh) 井下多层坐压单向封堵式开关器
CN210370560U (zh) 一种多用途的封隔器送入工具
CN202493239U (zh) 防喷装置
CN108194075B (zh) 一种带压作业接箍传感装置
CN102561994A (zh) 完井再作业防喷尾管阀
CN103590765A (zh) 油气井带压作业井口卸扣装置
CN216110633U (zh) 一种煤矿井下高压水力压裂封孔器
CN207017950U (zh) 一种带压作业机用扶正筒
CN206144562U (zh) 一种大直径顶管止退装置
CN113089668B (zh) 一种护筒送压装置
CN201292785Y (zh) 一种取心内筒扶正装置
CN204476332U (zh) 一种段铣式套管侧钻开窗工具
CN113090227B (zh) 一种多层快溶压裂管柱
CN202900113U (zh) 井下管内支撑装置
CN109236221B (zh) 一种水力射孔锚定装置
CN103556957B (zh) 一种大变径钻井采煤钻柱稳定器
CN203050579U (zh) 一种连续油管压裂机械式丢手装置
CN206338052U (zh) 管柱快速防顶装置
CN207420466U (zh) 用于石油钻修设备的井架
CN113089667B (zh) 钢护筒的沉放施工方法
CN202215186U (zh) 一种钻采一体化四通修井防喷器试压设备
CN206458379U (zh) 石油油井采油举升单板锚定器
CN203867477U (zh) 超大口径钻机旋转机架的十字支撑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