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90280U - 脱粒装置 - Google Patents
脱粒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590280U CN208590280U CN201820914648.3U CN201820914648U CN208590280U CN 208590280 U CN208590280 U CN 208590280U CN 201820914648 U CN201820914648 U CN 201820914648U CN 208590280 U CN208590280 U CN 20859028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ctyosome
- outside
- inboard
- segmentation
- accep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2
- 239000011230 bind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5000013339 cereal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3306 harve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44000025254 Cannabis sativ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534 oscil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4000068988 Glycine max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0469 Glycine max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7594 Oryza sativ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09140 Tritic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1307 Triticum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8042 Zea may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5824 Zea mays ssp. parviglum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2017 Zea mays subsp may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5822 corn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78 mono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985 organ of corti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5 oscil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364 upp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260 vegetative to reproductive phase transition of meriste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Threshing Machin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脱粒装置,具备:承接网,可从脱粒室的一侧部插拔,并且构成为可分割为插入方向里侧的里侧承接网体和插入方向外侧的外侧承接网体地进行插拔,该脱粒装置设置为能容易地插拔里侧承接网体和外侧承接网体,并且能抵抗较强的脱粒反作用力而牢固地支承外侧承接网体。具备从下方承接并支承里侧承接网体(50R)中的脱粒筒的旋转轴芯方向上的两端部的里侧支承部(59)。具备从下方承接并支承外侧承接网体(50L)中的脱粒筒的旋转轴芯方向上的两端部的外侧支承部(52)。外侧支承部(52)可拆装设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粒装置,其具备:脱粒室,设有脱粒筒;以及承接网,设于所述脱粒筒的下方并且可从所述脱粒室的一侧部插拔,并且构成为可分割为插入方向里侧的里侧承接网体和插入方向外侧的外侧承接网体地进行插拔。
背景技术
在上述的脱粒装置中,能将承接网分割为里侧承接网体和外侧承接网体地从脱粒室的一侧部插拔,容易将承接网装入脱粒室、将承接网从脱粒室取出。
作为这种脱粒装置,例如存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脱粒装置。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脱粒装置中,承接网设置为由在周向和轴芯方向上分别被分割为两部分的四个承接网构成体构成,并且可穿过形成于脱粒室的横侧部的检修用的开口进行拆装。具备:圆弧状的导轨,承接并支承四个承接网构成体中的位于远离开口一侧的两个里侧的承接网构成体的轴芯方向两侧部。在四个承接网构成体中的位于开口侧的两个外侧承接网构成体中,一端部拆装自如地连结于里侧的承接网构成体的端部,另一端部拆装自如地连结于沿着开口的上缘的第一支承框架。
在采用现有技术的情况下,不存在对外侧承接网体中的插入方向外侧的端部与插入方向里侧的端部之间的部位进行支承的支承构件,也就是说,在插拔里侧承接网体和外侧承接网体的路径上不存在障碍物,因此容易进行里侧承接网体和外侧承接网体的拆装作业。但是,因脱粒反作用力的强度,存在外侧承接网体容易在插入方向外侧端部与插入方向里侧端部之间的部位向脱粒筒侧和相反侧歪斜等、外侧承接网体的支承强度方面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05565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容易地插拔里侧承接网体和外侧承接网体,并且能抵抗较强的脱粒反作用力而牢固地支承外侧承接网体的脱粒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脱粒装置具备:脱粒室,设有脱粒筒;以及承接网,设于所述脱粒筒的下方并且可从所述脱粒室的一侧部插拔,并且构成为可分割为插入方向里侧的里侧承接网体和插入方向外侧的外侧承接网体地进行插拔,所述脱粒装置具备:里侧支承部,在所述里侧承接网体插入所述脱粒室的状态下,从下方承接并支承所述里侧承接网体中的所述脱粒筒的旋转轴芯方向上的两端部;以及外侧支承部,在所述外侧承接网体插入所述脱粒室的状态下,从下方承接并支承所述外侧承接网体中的所述旋转轴芯方向上的两端部,所述外侧支承部可拆装地设置。
根据本结构,能一边将外侧支承部卸下使得外侧支承部不会妨碍里侧承接网体和外侧承接网体的插拔,一边插拔里侧承接网体和外侧承接网体。当停止里侧承接网体和外侧承接网体向脱粒室的插入时,通过安装外侧支承部,外侧承接网体中的脱粒筒旋转轴芯方向上的两端部由外侧支承部从下方承接并支承。
由此,不仅能容易地插拔里侧承接网体和外侧承接网体,在脱粒反作用力强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外侧支承部抵抗脱粒反作用力来牢固地支承外侧承接网体。
优选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里侧承接网体构成为能在所述旋转轴芯方向上分割为多个分割里侧承接网体,所述外侧承接网体构成为能在所述旋转轴芯方向上分割为多个分割外侧承接网体,所述脱粒装置具备:横向支承框架,以穿过所述分割里侧承接网体彼此的边界处、和所述分割外侧承接网体彼此的边界处的方式延伸,横跨所述脱粒室的两侧壁,所述里侧支承部和所述外侧支承部支承于所述横向支承框架。
根据本结构,能一边将外侧支承部从横向支承框架卸下,使得外侧支承部不会妨碍分割里侧承接网体和分割外侧承接网体的插拔,一边插拔分割里侧承接网体和分割外侧承接网体。当停止分割里侧承接网体和分割外侧承接网体向脱粒室的插入时,通过将外侧支承部安装于横向支承框架,分割外侧承接网体中的脱粒筒旋转轴芯方向上的两端部由外侧支承部从下方承接并支承。里侧支承部抵抗经由分割里侧承接网体而施加的脱粒反作用力,由横向支承框架牢固地支承,并且里侧支承部从下方承接并支承分割里侧承接网体。外侧支承部抵抗经由分割外侧承接网体而施加的脱粒反作用力,由横向支承框架牢固地支承,并且外侧支承部从下方承接并支承分割外侧承接网体。
由此,不仅能容易地插拔分割里侧承接网体和分割外侧承接网体,在脱粒反作用力强的情况下,也能抵抗脱粒反作用力来牢固地支承分割里侧承接网体和分割外侧承接网体。
优选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外侧支承部,具备:载置部,载置有相邻的所述分割外侧承接网体中的位于所述旋转轴芯方向前侧的分割外侧承接网体的后端部、和相邻的所述分割外侧承接网体中的位于所述旋转轴芯方向后侧的分割外侧承接网体的前端部;以及连结部,将所述载置部连结于所述横向支承框架并且相对于所述横向支承框架可拆装。
根据本结构,能通过相邻的分割外侧承接网体所共用的外侧支承部来廉价地支承相邻的分割外侧承接网体。
优选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横向支承框架,具备:突状部,进入相邻的所述分割里侧承接网体彼此之间、和相邻的所述分割外侧承接网体彼此之间,并在周向上沿着所述承接网的形状延伸,在所述突状部形成有缺口部,所述载置部穿过所述缺口部,在所述旋转轴芯方向上横跨所述横向支承框架的前后。
根据本结构,能通过突状部填充相邻的分割外侧承接网体彼此之间的间隙。能通过相邻的分割外侧承接网体所共用的外侧支承部来支承相邻的分割外侧承接网体。也就是说,能以使脱粒处理物难以进入的方式填充相邻的分割外侧承接网体彼此之间的间隙,同时牢固且廉价地支承相邻的分割外侧承接网体。
优选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具备:外侧安装框架,在所述脱粒室的一侧部处沿着所述旋转轴芯方向延伸;以及夹持构件,从插入方向外侧拆装于所述外侧安装框架,所述外侧承接网体的插入方向外侧的端部由所述外侧安装框架和所述夹持构件夹持而支承于所述外侧安装框架。
根据本结构,能通过从脱粒室的一侧部进行安装操作来将夹持构件安装于外侧安装框架,通过进行该安装,外侧承接网体的插入方向外侧的端部由外侧安装框架和夹持构件夹持而支承于外侧安装框架,因此容易将外侧承接网体支承于外侧安装框架。
优选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夹持构件是在所述旋转轴芯方向上横跨所述外侧承接网体的前后宽度的长条构件。
根据本结构,能使夹持力大范围作用于外侧承接网体的插入方向外侧的端部,因此,能将外侧承接网体牢固地支承于外侧安装框架。
优选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具备:中间安装框架,以穿过所述里侧承接网体与所述外侧承接网体的边界处的方式沿着所述旋转轴芯方向延伸,所述里侧承接网体的插入方向外侧的端部通过从插入方向外侧拧紧连结螺栓而支承于所述中间安装框架。
根据本结构,能通过从脱粒室的一侧部拧紧操作连结螺栓来将里侧承接网体的插入方向外侧的端部支承于中间安装框架,因此容易将里侧承接网体支承于中间安装框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联合收割机整体的左视图。
图2是表示联合收割机整体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脱粒装置的纵剖侧视图。
图4是表示脱粒部的纵剖主视图。
图5是表示送尘阀的调节结构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图5的VI-VI剖面向视图。
图7是展开状态的支承框架和承接网的俯视图。
图8是图7的VIII-VIII剖面向视图。
图9是图7的IX-IX剖面向视图。
图10是图7的X-X剖面向视图。
图11是图7的XI-XI剖面向视图。
图12是图7的XII-XII剖面向视图。
图13是图7的XIII-XIII剖面向视图。
图14是图7的XIV-XIV剖面向视图。
图15是图7的XV-XV剖面向视图。
图16是表示分割里侧承接网体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分割外侧承接网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应用于联合收割机的脱粒装置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联合收割机整体的左视图。图2是表示联合收割机整体的俯视图。图1、2所示的“F”方向定义为行驶机体1的前方,“B”方向定义为行驶机体1的后方,图2所示的“L”方向定义为行驶机体1的左方,图2所示的“R”方向定义为行驶机体1的右方。
如图1、2所示,联合收割机具备装备有左右一对履带行驶装置2的行驶机体1。在行驶机体1的前部的右侧部位形成有驾驶部3。在驾驶部3设有驾驶座椅4。驾驶部3由驾驶室5覆盖。在驾驶座椅4的下方设有发动机(未图示)。在行驶机体1的后部设有脱粒装置6和脱粒物箱7。脱粒装置6和脱粒物箱7以脱粒物箱7位于驾驶部3的后侧的状态在行驶机体1的宽度方向上排列。在脱粒装置6的后部装备有废杆切碎装置8。收割输送装置9从行驶机体1的前部的脱粒装置侧的部位向前方延伸。收割输送装置9具备:输送部10,从行驶机体1向前方可上下摆动操作地延伸;以及收割部11,设于行驶机体1的前方且后部与输送部10的前端部连结。输送部10通过升降缸12的伸缩而被摆动操作,由此,收割部11在下降作业状态和上升非作业状态之间被升降操作。
在联合收割机中,使收割部11下降至下降作业状态,并在该状态下使行驶机体1行驶,由此能进行作为作物的水稻、小麦、大豆等的收割作业。即,在收割部11中,田地的植立谷秆中的位于行驶机体的前方的植立谷秆的穗尖侧被旋转拨禾轮13向后方耙拢,并且植立谷秆的株根侧被收割装置14切断,进行植立谷秆的收割,收割谷秆从株根到穗尖的整体被螺旋器15输送向输送部10。输送至输送部10的收割谷秆被输送部10向后方输送而供给至脱粒装置6。在脱粒装置6中,供给的作为作物的收割谷秆被脱粒处理,进行将通过脱粒处理而得到的脱粒谷粒与尘埃分开的分选处理。脱粒废杆被废杆切碎装置8进行切碎处理。切碎废杆由设置于废杆切碎装置8的下部的排出口罩8a引导而向行驶机体1的后方排出。分选处理后的脱粒谷粒被扬谷装置16供给至脱粒物箱7并储存。储存于脱粒物箱7的脱粒谷粒能由脱粒物排出装置17从脱粒物箱7取出。
〔脱粒装置6的结构〕
如图3所示,脱粒装置6具备脱粒机体20。在脱粒机体20的上部形成有脱粒部6A,在脱粒机体20的下部形成有分选部6B。
如图3、4所示,脱粒部6A具备:脱粒室21、设于脱粒室21的脱粒筒22、以及设于脱粒筒22的下方的承接网24。脱粒室21由脱粒机体20的左右侧壁20s、前壁20f和后壁20r、顶板25以及承接网24形成。脱粒筒22经由旋转支轴22c支承于前壁20f和后壁20r,并以旋转支轴22c的沿脱粒装置前后方向延伸的轴芯作为旋转轴芯Y,由脱粒筒驱动部22d旋转驱动。脱粒筒22具备:形成于前部的耙拢部22a、以及形成于耙拢部22a的后侧的脱粒处理部22b。在顶板25的内表面侧支承有沿脱粒室21的前后方向排列的多个送尘阀25a。在脱粒室21的左侧部形成有由脱粒罩28覆盖的开口部29。
如图3所示,在脱粒部6A中,由输送部10供给至脱粒室21的前端部的作为作物的收割谷秆被耙拢部22a朝向脱粒筒22的后方耙拢而供给至脱粒处理部22b。供给至脱粒处理部22b的谷秆由脱粒齿23和承接网24进行脱粒处理。由脱粒处理部22b赋予了转动力的脱粒处理物与送尘阀25a抵接,由送尘阀25a引导而朝向脱粒室21的后方流动,脱粒处理物一边被朝向脱粒室21的后方移送一边被脱粒处理。通过脱粒处理而得到的脱粒谷粒从承接网24的处理物漏下孔通过而落下至分选部6B。通过脱粒处理而产生的作为脱粒尘埃的草屑从位于脱粒室21的后部的排尘口26向脱粒室21的后方排出。从脱粒室21排出的脱粒尘埃从位于脱粒机体20的后部的排出口27流入废杆切碎装置8。
如图3所示,在分选部6B中,从承接网24漏下的脱粒处理物被摆动分选装置30的谷粒盘33、筛线部34、第一谷壳筛35、谷粒筛36以及第二谷壳筛37抖动,并且一边承受来自风车38的分选风而向后方移送,一边被分选处理成谷粒和草屑等尘埃。通过分选处理而得到的作为第一处理物的干净谷粒落下至第一回收部39而被回收,并由第一回收部39向脱粒机体20的外部排出。排出的干净谷粒被扬谷装置16承接。通过分选处理而得到的作为第二处理物的未处理谷粒落下至第二回收部40而被回收,并由第二回收部40向脱粒机体20的外部排出。排出的未处理谷粒被回送装置(未图示)承接,通过回送装置被输送至分选部的前部,从而被回送至摆动分选装置30的前部。在摆动分选装置30中被分选出的草屑等分选尘埃从排出口27向废杆切碎装置8流入。
〔关于送尘阀25a〕
如图5、6所示,送尘阀25a经由摆动支点轴41可摆动地支承于顶板25的内表面侧。在各送尘阀25a的活动端侧,经由连结销43连结有连动杆42。多个送尘阀25a以向同一摆动方向连动摆动的方式由连动杆42连动连结。在顶板25的上方,送尘调节杆44从一个送尘阀25a的摆动支点轴41朝向驾驶部3附近延伸。如图5、6所示,从送尘调节杆44向下突出设置有定位销45。在顶板25固定有固定构件46。
当抬起操作送尘调节杆44的操作部44a,送尘调节杆44以摆动支点轴侧为摆动支点弹性摆动变形而使定位销45从固定构件46的销孔46a拔起时,以摆动支点轴41为摆动支点对送尘调节杆44进行摆动调节。于是,摆动支点轴41转动从而摆动操作送尘阀25c,连动杆42被该送尘阀25c向沿着脱粒筒22的旋转轴芯Y的方向移动操作,其他送尘阀25c被连动杆42摆动操作。即,能调节多个送尘阀25c的送尘引导角。通过送尘调节杆44的弹性恢复力,将定位销45插入从固定构件46的多个销孔46a中选出的销孔46a。于是,通过定位销45与固定构件46的卡合,送尘调节杆44被定位于调节后的操作位置,能将多个送尘阀25c保持在调节后的送尘角的安装姿势。
如图5、6所示,在送尘调节杆44的上方设有抬起限制构件47。抬起限制构件47固定于顶板25。当送尘调节杆44的抬起高度达到设定高度时,送尘调节杆44碰到抬起限制构件47,被抬起限制构件47限制以免抬起高度超过设定高度。即,在将定位销45从固定构件46拔起时、和在对送尘调节杆44进行摆动操作时,当送尘调节杆44被过度抬起时,送尘调节杆44会发生塑性变形,因此,送尘调节杆44的可抬起高度通过抬起限制构件47被设定为不会使送尘调节杆44发生塑性变形的范围的高度。在本实施方式中,抬起限制构件47由圆棒构件构成。作为构成抬起限制构件47的构件,不限于圆棒构件,也可以利用方棒构件、槽(channel)构件、平板构件、管构件等各种构件。
〔关于承接网24〕
如图4、7所示,承接网24沿着脱粒筒22的周向被分割为两部分,并且,沿着脱粒筒22的旋转轴芯Y方向被分割为三部分。也就是说,承接网24具有六个分割承接网体50。
六个分割承接网体50分别从形成于脱粒室21的左侧部的开口部29(参照图4)依次向脱粒室21插入。此外,六个分割承接网体50分别从开口部29依次向脱粒室21的外部拔出。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割承接网体50的“插入方向”是从脱粒装置6的左侧朝向右侧的方向,分割承接网体50的“拔出方向”是从脱粒装置6的右侧朝向左侧的方向。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插入方向里侧”是指右侧,“插入方向外侧”是指左侧。后文将加以详述,六个分割承接网体50分别固定于支承框架51(参照图7)。以下,将六个分割承接网体50中的远离开口部29一侧的三个分割承接网体50称为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将靠近开口部29一侧的三个分割承接网体50称为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
如图4、7所示,支承框架51形成脱粒室21,并且支承承接网24。支承框架51具备:前支承框架51F、两个横向支承框架51Y、后支承框架51B、外侧安装框架51L、中间安装框架51N、以及里侧安装框架51R。
前支承框架51F以穿过承接网24的前端部处的方式延伸,横跨脱粒室21的两侧壁21s。后支承框架51B以穿过承接网24的后端部处的方式延伸,横跨脱粒室21的两侧壁21s。两个横向支承框架51Y在前支承框架51F与后支承框架51B之间沿脱粒筒22的旋转轴芯Y方向空出间隔地排列。两个横向支承框架51Y以穿过相邻的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的边界处、和相邻的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的边界处的方式延伸,横跨脱粒室21的两侧壁21s。详细说明的话,两个横向支承框架51Y中的前侧的横向支承框架51Y以穿过最前方的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与中央的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的边界处、和最前方的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与中央的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的边界处的方式延伸。两个横向支承框架51Y中的后侧的横向支承框架51Y以穿过中央的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与最后方的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的边界处、和中央的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与最后方的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的边界处的方式延伸。
外侧安装框架51L在脱粒室21的开口部侧的侧部处沿着脱粒筒22的旋转轴芯Y方向延伸,横跨前支承框架51F和后支承框架51B。中间安装框架51N以穿过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与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的边界处的方式沿着脱粒筒22的旋转轴芯Y方向延伸,横跨前支承框架51F和后支承框架51B。里侧安装框架51R在与脱粒室21的开口部侧相反的侧部处沿着脱粒筒22的旋转轴芯Y方向延伸,横跨前支承框架51F和后支承框架51B。
在前支承框架51F中的外侧安装框架51L与中间安装框架51N之间的部位、各横向支承框架51Y中的外侧安装框架51L与中间安装框架51N之间的部位的前后侧、后支承框架51B中的外侧安装框架51L与中间安装框架51N之间的部位,分别具备外侧支承部52。
如图14所示,前支承框架51F的外侧支承部52通过连结螺栓53a可拆装地支承于前支承框架51F。前支承框架51F的螺栓孔53b在沿着脱粒筒22的半径方向的方向上形成为长条形状。能通过螺栓孔53b的长孔形状来将外侧支承部52在前支承框架51F上的安装位置调节至脱粒筒侧和脱粒筒侧的相反侧。
虽然没有后支承框架51B的外侧支承部52的详细图示,但后支承框架51B的外侧支承部52以与前支承框架51F的外侧支承部52的支承结构相同的支承结构支承于后支承框架51B。后支承框架51B的外侧支承部52可拆装地被支承。能将外侧支承部52在后支承框架51B上的安装位置调节至脱粒筒侧和脱粒筒侧的相反侧。
如图13所示,各横向支承框架51Y的前侧的外侧支承部52和后侧的外侧支承部52可拆装地支承于横向支承框架51Y。各横向支承框架51Y的前侧的外侧支承部52和后侧的外侧支承部52由共用的外侧支承部构成。
即,如图13所示,在横向支承框架51Y,具备从外侧支承部52向脱粒筒侧突出的突状部54,在突状部54形成有缺口部55。在本实施方式中,缺口部55形成为贯通孔形状。也可以代替贯通孔形状的缺口部,采用向上(朝向脱粒筒)开口的槽状的缺口部。横向支承框架51Y的外侧支承部52具备沿前后方向穿过缺口部55并横跨横向支承框架51Y的前后侧的载置部56。在载置部56中的位于突状部54的前侧的部位56f载置有相邻的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中的位于前侧的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的后端部。在载置部56中的位于突状部54的后侧的部位56r载置有相邻的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中的位于后侧的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的前端部。外侧支承部52具备从载置部56向下突出设置的连结部57。连结部57通过连结螺栓58a可拆装地连结于横向支承框架51Y,将载置部56可拆装地连结于横向支承框架51Y。将连结螺栓58a拧紧的螺母构件一体地形成于连结部57。
缺口部55形成为允许载置部56上下移动的大小的缺口部。横向支承框架51Y的螺栓孔58b在沿着脱粒筒22的半径方向的方向上形成为长条形状。能根据缺口部55的大小和螺栓孔58b的长孔形状来将外侧支承部52在横向支承框架51Y上的安装位置调节至脱粒筒侧和脱粒筒侧的相反侧。
如图7、10、13所示,在前支承框架51F中的中间安装框架51N与里侧安装框架51R之间的部位、各横向支承框架51Y中的中间安装框架51N与里侧安装框架51R之间的部位的前后侧、后支承框架51B中的中间安装框架51N与里侧安装框架51R之间的部位,分别具备里侧支承部59。在本实施方式中,里侧支承部59遍及中间安装框架51N与里侧安装框架51R之间的部位的大致全长地设置,具备对待插拔的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进行滑动引导的导轨功能。
如图7、10、13所示,各横向支承框架51Y的突状部54从里侧支承部59和外侧支承部52向脱粒筒侧突出,并且,在脱粒筒22的周向上沿着承接网24的形状延伸,进入相邻的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彼此之间、和相邻的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彼此之间。相邻的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彼此之间的间隙、和相邻的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之间的间隙被突状部54填充。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处的由突状部54进行的间隙填充遍及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的全范围地进行。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处的由突状部54进行的间隙填充遍及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的全范围地进行。
如图7、15所示,在外侧安装框架51L中的前支承框架51F与前侧的横向支承框架51Y之间的部位、外侧安装框架51L中的横向支承框架51Y彼此之间的部位、和外侧安装框架51L中的后横向支承框架51Y与后支承框架51B之间的部位,分别具备夹持构件60。如图15所示,夹持构件60具备连结部60a和从连结部60a的下部朝向外侧安装框架51L的下方延伸的夹持部60b。连结部60a从插入方向外侧抵接于外侧安装框架51L,将连结螺栓61从插入方向外侧朝向插入方向里侧拧紧而与外侧安装框架51L连结,将夹持构件60连结于外侧安装框架51L。夹持构件60从插入方向外侧可拆装地支承于外侧安装框架51L,将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的插入方向外侧的端部通过夹持部60b和外侧安装框架51L进行夹持而支承于外侧安装框架51L。夹持构件60由在脱粒筒22的旋转轴芯Y方向上横跨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的前后宽度的大致全长的长条构件构成。通过夹持构件,对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的插入方向外侧的端部的前后宽度方向上的大范围赋予夹持力。在本实施方式中,夹持构件60由具有横跨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的前后宽度的大致全长的长度的长条构件构成,但也可以由具有与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的前后宽度的全长相等的长度的长条构件构成。在本实用新型中,无论是哪种长条构件,均为横跨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的前后宽度的长条构件。
六个分割承接网体50中的处于脱粒室前部的左右两个分割承接网体50(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和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处于脱粒室中间部的左右两个分割承接网体50(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和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以及处于脱粒室后部的左右两个分割承接网体50(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和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结构相同,因此,以下主要对处于脱粒室前部的左右两个分割承接网体50进行说明,并根据需要对处于脱粒室中间部的左右两个分割承接网体50、处于脱粒室后部的左右两个分割承接网体50进行说明。
以下,将插入方向里侧称为右侧并将插入方向外侧称为左侧地进行说明。如图7、11、12所示,处于脱粒室前部的两个分割承接网体50中的右侧分割承接网体50即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的左侧的端部通过沿前后方向排列的三个连结螺栓62(参照图11、12)支承于中间安装框架51N。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的左侧的端部通过将三个连结螺栓62从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的插入方向外侧朝向插入方向里侧拧紧而支承于中间安装框架51N。如图8所示,处于脱粒室前部的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的右侧的端部并未通过螺栓等支承于里侧安装框架51R。也就是说,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的右侧的端部只是贴靠于里侧安装框架51R的下部。
如图9所示,处于脱粒室前部的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的前端部由前支承框架51F的里侧支承部59从下方承接并支承。如图10所示,处于脱粒室前部的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的后端部由前侧的横向支承框架51Y的前侧的里侧支承部59从下方承接并支承。
对于处于脱粒室中间部的两个分割承接网体50中的右侧分割承接网体50即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而言,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的前端部由前侧的横向支承框架51Y的后侧的里侧支承部59从下方承接并支承,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的后端部由后侧的横向支承框架51Y的前侧的里侧支承部59从下方承接并支承。
对于处于脱粒室后部的两个分割承接网体50中的右侧分割承接网体50即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而言,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的前端部由后侧的横向支承框架51Y的后侧的里侧支承部59从下方承接并支承,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的后端部由后支承框架51B的里侧支承部59从下方承接并支承。
如图13所示,处于脱粒室前部的两个分割承接网体50中的左侧分割承接网体50即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的右侧的端部以与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的左侧的端部重叠的状态,通过三个连结螺栓62中的前侧的连结螺栓62和后侧的连结螺栓62支承于中间安装框架51N。如图15所示,处于脱粒室前部的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的左侧的端部通过由夹持构件60和外侧安装框架51L来进行的夹持而支承于外侧安装框架51L。
如图14所示,处于脱粒室前部的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的前端部由前支承框架51F的外侧支承部52从下方承接并支承,处于脱粒室前部的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的后端部由前侧的横向支承框架51Y的前侧的外侧支承部52从下方承接并支承。处于脱粒室前部的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的后端部通过外侧支承部52来进行的承接支承详细而言如图13所示,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的后端部载置于前侧的横向支承框架51Y的外侧支承部52处的载置部56中的比突状部54靠前侧的部位56f。
对于处于脱粒室中间部的两个分割承接网体50中的左侧分割承接网体50即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而言,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的前端部由前侧的横向支承框架51Y的后侧的外侧支承部52从下方承接并支承,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的后端部由后侧的横向支承框架51Y的前侧的外侧支承部52从下方承接并支承。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的前端部通过外侧支承部52来进行的承接支承详细而言如图13所示,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的前端部载置于前侧的横向支承框架51Y的外侧支承部52处的载置部56中的比突状部54靠后侧的部位56r。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的后端部通过外侧支承部52来进行的承接支承详细而言,通过使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的后端部载置于后侧的横向支承框架51Y的外侧支承部52处的载置部56中的比突状部54靠前侧的部位56r来进行。
对于处于脱粒室后部的两个分割承接网体50中的左侧分割承接网体50即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而言,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的前端部由后侧的横向支承框架51Y的后侧的外侧支承部52从下方承接并支承,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的后端部由后支承框架51B的外侧支承部52从下方承接并支承。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的前端部通过外侧支承部52来进行的承接支承详细而言,通过使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的前端部载置于后侧的横向支承框架51Y的外侧支承部52处的载置部56中的比突状部54靠后侧的部位56r来进行。
对分割承接网体50单体进行说明。如图16所示,在分割承接网体50中的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的左侧(插入方向外侧)的端部,具备外侧凸缘部63。在外侧凸缘部63形成有沿脱粒筒旋转轴芯Y方向空出间隔地排列的三个螺栓孔62a。
如图17所示,在分割承接网体50中的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的左侧(插入方向外侧)的端部,具备外侧凸缘部65。在位于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的右侧(插入方向里侧)的端部的承接网构成构件66,形成有沿脱粒筒旋转轴芯Y方向空出间隔地排列的两个螺栓孔62b。
接着,对分割承接网体50的固定方法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以六个分割承接网体50中的处于脱粒室前部的两个分割承接网体50即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和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为例,对分割承接网体50的固定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将前支承框架51F的外侧支承部52和前侧的横向支承框架51Y的前侧的外侧支承部52卸下。在该卸下状态下,处于脱粒室前部的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和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中的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以使外侧凸缘部63位于左侧的状态从脱粒室21的左侧部(开口部29)插入。并且,如图11所示,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的外侧凸缘部63通过一个连结螺栓62支承于中间安装框架51N。即,仅在外侧凸缘部63的三个螺栓孔62a中的中央的螺栓孔62a安装有连结螺栓62,外侧凸缘部63通过该连结螺栓62支承于中间安装框架51N。具体而言,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的外侧凸缘部63以贴靠于中间安装框架51N的左侧面的状态通过一个连结螺栓62支承于中间安装框架51N。需要说明的是,如上所述,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的里侧的端部只是贴靠于里侧安装框架51R的下部,并未通过螺栓等固定于里侧安装框架51R(参照图8)。
接着,处于脱粒室前部的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和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中的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以使外侧凸缘部65位于左侧的状态从脱粒室21的左侧部(开口部29)插入。并且,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的里侧端部的承接网构成构件66以与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的外侧凸缘部63对置的状态,与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的外侧凸缘部63一起通过两个连结螺栓62支承于中间安装框架51N。详细而言,两个连结螺栓62中的一方的连结螺栓62插通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的里侧端部的承接网构成构件66的两个螺栓孔62b中的前侧的螺栓孔62b、和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的外侧凸缘部63的三个螺栓孔62a中的最前方的螺栓孔62a。两个连结螺栓62中的另一方的连结螺栓62插通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的里侧端部的承接网构成构件66的两个螺栓孔62b中的后侧的螺栓孔62b、和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的外侧凸缘部63的三个螺栓孔62a中的最后方的螺栓孔62a。
这时,具备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的外侧凸缘部63处的前后的螺栓孔62a的托架、和具备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的里侧端部的承接网构成构件66处的前后的螺栓孔62b的托架重叠,因此,先前安装于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的外侧凸缘部63的中间的螺栓孔62a的连结螺栓62与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的里侧端部的承接网构成构件66不会发生干扰。
接着,如图15所示,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的外侧凸缘部65由外侧安装框架51L和夹持构件60夹持而支承于外侧安装框架51L。
最后,在前支承框架51F安装外侧支承部52,在前侧的横向支承框架51Y安装前侧的外侧支承部52。在本实施方式中,前侧的横向支承框架51Y的前侧的外侧支承部52、和前侧的横向支承框架51Y的后侧的外侧支承部52由共用的外侧支承部构成,因此,在脱粒室前部的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支承于外侧安装框架51L、并且脱粒室中间部的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支承于外侧安装框架51L之后,再进行前侧的横向支承框架51Y的外侧支承部52的安装。由此,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的前端部由前支承框架51F的里侧支承部59从下方承接并支承,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的后端部由前侧的横向支承框架51Y的前侧的里侧支承部59从下方承接并支承。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的前端部由前支承框架51F的外侧支承部52从下方承接并支承,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的后端部由前侧的横向支承框架51Y的前侧的外侧支承部52从下方承接并支承。对于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的后端部通过外侧支承部52来进行的承接支承详细而言,通过前侧的横向支承框架51Y的外侧支承部52处的载置部56中的比突状部54靠前侧的部位56f来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在此,以六个分割承接网体50中的处于脱粒室前部的两个分割承接网体50即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和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为例,对分割承接网体50的固定方法进行了说明,但脱粒室中间部的两个分割承接网体50即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和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的固定方法、以及脱粒室后部的两个分割承接网体50即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和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的固定方法也按照与脱粒室前部的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和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的固定方法同样的步骤进行。
此外,在此,对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和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的固定方法进行了说明,而在将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和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拔出的情况下,按照与固定方法相反的步骤进行。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脱粒装置6以脱粒筒22的旋转轴芯Y方向为行驶机体1的前后方向的状态搭载于行驶机体1,但也可以是以脱粒筒22的旋转轴芯Y方向为行驶机体1的横向等任意方向的状态进行搭载的实施方式。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分割承接网体50的“插入方向”是从脱粒装置6的左侧朝向右侧的方向,但也可以在脱粒室21的右侧部形成开口部,并将“插入方向”设为从脱粒装置6的左侧朝向右侧的方向。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承接网24沿着脱粒筒22的旋转轴芯Y方向被分割为三部分,但也可以沿着脱粒筒22的旋转轴芯Y方向被分割为两部分,还可以被分割为四部分以上。此外,也可以是承接网24沿着脱粒筒22的旋转轴芯Y的方向未被分割,仅沿着脱粒筒22的周向被分割为两部分的实施方式。即,承接网24可以被分割为相当于上述实施方式的三个分割里侧承接网体50R的一个里侧承接网体、和相当于上述实施方式的三个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的一个外侧承接网体。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夹持构件60由横跨外侧承接网体的前后宽度的一个长条构件构成。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横向支承框架51Y的前后侧的外侧支承部52由在前后侧共用的外侧支承部52构成,但也可以采用分别可拆装地支承于前后侧的外侧支承部。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具备突状部54,但也可以不具备突状部54地实施。
(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夹持构件60,但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不采用夹持构件60,将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的外侧端部通过螺栓支承于外侧安装框架51L。
(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夹持构件60由横跨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的前后宽度的长条构件构成,但也可以由小于分割外侧承接网体50L的前后宽度的长度的构件构成。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实用新型除了能利用于搭载于普通型联合收割机的脱粒装置以外,还能利用于搭载于半喂入型联合收割机的脱粒装置。此外,能利用于对玉米等各种作物进行脱粒处理的脱粒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20s 侧壁
21 脱粒室
22 脱粒筒
24 承接网
50L 分割外侧承接网体
50R 分割里侧承接网体
52 外侧支承部
54 突状部
55 缺口部
56 载置部
57 连结部
59 里侧支承部
60 夹持构件
62 连结螺栓
Claims (7)
1.一种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脱粒室,设有脱粒筒;以及
承接网,设于所述脱粒筒的下方并且可从所述脱粒室的一侧部插拔,并且构成为可分割为插入方向里侧的里侧承接网体和插入方向外侧的外侧承接网体地进行插拔,
所述脱粒装置具备:
里侧支承部,在所述里侧承接网体插入所述脱粒室的状态下,从下方承接并支承所述里侧承接网体中的所述脱粒筒的旋转轴芯方向上的两端部;以及
外侧支承部,在所述外侧承接网体插入所述脱粒室的状态下,从下方承接并支承所述外侧承接网体中的所述旋转轴芯方向上的两端部,
所述外侧支承部可拆装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里侧承接网体构成为能在所述旋转轴芯方向上分割为多个分割里侧承接网体,
所述外侧承接网体构成为能在所述旋转轴芯方向上分割为多个分割外侧承接网体,
所述脱粒装置具备:横向支承框架,以穿过所述分割里侧承接网体彼此的边界处、和所述分割外侧承接网体彼此的边界处的方式延伸,横跨所述脱粒室的两侧壁,
所述里侧支承部和所述外侧支承部支承于所述横向支承框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侧支承部,具备:载置部,载置有相邻的所述分割外侧承接网体中的位于所述旋转轴芯方向前侧的分割外侧承接网体的后端部、和相邻的所述分割外侧承接网体中的位于所述旋转轴芯方向后侧的分割外侧承接网体的前端部;以及连结部,将所述载置部连结于所述横向支承框架并且相对于所述横向支承框架可拆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横向支承框架,具备:突状部,进入相邻的所述分割里侧承接网体彼此之间、和相邻的所述分割外侧承接网体彼此之间,并在周向上沿着所述承接网的形状延伸,
在所述突状部形成有缺口部,
所述载置部穿过所述缺口部,在所述旋转轴芯方向上横跨所述横向支承框架的前后。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外侧安装框架,在所述脱粒室的一侧部处沿着所述旋转轴芯方向延伸;以及
夹持构件,从插入方向外侧拆装于所述外侧安装框架,
所述外侧承接网体的插入方向外侧的端部由所述外侧安装框架和所述夹持构件夹持而支承于所述外侧安装框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构件是在所述旋转轴芯方向上横跨所述外侧承接网体的前后宽度的长条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中间安装框架,以穿过所述里侧承接网体与所述外侧承接网体的边界处的方式沿着所述旋转轴芯方向延伸,
所述里侧承接网体的插入方向外侧的端部通过从插入方向外侧拧紧连结螺栓而支承于所述中间安装框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209994.6U CN209787911U (zh) | 2017-06-30 | 2018-06-13 | 脱粒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129622 | 2017-06-30 | ||
JP2017129622A JP6770934B2 (ja) | 2017-06-30 | 2017-06-30 | 脱穀装置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209994.6U Division CN209787911U (zh) | 2017-06-30 | 2018-06-13 | 脱粒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590280U true CN208590280U (zh) | 2019-03-12 |
Family
ID=6522709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20999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87911U (zh) | 2017-06-30 | 2018-06-13 | 脱粒装置 |
CN201820914648.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90280U (zh) | 2017-06-30 | 2018-06-13 | 脱粒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20999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87911U (zh) | 2017-06-30 | 2018-06-13 | 脱粒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770934B2 (zh) |
CN (2) | CN209787911U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442394B2 (ja) * | 2020-06-24 | 2024-03-04 | 株式会社クボタ | 収穫機 |
-
2017
- 2017-06-30 JP JP2017129622A patent/JP6770934B2/ja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6-13 CN CN201920209994.6U patent/CN20978791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8-06-13 CN CN201820914648.3U patent/CN20859028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787911U (zh) | 2019-12-17 |
JP6770934B2 (ja) | 2020-10-21 |
JP2019010071A (ja) | 2019-01-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56875B (zh) | 联合收割机 | |
KR101345045B1 (ko) | 콤바인 및 이것에 탑재 가능한 탈곡 장치 | |
CN105766238B (zh) | 联合收割机 | |
CN205093171U (zh) | 联合收割机 | |
CN106455491A (zh) | 联合收割机以及装载在该联合收割机的脱粒装置 | |
CN206923305U (zh) | 联合收割机 | |
CN104411155B (zh) | 履带行进装置和收割机 | |
CN103283413B (zh) | 脱粒装置 | |
CN205005489U (zh) | 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 | |
CN208590280U (zh) | 脱粒装置 | |
US7357711B1 (en) | Sieve support structure for an agricultural combine | |
JP5285673B2 (ja) | コンバインの伝動構造 | |
CN102835226B (zh) | 脱粒装置的脱粒部构造 | |
JP2012060969A5 (zh) | ||
CN1859839B (zh) | 联合收割机 | |
WO2007148715A1 (ja) | コンバイン | |
CN102598952A (zh) | 联合收割机 | |
CN202535741U (zh) | 联合收割机 | |
JP6016491B2 (ja) | 普通型コンバインの脱穀装置 | |
JP2004016111A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2013201964A (ja) | 脱穀装置及びこの脱穀装置を備えたコンバイン | |
CN101686639B (zh) | 脱谷装置 | |
JP2005253388A (ja) | 脱穀装置の扱胴 | |
JP5486446B2 (ja) | コンバインの伝動構造 | |
JP7113691B2 (ja) | コンバイ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1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