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84101U - 管材进给装置 - Google Patents

管材进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84101U
CN208584101U CN201820796012.3U CN201820796012U CN208584101U CN 208584101 U CN208584101 U CN 208584101U CN 201820796012 U CN201820796012 U CN 201820796012U CN 208584101 U CN208584101 U CN 2085841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sliding seat
tubing
fixing seat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9601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伟
余英海
周桂兵
林晓明
高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azu Super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azu Super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azu Super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azu Super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9601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841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841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841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材进给装置,包括:滑动座;旋转夹紧机构,用于径向进给管材,设置于滑动座上;第一基板,与滑动座连接,且第一基板与滑动座的连接位置沿第一方向可调;及传动齿轮,转动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用于与外部齿轮相啮合,传动齿轮与外部齿轮的啮合传动能够驱动滑动座沿第二方向移动,以轴向进给管材;通过改变第一基板相对滑动座沿第一方向的连接位置,以带动传动齿轮相对滑动座沿第一方向移动,进而以使传动齿轮与外部齿轮之间的啮合间隙可调整。上述管材进给装置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节传动齿轮与外部齿轮之间的啮合间隙,有效提升传动齿轮与外部齿轮之间的配合精度。

Description

管材进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加工制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材进给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切管机通常利用管材进给装置对管材进行轴向进给和径向进给,以实现管材的切割加工。当前管材进给装置其管材的轴向进给通常采用相啮合的齿轮进行传动,由于相啮合的齿轮之间为分离式结构,因此操作者难于调节相啮合的齿轮之间的啮合间隙,从而使得在利用该管材进给装置轴向进给管材时出现结构震动、数据异常等现象,造成管材切割精度的减小。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相啮合的齿轮之间的啮合间隙的管材进给装置。
一种管材进给装置,包括:
滑动座;
旋转夹紧机构,用于径向进给管材,设置于所述滑动座上;
第一基板,与所述滑动座连接,且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滑动座的连接位置沿第一方向可调;及
传动齿轮,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用于与外部齿轮相啮合,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外部齿轮的啮合传动能够驱动所述滑动座沿第二方向移动,以轴向进给所述管材;通过改变所述第一基板相对所述滑动座沿所述第一方向的连接位置,以带动所述传动齿轮相对所述滑动座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进而以使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外部齿轮之间的啮合间隙可调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滑动座中的其中一个开设有第一腰形孔,所述第一腰形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腰形孔以连接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滑动座,且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腰形孔的位置可调;通过改变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腰形孔的位置,可使所述第一基板相对所述滑动座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并与所述传动齿轮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传动齿轮相对所述第一基板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与所述滑动座螺合,并能够与所述第一基板抵接,转动所述第一调节件,可驱动所述第一基板相对所述滑动座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使所述传动齿轮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朝向所述滑动座的一端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二调节件与所述滑动座螺合,并能够与所述第一基板远离所述第一调节件的一侧抵接,转动所述第二调节件,可驱动所述第一基板相对所述滑动座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使所述传动齿轮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朝向所述滑动座的另一端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夹紧机构包括:
固定座,与所述滑动座连接,并与所述第一基板间隔分布;
卡盘,用于夹紧所述管材;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及
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并与所述卡盘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卡盘相对所述固定座转动,以径向进给所述管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盘包括:
卡盘体,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并用于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卡盘体具有用于供所述管材穿设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轴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及
卡爪,用于抵接所述管材,所述卡爪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卡爪均匀间隔设置于所述卡盘体上,并相对所述卡盘体沿所述安装孔的径向可移动,所述安装孔的径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第二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座的一侧;
主动轮,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座相对的另一侧,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主动轮相对所述固定座转动;
从动轮,用于连接所述卡盘,所述从动轮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座相对的另一侧,并与所述主动轮间隔分布;及
同步带,绕设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夹紧机构还包括:
第二基板,用于安装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固定座中的其中一个开设有连接孔和圆弧孔,所述圆弧孔以所述连接孔为圆心圆弧延伸;及
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圆弧孔以连接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固定座,且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圆弧孔的位置可调;通过改变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圆弧孔的位置,可使所述第二基板以所述连接孔为圆心,沿所述圆弧孔相对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转动,以带动所述主动轮相对所述固定座相对的另一侧移动,进而以使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的中心间距可调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夹紧机构还包括第三调节件,所述第三调节件与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螺合,并能够与所述第二基板抵接,转动所述第三调节件,可驱动所述第二基板以所述连接孔为圆心,沿所述圆弧孔相对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转动。
上述管材进给装置,第一基板与滑动座连接,传动齿轮转动设置在第一基板,由于第一基板与滑动座的连接位置沿第一方向可调,通过改变第一基板相对滑动座沿第一方向的连接位置,可使传动齿轮相对滑动座沿第一方向移动,从而使得传动齿轮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节其与外部齿轮之间的啮合间隙,有效提升传动齿轮与外部齿轮之间的配合精度,避免滑动座在传动齿轮与外部齿轮的啮合传动下沿第二方向移动以轴向进给管材时出现结构震动、数据异常等现象,提高管材进给装置的送料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管材进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管材进给装置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管材进给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管材进给装置的另一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管材进给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管材进给装置100包括滑动座110、旋转夹紧机构120、第一基板130及传动齿轮140。
旋转夹紧机构120用于径向进给管材。旋转夹紧机构120设置于滑动座110上。第一基板130与滑动座110连接。第一基板130与滑动座110的连接位置沿第一方向可调。传动齿轮140用于与外部齿轮相啮合。传动齿轮140转动设置在第一基板130上。传动齿轮140与外部齿轮的啮合传动能够驱动滑动座110沿第二方向移动,以轴向进给管材。通过改变第一基板130相对滑动座110沿第一方向的连接位置,以带动传动齿轮140相对滑动座110沿第一方向移动,进而以使传动齿轮140与外部齿轮之间的啮合间隙可调整。
上述管材进给装置100,第一基板130与滑动座110连接,传动齿轮140转动设置在第一基板130上,由于第一基板130与滑动座110的连接位置沿第一方向可调,通过改变第一基板130相对滑动座110沿第一方向的连接位置,可使传动齿轮140相对滑动座110沿第一方向移动,从而使得传动齿轮140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节其与外部齿轮之间的啮合间隙,有效提升传动齿轮140与外部齿轮之间的配合精度,避免滑动座110在传动齿轮140与外部齿轮的啮合传动下沿第二方向移动以轴向进给管材时出现结构震动、数据异常等现象,提高管材进给装置100的送料精度。
具体的,第一方向为X轴所在的直线方向。第二方向为Y轴所在的直线方向。第一基板130与滑动座110的连接位置沿X轴所在的直线方向可调。传动齿轮140与外部齿轮的啮合传动能够驱动滑动座110沿Y轴所在的直线方向移动。
如图1及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传动齿轮140位于滑动座110远离第一基板130的一侧。上述管材进给装置100还可包括第一驱动件150。第一驱动件150设置于第一基板130上,并与传动齿轮140连接。第一驱动件150能够驱动传动齿轮140相对第一基板130转动,以使传动齿轮140啮合传动外部齿轮驱动滑动座110沿第二方向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管材进给装置100还包括第一紧固件。第一基板130和滑动座110中的其中一个开设有第一腰形孔132。第一腰形孔132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紧固件穿过第一腰形孔132以连接第一基板130和滑动座110。第一紧固件穿过第一腰形孔132的位置可调。通过改变第一紧固件穿过第一腰形孔132的位置,可使第一基板130相对滑动座110沿第一方向移动,进而以使第一基板130相对滑动座110沿第一方向的连接位置可调。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腰形孔132开设于第一基板130上。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腰形孔132可开设于滑动座110上。
如图2及图3所示,进一步地,滑动座110上开设有第一凹槽111。第一基板130设置于第一凹槽111的底壁上,以便于第一基板130相对滑动座110的定位安装。进一步地,第一凹槽111的底壁上还开设有用于供传动齿轮140穿设的通孔112。传动齿轮140能够在通孔112内相对滑动座110沿第一方向移动。
如图2及图3所示,进一步地,管材进给装置100还包括第一调节件160。第一调节件160可以为螺杆。第一调节件160与滑动座110螺合,并能够与第一基板130抵接。转动第一调节件160,可驱动第一基板130相对滑动座110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使传动齿轮140能够沿第一方向朝向滑动座110的一端移动。
将第一调节件160向靠近第一基板130的方向旋入一段距离,此时第一调节件160与第一基板130沿X方向的一侧抵接,第一调节件160能够推动第一基板130在第一凹槽111内沿X方向移动,以使传动齿轮140能够沿X方向朝向滑动座110的一端移动,进而实现传动齿轮140相对滑动座110沿X方向的位置调节。
如图2及图3所示,进一步地,管材进给装置100还可包括第二调节件162。第二调节件162可以为螺杆。第二调节件162与滑动座110螺合,并能够与第一基板130远离第一调节件160的一侧抵接。转动第二调节件162,可驱动第一基板130相对滑动座110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使传动齿轮140能够沿第一方向朝向滑动座110的另一端移动。
当需要反向调节传动齿轮140相对滑动座110的位置时,可先将第一调节件160向远离第一基板130的方向旋出一段距离,以使第一调节件160与第一基板130沿X方向的一侧形成一定间距,然后将第二调节件162向靠近第一基板130的方向旋入一段距离,此时第二调节件162与第一基板130远离第一调节件160的一侧(第一基板130沿X方向的另一侧)抵接,第二调节件162能够推动第一基板130在第一凹槽111内沿X方向的反方向移动,以使传动齿轮140能够沿X方向的反方向朝向滑动座110的另一端移动,进而实现传动齿轮140相对滑动座110沿X方向的反方向的位置调节。
如图2及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管材进给装置100还可包括固定块164。固定块164设置于滑动座110上。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块164设置于第一凹槽111的底壁上,并位于第一基板130远离第一调节件160的一侧。第二调节件162通过固定块164与滑动座110螺合。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旋转夹紧机构120包括固定座121、卡盘122及驱动组件123。固定座121与滑动座110连接,并与第一基板130间隔分布。卡盘122用于夹紧管材。卡盘122转动设置于固定座121上。驱动组件123设置于固定座121上,并与卡盘122连接。驱动组件123能够驱动卡盘122相对固定座121转动,以径向进给管材。
如图1及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卡盘122包括卡盘体122a和卡爪122b。卡盘体122a转动设置于固定座121上,并用于与驱动组件123连接。卡盘体122a具有用于供管材穿设的安装孔122c。安装孔122c的轴向与第二方向(Y轴所在的直线方向)平行。卡爪122b用于抵接管材。卡爪122b包括多个。多个卡爪122b均匀间隔设置于卡盘体122a上,并相对卡盘体122a沿安装孔122c的径向可移动。安装孔122c的径向与第二方向(Y轴所在的直线方向)垂直。
当管材的一端放置到卡盘体122a的安装孔122c内以后,可驱动多个卡爪122b相对卡盘体122a沿安装孔122c的径向(垂直于Y轴所在的直线方向)移动,以使多个卡爪122b将管材夹持固定于卡盘体122a的安装孔122c内,进而以实现卡盘122对管材的夹紧。
在一实施例中,卡盘122可为四爪自定心卡盘,通过手动夹紧各个卡爪的方式实现管材的固定。四爪自定心卡盘的结构设计,能够避免卡盘设计的结构臃肿,并可有效保证管材的定位精度。此外,该四爪自定心卡盘的各个卡爪都可以单独进行定心移动,以满足正多边形管材、圆形管材以及其他不规则管材的夹持使用的实际需求。
如图1及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驱动组件123包括第二驱动件124、主动轮125、从动轮126及同步带127。第二驱动件124设置于固定座121的一侧。主动轮125转动设置于固定座121相对的另一侧,并与第二驱动件124连接。第二驱动件124能够驱动主动轮125相对固定座121转动。从动轮126用于连接卡盘122。从动轮126转动设置于固定座121相对的另一侧,并与主动轮125间隔分布。同步带127绕设于主动轮125和从动轮126上。
当卡盘122将管材夹紧以后,第二驱动件124能够驱动主动轮125相对固定座121转动,主动轮125通过同步带127带动从动轮126相对固定座121转动,进而带动卡盘122相对固定座121的转动,使得夹持于卡盘122上的管材能够沿其轴向转动到不同位置,从而实现对夹持于卡盘122上的管材的径向旋转进给。采用同步带127传动结构进行管材的径向旋转驱动,不仅能严格控制传动比、降低传动噪音,同时还不需要对主动轮125及从动轮126进行油脂润滑,避免粉尘等杂质粘附主动轮125及从动轮126。
此外,由于安装孔122c的轴向与第二方向平行,当管材装夹到卡盘122的安装孔122c以后,此时管材的轴向平行于第二方向,通过第一驱动件150驱动传动齿轮140相对第一基板130转动,以使传动齿轮140啮合传动外部齿轮驱动滑动座110沿第二方向移动,从而可带动夹持于卡盘122上的管材沿与管材的轴向平行的第二方向移动,进而实现对夹持于卡盘122上的管材的轴向进给。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主动轮125外周缘上设置有第一挡边125a。通过第一挡边125a的设置,以防止高速转动的同步带127与主动轮125相分离,提高同步带127的传动可靠性与稳定性。进一步地,从动轮126外周缘上可设置有第二挡边126a,以进一步提高同步带127的传动可靠性与稳定性。
如图1及图4所示,进一步地,旋转夹紧机构120还包括第二基板128和第二紧固件。第二基板128用于安装第二驱动件124。第二基板128与固定座121的一侧连接。第二基板128和固定座121中的其中一个开设有连接孔121a和圆弧孔121b。圆弧孔121b以连接孔121a为圆心圆弧延伸。第二紧固件穿过圆弧孔121b以连接第二基板128和固定座121。第二紧固件穿过圆弧孔121b的位置可调。
通过改变第二紧固件穿过圆弧孔121b的位置,可使第二基板128以连接孔121a为圆心,沿圆弧孔121b相对固定座121的一侧转动,以带动主动轮125相对固定座121相对的另一侧移动,进而以使主动轮125与从动轮126的中心间距可调整,实现同步带127的松紧调节,提高同步带127的传动可靠性及传动精度,结构紧凑,有利于节约同步带127的松紧设计的结构空间。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孔121a和圆弧孔121b开设于固定座121上。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孔121a和圆弧孔121b可开设于第二基板128上。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圆弧孔121b包括三个。三个圆弧孔121b呈三角形排布分布于固定座121上,以提高第二基板128相对固定座121的连接稳固性。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圆弧孔121b可以为两个或四个以上,具体设置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如图4及图5所示,旋转夹紧机构120还包括第三调节件129。第三调节件129可以为螺杆。第三调节件129与固定座121的一侧螺合,并能够与第二基板128抵接。转动第三调节件129,可驱动第二基板128以连接孔121a为圆心,沿圆弧孔121b相对固定座121的一侧转动。
将第三调节件129向靠近第二基板128的方向旋入一段距离,此时第三调节件129与第二基板128的一侧抵接,第三调节件129能够推动第二基板128以连接孔121a为圆心,沿圆弧孔121b相对固定座121的一侧转动,进而以实现主动轮125与从动轮126的中心间距可调整。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固定座12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121c。第三调节件129通过连接板121c与固定座121的一侧螺合。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滑动座110还开设有第二凹槽113。第二凹槽113与第一凹槽111间隔分布于滑动座110上。固定座121设置于第二凹槽113的底壁上。
进一步地,旋转夹紧机构120还可包括第三紧固件。固定座121和第二凹槽113的底壁中的其中一个开设有第二腰形孔。第二腰形孔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三紧固件穿过第二腰形孔以连接固定座121和第二凹槽113的底壁。第三紧固件穿过第二腰形孔的位置可调。
通过改变第三紧固件穿过第二腰形孔的位置,可使固定座121在第二凹槽113内沿第一方向移动,进而以使固定座121与第二凹槽113的底壁的连接位置沿第一方向可调。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腰形孔开设于固定座121上。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腰形孔可开设于第二凹槽113的底壁上。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管材进给装置100还可包括辅助块170和第四调节件172。辅助块170设置于固定座121上。第四调节件172可以为螺杆。第四调节件172与辅助块170螺合,并能够与固定座121抵接。以便于实现固定座121相对滑动座110的位置调节。转动第四调节件172,可驱动固定座121在第二凹槽113内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便于实现固定座121与第二凹槽113的底壁的连接位置的调节。
如图2及图4所示,需要指出的是,具体在实施例中,滑动座110用于分别安装第一基板130及固定座121的安装区域,以及固定座121用于安装第二基板128的安装区域均为标准面,以提高管材进给装置100整体的装配精度和运行稳定性。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管材进给装置100还可包括位置传感器180。位置传感器180设置于滑动座110上。位置传感器180用于感应滑动座110的相对位置以及滑动座110初始位置的设定。进一步地,管材进给装置100还可包括润滑组件190。润滑组件190设置于滑动座110上。润滑组件190能够实时对传动齿轮140以及滑块进行油脂润滑,从而可以延长传动齿轮140以及滑块的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滑动座110用于滑动设置于外部导轨上。第一驱动件150能够通过传动齿轮140与外部齿轮的啮合传动驱动滑动座110相对外部导轨沿第一方向移动。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管材进给装置100还可包括滑块。滑块设置于滑动座110远离第一基板130的一侧。滑动座110用于通过滑块滑动设置于外部导轨的滑动槽内。进一步地,滑动座110远离第一基板130的一侧还开设有用于安装滑块的辅助槽114,以提高滑块相对滑动座110的安装精度。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管材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滑动座;
旋转夹紧机构,用于径向进给管材,设置于所述滑动座上;
第一基板,与所述滑动座连接,且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滑动座的连接位置沿第一方向可调;及
传动齿轮,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用于与外部齿轮相啮合,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外部齿轮的啮合传动能够驱动所述滑动座沿第二方向移动,以轴向进给所述管材;通过改变所述第一基板相对所述滑动座沿所述第一方向的连接位置,以带动所述传动齿轮相对所述滑动座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进而以使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外部齿轮之间的啮合间隙可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滑动座中的其中一个开设有第一腰形孔,所述第一腰形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腰形孔以连接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滑动座,且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腰形孔的位置可调;通过改变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腰形孔的位置,可使所述第一基板相对所述滑动座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并与所述传动齿轮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传动齿轮相对所述第一基板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与所述滑动座螺合,并能够与所述第一基板抵接,转动所述第一调节件,可驱动所述第一基板相对所述滑动座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使所述传动齿轮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朝向所述滑动座的一端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材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二调节件与所述滑动座螺合,并能够与所述第一基板远离所述第一调节件的一侧抵接,转动所述第二调节件,可驱动所述第一基板相对所述滑动座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移动,以使所述传动齿轮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朝向所述滑动座的另一端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夹紧机构包括:
固定座,与所述滑动座连接,并与所述第一基板间隔分布;
卡盘,用于夹紧所述管材;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及
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并与所述卡盘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卡盘相对所述固定座转动,以径向进给所述管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材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盘包括:
卡盘体,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并用于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卡盘体具有用于供所述管材穿设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轴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及
卡爪,用于抵接所述管材,所述卡爪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卡爪均匀间隔设置于所述卡盘体上,并相对所述卡盘体沿所述安装孔的径向可移动,所述安装孔的径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材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第二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座的一侧;
主动轮,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座相对的另一侧,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主动轮相对所述固定座转动;
从动轮,用于连接所述卡盘,所述从动轮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座相对的另一侧,并与所述主动轮间隔分布;及
同步带,绕设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材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夹紧机构还包括:
第二基板,用于安装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固定座中的其中一个开设有连接孔和圆弧孔,所述圆弧孔以所述连接孔为圆心圆弧延伸;及
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圆弧孔以连接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固定座,且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圆弧孔的位置可调;通过改变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圆弧孔的位置,可使所述第二基板以所述连接孔为圆心,沿所述圆弧孔相对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转动,以带动所述主动轮相对所述固定座相对的另一侧移动,进而以使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的中心间距可调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管材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夹紧机构还包括第三调节件,所述第三调节件与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螺合,并能够与所述第二基板抵接,转动所述第三调节件,可驱动所述第二基板以所述连接孔为圆心,沿所述圆弧孔相对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转动。
CN201820796012.3U 2018-05-25 2018-05-25 管材进给装置 Active CN2085841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96012.3U CN208584101U (zh) 2018-05-25 2018-05-25 管材进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96012.3U CN208584101U (zh) 2018-05-25 2018-05-25 管材进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84101U true CN208584101U (zh) 2019-03-08

Family

ID=65534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96012.3U Active CN208584101U (zh) 2018-05-25 2018-05-25 管材进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8410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8021A (zh) * 2022-02-28 2022-03-29 铭镭激光智能装备(河源)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激光切割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4523219A (zh) * 2022-04-20 2022-05-24 中交三航(南通)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管道激光切割机的工装夹具及管道激光切割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8021A (zh) * 2022-02-28 2022-03-29 铭镭激光智能装备(河源)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激光切割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4523219A (zh) * 2022-04-20 2022-05-24 中交三航(南通)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管道激光切割机的工装夹具及管道激光切割机
CN114523219B (zh) * 2022-04-20 2022-06-21 中交三航(南通)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管道激光切割机的工装夹具及管道激光切割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84101U (zh) 管材进给装置
CN103883692A (zh) 用于链条导板或张紧臂的系留紧固件装置
CN103617813B (zh) 一种组合式五维调整器
CN104176475A (zh) 定位机构
CN102261443A (zh) 张紧器
CN201881349U (zh) 一种曲轴配件装配装置
CN104131422A (zh) 针杆行程可调的缝纫机
CN113341572A (zh) 一种距离调节装置与可穿戴设备
CN112713403A (zh) 一种基站天线调节移相器行程传动装置和天线
CN208374876U (zh) 一种分度工具
CN215929130U (zh) 基于暖通设计的管道铺设定位结构
CN108480972B (zh) 一种汽车桥架边侧拧接装置
CN207780326U (zh) 一种用于光学镜筒的调节装置
CN206618534U (zh) 一种硬支撑测量的手动测试动平衡机
CN106626812A (zh) 一种网框位置微调装置及大型打印设备
CN106914665B (zh) 一种斜齿砂轮磨棱机
CN208255531U (zh) Vr眼镜
CN110690571B (zh) 天线、下倾角调节的动力输入装置及切换机构
CN212989758U (zh) 一种光阑调节单元及光阑装置
CN110153676A (zh) 一种治具、顶升结构以及治具组件
CN211603250U (zh) 一种流速检定仪器转向装置
CN205226331U (zh) 组装快捷且能调节轴承配合间隙汽车手动换挡器
CN104626014B (zh) 一种测力计定位装置
CN105570633B (zh) 一种正反向旋转定位装置
CN209077587U (zh) 一种汽车五金件冲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