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79068U - 接头结构及具有其的供气系统 - Google Patents

接头结构及具有其的供气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79068U
CN208579068U CN201820970976.5U CN201820970976U CN208579068U CN 208579068 U CN208579068 U CN 208579068U CN 201820970976 U CN201820970976 U CN 201820970976U CN 208579068 U CN208579068 U CN 2085790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joint structure
supply system
outlet passageway
internal di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7097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书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7097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790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790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790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接头结构及具有其的供气系统。供气系统包括气缸,气缸具有至少一个进气口;接头结构包括接头本体,接头本体上开设有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进气通道为多个,多个进气通道均与出气通道的第一端相连通,接头结构通过出气通道的第二端与气缸的进气口相连通;其中,出气通道的内径大于多个进气通道中的至少一个的内径。在接头本体上设置多个进气通道,并将多个进气通道中的至少一个进气通道的进气的内径设置成小于出气通道的内径,即该接头结构为采用进出气变径的供气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该接头结构的供气量,继而有效地提高了具有该接头结构的供气系统对气缸的供气量,保证了气缸的伸缩速度,使得气缸的节拍达到预设要求。

Description

接头结构及具有其的供气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接头结构及具有其的供气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高速自动冲压线生产应用日趋广泛,对冲压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侧围等大型外覆盖件的生产节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侧围模具中滑车的运动速度成为制约其单台冲次的核心因素。考虑到模具调试及后期保养的便利性,目前滑车结构的驱动由原来的插刀逐步转变为采用气缸的形式。而侧围模具的滑车及活动凸模自身较重,需要的驱动力较大,选用的驱动气缸的缸径一般也较大,普遍在200mm以上。
现有模具中多采用一组程控气源为一个气缸供气的气路结构,受气管内径、接头管径及其它气路原件本身流量的限制,缸径较大的气缸普遍存在伸缩速度达不到节拍要求的现象。以缸径为300mm的SMC标准气缸为例,使用一组程控气源为一个气缸供气,气路组件中,快插接头的口径是1/2英寸(约12.7mm,已是标准件中最大口径),气管为外径16mm、内径12mm的标准气管(已是标准气管的最大规格),而气缸本身的进气口为1英寸(约25.4mm)。经过计算,供气管路的截面积为:6×6×3.14=113.04mm2,而气缸所需的供气管路截面积为:12.7×12.7×3.14=506.4506mm2。实际的供气流量不足气缸所需流量的四分之一,导致气缸伸缩速度达不到节拍要求,实际生产中,单台冲次仅为10SPM(技术协议要求18SPM),导致滑车运动速度慢,参与侧整形的活动凸模不能及时到位,将产生制件报废甚至模具损坏的严重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头结构及具有其的供气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气缸供气量不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供气系统,包括:气缸,气缸具有至少一个进气口;接头结构,接头结构包括接头本体,接头本体上开设有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进气通道为多个,多个进气通道均与出气通道的第一端相连通,接头结构通过出气通道的第二端与气缸的进气口相连通;其中,出气通道的内径大于多个进气通道中的至少一个的内径。
进一步地,气缸具有两个进气口,每一个气缸的进气口处设置有一个接头结构。
进一步地,每个进气通道的内径均小于出气通道的内径,多个进气通道的横截面的面积总和大于或等于出气通道的横截面的面积。
进一步地,多个进气通道的内径均相同。
进一步地,接头本体为六棱柱结构,出气通道沿六棱柱的轴向方向延伸设置,多个进气通道间隔地设置于六棱柱的外周面上并沿六棱柱的径向方向延伸设置。
进一步地,接头结构还包括:操作部,操作部设置于接头本体的第一端的端面上。
进一步地,接头结构还包括:连接管段,连接管段的第一端设置于接头本体的第二端的端面上并与出气通道的第二端相连通,连接管段的第二端用于与气缸相连接以向气缸内供气。
进一步地,连接管段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多个进气通道的进口端的内周面上均设置有内螺纹。
进一步地,进气通道为三个,三个进气通道等间距地设置在接头本体上,进气通道的内径为12mm,和/或,出气通道的内径为22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头结构,接头结构为上述的接头结构。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供气系统中,通过在接头本体上设置多个进气通道,并将多个进气通道中的至少一个进气通道的进气的内径设置成小于出气通道的内径,即该接头结构为采用进出气变径的供气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该接头结构的供气量,继而有效地提高了具有该接头结构的供气系统对气缸的供气量,有效地保证了气缸的伸缩速度,使得气缸的节拍达到预设要求。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接头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接头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接头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接头结构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供气系统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第一种快插接头;2、调速阀;3、排气阀;4、第二种快插接头;5、气缸;
10、接头本体;11、进气通道;12、出气通道;13、操作部;14、连接管段。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结合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气系统。
具体地,该供气系统包括气缸5和接头结构。气缸5具有至少一个进气口。接头结构包括接头本体10,接头本体10上开设有进气通道11和出气通道12,进气通道11为多个,多个进气通道11均与出气通道12的第一端相连通,接头结构通过出气通道12的第二端与气缸5的进气口相连通。其中,出气通道12的内径大于多个进气通道11中的至少一个的内径。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接头本体上设置多个进气通道,并将多个进气通道中的至少一个进气通道的进气的内径设置成小于出气通道的内径,即该接头结构为采用进出气变径的供气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该接头结构的供气量,继而有效地提高了具有该接头结构的供气系统对气缸的供气量,有效地保证了气缸的伸缩速度,使得气缸的节拍达到预设要求。
优选地,气缸5具有两个进气口,每一个气缸5的进气口处设置有一个接头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头结构,接头结构为上述供气系统的实施例中的接头结构。
具体地,如图1所示,该接头结构包括接头本体10。接头本体10上开设有进气通道11和出气通道12。进气通道11为多个,多个进气通道11均与出气通道12的第一端相连通,出气通道12的第二端用于与气缸5相连通。其中,多个进气通道11中的至少一个进气通道11的内径小于出气通道12的内径。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接头本体上设置多个进气通道,并将多个进气通道中的至少一个进气通道的进气的内径设置成小于出气通道的内径,即该接头结构为采用进出气变径的供气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该接头结构的供气量,继而有效地提高了具有该接头结构的供气系统对气缸5的供气量,有效地保证了气缸5的伸缩速度,使得气缸的节拍达到预设要求。
优选地,每个进气通道11的内径均小于出气通道12的内径,多个进气通道11的横截面的面积总和大于或等于出气通道12的横截面的面积。优选地,可以将多个进气通道11的内径设置成相同的方式。这样设置使得各个气路气流的流量均相同,能够有效地保证各个供气气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地,接头本体10为六棱柱结构,出气通道12沿六棱柱的轴向方向延伸设置,多个进气通道11间隔地设置于六棱柱的外周面上并沿六棱柱的径向方向延伸设置。这样设置使得该接头结构简单、易于加工进气通道11和出气通道12。
如图2所示,为了方便将接头结构旋紧在气缸5的接头上,在接头本体10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设置了操作部13。优选地,操作部13为六棱柱操作凸台。这样设置使得在对操作部13进行旋紧时不容易打滑。
接头结构还包括连接管段14。连接管段14的第一端设置于接头本体10的第二端的端面上并与出气通道12的第二端相连通,连接管段14的第二端用于与气缸相连接以向气缸5内供气。这样设置能够方便地将接头结构与气缸5相连接。
为了提高接头结构与气缸5的连接稳定性,在连接管段14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为了进一步提高供气系统的管路与进气通道11的连接稳定性,在多个进气通道11的进口端的内周面上均设置有内螺纹。
优选地,如图3、图4所示,进气通道11为三个,三个进气通道11等间距地设置在接头本体10上,进气通道11的内径为12mm,出气通道12的内径为22mm。如图3所示,可以在接头本体10的中部设置容纳腔,可以将每一个进气通道11的第二端开设在容纳腔的腔壁上,出气通道12的第一端也开设与容纳腔的腔壁上。当然,也可以将进气通道11的第二端直接设置成与出气通道12的第二端相连通的方式,即没有设置容纳腔过度的方式同样能够提高该接头结构的供气量。
具体地,通过使用多组程控气源为一个气缸供气,成倍的增大了气缸的供气流量,提高了气缸伸缩速度,彻底解决了滑车运动速度慢的问题,使单台冲次达到了技术协议要求的18SPM。
在图5中,该接头结构为三个进气通道的内径为12mm的管路,出气通道的出气口内径为22mm,其供气的截面积从最初的113mm2增大到380mm2,实现了成倍增大供气流量的目的,供气流量更接近于气缸所需流量的理论值。而目前市场上的多通接头的接口口径都是一样的,无论连接几组气源,最终给气缸供气的口径仍然为22mm。SMC标准的KQ2ZT多通接头,即使使用6个进气口,但是最终的出气口内径仍为22mm,并不能有效增大供气流量的目的。其中,1为第一种快插接头、2为调速阀、3为排气阀、4为第二种快插接头。
将两个变径气路接头分别安装在气缸5的上下两个进气口上。再通过快插接头与三组程控气源连接,三组气源信号设置为同步。通过采用三组程控气源为一个气缸供气的方式,使气缸5的供气流量提高了三倍,比较接近气缸理论所需的供气流量,通过试验,气缸的伸缩速度达到了节拍要求,使得侧围模具的单台冲次实现了技术协议要求的18SPM。其中,该接头结构可以由黄铜制成,这样设置能够使得该接头结构能承受更高的气压且不易生锈。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该接头结构实现了多组气源为一个气缸供气的目的。
2、该接头结构的气路连接方式成倍增大了对气缸的供气流量,提高了滑车速度。
3、该接头结构的供气流量是现有技术中接头结构供气量的3倍。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缸(5),所述气缸(5)具有至少一个进气口;
接头结构,所述接头结构包括接头本体(10),所述接头本体(10)上开设有进气通道(11)和出气通道(12),所述进气通道(11)为多个,多个所述进气通道(11)均与所述出气通道(12)的第一端相连通,所述接头结构通过所述出气通道(12)的第二端与所述气缸(5)的进气口相连通;
其中,所述出气通道(12)的内径大于多个所述进气通道(11)中的至少一个的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5)具有两个进气口,每一个所述气缸(5)的进气口处设置有一个接头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进气通道(11)的内径均小于所述出气通道(12)的内径,多个所述进气通道(11)的横截面的面积总和大于或等于所述出气通道(12)的横截面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进气通道(11)的内径均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本体(10)为六棱柱结构,所述出气通道(12)沿所述六棱柱的轴向方向延伸设置,多个所述进气通道(11)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六棱柱的外周面上并沿所述六棱柱的径向方向延伸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结构还包括:
操作部(13),所述操作部(13)设置于所述接头本体(10)的第一端的端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结构还包括:
连接管段(14),所述连接管段(14)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接头本体(10)的第二端的端面上并与所述出气通道(12)的第二端相连通,所述连接管段(14)的第二端用于与气缸(5)相连接以向气缸内供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段(14)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多个所述进气通道(11)的进口端的内周面上均设置有内螺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11)为三个,三个所述进气通道(11)等间距地设置在所述接头本体(10)上,所述进气通道(11)的内径为12mm,和/或,所述出气通道(12)的内径为22mm。
10.一种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结构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头结构。
CN201820970976.5U 2018-06-22 2018-06-22 接头结构及具有其的供气系统 Active CN2085790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70976.5U CN208579068U (zh) 2018-06-22 2018-06-22 接头结构及具有其的供气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70976.5U CN208579068U (zh) 2018-06-22 2018-06-22 接头结构及具有其的供气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79068U true CN208579068U (zh) 2019-03-05

Family

ID=65509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70976.5U Active CN208579068U (zh) 2018-06-22 2018-06-22 接头结构及具有其的供气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790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30355U (zh) 一种航空流体管路接头
CN208579068U (zh) 接头结构及具有其的供气系统
CN208663161U (zh) 一种用于薄壁内环体零件的定位夹紧装置
CN107726312B (zh) 一种两级蒸汽雾化油枪
CN213117115U (zh) 一种新型连接杆
CN202756806U (zh) 一种快速双连接口装置
CN205014712U (zh) 一种空调用分液器
CN210546082U (zh) 一种电子元器件生产用涂胶装置
CN208982825U (zh) 一种可拆卸组装的管夹组件
CN208040683U (zh) 一种节能增压装置
CN209893395U (zh) 一种用于燃气燃烧机的专用喷嘴
CN207661299U (zh) 一种堵头
CN207080725U (zh) 一种水冷壁堆焊专用循环冷却水用快速接头
CN217030390U (zh) 一种气源接头
CN206439991U (zh) 球形风口与钢管的连接装置
CN205877518U (zh) 一种截止阀
CN213270455U (zh) 风机出风口法兰结构
CN205716534U (zh) 一种通用型多功能灯头壳体
CN203686444U (zh) 瓶头阀的定位接头
CN207161923U (zh) 一种气体管道密封结构及干法刻蚀设备
CN21008824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扩口式三通过渡接头
CN218156865U (zh) 一种用于连接分圈活门和试验台的试验夹具
CN210477963U (zh) 一种周边加热型瓦楞辊
CN217815629U (zh) 一种分段式通风通道连接头
CN217540728U (zh) 一种蒸汽雾化油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29

Address after: 102206, Beijing, Shahe, Changping District Town, Sha Yang Road, Lao Wan Village North

Patentee after: Beiqi Futian Automobile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02 building, No. 1, 2 Tong Tung Avenue,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aowa Automobile (China)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