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71663U - 充电设备、电子设备及电子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充电设备、电子设备及电子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571663U CN208571663U CN201821192762.6U CN201821192762U CN208571663U CN 208571663 U CN208571663 U CN 208571663U CN 201821192762 U CN201821192762 U CN 201821192762U CN 208571663 U CN208571663 U CN 20857166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rging
- electronic equipment
- equipment
- coil
- transmitting coi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29910052755 non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5670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150000002843 non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861 Mg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807 local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 metal shell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89 copper f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739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44 surfac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设备、电子设备及电子系统。该充电设备包括第一充电部,包括第一发射线圈,所述第一发射线圈用于为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第二充电部,包括第二发射线圈,所述第二发射线圈用于为所述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所述第二充电部通过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充电部连接,所述第一充电部与所述第二充电部之间形成收纳空间,所述收纳空间用于收纳所述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充电部与第二充电部的结构布置,相对于放置在相同一侧的充电线圈充电,从而提高充电设备的充电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设备、电子设备及电子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诸如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越来越普及。在电子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因为电子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多,使用时间越来越长,续航能力成为电子设备使用过程中的一大瓶颈。
为了方便给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很多电子设备提供了无线充电功能。但是无线充电功能因受到物理限制,其充电效率普遍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设备、电子设备及电子系统,可以提高电子设备的充电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设备,所述充电设备包括:
第一充电部,包括第一发射线圈,所述第一发射线圈用于为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第二充电部,包括第二发射线圈,所述第二发射线圈用于为所述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所述第二充电部通过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充电部连接,所述第一充电部与所述第二充电部之间形成收纳空间,所述收纳空间用于收纳所述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非金属壳体;以及
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包括接收线圈,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设于所述非金属壳体内、用于接收充电设备的无线充电,所述充电设备为如上实施例所述的充电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系统,包括电子设备以及充电设备,其中:
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非金属壳体;以及
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包括接收线圈,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设于所述非金属壳体内、用于接收所述充电设备的无线充电;
所述充电设备,包括:
第一充电部,包括第一发射线圈,所述第一发射线圈用于为所述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第二充电部,包括第二发射线圈,所述第二发射线圈用于为所述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所述第二充电部通过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充电部连接,所述第一充电部与所述第二充电部之间形成收纳空间,所述收纳空间用于收纳所述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设备、电子设备及电子系统,所述充电设备包括第一充电部,包括第一发射线圈;第二充电部,包括第二发射线圈;所述第二充电部通过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充电部连接,所述第一充电部与所述第二充电部之间形成收纳空间,所述收纳空间用于收纳所述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充电部与第二充电部的结构布置,相对于放置在相同一侧的充电线圈充电,从而提高充电设备的充电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设备的应用场景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剖面结构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应用场景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系统的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设备、电子设备及电子系统,该壳体组件以及天线组件可以集成在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10可以包括盖板11、显示屏12、控制电路13、电池14、壳体15、前置摄像头161、后置摄像头162、指纹解锁模块163以及天线结构19。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10并不限于以上内容。
其中,盖板11安装到显示屏12上,以覆盖显示屏12。盖板1可以为透明玻璃盖板,以便显示屏透光盖板11进行显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11可以是用诸如蓝宝石等材料制成的玻璃盖板。
其中,该显示屏12安装在壳体15中。该显示屏12电连接至控制电路13上,以形成电子设备10的显示面。显示屏12为规则的形状,比如长方体结构,电子设备10的顶端或/和底端形成非显示区域,即电子设备10在显示屏12的上部或/和下部形成非显示区域,电子设备10可以在非显示区域安装前置摄像头161、后置摄像头162等器件。
其中,该控制电路13安装在壳体15中,该控制电路13可以为电子设备10的主板,控制电路13上可以集成有马达、麦克风、扬声器、耳机接口、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前置摄像头161、后置摄像头162、距离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受话器以及处理器等功能组件中的一个、两个或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控制电路13可以固定在壳体15内。具体的,该控制电路13可以通过螺钉螺接到中框151上,也可以采用卡扣的方式卡配到中框151上。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控制电路13具体固定到中框151上的方式并不限于此,还可以其它方式,比如通过卡扣和螺钉共同固定的方式。
其中,该电池14安装在壳体15中,电池14与该控制电路13进行电连接,以向电子设备10提供电源。壳体15可以作为电池14的电池盖。壳体15覆盖电池14以保护电池14,减少电池14由于电子设备10的碰撞、跌落等而受到的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还可以包括用于实现无线充电的无线接收模块,该无线接收模块安装于壳体15内,包括接收线圈以及与之相关的匹配电路,该无线接收模块与电子设备10的电池14连接,可以接收带发射线圈的充电设备对电子设备10的电池14的充电。
其中,壳体15可以形成电子设备10的外部轮廓。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壳体15可以包括中框151和后盖152,中框151和后盖152相互组合形成该壳体15,该中框151和后盖152可以形成收纳空间,以收纳控显示屏12、控制电路13、电池14等器件。盖板11可以固定到壳体15上,盖板11盖设到中框151上,后盖152盖设到中框151上,盖板11和后盖152位于中框151的相对面,盖板11和后盖152相对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5可以为金属壳体,比如镁合金、不锈钢等金属。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壳体15的材料并不限于此,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比如:壳体15可以为塑胶壳体。还比如:壳体15为陶瓷壳体。再比如:壳体15可以包括塑胶部分和金属部分,壳体15可以为金属和塑胶相互配合的壳体结构,具体的,可以先成型金属部分,比如采用注塑的方式形成镁合金基板,在镁合金基板上再注塑塑胶,形成塑胶基板,则构成完整的壳体结构。需要说明的是,该壳体15的材料及工艺并不限于此,还可以采用玻璃壳体。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壳体的结构并不限于此,比如:后盖和中框一体成型形成一完成的壳体15结构,该壳体直接具有一收纳空间,用于收纳显示屏12、控制电路13、电池14等器件。
其中,天线结构19设置在壳体15的外表面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结构19设置在中框151的外表面上,在电子设备10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增加天线结构19在电子设备10内部的净空区域。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框图。电子设备10的控制电路13可以包括存储和处理电路131。该存储和处理电路131可以包括存储器,例如硬盘驱动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闪存或用于形成固态驱动器的其它电子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静态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等)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存储和处理电路131中的处理电路可以用于控制电子设备10的运转。该处理电路可以基于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功率管理单元,音频编解码器芯片,专用集成电路,显示驱动器集成电路等来实现。
存储和处理电路131可用于运行电子设备10中的软件,例如互联网浏览应用程序,互联网协议语音(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VOIP)电话呼叫应用程序,电子邮件应用程序,媒体播放应用程序,操作系统功能等。
电子设备10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电路132。输入-输出电路132可用于使电子设备10实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即允许电子设备10从外部设备接收数据和也允许电子设备10将数据从电子设备10输出至外部设备。输入-输出电路132可以进一步包括传感器1321。传感器1321可以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基于光和电容的接近传感器,触摸传感器。
输入-输出电路132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显示器,例如显示器1322,显示器1322可以参阅以上显示屏12。显示器1322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电子墨水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使用其它显示技术的显示器中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显示器1322可以包括触摸传感器阵列(即,显示器1322可以是触控显示屏)。
电子设备10还可以包括音频组件1323。音频组件1323可以用于为电子设备10提供音频输入和输出功能。电子设备10中的音频组件1323可以包括扬声器,麦克风,蜂鸣器,音调发生器以及其它用于产生和检测声音的组件。
电子设备10还可以包括通信电路1324。通信电路1324可以用于为电子设备10提供与外部设备通信的能力。通信电路1324可以包括模拟和数字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基于射频信号和/或光信号的无线通信电路。通信电路1324中的无线通信电路可以包括射频收发器电路、功率放大器电路、低噪声放大器、开关、滤波器和天线结构19。举例来说,通信电路1324中的无线通信电路可以包括用于通过发射和接收近场耦合电磁信号来支持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的电路。例如,通信电路124可以包括近场通信天线和近场通信收发器。通信电路1324还可以包括蜂窝电话收发器,无线局域网收发器电路等。
用户可以通过输入-输出电路132输入命令来控制电子设备10的操作,并且可以使用输入-输出电路132的输出数据以实现接收来自电子设备10的状态信息和其它输出。
请参阅图3,图中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设备的结构。
如图3所示,该充电设备包括第一充电部21以及第二充电部22。
其中,该第一充电部21,包括第一发射线圈211,所述第一发射线圈211用于为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该第一发射线圈211位于该第一充电部21的内部。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设有无线充电接收模块,该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包括接收线圈,可以接收由第一充电部21与第二充电部22发射的电磁辐射信号。
第二充电部22,包括第二发射线圈221,该第二发射线圈221用于为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该第一发射线圈221位于该第一充电部22的内部。
其中,第二充电部22通过连接部23与第一充电部21连接,该第一充电部21与第二充电部22之间形成收纳空间,该收纳空间用于收纳电子设备。
可以理解的,图中示出的连接部23形状、连接方式仅为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具体的,该第一发射线圈211的中轴线与第二发射线圈221的中轴线重合,以使得第一发射线圈211所产生磁场的中轴线与该第二发射线圈221所产生的磁场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通过分置在电子设备两侧的两个充电部对电子设备进行同时充电,可以提高充电设备的充电效率,并在同样的充电效率下可以减轻无线充电过程中线圈的发热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设备设有设备电源,该设备电源可以与第一充电部21与第二充电部22电连接,以为第一充电部21与第二充电部22供电。该设备电源可以包括电源处理电路,用于对输入或输出的电能进行处理,如对电流进行整流、对信号进行调谐等,以满足电子设备的充电标准。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充电效果,第一发射线圈211所形成的磁场方向,可以设置成与该第二发射线圈221所形成的磁场方向一致,以提高两个发射线圈之间的电能传输效率。
具体的,第一发射线圈211与第二发射线圈221的绕线匝数、充电过程中流过线圈的电流或者电压大小可以尽量相同,以使得第一发射线圈211与第二发射线圈221所组成的无线充电系统的电能传输效率较高。进一步的,该第一发射线圈211与第二发射线圈221可以并联设置,使得两个线圈之间的谐振频率一致,可以提高两个发射线圈的同步率,进而提高电能传输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充电部21与第二充电部22设置在连接部23的两端或靠近两端的位置,并且设置于连接部23的同一侧,以使第一充电部21与第二充电部22之间形成一定的收纳空间,电子设备可以放置在该收纳空间处。
具体的,该收纳空间为第一充电部21与第二充电部22之间的开放空间,该收纳空间的高度(或者宽度)大于需要放置的电子设备的高度(或者宽度),以适配电子设备的尺寸。
当然,除了图3的方式,还可以是其他形成收纳空间的实现方式,例如通过开槽,将开槽内部形成的空间作为收纳空间。需要注意的是,用于形成收纳空间的方式、结构大小或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当第一充电部21与第二充电部22在重力方向上相对上下设置时,为了在收纳空间中放置电子设备,该充电设备在该第一充电部21与第二充电部22形成的收纳空间中,可以设有用于放置电子设备的平台222。该平台222可以设于第一充电部21朝向该收纳空间的一侧,或者设于第二充电部22朝向该收纳空间的一侧,用于支撑电子设备。
具体的,在该平台222上可以设置一定位区域223,该定位区域223可以位于该发射线圈的一侧,使得通过将电子设备放置于该定位区域223时,可以更好地让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对准发射线圈,以提高电子设备的充电效率。在一些情况下,在平台222的表面,还可以设置一层防滑层,如设置磨砂层、胶面层,以使得电子设备放置以后避免出现走位的情况,让电子设备与发射线圈之间保持较好的对准程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平台222可以位于收纳空间的中部,使得当电子设备放置在平台222上时,该第一充电部21与电子设备之间的间距,与第二充电部22与电子设备之间的间距相同。如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充电设备的充电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充电设备20在定位区域上设置有定位装置224,该定位装置224用于检测电子设备是否放置于充电区域上。具体的,该定位装置224可以设置在第一充电部21上,或者是第二充电部22上,该定位装置224可以是红外检测装置、压力检测装置等,以通过光敏或者压力检测放置在充电区域223上的电子设备。
当定位装置224检测到充电区域223中放置有电子设备时,可以自主启动该充电设备20为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当定位装置224检测到充电区域223中的电子设备离开时,可以自动断开设备电源,以节省能源。
本申请实施例的充电设备中,通过第一充电部与第二充电部的结构布置,相对于放置在相同一侧的充电线圈充电,从而提高充电设备的充电效率。
请参阅图4,图中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设备的另一结构。
该充电设备包括第一充电部31、第二充电部32、连接该第一充电部31与第二充电部32的连接部33。
其中,该第一充电部31设置有第一发射线圈311,第二充电部32设置有第二发射线圈,该第一充电部31与第二充电部32之间形成收纳空间。
与图3相比,图4中的充电设备,其第一充电部31与第二充电部32之间成水平对称设置,该连接部33连接该第一充电部31与第二充电部32的两侧,以使得第一充电部31与第二充电部32之间通过该连接部33形成一槽体34,该收纳空间位于槽体34内。
在使用过程中,电子设备可以放置在该槽体34内,以使第一充电部31与第二充电部32位于该电子设备的两侧。
当然,充电设备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本申请在此不作限定。
请参阅图5,图中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设备的应用场景。
在该应用场景中,包括充电设备41以及电子设备42,其中,该充电设备41包括第一充电部的第一发射线圈411、第二充电部的第二发射线圈412以及与该第一发射线圈411、第二发射线圈412连接的设备电源413,该电子设备42为包括无线充电接收模块。
当充电设备41需要对电子设备42进行充电时,需要将电子设备42放置在第一发射线圈411以及第二发射线圈412之间,使得电子设备42的无线充电接收模块位于第一发射线圈411以及第二发射线圈412所形成的电场中,以使得无线充电接收模块的接收线圈与该电场中的电磁辐射形成磁感应效应,进而获得电量。
其中,该第一发射线圈411与第二发射线圈412所形成的磁场方向一致,并且两者的谐振频率也一致。具体的,可以将第一发射线圈411与第二发射线圈412并联至充电设备41的设备电源413上,且可以通过相应的匹配电路对其发射频率进行调谐,以尽量降低第一发射线圈411与第二发射线圈412之间的相互干扰。
由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设备,通过设置第一充电部以及第二充电部,且该第一充电部与第二充电部之间形成收纳空间,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放置在该收纳空间中,利用两个充电部对其进行无线充电。该申请实施例在充电过程中,将两个充电部分置在电子设备的两侧,可以有效提高充电设备的充电效率,且可以减轻线圈在充电过程中的发热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子设备42的充电效率,当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设备41时,该电子设备42可以包括非金属壳体以及无线充电接收模块。
该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包括接收线圈,该无线充电接收模块设于非金属壳体内、用于接收充电设备41的无线充电,所述充电设备41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设备41。
该非金属壳体包括但不限于采用非金属后盖、非金属边框等非金属壳体部件,以当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设备41时,可以避免采用金属壳体后电磁辐射在该金属壳体上产生能量消耗,从而提高电子设备42的充电效率。
该接收线圈可以为一个,或者是两个或以上,以提高电磁辐射的接收性能。该接收线圈可以与充电设备41中的第一发射线圈411以及第二发射线圈412处于同一电场中,以形成磁感应效应获取电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42可以包括线路板,该线路板设于该非金属壳体内,该线路板一般包含金属结构,例如铜线、屏蔽罩等。具体的,当线路板包含金属结构以后,若接收线圈设于该线路板的其中一侧,则位于另一面的充电设备41的发射线圈,只能间隔着该线路板的接收线圈形成磁感应效应,此时线路板会影响充电设备41的充电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接收线圈可以为两个,包括第一接收线圈以及第二接收线圈。其中,第一接收线圈,设于线路板所在平面的一侧,用于接收第一发射线圈411发射的电磁辐射信号。第二接收线圈,设于线路板所在平面的另一侧,用于接收第二发射线圈412发射的电磁辐射信号。
具体的,参考图6,图中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剖面结构。
该剖面结构为从电子设备50的前面板513朝向后盖513方向的剖面,依次包括电子设备50的前面板513、显示屏512、第一接收线圈521、线路板511、第二接收线圈522以及后盖513。
其中,该显示屏512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电子墨水显示器等非金属结构制成。该第一接收线圈521位于线路板511所在平面的一侧,且靠近显示屏512显示方向的另一侧,使得第一接收线圈521可以透过显示屏512与前面板513感应到在前面板513外部的充电设备的电场,且不受金属部件的影响。
该第二接收线圈522位于线路板511所在平面的另一侧,且靠近后盖513的内侧,使得第二接收线圈522可以透过后盖513感应到后盖513外部的充电设备的电场。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50还可以包括电能处理模块。该电能处理模块与第一接收线圈521以及第二接收线圈522电连接,用于对第一接收线圈521以及第二接收线圈522接收的电流和/或电压进行处理,以使得通过第一接收线圈521以及第二接收线圈522所接收的电流和/或电压符合电池的充电输入要求。
具体的,该电能处理模块可以包括整流电路、稳压电路等,可以理解的,处理模块具体的电路实现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进一步的,该电能处理模块可以包括第一电能处理子模块以及第二电能处理子模块,该第一电能处理子模块可以与第一接收线圈521电连接,该第二电能处理子模块可以与第二接收线圈522电连接,以使得第一接收线圈521所接收的电能与第二接收线圈522所接收的电能分开处理。
在两个接收线圈所产生的磁感应电动势以及电流差别较大时,利用两个电能处理子模块分开处理的方式,可以使得电池的充电电压/电流更加稳定。
通过设置两个接收线圈,从客观上提高了可实现的接收功率,且接收线圈的设置方式可以降低电子设备50中接收线圈与充电设备的充电线圈之间的电磁干扰,进而提高充电设备的充电效率。进一步的,两个接收线圈可以分散发热源,有助于提高电子设备50的散热效能。
结合图7,图中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应用场景。
在该应用场景中,包括充电设备61以及电子设备62,其中,该充电设备61包括第一充电部的第一发射线圈611、第二充电部的第二发射线圈612以及与该第一发射线圈611、第二发射线圈612连接的设备电源613。该电子设备62包括第一接收线圈621、第二接收线圈622以及线路板623,该第一接收线圈621,设于线路板623所在平面的一侧,用于接收第一发射线圈611发射的电磁辐射信号;具体的,该线路板上设有若干电子元器件,该电子元器件通过设置在线路板上的铜箔、线材等材料形成电路,该线路板623上可以设置有图2中所述的控制电路13。
该第二接收线圈622,设于线路板623所在平面的另一侧,用于接收第而发射线圈612发射的电磁辐射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发射线圈611、第一接收线圈621、第二接收线圈622以及第而发射线圈612均位于同一电场方向上。在充电过程中,第一发射线圈611可以就近影响第一接收线圈621,使得第一接收线圈621形成磁感应效应,而第而发射线圈612可以就近影响第二接收线圈622,使得第二接收线圈622形成磁感应效应。而且,该第一发射线圈611还能影响第二接收线圈622、第而发射线圈612影响第一接收线圈621,使得充电设备以及电子设备62之间形成一个位于同一电场的充电系统中。
其中,该第一发射线圈611以及第二发射线圈612并联至设备电源613,以提高第一发射线圈611以及第二发射线圈612的同步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接收线圈621与第一发射线圈611之间的区域,以及第二接收线圈622与第而发射线圈612之间的区域,可以设置成非金属净空区域,以进一步减少金属部件以及其他造成电磁干扰的因素,提高电子设备62的充电效率。
请参阅图8,图中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系统的架构。
该电子系统70中,包括充电设备71以及接收所述充电设备71的电磁辐射以实现充电的电子设备72,其中:
该电子设备72,包括非金属壳体以及无线充电接收模块。该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包括接收线圈,该无线充电接收模块设于非金属壳体内、用于接收充电设备71的无线充电。
该充电设备71,包括第一充电部以及第二充电部,其中第一充电部,包括第一发射线圈,该第一发射线圈用于为电子设备72进行无线充电;第二充电部,包括第二发射线圈,该第二发射线圈用于为电子设备72进行无线充电,该第二充电部通过连接部与第一充电部连接,该第一充电部与第二充电部之间形成收纳空间,该收纳空间用于收纳上述电子设备72。
由上可知,该电子系统通过在充电设备上设置两个充电部,并将该电子设备放置于两个充电部之间,以通过两个分布在电子设备两侧的充电部队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可以提高该电子系统的充电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子系统70的充电效率,该电子系统70的电子设备72上还包括线路板,该接收线圈包括第一接收线圈和第二接收线圈。
其中,第一接收线圈,设于所述线路板所在平面的一侧,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发射线圈发射的电磁辐射;
第二接收线圈,设于所述线路板所在平面的另一侧,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发射线圈发射的电磁辐射。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子系统70的充电效率,该电子系统70中第一接收线圈与第一发射线圈之间的区域,以及第二接收线圈与第二发射线圈之间的区域,为非金属净空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发射线圈所形成的磁场方向,与该第二发射线圈所形成的磁场方向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该电子系统70的电子设备72的具体细节,可以参考上述任一项关于电子设备72的实施例,该电子系统70的充电设备71的具体细节,可以参考上述任一项关于充电设备71的实施例。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设备、电子设备及电子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8)
1.一种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设备包括:
第一充电部,包括第一发射线圈,所述第一发射线圈用于为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第二充电部,包括第二发射线圈,所述第二发射线圈用于为所述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所述第二充电部通过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充电部连接,所述第一充电部与所述第二充电部之间形成收纳空间,所述收纳空间用于收纳所述电子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射线圈所形成的磁场方向,与所述第二发射线圈所形成的磁场方向一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射线圈与所述第二发射线圈为并联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部与所述第二充电部位于所述连接部同一侧。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设备在所述第一充电部与所述第二充电部形成的收纳空间中,设有用于放置所述电子设备的平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设于所述第一充电部朝向所述收纳空间的一侧,或者设于所述第二充电部朝向所述收纳空间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位于所述收纳空间的中部,使得当所述电子设备放置在所述平台上时,所述第一充电部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第二充电部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间距相同。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设有预设的充电区域,所述充电设备还包括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是否放置于所述充电区域上。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部与所述第二充电部之间通过所述连接部形成一槽体,所述收纳空间位于所述槽体内。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非金属壳体;以及
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包括接收线圈,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设于所述非金属壳体内、用于接收充电设备的无线充电,所述充电设备为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设备。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线路板,设于所述非金属壳体内;
所述接收线圈包括:
第一接收线圈,设于所述线路板所在平面的一侧,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发射线圈发射的电磁辐射;
第二接收线圈,设于所述线路板所在平面的另一侧,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发射线圈发射的电磁辐射。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线圈所形成的磁场方向,与所述第二接收线圈所形成的磁场方向一致。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线圈与第一发射线圈之间的区域,以及所述第二接收线圈与第二发射线圈之间的区域,为非金属净空区域。
14.如权利要求11-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电能处理模块,与所述第一接收线圈以及所述第二接收线圈电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接收线圈以及所述第二接收线圈接收的电流和/或电压进行处理。
15.一种电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设备以及充电设备,其中:
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非金属壳体;以及
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包括接收线圈,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设于所述非金属壳体内、用于接收所述充电设备的无线充电;
所述充电设备,包括:
第一充电部,包括第一发射线圈,所述第一发射线圈用于为所述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第二充电部,包括第二发射线圈,所述第二发射线圈用于为所述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所述第二充电部通过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充电部连接,所述第一充电部与所述第二充电部之间形成收纳空间,所述收纳空间用于收纳所述电子设备。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线路板,设于所述非金属壳体内;
所述接收线圈包括:
第一接收线圈,设于所述线路板所在平面的一侧,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发射线圈发射的电磁辐射;
第二接收线圈,设于所述线路板所在平面的另一侧,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发射线圈发射的电磁辐射。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线圈与第一发射线圈之间的区域,以及所述第二接收线圈与第二发射线圈之间的区域,为非金属净空区域。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射线圈所形成的磁场方向,与所述第二发射线圈所形成的磁场方向一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192762.6U CN208571663U (zh) | 2018-07-25 | 2018-07-25 | 充电设备、电子设备及电子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192762.6U CN208571663U (zh) | 2018-07-25 | 2018-07-25 | 充电设备、电子设备及电子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571663U true CN208571663U (zh) | 2019-03-01 |
Family
ID=65448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19276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71663U (zh) | 2018-07-25 | 2018-07-25 | 充电设备、电子设备及电子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57166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68310A (zh) * | 2018-07-25 | 2020-02-0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充电设备、电子设备及电子系统 |
CN113098154A (zh) * | 2020-01-08 | 2021-07-09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无线充电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
2018
- 2018-07-25 CN CN201821192762.6U patent/CN20857166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68310A (zh) * | 2018-07-25 | 2020-02-0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充电设备、电子设备及电子系统 |
CN113098154A (zh) * | 2020-01-08 | 2021-07-09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无线充电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512318B1 (en) |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for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7948349B (zh) | 金属基材、中框组件及电子设备 | |
CN104065769B (zh) | 移动终端 | |
CN103581375A (zh) | 移动终端 | |
CN107493414A (zh) | 摄像头组件、中框组件和移动终端 | |
KR20160026283A (ko) | 무선 충전이 가능한 스마트 와치 | |
CN103997549A (zh) | 移动终端 | |
CN103391338A (zh) | 移动终端 | |
CN207283661U (zh) | 摄像头组件、中框组件和移动终端 | |
CN208571661U (zh) | 无线充电保护壳和电子设备 | |
US9099785B2 (en) | Reducing RF energy leakage between battery and PCB | |
CN208571663U (zh) | 充电设备、电子设备及电子系统 | |
CN107547997A (zh) | 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 |
TWM612528U (zh) | 旅行式多功能充電器結構及其控制系統 | |
JPWO2013108311A1 (ja) | 携帯端末装置 | |
CN110768310A (zh) | 充电设备、电子设备及电子系统 | |
CN107948353A (zh) | 电子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07770648A (zh) | 壳体及电子设备 | |
CN107623761A (zh) | 中框、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 |
CN109066068A (zh) |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 |
CN113973245B (zh) | 头戴式耳机、无线充电装置及耳机充电系统 | |
CN108039559A (zh) | 金属基材、中框组件及电子设备 | |
JP5509302B2 (ja) | 保護カバー | |
CN109004112A (zh) | 电池盖、壳体组件、电子设备及电池盖的制作方法 | |
CN109120033A (zh) | 电子设备及无线充电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1 |